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第十一章 毒理学实验方法讲解
Company Logo
染毒方法:
(1)静式染毒法 (2)动式染毒法
Company Logo
静式染毒法
静式染毒是将实验动物放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 (染毒柜)内,加入一定量的受试样品,并使其 挥发,造成试验需要的受试样品浓度的空气,一 次吸入性染毒2h。
Company Logo
(3)剂量和分组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5个剂量组。若使用水、植 物油、凡士林、羊毛脂外的赋形剂,则需设赋形 剂对照组。豚鼠或大鼠每一剂量组(单性别)不 少于5只;家兔每一剂量组(单性别)不少于4只。
各剂量组间要有适当的组距,可按等比或等差级 设置剂量,以使各剂量组实验动物产生的毒性反 应和死亡率呈现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试验基本原则:
以经口灌胃法给予各试验组动物不同剂量 的受试样品,每组用一个剂量,染毒剂量 的选择可通过预试验确定。染毒后观察动 物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试验期间死亡 的动物要进行尸检,试验结束时仍存活的 动物要处死并进行大体解剖。本方法主要 适用于啮齿类动物的研究,但也可用于非 啮齿类动物的研究。
(5)所用染毒浓度和动物分组,每组所用动物性别、数 量及体重范围;
(6)计算LC50的方法; (7)染毒后动物中毒表现及出现时间和恢复情况、死亡
时间、大体解剖所见;
(8)列表报告结果(建议的表格形式见附录1-D),计 算的LC50及其95%可信区间;
(9)结论。
Company Logo
3、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动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的基本原则、技术和要求。
本方法适用于评价化学品的急性毒性 作用。
Company Logo
苯的急性毒性试验
苯对小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苯急性毒性,观察气态苯吸入染毒致小鼠急性中毒一般表现和神经表现,探讨急性毒性机制。
方法通过建立气态苯静式吸入染毒小鼠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按33.9mg/L、43.25mg/L、55.21mg/L、70.47mg/L、89.95mg/L、115.12mg/L剂量组,对照组为NS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连续染毒1.5h后,观察急性中毒行为表现,分组记录死亡时间及死亡数。
结果①苯具有急性毒性;小鼠苯染毒各组都有急性中毒的表现,表现为兴奋症状、抑制症状(闭眼、侧卧),呼吸急促转衰弱,除低剂量组外每组都有小鼠死亡。
运用改良寇氏法公式得㏒LC50=1.848,故LC50=70.4mg/L;s=0.0193(LC50的标准误);LC50 95%CI(可信区间)=(64.71,76.73)。
结论①小鼠静式吸入苯蒸气有急性毒性。
②LC50=70.4mg/L,属于低毒毒物。
关键词:苯小鼠吸入染毒急性中毒LC50近年来,由于室内装修引发的环境污染与健康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其中苯是目前主要室内空气污染物之一。
室内环境中的苯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使用大量的化工原材料,如涂料、填料及各种有机溶剂等[1~3]。
尽管到目前为止,开展了大量有关苯毒性调查研究工作,但关于苯中毒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4]。
本文通过建立苯静式吸入染毒小鼠的实验模型,模拟人体实际暴露苯情况,探讨苯对机体的急性毒性危害的机制,以便为深入研究苯的毒性效应,为人接触苯的健康效应评价提供生物标志物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与分组试验动物选择与处理:选择健康、成熟的昆明种小白鼠(沈阳医学院实验中心提供),17~22g,雌雄各半,分别按性别称重,编号。
预实验得出LD0与LD100,LD50的计算方法符合改进寇氏公式的条件,随机分组,分6个剂量组和一个NS组,每组10只[5]。
1.2 受试物: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分析纯液态苯,比重ρ为0.89g/ml,纯度>99.5%。
樟脑亚急性吸入毒性实验_阙冰玲
中图分类号:R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27(2009)03-0239-02实验研究樟脑亚急性吸入毒性实验阙冰玲,陈晓燕,黄建勋,陈润涛,张子群,蔡婷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广州510300)关键词:樟脑;亚急性吸入毒性;最大无作用浓度作者简介:阙冰玲,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农药毒理学。
樟脑化学名为2-茨酮,分子式为C 10H 16O 。
樟脑易升华,在室温下能缓慢挥发,其蒸汽可使昆虫、小鸟致死[1]。
樟脑能防虫、防腐、除臭,主要用于衣物、书籍、标本和档案的防护。
为了明确其亚急性吸入的最大无作用浓度参数,并为该农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供资料,特进行本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 1 受试物 樟脑为白色粉末晶体,有异味,由国内某化工厂提供。
1 2 动物 SPF 级SD 大鼠由广东省卫生厅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粤监证字第2005A010号),选择体重160~180g 的健康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
1 3 仪器 东亚KX -21血球自动计数仪和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仪(日本)。
1 4 实验方法 按照GB15670-1995,并参照 化学品测试方法 ,本实验共设4个实验组包括樟脑低、中、高3个浓度组度组和对照组[2-3]。
受试物原粉水浴加热升华后输入染毒柜内进行吸入染毒。
动物每天暴露4h,每周5d,共4周。
染毒过程中,每浓度组采样1次 d,用Agilent6890气相色谱仪测定受试物浓度,3个浓度组平均浓度分别为32 3(低浓度组)、139 3(中浓度组)、437 8mg m 3(高浓度组)。
对照组动物仅吸入新鲜空气。
柜内氧含量用测氧仪(上海雷磁仪器厂RSS -5100型)监测,保证氧含量大于19%。
每天观察动物表现,每周称体重1次 d,实验结束时以下检查: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积(HC T)、红细胞平均体积(MC V)、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 HC)、血小板(PLT)、白细胞计数(WB C)和白细胞分类等9项;生化检查,包括血清丙氨酶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比值(AST AL 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等5项;脏器体比(包括肺、心、肝、脾、肾和脑体比);肺、气管、心、肝、脾、肾、肾上腺、脑、脑垂体、睾丸和卵巢常规病理检查。
急性毒性及其评价方法
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剂量分组:
i=(lgLD90-lgLD10)/(n-1) 或:i=(lgLD100-lgLD0)/(n-1)
式中i为组距(相邻的两个剂量组对数剂量之差); n为设计的剂量组数。
3、正式试验
一般来说,根据试验设计所选用的LD50计算方 法来确定组数。例如改良寇氏法一般设5~7个剂量 组;霍恩法固定设4个剂量组。求得i后,以最低剂 量组(LD0或LD10)的对数剂量加上一个i值,即是第 二个剂量组的对数剂量,依此类推直至最高剂量组, 查各自的反对数即得出各组剂量的真实值。
灌胃操作方法
先固定动物,即用右手将小鼠尾巴提起,置于鼠笼 或粗糙的平面上,当小鼠向前挣扎时,用左手的 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两耳后颈背皮肤,翻转小鼠 置于掌心,拉直后肢,以小指压住小鼠尾巴即可。 在固定小鼠过程中,不要用力过大,勿握其颈部, 以免窒息死亡。
以灌胃器轻轻压其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条直 线,再将灌胃针沿上腭壁轻轻进入食道,当灌胃 针进入约3cm左右时即达胃内。
一、急性毒性的概念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 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 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包括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行为方式 及死亡效应,最主要观察指标是LD50
❖实验动物接触化学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 “一次”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 经口和注射接触,“一次”是指在瞬间将 受试化学物输入实验动物体内
(4)体重:
体重可以反映动物中毒后的整体变化。体重改 变的原因很多,若化学毒物刺激或损伤消化道可 出现试验动物饮食减少甚至拒食,表现为体重减 轻;若化学毒物引起腹泻,将影响食物吸收和利 用,体重也会减轻。如果化学毒物影响水的摄取 或肾功能急性损伤,也可能在体重上反映出来。 所以,对存活动物尤其是对低于LD50剂量组的存 活动物,应在观察期14天内称量其体重的变化, 以便了解受试物引起毒效应的持续时间。
什么是急性毒性试验
什么是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其实就是一种毒性研究,当然对我们来讲对这种常识问题,很多人都不会去注重,因为毕竟不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人,但是对这些常识有一些基本的常识了解,其实对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带来一定的帮助功效,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什么是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指一次或24小时每多次染毒的试验,是毒性研究的第一步。
要求采用啮齿类或非啮齿类两种动物。
通常为小鼠或大鼠采用经口、吸入或经皮染毒途径。
急性毒性试验主要测定半数致死量(浓度),观察急性中毒表现,经皮肤吸收能力以及对皮肤、粘膜和眼有无局部刺激作用等,以提供受试物质的急性毒性资料,确定毒作用方式、中毒反应,并为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及剂量分组提供参考。
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概念和实验目的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但须指出化合物使实验动物发生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合物的质与量不同而异。
有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致死剂量的几分钟之内,就可发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而有的化合物则在几天后才显现中毒症状和死亡,即迟发死亡。
此外,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一次”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凡经口接触和各种方式的注射接触,“一次”是指在瞬间将受试化合物输入实验动物的体内。
而经呼吸道吸入与经皮肤接触,“一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受试化合物的过程,所以“一次”含有时间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急性毒性试验的内容介绍,希望通过这些介绍,每个人对这些常识,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虽然说很多时候在生活当中,我们运用不到,但是毕竟对这种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身体的保护,也是比较有利的。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课件
案例四
总结词
急性毒性试验在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评估食品添加剂对 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详细描述
急性毒性试验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中,通过给予实验动物单次或多 次剂量的食品添加剂,观察和记录动物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能够评估食品添 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清洗
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分析
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均值 、标准差等。
数据可视化
使用图表展示分析结果,如折线图、柱状图等。
结果报告与结论
结果总结
概述试验结果,包括毒性反应类型、剂量效应关系等 。
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解释其意义。
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建议,如进一步研究必要性、安全 使用建议等。
染毒剂量
设置不同剂量组,确保剂量范围涵盖预期毒性反 应。
3
染毒频率
确定染毒频率,如单次或多次给药。
观察与记录
观察时间
设定观察周期,包括给药前、给药后短期、 中期和长期观察。
观察指标
列出需要观察的指标,如行为变化、生理参 数、病理学检查等。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各组动物在各个时间点的数据表现 。
数据处理与分析
观察期的设置
总结词
观察期的设置是急性毒性试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 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观察期是指从给予动物受试物开始,直至观察到动物死 亡或恢复正常的这段时间。在试验设计中,应根据受试 物的毒性作用特点、动物的种属特性以及试验目的等因 素来确定合理的观察期。同时,还需根据观察到的症状 和体征以及死亡情况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评 估受试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对动物的影响程度。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Study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动物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单一成分的原料安全性毒理学检测。
2试验目的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可评价化妆品原料能否被直接吸入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呼吸道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可对受试物进行毒性分级,为亚急性毒性和其他毒理学研究中染毒浓度选择提供依据。
3定义3.1急性吸入毒性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实验动物短时间(24h内)持续吸入一种可吸入性受试物后,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
3.2半数致死浓度(LC50)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在一定时间内经呼吸道吸入受试物后,引起实验动物总体中半数死亡的毒物的统计学剂量,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受试物的质量(mg/m3)来表示。
3.3空气动力学直径aerodynamic equivalent diameter(AD)气溶胶颗粒与不同直径标准单位密度(1.0g/cm3)球形颗粒中某一颗粒的终端沉降速度相同时,该标准球形颗粒的直径即为空气动力学直径。
其计量单位为μm。
3.4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mass median aerodynamic diameter(MMAD)气溶胶中小于和等于某一空气动力学直径的颗粒总质量,占全部颗粒物质量50%时,该直径即为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数直径。
3.5几何标准差geometric standard deviation(GSD)用以描述气溶胶颗粒大小的分布状态。
以撞击器各级累积百分比为Y轴、粒径为X轴拟合对数概率曲线,以累积百分比84.1%对应的粒径除以累积百分比50%的粒径,即为几何标准差。
4试验的基本原则受试物通过吸入暴露装置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样品,各试验组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吸入不同浓度的受试物,暴露浓度的选择可通过预试验确定,吸入暴露后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试验期间死亡的动物要进行尸检,试验结束时存活的动物要处死进行大体解剖。
[医疗药品管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医疗药品管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ToxicologicaltestmethodsofPesticidesforregistration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的方法、条件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为农药登记而进行的毒理学试验。
2急性经口毒性试验2.1目的求出试验农药对试验动物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通过观察急性毒性效应的临床表现,初步估测毒作用的靶器官和可能的毒作用机理;为亚慢性、慢性和其他毒性试验的剂量水平设计提供参考;为急性毒性分级和制定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2.2试验农药原药和制剂。
2.3试验动物2.3.1主要选用品系、遗传背景明确的初年大鼠。
各剂量组内同性别动物体重差异应小于平均体重的10%,组间同性别动物体重均值差异应小于5%。
2.3.2每壹剂量组的大鼠8~10只(雌雄各半),试验前要对动物观察壹周,确认健康后,方可使用。
2.4剂量分组2.4.1至少应设4~5个剂量组,各剂量组之间要有适当的剂量间距。
以便各组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死亡率),求得剂量效应曲线及LD50。
2.4.2如剂量达5000mg/kg体重之上,动物仍不出现死亡,则不需要进行更高剂量的试验。
2.5给药方法及观察时间2.5.1动物给药前应隔夜禁食但不禁水,称重后,壹次灌胃给药,给药后至少间隔2h进食。
2.5.2灌胃量大鼠按100g体重给1mL,小鼠按20g体重给0.4mL计算,灌胃可用水溶液、油溶液或悬液。
2.5.3给药后立即观察且记录动物的中毒表现,症状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及死亡时间。
给药当日应连续观察,其后,每日至少观察2次,观察期为14d。
如于给药96h后出现迟发性新效应,则应延长观察期至3周或4周。
2.6观察指标2.6.1中毒症状全面观察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以及中毒特点和毒作用的靶器官。
观察的系统包括:a.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体位异常、叫声异常、不安、呆滞、痉挛、抽搐麻痹、运动失调、对外反应过敏或迟钝;b.植物神经系统:瞳孔扩大或缩小、流涎或流泪;c.呼吸系统:鼻孔流液、鼻翼煽动、呼吸深缓、呼吸过速、蜂腰;d.泌尿生殖系统:会阴部污秽、有分泌物、阴道或乳房肿胀;e.皮肤和毛:皮肤充血、紫绀、被毛蓬松、污秽;f.眼:眼球突出、结膜充血、角膜混浊;g.消化系统:腹泄、厌食。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2.3.2.1 目的检测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的急性吸入毒性作用和强度。
2.3.2.2 实验动物小鼠或大鼠任选一种,雌雄各半。
小鼠体重为18g~22g,大鼠体重为180g~200g。
2.3.2.3 操作程序染毒可采用静式染毒法或动式染毒法。
2.3.2.3.1 静式染毒法静式染毒是将实验动物放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染毒柜)内,加入一定量的消毒剂,并使其挥发,造成实验需要消毒剂浓度的空气,一次吸入性染毒2h。
(1)染毒柜的容积以每只染毒小鼠每小时不少于3L空气计,每只大鼠不少于30L计。
(2)染毒浓度的计算:染毒浓度一般应采用实际测定浓度。
在染毒期间一般可测4次~5次,求其平均浓度。
在无适当测试方法时。
可用下式计算染毒浓度a×dC= × 106V式中: C—染毒浓度(mg/m3)a—加入消毒剂量(ml)d—消毒剂比重V—染毒柜容积(L)2.3.2.3.2 动式染毒法动式染毒是采用机械通风装置,连续不断地将含有一定浓度消毒剂的空气均匀不断地送入染毒柜,并排出等量的染毒气体,维持相对稳定的染毒浓度。
一次吸入性染毒2h。
(1)消毒剂气化(雾化)和输入的常用方法1)气体消毒剂,经流量计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浓度后,直接输入染毒柜。
2)易挥发液体消毒剂,通过空气鼓泡或适当加热促使挥发后输入染毒柜。
3)若消毒剂现场使用采取喷雾法时,可采用喷雾器或超声雾化器使其雾化后输入染毒柜。
(2)染毒浓度计算染毒浓度一般应采用动物呼吸带实际测定浓度,每半小时一次,取其平均值。
若无适当的测试方法,也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染毒浓度:a×dC= × 106V1+ V2式中: C—染毒浓度(mg/m3)a—气化或雾化消毒剂量(ml)d—消毒剂比重V1—输入染毒柜风量(L)V2—染毒柜容积(L)2.3.2.3.3 观察和记录染毒过程和观察期内的动物症状和死亡情况。
关于染毒浓度的设计、动物分组、观察期限、观察指标和LC50(半数致死浓度)的计算等可参照急性经口毒性试验(2.3.1)。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实验动物安全
确保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得 到妥善照顾,避免不必要的痛 苦和伤害。
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如防火、防爆、防 毒等。
废弃物处理
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实验废弃物 ,确保环境安全。
数据分析与解释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以 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推断性统计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 如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解释与推论
基于统计分析的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推论,探讨可能的机制 和原因。
结果表达与报告
摄食量
记录动物每日摄食量,分析摄食量与药物摄入量 的关系。
观察指标与记录
血液学指标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等 指标,评估药物对血液
系统的影响。
生化指标
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等 指标,评估药物对内脏
器官的影响。
病理学检查
对动物进行尸检,观察 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死亡情况
记录动物的死亡时间和 数量,分析药物的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 实验动物与操作规范 •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急性毒性试验的注意事项与伦理考虑
01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急性毒性试验是在短时间内对实验动物给予一定剂量的受试物,观察受试物对 实验动物产生的毒性作用和死亡情况,以评价受试物的毒性作用和安全性的试 验。
02 实验动物与操作规范
实验动物选择
实验动物种类
比较几种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性
比较几种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性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有效成分的化学消毒剂对动物设施进行消毒时对实验动物的刺激性。
方法:依据GB/T 38496-2020《消毒剂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84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液、新洁尔灭、2%强化戊二醛消毒液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评价这几种消毒剂的刺激性。
结果:采用相同检测方法对这几种消毒剂进行对比检测,刺激性:过氧乙酸消毒液>2%戊二醛溶液>84消毒液>新洁尔灭。
结论:过氧乙酸消毒液、2%强化戊二醛消毒液适合在无动物情况下对动物设施进行消毒,84消毒液、新洁尔灭适合带动物消毒。
关键词化学消毒剂;实验动物设施;刺激性;随着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动物试验涉及的科研或者检测领域也更加广泛,如新药测试,疾病模型建立、肿瘤研究、遗传学研究及检验检测等[1-2]。
屏障设施如果消毒不彻底,对微生物控制不到位,会加大SPF级实验动物感染的风险。
选用刺激性小或无刺激性的消毒剂,不仅能够严格控制动物房设施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化学消毒剂在实验动物设施中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研究84消毒液、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消毒液、2%强化戊二醛消毒液四种消毒液对实验动物的毒理学试验,旨在研究日常用四种常见消毒液对屏障环境消毒时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1.1仪器电子天平,上海豪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静式吸入染毒柜,汉仁唐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1.2样品过氧乙酸消毒液,有效含量为2g/L;84消毒液,有效含量200mg/L;新洁尔灭,有效含量27g/L-33g/L;2%强化戊二醛消毒液,有效含量2.2±0.2%。
1.3实验动物SPF级KM小鼠,由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 (京)2019-0010。
普通级新西兰兔由璧山区腾鑫养殖场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渝)2017-0010。
1.4方法1.4.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选用SPF级KM小鼠80只,体重18g~22g。
毒理学评价的四个阶段和内容
毒理学评价的四个阶段和内容通常包括以下:
1. 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 Testing):
这是毒理学评价的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确定物质在短时间内(通常是一次或几次接触后)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
内容包括:经口、皮肤接触和吸入途径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LD50(半数致死剂量),即导致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2. 遗传毒性试验(Genotoxicity Testing):
这个阶段评估物质是否能够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损伤,这可能导致突变、癌症或其他遗传疾病。
内容包括:Ames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等。
3. 亚慢性毒性试验(Subchronic T oxicity Testing):
在这个阶段,物质的毒性效应在较长时间内(几周到几个月)被研究。
内容包括:重复剂量毒性试验,观察动物的行为变化、体重变化、血液学参数、生化指标、器官重量和病理学改变等。
4. 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性试验(Chronic T ox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Testing):
这是最长的一个试验阶段,通常持续数月到数年,旨在评估物质长期暴露对生物体的影响,包括潜在的致癌性。
内容包括:生命周期研究,观察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寿命以及肿瘤发生率等。
在这些试验中,除了直接的毒性效应外,还会考虑物质的代谢途径、蓄积效
应、剂量-反应关系以及敏感群体(如孕妇、儿童和老人)的特殊反应。
这些信息对于全面评估物质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试验设计和要求可能会根据监管机构的指导原则和物质的特性进行调整。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实验方法第4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
95%可 信 区间
;
9
结果解 释 通过 LC50的 测定 ,可 评 价受试 样 品 的急性 吸人 毒性 及其 毒性 分级 ,可 按
GBZ/T240.1的 附 录 C进
行 ,但 其 结果外 推 到人 类 的有 效性 是 有 限 的 。
Part4:Acute inhaIation toxicity test
⒛ 11-0⒏ 19发 布
2012-03-01 实 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GBz/T240.4-2011
刖亠
口
根据《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职业病 防治法 》 制定本部分 。
GBz/T240《 化学 品毒理学评价 程序和试验方法 》 现分为 以下 四十 四部 分 —— 第 1部 分 :总 则 —— 第 2部 分 :急 性经 口 毒性试验 —— 第 3部 分 :急 性经皮毒性试验
;
;
;
—— 第 11部 分 :体 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 第 12部 分 :体 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 畸变试验 —— 第 13部 分 :哺 乳动物精原细胞 /初 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
;
;
—— 第 14部 分 :啮 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 —— 第 15部 分 :亚 急性 经 口 毒性试验 —— 第 16部 分 :亚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n
急性 、 慢性等吸人毒
性 试 验提 供剂 量
5
试 验掇 述
各试验组动物在一定
后 观 察 动 物 的毒 性 反应 和死 亡 体解剖 。
吸人不间 逖皮 的受 蜘
试 验期 间死 亡 的动 物 大
毒浓
选 择 可 通 过 预 试 验 确 定 。染 毒
危险废物鉴定-急性毒性初筛-经口毒性试验-经皮毒性试验-吸入毒性试验危险废物鉴定
危险废物鉴定-急性毒性初筛-经口毒性试验-经皮毒性试验-吸入毒性试验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急性毒性危险废物的初筛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急性毒性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5085 的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153 化学品测试导则HJ/T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口服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 LD50(median lethal dose)for acute oral toxicity是经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的一种物质的单一计量,可使青年白鼠口服后,在14 天内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
3.2皮肤接触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 LD50 for acute dermal toxicity是使白兔的裸露皮肤持续接触24 小时,最可能引起这些试验动物在14 天内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
3.3吸入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 LC50 for acute toxicity on inhalation是使雌雄青年白鼠连续吸入 1 小时,最可能引起这些试验动物在14 天内死亡一半的蒸气、烟雾或粉尘的浓度。
4 鉴别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4.1 经口摄取:固体LD50≤200 mg/kg,液体LD50≤500 mg/kg;4.2 经皮肤接触:LD50≤1000 mg/kg;4.3 蒸气、烟雾或粉尘吸入:LC50≤10 mg/L。
5 实验方法5.1 采样点和采样方法按照HJ/T298 进行。
5.2 经口LD50、经皮LD50 和吸入LC50 的测定按照HJ/T 153 中指定的方法进行。
2.2 鉴别标准、规范文件(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局、国家发改委第1 号,2008 年8 月1 日施行;(2)《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 年第11 号,2006年4 月1 号;(3)《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范围》(HJ/T298-2007)(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物鉴别(GB5085.5-2007)(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1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11)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2.地方法律法规(1)、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危险废物鉴别办事指南:(2)、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管理办公的通知;(3)、关于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程序的通知浙环发〔2013〕3 号;(4)、福建省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办法(试行);(5)、关于进一步明确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冀环办[2014]263号;(6)、关于开展全区危险废物危险属性鉴别机构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宁环办函[2015]30号);(7)、关于印发《青海省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试行)》的通知;(8)、关于印发江苏省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程序试行的通知;(9)、重庆市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试行);(10)、江西省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程序(试行);(11)、关于公布甘肃省危险废物属性鉴别机构名单及鉴别程序的通知资质范围:食品检验、药品检验、农药化肥检验、产品化学特性检测、产品物理特性检测、产品系统检测、一般物品鉴定、危险废物鉴定、二噁英检测、再生资源利用鉴定、司法鉴定、未知物成分分析、危险废物鉴别及检测、毒理试验、危险化学品鉴定与危险化学品分类鉴定、涉及地区:广东省危险废物鉴定、浙江省危险废物鉴定、福建省危险废物鉴定、海南省危险废物鉴定、云南省危险废物鉴定、广西省危险废物鉴定、贵州省危险废物鉴定、新疆省危险废物鉴定、四川省危险废物鉴定、重庆市危险废物鉴定、西藏省危险废物鉴定、湖南省危险废物鉴定、江西省危险废物鉴定、湖北省危险废物鉴定、上海市危险废物鉴定、北京市危险废物鉴定、天津市危险废物鉴定、安徽省危险废物鉴定、江苏省危险废物鉴定、甘肃省危险废物鉴定、宁夏省危险废物鉴定、内蒙古省危险废物鉴定、黑龙江省危险废物鉴定、吉林省危险废物鉴定、辽宁省危险废物鉴定、山东省危险废物鉴定、陕西省危险废物鉴定、山西省危险废物鉴定、河南省危险废物鉴定、河北省危险废物鉴定。
消毒产品毒理学实验基本要求
消毒产品毒理学实验基本要求为了确保消毒剂的安全性,消毒剂除在配方组分或杂质(污染物)含量方面必须达到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技术法规或强制性标准对它们的禁用或限用的要求外,消毒剂还需进行相应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1消毒产品毒理学实验评价程序消毒剂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可分为4个阶段。
(1)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和黏膜刺激试验)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2)急性吸入毒性试验3)皮肤刺激试验4)急性眼刺激试验5)阴道黏膜刺激试验6)皮肤变态反应试验(2)第二阶段(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1)亚急性毒性试验2)致突变试验①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体细胞基因水平,体外试验)1.5178Y细胞基因突变试验V79细胞基因突变试验②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细胞染色体水平,体外试验)③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体细胞染色体水平,体内试验)④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细胞染色体水平,体内试验)⑤程序外DNA修复合成试验(DNA水平,体外试验)⑥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性细胞基因和染色体水平,体内试验)⑦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性细胞染色体水平,体内试验)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3)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畸胎试验)1)亚慢性毒性试验2)致畸胎试验(4)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1)慢性毒性试验2)致癌试验2各种消毒产品毒理学试验的规定为便于对消毒剂进行毒理学评价,将消毒剂分为三类。
(1)第一类消毒剂:指我国首创或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首次生产的消毒剂。
原则上需进行上述4个阶段的毒理学试验。
首先必须做急性经□毒性试验(包括小鼠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致畸胎试验和三项致突变试验(包括反映体细胞基因水平、体细胞染色体水平和性细胞染色体水平三种类型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判断是否需继续做其它试验项目。
(2)第二类消毒剂:指国外已批准生产、现由我国首次生产或首次进口的消毒剂。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分类法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急性毒性分类法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Acute Toxic Class Method1范围本试验方法规定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急性毒性分类法的试验原则、试验方法、数据和报告。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化妆品原料急性吸入毒性的急性毒性分类。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单一成分的化妆品原料,非单一成分的原料若使用本方法进行评价,需要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说明其可行性。
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测试某些特殊的材料,如难溶的等轴状(isometric)或纤维状(fibrous)材料、或人造纳米材料(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2试验目的本试验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测试获得受试物的健康危害信息等资料,从而可参考联合国全球化学品分类和标签管理协调制度(the United Nations(UN)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GHS)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的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类标准对其急性毒性进行分类。
3定义3.1急性吸入毒性分类法按照一定的连续试验步骤和相应的浓度进行测试,从而获得受试物的毒性分类和半数致死浓度(LC50,Lethal Concentration50%)估测范围的试验方法。
3.2计算浓度nominal concentration使用受试物的量除以通过染毒系统空气的总体积所得到的浓度。
3.3实际浓度actual concentration在吸入式染毒柜中动物呼吸道中的受试物浓度,可通过特异性(如直接采样、吸附或化学反应等方法进行采样、分析)或非特异性(如滤膜增重法)等方法进行测试分析。
4试验原则本试验采用分步试验的方法,观察试验动物暴露4h的反应,从而得到满足对受试物急性吸入毒性等级进行分类的信息。
为了特殊的监管目的也可采用其他暴露时限(不是4h)的试验。
每步试验使用每种性别3只动物,在确定的浓度下进行吸入暴露试验。
哪些品种或剂型产品必须进行吸入毒性试验
倔
Pe tc d c e ea d Ad n sr to si i eS inc n mi ita in
2 0, 1 9) 01 3 (
何 种 情 况 下 可 以减 免环 境 资 料
1 根 据 《 药 登 记资 料 规 定 》 第 三 章第 3327 农 . . .
之 一 的就需要 进行 急性 吸人 试验 。
并 提 供 原 药 环 境 试 验摘 要 资料 的 ,可 以不 再 提 供对 该种 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试 验报告 。
2 根 据 《 药 登 记 资料 规 定 》第 五章 第 51 . 农 .. 7 2 款 和第 51 .款 。新剂 型登 记 时 .加 工 制剂所 使 .. 7 3 用 的 原 药 对 某种 非 靶 标 生 物 的毒 性 试 验 结 果 为
低 毒 、 对 非 靶 标 植 物 影 响试 验 结 果 为低 风 险 .
并 提 供 原 药 环境 试 验摘 要 资 料 的 ,可 以不 再 提
A 气体或 者液 化气 体 :
B发烟 制剂 或者 熏蒸制 剂 ;
供 对该 种生 物 的试验 报告 。 3 根据 《 药 登 记资 料 审查 技 术规 范 》 ( 药 农 农
检 ( 政 ) Co o 2 )第 六 章 ,以下 具有 特 药 2 i ]4 号 殊用 途 、特性 的农 药可减 免部 分环 境资 料 :
3 1 种子 处理 剂 、非喷 雾使 用的颗 粒 剂及 土壤 .
C用雾 化设备 施 药的制 剂 ,其 中不 包括 普通
喷雾 器 :
D蒸 汽 释放制 剂 : E气雾 剂 : F 含 有 直 径 < 0 , 的 粒 子 占相 当 大 比例 51 a m ( 按重 量计 > %)的制 剂 ,如粉 剂 、可 湿性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2.3.2.1 目的
检测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的急性吸入毒性作用和强度。
2.3.2.2 实验动物
小鼠或大鼠任选一种,雌雄各半。
小鼠体重为18g~22g,大鼠体重为180g~200g。
2.3.2.3 操作程序
染毒可采用静式染毒法或动式染毒法。
2.3.2.3.1 静式染毒法
静式染毒是将实验动物放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染毒柜)内,加入一定量的消毒剂,并使其挥发,造成实验需要消毒剂浓度的空气,一次吸入性染毒2h。
(1)染毒柜的容积以每只染毒小鼠每小时不少于3L空气计,每只大鼠不少于30L计。
(2)染毒浓度的计算:染毒浓度一般应采用实际测定浓度。
在染毒期间一般可测4次~5次,求其平均浓度。
在无适当测试方法时。
可用下式计算染毒浓度
a×d
C= × 106
V
式中: C—染毒浓度(mg/m3)
a—加入消毒剂量(ml)
d—消毒剂比重
V—染毒柜容积(L)
2.3.2.3.2 动式染毒法
动式染毒是采用机械通风装置,连续不断地将含有一定浓度消毒剂的空气均匀不断地送入染毒柜,并排出等量的染毒气体,维持相对稳定的染毒浓度。
一次吸入性染毒2h。
(1)消毒剂气化(雾化)和输入的常用方法
1)气体消毒剂,经流量计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浓度后,直接输入染毒柜。
2)易挥发液体消毒剂,通过空气鼓泡或适当加热促使挥发后输入染毒柜。
3)若消毒剂现场使用采取喷雾法时,可采用喷雾器或超声雾化器使其雾化后输入染毒柜。
(2)染毒浓度计算染毒浓度一般应采用动物呼吸带实际测定浓度,每半小时一次,取其平均值。
若无适当的测试方法,也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染毒浓度:
a×d
C= × 106
V1+ V2
式中: C—染毒浓度(mg/m3)
a—气化或雾化消毒剂量(ml)
d—消毒剂比重
V1—输入染毒柜风量(L)
V2—染毒柜容积(L)
2.3.2.3.3 观察和记录染毒过程和观察期内的动物症状和死亡情况。
关于染毒浓度的设计、动物分组、观察期限、观察指标和LC50(半数致死浓度)的计算等可参照急性经口毒性试验(2.3.1)。
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如20只动物(雌雄各半)一次2h吸入染毒浓度10000mg/m3,在14d内无死亡,可判定LC50大于
10000mg/m3。
2.3.2.4评价规定
消毒剂的毒性评价:
LC502h大于10000mg/m3者属实际无毒;
LC502h为1001 mg/m3~10000mg/m3者属低毒;
LC502h为101 mg/m3~1000mg/m3者属中等毒;
LC502h为10 mg/m3~100mg/m3者属高毒;
LC502h小于10mg/m3者属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