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四章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假设推理系统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 第4章 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  第4章 谓词逻辑



一般用大写字母, 如P, Q, R, …等大写英文字 母表示谓词, 对于任意的n元谓词, 为了把谓 词及其元数同时表示出来, 象表示n元函数 一样, 用诸如P(x1, x2,…,xn)表示. 例如, 用P(x): x是素数, S(x): x是学生, D(x): x是要死的, G(x,y): x > y, R(x, y, z): x 通过y和z等等. 对于n元谓词P(x1, x2,…,xn)(n 1), 当个体变 元取定个体域D中元素后就是一个命题, 如 G(3, 2): 3 > 2, 它是关于命题的函数, 称为命 题函数(propositional function). 显然, 命题函 数不是命题.


可以指定个体域为正整数集合,也可以是整数集合, 还可以是实数集合等,要同时讨论(3)和(4),可以指 定个体域为所有人组成的集合,也可以是所有动物 组成的集合等. 指定个体域D后,所涉及到的个体变 元在所给的个体域中可任意取元素. 个体域可以是有限集合,可以是无限集合. 我们把 世界上所有对象,如所有的动物、所有植物、所有 字母、所有数字等组成的集合称为全总个体域,简 称全域,它是最大的个体域. 之所以要给出这样的 个体域,是因为在很多问题讨论时都没有指定个体 域,这时就在全总个体域中讨论,它是默认的个体域.


之所以出现这种推理本身是正确的,但无法 证明其有效性的问题,是因为没有对原子命 题的内部形式结构及其逻辑关系进行讨论, 这正是谓词逻辑首先要研究的内容. 本书讨论的谓词逻辑是一阶逻辑. 利用谓词逻辑建立起来的数据库设计理论, 具有牢固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智能特点. 同 时,现实世界中的任何问题只要能用谓词逻 辑推理系统方式表示出来,就可以将它写成 逻辑程序设计PROLOG(PROgramming in LOGic)或LISP语言,并用计算机加以实现,如 已经开发出的一些智能教学专家系统等 .

离散数学24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离散数学24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在谓词逻辑中,除了命题逻辑中的推理规则继续有效外,还有以下四条规则。

设前提Г= {A 1,A 2,…,A k }.1. 全称指定规则(全称量词消去规则)US :例1 取个体域为实数域,F(x, y): x>y, P(x)=(∃y) F(x,y), 则(∀x)P(x) ⇒P(z)=(∃y) F(z,y).而不能(∀x) P(x) ⇒P(y)=(∃y) F(y,y).其中x,y 是个体变项符号,c 为任意的个体常量.或 (∀x ) P (x ) ∴ P (y ) (∀x) P (x )∴ P (c )2 . 全称推广规则(全称量词引入规则) UG:P(x)∴ (∀x)P(x)其中x是个体变项符号,且不在前提的任何公式中自由出现.3. 存在指定规则(存在量词消去规则) ES:(∃x)P(x)∴ P(c)1)c是使P(x)为真的特定的个体常量,不是任意的.2)c不在前提中或者先前推导公式中出现或自由出现,换句话说,此c是在该推导之前从未使用过的.4. 存在推广规则(存在量词引入规则) EG:P(c)∴ ( x)P(x)其中x是个体变项符号, c是个体常项符号.谓词逻辑的推理理论由下列要素构成.1. 等价公式2. 蕴含式3. 推理规则:(1) 前提引入规则 (2) 结论引入规则(3) CP推理规则 (4)归谬论(5) US规则 (6) UG规则(7) ES规则 (8) EG规则1)在推导的过程中,可以引用命题演算中的规则P、规则T、规则CP .2)为了在推导过程中消去量词,可以引用规则US和规则ES来消去量词.3)当所要求的结论可能被定量时,此时可引用规则UG和规则EG将其量词加入.4)证明时可采用如命题演算中的直接证明方法和间接证明方法.5)在推导过程中,对消去量词的公式或公式中没含量词的子公式,完全可以引用命题演算中的基本等价公式和基本蕴涵公式.6)在推导过程中,对含有量词的公式可以引用谓词中的基本等价公式和基本蕴涵公式.7)在推导过程中,如既要使用规则US又要使用规则ES消去公式中的量词(只要有可能,我们总是先使用规则ES,再使用规则US)。

2_5_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19页]

2_5_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19页]

P US(2)
注:转换为谓词填式
(4) D(s)
T(1), (3) I
做全称指定时,必须指定到s,才能建立与命题M(s)的联系。因证明结论就是谓词填 式,不用再推广到量化形式。
沈阳工业大学 牛连强 陈欣 张胜男 niulq@
2.5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b)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所有人都是必死的,希腊人都是人,所以希腊人都是 必死的。
,可符号化为:
∀x(Q(x)→R(x)),∀x(N(x)→R(x)),∀x(I(x)→┐R(x))⇒∀x(I(x)→(┐Q(x)∧┐N(x)))。
(1) ∀x(I(x)→┐R(x)) P
(7) ∀x(N(x)→R(x))
P
(2) I(a)→┐R(a)
US(1)
(8) N(a)→R(a)
US(7)
(3) ∀x(Q(x)→R(x)) P
(1) 全称指定(消去)规则US(Ubiquity Specification,或记为-) 此规则也可记作UI(Universal Instantiation),即全称(量词)实例化。 若∀xA(x)为1,则A(a)为1,即
∵ ∀xA(x) ∴ A(a) 其中的a为论域中的任意一个个体(arbitrary individual),但不能与A中的其 他个体名重复。 [例]由前提∀x(P(x)→Q(y))可实例化为P(t)→Q(y),而不能是P(y)→Q(y)。
配律)
量词作用域的扩张与收缩
沈阳工业大学 牛连强 陈欣 张胜男 niulq@
2.5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E37 x(B∨A(x)) B∨xA(x) E38 x(B∧A(x)) B∧xA(x) E39 x(A(x)B(x))xA(x)xB(x) E40 x(A(x)B)xA(x)B E41 xA(x)Bx(A(x)B) E42 AxB(x)x(AB(x)) E43 AxB(x)x(AB(x))

离散数学的谓词逻辑详解

离散数学的谓词逻辑详解
两种量词: 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
1.全称量词 : (任意,所有) x: “对一切x”,“对所有的x”, “对任一x”
如: x P(x) ┐ x P(x) x ┐ P(x)
“对一切x,P(x)是真” “并非对一切x,P(x)是真” “对一切x, ┐ P(x) 是真”
如: “ 所有人都是要死的”
于是令 M(x):x是人。 (1) x(M(x)→D(x)) (2) x (M(x)∧ ┐G(x))
命题符号化(翻译):
将汉语(或其他自然语言)语句翻译成逻辑表 达式,这在数学、逻辑编程、人工智能、软 件工程以及许多其他学科中都是一项重要的 任务。翻译的目的是生成简单而有用的逻辑 表达式。
命题符号化:
1.谓词与个体词
将简单命题分解成个体与谓词这样两个组成部分。谓词,通 常是用来描述个体的性质或特征,或者个体之间的关系。谓 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充与发展 。
例1:下面两个命题 1. 张华是学生 2. 李明是学生
a: 张华 b:李明 H:是学生 ,则 H(x):x是学生
1,2可分别表示成 H(a) ,H(b). 这样表示就揭示了两命题间有相同的谓语这一特征。
变元的约束
例1 : 令 P(x, y):“ x<y ”, Q(x):x是有理数; F(x):x可以表示为分数。
判断下列式子那些是命题函数,那些是命题?
P(x, y)
P(x, y)∧Q(x)
Q(x) → F(x) x(Q(x)→ F(x)) x Q(x)→ F(x)
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
[定义] 紧接于量词之后最小的子公式称为量词的辖 域.(量词的辖域是紧接其后的公式,除非辖域是个 原子公式,否则应在公式的两侧插入圆括号。)

离散数学(第四章)解读.

离散数学(第四章)解读.

§2.1 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
例如,下列推理: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众所周知,这是真命题。但在命题逻辑中,如 果用P,Q,R表示以上三个命题,则上述推理过 程为:(P∧Q)R。借助命题演算的推理理 论不能证明其为重言式。

§2.1 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
原因:命题逻辑不能将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数量关系反映出来。 解决办法:将命题进行分解。
§2.1 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
设谓词H表示“是劳动模范”, a表示个体名称 张明, b表示个体名称李华,c表示个体名称这只老 虎,那么H(a) 、 H(b)、 H(c)表示三个不同的命 题,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形式,即H(x).一般地, H(x)表示客体x具有性质H。这里x表示抽象的或 泛指的客体,称为个体变元,常用小写英文字 母x, y, z, …表示。相应地,表示具体或特定的客 体的词称为个体常项,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 …表示。
§2.1 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
刻划一个个体性质的词称之为一元谓词 ,刻划 n 个个 体之间关系的词称之为n元谓词. 一般我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谓词,用小写英文字 母表示客体名称,例如,将上述谓词分别记作大写 字母F、G、H、R,S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1) F(a) a:张明 (2) F(b) b:李华 (3) G(c) c:王红 (4) H(s,t) s:小李 t:小赵 (5) R(a,b,c) (6) S(a,b) a:阿杜 b:阿寺 其中(1)、(2)、 (3)为一元谓词, (4) 、 (6)为二元谓词 , (5)为三元谓词。
2.5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Inference theory of
predicate calculus)
§2.1 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

第四章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永真推理系统(共28张PPT)

第四章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永真推理系统(共28张PPT)

证明: (1) △(x) (2) △((x)((PP)(x))) (3) △((PP)(x)) (4) △((PP)x (x))
(5) △(PP)
(6) △x(x)
引用定理
(2)(1)分离
全称规则(3)
公理(1)
(4)(5)分离
则有全0规则△(x)├△x(x)
第十四页,共28页。
全n规则、存n规则
(x(P(x))(x P(x))) 分离(2)(7)
(9) x(P(x))(x P(x))
分离(6)(8)
第十九页,共28页。
例( ) 练习4.1(2)
x(P(x))(x P(x))
先证明 x(P(x)) (x P(x))
证明:
(1) x(P(x)) (P(x))
公理20
(2) x(P(x)) (x P(x))
存1规则
1(P(x))├ 1(xP(x)))
第二十页,共28页。
例(续) x(P(x))(x P(x))
再证明 (x P(x)) x(P(x))
证明:
(3) P(x) xP(x)
公理21
(4) (P(x)xP(x)) ((xP(x))(P(x)))
公理3
(5) (xP(x))(P(x))
分(3)(4)
与有关
第七页,共28页。
(二) 公理
公理20 △(xP(x) P(x)) 公理21 △(P(x)x P(x))
与量词有关
如果只有一个自由变元,公理20与公理21可以分别
理解如下:
x(yP(y) P(x))
x(P(x)y P(y))
第八页,共28页。
(三) 规则
(1)分离规则:
如果△(AB)且△A,则△B。 (2)全称规则:

离散数学 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 谓词逻辑

例1 给定解释I1如下:
(1)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N; (2)N中的特定元素a=0; (3)F(x,y):x大于或等于y. 在解释I1下,求下列各式的真值: (1)(∀x)F(x,a);(2)(∀x∃y)F(x,y) 解 在解释I1下,公式分别解释为: (1)任何自然数都大于或等于零, 为真命题.
(2)对任一自然数x,都存在一自然数y使得x≥y, 为真命题.
4
例子
[例2-1.1] 张明是位大学生。 解:设S(x):x是大学生,c:张明, 一元谓词:表 则原句的谓词形式为S(c)。 示客体性质 [例2-1.2]我坐在张三和李四中间。 解:设S(x,y,z):x坐在y和z之间,i:我,z:张 三,l:李四, 多元谓词:表 示客体间关系 则原句的谓词形式为S(i,z,l)。
★从以上两命题的符号化可以看出,同一命题在不同个体域下 符号化的形式可能不同。
11
这里,M(x)称为特性谓词。应该注意 的是,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符号化时,引入 特性谓词时的形式是不同的。 用全称量词 符号化时,特性谓词作为条 件式的前件; 用存在量词符号化时则作为合取式的一 项。
12
对于任一给定的实数x,都存在着一个实数y,使得 x+y=0。 如果取个体域为实数集合 ∀ x ∃ y H(x, y ) 然而 ∃ y ∀ x H(x, y ): 存在着一个少数y,对于任一实数x,使得x+y=0
3
谓词的表示
客体词有两种:客体常元和客体变元。客体常 元表示具体的或特定的客体,一般用小写字母 a、b、c等表示;表示抽象的或泛指的客体的 词称为客体变元,常用小写字母x、y、z等表 示。 谓词,通常用大写的字母A、B、C等表示。
谓词填式:单独一个谓词不是完整的命题, 把谓词字母后填以客体所得的式子。

离散数学L4谓词

离散数学L4谓词

谓词是命题函数
• 一元谓词P可视为从个体域D到集合{T,F} 上的映射:
P: D {T,F}
• n元谓词也是一样:
P: Dn {T,F}
• 注意:P(x)是命题形式但不是命题,因为其 真值不确定.
– 仅当P取定为谓词常项,x取定为个体常项时, P(x)才成为命题.
Lu Chaojun, SJTU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
• 谓词 • 量词 • 一阶谓词公式 • 自然语句的形式表示 • 公式的解释及真假性
Lu Chaojun, SJTU
谓词逻辑与命题逻辑的区别
• 命题逻辑:简单命题是分析的基本单元,不再对 简单命题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 例如P:“柏拉图是人”和Q:“亚里士多德是人”是两个 相互独立的命题,看不出P和Q有什么联系.
Lu Chaojun, SJTU
14
量词的辖域
• 量词所约束的范围称为量词的辖域.即:
(x) (…辖域…) (x) (…辖域…)
• 在x(或x)的辖域内的自由x都被该量词 约束.
– 例如(x)(P(x) Q(x)) – 但在(x)(P(x) (x)Q(x))中, Q(x)还处于最近
的(x)的辖域中,此x非自由,故不被(x)约束.
Lu Chaojun, SJTU
15
命题形式P(x)如何化为命题?
• 假设P含义确定,是谓词常项
– 若x用个体常项代入,则P(x) 真假就定了; – 或者将x量化,形如(x)P(x)或(x)P(x),这时也
确定了真假.
• 总之:命题中是不能有自由变元的. • 变元易名规则:约束变元改名不改变命题
的真值,即(x)P(x) = (y)P(y).

离散数学---推理理论

离散数学---推理理论

实例分析
西 华 大 学 制 作
判断推理是否正确:张红不管有无空闲都不看电影。张红看了电影。所以张 红有空闲时间又没有空闲时间。 解:P:张红有空闲时间;Q:张红看电影 。 前提:A1=P∨ P→ Q A2=Q 结论:A=P∧ P 问题:该结论是否有效结论。(该推理是否正确)。
P 0 0 1 1
自然推理系统P
西 华 大 学 制 作
自然推理系统
特点:可以从任意给定的前提出发,
形式系统
应用系统中的推理进行推演,得到 的结论在系统中被认为是有效的。
公理系统
特点:只能从几个给定的公理出发, 应用系统中的推理规则进行推演,
得到的结论是系统中的定理。
自然推理系统P
自然推理系统P定义如下:
1.字母表
§1.6 推理理论
西 华 大 学 制 作
一、有效论证推理规则 二、基本蕴涵式 三、自然推理系统P 四、推理证明的方法
一、有效论证与推理规则
西 华 大 学 制 作
• 定义:A1∧A2∧…∧An→A,其为永真式,则称 前提A1,A2,…,An得到有效结论A;从前提公式得 到有效结论的过程称为正确推理。 • 若AB是永真式,则记为AB; • 若A→B是永真式,则记为AB。 • 前提一致和不一致: • 如果前提A1∧A2∧…∧An为可满足式,则 为前提A1,A2,…,An一致。
西 (1)命题常元,命题变元:P,Q,R,…,Pi,Qi,…,1,0(T,F) 华 大 (2)命题联结词:、∧、∨、→、 学 (3)括号:(,) 制 2.合式公式:(略) 作
3.推理规则:
(1).前提引入规则(P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上,都可引入前 提; (2).结论引用规则(T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上,所得的结论 都可作为证明得前提; (3).置换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上,命题公式的任何子命题 公式都可以用与之等价的命题公式置换。 (4).永真蕴涵规则:使用基本蕴涵式,常常将条件用‘,’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ppt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ppt

三、量词和全总个体域 1.量词
使用前面介绍的概念,还不足以表达日常生活中 的各种命题。
例如:对于命题 “ 所有的正整数都是素数 ”
和 “ 有些正整数是素数 ” 仅用个体词和谓词是很难表达的。 量词 在命题里表示数量的词。
(1) 全称量词
“ x”
x D(x), 如“所有人都是要死的。”可表示为
三、换名规则和代入规则 1.换名规则
对约束变元进行换名,使得一个变元在一个 公式中只呈一种形式出现。 (1)约束变元换名时,该变元在量词及其辖域 中的所有出现均须同时更改,公式的其余部分不 变; (2)换名时,一定要更改为该量词辖域中没有 出现过的符号,最好是公式中未出现过的符号。
例8
对公式 进 x(P(x, y) yz (u, v, z) ) S(x, z)
x或 x的辖域。x在公式的x约束部分的任一出现都称为
x的约束出现。 公式中约束出现的变元是约束变元 当x的出现不是约束出现时,称x的出现是自由出 现 。 自由出现的变元是自由变元。
例7
指出下列各公式中的量词辖域及自
由变元和约束变元。
( 1 ) x y (( P ( x ) Q ( y )) zR ( z ))
行换名,使各变元只呈一种形式出现。
解 需对x,y换名
u(P(u, y) v Q(u, v, z)) S(x, z)
错误法: u(P(u, v) vQ(u, v, z)) S(x, z)
u(P(u, y) zQ(u, z , z)) S(x, z)
2.
代入规则
谓词、个体词和量词 谓词演算公式 谓词演算的永真公式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谓词、个体词和量词 例

四章节谓词演算推理理论-PPT精选文档

四章节谓词演算推理理论-PPT精选文档
解: (1)消去蕴含词
xP(x)x(A(x)y(B(y)W(x,y))) (2)约束变元改名:
xP(x)z(A(z)y(B(y)W(z,y))) (3)化为前束范式
xzy(P(x)(A(z)(B(y)W(z,y)))) (4)消去存在量词(按Skolem标准形)
来表达,其中ti/vi表示变量vi处处以项ti来代替。
例 已知表达式 P(x,g(y),b),考察置换:
P(x,g(a),b)
{a/y}
P(a,g(b),b)
{a/x,b/y }
P(f(y),g(a),b)
{f(y)/x,a/y }
4.3.2 归结反演系统
一、谓词演算公式子句的形成 二、一般归结 三、归结反演系统
A(x1)B(f(x1)),A(x2)W(x2,f(x2))
求子句: 有些作家没写过小说
(2) x(A(x)y(N(y)W(x,y))) = x(A(x)y(N(y) W(x,y))) = x y (A(x) (N(y) W(x,y))) y (A(a) (N(y) W(a,y))) A(a) (N(y) W(a,y))
(7)消去合取词得子句集 P(a), A(z)B(f(z)), A(z)W(z,f(z))
(8)改变变量的名称: P(a), A(z1)B(f(z1)), A(z2)W(z2,f(z2))
关于改变变量名的说明: x(A(x) B(x))= xA(x) yB(y)
互补文字对的归结
H(x): x是海豚; I(x): x有智慧
引例 (p45,提取子句)
前提: x(R(x) L(x)) x(H(x)L(x)) x(H(x)I(x))
结论的否定 x(I(x)R(x)) =x(I(x)R(x))

离散数学之谓词逻辑 ppt课件

离散数学之谓词逻辑 ppt课件
▪ 但客体变元在哪些范围内取特定的值,对是 否成为命题及命题的真值极有影响。
例:R(x)表示“x是大学生”,如果x的讨论范 围是某大学里班级中的学生,则R(x)是永真式。 如果x的讨论范围是某中学里班级中的学生, 则R(x)是永假式。如果x的讨论范围为一剧场 中的观众,那么对某些观众,R(x)为真,对另 一些观众,R(x)为假。
2.3 谓词公式与翻译
▪ F 的项: (1)个体常项和个体变项都是项。 (2)若f(x1, x2, …, xn)是任意的n元函数,t1, t2, …, tn是任意的n个项,则f(t1, t2, …, tn)是 项。 (3)所有的项都是有限次使用(1),(2)得到的。
▪ 原子公式 若A(x1, x2, …, xn)是F 的任意n 元谓词,t1, t2, …, tn是F 的任意n个项,则称 A(t1, t2, …, tn)为谓词演算的原子公式。
给定任何两个谓词公式wffa和wff的任一组真值指派所得真值均相同则称谓词公式a和b在e上是等价的并记作给定任意谓词公式wffa其个体域为e对于a的任一组真值指派wffa皆为1则称公式a在e上是有效的永真的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下列推理:凡是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众所周知,这是真命题。但在命题逻辑中 ( P ∧ Q ) R ,难证其为重言式。 原因:命题逻辑不考虑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数量关系。 办法:将命题再次细分。
为相应量词的指导变元。P(x)称为相应量词 的作用域/辖域。在x和x的辖域中,x的
所有出现都称为x在公式A中的约束出现,
所有约束出现的变元,叫做约束变元。A中 不是约束出现的变元均称作自由变元。
2.4 变元的约束
(1)x(F(x) G(x,y)) x是指导变元,量词的辖域为(F(x)G(x,y)), 其中,x是约束出现两次,y是自由出现一次。

离散数学 第4章 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 第4章 谓词逻辑
2015/12/25
84-8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个体词的分类
1. 表示具体的或特定的个体词称为个体常量 (Individual Constant),一般个体词常量用带 或不带下标的小写英文字母a, b, c,…,a1, b1, c1,…等表示; 2. 表示抽象的或泛指的个体词称为个体变量 (Individual Variable),一般用带或不带下标 的小写英文字母x, y, z, …, x1, y1, z1, … 等表示。
“张强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 --P(张强)
2015/12/25
84-6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谓词
更一般地, P(x):x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
x:个体词
P(x)
P:谓词 P(x):命题函数
2015/12/25
84-7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2015/12/25
84-12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例4.2.1
设有如下命题,并用n元谓词进行表示。
P:王童是一个三好学生;
Q:李新华是李兰的父亲;
R:张强与谢莉是好朋友; S(x) :x是一个三好学生 F(x, y):x是y的父亲 S :武汉位于北京和广州之间。 a:王童 T(x, y):x与y是好朋友 b:李新华 命题P可表示为:S(a) d B(x,y,z) c:张强 :李兰 :x位于y和z之间 e :谢莉 f :武汉 g:北京 h:广州 命题 Q可表示为: F(b, c) R可表示为:B(f, T(d, g, e) h) 命题S
2015/12/25 84-13

离散数学 谓词演算(思维导图)

离散数学   谓词演算(思维导图)

谓词演算I.1个体概念 : 出现在空位出的量或变元叫个体(或客体)i.2个体域 : 讨论对象--个体的全体叫个体域 常用D表示ii.全总域 : 当讨论对象遍及一切个体是, 个体与特成为全总域, 用U表示iii.个体项 : 个体域上个体常元/变元运算, 如a+b f(x)II.3谓词 : 刻画个体的性质/个体间的关系模式, 由谓语和空位组成 常用变元代替空位, 如L(x,y)--这些式子叫谓词命名式, 简称谓词III.量词全称量词 : 个体域中任一个体常元x,都使P(x)为真,记为 --任意xP(x) 任意--全称量词, x--指导变元, P(x)中x--约束变元存在量词 : 个体域中至少一个个体常元x,使P(x)为真, 记为--存在xP(x) 存在--存在量词, x--指导变元, P(x)中x--约束变元IV.简单谓词的自然语句形式化例子设个体域是人类→有人勇敢, 但不是所有人都勇敢B(x) : x是勇敢的存在x(B(x)∧¬任意xB(x))V.谓词的自然语句形式化i.涉及全总个体域的某个局部的所有个体或某些个体时, 要使用限定谓词限定该局部ii.限定谓词与其他谓词间应使用适当联结词当限定谓词用于限定全称量词时,作为蕴涵词的前件当限定谓词用于限定存在量词时,作为合取词的合取项VI.4谓词公式谓词填充式是公式, 命题常元是公式若A,B是公式, x为任一变元, 那么(¬A), (A→B),(任意xA),(存在xA) 当使用五个联结词都是公式备注:1. () + () = ()不确定的个体叫个体变元, 如x/y/z确定的叫个体常元, 如2,3,李四2. 任何D都至少含有一个成员3. 一个空位--一元谓词两个空位--二元谓词4. 以下两条款规定的符号串--谓词公式--公式。

04-2第四章 推理技术-谓词逻辑

04-2第四章 推理技术-谓词逻辑

(5)消去所有全称量词。
(6)化公式为合取范式。 可使用逻辑等价式: ①A∨(B∧C) (A∨B)∧(A∨C) ②(A∧B)∨C (A∨C)∧(B∨C)
(7)适当改名,使子句间无同名变元。
(8)消去合取词∧,以子句为元素组成一个集合S。
第4章 推理技术
转换子句集举例
(A B) (C D) 1. 消去 (A B) (C D)
第4章 推理技术
第四章 推理技术
4.1 一阶谓词逻辑推理 4.2 归结演绎推理
第4章 推理技术
推理技术概述

推理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主要思维方法,即按照某种策略从已有事 实和知识推出结论的过程。按思维方式可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等。

逻辑推理:按逻辑规则进行的推理。分为:
经典逻辑推理 :主要指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推理,也称精确推理或确 定性推理; 非经典逻辑推理:主要指除经典逻辑之外,按多值逻辑、模糊逻辑、概 率逻辑等的推理,也称为非精确推理或非确定性推理。

器证明领域的重大突破。从理论上解决了定理证明问题。
第4章 推理技术
有关归结演绎推理的定义
文字 子句 空子句 子句集
Skolem函数
Skolem常量 互补文字 归结,又称消解(resolution)
第4章 推理技术
定义1 原子谓词公式及其否定称为文字, 若干个文字的一个析取式称为一个子句 不含任何文字的子句称为空子句(真值为假), 记为NIL。
构造一个程序的语句规则 定义程序做什么的语句规则 没有
第4章 推理技术
1.3 命题逻辑
• 命题:可以确定其真假的陈述句。Bolle提出了布尔代数。 • 语言:原子Q、否定¬、吸取V、合取、蕴含 、等价<-> • 公式:AV¬B, (AB,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存在推理定理
如果有
△A1,…,△An,△xP(x),△P(e)├△Q, 其中Q中不含有自由的e,且在推理过程中不对假设中的自由 变元和额外假设中的自由变元实施全规则和存在规则,则有: △A1,△A2,…,△An,△xP(x)├△Q
去“存在 量词”
二、假设推理过程的证明方法
(1) 把待证公式的前件作为假设一一列出,假 设中的全称量词可用全称量词消去规则 消去,存在量词可引入额外假设删除,并 在式子后注明它为额外假设。
假设
(3) P(a)y(D(y)L(a,y)) 额外假设 (4)(P(a)y(D(y)L(a,y))) P(a)
先将( 1 )、( 2 )化简 (5)(P(a)y(D(y)L(a,y)))y(D(y)L(a,y))
(6) P(a)
(7) y(D(y) L(a,y))
公理8 公理9
例1 (p44) 求证:
x(P(x) Q(x))(xP(x)xQ(x))
解: (1) x(P(x) Q(x)) 假设 (2) x P(x) 假设 (3) P(e) Q(e) 额外假设 (4) P(e) 全称量词消去规则 (5) Q(e) (3)(4)分离 (6) Q(e)x Q(x) 公理21+全称量词消去规则 (7) x Q(x) (6)(5)分离 由存在推理定理得: x(P(x) Q(x)),x P(x)├xQ(x) 由假设推理定理得: x(P(x) Q(x))(xP(x)xQ(x))
xA( x ) A(t )
规则成立的条件: (1)t是任意个体变项或常项。
例 考察∀x∃yF(x,y)全称量词消去能不能得 到下式: ∃y F(y,y)

存在量词消去规则
xA( x ) A(c)
规则成立的条件: (1)c是使A(c)为真的特定的个体常元。 (2)xA(x)是闭式。
例 考察∃yF(x,y)存在量词消去能不能得到下 式: F(x,c)
则已知知识翻译为:
(1) x(P(x)y(D(y)L(x,y))) (2) x(P(x)y(Q(y) L(x,y))) 结论翻译为: x(D(x) Q(x))
(1) x(P(x)y(D(y)L(x,y))) 假设 (2) x(P(x)y(Q(y) L(x,y)))
4.1 谓词演算的永真推理系统 4.2谓词演算的假设推理系统 4.2.1 假设推理系统的组成及证明方法 4.2.2 推理过程的推导过程 4.3谓词演算的归结推理系统
例 求证苏格拉底三段论
凡人要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要死。
解: P(e): e是人 D(e): e要死 a:苏格拉底 (1) x(P(x) D(x)) 假设 (2) P(a) 假设 (3) P(a) D(a) 全称量词消去规则 (4) D(a) (2)(3)分离 由存在推理定理得: x(P(x) Q(x)),P(a)├Q(a) 由假设推理定理得: x(P(x) D(x))(P(a)D(a))
例2 (p44) 已知知识:
(1)有些病人喜欢所有的医生; (2)所有的病人均不喜欢庸医; 试证明结论:所有的医生均不是庸医。
例2 (p44)
证明:先把知识翻译为符号公式,
令P(e)表示“e为病人”; D(e)表示“e为医生”; Q(e)表示“e为庸医”; L(e1,e2)表示“e1喜欢e2”;
例 下面推理是否正确?
设前提为∀x∃yF(x,y), (1) ∀x∃yF(x,y) (2) ∃yF(t,y) (3) F(t,c) (4) ∀xF(x,c) (5) ∃yxF(x,y)
前பைடு நூலகம்引入 全称量词消去 存在量词消去 全称量词引入 存在量词引入
解: 推理并不正确。 如果给定解释I:个体域为实数集,F(x,y):x>y。 则 x∃yF(x,y)为真, ∃y xF(x,y)意为“存在着最小实数”,是假命题 ,故知推理不正确。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在第(3)步中, ∃yF(t,y )非闭式(含有自由变元t)。

全称量词引入规则
A(t ) xA( x )
规则成立的条件: (1)A(t)在任何解释I及I中对t的任何赋 值下均为真。 (2)x不在A(t)中约束出现。
存在量词引入规则
A(c) xA( x )
规则成立的条件: (1)c是特定的个体常元。 (2)x不在A(c)中出现。
第四章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全称量词消去规则(7) 全称量词消去规则(9) 公理14
(13)L(a,b) Q(b)
(12)(11)分离 (14)(D(b) L(a,b))((L(a,b)Q(b))(D(b) Q(b))) 公理3 (15)(L(a,b) Q(b))(D(b) Q(b)) (14)(10)分离 (16)D(b) Q(b) (15)(13)分离 (17)x(D(x) Q(x)) 全0规则(16) 最后,把公式翻译为日常语句得结论:所有的医生均不是庸医。
第四章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4.1 谓词演算的永真推理系统 4.2谓词演算的假设推理系统 4.2.1 假设推理系统的组成及证明方法 4.2.2 推理过程的推导过程 4.3谓词演算的归结推理系统
一、假设推理系统的组成
(1) (附加前提证明法) 如果Γ,△A├△B, 则Γ├△(AB), 也可表示为: 如果△A1,△A2,…,△An,△A├△B, 则△A1,△A2,…,△An├△(AB)。 依次类推可得定理: ├△(A1(A2(…(An(AB)))…)
xA( x ) A(t )
xA( x ) A(c)
二、假设推理过程的证明方法
(2) 按永真的证明方法进行证明,但此时不能对 假设实施代入。 (3) 待证公式的后件中若有全称量词,可用全0 规则引入,存在量词可由公理21引入。
A(t ) xA( x )
A(c) xA( x )
全称量词消去规则
例 下面推理是否正确?
设前提为∀x∃yF(x,y), (1) ∀x∃yF(x,y) (2) ∃y F(y,y) 解 前提引入 全称量词消去
推理并不正确。 如果给定解释I:个体域为实数集, F(x,y):x>y。 则 ∀x∃yF(x,y)意为“对于每个实数x,均存在着 比之更小的实数y”,这是一个真命题。 ∃yF(y,y)意为“存在着比自己小的实数”,是 假命题。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yF(x,y) 中有1个自 由变元x, 而∃y F(y,y)中无自由变元。
例 所有羊都吃草,所有死羊都不吃草. 所以,所有死羊都不是羊.
解: 推理如下: (1) ∀x(羊(x) →吃草(x)) (2) ∀x(死羊(x) →吃草(x)) (3) 羊(x) →吃草(x) (4) 死羊(x) →吃草(x) (5) (羊(x) →吃草(x)) →(吃草(x)→羊(x)) 定理 (6) 吃草(x)→羊(x) (7) (死羊(x) →吃草(x)) 传递公理 →((吃草(x)→羊(x)) →(死羊(x) →羊(x))) (8) (吃草(x)→羊(x)) →(死羊(x) →羊(x)) (9) 死羊(x) →羊(x) (10) ∀x(死羊(x) →羊(x))
去掉(7)、(9)中全称量词
(4)(3)分离 (5)(3)分离 全称量词消去规则(2) (8)(6)分离
(8) P(a)y(Q(y) L(a,y))
(9) y(Q(y) L(a,y))
(10)D(b) L(a,b)
(11)Q(b) L(a,b)
(12)(Q(b) L(a,b))(L(a,b) Q(b))
第四章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4.1 谓词演算的永真推理系统 4.2谓词演算的假设推理系统 4.2.1 假设推理系统的组成及证明方法 4.2.2 推理过程的推导过程 4.3谓词演算的归结推理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