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1位全加器的仿真
一位全加器VHDL的设计实验报告
![一位全加器VHDL的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b4c4e4b8f67c1cfad6b869.png)
EDA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一位全加器VHDL的设计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一位全加器的VHDL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MAX+PLUSⅡ软件的使用,包括软件安装及基本的使用流程。
2、掌握用VHDL设计简单组合电路的方法和详细设计流程。
3、掌握VHDL的层次化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要用VHDL输入设计方法完成1位全加器的设计。
1位全加器可以用两个半加器及一个或门连接构成,因此需要首先完成半加器的VHDL设计。
采用VHDL层次化的设计方法,用文本编辑器设计一个半加器,并将其封装成模块,然后在顶层调用半加器模块完成1位全加器的VHDL设计。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打开文本编辑器,完成半加器的设计。
2、完成1位半加器的设计输入、目标器件选择、编译。
3、打开文本编辑器,完成或门的设计。
4、完成或门的设计输入、目标器件选择、编译。
5、打开文本编辑器,完成全加器的设计。
6、完成全加器的设计输入、目标器件选择、编译。
7、全加器仿真8、全加器引脚锁定四、结果及分析:该一位加法器是由两个半加器组成,在半加器的基础上,采用元件的调用和例化语句,将元件连接起来,而实现全加器的VHDL编程和整体功能。
全加器包含两个半加器和一或门,1位半加器的端口a和b分别是两位相加的二进制输入信号,h是相加和输出信号,c是进位输出信号。
构成的全加器中,A,B,C分别是该一位全加器的三个二进制输入端,H是进位端,Ci是相加和输出信号的和,下图是根据试验箱上得出的结果写出的真值表: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Ai Bi Ci Si Ci0 0 0 0 00 0 1 1 00 1 0 1 00 1 1 0 11 0 0 1 01 0 1 0 11 1 0 0 11 1 1 1 1。
数字逻辑实验报告(全加器)
![数字逻辑实验报告(全加器)](https://img.taocdn.com/s3/m/84f62a99a0116c175f0e4845.png)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实验实验项目:一位全加器的原理及实现姓名: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14-8班学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12月15日实验项目名称:一位全加器的原理及实现一、实验要求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实现全加器的功能。
二、实验目的掌握一位全加器的设计方法原理和使用,熟悉掌握数字电路设计步骤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全加器功能分析:全加器是能够计算低位进位的二进制加法电路。
与半加器相比,全加器不只考虑本位计算结果是否有进位,也考虑上一位对本位的进位,可以把多个一位全加器级联后做成多位全加器。
全加器有三个输入端:被加数Ai、加数Bi、相邻低位进位Ci-1,两个输出端:本位和Si以及相邻高位进位Ci。
由功能分析,一位全加器真值表如下:输入输出Ci-1 Ai Bi Si Ci0 0 0 0 00 0 1 1 00 1 0 1 00 1 1 0 11 0 0 1 01 0 1 0 11 1 0 0 11 1 1 1 1由上表可以得到一位全加器各输出的逻辑表达式:由以上2式可以画出逻辑电路图,如下:四、实验步骤 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打开Quartus Ⅱ后,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
选择仿真器件,器件选择FLEX10K ,芯片选择EPF10K10TC144-4 。
新建“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 ”文件画逻辑图并编译。
新建“Vector Waveform File ”波形文件,设置好输入的波形,保存文件并分析仿真波形。
选择“Assignments ”->“Pins ”,绑定管脚并编译。
选择“Tools ”->“Programmer ”点击“Start ”下载到芯片并进ii i i i i i i i i i B A C B C A C C B A S ⋅+⋅+⋅=⊕⊕=---111行逻辑验证。
五、实验设备LP-2900逻辑设计实验平台,计算机,QuartusⅡ六、实验结果Ci-1端输入波形周期为200微秒Ai端输入波形周期为100微秒Bi端输入波形周期为50微秒仿真波形如下:经过验证,仿真波形符合设计要求。
实验一 1位二进制全加器的设计
![实验一 1位二进制全加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92c26f011ca300a6c390ad.png)
实验一基于原理图输入法的1位二进制全加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QuartusⅡ开发平台的基本使用。
2、学习基于原理图输入设计法设计数字电路的方法,能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法设计1位二进制半加器、1位二进制全加器。
3、学习EDA-V型实验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根据1位二进制半加器、1位二进制全加器的真值表,设计并画出1位二进制半加器的原理框图,由半加器及门电路设计并画出1位二进制全加器的原理框图(最终设计的是1位二进制全加器)。
2、用QuartusⅡ原理图输入输入法输入1位二进制半加器的原理框图,并进行编译。
如有输入错误,修改后再进行编译。
4、根据1位二进制半加器的工作原理,选择输入合适的输入信号和波形及其输出信号,进行仿真,得到器件的输入与输出波形,验证设计是否正确。
5、创建1位二进制半加器的的元件图形符号。
6、用QuartusⅡ原理图输入输入法输入1位二进制半加器的原理框图(要求用半加器及门电路设计),并进行编译,仿真。
7、确定实验箱电源关闭的情况下,连接好下载线,然后打开实验箱电源,对器件进行编程下载。
8、编程下载成功后,关闭实验箱电源,拆除下载线,按器件引脚设定及功能要求,连接好各测试线,进行硬件测试验证。
三、实验预习要求1、学习、掌握QuartusⅡ的基本使用,学习本EDA-V实验开发系统。
2、根据1位二进制半加器、1位二进制全加器的真值表,设计并画出1位二进制半加器的原理框图,由半加器及门电路设计并画出1位二进制全加器的原理框图。
3、根据1位二进制半加器、1位二进制全加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并画出它们的输入、输出的理论工作波形。
4、初步制定全加器的引脚锁定。
四、实验要求1、实验原理中详细写出1位二进制半加器、1位二进制全加器的设计过程,及它们的输入、输出的理论工作波形。
2、根据实验内容,详细写出实验的各个步骤,方法。
3、记录实验现象或波形,并与理论值比较、分析。
(如仿真波形与理论工作波形的比较分析,硬件测试与理论真值表的比较分析)。
实验五1位全加器的文本输入(波形仿真应用)
![实验五1位全加器的文本输入(波形仿真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f4f5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b.png)
实验五 1位全加器的文本输入(波形仿真用)1.实验目的通过此实验让学生逐步了解、熟悉和掌握FPGA开发软件Quartus II的使用方法及VHDL 的编程方法。
学习电路的仿真方法。
2.实验内容本实验的内容是建立一个1位全加器。
在实验箱上的按键KEY1~KEY3分别为A、B 和Cin,并通过LED1~LED3指示相应的状态。
输出Sum和Cout通过LED7和LED8指示。
3.实验原理1位全加器的真值表如下所示。
表1位全加器逻辑功能真值表4.实验步骤(1) 启动Quartus II,建立一个空白工程,然后命名为full_add.qpf。
(2) 新建full_add.vhd源程序文件,编写代码。
然后进行综合编译。
若在编译过程中发现错误,则找出并更正错误,直到编译成功为止。
也可采用原理图文件的输入方式,建立半加器,然后在组成1位全加器。
原理图如下所示半加器设计1位全加器设计(3) 波形仿真步骤如下:① 在Quartus II 主界面中选择File → New 命名,打开新建文件对话框,从中选择V ector Waveform File ,如下图所示。
单击OK 建立一个空的波形编辑窗口。
选择File →Saveas 改名为full_add.vwf。
此时会看到窗口内出现如下图所示。
图 新建文件对话框 图 新建波形文件界面② 在上图所示的Name 选项卡内双击鼠标左键,弹出如图 所示的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单击Node Finder 按钮,弹出如图 所示的对话框。
图 添加节点对话框③ 按照下图所示进行选择和设置,先按下“list ”按钮,再按下“>>”按钮添加所有节点,最后按下“ok ”按钮。
图添加节点④波形编辑器默认的仿真结束时间为1us,根据仿真需要可以设置仿真文件的结束时间。
选择Edit→ End Time命令可以更改。
这里采用默认值不需更改。
图添加完节点的波形图⑤编辑输入节点的波形。
编辑时将使用到波形编辑工具栏中的各种工具。
实验一 1位全加器电路设计
![实验一 1位全加器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53c5d6312b3169a551a40a.png)
实验一1位全加器电路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会利用Quartus Ⅱ软件的原理图输入方法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2、熟悉利用Quartus Ⅱ软件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的方法;3、理解层次化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1、用原理图输入方法设计完成一个半加器电路。
并进行编译与仿真。
2、设计一个由半加器构成1位全加器的原理图电路,并进行编译与仿真。
3、设计一个由1位全加器构成4位加法器的原理图电路,并进行编译与仿真。
三、实验步骤1. 使用Quartus建立工程项目从【开始】>>【程序】>>【ALtera】>>【QuartusII6.0】打开Quartus软件,界面如图1-1示。
图1-1 Quartus软件界面在图1-1中从【File】>>【New Project Wizard...】新建工程项目,出现新建项目向导New Project Wizard 对话框如图1-2所示。
该对话框说明新建工程应该完成的工作。
在图1-2中点击NEXT进入新建项目目录、项目名称和顶层实体对话框,如图1-3 所示,顶层实体名与项目名可以不同,也可以不同。
输入项目目录如E:\0512301\ first、工程项目名称和顶层实体名同为fadder。
图1-2 新建工程向导说明对话框图1-3 新建工程目录、项目名、顶层实体名对话框接着点击NEXT进入新建添加文件对话框如图1-4所示。
这里是新建工程,暂无输入文件,直接点击NEXT进入器件选择对话框如图1-5所示。
这里选择Cyclone 系列的EP1C6Q240C8。
图1-4 新建添加文件对话框图1-5器件选择对话框点击NEXT进入添加第三方EDA开发工具对话框如图1-6所示。
图1-6 添加第三方EDA开发工具对话框本实验只利用Quartus集成环境开发,不使用其它EDA开发工具,直接点击NEXT进入工程信息报告对话框如图1-7所示。
点击Finish完成新建工程项目的建立如图1-8示。
实验一 1位全加器的设计(修改后)
![实验一 1位全加器的设计(修改后)](https://img.taocdn.com/s3/m/208a244a767f5acfa1c7cda5.png)
• 步骤三:编辑全加器的原理图: 步骤三:编辑全加器的原理图:
• 由file->new,打开原理图文件Block Diaoram/Schematic File,并存盘为full_adder.bdf
左键双击原理图编辑窗空白处,弹出如下窗口
• 调入 1)半加器:half_adder, 2)二输入或门:2or, 3)输入,输出引脚
实验一 1位全加器的设计 位全加器的设计
一位全加器的原理分析
• 一位全加器可由两个一位半加器与一个或 门构成,其原理图如下图。
该设计利用层次结构描述法, • 首先设计半加器电路,将其打包为半加器 模块; • 然后在顶层调用半加器模块 半加器模块和ALTERA提供 半加器模块 的二输入或门 输入或门组成全加器电路; 输入或门 • 最后将全加器电路编译下载到实验箱,
输入是 两个加数:ain,bin, 一个进位:cin 这三个输入数据是1位(1bit),可由DE2的 SW0,SW1,SW2提供 为了显示更加清楚,可以将ain,bin,cin的输出引 出到DE2上的红色发光二极管显示,可选用 LEDR0,LEDR1,LEDR2. 输出是: 输出是: 和:sum 进位:cout 输出可由DE2的绿色发光二极管显示,可选用 LEDG0,LEDG1
• 步骤一:建立full_adder的工程 (project)
新建立full_adder工程(project)
设置project相关参数
• 设置project放置的位置及其名称,随后按 Next继续
• 添加文件到工程(project)中,在无相关文件需要 添加的情况下,按Next继续
• 选择FPGA目标器件,根据DE2的平台情况,选 择cyclone II系列的EP2C35F672C6,继续
实验一1 1位全加器的设计
![实验一1 1位全加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2d90ca76eeaeaad1f330ec.png)
实验一1位全加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ISE软件的使用;2.熟悉下载平台的使用;3.掌握利用层次结构描述法设计电路。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由数字电路知识可知,一位全加器可由两个一位半加器与一个或门构成,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该设计利用层次结构描述法,首先设计半加器电路,将其打包为半加器模块;然后在顶层调用半加器模块组成全加器电路;最后将全加器电路编译下载到实验板,其中a,b,cin 信号可采用实验箱上SW0,SW1,SW2键作为输入,输出sum,cout信号采用发光二极管LED3,LED2来显示。
图1 全加器原理图三、实验步骤1.在ISE软件下创建一工程,工程名为full_adder,工程路径在E盘,或DATA盘,并以学号为文件夹,注意不要有中文路径,注意:不可将工程放到默认的软件安装目录中。
芯片名为Spartan3E系列的XC3S500E-PQG2082.新建Verilog HDL文件,首先设计半加器,输入如下源程序;module half_adder(a,b,s,co);input a,b;output s,co;wire s,co;assign co=a & b;assign s=a ^ b;endmodule3.保存半加器程序为half_adder.v,通过HDL Bench画仿真波形,获得仿真用激励文件,随后进行功能仿真、时序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观察两种仿真波形的差异。
4.在Design窗口中,选择Design Utilities→Create Schematic Symbol创建半加器模块;5.新建一原理图(Schematic)文件,在原理图中调用两个半加器模块、一个或门模块,按照图1所示连接电路,并连接输入、输出引脚。
完成后另保存full_adder.sch。
6.对设计进行综合,如出现错误请按照错误提示进行修改。
7.HDL Bench画仿真波形,获得仿真用激励文件,分别进行功能与时序仿真,验证全加器的逻辑功能,观察两类波形的差异。
1用VHDL设计的一位二进制全加器的示例程序
![1用VHDL设计的一位二进制全加器的示例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c926d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9.png)
1用VHDL设计的一位二进制全加器的示例程序VHDL(Very 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种硬件编程语言,它使用结构化的方法来描述数字系统中的电路。
在设计一位二进制全加器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二进制全加器。
二进制全加器是一种逻辑电路,用于将两个二进制位以及一个进位输入相加,并生成一个和输出以及一个进位输出。
以下是一个使用VHDL编写的一位二进制全加器的示例程序:```vhdl-- Entity声明entity full_adder isportA, B, Cin : in std_logic; -- 输入端口,分别对应两个二进制位和进位Sum, Cout : out std_logic -- 输出端口,分别对应和和进位end full_adder;-- Architecture实现architecture behavior of full_adder isbeginprocess(A, B, Cin)variable temp_sum : std_logic;begintemp_sum := (A xor B) xor Cin; -- 计算和值Sum <= temp_sum; -- 输出和值Cout <= (A and B) or (Cin and (A xor B)); -- 计算进位end process;end behavior;```该程序定义了一个名为`full_adder`的实体,它有3个输入端口(A,B和Cin)和2个输出端口(Sum和Cout)。
`std_logic`是VHDL中的一种数据类型,用于表示逻辑电平。
在架构部分,程序使用一个过程来计算和值(temp_sum)和进位(Cout)。
和值的计算通过使用异或(`xor`)操作符来实现,进位的计算则使用与(`and`)和或(`or`)逻辑操作符的组合来实现。
实验一一位二进制全加器设计实验
![实验一一位二进制全加器设计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a222ce927284b73f242509a.png)
大学实验报告学生: 学 号: 专业班级: 中兴101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2012 9 28 实验成绩:实验一 一位二进制全加器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Quartus II 的VHDL 文本设计和原理图输入方法设计全过程; (2)熟悉简单组合电路的设计,掌握系统仿真,学会分析硬件测试结果; (3) 熟悉设备和软件,掌握实验操作。
二.实验容与要求(1)在利用VHDL 编辑程序实现半加器和或门,再利用原理图连接半加器和或门完成全加器的设计,熟悉层次设计概念;(2)给出此项设计的仿真波形;(3)参照实验板1K100的引脚号,选定和锁定引脚,编程下载,进行硬件测试。
三.设计思路一个1位全加器可以用两个1位半加器及一个或门连接而成。
而一个1位半加器可由基本门电路组成。
(1) 半加器设计原理能对两个1位二进制数进行相加而求得和及进位的逻辑电路称为半加器。
或:只考虑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的相加,而不考虑来自低位进位数的运算电路,称为半加器。
图1为半加器原理图。
其中:a 、b 分别为被加数与加数,作为电路的输入端;so 为两数相加产生的本位和,它和两数相加产生的向高位的进位co 一起作为电路的输出。
半加器的真值表为表1 半加器真值表absoco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11由真值表可分别写出和数so ,进位数co 的逻辑函数表达式为:b a b a b a so ⊕=+=--(1)ab co = (2)图1半加器原理图(2) 全加器设计原理除本位两个数相加外,还要加上从低位来的进位数,称为全加器。
图2全加器原理图。
全加器的真值表如下:表2全加器真值表c a b co so0 0 0 0 00 0 1 0 10 1 0 0 10 1 1 1 01 0 0 0 11 0 1 1 01 1 0 1 01 1 1 1 1其中a为加数,b为加数,c为低位向本位的进位,co为本位向高位的进位,so为本位和。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一位全加器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一位全加器](https://img.taocdn.com/s3/m/7d913730d4d8d15abf234e41.png)
Si
Ci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描述
一位全加器的表达式如下:
Si=Ai⊕Bi⊕Ci-1
实验仪器
1.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箱
2.芯片74LS86、74LS08、74LS32
实验内容及步骤
各芯片的管脚图如下图所示:
一位全加器逻辑电路图如下所示:
1.按上图连线
电学实验报告模板
电学虚拟仿真实验室
实验名称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一位全加器
实验目的
1.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调试方法
实验原理
真值表
一位全加器的真值表如下图,其中Ai为被加数,Bi为加数,相邻低位来的进位数为Ci-1,输出本位和为Si。向相邻高位进位数为Ci
输入
输出
Ci-1
Ai
2.测试其逻辑功能,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数据:
Ci-1
Ai
Bi
Si
Ci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1
10010 Nhomakorabea1
0
1
0
1
一位全加器
![一位全加器](https://img.taocdn.com/s3/m/60d4c752caaedd3383c4d386.png)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一位全加器的设计一、实验要求(1)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或者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方法皆可(2)如果是原理图,把图贴出来,如果是代码,附上代码(3)写清楚设计过程(4)用仿真波形说明全加器功能正确二、实验目的1、学会在仿真平台上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及时序仿真。
2、进一步熟悉利用quartusⅡ进行电路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
3、掌握1位全加器原理图输入设计的基本方法及过程。
4、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字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与分析实际电路的基本技能,并了解基本逻辑单元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全加器是一个能对两个一位二进制数及来自低位的“进位”进行相加,产生本位“和”及向高位“进位”的逻辑电路。
该电路有3个输入变量,分别是2个加数A、B及1个低进位Cin,两个输出变量,分别是本位S和向高进位Co。
用原理图输入法构造一位全加器,并进行时序仿真。
1、全加器真值表分析:输入A 输入B 输入Cin 输出S 输出Co0 0 0 0 00 0 1 1 00 1 0 1 00 1 1 0 11 0 0 1 01 0 1 0 11 1 0 0 11 1 1 1 1由真值表写逻辑函数表达式S=A⊕B⊕Cin Co=ACin+BCin+AB画原理图时,用到2个异或门,3个二端口与门,一个三端口或门。
2、设计原理图:四、实验结果连接时没有错误,进行波形仿真,输入端A、B、Cin周期分别为10ns、20ns、30ns得到波形图如下:仿真波形分析:输入:A=0、B=0、Cin=0时,输出S=0、Co=0输入:A=1、B=0、Cin=0时,输出S=1、Co=0输入:A=0、B=1、Cin=0时,输出S=1、Co=0输入:A=1、B=1、Cin=1时,输出S=1、Co=1五、实验结论本实验实现的是简单层面上设计加法器的功能,而没有考虑到从加法器的性能上选择实验。
实验二 一位全加器实验
![实验二 一位全加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dd6b6fd4693daef5ef73d8f.png)
实验二一位全加器实验【实验环境】1.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XP2. QuartusII、GW48-PK2或DE2-115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实验目的】1、熟悉原理图和VHDL语言的编写。
2、验证全加器功能。
【实验原理】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能完成两个二进制位的加法操作,考虑每种情况下的进位信号,完成8组数据的操作。
【实验步骤】1.1建立工程项目1.1.1 启动QuartusⅡ1.1.3 原理图设计新建项目后,就可以绘制原理图程序了。
下面以一位全加器如图1-12所示为例,讲解原理图的编辑输入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图1-12 一位全加器原理图(1)执行菜单“File”→“New…”,或在工具栏中单击图标,弹出如图1-13所示的“New”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的“Design Files”项中选择“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在单击“OK”按钮,QuartusⅡ10.0的主窗口进入如图1-14所示的原理图工作环境界面。
图1-13 “New”对话框(2)在如图1-14所示的原理图工作环境界面中单击图标或在原理图编辑区的空白处双击鼠标或在原理图编辑区的空白处右键单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Insert”中的任意一个,弹出如图1-15所示的元件输入对话框,在“Name”栏中直接输入所需元件名或在“Libraries: ”的相关库中找到合适的元件,再单击“OK”按钮,然后在原理图编辑区中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将元件调入原理图编辑区中。
为了输入如图1-12所示的原理图,应分别调入and2、xor2、or3、input、output。
对于相同的器件,可通过复制来完成。
例如3个and2门,器操作方法是,调入一个and2门后,在该器件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Copy”命令将其复制,然后在合适的位置上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aste”命令将其粘帖即可。
一位二进制全加器
![一位二进制全加器](https://img.taocdn.com/s3/m/5519d3d4195f312b3169a502.png)
一位二进制全加器自动化5班 09006610511 崔功高实验目的:学习一位二进制全加器的原理;编辑程序完成二进制全加器的仿真。
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设计程序独立完成全加器的仿真。
全加器由两个半加器组合而成,原理类似。
半加器不考虑低位进位,但有高位进位;全加器要考虑低位的进位且该进位和求和的二进制相加,可能获得更高的进位。
所以,一位二进制半加器要两个输入一个进位一个输出,全加器比此多一个低位进位端共五个端口。
实验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m ISPORT(a,b,c:IN STD_LOGIC;S,C0:OUT STD_LOGIC);END ENTITY m;ARCHITECTURE one OF m ISSIGNAL abc: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BEGINabc<=a&b&c;PROCESS(abc) ISBEGINCASE(abc) ISWHEN"000" => S<='0';C0<='0';WHEN"001" => S<='1';C0<='0';WHEN"010" => S<='1';C0<='0';WHEN"011" => S<='0';C0<='1';WHEN"100" => S<='1';C0<='0';WHEN"101" => S<='0';C0<='1';WHEN"110" => S<='0';C0<='1';WHEN"111" => S<='1';C0<='1';WHEN OTHERS=>NULL;END CASE;END PROCESS;END ARCHITECTURE one;原理图自动化5班09006610511 崔功高实验数据分析:由输出图形看出:a=0,b=0,c=0,则C0=0,S=0;a=0,b=0,c=1,则C0=0,S=1;a=0,b=1,c=0,则C0=0,S=1;a=0,b=1,c=1,则C0=1,S=0;a=1,b=0,c=0,则C0=0,S=1;a=1,b=0,c=1,则C0=1,S=0;a=1,b=1,c=0,则C0=1,S=0;a=1,b=1,c=1,则C0=1,S=1;实验总结:更能明白全加器的工作原理。
实验2运算器ALU实验
![实验2运算器ALU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eff100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a.png)
实验2 运算器ALU实验运算器ALU是CPU的主要部件,数据处理的中心。
ALU可以实现算术加减运算和逻辑“与”、“或”、“非”运算,本实验设计8位ALU,为完成8为ALU,我们从1位全加器设计开始,经1位加法器,4位加法器,4位加减法器,到4位算术逻辑运算器ALU;再由4位ALU到8位ALU。
2.1 1位加法器设计1位加法器是构成多位加法器的基础,通过1位加法器可以组成4位加法器,4位减法器。
因此,本实验首先从1位全加器开始。
2.1.1 实验题目1位全加器。
2.1.2 实验内容设计1位全加器,并通过输入波形图验证。
2.1.3 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熟悉CAD软件QuartusII的使用,掌握使用QuartusII仿真来验证电路设计正确性的方法。
2.1.4 实验步骤设置本实验的项目所在路径,命名项目的名称为1ALU,顶层文件的名称也自动命名为1ALU。
如在文件夹C:\eda\ALU下新建工程1ALU,如图2-1 新建工程1ALU所示。
图2-1 新建工程1ALU直接点击next,直到器件选择对话框,如图2-2所示。
这里根据最终使用的FPGA器件选择一种器件,如Cyclone下的EP1C3T144C8,如果不下载到FPGA上进行实验,选择哪一种器件都无所谓。
图2-2 实现器件选择指定设计、仿真和时序验证工具,如图2-3所示,点击next,完成工程建立。
图2-3 工具选择设计1位全加器FA1位全加器是指可以实现两个1位二进制数和低位进位的加法运算逻辑电路(半加器不包括低位进位C i-1)。
它依据的逻辑表达式是:进位C i=A i B i+A i C i-1+B i C i-1,和S i=A i⊕B i⊕C i-1(本算式推导过程可以在教材中找到)。
其中A i和B i是两个1位二进制数,C i代表向高位的进位,C i-1代表低位来的进位,S i代表本位和。
依据上述逻辑表达式,设计实现1位全加的电路图。
一位全加器版图设计与模拟
![一位全加器版图设计与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7a2e107102d276a201292e08.png)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位全加器版图设计与模拟专业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张戡指导教师保慧琴毕业时间2014年6月毕业一、题目一位全加器版图设计与模拟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对一位全加器的版图设计与模拟进行研究,从而对版图设计的重点、要点、难点进行分析掌握,同时对全加器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之后其他器件版图设计积累经验。
了解一位全加器工作原理及运作特性,利用L-edit 软件制作全加器原理电路图;学习L-edit 软件操作与调试,阅读软件说明了解常用器件架构中各部最小尺寸与最小间隔;运用L-edit 软件绘制一位全加器版图,使版图符合规范结构完整正确并对其进行仿真得到正确完整的仿真结果;最后对版图进行优化使得所绘版图为符合L-edit 软件要求的最小版图器件并再次进行仿真得出结果总结心得。
三、主要技术指标对两个一位二进制数及来自低位的“进位”进行相加,产生本位“和”及向高位“进位”。
全加器有三个输入端,二个输出端,其真值表如下所示。
其中Ai 、Bi 分别是被加数、加数,Ci-1是低位进位,Si 为本位全加和,Ci 为本位向高位的进位。
四、进度和要求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1] Christopher Saint,Judy Saint. 集成电路版图基础—实用指南[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2):132-145.[2] R.Jacob BakerHarry W. Li/David E. Boyce. CMOS电路设计[M].技术出版社,2006.01.[3] Alan Hastings. 模拟电路版图艺术[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9.[4] P.E.艾伦.D.R. CMOS模拟电路设[M]. 科学出版社,1995.02.[5] 曾庆贵.集成电路版图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2.学生张戡指导教师保慧琴系主任张会生摘要集成电路版图是电路系统与集成电路工艺之间的中间环节,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指把一张经过设计电子电路图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光刻掩膜图形,再经过工艺加工制造出能够实际应用的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