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教你学书法
启功学书法的技巧
![启功学书法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061d0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a.png)
启功学书法的技巧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和文物鉴赏家,他的书法技艺深厚,具有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启功学书法的技巧:
1. 结字是关键:书法要先从结字入手,注意笔画所处的位置以及方向、角度和疏密关系等。
同时要注意整体形象和比例关系,比如先紧后松、上紧下松、左紧右松等。
2. 执笔如拿筷:书写时注意力多用在笔画的轨道曲直和笔画之间的比例位置上,而不要只关注笔画形状的变化。
3. 落笔先画圈:在书写落笔之前,先在空中执笔画个圈,这样可以帮助调整执笔的高度、提腕或悬肘等,使其符合要求。
4. 选贴自己作主:选贴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步骤。
启功先生建议学习者自己选择喜欢的碑帖作为范本,因为每个人的口味和爱好不同,只有自己选择才能确保有兴趣和主动性。
5. 提高艺术修养:对于一些公认的优秀碑帖,如果暂时不喜欢,也不要排斥。
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分析能力,过一段时间再回头看,就能发现它的优点和长处。
6. 影摹是调查:初学者可以使用透明纸或薄膜覆盖在范本字帖上进行练习,或者先用单线笔(如铅笔、圆珠笔、钢笔)写出每笔的中心骨干。
以上是启功学书法的技巧,供您参考。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启功学书法的技巧,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书法专业人士。
启功硬笔行草书法
![启功硬笔行草书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b6b60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0.png)
启功硬笔行草书法启功硬笔行草书法是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它以刚劲有力的笔画和流畅自如的线条为特点,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下面,我们将从其主要内容、特点和应用等方面展开写作。
一、主要内容启功硬笔行草书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笔画:启功硬笔行草书法的笔画非常刚劲有力,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它的笔画不仅要有力度,还要有节奏感和变化性,以达到艺术效果。
2.线条:启功硬笔行草书法的线条非常流畅自如,具有很强的动感和生命力。
它的线条不仅要有流畅感,还要有变化性和层次感,以达到艺术效果。
3.构图:启功硬笔行草书法的构图非常精妙,具有很强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它的构图不仅要有层次感,还要有对称感和平衡感,以达到艺术效果。
4.用笔:启功硬笔行草书法的用笔非常讲究,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它的用笔不仅要有力度,还要有速度和节奏感,以达到艺术效果。
二、特点启功硬笔行草书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刚劲有力:启功硬笔行草书法的笔画非常刚劲有力,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流畅自如:启功硬笔行草书法的线条非常流畅自如,具有很强的动感和生命力。
3.精妙构图:启功硬笔行草书法的构图非常精妙,具有很强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4.技巧高超:启功硬笔行草书法的用笔非常讲究,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三、应用启功硬笔行草书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书法艺术:启功硬笔行草书法是一种非常高雅的书法艺术,可以用于书法展览、书法比赛、书法教学等方面。
2.文化传承:启功硬笔行草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等方面。
3.商业应用:启功硬笔行草书法可以用于商业应用,如广告设计、商标设计、产品包装等方面。
4.个人修养:启功硬笔行草书法可以用于个人修养,可以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总之,启功硬笔行草书法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书法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它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应用等方面都非常丰富和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喜好。
启功先生实践教学(3篇)
![启功先生实践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c4615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e.png)
第1篇摘要:启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画家,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书法和美术人才。
本文以启功先生的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影响,旨在传承和发扬启功先生的教育艺术。
一、引言启功先生(1912-2005),原名启瑞,字元白,号启功。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在长达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启功先生以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教学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书法和美术领域的杰出人才。
本文将通过对启功先生实践教学的探讨,揭示其教育艺术的精髓。
二、启功先生的教育理念1.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启功先生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潜能,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观察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 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启功先生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样重要。
他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德艺双馨,全面发展启功先生认为,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他提倡德艺双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审美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三、启功先生的教学方法1. 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启功先生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严谨治学,注重示范启功先生治学严谨,注重示范。
他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揣摩,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同时,他还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为学生树立榜样。
3.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功先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
他主张从基础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
启功 心 写法 -回复
![启功 心 写法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e1f6c7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9.png)
启功心写法-回复启功心写法是一种独特的书法技法,它源自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
启功心写法以写意、墨意、心意为核心,追求墨韵与灵动之美。
本文将介绍启功心写法的发展背景、技法特点以及应用,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一步一步地运用启功心写法进行创作。
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启功心写法,最早是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提出的。
启功心写法不拘泥于传统的字形规范,更强调发挥个人的创意和情感表达。
启功先生认为,在创作中注重心的运用和表达,才能真正使作品富有灵性和情感力量。
首先,启功心写法的技法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强调写意,追求“心”与“墨”的结合。
启功心写法提倡自由挥洒的写笔风格,注重书法的情感表达。
在创作中,应该抛开繁琐的字形结构,注重灵动的笔触和意境的表达。
二是讲究质感,追求墨意的丰富与变化。
启功心写法强调墨色的变化及质感的表现。
通过墨迹堆砌、挥洒和苍劲有力的线条,使作品具备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三是追求和谐,注重整体的美感和统一性。
启功心写法强调作品的和谐与内在秩序,追求整体的美感和统一性。
作品的笔画、造型、结构都要符合一种整体的艺术美。
其次,如何运用启功心写法进行创作。
首先,要理解每个字的意境和气质。
在心写法中,每个字的结构形态都是独特的,要凭借感悟和发挥,注重表达字的气质和内在的意境。
其次,要通过灵动的笔触来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创意。
可以使用宽厚有力的笔触来表达力量感和稳定感,也可以使用轻盈流畅的笔触来表达柔美和灵动感。
最后,要注意整体的美感和统一性。
作品的构图、线条和字形都要符合整体的美感要求,追求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启功心写法的运用,以下是一个实例。
假设我们要创作一个字迹狂放的“山”字。
首先,我们要理解“山”的意境和气质,山象征着力量、稳定和坚守。
然后,我们可以运用宽厚有力的笔触,用大胆的墨迹来表现山的力量感。
可以通过向上推勾、向下夸折的笔法来表达山的稳定感。
最后,我们应该注意整体的美感和统一性,将“山”字与其他装饰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启功书法黄金分割规律
![启功书法黄金分割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82d53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b.png)
启功书法黄金分割规律
摘要:
1.启功书法介绍
2.启功独创五三五比例书法
3.黄金分割在书法中的应用
4.启功书法黄金分割的操作方法
5.启功书法的成就与影响
正文:
一、启功书法介绍
启功,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他自幼在祖父的督促下练习书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启功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优美的韵律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二、启功独创五三五比例书法
启功独创了五三五比例书法,这种书法特点是在字形的结构上,将字分为五个部分,其中三部分在上,两部分在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这种比例不仅符合黄金分割的规律,还使得字形更加和谐、稳定。
三、黄金分割在书法中的应用
黄金分割是一种美学原则,即将整体分为两部分,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的比值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的比值。
在书法中,黄金分割被广泛应用于字形的结构和布局,使得书法作品更加美观。
四、启功书法黄金分割的操作方法
启功书法黄金分割的操作方法是将格子横竖三等分,类似于九宫格,那四
个交叉点便是黄金分割点。
在书写时,将字的关键部分放在这些黄金分割点上,可以使字形更加协调、美观。
五、启功书法的成就与影响
启功书法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独创了五三五比例书法,还在于他将黄金分割规律巧妙地运用到书法中。
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书法的瑰宝”。
启功书法技法
![启功书法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db050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a.png)
启功书法技法
启功,被誉为近代中国最具创造力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那么,启功的书法技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呢?
1. 善于结合传统和现代
启功书法技法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善于结合传统和现代,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启功熟悉传统的书法理论,同时也深入学习了西方绘画和现代美术的技法。
他将这两种不同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
2. 注重笔画的笔顺与力度
启功的书法注重笔画的笔顺和力度。
他认为每一笔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始末,并且需要有恰当的力度和形态。
启功的书法作品往往笔势简练、构思严谨、用笔随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追求意境与艺术表现力
启功的书法作品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元素,注重意境的
表现和艺术表现力的体现。
他的书法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抒情、优美、自由的艺术风格,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4. 变换书法的笔触和材料
启功书法技法中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他不断变换书法的笔触和材料。
他认为书法不应该拘泥于一种材料或者一种形式,而是应该不断地尝
试新的材料和新的形式,以创造出更加独特的作品。
总的来说,启功书法技法独具特色,创造力极强,是当代书法家所共
同学习的对象。
通过学习他的书法技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书法的
魅力所在,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书法艺术潜力。
启功称赞的学书八法
![启功称赞的学书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78d822bcd126fff7050bf2.png)
启功称赞的学书八法"通俗好记实用精深--启功先生书学理论之浅见陈荣琚启功先生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有多方面的成就。
他长期从事教育事业,聆听过他的教诲的学生遍及海内外,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对不同年龄、不同工作、不同文化水平的教学对象,即能一视同仁,同时又能做到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卓有成效的指导。
他特别善于将复杂难懂的问题,删繁就简,高度概括,然后用通俗好记的语言,传授给学生。
因此,听他讲课,就像听故事一样,经久不忘,回味无穷。
我有幸自七十年代初,拜启功先生习书作画,直到现在。
启功先生不但将他在长期的书画实践中所总结出的规律和方法系统、全面的传授给我,而且还为我日常练习的功课还亲笔题写了《楷书选字》、《行书日课》和《草书日课》书签。
他经常亲自主动为我批改临摹作业。
为此,我记下了一本本启功先生那通俗、好记、实用、精深的书画论述,也保存了启功先生极为珍贵的墨迹资料。
回顾这些论述与资料,其中绝大部分是启功先生几十年来临池实践中独到的见解与经验,发明与创造,是对书法学理论的重要贡献。
笔者将这些书学理论不断地运用到自己的书法教学当中去,实践证明,启功先生上述论述,教学效果非常好,应该及时记录下来并流传下去。
今天在《启功先生书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谈谈我的一点学习心得体会,目的是向各位专家、学者请教,以便从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中得到提高。
一、选贴自作主学习书法,首先碰到的是选什么贴来学。
对于这个问题,启功先生说:“由自己作主,自己选”,“古代的优秀碑帖是最好的老师”。
练习时,选用哪家哪派的范本范字,当然要请有实践经验的书法家提供参考。
要从所提供的参考资料中,选择几家,放在一起,反复翻看,仔细对照,然后自己作主,选取最喜欢的一家一派的范本范字来学来练。
为什么?因为选贴就像人吃东西一样,各有所好。
吃什么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和身体因素来选定。
启先生又说:我上饭馆吃饭就在厅内走走看看,“溜溜学”,然后自己点菜。
《启功论书法》原图以及详解
![《启功论书法》原图以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b1143e60242a8956bece459.png)
《启功论书法》原图以及详解这套《启功论书法》是启功老先生的书法杰作。
网上有流传的清晰版本,但却大都因为仅有书写图,欠缺诗的解释和一些书法背景的解析,因此布丁下决心,打算将启功老先生这一百首诗的内容,人文历史背景等资料作一下解释和标注,希望能帮到更多的学书人,但本人的学识毕竟非常有限,每日的时间和精力也受局限,所以,只能一篇一篇地来,学者达人,一方面理解和原谅我的学识浅陋,一方面原谅我的懒惰。
并且,有更好的见解也欢迎补到评论里来,以有助于更多的书法爱好者。
特别需要注明的是,文中所引的有关图片资料,涉及版权的,版权归原出版者或所有者。
书的封面图:启功老先生自己题写的书名,老先生非常谦虚,在书名的下面写了“启功求教”四个小字,令后来书者汗颜啊。
这个就不解释了。
据启老先生说,这诗一共100首,其中前20首是20多岁的时候写的,后面的80首则是50岁以后陆续写出来的,可能有重复,有矛盾,也有调侃与幽默之类的,重复是为了反复叮咛,显得这件事重要;矛盾的地方,则是为了避免片面性,显得更加周全。
调侃是为了不那么死气沉沉,增添趣味性。
启功老先生说这是他自己的强辞夺理,我觉得说得太有道理了。
如果我们都有这种踏实的求学态度,字一定一天比一天写得好。
第一首诗:诗的原文是:西京隶势自堂堂,点画纷披态万方。
何必残砖搜五凤,漆书天汉接元康。
西京,自然是指的现在的西安,因为西汉时期,国都是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之所以是西汉,是与后来建都洛阳的东汉一西一东,地理位置上有差别。
隶势,则是指的隶的体势,就是我们在看现在隶书的形体和姿态。
整句的意思是,西汉时期的隶书的形体和姿态大气堂堂。
书写的时候,第二个堂字,用了两个点替代,这在书法创作中遇到,可经常这样处理,但要注意的是,前一句与后一句的两个字如果一样,则尽可能两个字都写出来,避免断句上的误解。
第二句易解,点画姿态千姿百态,仪态万方,就是形容西汉隶书的审美姿态,非常好看。
第三句则需要交待一下背景,这首诗写于1935年,那个时候,汉居延简已经于1930年于内蒙古额济河流域的汉代遗址中被发现,上面记载了西汉末东汉初张掖地区等地的屯戍文书,但一般人肯定是看不到的,因为太珍贵了,这是可以理解的,不管是哪个政府,这样珍贵的材料,一般人都不得见。
公开课启功中华书法(全4讲)
![公开课启功中华书法(全4讲)](https://img.taocdn.com/s3/m/79ca65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9.png)
《寒食帖》等。
元明意境
元明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变 革时期,出现了赵孟頫、董其 昌等具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
元明书法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 达,追求清新、自然、含蓄的 艺术风格。
元明时期的代表作品有赵孟頫 的《洛神赋》、董其昌的《临 河叙》等。
清代书风
清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总结时期,出 现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和个性风格的 书法家。
启功先生致力于书法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当代书法教育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要推广启功书法的教育理念,提高书法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书法人才 。
06
如何学习启功中华书法
学习方法与步骤
了解启功书法的特点和风格
学习启功书法前,首先需要了解其书法的特点和风格,包括笔画、结构、章法等方面的 特征。
清代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郑燮的《石鼓 文》、邓石如的《篆书轴》等。
清代书法注重笔墨的韵味和变化,追 求古朴、典雅、多姿的艺术风格。
05
启功中华书法之影响与传 承
对当代书坛的影响
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普及
启功先生通过公开课等形式,将书法艺术推向更广泛的受 众,提高了大众对书法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促进了书法理论的深入研究
结字技法
疏密得当
合理安排字内空间的疏密关系, 使字形呈现和谐统一的整体感。
重心平稳
把握字形的重心,使字在视觉上保 持平衡稳定。
呼应顾盼
注意笔画间的呼应和顾盼关系,增 强字形的动感和生命力。
布白技法
计白当黑
将字内和字外的空白处当作笔画的一部分来安排,使整体布局更 加协调。
虚实相生
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表现虚实关系,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
(启功繁体)道德经原文,便于学习书法
![(启功繁体)道德经原文,便于学习书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27f992dd88d0d233d46ad7.png)
道德经一 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二 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昐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三 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四 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五 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六 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七 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八 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九 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十 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有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宝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三章実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実辱若惊実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実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白白方攵)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敤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晦以理之徐明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幵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十七章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存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九章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四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德母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为天下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一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用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三十九章昑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彀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誉无誉不欲渌渌如玉珞珞如石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累( 米 系页)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觳()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兌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兌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曰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兊无不兊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六十一章治大国若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制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拱璧先以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克邪故为天下贵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为味无为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昐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昐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六十四章其安昐持其未兆昐谋其脆昐泮其微昐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一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爱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爱卫之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六十九章用兵不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七十章吾言甚昐知甚昐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纟单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为生者是贤于贵生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昐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彳育攵无道无亲常与善人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以乘之虽有甲兵无以阵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启功的草书笔法
![启功的草书笔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50f5c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4.png)
启功的草书笔法
启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草书。
他的草书笔法独具特色,极富创新精神。
启功的草书笔法韵律感和节奏感非常强,筆劃奔放跳脫,富有动感。
他的草书不拘泥于传统,大胆创新,尤其在用笔上更加自由,不拘一格,挥洒自如。
启功的草书笔法融汇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元素,他在传承传统经典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使其草书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和时代感。
启功的草书笔法对后人影响深远,他的艺术探索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书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1 -。
学习书法的十三个问题(湖山艺丛)
![学习书法的十三个问题(湖山艺丛)](https://img.taocdn.com/s3/m/985a2fb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5.png)
哈哈哈哈哈启功多好的导师啊,按现在的流行话叫做,极具松弛感!别看他天天笑呵呵,心里都在说,你管 的着么!也别看他说不要迷信,他这叫做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研究字的结体可是一丝不苟的。
爱新觉罗启功先生真的是我觉得非常爽朗的人,上个评论明人不说暗话,书法被很多人蒙上了很多神秘的东 西,很多迷信,让别人都不敢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真的觉得要破除迷信。说欧阳通出于欧阳询这我信,欧 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他儿子出于父亲那是真的;说颜真卿的字、柳公权的字就出于欧阳询,他出不来,他离欧 阳询远得很哪!欧阳询想要生出柳公权来,他够不着,中间差着很多年,不能欧阳询先生一个欧阳通,过了多少 百年又生出一个柳公权来,没有这个事情。
读书笔记
启先生深入浅出,用轻松幽默的话语厘清了书法的基本问题。
表面是写如何学习书法的书,但是其中却包含了一种如何思考的第一性原理。
老先生虽然没有讲具体的技法,但是点破了最重要的一点:破除迷信,去除神秘,回归书法的本来面目。
非常实用的一本书!看完之后对书法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不再是一头雾水。
那些故作晦涩不知所云的专家学者都应该来看一看真正的大家是怎么说人话的。
精彩摘录
这是《学习书法的十三个问题(湖山艺丛)》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目录分析
迷信由于误解
字形构造应该尊重习 惯
碑和帖 文房四宝
1
入门练习
2
学书“循序” 说
3
“用笔”说
4
真书结字的黄 金律
5
如何选临碑帖
执笔法 求人指教
参考书 如何才能写好字
作者介绍
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 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作品有《红楼梦注释》《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等。
启功的学书八法
![启功的学书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604e4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c.png)
启功的学书八法
启功的学书八法是启功老师总结的学习书法的八个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法技巧,提高写字水平。
第一法:观摩。
观摩大师的作品,学习他们的笔法、结构和用笔技巧,从中吸取营养。
第二法:模仿。
将学习到的笔法、结构和用笔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反复模仿,直到掌握。
第三法:研究。
研究字形的演变、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加深对字意的理解和把握。
第四法:练习。
坚持日积月累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和技艺。
第五法:反复。
反复审视和修改自己的作品,不断挖掘潜力和提高境界。
第六法:创新。
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挥个人特长和个性风格,创造独特的作品。
第七法:交流。
与同行交流学习心得和作品,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第八法:虚心。
保持虚心谦逊的态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技巧,不断完善自己的书法艺术。
- 1 -。
启功钢笔草书技法训练
![启功钢笔草书技法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b6f02e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b.png)
启功钢笔草书技法训练指南一、基本笔画的草法练习首先得把钢笔草书的基本笔画搞清楚。
就像盖房子得先有砖块一样,草书的笔画就是构建整幅字的基础。
启功先生的草书,笔画简洁流畅且富有变化。
比如横画,它不再是规规矩矩的水平直线,可能会有轻微的弧度和粗细变化,起笔轻盈,收笔含蓄。
练习的时候,要多观察字帖,反复临摹这些笔画,感受笔画的走向和力度。
可以先在米字格或者田字格中练习,让笔画能在格子内有合适的布局,就像给笔画找个“家”,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笔画的长短、倾斜度等。
而且要注意笔画之间的衔接,草书讲究一气呵成,一个笔画到下一个笔画的过渡要自然,不能生硬,就像跳舞时的动作连贯性一样重要。
二、笔法的运用与技巧启功钢笔草书的笔法很有讲究。
其中提按是关键,提的时候笔画变细,按下去则变粗。
在书写过程中,要根据字的结构和笔画的顺序灵活运用提按。
比如写一个“之”字,起笔轻提,然后逐渐按笔,再轻提带出捺画,通过提按的变化让字有了节奏感和立体感。
还有转折处,不能像写楷书那样生硬地折角,而是要用圆转的笔法,就像汽车在弯道上平稳转弯一样,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更具草书的韵味。
另外,要学会控制笔的速度,快写能体现草书的流畅性,但太快容易失控,线条会变得虚浮;慢写则可以让笔画更沉稳,但过慢又会失去草书的灵动。
要在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节奏,就像跑步时找到自己的呼吸节奏一样重要。
三、字的结构与造型把握启功先生的草书在字的结构上有独特之处。
草书虽然看似随意,但其实每个字都有它内在的结构规律。
有的字是左右结构,在草书中可能会简化并相互呼应,左边部分的收笔可能会与右边部分的起笔有巧妙的连接,就像两个人手拉手一样。
上下结构的字呢,重心要稳,上部与下部的比例要协调。
比如“草”字,上面的部分要写得紧凑,给下面的部分留出空间,并且上下笔画之间要有连贯的笔意。
在练习时,要分析字帖中每个字的结构特点,通过临习不同结构类型的字,总结出规律,然后运用到自己的书写中。
一代书法大师启功教你习书法
![一代书法大师启功教你习书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0664e32cc58bd63186bd90.png)
一代书法大师启功教你习书法一、选帖自作主习书选帖最好“自己作主”。
选择几家范本,放在一起对照,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家一派来学来练。
比如学楷书,就从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里面选。
相反,如果按别人指定的范本去学,或只学自己指导教师的字,就有可能不对自己的胃口和爱好,越学越没兴趣,甚至反感。
选帖求精不贪多,要舍得割爱。
二、结字最关键汉字书法好看、美、有艺术性,关键是它的间架结构和书写用笔。
书法要从结字入手,书写时,注意力要集中在组成这个字的笔画所处的位置上,处理好每一笔画的方向、角度以及笔画之间的距离、疏密关系等等。
构成整个字的各笔画所处的位置、角度、距离等对头了,“准”了,就好看。
并非由某一笔的形状写得生动,有变化所决定。
写字要注意整体形象,注意间架中先紧后松(或上紧下松、左紧右松、上小下大、上窄下宽;左小右大、左窄右宽)的比例关系。
三、执笔如拿筷怎么样拿筷子夹菜,就怎么样执笔写字——这是实践印证了的一个非常简单而又科学的好经验。
对历代流传下来的执笔法不要盲从,要敢于破除不正确的条条框框。
绝不能用力死死握住笔管,否则写起字来转折运行就很不灵便,笔画必然会死硬僵直,轻重快慢也不好控制,字既不自然又无变化。
书写时注意力多用在笔画的轨道曲直和笔画之间的比例位置上,不要只注意笔画表现的形状变化。
四、落笔先画圈书写落笔之前,先执笔在空中画个圈,使所要写的字不超出这个圈,就说明你这时执笔的高低、提腕还是悬肘等等是符合要求的,自然的。
如写小楷,即使腕贴在纸上,小圈圈也能画得出来;如写大字,就要画个合适的大圈,腕与肘不悬起来是画不成的。
所以写字时,执笔的高低、腕是否该提、肘是否该悬、提悬到什么程度,并无固定标准,应该随当时所写字的大小需要而定。
五、影摹是调查初学者可用透明纸或薄膜覆盖在范本字帖上进行练习。
(在薄膜上写字时,墨水中须加一点洗衣粉或肥皂)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纸覆盖在字帖上直接用毛笔书写;另一种是用纸覆盖在字帖上先用单线笔(如铅笔、圆珠笔、钢笔)写出每笔的中心骨干。
【书法教育】学书法要向谁求教
![【书法教育】学书法要向谁求教](https://img.taocdn.com/s3/m/f5c60ad0524de518964b7d4b.png)
启功:学书法要向谁求教《论语》有句话:“就有道而正焉”,找到一个有道之土,这个人对事情的研究有修养。
找这些个人给指正,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也是求学人应该办的事情。
可是学写字呀,我可是碰了许多的钉子。
我也想求,人家因为岁数比我大,名气也很高,我总是毕躬毕敬地请人指教,请教人家我想入门应该学什么帖,怎么学等等问题,向人说明我的希望,而得到的结果是各种样子都有。
有人他爱写篆书,他就说,你要学写字,你必须好好的先学篆书。
哈,他说一套,什么什么碑,什么什么帖,应该怎么学。
又碰上一个人,他是学隶书的,他告诉你隶书应该怎么怎么写。
还有人专讲究执笔的,说你的手长得都不合适,这手必须怎么怎么拿这个笔。
还有说你这腕子悬不起来。
怎么办呢,拿手摸摸我的腕子,究竟离开桌子没有,悬的多高了,诸如此类,真是什么样情况都有。
可是我听起来呢,比如我请教过五个人,这五个人我拼凑起来,他们结论并不一样,有的说你应该先往东,再往西,有人说你先往北后往南。
各种各样的说法。
那么我写得了字请人看,又一个样了,说你这一笔呀应该粗一点,那一笔应该细一点儿,那一笔应该长一点,那一笔应该短一点儿。
那我赶紧就记呀,用脑子记。
当时他也没拿笔给我画在纸上。
我听了之后,回家再写的时候,有时,我也忘了哪点儿粗,哪点儿细。
还有呢,说了许多虚无飘渺的话,比如说你的字呀得其形,没得其神。
哎呀,怎么才得神呢?我真是没法子知道这神怎么就得。
我觉得形还好办,它写得肥一点儿,写得瘦一点儿,形还有办法,神呢,没有形光有神。
这样说得我就十分的渺茫了,一点办法没有了。
后来我就因为得到的指教全不一样,我也没办法了。
我听多了有一个好处,我发现多少名家,他们都没有共同的一个标准,是都要怎么样。
我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
他都是以他的习惯来指导我,并且说得非常玄妙。
那我就更迷糊了。
后来,我得到一个办法,我把我写的字贴在墙上。
当时贴的时候,我总找,今天写十张字,里头有一两张自己得意的自己满意的把它贴在墙上。
启功讲书法:(十三)如何才能写好字
![启功讲书法:(十三)如何才能写好字](https://img.taocdn.com/s3/m/1326445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74.png)
启功讲书法:(十三)如何才能写好字本文由“云朵居”节选自《启功给你讲书法》,关注公众号:yunduoju(长按复制),关注启功书法收藏。
【释文】行书宜当楷书写,其位臵聚散始不失度。
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划顾盼始不呆板。
如何才能写好字有人说:你说了半天应该怎么写字,破除那些个迷信的说法,不切实际的说法,那么你说怎么才算写好了呢?我认为这个“好”的标准又有又没有。
有人说,那个笔画是方的,刀斩斧齐的那就是好;有人说,揉了多少球然后描出来的圆疙瘩这就是好。
那都是误解,是碑帖上刻出来的效果,误解为那些个现象。
怎么叫好?你写的这篇字挂在墙上,你自己先看得过去,不至于自己先看着不敢给人家看,人家拿眼睛看,我自己捂着眼睛躲在一边,这个就行了。
尤其是要人家认得,我也认得,这样子就是好。
宋朝有个人叫张商英。
他做到丞相的官(这官很大了),他起草写了文稿,让家里的子、侄去抄,或者让秘书帮他抄写誊清。
谁知抄写的人第二天拿来问他,说这个字念什么?他瞧了半天,一拍桌子:“早不来问,你要早来问我,我还没忘,我写完了,交给你们抄去了,我也忘了是什么字了。
早来问我,我还没忘。
”这样的情况现在也不是没有。
有一位老前辈,我也不提是谁了,写出字来就是不大好认。
他的稿子有人就怕认。
他写一条幅给人,我们看了不认得是什么,据说有时候他也不大认得。
这样的事情也有。
总而言之,我们写出字来,第一先要自己能认识,让抄写的人过一天再来问你也不算太晚,自己也还认得,别人也还认得,这是最好的、最起码的条件。
第二如果再加上有特殊的美感,使人看起来,说怎么那么好看呀,这个就是好。
这好比我们看见一个人,不管是男的是女的,是老的是少的,老年人也有很美的,比如说,胡子头发都白了,挺长的白胡子,可很精神。
那你会说这老头儿很漂亮。
说一个妇女年轻的时候怎么怎么样,就是老太太了她精神十足,不管是多大岁数,你看这老太太慈眉善目的,也让人尊敬,让人觉得可亲近。
你要问,说这个人美观,他美观在哪点上,恐怕不大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