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射线γ闪烁谱仪与γ射线能谱的测量

合集下载

三级大物实验报告-用闪烁谱仪测γ射线能谱

三级大物实验报告-用闪烁谱仪测γ射线能谱

E cot 1 m c2 0
tan 2
(3)
由式(2)给出,当 180 时,反冲电子的动能 Ee 有最大值,此时
E max E m0 c 2 1 2 E
(4)
这说明康普顿效应产生的反冲电子的能量有一上限最大值,称为康普顿边界 EC。 3.电子对效应: 当 γ 光子能量大于 2m0 c 2 时,γ 光子从原子核旁边经过并受到核的库仑场作用, 可能转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称为电子对效应。此时光子能量可表示为 两个电子的动能与静止能量之和,如
(3) .实验仪器中测量时间的长短和放射源离接收器的位置的小偏差都会对实验 数据产生影响,由于射线的产生和传播都是随机的,这造成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通过重复一段等长时间的测量取其平均能够减小由此带来的误差。
思考题 用闪烁谱仪测量 γ 射线能谱时,要求在多道分析器的道址范围内能同时测量出
137
Cs 和 60 Co 的光电峰,应如何选择合适的工作条件?在测量过程中该工作条件
60
Co
能量 0.661MeV 的光电峰在 464 道,能量为 1.17MeV 的光电峰在 826 道 能量刻度为 e== 826.2−464 =0.001405MeV
60 得 Co 右侧光电峰能量为:
1.17 −0.661
e×946.4=0.001405MeV× 946.4=1.329977MeV≈1.330MeV
E 2 (1 cos ) Ee m0 c 2 E (1 cos )
E m0 c 2 1 E (1 cos )
(2)
式中 m0 c 2 为电子静止质量,角度 θ 是 γ 光子的散射角,见图 2.2.1-2 所示。 由图看出反冲电子以角度 φ 出射,φ 与 θ 间有以下关系:

γ射线的能谱测量和吸收测定_实验报告

γ射线的能谱测量和吸收测定_实验报告

γ射线能谱的测量【摘要】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够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的射线,γ射线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原子核的能级跃迁。

我们通过测量γ射线的能量分布,可确定原子核激发态的能级,这对于放射性分析,同位素应用及鉴定核素等都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实验通过使用γ闪烁谱仪测定不同的放射源的γ射线能谱。

同时学习和掌握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并且测定窄束γ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μ。

【关键词】γ射线能谱γ闪烁谱仪【引言】从1896年的法国科学家贝可勒尔发现放射性现象开始,经过居里夫人等一系列科学家对一些新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及其性质进行研究的杰出工作后,人类便进入了对原子核能研究、利用的时代。

而原子核衰变能放出α、β、γ三种射线,这些射线可以通过仪器精确测量。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γ射线,通过对γ射线谱的研究可了解核的能级结构。

γ射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工业中可用来探伤或流水线的自动控制。

人体受到γ射线照射时,γ射线可以进入到人体的内部,并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用,电离产生的离子能侵蚀复杂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酶,它们都是构成活细胞组织的主要成份,一旦它们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人体内的正常化学过程受到干扰,严重的可以使细胞死亡。

因此本次实验研究了不同材料对于γ射线的吸收情况这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如在居民区制造防空洞的时候可以使用一定厚度的抗辐射材料确保安全,而且在核电站、军事防护地以及放射源存放处等地方我们都有必要使用防辐射材料。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正、负电子对产生这三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主要研究的是窄束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

所谓窄束γ射线是指不包括散射成份的射线束,仅由未经相互作用或称为未经碰撞的光子所组成。

窄束γ射线再穿过物质时,由于上述三种效应,其强度就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γ射线的吸收。

γ射线强度随物质厚度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

本次实验仪器如下:NaI 闪烁谱仪,γ射线源137Cs 和60Co ,高压电源放大器,Pb,Al 吸收片各四片,计算机NaI(TI)闪烁探测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闪烁谱仪测量γ射线能谱

闪烁谱仪测量γ射线能谱

实验名称:闪烁谱仪测γ射线能谱实验目的:1. 把握闪烁频谱仪的工作原理和利用方式;2. 学会谱仪的能量标定方式;3. 测量137Cs 和60Co 的γ射线能谱。

实验原理:(以下原理部份摘自教学资源实验讲义,详见手写预习报告)依照原子核结构理论,原子核的能量状态是不持续的,存在着分立能级。

处在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能级2E 上的核,当它跃迁到低能级1E 上时,就发射γ射线(即波长约在1nm ~ 间的电磁波)。

放出的γ射线的光量子能量12E E hv -=,此处h 为普朗克常数,ν为γ光子的频率。

由此看出原子核放出的γ射线的能量反映了核激发态间的能级差。

因此测量γ射线的能量就能够够了解原子核的能级结构。

测量γ射线能谱确实是测量核素发射的γ射线强度按能量的散布。

1. 闪烁谱仪测量γ射线能谱的原理闪烁能谱仪是利用某些荧光物质,在带电粒子作用下被激发或电离后,能发射荧光(称为闪烁)的现象来测量能谱的。

这种荧光物质常称为闪烁体。

i. 闪烁体的发光机制闪烁体的种类很多,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无机晶体闪烁体和有机晶体闪烁体。

有机闪烁体包括有机晶体闪烁体、有机液体闪烁体和有机塑料闪烁体等。

此处仅对经常使用的无机晶体闪烁体的发光机制作简单介绍。

最经常使用的无机晶体是铊激活的碘化钠单晶闪烁体,常写为NaI (T1),属离子型晶体,是绝缘体,按固体物理的概念,其能带结构是在价带和导带之间有比较宽的禁带。

如有带电粒子进入到闪烁体中,引发后者产生电离或激发进程,即可能有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或激发到激带,然后这些电子再退激到价带的可能进程之一是发射光子。

这种光子的能量还会使晶体中其他原子产生激发或电离进程,也确实是光子可能被晶体吸收而不能被探测到。

为此在晶体中掺入少量的杂质原子称为激活原子,如在碘化钠晶体中掺入铊原子,其关键作用是能够在低于导带和激带的禁带中形成一些杂质能级,见图-1示用意。

这些杂质原子会捕捉一些自由电子或激子抵达杂质能级上,然后以发光的形式退激发到价带,这就形成了闪烁进程的发光,而这种光因能量小于禁带宽度而再也不被晶体吸收,再也可不能产生激发或电离。

γ射线能谱测量实验报告(共12页)

γ射线能谱测量实验报告(共12页)

γ射线能谱测量实验报告篇一:γ射线能谱的测量及γ射线的吸收γ射线能谱的测量及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摘要】原子核从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级或基态跃迁能产生γ射线,实验,将γ射线的次级电子按不同能量分别进行强度测量,从而得到γ辐射强度按能量的分布。

并通过测量γ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了解γ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规律。

【关键字】γ闪烁谱仪γ射线能谱物质吸收系数当今的世界,以对核技术进行了相当广泛的运用。

从1896年法国科学家A.H.Becquerel发现放射性现象开始,经过M.Curie一些新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及其性质进行研究后,人类便进入了原子核科学时代。

在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会发出α、β、γ射线,核反应时会产生各种粒子。

人们根据射线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研制了各种各样的探测器。

这些探测器大致可以分为“信号型”和“径迹型”两大类。

径迹型探测器能给出粒子运动的径迹,有的还能测出粒子的速度、性质等,如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泡室、多丝正比室等。

而信号型探测器根据工作物质和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气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

其中闪烁探测器的工作物质是有机或无机的晶体闪烁体,射线与闪烁体相互作用,会使其电离激发而发射荧光。

从闪烁体出来的光子与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发生光电效应而击出光电子,光电子在管中倍增,形成电子流,并在阳极负载上产生电信号。

如NaI(TI)单晶γ探测器。

γ射线是由原子核的衰变产生的,当原子核从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态或基态时,就有可能辐射出不同能量的γ射线。

人们已经对γ射线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在很多方面加以运用。

像利用γ射线杀菌,γ探伤仪等。

然而不恰当的使用γ射线也会对人类产生一定的危害。

γ射线的穿透力非常强,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有效的防护,长时间被放射性元素照射的话可能发生细胞癌变。

在对γ射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发现,按能量的不同,可以对其进行强度测量,从而得到γ辐射强度按能量的分布(能谱)。

单道能谱

单道能谱

40闪烁谱仪测定γ射线的能谱γ射线是原子核从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态时发射的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

研究γ射线的能谱对于放射性核素的应用和研究原子核的能级结构有很重要的意义。

闪烁探测器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它的主要优点是:既能探测各种类型的带电粒子,又能探测中性粒子,既能对辐射强度进行测量,又能对辐射的能量进行分析,而且探测效率高(比G-M 计数器高几十倍),分辨时间短(约108-秒)。

通过本实验,你将学习掌握一种测量射线能量的方法:用NaI(Tl)闪烁探测器测量γ能谱。

实验原理一、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放射性核素放射出来的带电粒子(α、β粒子以及内转换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主要为电离、散射和吸收三个方面。

γ射线是不带电的电磁辐射,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三个过程。

1. 光电效应 入射的γ光子把能量全部转移给原子中的束缚电子,使之发射出来,而光子本身消失,这种过程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这过程如图2-2-1所示。

在光电效应中,若忽略被原子的反冲核所吸收的能量,则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到 E E E E r e i e =+@ (2-2-1)式中E r 为入射γ光子的能量,E e 为光电子获得的动能,E i 为i 层电子的结合能,一般E i 远小于E r 。

显然,如果入射γ光子是单能的,则产生的光电子也是单能的。

光电子可以从原子各个壳层中发射出来,但在K 壳层上打出电子的几率最大,L 层次之,M 、N 层更次之。

因此,在发射光电子的同时,还伴随着原子发射的特征X 射线或俄歇电子。

实验和理论都表明,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光电效应的几率随着物质原子序数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又随着γ射线的能量增大而减小。

光图2-2-1 光电效应的示意图412. 康普顿效应入射的γ光子与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脱离原子成为反冲电子,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这一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图2-2-2为康普顿效应的示意图。

γ射线能谱的测量

γ射线能谱的测量

(一)γ射线能谱的测量摘要:本实验将了解闪烁探测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学习分析实验测量的137Cs和60Coγ谱之谱形和γ射线能谱的刻度测定谱仪的能量分辨率,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NaI(Tl)闪烁谱仪的原理、特性与结构,掌握NaI(Tl)闪烁谱仪的使用方法和γ射线能谱的刻度。

关键词:γ射线Na(Tl)闪烁探测器能谱图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引言:闪烁探测器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射线作用下会发光的特性来探测射线的仪器。

它的主要优点是:既能探测各种带电粒子,又能探测中性粒子;既能测量粒子强度,又能测量粒子能量;且探测效率高,分辨时间短。

它在核物理研究和放射性同位素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核物理的发展,不断地为核能装置的设计提供日益精确的数据,新的核技术,如核磁共振、穆斯堡尔谱学、晶体的沟道效应和阻塞效应,以及扰动角关联技术等都迅速得到应用。

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标志之正文:实验原理1.闪烁谱仪结构与工作原理NaI(Tl)闪烁谱仪结构如图。

整个仪器由探头(包括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射极跟随器),高压电源,线性放大器、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几部分组成。

射线通过闪烁体时,闪烁体的发光强度与射线在闪烁体内损失的能量成正比。

带电粒子(如α、β粒子)通过闪烁体时,将引起大量的分子或原子的激发和电离,这些受激的分子或原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放出光子;不带电的γ射线先在闪烁体内产生光电子、康普顿电子及正、负电子对(当Eγ>1.02MeV时),然后这些电子使闪烁体内的分子或原子激发和电离而发光。

闪烁体发出的光子被闪烁体外的光反射层反射,会聚到光电倍增管的光电阴极上,打出光电子。

光阴极上打出的光电子在光电倍增管中倍增出大量电子,最后为阳极吸收形成电压脉冲。

每产生一个电压脉冲就表示有一个粒子进入探测器。

由于电压脉冲幅度与粒子在闪烁体内消耗的能量(产生的光强)成正比,所以根据脉冲幅度的大小可以确定入射粒子的能量。

利用脉冲幅度分析器可以测定入射射线的能谱。

γ射线能谱的测定实验报告

γ射线能谱的测定实验报告

γ射线能谱的测定【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测量γ的能谱和采用NaI( Tl) 闪烁谱仪测全能峰的方法测量了137Cs 和60 Co 的γ射线在铅铜中吸收,对137Cs( 0. 661 MeV) 分别为1. 213、0. 642、0. 194 cm- 1, 与公认值相差均约1%; 对60Co 分别为0. 674、0. 481、0. 149 cm- 1 , 与公认值相差均在5%以内。

本实验就是利用探测器的输出脉冲幅度与入射粒子能量成正比的规律来测得能量与其强度的关系曲线。

通过对CS、CO能谱的测定,可以加深对γ射线能量与强度的关系,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解;可以进一步了解NaI(T )闪烁谱仪原理,特性与结构,掌握NaI(T )闪烁谱仪的使用方法以及鉴定谱仪的能量分辩率与线性。

【关键词】:γ射线、能谱、NaI(Tl)γ闪烁谱仪【引言】:γ跃迁可定义为一个核由激发态到较低的激发态, 而原子序数Z 和质量数A 均保持不变的退激发过程, 是激发核损失能量的最显著方式跃迁可定义为一个核由激发态到较低的激发态, 而原子序数Z 和质量数A 均保持不变的退激发过程, 是激发核损失能量的最显著方式。

闪烁探测器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射线作用下会发光的特性来探5g射线的仪器。

它的主要优点是:既能探测各种类型的带电粒子,又能探测中性粒天既能测量粒子强度,又能测量粒子能氨并且探测效率高,分辨时间短。

它在核物理研究和放射性同位索的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NaI(T1)闪烁谱仪的原理、特性与结构,掌捏NaI(T1)闪烁谱仪的使用方法,鉴定潜仪的能量分辨率和线性,并通过对于y射线能谱的测量,加深对y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

【实验方案】:实验原理原子核的衰变产生γ射线,不同能级间的衰变跃迁可以产生不同能量的γ射线,我们可以通过射线探测器对这些γ射线的能谱分析就可以推断出原子核的一些性质。

射线探测器的是根据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研制的,可分为“信号型”和“径迹型”,本实验用的NaI(T1)单晶γ闪烁谱仪就是属于信号型。

γ能谱及γ射线的吸收

γ能谱及γ射线的吸收

影响因素很多,如闪烁体、光电倍增管等等。
3、物质对 γ 射线的吸收 当 γ 射线穿过物质时,一旦与物质中的原子发生三种相互作用,原来的光子 就消失或通过散射改变入射方向。 通常把通过物质且未经相互作用的光子所组成 的射线称为窄束 γ 射线(或良好几何条件下的射线束) 。实验表明,单能窄束 γ 射线的衰减遵循指数规律: (8) 其中 、 分别是通过物质前、后的 γ 射线强度,在本实验中可用全能峰的峰面积 表示, 是 γ 射线通过物质的厚度, 是三种作用截面之和,N 是吸收物质单位
k 1.17 0.661 MeV N 2 N1 b (0.661 1.17) k ( N1 N 2 ) MeV 2
(6)
将测得的未知光电峰对应的道址 N 代入 E kN b 即可得到对应的能量值。 (2)谱仪分辨率 γ 能谱仪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能量分辨率。 由于闪烁谱仪测量粒子能量过程中, 伴随着一系列统计涨落过程,如 γ 光子进入闪烁体内损失能量、产生荧光光子、 荧光光子在光阴极上打出光电子、光电子在倍增极上逐级倍增等等,这些统计涨 落使脉冲的幅度服从统计规律而有一定分布的。 定义谱仪能量分辨率 :
E 2 (1 c o s) Ee 2 m0 c E (1 c o s) E m0 c 2 1 E (1 c o s)
(2)
式中 m0 c 2 为电子静止质量,角度 θ 是 γ 光子的散射角,见图 2.2.1-2 所示。 由图看出反冲电子以角度 φ 出射,φ 与 θ 间有以下关系:
2.2、γ 能谱的形状 闪烁 γ 能谱仪可测得 γ 能谱的形状,图 2.2.1-6 所示是典型 137Cs 的 γ 射线能 谱图。图的纵轴代表各道址中的脉冲数目,横轴为道址,对应于脉冲幅度或 γ 射 线的能量。 从能谱图上看,有几个 较为明显的峰,光电峰 E e , 又称全能峰,其能量就对应 γ 射线的能量 E 。这是由于 γ 射线进入闪烁体后,由于 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能量 关系见式(1) ,其全部能量 被闪烁体吸收。光电子逸出 原子会留下空位,必然有外 壳层上的电子跃入填充,同 时放出能量 E z Bi 的 X 射线,一般来说,闪烁体对低能 X 射线有很强的吸收作 用,这样闪烁体就吸收了 Ee E z 的全部能量,所以光电峰的能量就代表 γ 射线 的能量,对 137Cs ,此能量为 0.661MeV。

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 NaI(Tl)单晶γ闪烁谱仪和γ能谱的测量引言γ射线是原子核衰变或裂变时放出的辐射,本质上它是一种能量比可见光X 射线高得多的电磁辐射。

利用γ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人们设计和制造了多种类型的探测器。

闪射探测器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射线作用下发光的特性来探测射线的仪器,既能测量射线的强度,也能测量射线的能量,在核物理研究和放射性同位素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嫦娥一号”卫星有多项探测功能,其中 γ射线谱仪通过采集月球表面发射出的γ射线光子,得用反符合技术抑制本底,根据能谱中的特征峰线来辨别月球表面元素的种类和丰度。

本实验介绍一种常用的γ射线测量仪器:NaI(Tl)单晶γ闪烁谱仪。

实验目的(1)了解γ闪烁谱仪的原理和结构,掌握用谱仪测γ能谱的方法;(2)鉴定谱仪的基本性能,如能量分辨率、线性等。

(3)解核电子学仪器的数据采集、记录方法和数据处理原理。

注意事项1、实验使用到放射源,需认真做好防护工作;2、放射源和探头由起屏蔽射线作用的铅玻璃罩住,实验室不能拿开铅玻璃;3、放射源置于起屏蔽射线的铅罐中,使用时,先把铅玻璃右边的盖子打开,然后再打开放射源的盖子,使用结束后必须盖上放射源的盖子。

绝对不能把放射源拿出铅玻璃罩外,更不能把放射源拿出来打开盖对着人。

4、进入该实验室后必须先打开γ个人剂量仪,用以测量实验过程中的累积剂量,选择剂量仪中以sv μ为单位的模式,剂量仪检测到剂量每增加0.1sv μ就会响一短声报警,一般整个实验过程测到的剂量约为1sv μ,是符合安 全标准的(安全限值为msv 5≤)。

5、连接好实验仪器,把高压调节开关逆时针调到零后接通电源,开机预热30分钟左右;实验原理一、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般特性γ射线与物质的作用过程可以看作γ光子与物质中原子或分子碰撞而损失能量的过程。

γ光子是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因此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与带电粒子有显著的差别。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与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是主要的能量交换过程,每一次碰撞所转移的能量是很小的,经过许多次碰撞后逐渐损失能量。

实验报告γ射线能谱测定及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

实验报告γ射线能谱测定及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

实验报告γ射线能谱测定及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谱仪测定γ射线的能谱。

2.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比例,确定物质的吸收系数μ。

实验原理:1.γ射线能谱测定:γ射线是电磁波谱中能量较高的一种,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通过使用谱仪,可以测定γ射线的能量分布,也称为能谱。

2.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当γ射线穿过物质时,会与物质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包括散射、吸收等过程。

吸收系数μ表示单位长度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一个与物质本身性质相关的参数。

实验步骤:1.连接γ射线源和能谱仪,打开仪器,并调整合适的工作电压和放大倍数。

2.调整谱仪下方的定位器,使得探测器能够垂直于γ射线的入射方向。

3.选择一种物质样品,如铅,将其放在射线路径上,并记录下γ射线的能谱。

4.移除铅样品,选择其他物质样品进行测量,如铝、铁等,依次记录下γ射线的能谱。

5.根据能谱中的峰值位置和峰值强度,分析γ射线经过不同物质时的吸收情况。

实验结果:1.γ射线能谱测定结果:通过测量,得到γ射线的能谱图,并标出不同能量区间的峰值。

2.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结果:根据能谱分析,得到不同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比例,计算出它们的吸收系数μ。

实验讨论:1.γ射线的能谱测定是否准确和完整。

2.不同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程度是否与预期一致。

3.吸收系数μ的大小是否符合物质的性质和密度等参数。

实验结论:1.γ射线能谱可以通过谱仪测定,并且能够分析出不同能量区间的峰值。

2.不同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比例不同,吸收系数μ也因此而有所差异。

3.本实验所测得的吸收系数μ结果应该与物质的性质和密度等参数相符合。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谱仪的仪器误差。

2.样品的放置位置和角度不准确。

3.γ射线的能量分辨能力不够精确。

改进方案:1.使用更高精度的谱仪。

2.对样品的放置进行更精确的定位和角度调整。

3.使用具有更高能量分辨能力的γ射线源。

闪烁仪测能谱

闪烁仪测能谱

峰半高宽△V 36.3 262.4
峰值 2222.7 7978.2
能量分辨率 9.1% 41.8%
表-3: 60Co 的 γ 射线能谱数据表
元素
60 Co
光电峰 Ee (Mev)
718.5
60 Co
818.6
数据处理:
1、测量137Cs 的γ能谱光电峰位置与线性放大器放大倍数间的 关系
图-1:137Cs 的 γ 能谱光电峰位置与线性放大器放大倍数间的关系图
3
道址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1
2
3
4
放 大倍 数
B Linear Fit of Data1_B

5
6
最小二乘法拟和结果:
Value
误差
------------------------------------------------------------
纵截距 281.0503
1.47558
斜率
78.12606
0.41529
------------------------------------------------------------
线性相关系数
方差
P
------------------------------------------------------------
3、绘出137Cs 和 60Co 源的γ能谱图,利用 2 中计算出的能量标 定计算 60Co 源的γ射线能量。
5
附: 60Co 的γ射线能谱图(用闪烁仪测量):
60Co 的峰道址: 718.5 对应光电峰 Ee (Mev):
Ee =718.5e=718.5*0.001647 Mev=1.18Mev 818.6 对应光电峰 Ee (Mev):

γ辐射的能量和强度测量

γ辐射的能量和强度测量

γ射线的能量和强度测量摘要:γ射线测量中通常使用NaI(Tl)闪烁谱仪和高纯锗半导体谱仪。

通过本实验主要掌握测量γ射线的能量和强度的基本方法。

导言探测γ射线的能量和强度是核辐射探测的基本技术之一,在核物理研究及核技术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γ样品分析中,测得了γ射线的能量,就可知道样品中所含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测得了γ射线的辐射强度,就可以确定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的含量。

由于NaI(Tl)闪烁谱仪具有探测效率高,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实验仪器及原理1.NaI(Tl)闪烁谱仪的组成NaI(Tl)闪烁谱仪由探头,高压电源,线性放大器,微机多道分析器组成,如图(1)所示。

探头由 NaI(Tl)闪烁体、光电信增管、射极输出器组成。

当γ射线进入 NaI(Tl)闪烁体后,会与物质发生多种相互作用。

当γ射线的能量不太高时 (Ey<30MeV),作用过程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三种,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具有一定动能的次级电子,而γ射线被吸收或散射,这些次级电子获得的动能 T与λ射γ光子的能量 Ey的关系如表1所示。

光阴极收集这些荧光光子后发射出光电子,光电子再经过倍增后由阳极收集,在阳极负载电阻上形成一个电压脉冲信号。

这一信号经过射极输出器放大后再输出至线性放大器,因此,探头输出信号的电压脉冲幅度,与次级电子在闪烁体中损失的能量成正比,次级电子的能量来自于入射的γ光子,所以信号脉冲的幅度也与入射的γ光子的能量有关,由表1可知,由于三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对相同能量Ey 的入射γ射线,也可以产生不同能量的次级电子。

因此对于单能的γ射线,所得到的信号脉冲幅度也有一个很宽的分布。

当入射γ射线的能量Ey<0.3MeV 时,光电效应占优势,随着γ射线的能量增加,发生康普顿效应的几率也增加,当Ey>1.022MeV ,才有可能出现电子对效应,并且随着Ey 的增加,发生电子对效应的几率也显著上升。

【报告】伽马能谱实验报告

【报告】伽马能谱实验报告

【关键字】报告伽马能谱实验报告篇一:闪烁伽马能谱测量实验报告实验题目:《闪烁γ能谱测量》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γ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解。

2.掌握NaI(Tl)γ谱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分析γ能谱。

4.学会测定γ谱仪的刻度曲线.。

二、实验仪器Cs放射源Co放射源FH1901型NaI闪烁谱仪SR-28双踪示波器三、实验原理1.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及电子对效应。

1)光电效应:在光电效应中,原子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其中一部分消耗于光电子脱离原子束缚所需的电离能,另一部分就作为光电子的动能。

所以,释放出来的光电子能量和该束缚电子所处的电子壳层的结合能B?之差。

因此,E光电子=E??Bi?E?(需要原子核参加)2)康普顿散射:康普顿散射是γ光子与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反冲电子的动能为:Ee?E?2(1?cos?)m0c2?E?(1?cos?)即使入射γ光子的能量是单一的,反冲电子的能量却是随散射角连续变化的。

3)电子对效应:电子对效应是γ光子从原子核旁经过时,在原子核的库伦场作用下,γ光子转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的过程。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只有当入射光子的能量hν大于2m0c2,即hν〉1.02MeV时,才能发生电子对效应。

(与光电效应相似,需要原子核参加)2.NaI(Tl)γ能谱仪介绍1)闪烁谱仪装置示意图2)闪烁谱仪的工作原理Γ射线次级电子荧光Γ放射源与闪烁体发闪烁体受光阴极吸收生三种作用激辐射光电子电脉冲定标器记录分析器分析各打拿极逐级缩小3)能谱分析(以137Cs为例)全能峰是γ光子与闪烁体发生光电效应产生的,直接反映了γ射线的能量;康普顿坪是由康普顿效应贡献的;逸出的γ射线与闪烁体周围的物质发生康普顿散射,反散射光子进入闪烁体发生光电效应形成反散射峰。

4)谱仪的能量分(原文来自:小草范文网:伽马能谱实验报告)辨率和能量刻度曲线闪烁单晶γ谱仪最主要的指标是能量分辨率和线性。

Nal(Tl) γ闪烁谱仪及γ射线能谱的测量

Nal(Tl) γ闪烁谱仪及γ射线能谱的测量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物理092姓名艾合买提江学号09180218时间 2011年9月26日Nal(Tl) γ闪烁谱仪及γ射线能谱的测量摘要:放射性物质含有许多不稳定的原子。

这些源自在核衰变时辐射出α,β,γ射线和中子流等,并且都具有一定的能量。

γ射线是原子核从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态或基态时所产生的一种辐射。

它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其辐射能量标示为Εr=Εi-Εf=hv,其中Εi和Εf分别为原子核所处的未态和初态的能量。

V是γ射线光子的频率。

本实验将γ射线的次级电子按不同能量分别进行强度测量,从而得到γ辐射强度按能量的分布,即所谓能谱关键字:Υ射线能谱物质吸收系数μ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引言:原子核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射线,它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其能量由原子核跃迁前后的能级差来表示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则产生次级电子或能量较低的射线,将射线的次级电子按不同能量分别进行强度测量,从而得到辐射强度按能量的分布,即为“能谱”。

测量能谱的装置称为“能谱仪”。

闪烁探测器是利用带电粒子或非带电粒子与某些物质的相互作用下转化成为带电粒子对物质原子的激发,从而会产生发光效应的特性来测量射线的仪器。

它的主要优点是即能测量各种类型的带电粒子,又能探测中性粒子;即能测量粒子强度,又能测量粒子能量;并且探测效率高。

γ射线,又称γ粒子流,是原子核能级跃迁蜕变时释放出的射线,是波长短于0.2埃的电磁波。

首先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发现,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

原子核衰变和核反应均可产生γ射线。

γ射线的波长比X射线要短,所以γ射线具有比X射线还要强的穿透能力。

当γ射线通过物质并与原子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正负电子对三种效应。

原子核释放出的γ光子与核外电子相碰时,会把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电子电离成为光电子,此即光电效应。

由于核外电子壳层出现空位,将产生内层电子的跃迁并发射X射线标识谱。

NaI(Tl)闪烁谱仪及伽马能谱测量

NaI(Tl)闪烁谱仪及伽马能谱测量
二、NaI(Tl)单晶γ闪烁能谱仪的结构与性能 1、闪烁探测器的组成: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和相应的电子仪器
NaI(Tl)闪烁谱仪及伽马能谱测量
二、NaI(Tl)单晶γ闪烁能谱仪的结构与性能
1、闪烁探测器的组成: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和相应的电子仪器 2、单道与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3、NaI(Tl)单晶γ闪烁能谱仪的主要指标 (1)能量分辨率 (2)线性与能量刻度
133Ba的g射线的能谱
152Eu的g射线的能谱


241Am的g射线的能谱
Americium is a man made radioactive isotope, and is commonly found in smoke detectors. The source is an alpha emitter, and in the decay process it also kicks out a gamma at 59.6 keV. This is a typical gamma spectrum from Americium, as you can see, the tall peak at 59.6 keV is very obvious and over powers everything else, it also has a gamma at 26.3 keV which is sometimes visible to the left of the tall peak. There are a whole bunch of other gamma rays from 241Am, but these are not easy to see with NaI detectors.
NaI(Tl)闪烁谱仪及伽马能谱测量

γ闪烁能谱测量

γ闪烁能谱测量

γ闪烁能谱测量姓名:蓝清风 学号:207213238 成绩: 实验目的1. 掌握γ闪烁探测的原理。

2. 掌握γ闪烁单道能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测量137Cs 的γ能谱并理解其意义。

实验原理γ射线是原子核由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太时的高能电磁辐射,研究γ射线能量对研究原子核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γ闪烁能谱仪是用来测量γ射线能谱的仪器,它具有探测效率高,分辨时间短,能量分辨率高等优点,同时,还能测量γ射线强度。

一. γ闪烁能谱仪原理。

γ闪烁能谱仪是利用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产生的闪烁荧光现象来测量能谱,依据能谱曲线推算γ射线能量。

1.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效应。

光电效应:入射γ粒子把能量全部转移给原子中的束缚电子,光子本身消失而把束缚电子打出来形成光电子这个过程称为光电效应。

这个光电子的动能为:k E h W ν=-其中W 为逸出功,远小于γ光子能量(W h ν<)。

因此光电子的动能近似认为等于γ光子能量。

康普顿散射:核外自由电子与入射γ射线发生康普顿散射。

根据动量守恒的要求,散射与入射只能发生在一个平面内。

设入射γ光子能量为,散射光子能量为′,康普顿散射后散射光子能量与散射角θ的关系为:1(1cos )h h a ννθ'=+-式中20h a m cν=,即为入射γ射线能量与电子静止质量e m 所对应的能量之比。

当时,这时0e E =,即不发生散射;当时,散射光子能量最小为12h aν+,这时康普顿电子的能量最大为m ax 212e a E h aν=+。

正、负电子对效应 当γ射线能量超过20(2 1.02)m c M eV =以后,γ光子受原子核或电子的库仑场的作用可能转化成正、负电子对,称为电子对效应。

此时光子能量可表示为两个电子的动能,如202e e E E E m c γ+-=++,其中,。

转化几率随γ光子的能量的增加而增大。

NaI(Tl)闪烁谱仪测γ射线能谱.

NaI(Tl)闪烁谱仪测γ射线能谱.
NaI(Tl)闪烁谱仪测γ射线 能谱
关于实验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姓名:莫蕴华
学号:11020326 指导教师:陆景彬
NaI(Tl)闪烁探测器优点
闪烁谱仪是利用利用某些物质在射线作用下会发光的特性 来探测射线的仪器.它既能探测各种类型的带电粒子,又能 探测中性粒子;既能测量粒子强度,又能测量粒子能量;且探 测效率高,分辨时间短.在核物理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G-M计数器只能用于测定辐射粒子的数目而不能分辨粒子 的种类.但其设备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仍有一席之地.
2
实验所要求内容
• 高压对能量分辨率的影响 • 高压对线性关系的影响
结论
当电压较高时能量分辨率较好 当电压较低时能量分辨率较差 当电压较高时线性关系较好 当电压较低时线性关系较差
实验中所发现问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近代物理实验 晏于模 王魁香 吉林大学出版
光学 赵凯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子物理 褚圣麟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利用线性定标分析未知源 NaI(Tl)晶体测谱中存在的缺点 实际C11、O15、N18、F18等)标识的试剂投入病人体内, 发射出的正电子同体内结合时,放出淬灭γ线,用光电倍增管进行计 数,用计算机作成体内正电子同位素分布的断层画面,这种装置称为 正电子CT。 γ相机 将放射性同位素标定试剂注入病人体内,通过γ相机可以得到断层图 象,来判别病灶。从闪烁扫描器开始,经逐步改良,γ相机的性能得 到快速的发展。光电倍增管通过光导和大面积NaI(Tl)组合成探测 器 石油测井应用 石油测井中用以确定石油沉积位置以及储量等。内藏放射源、光电倍 增管和闪烁体的探头进入井中,分析放射源被散射的以及地质结构中 的自然射线,判断油井周围的地层类型及密度。

伽马能谱实验报告

伽马能谱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伽马能谱实验报告篇一:r射线能谱图实验报告naI(Tl)γ闪烁谱仪器及γ射线能谱的测量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的测定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naI(Tl)γ闪烁谱仪器及γ射线能谱的测量摘要:闪烁探测器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射线作用下会发光的特性来探5g射线的仪器。

本实验要利用naI(Tl)γ闪烁探测仪来测定γ射线能谱分布规律。

然后,通过分析结果,在得出结论,目的是了解naI(T)闪烁谱仪原理,特性与结构。

掌握naI(T)闪烁谱仪的使用方法;鉴定谱仪的能量分辩率与线性;并通过对r射线能谱的测量,加深对r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解。

关键词:γ闪烁谱仪能谱γ射线naI(Tl)引言: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的射线,核辐射主要有α、β、γ三种射线。

我们通过不同的实验仪器能够探测到这些肉眼无法看见的射线。

本实验使用的是g闪烁谱仪。

g闪烁谱仪内部含有闪烁体,可以把射线的能量转变成光能。

实验中采用含TI(铊)的naI晶体作g射线的探测器。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了g闪烁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整个的工作过程:naI(TI)闪烁探测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整个谱仪由探头(包括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射极跟随器),高压电源,线性放大器,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等组成。

闪烁探测器由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和相应的电子放大器件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闪烁体:闪烁体是用来把射线的能量转变成光能的。

本实验中采用含TI(铊)的naI晶体作射线的探测器。

(2)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的结构如图2。

它由光阴极K、收集电子的阳极A和在光阴极与阳极之间十个左右能发射二次电子的次阴极D(又称倍增极、打拿极或联极)构成。

在每个电极上加上正电压,相邻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一般在100V左右。

当闪烁体放出的光子打到光阴极上时,发生光电效应,打出的光电子被加速聚集到第一倍增极D1上,平均每个光电子在D1上打出3~6个次电子,增值后的电子又为D1和D2之间的电场加速,打到第二倍增极D2上,平均每个电子又打出3~6个次级电子,??这样经过n级倍增以后,在阳极上就收集到大量的电子,在负载上形成一个电压脉冲。

用闪烁谱仪测γ射线能谱

用闪烁谱仪测γ射线能谱

用闪烁谱仪测丫射线能谱PB05210153 蒋琪实验原理1.丫能谱的形状闪烁丫能谱仪可测得丫能谱的形状,下图所示是典型137Cs的丫射线能谱图图的纵轴代表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目即射线强度,横轴代表脉冲幅度即反映粒子的能量值。

0 A道址图2,2,1 -6 川。

的y能谱阁从能谱图上看,有几个较为明显的峰,光电峰E e,又称全能峰,其能量就对应丫射线的能量E。

这是由于丫射线进入闪烁体后,由于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能量关系见式(1),如果闪烁体大小合适,光电子停留在其中,可使光电子的全部能量被闪烁体吸收。

光电子逸出原子会留下空位,必然有外壳层上的电子跃入填充,同时放出能量E z B i的X射线,一般来说,闪烁体对低能X射线有很强的吸收作用,这样闪烁体就吸收了E e E z的全部能量,所以光电峰的能量就代表丫射线的能量,对137Cs,此能量为0.661 M e VoE C即为康普顿边界,对应反冲电子的最大能量。

背散射峰E b是由射线与闪烁体屏蔽层等物质发生反向散射后进入闪烁体1.17 0.661 B AMeV(1)测得未知光电峰对应的道址再乘以 e 值即为其半高度V光电峰脉冲幅度V 100%(2)内,形成的光电峰,一般峰很小。

2 •谱仪的能量刻度和分辨率 (1)谱仪的能量刻度闪烁谱仪测得的丫射线能谱的形状及其各峰对应的能量值由核素的蜕变纲 图所决定,是各核素的特征反映。

但测得的光电峰所对应的脉冲幅度(即峰值在 横轴上所处的位置)是与工作条件有关系的。

如光电倍增管高压改变、线性放大 器放大倍数不同等,都会改变各峰位在横轴上的位置,也即改变了能量轴的刻度。

因此,应用丫谱仪测定未知射线能谱时,必须先用已知能量的核素能谱来标定谱 仪的能量刻度,即给出每道所对应的能量增值E 。

例如选择 137Cs 的光电峰E =0.661M e V 和60Co 的光电峰E i 1.17MeV 、E 21.33MeV 等能量值,先分别测量两核素的丫能谱,得到光电峰所对应的多道分析器上的道址 (若不用多道分析 器,可给出各峰位所为应的单道分析器上的阈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γ闪烁谱仪与γ射线能谱的测量
【摘要】原子核的能级跃迁能产生γ射线,测量γ射线的能量分布,可确定原子核
激发态的能级,这对于放射性分析,同位素应用及鉴定核素等都有重要意义。

谱仪(把射线的能量转变成光能)测定不同的放射源的射线能谱,本实验对Cs 137和Co 60两种元素的γ射线能谱进行测量,通过对核技术探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能谱的测量与分析让我们对核技术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
能谱 测量
【正文】
γ闪烁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整个的工作过程:
整个谱仪由探头(包括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射极跟随器),高压电源,线性放大器,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等组成。

闪烁探测器由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和相应的电子放大器件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闪烁体: 闪烁体是用来把射线的能量转变成光能的。

本实验中采用含TI (铊)的NaI 晶体作射线的探测器。

(2)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的结构如图2。

它由光阴极K 、收集电子的阳极A 和在光阴极与阳极之间十个左右能发射二次电子的次阴极D (又称倍增极、打拿极或联极)构成。

在每个电极上加上正电压,相邻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一般在100V 左右。

当闪烁体放出的光子打到光阴极上时,发生光电效应,打出的光电子被加速聚集到第一倍增极D1上,平均每个光电子在D1上打出3~6个次电子,增值后的电子又为D1和D2之间的电场加速,打到第二倍增极D2上,平均每个电子又打出3~6个次级电子,……这样经过n 级倍增以后,在阳极上就收集到大量的电子,在负载上形成一个电压脉冲。

图 2 百叶窗式光电倍增管示意图
(3)射极跟随器:光电倍增管输出负脉冲的幅度较小,内阻较高。

一般在探头内部安置一级射极跟随器以减少外界干扰的影响,同时使之与线性放大器输入端实现阻抗匹配。

(4)线性放大器:由于入射粒子的能量变化范围很大,线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能在10~1000倍范围内变化,对它的要求是稳定性高、线性好和噪声小。

开启实验仪器工作时射线通过闪烁体,闪烁体的发光强度与射线在闪烁体内损失的能量成正比,即入射线的能量越大,在闪烁体内损失能量越多,闪烁体的发光强度也越大。

当射线(如γ、β)进入闪烁体时,在某一地点产生次级电子,它使闪烁体分子电离和激发,退激时发出大量光子(一般光谱范围从可见光到紫外光,并且光子向四面八方发射出去)。

在闪烁体周围包以反射物质,使光子集中向光电倍增管方向射出去,当闪烁光子入射到光阴极上,就会产生光电子,这些光电子受极间电场加速和聚集,在各级打拿极上发生倍增(一个光电子最终可产生104~109个电子),最后被阳级收集。

大量电子会在阳极负载上建立起电信号,通常为电流脉冲或电压脉冲,然后通过起阻抗匹配作用的射极跟随器,由电缆将信号传输到电子学仪器中去。

由原子物理学中可知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正、负电子对产生这三种过程,如图3所示。

图 3 g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示意图
最终实现了能谱图样的输出如下:
图中的横坐标CH 表示道数,与能量成正比,纵坐标表示强度,也就是射线的密集程度,与计数成正比。

【实验步骤】
1、连接实验仪器线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开机预热。

3、把γ射线
Cs 137
放在探测器前某一位。

调节放大倍数为0.3,调节电压使全能峰在160道
处。

将扫描时间调为300秒。

4、开始扫描,扫描完成保存图形。

5、分别略微向左和向右移动放射源,重复第4步,测出三个不同位置的能谱。

6、将γ射线
Cs 137
换成γ射线
Co 60
,调节电压使全能峰在320道处,将扫描时间调为500
秒,重复第4,5步。

7、对两种放射源的能谱图各自进行比较,选择两个较为理想的能谱图打印。

【实验总结】
实验中应该注意安全,并且对实验的每一步操作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对实验过程与结果应该有一个分析的过程。

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
【摘要】本实验是要学习和掌握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并且测定γ射线在不同物
质中的吸收系数
m。

根据当γ光子穿过吸收物质时,通过与物质原子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
效应和电子对效应损失能量。

闪烁体分子电离和激发,退激时发出大量光子,闪烁光子入射到光阴极上,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电子会在阳极负载上建立起电信号等原理,通过增减金属的厚度,验证γ射线在通过物质其强度减弱遵循指数规律。

【关键词】
吸收系数 测定
【正文】由于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导致射线通过一定厚度物质后,能量或强度有
一定的减弱,称为物质对射线的吸收。

研究物质对射线的吸收规律,不同物质的吸收性能等,在防护核辐射、核技术应用和材料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 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辐射时处于激发态原子核损失能量的最显著方式,γ跃迁可定义为一个核由激发态到较低的激发态、而原子序数Z 和质数A 均保持不变的退激发过程。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是窄束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

所谓窄束γ射线是指不包括散射成份的射线束,通过吸收片后的γ光子,仅由未经相互作用或称为未经碰撞的光子所组成。

“窄束”一词是实验上通过准直器得到细小的束而取名。

这里所说的“窄束”并不是指几何学上的细小,而是指物理意义上的“窄束”。

即使射线束有一定宽度,只要其中没有散射光子,就可称之为“窄束”。

窄束γ射线在穿过物质时,由于上述三种效应,其强度就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γ射线的吸收。

γ射线强度随物质厚度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即
x
Nx
e
I e
I I r μσ--==00 (3—1)
其中,I0、I 分别是穿过物质前、后的γ射线强度,x 是γ射线穿过的物质的厚度(单位cm ),σr 是光电、康普顿、电子对三种效应截面之和,N 是吸收物质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μ是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μ=σr N ,单位为cm )。

显然μ的大小反映了物质吸收γ射线能力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吸收系数μ是物质的原子序数Z 和γ射线能量的函数,且:
p c ph μμμμ++= 式中
ph
m 、
c
m 、
p
m 分别为光电、康普顿、电子对效应的线性吸收系数;其中:
5
ph Z
m µ、
c Z
m µ、
2
p Z
m µ(Z 为物质的原子序数)。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效应的截面都是
随入射γ射线的能量E 和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Z 而改变。

γ射线的线性吸收系数μ是三种效应的线性吸收系数之和。

下图给出了铅对γ射线的线性吸收系数与γ射线能量的线性关系。

实际工作中常用质量厚度Rm (g/cm2)来表示吸收体厚度,以消除密度的影响。

因此(3—1)式可表达为
ρ
μ/0)(R m e
I R I -= (3—2)
由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某一时刻的计数率N 总与该时刻的 射线强度I 成正比,又对(3—2)式取对数得:
ln ln N R N m +-

μ (3—3)
由此可见,如果将吸收曲线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作图,将得出一条直线,如右图所示。

/m m r
可以从这
条直线的斜率求出,即
1
21
2ln ln R R N N m --=
-
ρ
μ (3—4)
物质对 射线的吸收能力也经常用半吸收厚度表示。

所谓半吸收厚度就是使入射的 射线强度减弱到一半时的吸收物质的厚度,记作:
μ
μ
693
.02
ln 2
1=
=
d (3—5)
【实验步骤】
1、调节实验装置,选择
Cs 137
作放射源。

2、在闪烁探测仪和放射源之间加上依次1、2、
3、4片已知质量厚度的
吸收片,进行定时(300秒)测量。

【处理数据】
表1
对表一
表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