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复习重点
设计概论常考知识点
![设计概论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4d74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a.png)
设计概论常考知识点设计概论是设计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全面介绍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在学习设计概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常考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计理论。
下面将从设计元素、设计原则和设计过程三个方面,总结设计概论常考的知识点。
一、设计元素设计元素是构成一幅设计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色彩、质地和空间等。
1. 点:点是最基本的图形元素,通常表示位置。
在视觉设计中,点可以用来强调、组织或划分空间等。
常见的点的类型有实心点、空心点、点阵等。
2. 线:线是由点连接而成的形状。
线可以表达运动、方向、形状和情感等。
在设计中,线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等,不同类型的线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3. 面:面是封闭图形的内部部分,可以是二维的平面,也可以是三维的空间。
面可以用来表现形状、空间和质感等。
常见的面的类型有实心面、空心面、平面、曲面等。
4. 色彩:色彩是设计中最有感染力的元素之一。
色彩可以传达情感、分辨对象、创造氛围等。
色彩的基本属性有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
5. 质地:质地是指物体或图案的外部表面特征,可以是粗糙、光滑、柔软、粘稠等。
质地可以增加视觉上的趣味和触感上的感受。
6. 空间:空间是指在设计中形成的虚拟或实际的三维环境。
空间可以分为正空间和负空间,正空间是人眼直接看到的物体所占据的空间,而负空间则是物体之间或周围的空间。
二、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指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律和准则,以确保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目的。
1. 对比:通过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对比来增加作品的视觉效果。
2. 重复:通过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来增强统一感和连贯性。
3. 平衡:通过在设计中均衡分配元素的位置、形状和颜色等,使作品整体稳定和谐。
4. 节奏:通过重复和变化元素的规律性安排来创造节奏感。
5. 简约:通过剔除多余元素和冗杂信息,使作品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6. 重点:通过突出某个元素或区域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焦点。
设计概论知识点重点
![设计概论知识点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418e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6.png)
设计概论知识点重点设计概论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设计原理、设计思维、设计方法以及设计过程等方面。
设计概论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设计概论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设计原理设计原理是设计概论的基础,它包括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设计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原理:指的是在设计中要保持形式、色彩、空间等各个要素的平衡,使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2)对比原理:通过对比不同的要素,比如大小、色彩、形式等,使设计更加有趣、富有张力。
(3)重复原理:通过重复使用某种要素,比如形状、色彩等,增加设计的统一感和整体性。
(4)节奏原理:通过有规律地排列要素,使设计呈现出一种节奏感,给人以美感和活力。
2.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指设计师在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设计思维注重通过观察、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且强调跨学科的交叉思维。
设计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将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注重人性化和舒适度。
(2)原型制作:通过制作原型来快速验证和改进设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
(3)合作与反馈:设计师需要积极与团队成员和用户进行合作,并从反馈中不断改进设计。
(4)思维导图: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设计师整理思路、展示设计过程和交流想法。
3.设计方法设计方法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运用的一系列步骤和工具。
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研究: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从而指导设计过程。
(2)市场调研:通过调查和研究市场情况,了解竞争对手、产品定位等信息,帮助设计师确定设计方向。
(3)概念生成:通过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方法,生成概念和创意,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基础。
(4)原型制作:将设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式,通过原型进行测试和验证,以便更好地改进设计。
设计概论重点
![设计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48934969eae009581bec57.png)
第六章
一、设计与视知觉
设计与视知觉的选择性:受简约性原则与主体的主观因素制约 ①简约性原则:人总是对观察到的复杂物体有着强烈的改变,并进 行简化的愿望。通过这种改变来形成一种审美愉悦。 ②主观因素:选择性受人的兴趣、爱好、情绪等主观意识的影响。
*视觉质感:通过质感产生的一种视觉上的感觉。
二、优秀的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的类型:
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 包装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is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三、空间艺术设计
分类: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第五章
一、设计思维的类型
1.程序性设计思维(如:工业产品)
是一种理性思维,具有系统观念,整体与部分都是有用的。 具有实用性。 ①机械程序设计方法②形象程序设计方法 2.典范性设计思维(如:环境设计) 是一种风格思维和历史思维,在社会文化的规范下,通过对 实质及观念的继承与改变,表达特有的精神内涵。 ①典范的寻找②典范的模仿与突破 3.叙事性设计思维(如:平面设计、视觉传达) 是一种感性思维和说服思维,设计重点不在于实用,而是通 过强有力的感染方式,来突出某种效果
第五章
二、设计过程
以目的,结构及条件的协调为基础,形成多种方案,通过“满意原 则”检验而完成。
设计过程的本质
1.设计问题-定义不完善的问题 (问题的多方面性,既需要发现,又需要解答) 2.设计过程-动态的非确定性过程 (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可以同步,也可以先后进行,二者相辅相成) 3.设计的探究性与创造性 (对于多种方案的探索可以更全面的去看待,是世界更具创造性) 4.从需要向叙述的转变 (将需要的信息转变为详细说明的信息,来满足全体需要)
特点:1.可视性(功能显而易见,正确传达信息) 2.匹配原则(两事物之间具有一致的联系) 3.反馈(向用户提供因操作而产生的结果信息) 4.概念模型(关于产品工作原理的详细功能)
设计概论知识点笔记总结
![设计概论知识点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2c492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0.png)
设计概论知识点笔记总结一、设计概念1. 设计的定义- 设计是指对事物的规划和构思,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需求的活动。
- 设计是对生活中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事物的外形结构、功能、品质进行规划和设计,所用的思维方式和手段。
2. 设计的特点- 对象性:设计的目标是对具体物体进行设计。
- 转换性:将抽象的理念和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物。
- 目的性:设计的行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 前瞻性:设计必须具有未来的意义。
3. 设计的基本要素- 内容:设计的具体对象和任务。
- 方法:开发出用于描述和实现任务的技能和技术。
- 手段:设计所必须的实体资源和材料。
- 关系:与设计相关的人、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二、设计原理1. 设计的基本原理-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应该尽可能节约资源。
- 可行性原则:设计应该在技术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和实施。
- 适用性原则:产品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产品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方便。
- 美学原则:产品的设计应当追求美学效果,体现艺术特点和审美要求。
- 安全性原则:产品的设计应当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 可靠性原则:产品的设计应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 符合需求原则:产品的设计应该满足用户实际的使用需求。
2. 设计的实用原则- 空间原理:在产品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和组织空间。
- 结构原理:产品设计中要尽量简化结构,以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 功能原理:产品设计中要明确产品的使用功能,确保产品功能完善和相互协调。
三、设计过程1. 设计流程- 明确设计目标:确定设计任务和目标,并且建立设计标准。
- 调研:调查市场、用户、材料和技术等相关信息和条件。
- 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和调研结果,进行构思和方案选择。
- 方案设计:根据概念设计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外形设计等。
- 模型制造:制作设计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改。
- 试制:进行试制和测试,确保产品性能和品质。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2ccf6e19e8b8f67d1cb935.png)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
适用专业:16级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函授)
辅导教材:《设计概论》丁朝虹宋眉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复习要点:
第1章设计的发展
设计逻辑发展的三个阶段(掌握)
第一节现代设计之前:萌芽于源泉(熟悉)
手工艺设计的基本特点(掌握)
第二节现代设计产生:酝酿与开端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熟悉)
第三节现代设计发展:继承与反思(熟悉)
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反思(重点掌握)
第2章设计的类型
设计的分类(识记)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含义、要素、领域和设计原则。
(掌握)第二节产品设计;包产品设计的含义、要素、领域和设计原则。
(掌握)
第三节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的含义、要素、领域和设计原则。
第3章设计的特征
第一节设计科技性的体现(掌握)
第二节设计的经济性的体现(掌握)
第三节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掌握)
第4章设计的创作
第一节设计师的职责(掌握)
第二节设计师的素养(掌握)
第三节设计基础理论(掌握)
第五章设计的批评
第一节设计的批评标准(熟悉)
第二节设计的批评理论(了解)
第三节当代设计的批评语境
当代设计的文化语境和审美语境(了解)
第六章设计的教育
第一节现代设计教育的产生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掌握)
第二节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乌尔姆学院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掌握)第三节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熟悉)
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面授辅导、平时作业
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和开卷考试。
设计概论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设计概论考试复习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843cd75f46527d3240ce0b5.png)
第一章何谓设计1)设计的含义:1从广义上来说,设计最基本的内涵是计划,即为达成目的而设立的方案。
2从狭义的设计则是指在为达成没某种的而设定的具体的计划或方案中,作品的构成元素、各元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形式美法则,以及建立在实用性基础之上的结构规律等等。
3设计的含义包含三方面:一是计划、构思;二是将计划、构思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三是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2)流线型:原来是一个空气动力学名词,多被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往往以能够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而著称。
但在工业设计中,由于其特殊的形式与功能特点,使其成为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流线型设计风格”,因此广为流传,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领域,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盛行于美国,甚至影响到全世界的一种典型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3)功能: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功效和用途。
4)造型:造型是功能的载体,功能必须依附于造型而存在。
功能是产品为满足使用目的或情感需求的物化的形态。
造型通常是许多视觉的基础元素:形状、大小、结构、色彩、肌理等等的组合关系。
这些基础元素的组合在强调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审美原则。
5)设计与技术的关系:1设计的过程始终受到技术的制约。
2技术的发展会带来设计的进步。
3设计不等于技术,技术主义是有害的。
6)设计学的对象和范围:设计学的基础对象是设计理论、设计史和设计批评。
设计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设计的问题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进行设计的价值判断。
1设计理论是设计实践的科学总结,广义上包括设计史、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批评;狭义上单指设计基础理论。
一般通行狭义的设计理论2春秋战国时代的《考工记》,又称《周礼.东关考工记》,是我国古代科学手工艺技术的巨著。
3设计史是研究设计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设计批评是依据一定标准对设计作品或设计现象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7)设计学研究的新方法:符号学,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施特劳斯>,实用主义,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谈谈你对“艺术设计”这一概念的理解?第二章设计的本质与特征1)设计的特征:1精神性2功能性:所谓功能性就是指一件物品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具备的条件,比如所需要的形态、结构、用途等。
设计概论重点知识点
![设计概论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8dde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9.png)
设计概论重点知识点设计概论是设计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介绍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设计概论中的几个知识点,包括设计的定义、设计过程、设计原则和设计思维等。
一、设计的定义设计是指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和安排材料、形式和功能等因素,以达到特定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目标可以是解决问题、传达信息或者提供美感体验等。
二、设计过程设计过程是设计师进行设计活动的一系列步骤。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问题定义、研究和调查、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实施。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方法,设计师需要在不同的阶段中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
1. 问题定义: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界定设计的范围和限制条件。
2. 研究和调查: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背景。
3. 概念设计:创造性地生成设计概念,进行初步的构思和草图设计。
4. 详细设计: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细化设计细节,制作详细图纸或原型。
5. 实施:根据详细设计方案进行制造、建造或实施。
三、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设计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做出合理和有效的设计决策。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设计原则:1. 一致性:保持设计元素之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使整体设计具有一致的风格和形象。
2. 简约性: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冗余,追求简洁和清晰的设计。
3. 可读性:确保设计中的文字和信息能够清晰易读,不产生歧义。
4. 可用性: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易于使用和操作的界面和功能。
5. 强调重点:通过大小、颜色、形状等方式,突出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和信息。
四、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设计思维强调观察、理解、洞察用户需求,并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设计思维在不仅在设计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和社会创新等领域。
1. 感知和观察:通过观察和感知,了解用户和环境的需求和特点。
2. 需求定义: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明确的问题陈述,找出设计的关键挑战。
设计概论(重点资料)已打印
![设计概论(重点资料)已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d32efe73b7360b4c2f3f6442.png)
第一章走近设计世界上的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自然生成的,一类是人类创造的;山顶洞人用螺壳、石头和兽骨制成的项链;案例分析:论述题,陶器和青铜器体现人类造物的哪些思想?讲到早期人类的造物,陶器和青铜器是很典型的范例。
陶器是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原时创造的存储物品使用的器皿,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改变了,对于生活器具的需求自然就高了起来。
陶器还需要分出石器和水器,又分出日用器、随葬器和礼器来。
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体现着很多原始文化。
那些看起来粗糙的陶器不自觉地包含着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也体现了工艺过程的明显的设计行为,设计行为包括、选材、打制、研磨、穿孔、染色、装饰等等。
“虎食人卣”外观造型“虎食人卣”是我国商贷的青铜器,卣是一种酒器。
上有盖,有提梁,器型的设计就是根据商代传说的饕餮来设计的。
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体现在哪?英格兰南部的“司通亨治”是原始的宗教场所,有着人类最早的环境设计意识。
不仅仅在视觉的气场上,而且在空间的结构上,都有许多神秘的色彩。
越走进它,那种神秘感就越深,研究它,你不会知道哪些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原始设计意念。
这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或者说是控制人们思想的地方,在开口的马蹄形结构中,设计人有着非凡的天文,数学地质、结构上的科学的东西,也有原始的、巫术上的东西。
在夏至的早上,人们向东眺望,会发现那里正好是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于是司通亨治中的那块踵石就很重要,是夏至的时间到来的标志。
这个标志一定和当时人们的信仰有着关联性,有先知先觉的人就利用了人们信仰活动的需要,创造了巨石的结构和空间的形态。
人们不会去玩无聊的石头游戏,只有把这种场合和器具的创造当做比他们生命还重要的时候,才具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将这些设计视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蚂蚁椅”是丹麦的设计师雅可布森1952年设计的,是一把结构上很简单的椅子。
(与同类产品对比)对认识的认识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同类产品的比较来分析作品1957年“蚂蚁椅”在意大利米兰家具展上获金奖;为什么这把椅子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从椅子的侧面看,线条是有优美的,能够完全考虑到人体曲线的需要,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所以就座非常舒适,其实是形式上简洁、明快、结构简单,用料精打细算,它的坐面与靠背为一次成型的模压弯曲多层板,钢管腿,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比伊姆斯的设计更为简单、省料:其三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家具中它是最容易生产的那种,而且它可以叠起来存放:其四是由于作者对家具材料的色彩有多种选择方案,材料的语言特性就更强了,能适应于各种环境。
设计概论必考知识点
![设计概论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ce86cf0c22590102029ddf.png)
1、艺术设计的含义:狭义上理解: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而预先制定方案、计划、图案等。
广义上: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活动都可以称为设计2、艺术设计的两个要素:一是合理化。
二是美化。
而设计的最高标准是合情合理,设计要合情、合理、和谐、合适、这是根本。
3、艺术设计的原则:功能、经济、科技、信息、合理、艺术原则。
4、功能原则的含义:就是设计市时要考虑设计品应当具有的目的和效用。
功能原则强调以功能目的为设计的出发点。
5、设计就是设计师的社会职责的表达:适度设计、美的设计、健康设计,提示了设计的目的是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即绿色设计。
6、成功设计师的特质:(1)强烈敏锐的感受能力。
(2)追根究源的欲望和能力。
(3)发明创造的能力。
(4)深厚广泛的审美鉴赏能力。
(5)较强的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
(6)对市场的预测能力。
(7)成为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8)具备全面的专业智能。
7、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文字、图形、色彩。
8、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为书籍装帧设计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9、包装设计的构成:包括包装造型设计和包装结构设计。
10、产品设计的要素:人的要素、市场环境、技术、审美形态要素等。
11、产品设计的类型:方式设计、概念设计、改良设计。
12、艺术设计的历史:手工艺、工业、信息时代的设计三个阶段。
13、彩陶的含义:是指一种绘有黑、红两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褐色陶器。
14、商周时代中国出现了用高岭土烧制的原始瓷器。
15、瓷器的发展阶段经历了青瓷、白瓷、红瓷、到彩瓷四个阶段。
16、家具设计:(1)、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园林建筑的兴起、木材丰富、木工工具的发展. (2)明代家具发展的重要因素:注意艺匠美、注意材料美、注意结构美、注意工巧美。
17、哥特式风格是中世纪艺术设计的高潮期。
18、水晶宫解释:1851在伦敦举办的首次国际工艺博览会,主要是由钢铁骨架和平板组装而成的花式大厅。
19:工艺美术的贡献:(1)、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设计概论复习
![设计概论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7a4cce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d.png)
1.环境设计的类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
2.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社会,人,自然3.设计中的艺术手法: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创造。
4.工业设计的概念:就批量生产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5.广告的分类:报纸广告,路牌广告,招贴广告,电台广告和电视广告。
6.广告艺术设计的五个方面:文学创作,美术设计,声学创作,表演设计和电脑制作。
7.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工业设计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组成,艺术设计只是工业设计的一部分,功能系统分为:实用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
形式方面:造型,用材,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
8.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功能,造型和物质技术条件9.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创造性,适应性10.按性质分,工业设计可以分为:式样设计,形式设计,和概念设计11.按产品种类分,工业设计可以分为:家具设计,服饰设计,纺织品设计和交通工具设计12.什么是工业设计:就批量生产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吸收了科技,文化艺术与经济的成果,涉及美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市场学、技术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
13.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1)文字设计2)标志设计3)插图设计4)编排设计5)广告设计6)包装设计7)展示设计8)影视设计14.视觉传达设计的要素:文字,标志,插图.15.产品设计的分类:1、手工艺设计2、工业设计⑴家具设计⑵服饰设计⑶纺织品设计⑷交通工具设计1.③巴托的划分实用艺术,美的艺术,实用与美相结合的艺术2.设计的产生;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设计的最初的狭义是指素描和制图。
1500年左右的弗朗西斯科.朗奇洛提在《绘画论集》中将设计、色彩、构图以及创造并成为绘画四要素。
设计学概论完整版精选重点
![设计学概论完整版精选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fd6d5dbe23482fb4da4c28.png)
设计学概论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研究范围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评判现状对当代西方设计的看法对古代中国设计的看法二设计的多重特征艺术特征设计与艺术的渊源设计的艺术含量设计的艺术手法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科技特征设计与科技进步科学理论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经济特征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作为价值方法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三设计源流中外中国古代设计原始、奴隶、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建筑源流家具陶瓷纺织品与服饰工具兵器西方古代设计原始和古典艺术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工业革命18世纪19世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大战后的设计波普设计60年代设计文化的复杂后现代主义新时代的设计方向四设计的类型视觉传达设计含义构成要素设计领域产品设计含义基本要素分类环境设计含义类型五设计师历史演变知识技能要求艺术与设计自然与社会学科设计师的类型横向纵向分类社会职责六设计批评对象及批评者范围和特征批评者的多重身份标准参照标准历时性方式理论出现与发展多元化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设计学划分: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设计史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设计概论必记知识点
![设计概论必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bd344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f.png)
设计概论必记知识点设计概论作为一门关于设计原理和方法的课程,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读者总结设计概论的必记知识点,并以简洁美观的排版方式进行论述。
一、设计基本原理1. 功能性:设计应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并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 美学性:设计应具备艺术性和审美性,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感。
3. 可行性:设计应符合实际情况和可行性要求,考虑到可操作性、可生产性等方面的因素。
4. 持久性:设计应具备持久性和耐用性,能够适应不同时间和空间背景下的需求。
二、设计方法与流程1. 需求分析:明确用户需求,了解需求的背景和目标。
2. 概念设计:通过脑图、故事板或样品制作等方法,生成初始设计概念。
3. 初步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精确的设计规划和初步细化。
4. 详细设计:对初步设计进行进一步细化,包括尺寸、色彩、材质等方面的考虑。
5. 原型制作:根据详细设计制作出初步的产品原型,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6. 用户测试:将原型交给用户测试,收集用户反馈和建议,进行优化和改进。
7. 生产制造:根据最终的设计方案进行批量生产和制造。
8. 产品上市:将产品推向市场,进行销售和宣传推广。
三、设计原则1. 简约原则:尽量用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设计信息,突出重点。
2. 一致性原则:保持整体设计的一致性,包括颜色、字体、风格等方面的统一。
3. 可读性原则:设计应保证信息的易读性,避免过分复杂的表达和排版。
4. 重点突出原则:通过调整字体大小、颜色深浅等手段,突出重点信息。
5. 平衡原则:设计应在整体和细节之间保持平衡,避免过分倾斜。
四、设计工具与软件1. Adobe Photoshop:用于图像处理和设计制作的软件。
2. Adobe Illustrator:用于矢量图形的设计和编辑软件。
3. AutoCAD:用于二维和三维绘图的软件,主要用于工程和建筑行业。
4. Sketch:轻量级界面设计工具,适用于移动应用和网页设计。
设计学概论重点背诵知识点
![设计学概论重点背诵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e778d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1.png)
设计学概论重点背诵知识点设计学概论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对设计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进行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设计学概论重点背诵的知识点:1. 设计的定义和特征设计是指以实现特定目标为目的,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系统化的过程,将概念转化为可实现的解决方案的一种活动。
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创造性:设计是创意和创新的过程,通过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 目标导向:设计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需满足需求和解决问题。
- 综合性:设计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应综合考虑功能、美学、可行性等因素。
- 非性理性:设计既需要艺术感觉和直觉,又需要逻辑和分析思维。
2. 设计的分类设计可以根据领域、功能和形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艺术设计:以艺术表现为主要目的的设计,如绘画、雕塑等。
- 工业设计:以产品功能和外观等需求为主要目标的设计,如家电、汽车等。
- 平面设计:以平面媒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设计,如海报、广告等。
- 环境设计:以创造室内外环境的空间布局和氛围为目标的设计,如住宅、商店等。
- 服装设计:以时尚需求和人体工程学为主要目标的设计,如时装、鞋帽等。
3. 设计的过程设计过程是指从问题的定义到解决方案的实现,包括以下主要阶段:- 研究阶段:确定设计目标、需求和限制条件,进行问题分析和用户调研,形成设计 brief。
- 创意阶段:通过头脑风暴、草图、模型等创造性方法,产生多样的解决方案。
- 评估阶段:对创意方案进行筛选和评估,考虑功能、美学、可行性等因素。
- 详细设计阶段:对选定的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详细规划,包括设计细节和技术规格等。
- 实现阶段: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包括原型制作、试制和生产等过程。
4. 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人体工效学为主要目标。
- 形式表达:通过形状、颜色、材料等方式来展现设计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设计概论必背知识点
![设计概论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a20f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c.png)
设计概论必背知识点设计概论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它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设计基础。
在学习设计概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设计概论必背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设计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设计的定义与分类1. 设计的概念:设计是为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而进行的有目的的创造活动。
2. 设计的分类:设计可以分为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交互设计等不同领域。
二、设计的原则与要素1. 设计的原则:包括统一性原则、重复性原则、对比性原则、平衡性原则、重点突出原则等。
2. 设计的要素:包括线条、形状、色彩、纹理、空间等不同要素。
三、设计思维与创新1. 设计思维:指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考方式,包括观察、理解、分析、创造等环节。
2. 创新:指的是独特的设计理念、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及对传统设计模式的突破。
四、设计工具与软件1. 设计工具:包括素描本、标尺、游丝等传统工具,以及计算机软件、绘图软件等数字化工具。
2. 设计软件: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AutoCAD等常用设计软件。
五、设计的历史与影响1. 设计史:介绍不同时代的设计风格及其演变,包括古代设计、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等。
2. 设计的影响:探讨设计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
六、设计与用户体验1. 用户体验设计:重视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感受与满意度,强调用户参与和反馈。
2. 人机交互设计:着眼于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提高使用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七、设计伦理与责任1. 设计伦理:指的是设计人员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2. 设计责任:强调设计应该关注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责任。
八、设计评价与改进1. 设计评价:根据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对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其优劣和改进空间。
2. 设计改进:基于评价结果,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和改善,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设计概论知识点重点总结
![设计概论知识点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b87e6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d.png)
设计概论知识点重点总结设计概论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设计概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对设计概论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设计概论的相关内容。
一、设计概念与分类1. 设计的定义及特点: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实现产品或系统的形式与功能的最佳匹配。
2. 设计的分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设计可以分为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
二、设计过程与方法1. 设计过程的基本步骤:设计过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实施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目标。
2. 设计方法的种类:设计方法包括创造性思维、系统思考、原型制作等多种形式,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设计原则与元素1. 设计原则的作用:设计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包括统一性、重复性、对比性、对称性等,可以帮助设计师产生有吸引力的作品。
2. 设计元素的分类:设计元素是构成设计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形状、颜色、质地等多个方面,它们的选择和组合可以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四、人机交互设计1. 人机交互设计的定义:人机交互设计是指将人类的认知、行为与计算机系统的功能相结合,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的设计过程。
2. 人机交互设计的重要性:良好的人机交互设计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行为。
五、设计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2. 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设计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对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包括材料选择、制造过程、使用效能和废弃物处理等。
六、设计与文化1. 设计与文化的相互作用:设计不仅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和表达方式。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大全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4e023c4da38376baf1fae8c.png)
设计学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知识点:1、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2、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3、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设计学一般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4、吉迪恩与佩夫斯纳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学家。
5、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6、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7、设计(Design)概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指素描、绘画8、进入20 世纪,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格罗佩斯提出的美术和工艺、建筑相融合的设计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9、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
10、西方设计界从50年代开始将符号学方法用于建筑设计。
当时人们十分关注建筑的“意义危机”,认为现代建筑使环境失去了场所感,由此导致了一场功能与意义之争。
11、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12、西方开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研究的工作始于20世纪初萌生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特别是被誉为“20世纪的米盖朗琪罗”的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赖特和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
第二章知识点:1、设计是以成品为目的,并具有功能性、艺术性、相应的科学技术含量和确定的经济意义,也就是说设计具有艺术、科技、经济三个特征。
2、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3、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时受着经济、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组成。
4、设计是在工业革命后开花结果的。
1785年吉米·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技术世界,设计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
设计概论考试知识点
![设计概论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63aa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e.png)
设计概论考试知识点设计概论是一门对设计理论和实践进行基础性研究的学科,它涉及到各种设计领域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
设计概论考试作为设计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设计概论考试的一些主要知识点,以便帮助考生进行复习。
一、设计基本概念1. 设计的定义和特征:设计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创意性、实用性、美感性等方面。
2. 设计的分类:按照不同的设计领域和对象进行分类,如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等。
3. 设计的过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创意生成、概念设计、细化设计和评价等。
二、设计原则和规律1. 颜色与形式的协调:如色彩搭配的原则、形式的构图和比例等。
2. 信息传达与表达:如信息的结构化、符号的使用和视觉传达的技巧。
3. 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如用户需求的分析、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等。
4. 材料与工艺选择:如材料的特性、加工技术和可持续设计等。
三、设计方法和技巧1. 用户研究方法:如访谈、问卷调查和用户观察等。
2. 创意生成方法:如头脑风暴、关联法和故事板等。
3. 概念设计方法:如功能分解、草图设计和原型制作等。
4. 细化设计方法:如图纸绘制、工程建模和材料选择等。
四、设计与社会1. 设计伦理和社会责任:如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 可持续设计与环境保护:如生态设计和循环经济的原则。
3. 文化和设计: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五、设计流派与名家1. 设计流派的发展和特点:如包豪斯派、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等。
2. 设计史与设计名家:如巴洛克风格、雅克·德尔波佐等。
六、设计案例分析1. 根据给定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案例的设计目标、创意表达、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等。
通过对以上设计概论考试的主要知识点的复习,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设计概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的设计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考生有所帮助,祝各位考试顺利!。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03e07c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6.png)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作为学科的设计1.1 复习笔记考点一:设计的理论阐述★★★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依据西方对视觉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划分方式来划分设计的理论研究领域,可以将其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1设计史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并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戈特弗里德·桑佩尔(1803~1879)①人物简介桑佩尔作为德国建筑师与作家,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艺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②思想主张a.在艺术史观上桑佩尔认为艺术的历史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发展过程;艺术的风格是由地域、气候、时代、习俗,更重要的是由材料和工具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
其追随者认为,艺术品是技术手段或自然原型的被动反应。
b.其美学材料主义影响了欧洲许多艺术史家和建筑家。
他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基于此,西格弗里德·吉迪恩写成《空间、时间与建筑:新传统的成长》一书。
c.他强调材料在建筑和工艺美术中的重要性,并因此成为现代艺术运动的先驱。
③代表作品在《工艺与建筑的风格》著作中,他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2)阿洛伊斯·李格尔(1858~1905)①思想主张a.奥地利艺术史学家李格尔从价值上完全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分界,将对传统小艺术的研究提高至显学的地位。
b.他严厉地批判桑佩尔的机械材料主义理论,指出机械材料主义美学的漏洞,强调艺术是一门心智的学科,必须具有精神性,并称之为“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
而艺术品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心智成功、是人的创造性精神的物质表现。
c.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是坚持创造性的自主和选样的原则。
②代表作品其代表作《风格问题》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重要著作,其重要之处在于李格尔认识到装饰艺术研究是一门严格的历史科学,这一认识对后世学者将设计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来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启发。
设计学概论常考知识点
![设计学概论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e6ec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4.png)
设计学概论常考知识点【设计学概论常考知识点】设计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和创造的过程为核心的学科。
在设计学的学习中,对常考知识点的掌握非常重要。
下面将围绕设计学常考知识点展开论述。
一、设计的定义及分类设计是指有目的地进行创造和改造,将环境的组成要素合理组织、精心构造的过程。
设计可以分为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
二、设计过程和原则设计过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构思、设计方案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设计原则包括功能性、美观性、可行性、可持续性等。
三、设计思维和方法设计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强调问题解决、以人为本的设计。
常用的设计方法有头脑风暴、故事板、草图、模型制作等。
四、设计史和设计理论设计史通过对历史上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师的研究,总结出设计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设计理论包括美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基础。
五、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设计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设计作品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设计应当注重本土性和创新性,符合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求。
六、设计伦理和专业道德设计师需要遵守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保护环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循职业道德等,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七、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设计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可持续设计应当满足现代社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需求。
八、设计与科技的融合科技的发展对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等,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九、设计教育和职业发展设计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职业发展方面,设计师可以选择在设计机构、企业、自主创业等领域发展。
总结:设计学概论常考知识点涵盖了设计的定义、分类、原则、过程、思维方法等内容,同时还要关注设计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关系,以及设计伦理和职业发展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升设计学专业素养和扎实掌握设计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概论知识点总结
![设计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5541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6.png)
设计概论知识点总结设计概论是设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它主要介绍了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方法等内容。
设计概论是设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其他设计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前提。
下面将从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的原理和设计的方法四个方面对设计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设计的基本概念1、设计的定义:设计指的是在满足特定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利用各种设计要素和设计原则,对物品、环境、图形、系统等进行有意识的创造和构思的过程。
2、设计的要素:设计要素是指构成设计活动基础的基本元素,主要包括形状、结构、材料、属性、功能等。
3、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中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主要包括统一性、协调性、功能性、经济性、美感等。
4、设计的类型: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设计可以分为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不同类型。
二、设计的发展历程1、手工时代的设计:在手工时代,设计主要依靠手工艺人和工匠的独立创作和生产,设计活动主要围绕手工产品展开。
2、工业革命的设计: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设计开始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工业产品的设计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3、现代设计的诞生:20世纪初,现代设计概念开始形成,设计活动逐渐从传统领域向现代领域拓展,设计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4、当代设计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设计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和方法,设计领域也日益扩大,今天的设计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三、设计的原理1、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要求设计的各个部分之间应当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整体感。
2、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要求设计的各个要素之间在形式、色彩、材质、构图等方面能够和谐地配合和统一。
3、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原则指的是设计应当根据功能要求来进行,设计的形式和结构应当符合其使用功能。
4、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要求设计应当尽可能节约材料和能源,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创意的主要范畴是商业性和___________的设计活动。
()A.政治性B.适用性C.文化性D.公益性2. 青铜是铜和()的合金。
A. 钴B.铝C. 锡D.铁3. 1928年担任杭州国立艺专校长的( )首先在艺专建立了“实用美术系”设置了商标、广告、装潢设计等课程。
A、张大千B、潘天寿C、徐悲鸿D、林风眠4.艺术设计的特征包括()A.被动性和主动性B.创意性和图形性C.产品性和科学性D.工艺性和市场性E.选择性和稳定性5.设计方法可大致归纳为()A.分析法B.对比法C.离散法D.形象法E.逻辑法6.以下属于爱迪生的设计的有()A.电灯B.电话C.电报D.留声机7.英国手工艺文化的倡导者是约翰·拉斯金和()A.沙利文B. 莫里斯C.贝伦斯D. 文丘里8.()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开始。
A.陶器B.石器工具C.文字D.饰物9.平面设计的三大要素是文字、图形和()A.色彩B.线条C.符号D.图片10. ()坚持了最纯正的包豪斯精神。
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造型学院被看作是包豪斯的继承者。
A.英国B.日本C.美国D.德国11.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艺术设计对于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作用,()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自关怀下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A.1955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12. 1983年建立的(),其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使其成为我国被“世界一流旅馆组织”接纳成为成员的第一家宾馆。
A.广州东方宾馆B.广州白天鹅宾馆C.南京金陵饭店D.北京长城饭店13. ( )抽象表现主义的创始人。
A.康定斯基B.罗马C.汉密尔顿D.毕加索14. 丹麦设计师()设计了著名的PH灯。
A.泡森B.勒.克林特C.维德D.保尔.汉宁森15. ()主张设计的年轻态、短暂性、流行性、趣味性,这是对追求高质量、功能注意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反动。
A.解构主义B.后现代主义C.现代主义D.波普设计16.()被称作现代设计之父。
A.格罗佩斯B.赖特C.莫利斯D.伊顿17. 被誉为20世纪的四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大师之一,提倡“少就是多”的设计思想的设计大师是( )。
A.米斯B.门德尔松C.乌特松D.勒·柯布西耶18. 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盛行的设计风格称作为()。
A.优良设计B.洛可可C.构成主义D.巴洛克19. 柯布西埃是机械崇拜者,他认为,经济高效的机器外形就是良好的艺术,这种思维后来被发展成为()。
A.工艺美学B.袖珍美学C.高科技美学D.机械美学20、波普设计发源于60年代的( ),发展于美国。
A英国 B 日本C法国 D 德国21、专业设计师出现在( )时期。
A文艺复兴B古罗马C工业革命D七八千年前22、美国设计的具有长寿命的产品恐怕是可口可乐的瓶子,它是1915年由萨姆尔森和( )设计的。
A弥尔斯顿B雷圭元C门德尔松D 爱德华兹名字解释级简答题1.设计学的三个分支是什么?答:设计学的三个分支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2.设计史的历史分期是什么?答:森珀都装饰风格的功能及材料与技术的机械唯物主义阐述,及其引起的与里格尔的争辩导致里格尔在装饰研究方面系统地表明自己以艺术意志为核心的形式主义立场,这给后世学者就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探讨奠定了完备的理论基础。
3、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4、书籍设计,指对书的开本、封面、字体、插图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的选择等的从原稿到成书的预先整体策划与设计。
5、概念设计不考虑现有的生活水平、技术和材料,而是在设计师的预见能力所达到的范围来考虑人们的未来,它是一种开发性构思,是对于未来的从根本概念出发的设计,这种设计往往是对现有的,已倾向于约定俗成的观念的否定和批判,并且融汇了颇为强烈的超前意识和艺术成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概念设计常常也直接影响到设计风格的发展趋向,有时,它所表现的内容在短短几年内便成为形式设计或式样设计的主题。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概念设计的超前性由于是建立在人类对于未来的预想和愿望的基础上,因此,它的创造性同时也决定了它对于市场需求的创造性意义。
6.视觉传达设计是将要所表达的信息语言通过视觉形象借助媒介来表现,并传递给行为个人的视觉感知设计。
7.产业革命从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转变到以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的过程。
8.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形象的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
尖尖的拱门,由棱筋的穹窿顶,高耸的尖塔建筑物外部的造型,突破了仿罗马式建筑沉重的稳定感和半圆形拱门的样式。
9、设计批评设计批评是对一定的设计实践进行分析与综合研究,进而作出判断和评价的一种科学活动,着重对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思潮及设计运动等进行判断和评价。
设计批评随着设计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推动和指导、支持着设计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批评是设计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又由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关键环节。
10.简述艺术与设计关系中的几个误区?答:1)为艺术而设计,否认设计的功利目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特性,把设计作为纯艺术的一个品种。
2)为技术而设计,否认物质产品的精神功能,设计的艺术特征,把设计作为纯科学的一个行业。
3)孤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11.简述原始社会时期陶器的分布、种类和造型特点?答:主要以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作为日用器皿的陶器,造型上共同特点是在最大限度内适应生活中的不同需要而设计制作,其基本形体大多是球形和半球形,以使器物能能取得最大限度的容量。
而对于某些细部处理,也首先以实用与否为标准,同时不仅从造型上注重陶器的使用功能,为了美化器物,还创造了多种不同的装饰设计手法,如彩绘。
12.简述清式家具设计的成就与不足?答:清代家具在结构和造型设计上基本继承了明式家具的传统,体量显得更加庞大和厚重,出现了组合柜、可折叠与折装桌椅等新式家具。
而在装饰设计上,对家具进行过多的装饰,往往只重技巧,忽略效果,繁琐堆砌,以致破坏了家具的整体美感,背离了家具设计简练实用的原则。
13.简述陶器与瓷器的区别?答:1)胎质不同,陶器用粘土,烧成较粗;瓷器用瓷土,烧成很坚致;2)用釉不同,陶器大半无釉或用釉粗陋;瓷器一定有釉,而且釉料越来越精致;3)火候不同,陶器较低;瓷器较高。
14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答:一、设计与生产1)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2)设计为生产服务;3)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4)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5)生产只有正确认识设计,才会充分支持设计。
二、设计与消费1)消费是设计的消费;2)设计为消费服务;3)设计创造消费。
设计是最有效推动消费的方法,它触发了消费的动机。
15.简述影响设计方向的两个问题?答:1)绿色(环保)问题的重要性。
生态问题代表了一个重要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的院外活动集团。
2)新技术的发展。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机器人技术和信息技术。
16.简述手工艺的设计定义、范畴和今后发展趋势?答:手工艺设计是以手工对原材料进行有目的的加工制作的设计。
主要依靠双手和工具,也不排斥简单的机械。
范围上主要包括陶瓷器、漆器、玻璃制品、皮革、皮毛、纺织、线、木工制品、竹制品、纸制品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的物质材料的发现和应用,手工艺设计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也将不断地革新和发展。
17.简述工业设计的定义、目的和种类?答: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市场适销、用户满意的产品,借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工业设计的产品种类主要有家具设计、服装、纺织品、日用品、家电、交通工具、文教用品、医疗器械、通讯用品、工业设计、军事用品设计等内容。
18.当代设计师的职责。
(1).基本职责a.满足社会的物质需求,在产品的功能、结构、形式上不断完善,并开发新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潮流。
(2分)b.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个美丽的、理想的空间。
(2分)设计也要遵循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师要研究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创造出新的产品来,使产品的功利和审美达到完美的统一。
(2分)设计要符合大众,具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要协调好个人审美趣味和消费主体审美趣味之间的关系;要体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分)(2).社会职责(4分)协调和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要满足人性的自由精神和创造精神的需求,体现“人性化设计”;要体现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环境的认识上,以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和谐发展为己任。
19、如何理解环境艺术设计心理?环境艺术设计心理包括三个方面:环境的心理需求、环境设计的心理表现元素、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时空及光影的心理效果。
环境的心理需求指的是受众对环境的心理需要,即从心理上看,受众需要一个怎样的环境。
环境设计的心理表现元素主要是从光色、空间、植物、道路等方面讨论环境表现元素在设计中的心理学考虑。
在环境设计中,光影和空间往往会影响最终效果,这个最终效果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
20、设计中的美感特征包括哪几种?设计的美感特征包括美的距离感、美的模糊感、美的材料质感等几种。
A、美的距离感。
美感的出现是人的精神活动中最自由、最重要的现象。
美作为一种现象,与消费者的需求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距离产生美,无距离的亲密,便失去了神秘性,美的意义也因此消失。
B、美的模糊感。
美的模糊感是指设计中有意通过不确定的意象,增加设计的包容量,通过朦胧的抽象的形态,为消费者提供美的空间。
C、美的材料质感。
设计者通过对材料性能的充分认识与发掘,使材料本身显示出设计的感染力,从而创造出赏心悦目的产品。
同时,人类的审美意识又促进了新材料的发现和发明。
21、设计批评标准的三个尺度是什么?(1)设计的人文意识。
人文意识应成为设计批评的尺度。
设计是创新的、形式的、审美的、视觉的、个性的,这就必须要求设计有艺术性、人文性。
其次,当代设计讲究可持续发展,讲求生态设计,要以人为本,这也需要设计要有人文意识。
(2)设计的功能性。
设计的功能性是设计最基本的特征,也应该是设计批评的尺度之一。
所谓功能性,就是指一件物品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具备的条件,比如所需要的形态、结构、用途等。
(3)设计的市场性。
市场性是设计的特征。
在当代社会,市场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的竞争归根结底仍然是设计的竞争。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纷纷把设计及创意产业作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点,将设计视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