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牙周翻瓣术治疗体会
浅谈牙周常用手术及护理要点
![浅谈牙周常用手术及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53bfdac281e53a5802ffcf.png)
浅谈牙周常用手术及护理要点牙周炎是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是很普遍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而往往被忽视,直到患者出现刷牙出血或者感觉牙齿酸痛,咀嚼无力等症状才来医院就诊。
一般经过牙周基础治疗4周后,牙龈的炎症应有明显消退。
但如果牙周袋探诊仍达5毫米以上并伴出血,或牙龈及骨形态不良,膜龈关系不正常时,就必须采取手术治疗。
牙周常用手术有以下几种:(1)翻瓣术:牙周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牙龈的结合上皮向根方移动形成牙周袋,继而引起牙龈下方牙槽骨的吸收导致牙松动甚至脱落。
翻瓣术广泛用于临床并行之有效,目的即为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
术者通过将患者牙周袋内壁切除并翻开粘骨膜瓣,视野清楚,直视下刮除牙石和肉芽组织,并对病理性骨或骨缘加以修整,以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和形态。
牙周翻瓣术的治疗效果与患者自我菌斑控制水平及牙周维护治疗的依从性密切相关。
(2)龈膜手术:翻起粘骨膜瓣,清创修整,向根方推移,加深前庭沟,改善附着龈与牙槽粘膜关系,龈膜手术的实施得以巩固牙周治疗效果和解决美观问题。
如今人们追求生活更高境界,正畸治疗已被适龄人群广泛接受,而附着丧失在正畸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附着龈和牙龈退缩困扰治疗进程,所以龈膜问题也逐渐成为正畸治疗和牙周治疗中必须攻克的难题。
(3)植骨术:牙周骨缺损是牙周病的常见症状,可通过移植自体骨,异体骨,骨替代品,促进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的再生。
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病例要求,采用Bio-Guide生物膜或Bio-Oss骨粉充填,数月后骨缺损区新骨密度显著增高,提示人工材料能够有效促进牙周病骨组织再生。
(4)牙种植术:是指用手术方法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内以修复牙齿的方法,虽然不具有破坏性,但是伤口愈合需要一定时间。
种植体选用螺纹柱状纯钛金属,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获得粗糙结构,以利于增加种植体表面面积和骨结合。
牙周手术可以解除或者减轻患者病痛,但手术风险不容忽视。
牙周疾病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牙周疾病培训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e57f6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e.png)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名口腔医生,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牙周疾病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牙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牙周疾病是口腔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它主要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病等。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牙周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不良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口腔解剖结构异常等。
在诊断方面,我们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检查口腔情况,并利用相关检查手段(如牙周探针、X光片等)进行全面评估。
在治疗方面,牙周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治疗:通过刮治、根面平整等手段,去除牙菌斑、牙石等病原体,减轻牙龈炎症。
2. 手术治疗:对于牙周病晚期,牙齿松动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如牙龈翻瓣术、骨修整术等。
3. 修复治疗:对于牙齿缺失、牙齿错位等情况,需要进行修复治疗,以改善口腔功能和美观。
4. 预防治疗:通过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调整饮食习惯、定期复查等手段,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习了多种牙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牙周疾病的诊疗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体会:1. 重视牙周疾病的早期诊断:牙周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因此,我们要提高警惕,对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2. 强化口腔卫生教育:口腔卫生是预防牙周疾病的关键。
我们要向患者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等。
3. 加强团队协作:牙周疾病的诊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如口腔科、牙周科、修复科等。
我们要加强团队协作,提高诊疗效果。
4. 关注患者心理:牙周疾病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我们要关注患者心理,给予关爱和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总之,通过这次牙周疾病培训,我对牙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治疗中度牙周炎临床疗效的观察
![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治疗中度牙周炎临床疗效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5a8f77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b.png)
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治疗中度牙周炎临床疗效的观察摘要目的比较二次龈下刮治术与牙周翻瓣术在中度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1月至 2020 年1月收治的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共10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二次龈下刮治术,对照组行牙周翻瓣术治疗,3、6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菌斑指数、牙龈退缩及疼痛症状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患牙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以及牙周菌斑指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对照组牙龈退缩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并且疼痛症状也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中,二次龈下刮治术与牙周翻瓣术对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均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但就患者牙龈退缩及术后舒适度而言,二次龈下刮治术要优于牙周翻瓣术,这一结论希望为临床医生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方法选择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次龈下刮治,翻瓣术,牙周炎牙周病是由菌斑微生物所引发的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骨质、牙槽骨、牙周膜)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最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是慢性牙周炎,其通过菌斑与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导致结缔组织及牙槽骨的改变,据估计,从1990年到2013年,受严重牙周炎影响的人数增加了67%[1],是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位原因[2-4]。
在基础治疗中,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已被认定为治疗牙周炎的“金标准”,其临床效果已在很多综述中充分记录[5-8]在牙周基础治疗完成6-8周对牙周状况再次进行评估,若仍存在大于5mm的牙周袋,且探诊出血为阳性,我们是考虑牙周手术治疗还是再次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呢?目前,对于牙周基础治疗后是否可以进行二次龈下刮治、是否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是否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度存在争议,本实验选取我院于 2019年1月至 2020 年1月收治的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共10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二次龈下刮治和翻瓣术,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
![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ff6ff314227916888486d7c1.png)
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临床 疗效
史 建 峰 ,吴 佩 玲 ,尼 加 提 ・吐 尔逊 ,刘 娜z
( 新疆 医科 大 学 第 二 附属 医 院 口腔 科 ,乌 鲁 木 齐 8 3 0 0 6 3 ;。 乌鲁 木齐 市 口腔 医 院牙 周 黏 膜 科 ,乌鲁 木 齐 8 3 0 0 0 2 )
摘 要 :目 的 评 价 牙 周 翻瓣 术 治疗 重 度 慢 性 牙 周 炎 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选 取 重 度 慢 性 牙 周 炎 患 者 7 0例 作 为研究对象 , 所有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 , 牙周基础治疗后 6 w行 牙 周 翻瓣 术 。分 别 于 牙 周 基 础 治疗 前 、 基 础 治 疗 后 6 w及 牙周 翻瓣 术 后 3 、 6个 月 对 患 者 进 行 牙 周 专 业 检 查 , 记 录探 诊深 度 ( P D) 、 临床附着水平 ( C AL ) 、 出血指数 ( B I ) 并 进 行 比较 。 结 果 牙周 翻瓣 术 后 3 、 6个 月 P D、 B I 、 C AL 与 术 前 比较 均 有 显 著 改 善 , 差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 < O . 0 5 ) , 术 后 3个 月 与 6个 月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O 5 ) 。 结 论 牙 周 翻瓣 术 治 疗 重 度 慢 性 牙 周 炎 有 较 好 的临床疗效 。 关键词 : 重 度慢 性 牙 周 炎 ; 牙周基础治疗 ; 牙 周 翻 瓣 术 ;临 床疗 效 中图 分 类 号 : R7 8 2 .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5 5 5 1 ( 2 0 1 3 ) 1 2 ~ 1 7 8 7 — 0 3
Ur umqi 8 3 0 00 2,Chi n a)
牙周翻瓣术应用于重度慢性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牙周翻瓣术应用于重度慢性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c16ce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b.png)
牙周翻瓣术应用于重度慢性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摘要】目的:评价对重症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翻瓣术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重症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分别为老年组和年轻组,对比组间患者的的手术指标。
结果:对手术后老年组及年轻组后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年轻组咀嚼指数,出血情况,咬合力,牙龈指数等指标均优于手术前(P<0.05)。
结论:通过对重症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翻瓣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情况,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牙周翻瓣术;慢性牙周炎;牙龈指数;出血情况牙周炎也称为牙龈病,属于牙龈感染的一种,严重的牙龈感染会损害软组织,如果不治疗,会破坏支撑牙齿的骨骼。
牙周炎会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
牙周炎很常见,通常情况下,通过有效的预防手段,能够避免其出现,其通常由口腔卫生不佳导致。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天用牙线清洁牙齿,定期进行牙齿检查可以大大提高成功治疗牙周炎的几率,也可以降低患牙周炎的几率。
健康的牙龈结实并呈浅粉色,且紧贴着牙齿。
牙周炎的体征和症状包括:牙龈肿胀,牙龈呈鲜红色、暗红色或紫红色。
牙龈有触痛感。
牙龈容易出血。
刷牙后牙刷略呈粉红色,刷牙或用牙线剔牙时吐出血,口臭。
牙齿和牙龈之间化脓等。
在大多数情况下,牙周炎的发展始于牙菌斑,一种主要由细菌组成的黏膜。
如果不及时治疗,菌斑最终会发展为牙周炎。
当食物中的淀粉和糖与口腔中常见的细菌相互作用时,牙齿上就会形成牙菌斑。
每天刷两次牙和使用一次牙线可清除牙菌斑,但牙菌斑会迅速重新形成。
如果牙菌斑留在牙齿上,它会在牙龈下硬化为牙垢。
牙垢更难以去除,并且里面充满细菌。
牙菌斑和牙垢残留在您的牙齿上的时间越长,其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牙菌斑可引起牙龈炎,牙龈炎是最轻度的牙龈疾病,其是牙齿根部周围的部分牙龈组织的刺激和炎症。
牙龈炎可以通过专业治疗和良好的家庭口腔护理来逆转。
持续的牙龈发炎会导致牙周炎,最终导致牙龈和牙齿之间形成充满牙菌斑、牙垢和细菌的龈袋。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龈袋变得越来越深,并且里面充满越来越多的细菌。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210dd6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4.png)
牙周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牙周炎,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由于牙龈周围的细菌斑块引起的慢性炎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炎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引发牙齿脱落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介绍牙周炎的治疗方法以及对治疗效果的评估。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1. 牙面洁治法牙面洁治法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彻底清除牙龈边缘和牙齿表面的菌斑,阻断牙周炎的发展。
该方法需要专业牙科医生使用洁牙器具和洁治器等工具,定期对患者进行彻底而深入的洁治。
经过一段时间的牙面洁治,可以有效减少牙周袋的深度,改善牙周炎患者的牙齿状况。
2. 牙面上涂抹药物牙面上涂抹药物也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医生会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抗生素药膏、局部激素药膏等,涂抹在牙龈和牙齿表面。
这些药物能够消炎、止痛,并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
患者需要按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使用,一般需要每天涂抹多次,直至症状明显改善。
二、手术治疗方法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较为严重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1. 牙周翻瓣手术牙周翻瓣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在手术中,医生会将牙龈剥离,清理牙周袋中的细菌和坏死组织。
清理完毕后,医生会将牙龈重新缝合,并采取其他措施促进组织再生。
这种手术能够深入治疗牙周炎,促进牙周组织的健康恢复。
2. 牙周组织再生手术牙周组织再生手术是一种高级手术技术,用于修复受损的牙周组织。
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人工材料、骨激素等物质填充牙周袋和骨组织缺损,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这种手术需要专业的医生操作,并且需要术后密切观察和定期复诊。
三、治疗效果评估在完成牙周炎的治疗后,评估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牙周炎治疗效果评估方法:1. 牙周袋深度测量牙周袋深度是评估牙周炎程度的重要指标。
医生通过专用的探针,测量牙周袋与牙齿根部之间的距离。
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的改变可以反映治疗效果。
2. 牙齿稳固性评估牙周炎会导致牙齿松动,所以评估牙齿的稳固性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牙周病治疗翻瓣术
![牙周病治疗翻瓣术](https://img.taocdn.com/s3/m/c00b6259700abb68a982fbaa.png)
手术用物的整理: 将手术所用污染敷料及一次性废弃物放入医用垃圾箱,将利器刀片、缝合针等放入利器盒,被服放
入待清洗的被服箱。 吸唾管道用含浓度为5000mg/l有效氯的84液冲洗4分钟,再用清水冲洗1分钟,用75%酒精擦拭治疗
碘伏,以备含漱(对口腔进行消毒)。 给患者系好治疗巾。 调整椅位: 调整椅位,以医生坐位能直视口内,不采用强迫体位为宜,椅的靠背向后张开的角度>120°,头托
与地面呈130°~160°角,如果做上颌前牙角度要稍小。做下颌牙,椅的靠背在110°~120°之间。
术中准备:
口周皮肤消毒: 用物准备:碘酒棉球及酒精棉球或新洁尔灭。 方法:护士使用止血钳夹取消毒棉球,以唇部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时针做环状擦拭,为患者做口周
创面水分。 接下来龈瓣缝合,在医生对位缝合时,助手协助牵拉口角,持针及剪线。
第七步:调拌塞治剂 在即将手术要完毕时,护士要退下来调拌牙周塞治剂,递与医生备用。 待医生上完塞治剂后,助手将患者口周的血迹用湿纱布擦净。最后整理用物。向患者交待术后注意
事项。
术后指导: 嘱患者遵医嘱服三天抗生素,饭后使用漱口液漱口,对口腔进行清洁以防伤口感染。 指导患者术后用餐要偏软,以温凉清淡为宜,忌烟酒。避免术区咀嚼食物,用健侧咀嚼,刷牙时躲
准备:协助医生穿好手术衣;将吸唾管连与吸唾器并开启吸唾器;安装无菌涡轮机;准备完毕护士 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牙周翻瓣术的基本护理流程 :
第一步:测量牙周袋深度及切口范围 医生坐位在10~12点之间操作,护士在1~3点之间操作,手术配合要点,以获得最佳的术野显露,最
便利的术者操作为最宜。按手术七个步骤配合:
手术禁忌症
牙周科实习工作总结学习牙周疾病治疗技术提高口腔健康水平的心得体会
![牙周科实习工作总结学习牙周疾病治疗技术提高口腔健康水平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9355c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8.png)
牙周科实习工作总结学习牙周疾病治疗技术提高口腔健康水平的心得体会在牙周科实习期间,我有幸学习到了许多关于牙周疾病治疗技术的知识,也提高了口腔健康水平。
在此次实习中,我认真观察和学习,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将其分享如下。
首先,在实习期间,我深刻理解到了牙周疾病对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口腔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牙周科的实习中,我接触到了许多患有牙周疾病的患者。
我了解到,牙周疾病对于口腔的影响不仅仅是牙齿脱落和牙龈出血,更严重的是其对全身健康的负面影响。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牙周疾病对于维护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我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各种牙周疾病的治疗技术。
牙周疾病的治疗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牙周炎、牙周脓肿等。
我学习了手术技术和牙周疾病的药物治疗等。
在手术技术方面,我掌握了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植骨术等操作方法,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技术水平。
在药物治疗方面,我了解了抗生素的应用原则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时机和用量等,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治疗。
另外,我还学到了一些与患者交流和指导相关的技巧。
在牙周科的工作中,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良好的沟通,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进行口腔卫生的工作。
我通过实践学会了如何向患者解释牙周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案,如何正确演示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等口腔卫生工作。
我体会到了患者理解和配合的重要性,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我不仅帮助他们提高了口腔健康水平,也增加了他们对诊所的满意度。
此外,我在实习期间也了解到了牙周疾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全员参与。
不仅患者需要重视牙周健康,更需要医务人员的积极配合和自身的提升。
我积极参与了牙周科的例会和讲座,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和同事的交流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这次牙周科的实习经历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和与患者的交流,我不仅掌握了牙周疾病的治疗技术,也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和指导技巧。
对比牙周翻瓣术与龈下刮治术对牙周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比牙周翻瓣术与龈下刮治术对牙周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a7655d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8.png)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July32(7)牙周炎主要因牙周相关组织受到破坏而导致出现的感染症状,其主要诱发因素为牙龈菌斑微生物滋生而导致的感染。
通常情况下,患者发生牙周炎病情时,会对患者口腔牙齿造成损伤,导致出现炎症反应,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病理学牙周袋,诱发牙齿松动等发生,致使牙槽吸收,并出现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当前对该病主要采用牙周翻瓣术和龈下刮治术进行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对比探究两种治疗方式对牙周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25~58(39.56±3.43)岁;其中前磨牙27颗、后磨牙28颗。
对照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24~57(39.43±3.27)岁;其中前磨牙30颗、后磨牙25颗。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均进行消炎、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行牙周翻瓣术治疗。
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并行内斜切口将牙周袋内壁上皮组织进行切除,同时对感染肉芽组织进行刮除,保留健康组织瓣并将其翻起,同时对牙根处牙石进行彻底清除,确保根面的平整光滑,并对其进行反复冲洗,随后对牙龈软组织瓣进行复位缝合,对术区行常规止血、隔湿并于表面涂抹牙周塞制剂,于术后24h内采用冰袋对术区进行冷敷,待水肿消除后,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治疗,确保患者口腔卫生良好,并于术后1周进行拆线。
观察组患者行龈下刮治术治疗。
采用牙周治疗器械对患者行手动龈下刮治,将患者牙周袋内根面附着牙石、菌斑以及残留上皮、炎性肉芽等组织进行手动刮除,同时对病变牙进行本质刮除,确保压根面平整,随后对患者牙周袋进行反复冲洗,并保持口腔卫生。
1.3临床观察指标1.3.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牙周病翻瓣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牙周病翻瓣手术治疗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2b8ec6addccda38376bafa3.png)
牙周病翻瓣手术治疗效果观察(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陕西延安716000)【摘要】目的:重点性的探讨牙周病翻瓣手术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患有牙周病的患者60例,并将他们随机地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翻瓣手术的治疗方法,对于对照组的30例患者则采取药物及局部刮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使用翻瓣手术来治疗牙周病可以得到较好的疗效,而且在治愈率上有很大的提高。
结论:对于牙周病患者使用翻瓣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够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取得较好的疗效,能够达到消除牙周袋的目的。
【关键词】牙周病;翻瓣手术;治疗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55-01 牙周疾病是人类最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引起成老年人牙齿快速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危害人类牙齿健康以及全身性健康的主要的口腔疾病。
但以前人们总是错误的认为只有到了老年的时候才会受到牙周病的影响,但据临床资料显示人们从5岁的时候就开始受到牙周病的困扰,牙周病也就开始慢慢地侵害我们的健康了。
如若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能够得到较好的重视,则会造成牙周组织的长期性的慢性感染,炎症的反复发作,这样的话就不仅仅是损害口腔的咀嚼系统的功能更是严重的影响人类的全身健康。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患有牙周病的患者60例,患者中最小的年龄为32岁,最大的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6.4岁。
在这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36例。
根据临床资料可知这些患者均患有慢性牙周炎,牙齿松动度为1~2度,个别严重者为松动3度,x线片显示牙槽骨均患有水平或者垂直吸收,大多数为2~3度,而且大多数的患者要求保留患牙;患者的牙列较为完整,仅有个别患者有个别牙的缺失现象。
1.2一般方法:有典型地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患有牙周病的60例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地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翻瓣手术的治疗方法,对于对照组的30例患者则采取药物及局部刮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口腔科牙齿翻瓣术
![口腔科牙齿翻瓣术](https://img.taocdn.com/s3/m/4abda2d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9.png)
口腔科牙齿翻瓣术将牙周袋壁切开翻起,暴露患根和牙槽骨,在直视下刮除病变区的牙石、菌斑和感染的肉芽组织并平整根面,必要时修整牙槽骨外形,然后将龈瓣复位缝合。
翻瓣术是最常用的、有效的牙周手术,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消除牙周袋、促进骨修复、重建牙周新附着、牙龈美容手术等。
【适应证】1.经基础治疗后,仍遗留深牙周袋和慢性炎症。
2.需行牙槽骨的修整或植骨者。
3.根分叉病变伴深牙周袋,需截除某一根者。
4.涉及附着龈的重度牙龈增生(尤其是前牙区)可以在切除部分增生牙龈的基础上行翻瓣术,既可消除增生龈,又可保留附着龈。
5.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
【禁忌证】1.未经基础治疗或炎症较明显。
2.全身疾病未控制。
3.菌斑控制实施不佳。
【操作程序及方法】1.根据牙周袋深度、附着龈宽度和手术目的等,决定水平的内斜切口位置。
例如,后牙的深袋、附着龈较宽者,可以在距龈缘2~3mm处做切口;需要保留牙龈以覆盖骨面或植入物时,可沿龈缘处做内斜切口。
水平切口应向患牙的近、远、中各延伸1~2个牙。
2.若手术涉及多个牙,或需做骨修整、根向复位瓣、引导性再生术等,应在术区两端(或一端)做纵切口。
纵切口应位于龈乳头和龈缘交界处,不可在乳头中央或龈缘的中央。
3.翻开黏膜骨膜瓣,暴露患牙牙根和牙槽嵴顶,若不需修整骨,则尽量少暴露牙槽骨。
4.清除牙石、平整根面,刮除肉芽组织,清洗创面,将龈瓣复位,缝合。
5.根据手术目的,可将龈瓣复位于原来的高度(改良术),或向根方复位在牙槽嵴顶处(需做纵切口〕,后者既可消灭牙周袋,又可保存角化龈。
6.放置塞治剂。
它有助于止血并使龈瓣紧貼牙面和骨面,但塞治剂不是必须的。
【注意事项】1.术中应尽量减少对牙槽骨不必要的损伤(温度、机械等),手术结束时龈瓣应尽量覆盖骨面,避免骨面暴露。
2.用不同的缝合方法使龈瓣密貼骨面,消灭死腔。
3.放置牙周塞治剂时,不可将塞治剂压入龈瓣下方,以免影响愈合。
4.术后6~8周内尽量勿探诊,以免影响组织的愈合。
牙周科实习医生在牙周炎治疗中的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牙周科实习医生在牙周炎治疗中的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1ebf3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4.png)
牙周科实习医生在牙周炎治疗中的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在牙周科实习医生的日常工作中,牙周炎的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实习期间的临床实践和学习,我逐渐积累了一些在牙周炎治疗中的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实践中所学到的一些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技巧,以及在与患者交流和协作中的体会。
这些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其他的牙周科医生和实习医生有所帮助。
一、病史调查和初步诊断在牙周炎的治疗过程中,病史调查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与患者进行详细的对话,了解他们的疾病史、家族病史和生活习惯等。
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可以为初步诊断提供依据,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在初步诊断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口腔情况。
主要包括口腔卫生状况、牙龈出血情况、炎症程度等。
通过使用牙周探针细致观察牙周组织的情况,还可以评估牙周袋的深度和存在的牙菌斑。
这些信息将帮助我们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做出准确的决策。
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作为医生,我们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治疗期望等因素。
对于一般轻度牙周炎的患者,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使用牙线等工具,引导他们改善口腔卫生习惯。
此外,定期的口腔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洗牙和洁治等。
对于中度和重度牙周炎的患者,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包括牙周手术和组织再生手术。
在手术治疗中,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手术技术和材料,并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牙周炎治疗之前,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口腔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治疗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其次,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治疗器械和材料,以免在治疗过程中因为器械材料不足而影响治疗效果。
此外,我们还需要与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向他们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炎的护理配合
![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炎的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c286cbd2f111f18582d05a20.png)
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炎的护理配合目的进一步研究牙周炎治疗中,采用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的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性意见。
方法收集了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该院治疗牙周炎的24例患者120牙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12例治疗组患者均接受采用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治疗。
结果手术均成功进行,随访6个月,无明显出血症状,牙龈形态、色泽均正常。
治疗组平均牙周袋深度、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临床效果显著,尤其是临床护理配合,是影响手术成功以及长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准备、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标签:牙周翻瓣术;牙周炎;护理配合牙周炎是一种多发性、感染性病症,随着牙周炎的进一步发展,会引发牙周组织炎症,主要表现为牙松动、牙龈出血、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现阶段,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临床应用广泛,创伤小,能够彻底去除被感染的肉芽组织与上皮组织,有效密合压根面与内壁软组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护理配合要求非常严格,护理配合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2]。
为了进一步研究牙周炎治疗中,采用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的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性意见。
该研究收集了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该院治疗牙周炎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来该院治疗牙周炎的24例患者120牙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45例男,55例女,患者年龄在16~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岁。
经龈下刮治后未能消除炎症,牙周袋深5 mm以上。
部分患者骨形态不良,骨疣或弹坑状牙槽骨,面骨增生。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例对照组,12例对治疗组。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翻瓣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翻瓣术治疗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a5e28c312b3169a551a442.png)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翻瓣术治疗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7-03-17T09:44:16.5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作者:王雪莹[导读] 术中要仔细检查根面有无残留牙石,务必彻底清除,在清除牙石后,对根面做根面平整,从而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黑龙江省集贤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 155900摘要:目的:探讨重度慢性牙周炎的采用牙周翻瓣术治疗的操作及疗效。
方法:选取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翻瓣术治疗的手术操作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结果:临床采用改良Widman翻瓣术治疗,术前术后PD、BI和CAL比较均有显著改善。
结论:中度牙周炎,牙周膜、牙槽骨破坏多,牙周袋深并且产生复杂的牙周袋,此时则需要做牙龈翻瓣术,才能彻底清除牙周袋的病变组织,使已分离的牙龈软组织与牙根面发生有机的附着,使病变的牙周组织得到修复。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牙周翻瓣术;操作慢性牙周炎通常见于35岁以上,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重。
早中期慢性牙周炎如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消除局部炎症,维护疗效,一般预后较好。
重度慢性牙周炎预后较差。
翻瓣术用手术方法切除牙周袋内壁肉芽组织,翻起黏骨膜瓣,直视下清创,即刮除龈下菌斑、牙石,必要时修整牙槽骨外形,龈瓣复位缝合,其目的是消除牙周袋,建立牙周新附着,促进牙周组织再生[1]。
目前临床多采用改良Widman翻瓣术,对临床观察及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2±3.5岁。
所有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PD)≥5mm。
1.2 方法常规消毒、传导阻滞加局部浸润麻醉。
口周消毒、漱口,常规铺巾。
切口设计改良式widman翻瓣术手术切口,必要时附加纵形切口,以便更好的暴露术野。
内斜切口根据龈组织形态,选择近龈缘切口,一般在距龈缘1~2mm处,用15号刀片,刀尖指向根方,与牙面成10°~20°角切入,刀片循牙龈扇贝状的外形以提拉方式从术区的一端唇(颊)侧开始,直达牙槽嵴顶。
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a2a8ab00e2bd960590c67777.png)
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作者:李慧芳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26期【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8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行牙周翻瓣术,在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1年后对患者行菌斑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出血指数的检查比较。
结果术后3个月后PLI、PD、CAL、BI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与1年后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效果显著。
结论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牙周翻瓣术;重度慢性牙周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1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1],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
它会导致牙周的支持组织发生损坏,导致患者的牙齿丧失,多发人群为成年人。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方式有着较大程度的改变,牙周炎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
治疗牙周炎的主要方法便是将导致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去除。
常规治疗方法是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但是对慢性的、重度的牙周炎来说,基础治疗的效果甚微。
临床实践表明,牙周翻瓣术对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本文将以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8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8.3±1.5)岁。
排除严重心脏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语言能力障碍患者。
患者及其家属均在详细了解本次研究的情况后签署参与同意书,患者情况均符合本次研究条件。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基础治疗后实行牙周翻瓣术,常规麻醉、消毒、铺巾后行沟内切口,翻起黏骨膜瓣,对龈下的牙石和病变的组织刮除后,对龈瓣内面的肉芽组织行切除,用生理盐水对创口进行清洗后缝合复位后的龈瓣,将有针对性的治剂塞进上牙周[2]。
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ac3f45210661ed9ac51f357.png)
2018 年9月第5卷/第27期V ol.5, No.27 Sept. 2018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47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黄 宁(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江苏南京 211102)【摘要】目的 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间在我院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二次刮治组(n=20)和翻瓣组(n=20),刮治组患者治疗方式为进行二次龈下刮治,翻瓣组患者治疗方式为牙周翻瓣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PD、AL、PLI和SBI水平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个月,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相关指标组间对比,刮治组各项指标均略低于翻瓣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 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二次龈下刮治术相对损伤性更小,临床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二次龈下刮治;牙周翻瓣术;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8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8.27.47.02对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5 mm的病例,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进行牙周翻瓣术为主,但手术方式相对复杂,且损伤性较大;研究发现二次龈下刮治术也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
本次研究针对2014年2月~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进行二次龈下刮治和牙周翻瓣术进行治疗,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间在我院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刮治组(n=20)和翻瓣组(n=20),其中刮治组包括12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
二次龈下刮治术与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二次龈下刮治术与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6e9be8e7375a417876f8f87.png)
牙本质,以保障牙根面平整;通过探针确认根面光洁度,对
牙周袋进行反复冲洗。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牙槽骨吸收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牙周相关指
标 [菌 斑 指 数 (plaqueindex,PLI)、PD、 龈 沟 出 血 指 数
(sulcusbleedingindex,SBI)、A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牙槽骨吸收比较
对照组牙槽骨吸收治疗有效 49例 (803%),试验组牙
槽骨吸收治疗有效 51例 (836%)。两组牙槽骨吸收治疗有
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 PLI、PD、SBI、AL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PLI、PD、SBI、A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 PLI、PD、SBI、AL水
平低于治疗前 (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 PLI、PD、SBI、AL水平比较 (x±s)
组别
例数 PLI(分)
PD (mm)
对照组 61
治疗前 治疗后
268±063 618±071 134±028a 283±042a
试验组 61
入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实施龈下、龈上刮治术, 清除牙石,并采用 09%氯化钠注射液、过氧化氢 (3%) 对 牙周袋进行清洗,随后擦干牙面,涂抹碘甘油于牙周袋上。
对照组接受牙周翻瓣术治疗:实施局部浸润麻醉,首先 取内斜切口以切除牙周袋内壁上皮组织,并将感染肉芽组织
牙周翻瓣术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的疗效
![牙周翻瓣术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b41d75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b.png)
牙周翻瓣术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的疗效张丽萍;吴叶;叶宸宇【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年(卷),期】2024(29)3【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翻瓣术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
对照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接受牙周翻瓣术联合牙周基础治疗。
比较两组的疗效、牙周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较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牙周翻瓣术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并可改善患者牙周健康及疼痛程度,控制机体炎性反应。
【总页数】4页(P442-445)【作者】张丽萍;吴叶;叶宸宇【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4【相关文献】1.单纯牙周翻瓣术和牙周翻瓣术前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比较2.牙周联合正畸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r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3.单纯牙周翻瓣术和牙周翻瓣术前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比较探讨4.强化降糖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控制及牙周健康的影响5.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对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瓣刮治术治疗一类成人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翻瓣刮治术治疗一类成人牙周炎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a10883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2.png)
翻瓣刮治术治疗一类成人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赵玉红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刊》
【年(卷),期】2003(030)015
【摘要】目的:观察一类成人牙周病经牙龈翻瓣刮治后的疗效.方法:基础治疗后做牙龈翻瓣术,调(牙合),降低咬合面.结果:多数患者症状消失,恢复咀嚼功能.结论:牙龈翻瓣刮治术是治疗成人牙周病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1页(P30)
【作者】赵玉红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4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牙种植周围感染的临床研究 [J], 王翔宇;刘姒;吴祥冰
2.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与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J], 孙淑莉;王芳;史春涛;柳忠豪
3.比较分析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与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 [J], 胡劲松
4.生物材料再生技术与传统翻瓣刮治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对比研究 [J], 叶小华;邱允豪;林小琨
5.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牙种植体周围感染的临床效果 [J], 王文东;刘月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牙周炎牙周翻瓣术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5-04-09T17:09:53.0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3期供稿作者:耿丹阳刘洋王强
[导读] 翻瓣术是应用手术方法切除部分牙周袋和袋内壁,翻开牙龈的黏膜骨膜瓣,充分暴露病变区组织。
耿丹阳刘洋王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口腔医院 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翻瓣术方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满意度为100%。
结论保留牙周袋外侧壁的角化龈,在将其向根方复位后即成为附着龈。
待创口愈合后,可使附着龈增宽而又避免或减少牙槽嵴的吸收。
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牙周翻瓣术重度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123-02
翻瓣术是应用手术方法切除部分牙周袋和袋内壁,翻开牙龈的黏膜骨膜瓣,充分暴露病变区组织,在直视下将炎性肉芽组织、牙根面上的菌斑细菌、龈下牙石和病变牙骨质彻底刮净。
必要时修整牙槽骨外形或植骨,经清创后再将组织瓣复位,原位缝合,以消除牙周袋,促进骨修复的形成和新附着的建立[1]。
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8~66岁之间,平均年龄50岁。
牙周探诊深度≥5mm患牙探诊出血。
1.2 方法手术前应进行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牙龈炎症并做好口腔卫生宣教。
2.局部浸润和阻滞麻醉,口内含漱消毒液1分钟,口周酒精消毒,铺消毒巾。
为水平切口:内斜切口(第一切口)用11号或15号刀片在距龈缘1~2mm处,刀片与牙长轴呈10°角并指向根方作内斜切口,切入牙龈直达牙槽嵴顶。
刀片移动时应采用提插方式根据牙面外形改变角度,保持牙龈扇贝状外形,同时注意龈乳头的外形,勿将龈乳头切除。
切口范围应包括患牙区近、远中1~2个健康牙。
沟内切口(第二切口)刀片从袋底紧贴牙面进入,切达牙槽嵴顶。
牙间水平切口(第三切口)将刀片尖端与牙长轴垂直,水平地切断已被分离的上皮领圈(袋壁组织及牙间组织),使其与牙面彻底分离。
垂直切口(纵行切口)为了减小组织张力,充分暴露术区,可在颊侧水平切口的近中或远中作垂直向的纵行松弛切口。
刀片从龈缘处开始切,越过膜龈联合切至牙槽黏膜。
用骨膜分离器进行剥离,翻开组织瓣,充分暴露病变区。
牙龈组织瓣根据厚度可分为两种。
全厚瓣即黏膜骨膜瓣,是翻瓣手术中最常用的一种。
就是将牙龈黏膜和骨膜一起切开直达骨面,采用钝分离将组织瓣翻开,暴露骨面。
半厚瓣若切口只切开牙龈黏膜上皮及其下方部分结缔组织,而不切透骨膜,此时用手术刀片作锐分离,将瓣从骨膜上方翻开,而骨膜仍保留在骨面上,这种牙龈瓣即半厚瓣[2]。
此瓣多用于膜龈手术。
用镰形洁治器刮除已被分离的袋内壁及肉芽组织,用龈下刮治器刮除牙根面上残留牙石、菌斑,并行根面平整,刮除病变牙骨质。
必要时可用骨锉修整不良的牙槽骨外形。
若发现仍有牙周袋上皮或炎性肉芽组织残留或牙龈外形不理想,可用弯剪刀进行修整。
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将组织瓣复位,并由根方向冠方轻轻加压,挤出多余血液和空气,使瓣与牙面紧贴。
根据手术的不同目的,龈瓣可复位于不同水平。
原位复位。
根向复位,可以保留并增宽附着龈宽度;充分暴露根分叉,利于患者进行自我菌斑控制;减少牙槽骨的吸收。
冠向复位、侧向复位,用于膜龈手术。
采用间断缝合法或悬吊缝合法缝合组织瓣。
创面外敷牙周塞治剂,术后医嘱。
7~10天后拆除塞治剂及缝线,口腔卫生宣教。
2.结果
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满意度为100%。
3.讨论
牙周翻瓣术的指征应在基础治疗结束后1~2个月时复查,确定是否需要手术。
深牙周袋或牙周袋形态复杂迂回,用刮治术不易根除根面牙石、菌斑,经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5mm,且探诊出血者。
牙周袋底超过膜龈联合界,不宜作牙周袋切除者。
骨下袋,需修整骨缺损或行植骨术(或骨代用品)、种植体者。
根分叉病变需直视下平整根面,并暴露根分叉或需截除某一患根者。
改良魏得曼牙周翻瓣术法的特点是:①内斜切口能彻底除去袋内壁上皮及炎症组织;②翻瓣仅达牙槽嵴顶端处,不作骨修整,龈瓣复位时应尽量将邻间骨覆盖,不使骨质暴露,这些措施均是为了减少骨的吸收,增加新附着的机会;③手术结束时,健康的牙龈结缔组织能与牙面紧密贴合,有利愈合,而且牙龈退缩较少。
根向复位瓣法本法适用于消除深牙周袋和(或)加宽附着龈区。
前者须作全厚瓣,而后者则作半厚瓣(详见手术步骤)。
其特点为:①内斜切口应尽量保留牙龈组织,切口距龈缘不超过1mm;②必须作纵切口,并超过膜龈联合达移行沟处,以便于将瓣向根方复位;③龈瓣复位至刚刚覆盖牙槽嵴顶处。
在半厚瓣时,可复位于牙槽顶的根方1~2mm处,以期加宽附着龈;④缝合法及塞治剂的正确选用,以保证龈瓣固位,不致向冠方移位。
本法适用于上述手术指征中的2、4两项。
根向复位的优点是保留牙周袋外侧壁的角化龈,在将其向根方复位后即成为附着龈[3]。
全厚瓣的根向复位适用于后牙有根分叉病变者,可使根分叉充分暴露,有利于患者自我清除菌斑;半厚瓣的根向复位可将瓣的龈缘放在牙槽嵴的根方,无龈瓣覆盖处将由肉芽组织修复,并有角化上皮覆盖。
待创口愈合后,可使附着龈增宽而又避免或减少牙槽嵴的吸收。
参考文献
[1] 王岩,李凤元,曾红燕.牙周翻瓣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3):306-609.
[2] 谭丽思,潘亚萍.牙周翻瓣术切口设计及瓣膜选择[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年.6(4)193-197.
[3] 耿素芳;曹采方.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对龈沟液中胶原酶的影响.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3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