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六版第6章-络合滴定法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竞赛 分析化学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高中化学竞赛 分析化学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Zn(NH3)=
1+[NH3]1+[NH3]2 2+[NH3]3 3+[NH3]4 4
=1 03 .2
lgZ n N H 3 =3 .2
27
一些浓度关系
c ( Y ) [ Y ] H iY [ Z n Y ]
c(Y) ≠ [Y]
c ( Z n ) [ Z n ] [ Z n A i ] [ Z n ( O H ) i ] [ Z n Y ]
= 1 0 6 .6 0 lgY(H) 6.60 20
共存离子效应
共存离子N与Y反应,共存离子引起的副反应 称为共存离子效应。副反应系数用表示α Y(N)
Y(N)[[Y Y']][N[Y ]Y ][Y]1KN[YN]
[Y’]是NY的平衡浓度与游离Y的平衡浓度之和; KNY为NY的稳定常数,[N]游离N的平衡浓度。
解度小,0.02g/100mL。
EDTA二钠盐-EDTA-Na2H2Y·2H2O: 在水中溶解度大,11.1g/100mL,相当于 0.3mol/L, pH约为4.4。分析中一般配成 0.01~0.02mol/L的EDTA二钠盐溶液。
4
(2)EDTA是一个六元酸,在水溶液中有7种存 在形式。最高配位数为6。
稳定常数
n=1:1 M + Y = MY
K稳[C [C2a]a2 Y [Y 4 ]]4.9010 10
不稳定常数( instability constant ) K不稳=1/K稳
9
→累计稳定常数:cumulative stability constant
第一级累积稳定常数 1K稳 1 第二级累积稳定常数 2K稳1K稳2
表3-1 有色EDTA螯合物

6-5 络合滴定指示剂

6-5  络合滴定指示剂
示剂的僵化现象 有些金属指示剂本身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 溶解度很小,使终点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还有些金属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所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只稍差于 对应EDTA络合物,因而使EDTA与MIn之间的反应 缓慢,使终点拖长,这种现象叫做指示剂的僵化。这 时,可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或加热,以增大其溶解度。 例如,用PAN(吡啶偶氮萘酚)作指示剂时,可加入 少量甲醇或乙醇也可以将溶液适当加热,以加快置换 速度,使指示剂的变色较明显。又如,用磺基水杨酸 作指示剂,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Fe3+时,可先将溶 液加热到50-70℃后,再进行滴定。
第22讲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第三讲
(三) 二甲酚橙 二甲酚橙属于三苯甲烷类显色剂,其化学名称为: 3,3’-双[N,N-二(羧甲基)-氨甲基]-邻甲酚磺酞。 常用的是二甲酚橙的四钠盐,为紫色结晶,易溶于水,pH >6.3时呈红色,pH<6.3时呈黄色。它与金属离子络合呈 红紫色。因此,它只能在pH<6.3的酸性溶液中使用。通 常配成0.5%水溶液。 许多金属离子可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直接滴定,如 ZrO2+(pH < 1 ) 、 Bi3+(pH=l-2) , Th4+(pH=2.5-3.5), Sc3+(pH=3-5)、Pb2+ 、Zn2+ 、Cd2+ 、Hg2+ 和Tl3+ 等离子和 稀士元素的离子(pH5-6)都可以用EDTA直接滴定。终点 时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很敏锐。Fe3+、A13+、Ni2+、 Cu2+等离子,也可以借加入过量EDTA后用Zn2+标准溶液 返滴定。
第22讲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第三讲
2 . 当 滴 入 EDTA 时 , 溶 液 中 游 离 的 Mg2+ 逐 步 被 EDTA络合,当达到计量时,已与EBT络合的Mg2+ 也被EDTA夺出,释放出指示剂EBT,因而就引起 溶液颜色的变化: Mg-EBT+EDTA=Mg-EDTA+EBT (鲜红色) (蓝色) 应该指出,许多金属指示剂不仅具有络合剂的性 质,而且本身常是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能随溶液 pH值变化而显示不同的颜色。例如铬黑T,它是一 个三元酸,第一级离解极容易,第二级和第三级离 解则较难(pka2=6.3,pka3=11.6),在溶液中有下列 平衡: H2ln- = HIn2- = In3(红色) (蓝色) (橙色) pH<6 pH=8-11 pH>12

分析化学络合滴定法

分析化学络合滴定法
根据配位体可提供的配位原子数目不同,可将其 与1、金简属单离络子合形物成的络合❖物分成❖两类。 2、螯合物
分析化学络合滴定法
6.1.1-2 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
分析化学中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络合物
沉淀剂 例如,8-羟基喹啉与镁离子生成螯合物沉淀:
❖❖
Mg(2HO6)2++ 2 N
HOH
❖N

O
Mg
O
N
+ 2+H+ 42O H
K2=103.48
Cu(NH3)22+ + NH3 === Cu(NH3)32+
K3=102.87
Cu(NH3)32+ + NH3 === Cu(NH3)42+
K4=102.11
正、显是色因剂为和这一指❖❖示性剂质限,而制作了简为滴单定络合剂❖物的只在滴有定以分CN析-中为的络应合用剂,的仅氰作量为法掩和蔽以剂
(及如条:件酸稳❖❖效定应常系数数等、)络;合❖ 效应系数、共存离子效应系数
⒉掌握副反应系数及条件常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在络合
滴定方法中具体运用❖; ⒊掌握滴定原理

(滴定曲线、最佳酸度的控制、分别准确滴定的判据
等);
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络合滴定中所遇到的一般问题。
分析化学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反应的必备条件
Hg2+为中心离子的汞量法具有一些实际意义。
如:①以AgNO3标准溶液测定氰化物,反应如下:
此反应2的CN累-积+稳Ag定+常==数=,[A相❖g当(C稳N定)2]。-❖当滴定到计量点时,稍过量的
Ag+与Ag(CN)2-结合生成白色AgCN沉淀,使溶液变浑浊而指示终点。 Ag++Ag(CN)2-===2AgCN↓(白色)

第6章 配位滴定法

第6章 配位滴定法

效应 效应 配位效应
EDTA 副反应
混合配 位效应
不利于主反应进行
利于主反应进行
提出问题: 用什么来表示副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呢?
为了表示副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定量
表示副反应进行的程度,引入副反应系数α
副反应系数的定义式:
=未参加主反 该应 组组 分分 的的 平各 衡型 浓体 度的总浓度=XX
6.3.1副反应系数(α)
[Y ] [N1Y ] [N2Y ] [NnY ] [Y ]
Y Y (H ) Y (N1) Y (N2 ) Y (Nn ) n
当n=1时:
Y Y (H ) Y (N) 1 (二)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及αM
1.辅助配位效应 由于其他配位剂存在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
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αM(L)
i
[MLi ] cM
[M]
i [M ] [ L]i (1 i[L]i )
i [ L]i
(1 i[L]i )
铜氨络合物各种型体的分布
1.0
0.8
Cu2+
Cu(NH3)42+
分布系数
分 布 0.6
Cu(NH3)22+
分 数
0.4 Cu(NH3)2+
Cu(NH3)32+
0.2
0.0
654321 lgK1-4 4.1 3.5 2.9 2.1
4.金属离子M的总的副反应系数
A若存在n种配位副反应: αM
M
M M
M(L1
)
M(L2
)
M(Ln
)
(n
1)
B若存在2种配位副反应:
练习:
M
M M
M(L1

分析化学 第6章 络合滴定 b - 金属离子指示剂、络合滴定原理、终点误差、判别式、酸度控制(1)

分析化学 第6章 络合滴定 b - 金属离子指示剂、络合滴定原理、终点误差、判别式、酸度控制(1)


lg
K MIn
lg In(H)
lg M
此时的变色点 pM 'ep lg KMIn lg In(H) lg M
pM 'ep pM ep lg M
金属指示剂变色点pM ’ep随体系酸度变及其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选择指示剂时应控制反应条件使其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接近。
理论变色点,也即终点 pMep lg KMIn lg In(H)
金属指示剂变色点pMep随体系酸度变化而变化。部分金属指示剂变 色点可由p397, 表14查得。
若金属离子有副反应
K MIn '

[MIn] [M' ][In'
]

K MIn
In(H) M
pM
' lg
[MIn] [In' ]
六、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
掌握:作用原理、颜色变化,实用pH范围 铬黑T (EBT) 二甲酚橙(XO) PAN金属指示剂
铬黑T (EBT)
是一多元酸,不同的酸碱型体具有不同的颜色
H2In-
HIn 2-
In3-
pKa2 = 6.3
pKa3 = 11.6
pH
型体及颜色
指示剂络合物颜色
pH < 6.3 6.3 < pH < 11.6
H2InHIn2-
+M
2H+
MIn + H+
pH > 11.6
In3-
适宜pH 范围:6.3 ~ 11.6
二甲酚橙
是一多元酸,不同的酸碱型体具有不同的颜色:
H6In- -4 H+
H2In4-

【免费下载】分析化学第6章答案

【免费下载】分析化学第6章答案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习题答案1.。

用浓度为进行计算。

标准溶液常=,可通过公式为,其水溶液的二钠盐,分子式为采用一般表示。

配制标准溶液时,用符号乙二胺四乙酸是是一种氨羧合剂,名称)(-1a5a4222L mol 02.02)p (p pH 4.4pH O 2H `Y H Na EDTA EDTA EDTA 1⋅+∙K K (2)一般情况下水溶液中的EDTA 总是以Y 4-、HY 3-等7种型体存在,其中以Y 4-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但仅在pH >10.26时EDTA 才主要以此种型体存在。

除个别金属离子外,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络合比都是1∶1。

式为程度,其计算络合滴定主反应进行的在副反应存在下,它表示条件形成常数称) (Y M MY MY 3ααK K '一定时,。

在,减小的络合作用常能增大;愈小愈大,其中酸度越高,,和、的因素有。

影响越高度越大,络合滴定的准确时,一定小的重要依据。

在△完全程度和滴定误差大值是判断络合滴定反应) (。

愈大愈大,突跃一定时, ;在条件常数越大越大,突跃的条件下,。

在金属离子浓度一定和跃的大小取决于)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 (MY MY M MY Y Y M MY MY MY MY M MY MY MY M K K M K lg K K K M p K 5c K K K c 4'''''''''''αααα终点误差的大小由△pM′的大小决定,而误差的正负由△pM′的正负决定。

(6) 在[H+]一定时,EDTA 酸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4、 lgβ1=lgK 1=8.6 , lgβ2=lg(K 1K 2)= 15.5 , lgβ3=lg(K 1K 2K 3)=21.3。

∴ lgK 1=8.6 , lgK 2=6.9 , lgK 3=5.8∵ Al 3+ | AlL 3+ | AlL 23+ | AlL 33+ pL 8.6 6.9 5.8lgK 1 lgK 2 lgK 3∴ 当pL <5.8时;AlL 3为主要型体;当pL=lgK 2=6.9;[AlL]=[AlL 2]当pL >8.6时,溶液中的主要型体为Al 3+。

分析化学第6章络合滴定a

分析化学第6章络合滴定a

掩蔽剂
例如,用 KCN 掩蔽Zn2+,消除其对 EDTA 滴定 Pb2+ 的干扰。
Zn 2 4CN Zn(CN) 2 4
显色剂
Fe2+
例如,邻二氮菲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
2+
3 N N N N Fe
3
3
邻二氮菲
桔红色 max
O H2C H2C N O C O C O CH2 CH2 Ca O N CH2
酸效应系数 共存离子(干扰离子)效应系数 Y的总副反应系数
1. EDTA的酸效应 EDTA的酸效应:由于H+存在使EDTA与金属离子 配位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M+Y H+ HY H+ H2Y H+ H+ H6Y 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 MY 主反应
EDTA的酸效应系数
Y ( H )
[Y ' ] [ H 6Y 2 ] [ H 5Y ] [Y 4 ] [Y ] [Y 4 ]
分 0.6 H5 Y + pKa4=2.75 pKa6=10.34 pKa5=6.24 布 H2Y2分 0.4 HY3Y4数 H3Y -
ý µ Ê ¼ Ï ·² Ö
0.2 0.0 0 2
H4 Y
4
6
8
10
12
EDTA 各种型体分布图
14 pH
配位性质 EDTA 有 6 个配位基,配位能力强,配位范围广。
HOOCH2C -OOCH2C H N CH2 CH2 + + N H CH2COO
-
CH2COOH
H2C
O C O CH2 CH2 Ca O N CH2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6章-络合滴定法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6章-络合滴定法及答案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1:1 型的( )2、络合滴定中酸度越小,对滴定越有利,因此滴定时,pH 值越大越好( )3、络合滴定法可以测定许多金属离子,对于SO42—等阴离子则不能测定( )4、EDTA 能与多数金属离子络合, 所以选择性较差。

()5、EDTA 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Ca2+、Mg2+时,用EBT 为指示剂,若不加pH=10 的缓冲溶液,终点时不会变色。

( )6、络合滴定要求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MIn 的稳定常数越大越好( )7、若控制酸度使lg C M K′MY≥6,lg C N K′NY≤1, 就可准确滴定M 而N不干扰( )二、选择题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1:1 B.1:2 C.1:4 D.1:62.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时,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络合原子个数为() A.2 B.4 C.6 D.83.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4.下列叙述αY(H)正确的是()A.αY(H)随酸度减小而增大B.αY(H)随pH值增大而减小C.αY(H)随酸度增大而减小D.αY(H)与pH变化无关5.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Mg2+,可选择的缓冲溶液为()A.KHC8H4O4~HCl B.KH2PO4~K2HPO4C.NH4Cl~NH3·H2O D.NaAc~HAc6.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A.游离指示剂In的颜色B.MY的颜色C.MIn的颜色D.a与b的混合颜色7.Fe3+、Al3+对铬黑T有()A.僵化作用B.氧化作用C.沉淀作用D.封闭作用8.在络合滴定中,用返滴定法测Al3+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最适合的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是()A.Mg2+B.Zn2+C.Ag+D.Bi3+9.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金属离子M,已知检测点时,△pM=0.2,K’MY=109.0,若要求TE=0。

03第6章-络合滴定法-滴定酸度控制

03第6章-络合滴定法-滴定酸度控制
pH 4~5 (弱酸性介质), HAc-NaAc, 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 pH 8~10 (弱碱性介质), 氨性缓冲溶液
pH < 1, 或 pH > 1,
强酸或强碱自身缓冲体系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1. 合适的缓冲pH范围: pH≈pKa
2. 足够的缓冲能力: 缓冲物质浓度计算
3. 不干扰金属离子的测定:
缓慢,且逆向反应同样是
缓慢的,即AlY 一旦形成 就很稳定,故实际上可用 Zn2+作返滴定剂。
置换滴定法
• 置换出金属离子: 被测离子与EDTA形成络合物不稳定
例:Ag+的测定 lg K AgY = 7.3 那么

若 C(Ag+ ) = 0.01 mol /L
lg( cK ' ) 6
2 4
难以直接滴定。一般采用的方案是
最佳酸度
pM = pM ep pM sp
1 pM sp = ( lg K MY' pCM, 2
pM = 0 pZnsp
1 lg K MY lg Y(H ) pCM, sp ) = ( 2
sp
)
pMep = pM t = lg K MIn lg In(H)
9 pM pM 8 7 6 5 4 4
六、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
(一)单一金属离子滴定的适宜pH范围 最高酸度---最低pH 保证准确滴定的K´MY.
最低酸度---最高pH
以不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为限.
1. 最高允许酸度 (pH低限) 若 pM=±0.2, 要求 Et≤±0.1%
则 lg(csp· KMY)≥6
即 lgKMY≥8.0 (csp= 0.01mol· L-1) 只考虑酸效应 , lgKMY= lgKMY lgY(H)≥8.0 有 lgY(H) ≤lgK(MY) – 8.0 对应的pH 即为pHL. KMY不同,所对应的最高酸度也不同。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6章 络合滴定法)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6章 络合滴定法)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6章络合滴定法一. 选择题1.下列有关条件稳定常数的正确叙述是()A. 条件稳定常数只与酸效应有关B. 条件稳定常数表示的是溶液中络合物实际的稳定常数C. 条件稳定常数与温度无关D. 条件稳定常数与络合物的稳定性无关2. 对配位反应中的条件稳定常数,正确的叙述是()A. 条件稳定常数是理想状态下的稳定常数B. 酸效应系数总是小于配位效应系数C. 所有的副反应均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D. 条件稳定常数能更准确地描述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3. 已知lgK ZnY =16.5,若用0.020mol·L-1EDTA滴定0.020mol·L-1Zn2+溶液,要求△pM=±0.2,TE = 0.1%,已知pH = 4,5,6,7时,对应lgαY(H)分别为8.44,6.45,4.65,3.32,滴定时的最高允许酸度为()A. pH≈4B. pH≈5C. pH≈6D. pH≈74. 现用Cmol·L-1EDTA滴定等浓度的Ca2+,Ca2+无副反应。

已知此时滴定的突跃范围ΔpM,若EDTA和Ca2+的浓度增加10倍,则此时滴定的突跃范围为ΔpM' ()A.ΔpM'=ΔpM-2B.ΔpM'=ΔpM+1C. ΔpM'=ΔpM-1D. ΔpM'=ΔpM+25. 以EDTA滴定Zn2+时,加入的氨性溶液无法起到的作用是()A. 控制溶液酸度B. 防止Zn2+水解C. 防止指示剂僵化D. 保持Zn2+可滴定状态6. 下列有关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不正确描述是()A.理论变色点与溶液的pH值有关B.没有确定的变色范围C.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要适当D.能在任意pH值时使用7. 在配位滴定中,当溶液中存在干扰测定的共存离子时,一般优先使用()A. 沉淀掩蔽法B.氧化还原掩蔽法C. 离子交换法分离D. 配位掩蔽法8. 用EDTA滴定Bi3+时,消除Fe3+干扰宜采用()A. 加NaOHB.加抗坏血酸C.加三乙醇胺D.加氰化钾9. 某溶液中含有Ca2+、Mg2+及少量Al3+、Fe3+,欲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2+、Mg2+的含量,正确的做法是()A.碱性条件下加入KCN和NaF,再测定B.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至碱性测定C.酸性条件下加入KCN和NaF,再调至碱性测定D.加入NH3沉淀掩蔽Al3+和Fe3+,再测定10. 铬黑T(EBT)与Ca2+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Ca-EBT =105.4,已知EBT的逐级质子化常数K1H =1011.5,K2H =106.3,在pH=10.0时,EBT作为滴定Ca2+的指示剂,在颜色转变点的pCa值为()A. 5.4B. 4.8C. 2.8D. 3.811.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三氯化铁溶液中少量游离盐酸,Fe3+将产生干扰。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六章习题详解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六章习题详解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思考题答案1. 处理氧化还原平衡时,为什么引入条件电极电位?外界条件对条件电极电位有何影响?答:(1) 在能斯特方程中,是用离子的活度而非离子的浓度计算可逆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

实际上通常知道的是离子的浓度而不是活度,往往忽略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影响,以浓度代替活度进行计算。

但实际上,溶液浓度较大时,溶液中离子强度不可忽略,且溶液组成的改变(即有副反应发生)也会影响电极的电对电位,为考虑此两种因素的影响,引入了条件电极电位。

(2) 副反应:加入和氧化态产生副反应(配位反应或沉淀反应)的物质,使电对电极电位减小;加入和还原态产生副反应(配位反应或沉淀反应)的物质,使电对电极电位增加。

另外有H +或OH -参加的氧化还原半反应,酸度影响电极电位,影响结果视具体情况而定。

离子强度的影响与副反应相比一般可忽略。

2. 为什么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试由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加以说明。

答:金属银浸于1 mol.L -1 HCl 溶液中产生AgCl 沉淀。

+sp +-(Ag /Ag)0.059lg[Ag ](AgCl) (Ag /Ag)0.059lg[Cl ]K ϕϕϕθθ+θ=+=+ 在1 mol.L -1HCl 溶液中+sp 9.50(Ag /Ag)0.059lg (AgCl) 0.800.059lg100.24(V)K ϕϕ'θθ-=+=+=在1mol·L -1 HCl 中,3+2+(Fe /Fe )=0.70ϕ'θ, ()()()04.0/T i T i '-=ⅢⅣθϕ,故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

3. 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什么?答:(1) 根据条件平衡常数判断,若滴定允许误差为0.1%,要求lg K ≥3(n 1+ n 2),即(E 10,-E 20,)n / 0.059≥3(n 1+ n 2),n 为n 1,n 2的最小公倍,则n 1 = n 2 =1, lg K ≥3(1+1)≥6, E 10’-E 20’≥0.35V n 1 =1, n 2 =2,lg K ≥3(1+2)≥9, E 10’-E 20’≥0.27V ;n 1= n 2 =2, lg K ≥3(1+1)≥6, E 10’- E 20’≥0.18V (E 0’=ϕθ')(2) 不一定。

分析化学络合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络合题及答案

电离出CN-来掩蔽Fe3+。所以在pH<6溶液中严禁使用。 9. 用EDTA连续滴定Fe3+、Al3+时,可以在下述哪个条件下进行? a) pH=2滴定Al3+,pH=4滴定Fe3+; b) pH=1滴定Fe3+,pH=4滴定Al3+; c) pH=2滴定Fe3+,pH=4反滴定Al3+; d) pH=2滴定Fe3+,pH=4间接法测Al3+。 解:可以在(c)的条件下进行。调节 pH=2~2.5,用先滴定Fe3+,此 时Al3+不干扰。然后,调节溶液的pH=4.0~4.2,,再继续滴定Al3+。由于 Al3+与EDTA的配位反应速度缓慢,加入过量EDTA,然后用标准溶液 Zn2+回滴过量的Al3+。 10.如何检验水中是否含有金属离子?如何判断它们是Ca2+、Mg2+, 还 是Al3+、Fe3+、Cu2+? 答:由于Ca2+、Mg2+、Al3+、Fe3+、Cu2+都为有色的金属离子,在溶 液中加入EDTA则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可以检验水中含有金属离 子。在pH=10时,加入EBT,则Ca2+、Mg2+形成红色的络合物;CuY2为深蓝色,FeY-为黄色,可分别判断是Fe3+、Cu2+。 11.若配制EDTA溶液的水中含Ca2+,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 响: (1)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并用EDTA滴定试液中的Zn2+ ,二 甲酚橙为指示剂; (2)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EDTA测 定试液中的 Ca2+、Mg2+合量; (3)以CaCO3为基准物质,络黑T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以测定试液中 Ca2+、Mg2+ 合量。 并以此例说明络合滴定中为什么标定和测定的条件要尽可能一致。 答:(1)由于EDTA水溶液中含有Ca2+ ,Ca2+与EDTA形成络合 物,标定出来的EDTA浓度偏低,用EDTA滴定试液中的Zn2+,则 Zn2+浓度偏低。 (2)由于水溶液中含有Ca2+ ,部分Ca2+与EDTA形成络合物, 标定出来的EDTA浓度偏低,用EDTA滴定试液中的Ca2+、Mg2+, 则合量偏低。 (3)用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 ,则CaCO3中的Ca2+被 EDTA夺取,还有水中的Ca2+都与EDTA形成络合物,标定出来的 EDTA浓度偏低,标定试液中Ca2+、Mg2+合量偏低。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K n [ML][L] ML+ L
[ML2]
ML2
K2
[ML2] [ML][L]
==
K
[MLn 1][L] [MLn]
MLn-1+
L
MLn
Kn
[MLn] [MLn 1][L]
络合物的形成常数(对MLn型来讲),其一般规律是 K1>K2>K3… 原因:随着络合体数目的增多, 配体间的排斥作用增强,稳定性下降。
M=M(L)+M(OH)-1
(三)络合物MY的副反应 pH<3,形成酸式络合物,MHY; pH>6,形成碱式络合物,MOHY。 由于这两种络合物不稳定,一般情况
下,可忽略不计。
二、MY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
条件形成常数亦叫表观稳定常数或有效稳定
常数,它是在有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下络合物的 实际稳定常数。
[HY] [Y][H+
]
=
1 Ka
6
β1H=K1H
HY+H+=H2Y ︰
K
H 2
=
[H2Y] [HY][H+
]
=
1 Ka5

β2H=K1H K2H ︰



H5Y+H+=H6Y
K6H
=
[H6Y] [H5Y][H+
]
=
1 Ka1
β6H=K1H K2H … K6H
累积质子化常数的应用: 由各级累积质子化常数计算溶液中 EDTA各型体的平衡浓度。
因此,根据上述各式,只要知道β值,就 可以计算出在不同游离氨的浓度下,各型 体的δ值。如图所示。
锌氨络合物各型体的δ- lg [NH3] 相邻两级络合物分布曲线 的交点处有:

分析化学06 络合平衡和络合滴定法

分析化学06 络合平衡和络合滴定法

EDTA
H6 Y2+ =H+ + H5 Y+
[H+][H5Y] Ka1= [H Y] = 10-0.90 6
H5Y+ =H+ + H4Y H4Y =H+ + H3YH3Y- =H+ + H2Y2-
Ka2=
[H+][H4Y] [H5Y]
= 10-1.60
[H+][H3Y] Ka3= = 10-2.00 [H4Y] [H+][H2Y] Ka4= = 10-2.67 [H3Y]
6.2 络合平衡常数
1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K, ) M + Y = MY [MY] KMY= [M][Y]
M + L = ML ML + L = ML2
● ● ●
逐级稳定常数 Ki [ML] K1= [M][L]源自[ML2] K2= [ML][L]
● ● ●
累积稳定常数
1=K1=
[ML] [M][L]
M
OHL
+ Y = MY
ML
● ● ●
MOH
● ● ●
M(OH)n MLn M
M(OH) =1 +1[OH-]+ 2[OH-]2+ …+ n[OH-]n
多种络合剂共存
M = M(L1)+ M(L2) +…+ M(Ln)-(n-1) M(L) =1+1[L] +2[L]2+…+n[L]n
● ● ●
MLn-1 + L = MLn
[MLn ]= n [M] [L]n
cM=[M]+[ML]+[ML2]+…+[MLn]

6络合滴定法共66页文档

6络合滴定法共66页文档

Kn
1 K1
1K1
……
i
Mi-1 L LMiL Ki
[M [ML i-1]L i][L]K(ni1)
1 Ki
i
Kj
j 1Βιβλιοθήκη ……Mn-1 L LMnL Kn [M [MnL-1nL]][L]
K1
1 Kn
n
n Ki
i1
累积稳定常数与平衡浓度的关系
n
多元络合物 MnL MnL lgn lgKi
i1
=
[M]+[ML]+[ML2]+...[MLn]
= [ML]+2[ML2]+...+n[MLn] [M]+[ML]+[ML2]+...[MLn]
以lg[L](p[L])为横坐标,δ为纵坐标作图,则得 到分布曲线p175图6-4、6-5
6.2.3 平均配位数
平均配位数 n ——金属离子络合配体的平均数,又称
cL_[L] 为生成函数。 n=
cM:金属离子总浓度 cL:配体总浓度
cM
[L]:配体平衡浓度
([L]+[ML]+2[ML2]+...+n[MLn]) _ [L]
Y 4- H3Y-
分布系数
分布pKa0.4 = 6
分 数
0.4
2.7H H552YY +2-pKa5 =6H .2Y 34p -Ka6 =10Y.43-4
H3Y -
0.2
H4Y
0.0
0 2 4 6 8 10 12 14
EDTA 各种型体分布图
pH
配位性质
EDTA 有 6 个配位基
HOO2CCH H -OO2C CHN + CH2CH2

分析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第六章 思考题与习题1. 填空(1) EDTA 是一种氨羧络合剂,名称 乙二胺四乙酸 ,用符号 H 4Y 表示,其结构式为HOOCCH 2-OOCCH 2CH 2COO -2COOH++HNCH 2CH 2NH。

配制标准溶液时一般采用EDTA 二钠盐,分子式为O H Y H Na 2222⋅,其水溶液pH 为 4.4 ,可通过公式54][a a K K H ⋅=+进行计算,标准溶液常用浓度为 0.02mol•L -1 。

(2) 一般情况下水溶液中的EDTA 总是以 H 6Y 2+、H 5Y +、H 4Y 、H 3Y -、H 2Y 2-、HY 3-和Y 4-等 七种 型体存在,其中以 Y 4-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但仅在pH›10时EDTA 才主要以此种型体存在。

除个别金属离子外。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络合比都是1∶1。

(3) K /MY 称 条件形成常数 ,它表示 一定条件下 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其计算式为Y M MY MY K K ααlg lg lg lg /--=。

(4) 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 金属离子的分析浓度C M 和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MY K /。

在金属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MY K /值 越大,突跃 也越大 ;在条件常数K /MY 一定时, C M 越大,突跃 也越大 .(5) K /MY 值是判断络合滴定误差大小的重要依据。

在△pM /一定时,K /MY 越大,络合滴定的准确度 越高 。

影响K /MY 的因素有 酸度的影响、干扰离子的影响、配位剂的影响、OH -的影响 ,其中酸度愈高, H +浓度 愈大,lg /MY 值越小 ; 络合剂 的络合作用常能增大 αM ,减小 K / 。

在K /MY 一定时,终点误差的大小由△pM /、、C M 、K /MY 决定,而误差的正负由△pM / 决定。

(6) 在[H +]一定时,EDTA 酸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YH Y Y Y H Y H HY Y Y Y δα1][][][][][][][62')(=+⋅⋅⋅⋅+++==。

分析化学第六章 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章  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六章 习题参考答案1 解:C 6H 5NH 3+ —C 6H 5NH2 Fe(H 2O)63+—Fe(H 2O)5(OH)2+ R-NH 2+CH 2COOH —R-NH 2+CH 2COO -(R-NH-CH 2COOH)2解:Cu(H 2O)2(OH)2—Cu(H 2O)3(OH)+ R-NHCH 2COO -—R-NHCH 2COOH 4 解:(1) MBE: [K +]=C [HP -]+[H 2P]+[P 2-]=C CBE: [K +]+[H +]=[HP -]+2[P 2-]+[OH -] PBE: [H +]+[H 2P]=[OH -]+[P 2-](2) MBE: [Na +]=C [NH 3]+[NH 4+]=C [HPO 42-]+[H 2PO 4-]+[H 3PO 4]+[PO 43-]=CCBE: [Na +]+[NH 4+]+[H +]=[OH -]+[H 2PO 4-]+2[HPO 42-]+3[PO 43-] PBE: [H +]+[H 2PO 4-]+2[H 3PO 4]=[OH -]+[NH 3]+[PO 43-] (3) MBE: [NH 3]+[NH 4+]=C[HPO 42-]+[H 2PO 4-]+[H 3PO 4]+[PO 43-]=CCBE: [NH 4+]+[H +]=[OH -]+[H 2PO 4-]+2[HPO 42-]+3[PO 43-] PBE: [H +]+[H 3PO 4]=[OH -]+[NH 3]+[HPO 42-]+2[PO 43-] (4) MBE: [NH 3]+[NH 4+]=C [CN -]+[HCN]=C CBE: [NH 4+]+[H +]=[OH -]+[CN -] PBE: [H +]+[HCN]=[OH -]+[NH 3] (5) MBE: [NH 3]+[NH 4+]=2C[HPO 42-]+[H 2PO 4-]+[H 3PO 4]+[PO 43-]=CCBE: [NH 4+]+[H +]=[OH -]+[H 2PO 4-]+2[HPO 42-]+3[PO 43-] PBE: [H +]+[H 2PO 4-]+2[H 3PO 4]=[OH -]+[NH 3]+[PO 43-]5 解:(1) HA(浓度为C A )+HB(浓度为C B ) 混合酸溶液的PBE:[H +]=[A -]+[B -]+[OH -] 因混合酸溶液呈酸性,故[OH -]可忽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一、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1、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1:1 型的( )2、络合滴定中酸度越小,对滴定越有利,因此滴定时,pH 值越大越好( )3、络合滴定法可以测定许多金属离子,对于SO42-等阴离子则不能测定( )4、EDTA 能与多数金属离子络合, 所以选择性较差。

( )5、EDTA 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Ca2+、Mg2+时, 用EBT 为指示剂, 若不加pH=10 的缓冲溶液, 终点时不会变色。

( )6、络合滴定要求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MIn 的稳定常数越大越好( )7、若控制酸度使lg C M K′MY≥6,lg C N K′NY≤1, 就可准确滴定M 而N不干扰( )二、选择题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A.1:1 B.1:2 C.1:4 D.1:62.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时,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络合原子个数为()A.2 B.4 C.6 D.83.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A.升高B.降低C.不变D.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4.下列叙述αY(H)正确的是()A.αY(H)随酸度减小而增大B.αY(H)随pH值增大而减小C.αY(H)随酸度增大而减小D.αY(H)与pH变化无关5.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Mg2+,可选择的缓冲溶液为()A.KHC8H4O4~HCl B.KH2PO4~K2HPO4C.NH4Cl~NH3·H2O D.NaAc~HAc6.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A.游离指示剂In的颜色B.MY的颜色C.MIn的颜色D.a与b的混合颜色7.Fe3+、Al3+对铬黑T有()A.僵化作用B.氧化作用C.沉淀作用D.封闭作用8.在络合滴定中,用返滴定法测Al3+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最适合的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是()A.Mg2+B.Zn2+C.Ag+D.Bi3+9.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金属离子M,已知检测点时,△pM=0.2, K’MY=109.0,若要求TE=0.1%,则被测离子M的最低浓度应大于()A.0.010mol·L-1B.0.020mol·L-1 C.0.0010mol·L-1 D.0.0020mol·L-1 10.在Fe3+、Al3+、Ca2+、Mg2+混合液中,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A.沉淀分离法B.控制酸度法C.络合掩蔽法D.溶剂萃取法11.用EDTA滴定Bi3+时,消除Fe3+干扰宜采用()A.加入NaOH B.加抗坏血酸C.加三乙醇胺D.加氰化钾12.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 - EDTA溶液两份:A为pH=10的NaOH溶液;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

对叙述两溶液KˊZnY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A.A溶液的KˊZnY和B溶液相等B.A溶液的KˊZnY小于B溶液的KˊZnY C.A溶液的KˊZnY大于B溶液的KˊZnY D.不确定13.在pH=5.0时,用EDTA滴定含有Al3+、Zn2+、Mg2+和大量F-的溶液,则测得的是()A.Al3+、Zn2+、Mg2+的总量B.Zn2+、Mg2+总量C.Mg2+的含量D.Zn2+的含量14.在络合滴定中,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K MY越大,在滴定时允许pH值()。

(仅考虑酸效应)A.越低B.越高C.中性D.无法确定15.在pH=5.0时,下列0.01 mol·1-1金属离子溶液中,可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的是()A.Mg2+B.Mn2+C.Ca2+D.Zn2+16.取200.0mL水样测定总硬度,耗去0.01000 mol·L-1 EDTA标准溶液22.00mL,如以CaCO3 的质量浓度(mol·L-1)表示水的硬度[M(CaCO3)=100.0 g·mol-1]应为( )A.11.00B.1.100C.110.0D.110017、为了测定水中Ca2+,Mg2+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Fe3+,Al3+干扰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于pH=10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10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D、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18.络合滴定中,若TE≤0.1% ,△PM=±0.2,被测离子M浓度为干扰离子N浓度的1/10,欲用控制酸度滴定M,则要求lgK(MY) – lgK(NY)大于( )A、5B、6C、7D、819.用0.02mol/L Zn2+滴定0.02mol/LEDTA溶液,已知lgK(ZnY)=16.5, lgαZn=1.5,lgαY(H)=5.0,终点时pZn=8.5,则终点误差为( )A.+0.1% B.-0.1% C.+3% D.-3%三、填空题1、在pH = 1.0 的Bi3+,Pb2+均为0.020 mol·L-1的HNO3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0 mol·L-1EDTA滴定其中的Bi3+。

此时lgαY(Pb) = _______;Pb2+对Bi3+的滴定是否产生干扰_________。

(lgK BiY = 27.9;lgK PbY =18.0;pH =1.0时,lgαY(H)=18.0)2、铬黑A (EBA)是有机弱酸,其pK a1 = 6.2,pK a2=13.0,lgK Mg-EBA=7.2,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lgK’Mg-EBA=___________。

3、在pH=5.5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介质中,以0.020 mol·L-1EDTA 滴定同浓度的Pb2+。

已知pPb SP=6.25,则lgK’PbY = ________。

4、采用EDTA为滴定剂测定水的硬度时,因水中含有少量的Fe3+,Al3+。

应加入_______ 作掩蔽剂;滴定时控制溶液pH=___________。

5、在pH = 10.0的NH3-NH4Cl介质中,以EDTA溶液滴定等浓度的Zn2+,若溶液中NH3的平衡浓度增大,化学计量点时的pZn’_______,pZn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6、在含有Zn2+、Ca2+、Mg2+混合液中,欲用EDTA 直接滴定Zn2+,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与计算题1、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条件常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引用条件常数?2.络合配位滴定中控制溶液的pH值有什么重要意义?实际工作用应如何全面考虑选择滴定的pH值?3.在pH=2.0的酸性溶液中,已知其中c(Fe3+)=0.010 mol·1-1,c(Al3+)=0.010 mol·1-1,问(1)Al3+的存在是否干扰EDTA滴定Fe3+?(2)滴定Fe3+后的试液中,如果继续滴定Al3+,则试液允许的最低pH值应多大?如何测定Al3+?4.溶液中有10-2 mol·1-1的Bi3+、Pb2+、Al3+、Mg2+,如何用EDTA滴定法测定Pb2+的含量?5.在用EDTA滴定Ca2+、Mg2+时,用三乙醇胺、KCN都可能掩蔽Fe3+,抗坏血酸则不能掩蔽;在滴定Bi3+时,恰恰相反,即抗坏血酸可以掩蔽Fe3+,而三乙醇胺、KCN 则不可能掩蔽,试述原理。

6.称取0.2510g基准级试剂CaCO3溶于盐酸后,移入2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吸取该溶液25.00ml,在pH=12时加入指示剂,用ENDA滴定,用去26.84ml,计算(1)EDTA溶液的量浓度;(2)计算T EDTA / CaO 。

7.称取Zn、Al试样0.2000克,溶解后调至pH为3.5,加入50.00ml0.05132 mol·1-1EDTA 煮沸,冷却后,加醋酸缓冲液(pH约5.5),以XO为指示剂,用0.05000 mol·1-1标准Zn2+溶液滴至红色,耗去Zn2+溶液5.08ml;然后加足量NH4F,加热至40℃,再用上述Zn2+标液滴定,耗去20.70ml,计算试样中Zn、Al的质量分数。

8.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游离的[Ac-]浓度为0.20mol·L-1,用0.0020mol·L-1EDTA滴定0.0020mol·L-1Pb2+,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终点误差是多少?已知lgK PbY=18.04,pH=5.0时,lgαY(H)=6.45PbAc2:β1=101.9,β2=103.3,lgK’Pb-XO=7.012下分析化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第六章配位(络合)滴定法其中“※”题应用化学专业可不做!一、判断题:1、×2、×3、×4、√5、√6、×7、√二、选择题1、A2、C3、B4、B5、C6、D7、D8、B9、A 10、B 11、B 12、C 13、D 14、A 15、D 16、C17、C 18、B ※19、C三、填空题1、(16.0 ) (不干扰)2、(4.2 )3、( 10.5)4、( 三乙醇胺 ) (10.0 )5、( 减小 ) ( 增大 )6、( 控制酸度 )四、问答题、计算题1、2、略3、解 在pH=2.0的酸性溶液中,lg α(H)=13.511gK’FeY =25.1–13.51= 11.49>8 1gK ’AlY =16.5 –13.51<8且两者的1gK 差值大于5由此可得出结论:Al 3+的存在不干扰滴定Fe 3+。

滴定Fe 3+后的试液中,如果继续滴定Al 3+,试液允许的最低pH 值计算如下: lg α(H)=16.5 –8=8.5 查表得pHmin= 4.0.由于Al 3+与EDTA 的反应速度较慢,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只能采用返滴法进行测定。

即加入过量EDTA ,加热反应一段时间以反应完全,再用标准Zn2+溶液反滴剩余的EDTA ,求出Al 3+的含量。

[分析] 判断可行性及滴定允许的最低pH 值,关键是求得'lg MY K 。

判断标准是1g c K’MY ≥6或lg c K’MY ≥8可以准确滴定.滴定允许的pH 值,由lg K’MY =lg K MY –lg α(H)计算求得。

'lg MY K 用8代入,lg α(H)= g K MY –8,再查EDTA 的)(lg H Y α表,即可求得允许的最低pH 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