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适应症

合集下载

输血适应症管理条例

输血适应症管理条例

输血适应症管理条例简介本条例旨在制定适当的输血适应症管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避免不必要的输血风险。

适应症判断标准1. 临床病情: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严重贫血、失血性休克和其他临床相关疾病可能是输血的适应症。

2. 实验室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判断输血适应症的重要依据。

例如,血红蛋白水平低于一定阈值、血小板计数低于一定阈值等。

3. 其他治疗方法:在确定是否进行输血时,应综合考虑其他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有时,输血并不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输血禁忌症以下情况是输血的禁忌症,对于这些情况的患者应该避免输血:- 全身性感染- 高危传染病患者- 不可逆性晚期癌症- 没有明确病因的贫血- 对输血成分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 孕妇特定基因型输血适应症管理流程为了确保输血适应症的科学判断和临床实施,以下是输血适应症管理的基本流程:1. 医生判断: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2. 报告和审核:主治医生将输血适应症的判断结果报告给医院输血委员会,并经相关专家审核确认。

3. 记录和通知:医院输血委员会根据审核结果,将输血适应症的判断结果记录在患者的医疗记录中,并通知主治医生。

4. 输血操作:若输血适应症判断为肯定,医生应进行相应的输血操作,并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

法规依据本条例制定遵循以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规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规定总结输血适应症管理条例旨在确保输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避免不必要的输血风险。

主治医生应根据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科学判断,医院输血委员会进行审核确认,并进行相应的输血操作。

同时,患者的禁忌症也需要充分考虑。

本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输血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输血适应症与安全输血PPT

输血适应症与安全输血PPT

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技术研发
血液检测技术升级
研发更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提高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 质的检出率。
血液保存技术的改进
探索更长久的血液保存方法,延长血液的有效期,降低因过期导致 的风险。
血液来源的多元化
研究利用干细胞或其他生物资源转化为人造血的方法,降低对献血 者依赖。
新型血液替代品的研发与应用
严重感染常见的适应症包括脓毒血症、败血症、重症肺炎等。
03 安全输血的原则与措施
严格筛选献血者
01
02
03
献血者健康状况
确保献血者无传染病、血 液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 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标准。
献血者年龄与体重
限制献血者的年龄和体重, 排除不适合献血的人群, 确保血液质量。
献血间隔时间
规定献血间隔时间,避免 过度献血对献血者身体健 康的影响。
02
输血可以补充血液容量、改善血 液循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对 于某些特定疾病如白血病、再生 障碍性贫血等也有治疗作用。
输血适应症的分类
根据输血目的的不同,输血适应 症可以分为治疗性输血和预防性
输血。
治疗性输血是指为了治疗某种疾 病或缓解症状而进行的输血,如 手术中失血过多、严重贫血等。
预防性输血是指为了预防某些疾 病或并发症而进行的输血,如孕 妇贫血、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等。
详细描述
溶血反应通常在输血开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表现为血红蛋白尿、黄疸和血红蛋白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寒 战、高热、腰背酸痛、呼吸急促和心跳过速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和死亡。
其他不良反应
总结词
除上述常见不良反应外,输血还可能引起其他一些不良反应,如出血倾向、心脏疾病等。

临床输血规范最新版本

临床输血规范最新版本
cryoprecipitated) 7 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
精选2021版课件
55/6
临床用血的主要种类
8 普通冰冻血浆 (plasma frozen)
9 冷沉淀后冰冻血浆 (plasma cryoprecipitated reduced)
精选2021版课件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手术前如有贫血或血浆蛋
白过低,应予纠正。若条件许可,血容量正常和
贫血;原则上应输给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可
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液。
精选2021版课件
55/4
输血的适应症
3.严重感染: 输血可提供抗体、补体等,以增强抗 感染能力。输用浓缩粒细胞,同时采用针对性抗 生素,对严重感染常可获得较好疗效。
精选2021版课件
55/24
成分血的用途
适应证:适用于各年龄
的第Ⅷ因子、血管性血友 病、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 蛋白原缺乏症。 目前,冷沉淀与凝血酶复 合物制剂――纤维蛋白胶 已较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外科伤口止血、手术切口 愈合及皮片移植。
精选2021版课件
55/25
冷沉淀注意事项
1、应按ABO血型相容原则输注,不需做交 叉配血。

注癜


输血感染疾病
乙丙 爱 人C 其 型型 滋 类M 它 肝肝 病 T V 病 炎炎 细感 原
胞染 体 白 血 病
精选2021版课件
55/27
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 枸橼酸盐蓄积中毒 肺微血管栓塞 电解质紊乱 术后感染和肿瘤复发 输血相关疾病:AIDS、肝炎、CMV感染
如无上述制品时可输给新鲜血或血浆556临床用血的主要种类blood现在很少用eukocytesreduced洗涤红细胞rbcswashed机采血小板platelets单采血小板plateletsaphaeresi冷沉淀凝血因子antihemophifactorcryoprecipitated新鲜冰冻血浆freshfrozenplasma557临床用血的主要种类普通冰冻血浆plasmafrozen冷沉淀后冰冻血浆plasmacryoprecipitatedreduced558who临床输血原则根据国家临床用血指南考虑到病人自身输血在做出输血决定

输血的适应症与术后注意事项

输血的适应症与术后注意事项

输血的适应症与术后注意事项一、输血的适应症现代医学中,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适用于各种情况下引起的贫血以及其他特定情况。

以下是关于输血适应症的详细介绍。

1.急性失血:当患者突然出现大量出血导致急性贫血时,输血可以迅速提供丢失的红细胞和恢复组织氧供。

2.骨髓抑制性贫血:某些药物或化疗可能导致造血系统功能受损,并引发贫血。

针对这种情况,输注红细胞浓缩物可有效改善贫血状况。

3.低凝状态:某些患者由于身体内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而导致凝血时间延长,进而出现大量明显外伤出血时,则需要输注新鲜冷沉淀物或新鲜全血来提供凝固因子。

4.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放射线、放化疗等。

这种情况下,输血可以在增加造血功能和红细胞数量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

5.器官移植和手术:在某些器官移植或相关手术期间,由于手术本身的损伤和组织缺血,患者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全血或红细胞浓缩物来恢复体内正常血液流量和供氧能力。

二、术后注意事项1.观察副反应:输血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在术后就诊时,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以及输血后是否有发热、皮肤变化等不适感。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务人员汇报。

2.应对感染风险:输血过程中存在感染的风险。

为了预防感染并保障安全性,医院通常采取严格措施进行供血者筛查和检测,确保输注的血液质量安全可靠。

但储存时间长久、抗体小、易生菌的血液制品,也有一定感染风险。

因此,在术后期间,患者应加强自我防护,避免接触有可能感染的物品和环境。

3.维持正常血液流变学:为了确保手术取得良好效果和患者康复顺利,术后需要维护正常的血液流变学。

这包括遵循医生建议的用药方案、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以及避免长时间卧床等。

4.恢复饮食及活动:输血后,要尽快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并控制摄入热量。

此外,并非所有术后患者都需要完全禁止活动,多数情况下,受术部位是否限制活动或其它身体状况将会影响到患者能够进行何种程度的运动。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成分输血适应症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慢性贫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异型血液输注后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患者.3.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及自身血储存.4.辐射红细胞: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的患者.5.粒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伴有败血症或威胁生命的感染患者.6.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所所致的出血患者.7.血浆: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烧伤;抗凝血酶III缺乏;血栓性血小板紫癜.8.冷沉淀:适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DIC、肿瘤.成分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一、红细胞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出血浆后的高浓度缩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的高达0.90.由于原抗凝保存液被大部分移出,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红细胞很稠密,输注速度慢,故必须加入适量添加剂才能克服这些缺点.添加剂的配方有多种,都是特别者剂的红细胞保存液.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这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选择.适应症:悬浮红细胞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特别适合本制品.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要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须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双头输液器移入血袋内以稀释并混匀;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2、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红细胞浓缩液适应症:与悬浮红细胞相同.注意事项:输注前要混匀,禁止向袋内加任何药物,也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稀释本样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总量约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80ML.生理盐水50ML.血浆和白模层大部分被去除,采用倒置离心法能去除白细胞约70%~80%.这种制品HLA抗原作用较弱,故输血不良反应少.适应症·: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准备作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重型地中海贫血等患者,可以第一次输血起就选用本制品.如输本制品仍有发热反应,可改用洗涤红细胞或白细胞过滤器过滤添加剂红细胞或浓缩红细胞.4、洗涤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洗条红细胞的总量110~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该制品已去除 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的血浆.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在洗条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随血浆被去除.应用本制品可显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应症: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患者;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的患者也可试用本制品;注意事项:由于大多数单位采用的是开放式洗涤法,故本制品制成后最好在数小时内输注完毕.二、白粒细胞适应症对中性粒细胞过低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方法已废弃,而治疗性粒细胞输住也呈日益减少的趋势.注意事项 1、本制品输注前必须做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2、制备后应尽快离开血管,到达感染部位,或者先到肺部,然后进入肝脾.因此,输住效果不是看白细胞数是否升高,而是看体温是否下降,感染是否好转.自体输血的优点和禁忌症及不良反应自体输血的优点:1、可避免输血相关性感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及其他血源性致病源.2、既可避免同种抗体的产生,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又可避免同种异体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发热、过敏及异体配型失误所致的不幸事故.3、可降低因异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所致的手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率,4、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运氧能力、减少凝血物质的损失.5、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中的出血,经过过滤、洗涤、离心、浓缩,获得浓缩红细胞, 可以不用或少用异体血.6、不需要输血前的交叉配血及输血产生的血费,节约费用.7、特殊群体的用血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自体输血禁忌症: 1、血液已被细菌污染2、血液可能被肿瘤细胞污染3、严重贫血者及出凝血功能障碍者4、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5、胸、腹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6、全身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自体输血不良反应:1、稀释式自体输血放血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液量过多可因心脏负荷过重而发生急性肺水肿.2、贮存式自体输血手术前多次采血容易造成血患者血容量不足,采血过程可能会发生献血反应.3、回收式自体输血可能造成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继发DIC.输注前采集或贮存不当容易导致溶血反应.。

输血适应症及评估模版

输血适应症及评估模版

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一.输血指征参考标准一、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 Hb<60g/L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 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 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 Hb<70g/L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 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 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二、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或APTT延长>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1、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红细胞+200ml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输血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输血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2)非免疫性溶血:输入有缺陷旳红细胞引起。如过期、过分预 热或加了不等渗溶液。
3)本身免疫性贫血旳患者其本身抗体破坏输入旳红细胞。
溶血反应
2.临床体现: ➢输入少许血后,输血25~50ml后,出现头痛腰背酸痛、寒颤、高
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和休克。 ➢手术中出现不明原因旳广泛渗血,血压下降,应想到溶血反应旳
6.寄生虫病 如疟疾、丝虫病、弓形体虫病。
其他不良反应
1.急性肺水肿和左心衰(大量输血) 大量、迅速输血。 体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咳大量血性泡沫痰、
颈Ⅴ怒张、肺部哮鸣音等。 2.低体温
大量迅速输入冷藏血。 3.碱中毒
大量输血时,枸盐酸钠在肝脏转化成碳酸氢钠。 4.临时性低钙血症
输血浆旳禁忌症
• (四)增强免疫力
• 尽管血浆中具有一定量旳免疫球蛋白.但量少并不可能经过输注 血浆到达提升患者免疫力旳作用,反而还可能增长存在免疫缺陷 病旳患者被感染风险。对于需要输注外源性免疫球蛋白患者,应 选用免疫球蛋白制品。
• (五)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患者
• 血浆有一定扩容作用,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低旳婴幼儿患者, 输注血浆后可能加重循环负荷引起心衰,假如需要补充凝血因子 时宜首选浓缩制品。血浆中具有一定量旳蛋白,严重肾功能不全 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蛋白入量,盲目输注可能加重病情。
其他内科输血适应症
• 冰冻血浆: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 Ⅺ或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体现时输注新鲜 冰冻血浆。输注量为10~15ml/kg。假如用于补充 稳定旳凝血因子,可输注一般冰冻血浆。
• 冷沉淀:纤维蛋白原缺乏症、DIC。
围手术期输指南(2023)
输红细胞指正: 1)血红蛋白不小于100g/L能够不输血; 2)血红蛋白不不小于70g/L,则需要输血; 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要根据患者心肺 代偿功能、有无代谢增高及有无活动性出血等原因 决定。

临床输血指南

临床输血指南

临床输血指南
引言
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某些严重的疾病和创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必须注意一些安全和有效性的问题,以确保临床使用输血的最大利益。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指南,以帮助临床医生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适应症
临床输血适用于以下情况:
1. 严重贫血,导致组织缺氧
2. 失血性休克或其他危及生命的出血
3. 维持正常凝血功能所需
4. 纠正某些疾病所导致的血液成分缺失
安全性问题
使用输血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性问题:
1. 每一单位输血都必须遵循血液安全规定
2. 检查病人是否有输血过敏的历史
3. 严格注意不同血型之间的配对问题
4. 输注血液时使用流速恰当的输血器材
5. 监测反应和处理可能的输血反应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输血治疗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分析病人的临床指标
2. 根据需要进行血型和交叉配对检查
3. 根据检查结果挑选适当的血液产品
4. 具体执行输血治疗的流程
输血治疗的监测和评估
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该进行以下监测和评估:
1. 治疗后病情的变化
2. 检查有无输血反应
3. 监测心脏功能、血压和呼吸
4. 检查患者的体温
结论
临床输血是严谨的医疗操作,需要注意一系列的安全性问题,以确保最大的治疗效果。

制定专业的输血操作规范对于提高临床输血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PPT资料(正式版)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PPT资料(正式版)
脉置管或静脉切开。 ㈢溶血反应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②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后非免疫性溶血。 常用20%的,稀释为5%溶液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和补充血容量。
⒉输注速度 成人5-10ml/min 老年或心工功 血袋是否渗漏、血液有无异常及保存时间。
治疗 仅有局限性瘙痒或荨麻疹时,可继续输血,给于抗组织胺物。
表现为发热、皮疹、肝炎、腹泻、骨髓抑制和感染。
原因 1过敏病人对血中蛋白类过敏,或供血者血中某种 抗体 此反应抗体为IgE 2病人因多次输血浆,体内产生 抗免疫球蛋白抗体,以抗IgA抗体为主。
治疗 仅有局限性瘙痒或荨麻疹时,可继续输血,给于抗 组织胺物。严重者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1000 -1ml)和静脉给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气管插管 切开。
预防 ⒈有过敏史,输血前给抗过敏药物及糖皮质激素⒉ 对IgA低下或有抗IgA抗体者输不含IgA抗体的血液、血浆 血液制品⒊有过敏史者不能献血⒋献血员采血前4小时禁 食。
㈧疾病传播 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HIV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 ⒈大量失血失 失血<10%可自体代偿,10-20%可根据症状的严重度和血红蛋白及HCT的变化选择方案。
㈡输血技术
治疗气管插管、输氧及机械通气后48-96小时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
⒈途径 一般周围静脉输血。大量出血可中心静 ㈠回收式自体输血 收集到的创伤后体内积血或手术中失血,经抗凝、过滤后回输给病人。
⒈大量失血失 失血<10%可自体代偿,10-20%可根据症状的严重度和血红蛋白及HCT的变化选择方案。
⒊浓缩凝血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Ⅷ、Ⅺ因子及Ⅷ复合物、抗凝血酶Ⅲ和纤维蛋白原制剂。
症状为沿输血静脉原的因红肿及,①寒误战高输热,了呼不吸困合难、的头A痛、B心C率血加快型,,以致A血亚压下型降、,休R克h。及其它血型不合。 原禁小因忌时症 或1①血免血液疫液在反已体应被腔②者污中体输的染存内②留有入血血过白液久有液细可。胞缺中能或受血陷自肿小瘤的身板细抗红抗胞体沾细体污2③致胞 引肝热后 起、原肾(蛋非 输功白能免 入质不、疫 的全死者菌性 异④或巳溶 体细有菌血 红严的重代。 细贫谢血③ 胞产⑤物自 破有)污脓身 坏染毒3症细免溶或菌疫血菌污血染性。证和者溶贫⑥血血胸腹受开放血性损伤超过4 临2布4床小氏上 时 杆有内菌出用、血量梅倾不毒向起及治浆及过疟疗色疾D15I等0C0泽表。m现l 可,时,凝如应溶粉输浓血红缩血立色小即为板。停溶止血。输尿血潜,血核阳对性血及液血。蛋离白心尿静。脉治血疗后①观抗察休血 ⒈右旋糖酐 常用克6%②右旋保糖护酐等肾渗盐功溶能液。③若DIC明显可使用肝素④血浆交换治疗。 禁小忌时症 或①血血液液在已体被腔预污中防染存②留血过液久①可。加能受强肿瘤输细血胞沾配污③血肝核、肾对功能工不作全者②④巳严有格严重输贫血血⑤规有脓程毒症操或作菌血③证者尽⑥量胸腹输开放同性损伤超过4 型血。 ⒈FFP和FP 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Ⅷ因子、Ⅴ因子及部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低。

国内外输血指南解读

国内外输血指南解读

国内外输血指南解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和统一输血操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输血指南。

本文将对国内外输血指南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国内输血指南主要依据临床实践、最新研究结果以及专家经验制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输血学会于2024年发布的《中国成人红细胞输血指南》。

该指南对输血适应症、血液成分选择、输血前筛选、输血时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首先,关于输血适应症,指南明确指出:1)红细胞质量不满足机体氧运输需求;2)伴有明显贫血症状和危及生命的急、亚急性出血;3)慢性贫血伴有严重缺氧症状;4)骨髓功能不全或严重脓毒症等。

这些情况都可以考虑进行输血。

其次,指南对血液成分选择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选择红细胞悬液、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悬液、全血等。

指南还明确指出,对于非规则抗体阳性或血型不合的患者,应尽量使用经红细胞抗人球蛋白试剂试验(Coombs试验)检测阴性的血液成分。

另外,指南强调了输血前的筛选工作,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化验结果评估等方面。

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应重点询问是否妊娠,因为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Rh抗原不合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最后,指南还对输血时的监测提供了具体指导。

包括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生命体征监测、血压监测、尿量监测等。

此外,对于输血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指南也详细列出了诊断和处理方法,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比之下,国外输血指南更加多样化和系统化。

例如,美国麻省总医院推出的《全球输血与血液储备指南》包含了输血前的评估、血液储备的管理、输血相关的不良事件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此外,美国血液学会和美国危重病患者协会也分别发布了《成人出血管理指南》和《危重病患者输血指南》,对特定患者群体的输血策略进行了专门的阐述。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输血指南在输血适应症、血液成分选择、输血前筛选、输血时监测等方面都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儿童输血适应症指南

儿童输血适应症指南

儿童输血适应症指南背景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儿童在某些情况下的血液失衡或其他严重疾病。

然而,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有必要制定儿童输血适应症指南,以指导医生在输血时的决策过程。

目的本指南的目的是提供儿童输血的适应症,以协助医生在确定输血是否合适时作出准确的判断。

这将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降低输血相关风险,并促进儿童的康复。

适应症以下情况对于儿童输血是适应的:1. 急性失血:儿童出现急性大出血时,输血可以迅速补充失血量,维持循环稳定。

2. 严重贫血:儿童患有重度贫血时,输血可以提供足够的红细胞来改善氧输送,减轻症状和增加生活质量。

3. 凝血异常:儿童患有凝血因子缺陷或出血性疾病时,输血可以补充缺陷的凝血因子,控制出血风险。

4. 免疫缺陷:儿童患有免疫缺陷病时,在某些情况下输血可以提供免疫因子,增加身体抵抗力。

5. 术前准备:儿童在进行一些高风险手术前,输血可以提前准备血液,以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大出血。

不适应症以下情况对于儿童输血是不适应的:1. 血细胞增生异常:儿童已被诊断为血细胞增生异常(如白血病)时,输血并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

2. 溶血性疾病:儿童患有溶血性疾病时,输血可能触发更严重的溶血反应,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3. 轻度贫血:儿童出现轻度贫血时,输血并不常见,因为其他治疗方法通常足以处理这种情况。

4. 非血液失衡病因:儿童的症状不是由于血液失衡引起的,或者存在其他合适的治疗方法,输血可能不是一个必需的治疗选项。

结论通过遵循儿童输血适应症指南,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是否需要对儿童进行输血,并在必要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儿童输血的应用应基于病情评估和临床决策,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外科输血适应症概述

外科输血适应症概述

外科输血适应症概述一、外科输血概论全血输注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成分输血是指把全血内有预防或治疗价值的成分分离出来,制成有一定标准的优质制品供临床使用。

在我国也已有近60 a的历史,1944年已制成冻干血浆以支援抗日战争;1948年已分离出新鲜血浆用于血友病患者手术;在20世纪60年代已将冻干血浆、冰冻血浆、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红细胞、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等用于临床。

到20世纪90年代,成分输血在我国已占全血的14%,红细胞输血占全血的8%。

当前输入全血仍以外科系统最多,内科次之。

红细胞输血则以内科系统较多,常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主。

浓缩血小板、浓缩粒细胞和冷沉淀等内科应用较多,新鲜冰冻血浆则内、外科用量相近。

成分输血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还在继续改进发展中,但有些不适用的血液成分如冻干血浆等已禁止使用。

当前输血面临的问题是免疫问题和输血相关病毒性疾病的传播。

有关免疫方面的问题常见的有溶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HDN)、输血无效(如输注血小板、浓缩白细胞)、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因HLA、血浆蛋白等引起)及器官移植发生排异等。

病毒性疾病传播除了HBV及HCV外,最令人担心的是AIDS(简称艾滋病)的传染,在临床上对这两大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有不少临床医师坚持要输全血,甚至强调要输新鲜全血,不符合现代输血观念,需要更新观念。

本章始终贯穿对这两类危险的警惕和预防,以确保患者用血安全和有效。

在今后的临床输血中,自体血、血液成分的生物技术产品与血细胞代用品或基因细胞将日益被临床接受,并逐渐推广应用,异体人血的输用量将会相应减少,输血部门的工作将有更大改进。

二、输血适应证概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失血性休克,血细胞比容低于0.25,血红蛋白低于100 g /L,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放射性损伤及创伤性凝血机能障碍等均应适当输血。

(一)创伤失血性休克正常成年人血容量为70mL/kg,若因创伤失血700~800 mL可导致临界休克或轻度失血性休克状态;若失血1 000mL需经48~72 h经自身调节才能逐步恢复血容量,但血液仍处于稀释状态。

输血适应症

输血适应症

输注红细胞⑴急性失血:①Hb>100g/L不必输注;②Hb<70g/L考虑输注;③Hb在70-100g/L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⑵慢性贫血:①Hb<60g/L并有明显贫血症状者,可考虑输注;②贫血严重,虽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可考虑输注。

⑶不合理应用:①急性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就输红细胞;②Hb>100g/L输注红细胞;③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输注红细胞;④慢性贫血病因未查明,Hb>60g/L无明显贫血症状输注红细胞。

输注血小板⑴内科:①血小板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②血小板数(10-50)×109/L根据出血情况决定;③血小板数<5×109/L应立即输注。

⑵外科:①血小板数>100×109/L不需输注;②血小板数<50×109/L可考虑输注;③血小板数在(50-100)×109/L根据是否有自发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⑶不合理应用:①血小板数>100×109/L输注血小板;②血小板数在(50-100)×109/L无明显出血输注血小板。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⑴内科: 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特别是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⑵外科: ①凝血酶原时间(PT)或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大于正常对照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②大量输入库存血引起的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③紧急对抗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

⑶不合理应用: ①用于补充血容量;②与红细胞搭配输注;③用于补充营养;④用于促进伤口愈合。

输注冷沉淀⑴内科: ①治疗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②治疗血管性血友病;③治疗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⑵外科: ①补充纤维蛋白原;②与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配合应用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⑶不合理应用: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输注冷沉淀。

输血的适应症简答题

输血的适应症简答题

输血的适应症简答题
【原创版】
目录
一、输血的主要适应症
1.急性出血
2.贫血或低蛋白血征
3.重症感染
4.凝血功能障碍
正文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从一个个体传输到另一个个体以替代或
补充其缺失的血液。

输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增强抗感染能力以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以下是输血的主要适应症:
1.急性出血:急性出血是输血的主要适应症,尤其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

当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 10%(约 500 毫升)时,临床上通常
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以不输血。

但是,当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 20%(约 500-800 毫升)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红蛋白以及血细胞
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

治疗通常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
少量血浆增量剂,而不是全血或血浆。

2.贫血或低蛋白血征:贫血或低蛋白血征可能是由于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的。

手术前如果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进行纠正。

对于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清蛋白液。

3.重症感染: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
力。

4.凝血功能障碍:根据引起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

例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应补充凝血因子。

总之,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进行输注。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





⒉冷沉淀 FFP4℃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含有纤维蛋白 原和FⅧ因子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用于血友病甲、先 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原缺乏症。 ㈢血浆蛋白成分 ⒈白蛋白制剂有5%、20%和25%三种 浓度。常用20%的,稀释为5%溶液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 和补充血容量。直接应用可起脱水作用,用于营养不良性 水肿及低蛋白血症。 ⒉免疫球白制剂 正常人免疫球蛋白(肌注用于病毒性肝 炎等传染病),静注的免疫球蛋白(用于低蛋白血症)和 针对各种疾病的免疫球蛋白。 ⒊浓缩凝血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 Ⅷ、Ⅺ因子及Ⅷ复合物、抗凝血酶Ⅲ和纤维蛋白原制剂。 用于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

㈣细菌污染反应 轻的仅有发热,严重可出现内毒素性休克。 原因 采血和贮存环节污染。 治疗 ①立即中止输血,血袋中血液做染色细胞检查及细菌培养。② 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 预防 ①严格无菌制度②血液保存期内及输血前按规定检查。 ㈤循环超负荷 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急性 心衰及肺水肿。 原因 ①输血速度过快致血容量上升超过心脏的负荷。②原有心功能 不全③原有肺功能减弱低白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治疗 立即中止输血。吸氧,使用强心剂、利尿剂。 预防 心功能不全要控制输血速度及输血量。严重贫血者输浓缩红细 胞为宜。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㈠发热反应 输血后15-20分钟开始。 原因 1免疫反应 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 抗体 2致热原(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 谢产物)污染3细菌污染和溶血 治疗 症状轻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 输血及对症处理及过敏治疗 预防 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多次输血 或经产妇输注不含白细胞及血小板的血 (洗涤红细胞)。

输血适应症

输血适应症
输血适应症
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
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悬浮红细胞制剂
红 细 胞 输 注 主 要 目 的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保证机体供氧/耗氧平衡。
适应症
悬浮红细胞 手术及创伤
制剂
患者
不输注
血红蛋白>100g/L, 血细胞容积>0.3
立即输注
血红蛋白<70g/L,血 细胞容积<0.21
非手术 患者
血红蛋白>100g/L, 血细胞容积>0.3
血红蛋白<60g/L, 血细胞容积<0.2
应输注
血红蛋白70—100g/L 血红蛋白60—
之间,倘若患者伴有较 100g/L之间,倘若
2.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 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3.休克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 4.FFP的使用,必须达到10~15ml/kg,才能输注有效 5禁止用FFP作为扩容剂 6.禁止用FFP促进伤口愈合
冷沉淀
输注目的: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Ⅷ因子缺乏、纤
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 板减少)而不一定输血小板
因血小板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 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 无效Fra bibliotek血浆输注
血浆输注目的:
新鲜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缺陷及严

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

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

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输血是临床中重要的抢救与治疗措施,危急情况下为患者及时输血可挽救患者生命,对于正常人来说,血液含量是体重的7%-8%,当人们产生失血情况,一次失血量若在全身血量的10%以下,机体内的血浆及无机盐可在两小时内得到补充,并且血浆蛋白也会在一天内恢复,但是恭喜宝以及血红蛋白的恢复速度则较为缓慢。

若患者的失血量超过全血量15%,则会使患者身体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并引发患者肢体活动障碍,此时患者需要进行血液补充,并为患者提供同血型血液,使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得以恢复。

临床血液供给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为了提升血液的使用效率,需要不断调整输血理念,提升血液应用价值,因此需要了解详细的输血适应症,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输血呢?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述输血相关的适应症。

一、急性出血在输血的适应症中,急性出血是主要的项目之一,对于一些严重创伤及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出血症状患者,急需为其实施输血干预。

当患者的一次失血量约为500ml且在总血量百分之十以下时,不属于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此时可以不进行输血干预。

而失血量在500-800ml范围内,且在总血量百分之二十以下时,则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与分析,对患者制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变化情况。

通常情况下,需要首先选择输注的晶体液以及胶体液,或者少量血浆增量剂,此时不需要进行全血及血浆的输注。

若患者的失血量在1000ml时,且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则需要及时为患者输注适量全血。

二、大量失血对于大量失血的患者来说,需要及时为其补充血容量,对于一些因手术、创伤、烧伤及其他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来说,均应及时补充血液。

大量失血表现为血红蛋白小于80g/L,或存在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1)急性失血血容量超过15%;(2)舒张压低于60mmHg;(3)同基础血压相比较收缩压降低程度超过30mmHg;(4)心率超过100次/分;(5)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且精神状态产生影响;(6)患者为失血过多的冠心病者,或者存在肺功能障碍,且血红蛋白100g/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适应症管理制度为了规范、指导临床各科室科学、合理用血,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生在输血中的责职:1、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能不输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者坚决不多输,能输成分血者不输全血。

2、熟悉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和用法;3、决定输血冶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以及做输血前检查的必要性。

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4、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一日送交输血科备血。

5、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均应填写输血反应回馈单交输血科,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

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及医务科报告。

6、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二、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1、原则上血红蛋白>100g/L时不予以输血;血红蛋白<80g/L时应考虑输血;血红蛋白在80—100g/L之间时,应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并在病历中做好分析评估记录。

2、手术患者术前应根据术中估计出血量决定申请备血,失血量小于总量10%(500ml),机体代偿,原则上不输血;失血量10~20%(500~1000ml),HCT无明显变化,输注晶体、胶体、代血浆。

失血量20~30%(1000~1500ml),血压波动,HCT下降,加用浓缩红细胞(CRBC),失血量小于30%以下原则上不输全血。

失血量大于30%,可输全血、CRBC及其它种类液体。

晶体、胶体应维持适当比例。

3、积极实行成分输血,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成分的补充,避免可能由此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

手术中适当采用控制性低血压等措施,减少出血。

三、各临床科室输血原则(一)、外科输血1、输血原则:严重的创伤或外科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都可能导致患者低血容量休克。

早期的有效扩容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1).紧急复苏:晶体液20~30ml/kg或胶体液10~20ml/kg加温后5分钟内快速输注,根据输液效果决定进一步如何输血。

(2).先晶后胶: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3~4倍,失血量>30%血容量时可以考虑胶体液,晶:胶比通常为3:1。

(3).红细胞输注:扩容恢复心输出量和组织血流灌注后,如果患者较年轻、心肺功能良好,未必都要输血,有明显贫血症状时可通过输注红细胞纠正组织缺氧。

2、血液品种的选择:(1).悬浮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①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血。

②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血。

③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代谢情况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2).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①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②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

③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 /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④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3).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①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②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悬浮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③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3、注意事项(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组织细胞。

贫血及血容量不足都会影响机体氧输送,但这两者的生理影响不一样。

失血达总血容量30%才会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表现,年轻体健的患者补充足够液体(晶体液或胶体液)就可以完全纠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

全血或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

血容量补足之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选红细胞制剂。

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

(2).无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0.20(血红蛋白>60g/L)的贫血不影响组织氧合。

急性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脏输出血量的增加及氧离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浓度>100g/L 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

(3).手术患者在血小板>50×10*9 /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血增多。

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

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度、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后果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外循环、肾衰、严重肝病用药)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

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板降低)而不一定输血小板。

因输血小板后的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

(4).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能维持正常。

即患者血液置换量达全身血液总量,实际上还会有三分之一自体成分(包括凝血因子)保留在体内,仍然有足够的凝血功能。

(二)、内科输血对某些严重的或威胁生命的贫血患者,红细胞输血是一种重要的首选治疗措施。

但在慢性贫血患者中很少需要输血,许多输血并不能带给患者任何益处且可能有害。

有严重贫血的患者可能因输血或其他液体而促发心力衰竭,如必须输血,可2~4小时给予1个单位的红细胞,最好输悬浮红细胞,并给予速效利尿剂,不需要恢复血红蛋白至正常水平,升高到足够缓解临床症状水平即可。

1.输血原则(1)血红蛋白<60g/L,伴有明显贫血症状。

(2)贫血严重,虽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

2.血液品种的选择:(1)红细胞: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0 时可考虑输注。

(2)血小板: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a.血小板计数>50×10*9 /L,一般不需输注。

b.血小板(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c.血小板计数<5×10*9 /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d.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CCI值。

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0*9 /L)×体表面积(m2)/ 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 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输注后一小时测定值。

CCI>10者为输注有效。

(3)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存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一般需输入(10~15)ml/kg新鲜冰冻血浆。

(4)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5)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

(6)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细菌感染且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者,充分权衡利弊后输注。

(7)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8)全血:用于内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70g/L或红细胞压积<0.22,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考虑输注,但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仍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

3.注意事项:(1)代偿性贫血重点要对病因治疗,不轻易输血。

(2)有输血指征者只能输红细胞,无须输全血。

(3)贫血越重,输血速度要越慢。

(三)、妇产科A、妊娠合并慢性贫血1.输血原则:(1)妊娠合并慢性贫血通常采用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等辅助疗法。

(2)产前Hb>100~110g/L,分娩时失血量小于自身血容量的20%,一般可不输血。

2.血液品种的选择:主要选择红细胞,输血指征如下:(1)Hb≤50g/L,持续时间<36周。

(2)Hb≤60g/L,持续时间>36周。

(3)Hb在50~70g/L之间,持续时间<36周,有缺氧证据(初期的心力衰竭、肺炎或其他严重的细菌感染症状);(4)Hb在60~70g/L之间,持续时间>36周,有缺氧证据。

3.注意事项:(1)正确判断妊娠合并贫血原因(2)采用对症治疗,输血指征从严掌握B、产妇急性失血1.输血原则:(1)妊娠期血液学的改变导致纤溶系统受到抑制,血栓形成变得容易,用晶体液维持血容量可以预DIC。

(2)为防止产妇出现DIC意外,首先去除诱因,其次考虑用肝素等阻断凝血。

(3)DIC早期暂不考虑输注冷沉淀或浓缩血小板等血液制剂,以防加速血液的凝集速度。

(4)一旦怀疑可能为DIC,在等待凝集试验结果的同时立即着手处置,不可拖延。

2.血液品种的选择(1)红细胞:急性失血应启动应急程序,直接选用与受者相同血型的红细胞,输血的同时等待交叉配型的报告,亦可用O 型红细胞输注,最好是Rh(D)阴性血。

(2)冷沉淀:当PT或APTT延长,及纤维蛋白原降低时,可输注冷沉淀。

(3)新鲜冰冻血浆(FFP):可作为冷沉淀替代品。

大量输血时为预防稀释性凝血因子障碍,初始剂量可按照15ml/kg输注FFP不少于800~1000ml,或每输4~6单位的红细胞或库存全血加输1单位FFP。

(4)血小板: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可输注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控制产科DIC出血时很少需要血小板,但抢救重症DIC时,一次性快速输注3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效果较好。

3.注意事项(1)由于妊娠产生的生理改变,产科大出血的低血容量休克特征并不明显,除非失血量相当多,因此,应该准确判断失血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