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全册教案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课前准备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1.宇宙有多大?(1) 综合观察课本图11-1和课本图11-2。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
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
(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2)交流资料数据: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②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③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年;④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新人教版本初中九年级的物理全册教学教案.docx
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课程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过程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101、分子直径数量级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见书 P124图)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a. 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 气﹥V 液﹥V 固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 =斥力d=r 0r0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d﹥r 0d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d﹤r 0d★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 1~4 题★反思:§16.2 ( 1)内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二、过程与方法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1、内能的定义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过程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
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验人类探究宇宙和认识物质组成的过程。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浩瀚无边,有无穷的秘密等着我们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交流能力,想像能力.强调地球只是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一,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2,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2,强调银河系很大,穿过也要十万年的时间.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1,强调宇宙很大.物质是运动的,举例(包括化学生物方面的运动),强调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初步建立学生的物质世界观.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举例:分糖、分醋.着重帮助学生构建分子的物理模型和概念.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概括能力.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推测原因.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和推理能力.阅读课本,对“任何物质都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进行讨论,参照图10.1—3思考.思考:水、冰、水蒸气都是由什么分子组成,为什么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阅读课本,学生描述插图10.1—6中的类比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用分子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宏观均区别是由于微观结构不同造成的.知道水的态变化的特殊之处。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
能用速度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识结构】运动图像:有两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2米/秒、4米/秒,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一、热身训练: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 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参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4. 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二、典型例题: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运动路程 S/m 汽车A 0.1 0.2 0.3 0.4汽彻B 0.2 0.4 0.8 1.2运动时间t/s 汽车A 1 2 3 4汽车B 0.5 1 2 3(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5-1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汽车B的快慢程度.(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出两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长三、课堂巩固: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________的。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学案+练习含答案
《17.3电阻的测量》姓名:日期:【知识梳理】1、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导体两端的和通过导体的。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①;②。
(4)测量三组数据的目的:。
(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是因为。
【典型例题】例题1、在测量定值电阻R X的阻值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的字样,电源电压不变。
(a)(b)(c)(1)图(a)是小明测量电阻的实物电路图.图中有一根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线上打“×”,并在图中改正.(2)小明对正确连接的电路进行了三次操作:A.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0.12A;B.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中点位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时,电压表示数2.7V,电流表示数0.18A;C.移动滑片到某点M,这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c)。
(3)请将表中有序号的未记录的数据填写出来:①;②;③。
(4)由分析可知,M点在滑动变阻器中点的(选填“左”或“右”)侧;(5)利用表格第2次实验数据,再将R X分别换为阻值为5Ω和10Ω的两个电阻进一步实验,可以探究关系.若接入10Ω的电阻后,电压表的示数是2.0V,接下来的操作是。
本实验和第(2)中测量电阻的实验均进行了三次,它们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例题2、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600Ω的电阻Rx.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两节新干电池、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滑动变阻器R1(10Ω 1A)和R2(100Ω1A)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1)小明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下图是小明连接的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接通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小,请将图中的线路连好.(2)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至最小,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其原因是.所以按小明所选的器材不能用伏安法测出该电阻的值.(3)请你帮助小明在上面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测出该电阻的值.①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②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1/R2).③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用测出的量或已知量来表达):Rx =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荷与电流学案
电荷与电流专题一电荷1.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2.电荷量的概念及单位:(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3.原子及其结构: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4.电现象:(1)摩擦起电现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②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③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5.两种电荷:(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用“-”表示。
(3)中和现象: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中和现象。
注意:中和现象并不是电荷的消失,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抵消。
6.验电器:(1)验电器的构造:(2)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7.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①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
②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
③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等。
(2)绝缘体:①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
②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③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专题二电流1.电流的形成与方向:(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与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2.简单电路:(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的,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作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范文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范文物理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导学达标: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
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2、声音的传播:(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秒 17米二、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动手动脑:1、2、3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浮力》为九年级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的五、六二节,本章知识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5篇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1(一)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
(三)[教学重点]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用对比法讲解电压。
(五)[教具]支架,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伏打电池,小电珠,开关,导线。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因为有电流通过。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怎样才能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作持续不断地定向移动呢?必须有电压。
(二)新课教学1.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电压,先了解水压的作用。
取两个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内装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在原图上根据需要逐步添画,最后完成的图如图1所示。
这套装置的名称是什么?连通器。
若把阀门k打开会有什么现象?水由a流向b。
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因为两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
(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压强pa>pb,在压强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动,所以整个装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
若在f处装一架小水轮机,则水流对水轮机做功使它转动。
但水流无法持久工作下去。
当a、b两液面高度相同时,水流停止,水轮机也停止转动。
这是因为压强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
为了保持它的压强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办?可以在a、b间装置一架小水泵p,不断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间的水位差。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章节一:力和运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b. 让学生掌握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2. 教学重点:a. 力的概念和作用。
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3. 教学难点:a.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b. 牛顿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作用的两种效果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示范:进行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二:压力和浮力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2. 教学重点:a.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3. 教学难点:a. 压力和浮力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压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
c. 示范:进行压力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压力和浮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三:简单机械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重点:a.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3. 教学难点:a. 杠杆和滑轮组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简单机械的作用。
b. 讲解: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c. 示范: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简单机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四:声现象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全册系列精选)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65页)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1)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目录第十三章热和能 (1)第1节分子热运动 (1)第二节内能 (2)第三节比热容 (2)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2)第一节1 热机 (2)第一节2 热机 (2)第二节热机效率 (2)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2)第十五电流和电路 (2)第一节电荷 (2)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2)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2)第四节电流的强弱测量 (2)第五节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2)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2)第一节电压 (2)第二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第三节电阻变阻器 (2)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2)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2)第二节、电阻的测量 (2)第三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2)第十八章电功率 (2)第一节电能电功 (2)第二节电功率 (2)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第四节焦尔定律 (2)第五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第六节、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2)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2)第一节家庭电路 (2)第二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2)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合集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合集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演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观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2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及含义,通过实例分析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学活动:进行物理实验,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实验结果。
第二章:功和能量2.1 功的定义学习目标:理解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功的定义,通过实验演示力对物体的作用。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观察,计算实验中力对物体的功,引导学生理解功的概念。
2.2 能量的守恒学习目标: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能量守恒定律,通过实例分析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学活动: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引导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第三章:声音和光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及传播方式。
教学内容:讲解声音的产生机制,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3.2 光的传播和折射学习目标:掌握光的传播规律及折射现象。
教学内容:讲解光的传播方式及折射定律,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观察,测量光的折射角度,引导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实验结果。
第四章:电学基础知识4.1 电流的形成和电路学习目标:了解电流的形成原理及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讲解电流的形成机制,介绍电路的概念及电路元件。
教学活动:观察电流的形成,分析电路图,引导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4.2 电压和电阻学习目标:掌握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内容:讲解电压的定义及测量方法,介绍电阻的性质及计算公式。
教学活动:进行电压和电阻的测量实验,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
全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全集附全册学案(word打印版可编辑)
超级资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全集(word打印版可编辑)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能记住一些常见的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能正确地将电压表接入电路并正确读数。
3.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会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4.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知道电阻的单位。
5.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6.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7.知道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这两个概念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因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欧姆定律是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规律,而电压、电阻是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
因此电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必须认真理解的内容。
本章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两个主要概念——电压、电阻;两个重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两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一个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新课改以来,各种中考题中有关电压、电阻的考点较多,特别是与其他章节的知识点的联系密切,易出综合性的考查题。
本章主要围绕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有关知识命题。
本章的单独考查,一是考查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二是对探究式实验的考查。
学生在前一章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电流、电路的一些基础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但在本章的学习中,还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困难:(1)学生对复杂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的识别存在不足。
(2)部分学生对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接入电阻的变化存在问题,对构造、操作稍复杂一点的滑动变阻器,不易掌握其使用方法。
(3)电阻概念可能会有错误理解;有些学生会认为电阻在通电时才有,不通电时就没有。
实质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人教版最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104页)
⼈教版最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104页)第⼗三章热和能第⼀节分⼦热运动【学习⽬标】1.准确理解分⼦间的运动规律和分⼦间的相互作⽤⼒。
2.通过⼩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探究分⼦运动的⽅法。
3.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学习的⾃信⼼。
【学习重点】:⼀切物质的分⼦都在不停的做⽆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之间存在的相互作⽤⼒。
【预习检测】1. 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间有;⑵分⼦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还可以在中发⽣,也能够在中发⽣。
3. 为什么打开⼀盒⾹皂,很快就会闻到⾹味,是什么跑到⿐⼦⾥了?能闻到⾹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腐的⼩摊,⼈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腐经烧烤后,温度升⾼,分⼦⽆规则运动,说明分⼦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体⽽导致室内空⽓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
此现象表明分⼦在永不停息地做⽆规则 .6. 固体、液体能保持⼀定的体积是因为分⼦间有相互作⽤的。
虽然分⼦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间有相互作⽤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很难被压缩,说明分⼦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
(均选填“引⼒”、“斥⼒”)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间相距很远时,分⼦间的作⽤⼒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学⽣活动⼀:演⽰⽓体扩散(课本图13.1—2)学⽣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2、为什么让密度⼤的⼆氧化氮放在密度较⼩的空⽓下⾯,倒过来⾏吗?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活动⼆:演⽰液体扩散学⽣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2、为什么让密度⼤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的清⽔下⾯,倒过来⾏吗?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活动三:演⽰固体扩散学⽣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紧压在⼀起的铅⽚和⾦⽚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约1mm 深。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演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1.2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演示力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1.3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演示相互作用力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动能和势能学习目标: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转化。
教学内容:讲解动能和势能的定义,通过实验演示能量的转化。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2.2 功和能量守恒学习目标:掌握功的计算及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讲解功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能量守恒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三章:压强和浮力3.1 压强的概念学习目标:了解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压强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3.2 浮力的概念学习目标: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浮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四章:电路和电流4.1 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讲解电路的基本元件,通过实验演示电路的闭合与断开。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4.2 电流的概念学习目标:掌握电流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电流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五章:电磁现象5.1 电磁感应学习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电磁感应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发电机的原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填表: 很小 有 有 无有 很小 无 无
8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完整版 )
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具有
流动性; 气体分子的间距很大, 分子之间作用
力极小,具有流动性,易被压缩。
学生加深理解
(四)、分 子动理论的 基本观点
5、小结分子动理论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 分子、原子 构 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热运动 ; 分子之间存在着 引力和斥力 。
学生观看视频, 体 会固体之间同样可以 产生扩散现象。
[ 师生总结 ] :气体、液体及固体之间
都可以发生扩散,其中气体扩散的最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各种情况的 扩散现象,更形象、具体。并通过气体、 液体及固体间的扩散来认识到这些现象 的实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2、影响扩散
[ 提出问题 ] :
[ 动手实验 ] : 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
存在斥力,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我
们现在模拟体会一下当分子之间的距离
变化时作用力的变化。
学生体验:压活塞 的过程中,感觉用很大 的力也很难将水的体 积压缩变小。
讨论、总结:说明 分子间存在在一种相 互排斥的力。
讨论、猜想:距离 增加时表现为引力, 距 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 距离不变时没有作用 力。
第 1 节 热机
第 1 节 家庭电路
第 2 节 热机的效率
第 2 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 3 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 3 节 安全用电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 1 节 两种电荷
第 1 节 磁现象 磁场
第 2 节 电流和电路
第 2 节 电生磁
第 3 节 串联和并联
模式12024年人教版最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
导学案课程名称:九年级物理教材导学案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内容: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一册)页数:104页字数要求:1200字以上导学目标:1.了解九年级物理教材全册的内容和教学安排。
2.熟悉教材中的章节和知识点。
3.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导学步骤:第一步:了解教材内容1.浏览教材的目录,了解教材包含的章节和知识点。
2.了解每个章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第二步:学习计划制定1.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习目标,制定每个章节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章节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和掌握。
第三步: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准备1.了解九年级物理学习的特点和需要采取的学习方法。
2.准备相应的学习资源,如参考书、习题集等。
第四步:学习计划执行1.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注意掌握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活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步:巩固和复习1.完成每章后面的习题,巩固知识点。
2.及时复习已学内容,做到知识掌握牢固。
导学评价: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准备,以及认真执行学习计划和巩固复习,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九年级物理教材。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并努力执行,才能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活动和课堂讨论等,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合理的学习安排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初级中学 九年级 年级 物理 学科导学案 编号: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编制人: 教研组长签字: 九 年级 ( ) 班 姓名: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厘清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 清晰重点难点重点: 分子动理论的实步知识。
难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 新课导入学生闻到香味。
教师:“香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 认识扩散现象,了解分子的热运动1.演示实验:课本P3图13—1—2,学生观察并思考: (1)该实验说明了 。
(2) 叫扩散。
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如: , 。
2. 回答以下问题: (1)扩散现象说明了: , 。
(2)分子运动快慢跟 有关。
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 , , 。
探究二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3.演示实验:P4图13.1—4,观察并思考该实验说明了 请学生阅读教材P5,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 (2)为什么“破镜不能重圆”:● 总结梳理整合提高1. 扩散现象: 。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 发生,还可以在 中发生,也能够在 中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 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
此现象表明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
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
(均选填“引力”、“斥力”)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当堂检测反馈矫正1.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间隙3.四川郫县豆瓣被誉为“川菜之魂”。
炒菜时,往锅中加入一点豆瓣,满屋子都会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 。
1.如图,在装着红棕色NO 2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中间的玻璃板后,会发生 的现象,想让上述变化过程加快,应采取 的办法2.汉代一些墓室、祠堂里有雕刻着画像的石头,现有一块汉画像石,质量为500 kg ,体积为0.2 m 3,g 取10 N/kg.求:(1)这块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 (2)汉画像石的密度.第二节 内能● 明确学习内容 ,厘清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 清晰重点难点重点 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难点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是等效的。
探究一 内能的概念(一)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_______; (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内能。
2.请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物体的内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结论是 。
(1)分子的热运动与__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2)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请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物体的内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结论是 。
. 探究二 热传递改变内能1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觉暖和了,而热水袋会渐渐凉下来 (2)夏天晒被子,棉被被太阳晒得热乎乎的 (3)冬天,人们往手心上呵气取暖 小组交流、归纳,回答下列问题(1) 叫热传递。
(2)热传递的实质是 。
(3)热传递的条件是 。
(4) 叫热量,单位 。
探究三做功改变内能2.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然后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 原因: , 说明: 。
3、实验:在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
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原因 ,说明 。
小结:(1) 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 ,温度 ,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物体对外,内能 ,温度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2)列举生活中做功改变内能的实例 。
活动探究四:群策群力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⑴物体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⑵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可能)改变? 内能和热量的关系⑴物体内能的变化(一定、不一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 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和温度的关系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物体温度的变化?● 当堂检测反馈矫正1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 能。
2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温度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内能增加。
3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这是通过 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 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图乙是通过 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 热至沸腾。
4家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给水加热,它是利用 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的。
第三节 比热容● 厘清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 清晰重点难点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 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 自主预习练习1.自习课本,归纳本节应学习、掌握的知识点。
2.独立完成《学生用书》中“自主学习案”部分练习题活动探究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方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和 、 有关,我们要探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 、 相同,这种方法叫 。
2、器材:你认为要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思考并交流以下几个问题:(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你通过什么知道它的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加热时间代表哪个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试验:某组同学按照课本组装器材,并进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格中,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200 20 28 8 2 水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煤油20020242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⑴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1)交流实验数据,说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 (相同、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活动探究二:阅读11页比热容,回答下面问题.1、定义:由于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揭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
物理学中规定: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所吸收或放出的 为该物质的 ,它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2、意义: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格,了解各种物质比热容,可知(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相同、不同) (2)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为 ,它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沙石的比热容为 ,它的意义是 ,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 (快、慢)。
3、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人们用热水来取暖,你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吗?(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吗?(3)你能再举一例吗?(4)如果把这杯水倒去一半,所剩部分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 J/(Kg ℃)。
活动探究三:探究热量的计算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1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__ J ;1Kg 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 2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 ; 2Kg 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 ;小结:如果我们用Q 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你能总结出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 Q = _____ ___。
请利用公式计算:1、在标准气压下,将0.5Kg ,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质量为5kg 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1.质量为100kg 的水,温度从20℃降低到80℃,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 水=4.2×103J/(kg ·℃)]5.(2012·黄石)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500℃,质量是1.5g ,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c铁=0.46×103J/(kg·℃)]5.(2012·黄石)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500℃,质量是1.5g,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c铁=0.46×103J/(kg·℃)]随堂检测1、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比热容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对其加热.(1)实验时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_______的不同,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热得快”通电时间的长短反映水和煤油________的多少.2、下列事例中①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于沙漠地区;②在北方严寒的冬天,用水来作为传热的介质,给居民区供“暖气”;③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常有冻裂;④农民伯伯为了防止植物在夜间被冻坏,傍晚时常给田里灌水;⑤在海边,白天风常常是从海面吹向陆地;⑥水力发电;⑦冬天,北方地区为了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常常在地窖里放一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