【郑杭生PPT课件】民生为重与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民生为重与社会服务
(二)社会服务的内涵
上述社会服务定义的特点: 上述社会服务定义的特点: 第一, 第一 , 它指出了社会服务的实质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 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它也指出,社会服务, 第二 , 它也指出 , 社会服务 , 并不是在无矛盾或忽视矛盾的情况 下进行的活动,恰恰相反,是在正确处理社会矛盾、 下进行的活动 , 恰恰相反 , 是在正确处理社会矛盾 、 社会问题和 社会风险的过程中达到的。 社会风险的过程中达到的。 第三, 第三 , 由于社会服务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 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不能不和促进社会公正、 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 因此它不能不和促进社会公正 、 社会和谐为 自己的目标, 自己的目标 ,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实际的切入点就是大力改善民 生。 第四,这个定义表明, 第四 , 这个定义表明 , 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 的。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又寓服务与管理之中。 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又寓服务与管理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从正向说, 所谓社会服务, 从正向说 , 所谓社会服务 , 是一种促进社会资 源和社会机会合理配置的有效的制度化手段和 途径。 途径。 从逆向说, 所谓社会服务, 从逆向说 , 所谓社会服务 , 是一种正确处理社 会矛盾、 会矛盾 、 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制度化手段和 途径。 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民生为重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一些有关的理论问题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一些有关的理论问题
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
2010.1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一、“民生为重,百姓至上” 民生为重,百姓至上” 是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社会服务定要最大限度体现 民生为重,百姓至上” 和落实 “民生为重,百姓至上” 三、社会管理也要最大限度体现 和落实“民生为重,百姓至上” 和落实“民生为重,百姓至上”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一、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社会建设新的时代内容
1、“社会建设”不是一个新概念。 、 社会建设” 孙本文在1933年曾创办过名为 孙本文在 年曾创办过名为 社会建设》的杂志, 并在1935 《社会建设》的杂志, 并在 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 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对这一 概念做了这样的规定: 概念做了这样的规定:“依社会 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 的各种社会事业, 的各种社会事业,谓之社会建 设。”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一、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民生为重,最能体现以人为本, (三)民生为重,最能体现以人为本,以民为 本,百姓至上
民惟邦本, 《尚书》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孟子》 民为贵 社稷次之, 民为贵,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一、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社会建设新的时代内容
2、社会建设有了新的时代内容 应对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和不协调因素多发期的客观形势 直面国际和国内传统风险和新型风险活跃期的社会现实 回应社会分化加剧下改善社会弱势群体民生的强烈要求 适应世界上从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转变的国际潮流 总结建国来用破坏旧世界的思路建设新世界的经验教训 深入参考我国优秀文化中人伦和谐天人协调的精华思想 汲取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协调发展观的积极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一、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民生问题的社会学含义
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民生或者民生问题, 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民生或者民生问题,就是社会的 成员,如何从政府、市场、社会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 成员,如何从政府、市场、 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 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并逐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问题。 活,并逐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问题。通 俗地说,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 俗地说,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 常生活相关的问题, 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百姓过日子所遇到的 种种问题。 种种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二、民生为重与社会服务
(一)社会服务的外延
从其主体来看社会服务的外延 从其性质来看社会服务的外延 从社会服务的对象来看, 从社会服务的对象来看 , 可以分成普遍服务和 特殊服务两类。 特殊服务两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二、民生为重与社会服务
(二)社会服务的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二、民生为重与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 从根本上说, 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 , 从根本上说 , 都是实现 民生为重、 百姓至上” 的手段和途径。 “ 民生为重 、 百姓至上 ” 的手段和途径 。 因此 如何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中最大限度地体现 和落实“ 民生为重、 百姓至上” 和落实 “ 民生为重 、 百姓至上 ” , 需要我们很 好研究。 好研究。 现在由于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在学界政界都是 充满争议的领域, 甚至在什么是社会服务、 充满争议的领域 , 甚至在什么是社会服务 、 什 么是社会管理, 都有争议。如果基本理论都不 么是社会管理 , 都有争议 。 清楚, 清楚 , 在贯彻中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 偏差。 所以理论就像钟摆上端的点, 偏差 。 所以理论就像钟摆上端的点 , 那里有轻 微的偏差, 就会导致钟摆大幅度的摆动。 所以, 微的偏差 , 就会导致钟摆大幅度的摆动 。 所以 , 我想在这不多的时间里谈谈我对这些理论问题 的看法, 也许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一种启发, 的看法 , 也许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 一种启发 , 一点思考。 一点思考。
三、民生为重与社会管理
(一)什么是社会管理? 什么是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指执政党和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 社会管理是指执政党和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 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 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地或间接地对社会不同 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通 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 过这样的过程和活动,维系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 过这样的过程和活动,维系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 关系、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认同、推进社会和谐; 关系、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认同、推进社会和谐;化解社会 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减少社会内耗、 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减少社会内耗、控制社会 冲突、弥合社会分歧, 冲突、弥合社会分歧,从而推动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 理地配置和分配,为构建和谐社会、 理地配置和分配,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 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 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 这个定义指出了社会管理的的内涵和外延,它的主体、手段、 这个定义指出了社会管理的的内涵和外延,它的主体、手段、目 标和作用。 标和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THANK YOU!
from Zheng Hangsheng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一、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五)《建议》把民生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 建议》
1、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2、单独设节,系统论述,从未未有过。 、单独设节,系统论述,从未未有过。 3、为进一步推进民政民生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为进一步推进民政民生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拓展了发展空间、提供了发展机遇。 拓展了发展空间、提供了发展机遇。 4、民政口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 、 益提升,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益提升,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
一、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四)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重点的理由
1、 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最根本最基础 、 的必要条件。 的必要条件。 2、 民生问题在当前是社会矛盾多发凸现最 、 基本的根源。 基本的根源。 3、 民生问题是个人安全和整体社会安全的 、 交叉连接点。 交叉连接点。 4、 民生问题是对党执政能力考验和合法性 、 基础的培育。 基础的培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