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39张语文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49张PPT)

作业
• 导与练4.1达标演练;
• 完善导与练前面的空挡。
• 希望你进步,老师就满意。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 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也叫地形、地貌:地球陆地表面的形态或外貌。 思考:世界上最深的湖和最大的淡水湖成因相 同吗?喜马拉雅山和富士山成 因相同吗?坚如磐石稳如泰山有科学道理吗?
1960 年,基 拉韦厄火山大 爆发,熔岩流 从高处奔腾而 下,注入大海, 迅速在海边填 造了一块约2 万平方千米的 新陆地。
当今世界的地表形态,是内外 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 力 作 用 流 水 作 用 风 力 作 用
形
成
地
貌
侵蚀
上游 高山峡谷、 瀑布、沟壑 等地表形态 大风区
搬运(纽带)
中游
沉积(堆积)
下游
作用 地区
风蚀蘑菇、 风蚀洼地、 风蚀柱等
沉积物 冲积平原、颗粒大 泥沙堆积、 河口三角 的先沉 河道变宽 洲 积,颗 过渡区 减弱区 粒小的 后沉积, 沙丘、黄 具有分 “飞沙走石” 土堆积 选性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1、(1)公元79-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 岸处于下降运动中,判断依据是底部被 石灰岩覆盖部分看不见了。
(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 于上升运动状态中,判断依据是石柱有 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生物钻孔的痕迹。 (3)长期性、周期性。
三、外力作用 1、概念 2、能量来源 3、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湿润 地区
干旱 地区
2、表现形式
(1)风化 (2)侵蚀
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 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V形谷;石林、峰林;石钟乳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共59张)

流 ①冲刷坡面, ① 搬 运 侵 蚀 ①山前形成冲积
水 形成沟谷,例 后的产物 扇②河流中下游
作 如造成黄土高 ②流速降低, 形成冲积平原和 用 原千沟万壑的 泥沙逐渐沉 河口三角洲
地貌②瀑布、 积 峡谷是最强烈
的表现
风 风蚀沟谷、风 ①搬走地表 ①风沙堆积,形
力 蚀洼地 、戈壁、沙尘、碎屑 成沙丘、沙垄
冰碛丘陵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的成因分类
(1)岩浆岩:分侵入岩(花岗岩)和喷 出岩(玄武岩), 喷出岩多形成气孔
(2)沉积岩:分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有 层理构造、有化石 (3)变质岩:分大理岩、板岩,有片理结构
(化石) 变质作用
? ?
循环过程
岩浆--岩石--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 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
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
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和 U型谷。
冰斗
角峰
"U"型谷
角峰——冰川侵蚀作用
高山冰川向下运动时,把地表物质刨掉并带走,下降到一定高度
时,冰川融化,因此携带的大小石块被散落到原地,形成了图中 的景观。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基拉伟厄火山大爆发
返
内力作用中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地壳 运动方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举例 相互关系 运动 向
水 平 运 动
平行于地 球表面
岩层发生 绵长的断 水平位移、裂带或巨 弯曲变形 大的褶皱
山脉
喜马拉
雅山脉、
东非大
裂谷、 大西洋
同时存在、
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优质课件(共40张)(共40张)

筏板基础专项施工实施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筏板基础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和准备工作。
勘察工作包括对地基土壤的性质、承载力和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以便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二、材料准备在进行筏板基础施工时,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混凝土、钢筋和木模板等材料。
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同时需要对钢筋进行验收和保护工作。
木模板则需要经过防腐处理,以保证模板的使用寿命和施工质量。
三、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在进行筏板基础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包括挖土、填土和夯实等工作。
挖土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填土时应选择合适的填料,并进行夯实,以保证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模板安装:在地基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木模板的安装工作。
模板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模板的平整和密实。
同时,需要对模板进行固定,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位移和变形。
3. 钢筋绑扎: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钢筋的绑扎工作。
钢筋的绑扎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钢筋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要求。
同时,需要对钢筋进行验收,以保证钢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4. 混凝土浇筑: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同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施工安全在进行筏板基础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五、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筏板基础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的合格和稳定。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材料和工艺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优质课件(共32张)

A
B
D
C E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表形态: 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
地质作用: 指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 态、组成物质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 作用。
看课本回答,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有 哪两种?
阅读分析:
地表形态的变化 作用动力产生的来源
内力作用
巨大的褶皱山 和 垂 直 运
脉
动相伴发
生,主要
地势的起伏变 化和海陆变迁
以水平运 动为主, 以垂直运
动为辅。
P75活动——1
学生活动:
(1)公元79-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 于下降运动中,判断依据是底部被石灰 岩覆盖部分看不见了。
(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 于上升运动状态中,判断依据是石柱露 出地面部分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生 物钻孔的
向改变地
外 力 作 用
来自地球外部,风化,侵蚀, 主要是太阳辐 搬运,堆积 射能
总的趋势是 使地表起伏 状况趋于平 坦
表,以内 力作用为 主
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
风化示意图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 的岩石容易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 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原地就 形成了侵蚀地貌
阅读上面两段图片和文字,说说风化与侵蚀有何 区别?
(1)这些地貌主要是在什么外力作用 下形成的?
(2)简单推测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
河流沟谷、峡谷
瀑
布
水流冲水刷冲侵刷蚀 侵蚀作作用用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共38张)PPT课件

类型
岩层运动 方向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球表面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球表面
图像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地壳水平位移, 岩层弯曲变形
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
隆起或凹陷 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变迁
实例 关系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青藏高原、台湾海峡、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合作探究
1、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 回答(1)~(2)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五种外力作用间的关系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固结成岩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植物根劈
急流跌宕的瀑布
河流沟谷、峡谷
瀑
布
水流冲水刷冲侵刷蚀 侵蚀作作用用
流水的化学 侵蚀作用
•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 使其回退,常形成陡崖。
台 湾 野 柳 风 景 女区 王 头 石
流水堆积地貌
海浪搬运、堆积地貌----------沙滩
漫天黄沙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1.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分析黄土高 2.分析长江三峡形成的 原及千沟万壑地貌的形成原因? 地质作用?
岩石圈物质循环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风
化 、
岩浆岩
侵 蚀 、
冷
变
却
搬
凝
质
运
固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共44张PPT)

海 浪 侵 蚀 作 用
流水堆积地貌
No Image
风
风力堆积作用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 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深厚黄土层的来源 ——风力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作用
• 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
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
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这些山脉
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
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纵横交
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
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
三大平原。它们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格
局。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43张PPT)

自我梳理
外力作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成果展示3 外力作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成果展示2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流水侵蚀作用 —— V型谷
流水的溶蚀(化 学侵蚀)作用形 成喀斯特地貌
CaCO3+H2O+CO2=Ca(HCO3)2
流水的溶蚀作用
石柱
石钟乳
1、微视频的学习反馈 2、微视频学习成果展示
①教材内的探究 3、小组活动
②拓展提升
4、解决困惑 5、当场检测
作个小小地质宣传员
答案 1.C 2.C 3.A 4.B 5.B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质作用 地表形态变化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固结成岩
拓展提升
1、渤海是我国的内 海,黄河是世界上含沙 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黄 河都有14亿吨的泥沙注 入渤海,以这种速度,2 千年后渤海将被泥沙填 满,而实际上从渤海形
渤海所成在至的今地,壳它在的不形状断和下水 沉,而且地深壳并下无沉多的大速变度化,与为泥什 沙注入的速么度?大体相当。
喜马拉雅山岩层中有鱼类、海螺、海藻的化石 ,而台湾海峡的海底存在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 四章第一节 营造地表 形态的力量(共43张PPT)
2020/8/25
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探研式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中的应用
课前预学 课堂研讨 课后应用
1、观看《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微课视频
2、初步了解基本现象、概念、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优质课件(共53张PPT)

• 3、塑造地表形态的的主要方式是 什么?
一、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一、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长白山天池(吉林)
——岩浆活动的“杰作”
2.变质作用:
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岩石)在一定温 度、 压力下发生变质。
想一想
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在台湾海峡 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这反映了什么???
风
风
蚀 柱
蚀
城
堡
风力侵蚀地貌(西北)
风 蚀 蘑 菇
风 蚀 洼 地
流水侵蚀地貌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瀑 布
河流沟谷、峡谷
流水侵蚀地貌喀斯特ຫໍສະໝຸດ 貌(岩溶 地貌)——西南地区
溶洞
钟乳石
冰川侵蚀地貌
角峰 冰斗
海蚀柱
海水侵蚀地貌
海蚀崖 海蚀拱桥
3.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把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 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a 裸岩b 荒漠
风力沉积沙丘
风力沉积黄土塬c
流水侵蚀黄土 沟谷
华北平原
d 河口三角洲 冲积扇
• 解析:在不同地区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不同: • 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较湿润地区以流水的作用为
主, • 地势较高的地区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地势低洼处主要
表现为沉积作用。 • 做题关键是判断出来图中各箭头表示的地理过程。 • 蒙古高原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烈,黄土高原是由风力沉
3.地壳运动
由来自地球内部的强大力量(内力) 引起地壳发生变形和位移的构造运动。
如:板块运动、地震
2019-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39张PPT)-文档资料

第四章 •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 衰变的能量
12
外力作用
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 射能和重力能
1.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最缓慢,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表现 形式
岩浆活动
剧烈变化,但改变有限 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塑造地表
丹霞地貌
顶平、身陡、麓缓 明显的水平层理构造 是丹霞地貌的显著特征
• 水蚀地貌
丹霞地貌
远古的红色砂岩沉积 随地壳上升后经流水切割 形成丹霞地貌
• 水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
• 峰林、石林、溶洞、石钟乳、石笋、地下河 • 都是喀斯特地貌的显著特征
喀斯特峰林(张家界)
喀斯特石林(路南石林)
喀斯特溶洞、石笋、石钟乳
沉积岩
• 外力作用生成,如石灰岩 •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
变质岩
•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 • 如大理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沉积岩
岩浆岩
冷重 却熔 凝再 固生
岩浆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岩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四章 • 地表形态的塑造
谢谢!
1.内力作用
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
2.外力作用
生物
风
外力 作用
流水
冰川
2.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堆积作用
搬运作用
2.1 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岩石老化、脱落
花岗岩球状风化
石蛋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件(共39张PPT)

地 貌
风蚀洼地
台 风蚀蘑菇
湾
野
柳
风力侵风 蚀作用 —女—雅景区 丹地貌
王
头
石
风蚀城堡
风蚀柱
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
冲积平原 冲积B扇
三角洲
流水沉积作用
地表石块砸乱无章,分 散的堆积在一个地区。
冰碛丘陵
风向:由缓坡吹来
(1)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A____图,该地形 名称叫_V__形__谷_。 (2)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B____图,该地形 名称叫_风__蚀__蘑_。菇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C____图,该地形 的称叫_U_形__谷__、。冰斗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_D____图,该 地形名称叫_三__角__洲_。
3、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 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地震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 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 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 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 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等震线
地
震中距
震
震中
构
震 源
造
深 度
示
意
图
震源
地 中 海 - 喜 玛 拉 雅
环 太 平 洋 地 震 带
世 界 有 两 大 地 震 带
地
震
带
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我国的主要 地震带分布 在哪里?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 云南两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滑坡
斜坡上的 岩体或土 体在重力 作用下, 沿一定的 滑动面整 体下滑现 象。
3、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 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 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 力极强。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49张PPT)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 放射性元素衰变
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1
表现形式
地壳 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形成绵长断裂带和巨大褶皱山系 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喷出地表时才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不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内、外力作用比较
作用 特点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地球内部热能 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以及地球重力能
地壳运动 、岩 风化、侵蚀 、搬运、
浆活动、变质 作用
堆积 等作用
对地表形态 影响
使地表变得
高低起伏
使地表趋于 平坦
2
14
东 非 大 裂 谷
2020/7/24
15
喜马拉雅山
现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面积广阔的海域;长期 以来喜马拉雅山以极快的速度抬升,在5300万年前开始成 陆,之后不断抬升形成“世界屋脊”。
2
6
④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 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 外力侵蚀而成;若侵蚀面上部覆盖新的岩层,是因为上升 后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而成;若侵蚀面上部为风 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在遭受外力侵蚀。 ⑤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 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2
7
真题 1 (2007·天津文综)右图是“喜马拉雅 山区某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图中地 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 A)
A.受挤压,经侵蚀 C.受张力,经搬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共47张PPT)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是什么力量营造了这样千变万化
的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表面的起伏 状态,又称地形 或地貌。
‖内力作用‖
思考
•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 2.内力作用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 3.在内力作用中,哪一种是塑造地表形
态的最主要方式?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1.岩浆活动
2.变质作用:
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岩石)在一定温度、 压力下发生变质。
——石灰岩在高温高压 下变软,最终重新结晶 形成的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6:33:29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共37张PPT)共39页文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共37张
PPT)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沉积岩
岩浆岩
冷重 却熔 凝再 固生
岩浆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岩
38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 水蚀地貌
丹霞地貌
顶平、身陡、麓缓 明显的水平层理构造 是丹霞地貌的显著特征
14
• 水蚀地貌
丹霞地貌
远古的红色砂岩沉积 随地壳上升后经流水切割 形成丹霞地貌
15
• 水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
• 峰林、石林、溶洞、石钟乳、石笋、地下河 • 都是喀斯特地貌的显著特征
16
喀斯特峰林(张家界)
17
喀斯特石林(路南石林)
3
1.内力作用
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
4
2.外力作用
生物
风
外力 作用
流水
冰川
5
2.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堆积作用
搬运作用
6
2.1 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岩石老化、脱落
花岗岩球状风化
石蛋地貌
7
2.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堆积作用
搬运作用
8
2.2 侵蚀作用
趋向平缓
34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35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 只能由岩浆直接生成 • 如花岗岩(侵入岩)和玄武岩(喷出岩) • 侵入岩坚硬致密,喷出岩有气泡
沉积岩
• 外力作用生成,如石灰岩 •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
变质岩
•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 • 如大理岩
36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四章 • 地表形态的塑造
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 衰变的能量
12
外力作用
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 射能和重力能
2
1.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最缓慢,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表现 形式
岩浆活动
剧烈变化,但改变有限 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塑造地表
风力侵蚀
• 形成风蚀地貌
• 如雅丹地貌(风蚀城堡、风蚀蘑菇)
外力作用 侵蚀
9
• 风蚀地貌
10
• 风蚀地貌
11
• 风蚀地貌
12
2.2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 形成风蚀地貌 • 如雅丹地貌(风蚀城堡、风蚀蘑菇)
外力作用 侵蚀
流水侵蚀
• 包括物理侵蚀和化学侵蚀 • 形成水蚀地貌
• 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沟谷
沉积 作用
流水沉积
• 具有分选性 • 形成流水沉积地貌 • 如三角洲、冲积平原、沙洲、
冲积扇、海滩
28
• 流水沉积
黄河三角洲
29
• 流水沉积
沙洲
冲积平原
30
• 流水沉积
冲积扇
31
• 流水沉积
海滩
32
2.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堆积作用
搬运作用
33
2.外力作用
使地表起伏状况
3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40
2.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堆积作用
搬运作用
23
2.3 堆积作用
风力沉积
• 具有分选性
• 形成风积地貌,如新月形沙丘
沉积 作用
24
• 风力沉积
25
• 风力沉积
迎风坡
风向
新月形沙丘示意图(俯视)
新月形沙丘示意图(侧视)
26
2.3 堆积作用
风力沉积
• 具有分选性
• 形成风积地貌,如新月形沙丘
18
喀斯特溶洞、石笋、石钟乳
19
• 水蚀地貌
20
2.2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 形成风蚀地貌 • 如雅丹地貌(风蚀城堡、风蚀蘑菇)
冰川侵蚀
• 形成冰蚀地貌
• 如冰斗、角峰、U形谷
外力作用 侵蚀
流水侵蚀
• 包括物理侵蚀和化学侵蚀 • 形成水蚀地貌 • 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沟谷
21
• 冰蚀地貌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