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起搏器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人工起搏器是通过脉冲发生器及起搏电极导线最大限度的模拟心脏电活动规律及特点,辅助心脏恢复并保持基本的节律活动,克服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消除缓慢或/和快速心律失常。

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有阿期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内阻滞等。

一、主要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致心输出量减少有关2.自理缺陷与疼痛不适及医源性限制有关3.知识缺乏4.心跳模式改变5.潜在并发症:感染二、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晕厥史、心脏传导阻滞史等,了解各脏器功能检查情况,评估人工心脏起搏器转植入的适应症、禁忌症。

2.评估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手术部位的常规备皮;术前禁食6-8小时,以防术中呕吐或窒息;术前医嘱用药及皮试;术前休息及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因素。

3.检查术前有关用物,包括人工心脏起搏器、抢救车、监护仪、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电器等。

三、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大致方法,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

稳定情绪,消除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2.术前禁食6-8h,以防止术中呕吐,造成误吸。

3.手术部位常规备皮。

4.常规遵医嘱行抗生素过敏试验。

5.教会病人测量脉搏。

6.保证充分睡眠,术前遵医嘱予安定10mg肌注。

7.建立静脉通路。

【术后护理】1.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术侧上肢制动72小时,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使电极与心室壁接触良好,协助病人翻身q2h,避免患侧卧位。

2.2-3天内持续心电监测,密切观察起搏器的起搏功能,发现头痛、眩晕、胸闷、气短、打嗝、肌肉痛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3.伤口处沙袋压迫6-8h,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告诉病人术后3-5天内术侧上肢避免大幅度活动,防止电极脱位。

4.遵医嘱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测体温q4h,必要时随时测量。

5.术后72小时内巡视病人每15-30分钟1次,及时发现病人需求予以解决。

6.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易消化饮食。

使用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常规

使用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常规

使用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常规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的护理常规指南。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需要特别的护理和注意。

护理常规
以下是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遵守的护理常规:
1.定期随访:定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心脏起搏器的随访。

随访时医生将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作。

2.避免强磁场:避免暴露在强磁场中的环境,如MRI扫描设备等。

强磁场可能对心脏起搏器造成干扰。

3.避免电磁干扰:避免使用电磁干扰较强的设备,如手机、电磁炉等靠近心脏起搏器。

这些设备可能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4.保持身体清洁:定期在医生的指导下清洗患者手术切口。


持切口干燥和清洁可以预防感染。

5.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但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

6.注意体征变化:密切注意身体状况的任何变化,如疼痛、肿胀、感染迹象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7.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保持积极的态度,与家人和医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可以促进康复。

结论
遵守上述护理常规对于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至关重要。

同时,患者还应与医生保持定期联系,及时咨询和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合
理的护理和医疗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心脏起搏器,保持良好
的生活质量。

起搏器安装术护理常规

起搏器安装术护理常规

起搏器安装术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博器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组成。

脉冲发生器通过电极与内膜相连,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频率、振幅的电脉冲,通过电极刺激心脏,代替起搏点发放脉动,使心脏有规律的收缩,达到人为地控制心率,维持心脏泵功能的作用。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和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取得病人的术中、术后配合。

2、签手术同意书,做血常规、凝血、感染四项、心电图等项检查。

3、术前备皮:右或左锁骨下皮肤。

4、术前留置套管针。

5、术前禁食4-6小时,可以饮水。

术后护理:
1、绝对卧床一天,尽量少搬动病人,非搬动时应平稳。

避免患侧上肢外展活动,颈部过度牵拉,第二天晨起换药后可下床活动。

2、伤口处沙袋压迫2-4小时,同时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或感染。

3、术后可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低于起搏心率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应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监测术后体温情况。

常规应用抗生素一天,预防感染。

5、术后食清淡、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7、教会病人数脉搏,以便自我监测起搏器功能。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常规
1、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协助患者完成必要的相关检查,如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3、永久起搏器备皮范围在左上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临时起搏
器通常经股静脉,备皮范围是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备皮后注意局部皮肤清洁。

4、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必要时留置导尿,术前建立静脉通
道,应用抗凝剂者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内,术前使用抗生素一次。

5、术后永久起搏器者需保持平卧位或略左侧卧位8~12h,避免右
侧卧位,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

临时起搏器患者需绝对卧床,术侧肢体避免屈曲或活动过度。

6、永久起搏器患者伤口局部盐袋加压6h,术后24h换药1 次,伤
口无异常可2~3天换药1次,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肿胀,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局部疼痛等,如切口愈合良好,一般术后第7天拆线,临时起搏者每天换药,防止感染。

8、常规应用抗生素2~3天,预防感染。

禁用活血化瘀药物,防止皮下淤血。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郑** 审核人:童** 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永久起搏器护理常规

永久起搏器护理常规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 术前辅助检查:术前化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出凝血时间、胸部X线正位片、心脏彩超。

2 药物准备①术前停用活血化瘀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等,以防术中出血及皮下囊袋内形成血肿;②尽可能停用抗心律失常药3个半衰期;心力衰竭应尽可能消除或加以改善;③术前常规做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庆大霉素)试验,并做好普鲁卡因试验。

必要时术前30 min应用镇静药物(如安定等)。

3 心理护理术前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安装起搏器的必要性,了解安置术的大体过程,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

4 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熟练掌握呼气屏气动作,以便配合静脉穿刺插入起搏器导管。

5 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上及下颌,下至肋缘,两侧至腋下。

术前皮肤准备范围应较大些,因为预定静脉插管如失败,常在其附近甚至改行对侧穿刺,手术部位清洁应彻底。

6 术前饮食术前一餐应少食但不禁饮食,以防患者虚脱、低血糖或静脉充盈不良。

7术前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能否诱发出室速或室颤及其频率、形态、终止方式。

8 留置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抢救用药。

二、术后护理起搏器系统植入后,应严密监护、及时发现起搏器失灵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1、术后监测及时接诊患者,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运回监护病房,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以备急救和术后用药。

术后一般监护2~3天,观察起搏器感知功能,患者心律、心率和临床表现。

每30 min测血压一次。

2、绝对卧床休息3天,取平卧、半卧或向左侧卧位,禁止右侧卧位,协助患者洗漱、进食、排便,做好晨晚间护理。

3、沙袋压迫伤口48小时,适当限制安装起搏器导线肢体活动,以免电极脱落。

4、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定期更换敷料,发现伤口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7-10天拆线。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6、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协助患者排便,养成每日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发生。

心脏起搏器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分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和临时心脏起搏。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在皮下埋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过起搏电极导线传送至心脏,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

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一般应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

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永久性起搏器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于一个心腔,如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右心耳)。

双腔起搏器是将两根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治疗。

三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放置方法,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双房+右室、右房+双室两种。

双房+右室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右房+双室主要用于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协调房室和(或)室间活动,改善心功能。

(一)适应症1.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证(1)房室传导阻滞。

(2)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3)急性心肌梗死。

(4)窦房结功能不全。

(5)室上性心动过速。

(6)治疗心动过速起搏。

(7)血管迷走性晕厥。

(8)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

(9)心脏移植患者。

2.临时心脏起搏手术适应证:主要是用于需紧急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或心动过缓伴循环不良症状。

(2)超速抑制治疗。

(3)病窦综合征。

(4)心动过缓。

(5)心脏骤停。

(6)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7)急性心肌炎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8)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9)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

(二)禁忌症1.重度主动脉反流。

2.周身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5.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永久性起搏器手术的护理常规

永久性起搏器手术的护理常规
❖ 远离磁场,避免做一些影响起搏器功能的检查,如 核磁共振、高频电等。
❖ 嘱患者定期复查, 随访,出院后一个月一次,以后两至 三个月一次,一年以后半年随访一次. 当接近起搏器 寿限后期时,应加强随访,每半月甚至每周一次.
2、严重的心导管检查术禁忌者。 3、一过性窦房结和(或)房室结功能障碍者。
起博器术前的护理
-.术前准备
1、导管室空气消毒: 打扫手术间,清洁地面,擦洗手术床,操作台,并用紫外线 消毒30分钟,开空调保暖。
2、术前台上准备:起搏手术包、起搏器械(共19样)、生理盐水、撕开鞘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管鞘组,根据电极个数)、尖刀片圆刀片各1个, 灯罩、空针(5ml、10ml、2oml各1个)纱布若干,缝线(0、2、3号各 1个)、缝针1包。
❖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P-P间隔相等,R-R间隔相等,P波与QRS波群无关; 2、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3、QRS波群形态取决于阻滞 部位。阻滞部位高者,QRS波群呈室上性;阻滞部位较低者, QRS波群增宽
病因
❖ 正常人在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可出现不完全 型的房室传导阻滞,但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 为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 死)、心肌炎(病毒性或风湿性)、心内膜 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其 他亦可见于药物中毒(洋地黄)、电解质紊 乱、心脏手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临床表现
❖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病人除有原发病症状外,无其他症状。 ❖ 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Ⅰ型又称文氏现象,病人可有心悸与心搏脱漏
感,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可随心率间期改变而改变。 Ⅱ型又称莫氏现象,病人可有乏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该型易发展成完 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如因心室率过慢可导致脑缺血,可发生意识丧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小结
•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前,医护人员应进行充足的准备, 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对其饮食、行为、 运动等进行指导。
• 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护理能有效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实现增强临床疗效、改善疾病预后的护 理目标。
演示完毕,感谢聆听
• 1、电极脱位及电极断裂: • 术后1个月内可训练患者进行术侧上肢适当活动,避 免深呼吸及剧烈咳嗽。 • 若咳嗽较强,则于伤口处用力按压,并根据医嘱采用 镇咳药改善,以免起搏器或电极脱落。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 1、电极脱位及电极断裂: • 在电极断裂护理方面,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过程中, 选取靠外侧穿刺点,缩小皮肤和穿刺针之间的角度, 能预防锁肋三角摩擦或挤压电极线。 • 同时保持适宜的术侧上肢活动幅度,可避免电极导线 多次扭曲而引起断裂。
• 1、电极脱位: • 电极脱位是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的常见致命性并发症 。 • 早期主要依赖术后心电图表现对电极导线脱位进行鉴 别,心电图可呈无脉冲信号,且未见心室激动波,仅 表现为低于起搏频率的起搏心律或存在脉冲信号但缺 乏有效起搏波或完全房室传导抑制等。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 1、电极脱位: • 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若患者对起搏 器依赖严重,可产生眩晕、黑朦等,甚至会发生阿斯综合征。 • 起搏电极脱位与术后患者心内膜条件不良、活动不合 理、电极导线固定不当或植入位置不佳等因素相关。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 3、囊袋感染: • 研究发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起搏器囊袋感染的 主要病原菌。 • 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囊袋血肿及起搏器植入频次与 囊袋感染存在一定关联。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 4、囊袋出血或血肿: • 囊袋出血与血肿在术后1周内比较常见。 • 临床表现为囊袋处疼痛、麻木感,局部张力高,会触 及波动感,使血象轻度偏高,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皮 肤红肿或是轻微压痛症状,也可能出现瘀斑,色泽紫 暗。

起搏器护理

起搏器护理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护理常规起搏器的定义:一种医用电子仪器,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根据电极导线植入部位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等。

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了解起搏器植入术指证等,介绍起搏治疗的必要性、手术大致过程,让患者知情起搏器植入术手术水平。

1.2完善辅助检查,术前化验凝血功能、肝炎指标、梅毒、HRV等常规项目以及心超、胸片等。

1.3皮肤准备,上至下颌骨、下至十二肋骨两旁至腋后线包括两侧腋窝,清洁皮肤,用剃须刀剃去腋毛必要时刮去汗毛。

1.4抗生素过敏试验,术前半小时静脉应用抗生素一次。

1.5训练床上平卧排便,患者有活动假牙术前取下妥善保管。

1.6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者停用1.7完成介入术前护理项目表各项,签名。

2.术中配合2.1严密监测2.2心理护理3术后护理3.1休息及卧位3.1.1取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12-24小时,如平卧极度不适,可抬高床头30º~60º。

3.1.2术侧肢体肩关节适当制动,不宜过度活动。

3.1.3术后第一次活动应动作缓慢,防止摔倒。

3.2术后监测观察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描记12导联心电图心电监护24h,3.3伤口护理3.3.1砂袋加压6h,且每间隔2h解除压迫5min。

3.3.2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出血或血肿,局部有无感染或坏死。

3.3.3术后第一天更换敷料,一般术后7天拆线。

3.3.4预防感染,观察术后并发症3.3.5出院前拍胸片,起搏器程控测试。

3.3.6告知出院后第一次来院随访时间。

3.4健康指导:3.4.1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紧急情况时需要随时向医生提供起搏器信息、乘坐飞机等安检需要提供证明)。

介绍植入卡包含的信息•安装日期•起搏器和导线的品牌以及型号•设置频率•使用年限•有关参数•医院、手术医生以及相关联系电话3.4.2病情自我监测指导每日自测脉搏2次;不要随意抚弄起搏器植入部位;自行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或出血现象。

《永久起搏器的护理》

《永久起搏器的护理》
精选课件
起搏器感知、带动情况
精选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自主心律与起搏心律并行 自主心律 起搏心律
精选课件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健康教育
•1、教会患者自测脉搏,若出现脉搏减慢, 比设置频率减少10%以上,或出现安装起搏 器之前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2、根据心功能情况从事家务劳动、日常工 作、生育。 •3、活动视个人体力而定,避免剧烈活动、 高处往下跳、剧烈重复甩手等。 • 4、避免到强电流、强电磁干扰场所, •如:电弧焊机、电介质加热炉、超短波理疗、 核磁共振等。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的护理查房
心内科 陈建娜
精选课件
病例导入
13床 张根兴 男 76岁 经管医生:丁斌 诊断:间歇性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住院原因:患者于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 现晕厥、意识丧失,持续数秒后自行缓 解,但数分钟后再次出现晕厥,如此反 复发作5次,为诊治,急诊我院,门诊查 心电图提示: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完 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于2016年2月22日 22:23平车收入我科。
精选课件
护理措施
•专科护理:
•1、平卧位休息、禁止右侧卧位,避免抬 高左肩部,避免左上肢外展、抬高,指导 右肩、双上肢、双下肢活动。
•2、心电监护监测生命征,持续氧气吸入 3L/min,记录24小时尿量。
•3、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晕厥、心慌、 气短等症状,及时发现阿斯发作前兆,及 时处理,观察心电监护心率、心律变化, 观察临时起搏器感知、带动情况,发现起 搏器工作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
• 8、起搏器使用寿命根精据选课件产品而定,一般7-10年。
•2、27患者诉偶有头晕,心电监护示 起搏心律与自主心律交替出现,于遵 医嘱予停心电监护,指导床边活动, 右锁骨下起搏器囊袋情况良好,手术 创口愈合良好,未拆线。

心脏起搏器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分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和临时心脏起搏。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在皮下埋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过起搏电极导线传送至心脏,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

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一般应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

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永久性起搏器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于一个心腔,如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右心耳)。

双腔起搏器是将两根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治疗。

三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放置方法,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双房+右室、右房+ 双室两种。

双房+右室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右房+双室主要用于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协调房室和(或)室间活动,改善心功能。

(一)适应症1.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证(1)房室传导阻滞。

(2)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3)急性心肌梗死。

(4)窦房结功能不全。

(5)室上性心动过速。

(6)治疗心动过速起搏。

(7)血管迷走性晕厥。

(8)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

(9)心脏移植患者。

2.临时心脏起搏手术适应证:主要是用于需紧急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或心动过缓伴循环不良症状。

(2)超速抑制治疗。

(3)病窦综合征。

(4)心动过缓。

(5)心脏骤停。

(6)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7)急性心肌炎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8)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9)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

(二)禁忌症1.重度主动脉反流。

2.周身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5.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
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是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

心脏起搏器是由电池和电路组成的脉冲发生器,能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局部的心肌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通过细胞间的传导扩散传布,导致整个心房和(或)心室的收缩。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信号使它跳动。

当运行时,心脏跳动加速;当睡眠时,心脏跳动减慢。

如果心电系统异常,心脏跳得很慢,甚至可能完全停止。

人工心脏起膊器发出有规律的电脉冲,能使心脏保持跳动。

【心脏起搏器的功能类型】
1.心房按需(AAI)型此型起搏器电极置于心房。

起搏器按规定的周长或频率
发放脉冲起搏心房,并下传激动心室,以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顺序收缩。

如果有自身的心房搏动,起搏器能感知自身的P波,起抑制反应,并重整脉冲发放周期,避免心房节律竞争。

2.心室按需(VVI)型此型起搏器电极置于心室。

起搏器按规定的周长或频
率发放脉冲起搏心室,如果有自身的心搏,起搏器能感知自身心搏的QRS 波,起抑制反应,并重整脉冲发放周期,避免心律竞争。

但这型起搏器只保证心室起搏节律,而不能兼顾保持心房与心室收缩的同步、顺序、协调,因而是非生理性的。

3.双腔(DDD)起搏器此型起搏器心房和心室都放置电极。

如果自身心率
慢于起搏器的低限频率,导致心室传导功能有障碍,则起搏器感知P波触发心室起搏(呈VDD工作方式)。

如果心房(P)的自身频率过缓,但房室传导功能是好的,则起搏器起搏心房,并下传心室(呈AAI工作方式)。

这种双腔起搏器的逻辑,总能保持心房和心室得到同步、顺序、协调的收缩。

如果只需采用VDD工作方式,可用单导线VDD起搏器,比放置心房和心室两根导线方便得多。

4.频率自适应(R)起搏器本型起搏器的起搏频率能根据机体对心排血量(即
对需氧量)的要求而自动调节适应,起搏频率加快,则心排血量相应增加,满足机体生理需要。

目前使用的频率自适应起搏器,多数是体动型的,也有
一部分是每分钟通气量型的。

具有频率自适应的VVI起搏器,称为VVIR型;
具有频率自适应的AAI起搏器,称为AAIR型;具有频率自适应的DDD起搏器,称为DDDR型。

以上心房按需起搏器、双腔起搏器、频率自适应起搏器都属于生理性起搏器。

【起搏器的适应症】
1.严重的心跳过慢
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

这也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

2.心脏收缩无力
疾病若破坏了心肌,或改变了其原有形态,会导致心肌无法有力收缩。

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就会引起心脏泵血不足,身体各部分无法获得充足的新鲜血液,造成头晕、胸闷、乏力等各种症状。

如药物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可以在心脏各部分安装多个起搏器,同步产生多个电刺激命令,帮助心肌收缩。

3.心跳骤停
心脏停止跳动数分钟就能致死,一些疾病可引发心跳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能恢复心脏有规律的跳动。

在某些心脏病综合治疗中(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预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起搏器还是不可或缺或唯一的治疗手段。

【术前护理常规】
1、术前辅助检查:术前化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
解质及出凝血时间、胸部X线正位片、心脏彩超。

2、药物准备
1)术前停用活血化瘀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等,以防术中出血及皮下囊
袋内形成血肿;
2)尽可能停用抗心律失常药3个半衰期;心力衰竭应尽可能消除或加以改
善;
3)术前常规做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庆大霉素)试验,并做好普鲁卡因试验。

必要时术前30 min应用镇静药物(如安定等)。

3、心理护理术前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安装起搏器的必要性,了解安置术
的大体过程,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

4、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熟练掌握呼气屏气动作,以便配合静脉穿
刺插入起搏器导管。

5、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上及下颌,下至肋缘,两侧至腋下。

术前皮肤准备范围
应较大些,因为预定静脉插管如失败,常在其附近甚至改行对侧穿刺,手术部位清洁应彻底。

6、术前饮食术前一餐应少食但不禁饮食,以防患者虚脱、低血糖或静脉充盈
不良。

7、术前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能否诱发出室速或室颤及其频率、形态、终止方式。

8、留置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抢救用药。

【术后护理常规】
起搏器系统植入后,应严密监护、及时发现起搏器失灵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1、术后监测及时接诊患者,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运回监护病房,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以备急救和术后用药。

术后一般监护2~3天,观察起搏器感知功能,患者心律、心率和临床表现。

每30 min测血压一次。

2、绝对卧床休息3天,取平卧、半卧或向左侧卧位,禁止右侧卧位,协助患者洗漱、进食、排便,做好晨晚间护理。

3、沙袋压迫伤口48小时,适当限制安装起搏器导线肢体活动,以免电极脱落。

4、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定期更换敷料,发现伤口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7-10天拆线。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6、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协助患者排便,养成每日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发生。

7、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伤口发生感染。

8、术后常规应用气垫床,每2小时为病人变换合适的体位、按摩受压部位,防止褥疮发生。

9、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以防起搏器脱落。

【应急处理】
1、感染
感染是使用起搏器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感染有囊袋感染、电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败血症。

急性感染一般在术后2~4天发生,预防感染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严格无菌操作,术中止血彻底,手术创口不留异物;
2)囊袋大小合适;
3)缩短手术时间;
4)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5)在专用导管室或经消毒后的X光室安装起搏器;
6)手术器械应高温消毒或气体消毒;
7)一旦确定创口感染,应清创缝合,于对侧重新插管植入起搏器。

2 囊袋血肿
起搏器安装术后囊袋血肿的常见原因:
1)手术者术中操作粗糙,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不牢固或丝线松脱,引起伤口出血或血肿;
2)凝血机制障碍;
3)久病体弱,消瘦,皮肤脂肪菲薄,组织松弛,吸收能力差;
4)过大或松弛囊袋不能有效固定起搏器,导致牵拉或摩擦肌纤维组织出血。

处理:积血量较少者,首先用金黄散醋调外敷,辅以止血活血药物及抗感染药物。

积血较多者,严格消毒下,抽出积血,局部加压包扎12~24h,辅以止血祛瘀药物及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的方法是术后局部用小沙袋压迫6h,并最好用绷带包扎。

3 电极脱位
电极脱位是起搏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发生电极移位,应按初次插入心内膜导管电极的方法准备手术器械及有关测试仪器,并应再消毒一条导管电极以备用,然后在X线透视下行电极复位。

术后卧床休息1~2天,避免剧烈咳嗽,过度呼吸等活动,避免电极移位。

【出院指导】
1、患者日常需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卡上有患者的姓名、年龄、起搏器生产
厂家、型号、何时安装、短期寿命及各种参数,以便就医时供医生参考。

2、学会患者测定、记录脉搏,每日早、晚各测1次脉搏,若比原心率少5次/min
以上,感到胸闷、心悸、头晕等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3、熟记并能观察起搏阈值、起搏功能、电池耗竭情况。

4、注意保持心脏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减少摩擦,避免撞
击。

5、凡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进入强磁和高压电区,如核磁共振、微波
炉,禁做热透疗法、电针灸刺激、电按摩器、电吹风、牙科电钻等,防止引起脉冲停止。

一般家用电器的使用不受限制,手机应在对侧手臂接听,不能放在同侧上衣口袋内。

手臂不宜过度伸展,不宜做重体力劳动。

6、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1个月内的睡眠姿势为平卧位或左侧卧位,严禁右
侧卧位,以免起搏电极脱位。

术后1个月内避免术侧手臂过度伸展及负重。

心内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