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鉴定方法.ppt

合集下载

实验ABO血型鉴定ppt课件

实验ABO血型鉴定ppt课件
剂量、用法、时间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ABO血型鉴定 2.解释“交叉配血试验”及其结果 3.简述输血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皮肤与采血针 2. 标准抗AB血清不能混淆 平稳移动玻片 3.使用牙签时不可混用 4.凝集现象肉眼分辨不清时用低倍镜辨别
六、实验记录
1.实验现象: 2.实验结果: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实验用品
标准抗A 和抗B血清、玻片、 蜡笔、消毒液、牙签、 棉签、 采血针、显微镜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4.观察反应
静置10—15分钟后用肉眼观察有无 凝集现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结果判断
根据有无凝集现象判定血型
标准抗A血清 标准抗B血清
A型 B型 AB 型 O型

ABO血型鉴定ppt课件演示文稿

ABO血型鉴定ppt课件演示文稿

答:如果需要输血,应遵循同型血相输的原则。 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别的血型, 但异型血相输只在一定的血型之间进行,而且 输血时注意输入量要少且速度要慢,因为异型 血之间输血太多太快,输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 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在紧急情况下,O 型血的人可以把血输给其他各型的受血者,而 AB型的人可以接受其他各型的血。
实验8..(甲) ABO血型鉴定
一、实验原理: 1. 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 红细胞 便会凝集成团妨碍 血液循环 。因此输血 前必须做ABO血型 鉴定 。 2.血型鉴定一般使用标准血清
A型标准血清
含抗B凝集素 含抗A凝集素
使B型、AB型红细胞的凝集原凝集
B型标准血清
使A型、AB型红细胞的凝集原凝集
3. 用标准的血清鉴定ABO血型时,根据凝集 反应的结果可推测血型。(“+”表示有凝 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2.玻片法鉴定血型
⑴取1双凹 载玻片 ,用特种铅笔在左上角写 “A” 字右上角写 “B” 字,中间写 受检者的名字 ⑵用小滴管吸A型标准血清,滴1滴在 左侧 凹内, 用另一小滴管吸 B型 标准血清,滴1滴在右侧凹内。 ⑶用小滴管取 红细胞悬液 ,各滴1滴在左侧 和有右侧的凹内 ⑷用两根 消毒牙签 分别用来混合A型和B型标准 血清和红细胞悬液 ⑸ 静置数分钟后, 放在 低倍镜 下观察凝集现象。
3.根据观察到的 凝集 现象推测受检者的血型
练习
1. 血清中既无抗A 凝集素又无抗B凝集素的 血型是 ( C )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2. 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会出现 (
D

A.
C.
红细胞破裂
血液凝固
B. 血细胞凝集

《ABO血型鉴定》课件

《ABO血型鉴定》课件
ABO血型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原理,其中A和B抗原的基因是显性,而O型 血的基因是隐性。
《ABO血型鉴定》PPT课 件
在本PPT课件中,我们将一起探索ABO血型鉴定的奥秘。通过了解ABO血型 系统的历史、分类、特征和遗传规律,以及其在临床应用和疾病影响方面的 重要性。
什么是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分类系统之一。它由抗原A、抗原B以及无抗原O的血型组成。
ABO血型系统的历史和发现
ABO血型系统的发现归功于卡尔·兰迪斯特(Karl Landsteiner)在20世纪初的研究。他的发现为血型鉴 定和输血奠定了基础。

ABO血型系统的分类
ABO血型系统根据人体细胞表面的抗原A和抗原B的存在与否,将血型分为A 型、B型、AB型和O型,共计四种。
AB型血的特征
AB型血具有A和B两种抗原,因此可以接受A、B、AB和O型血的输血,被誉 为“全能的接收者”。
A型血的特征
A型血只有A抗原,因此只能接受A型和O型血的输血。其独特特征与人的性 格和健康有关。
B型血的特征
B型血只有B抗原,因此只能接受B型和O型血的输血。B型血的人具有自己独 特的性格特征。
O型血的特征
O型血没有A或B抗原,因此只能接受O型血的输血。而O型血的人却具有特殊的免疫反应能力。
ABO血型的遗传规律

血型鉴定 课件 ppt

血型鉴定  课件  ppt

抗人球蛋白法
准确度高
抗人球蛋白法是一种间接血型鉴定技术,通过将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观察是否出现凝 集反应来判断血型。该方法准确度高,适用于强抗原的检测,但操作较为繁琐。
微柱凝胶法
自动化程度高
微柱凝胶法是一种基于凝胶技术的血型鉴定方法,通过将红 细胞与抗体在微柱凝胶中分离,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来判 断血型。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度较高,是 目前较为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之一。
案例分析
疑难血型鉴定案例
总结词
复杂、技术要求高
详细描述
疑难血型鉴定通常涉及到一些非常罕见的血型抗原或抗体,需要采用特殊的检测技术和 方法才能准确鉴定。例如,某些人的红细胞上可能存在异常的血型抗原,导致常规血型 检测无法准确判断其血型。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更高级的血型检测技术,如酶法、抗
人球蛋白试验等。
血型鉴定的意义
01
02
03
输血安全
通过血型鉴定可以确保输 血的安全,避免因血型不 匹配导致的溶血反应。
亲子鉴定
血型鉴定可用于亲子关系 的鉴定,但准确度不如 DNA鉴定。
疾病诊断
某些疾病与血型相关,例 如某些免疫性疾病和癌症 ,血型鉴定可以为疾病诊 断提供参考。
血型鉴定的应用场景
医疗输血
在医疗输血前,必须进行 血型鉴定,确保供血者和 受血者血型匹配。
05
血型鉴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基因检测技术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检测进 行血型鉴定成为可能,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生物信息学应用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血型基因进行数据分 析,能够更快速、准确地鉴定血型。
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

Rh血型鉴定完整版ppt课件

Rh血型鉴定完整版ppt课件
漏加或错加定型试剂 观察结果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弱凝集。 试剂血清保存不当引起变质
㈣.RH血型的临床意义: 1.与输血关系: Rh-第一次接受Rh+血液→不溶血,产生抗体
Rh-第二次接受Rh+血液→产生大量的抗体,溶血
2.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孕妇血浆中如有Rh抗体, 妊娠Rh血型不配合胎儿时,其中IgG类的Rh抗体可以通 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13
2 .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 • • • • •
受检细胞直抗阳性
高蛋白试剂引起缗钱状凝集 纤维蛋白造成的凝块 定型试剂中存在的其它抗体 多凝集细胞造成的假阳性 鉴定器材和试剂血清被污染
医学全在线网站
3.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阴性的原因
• • • •
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试剂血清比例失调。
凝集

病人 血清
病人 2%RBC
病人 + 献血员 血清 2%RBC
病人 + 献血员 2%RBC 血清
献血员 献血员 2%RBC 血清
室温5min后 1000-2000 rpm ×1-2min 观察。
无凝集 无凝集
18
【报告方式】
1.如两管均无凝集,则报告: 病人XX(X型)血清+献血者XX(X型)红细胞 有或无凝集溶血 病人XX(X型)红细胞+献血者XX(X型)血清 有或无凝集溶血
Rh血型的遗传学说及命名
Rh--Hr命名法(Wiener学说) CDE命名法(Fisher--Race学说) 数字命名法
二.Rh血型系统
㈠.Rh抗原
医学全在线网站
① Rh抗原有40多种,
② Rh抗原的发育 Rh抗原是胎儿早期就充分发育并维持整个一生,脐带血或 新生儿的红细胞Rh血型与成人一样强。 ③ 与临床关系最密切:D、E、C、c、e 5种,D的抗原性最强。 抗原强弱次序为 D>E > C> c>e

最新ABO、Rh(D)血型鉴定PPT课件

最新ABO、Rh(D)血型鉴定PPT课件

缺点:
1、只能检测出完全抗体(抗-A、抗-B)引起的血 型不合,对免疫性抗体引起的血型不合不能检出, 有输血史或不明输血史及妊娠史不能用该法。
2、本实验中的生理盐水对血清(浆)中的抗体有 稀释作用,易导致配血结果假阴性。
3、易受冷凝集素的干扰。
聚凝胺配血法 1、在盐水配血法操作完后,主、次侧加入低离子强度
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 是( )。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 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 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 “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 字。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选择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细胞、吸管、玻片等
方法:正定型和反定型 原理:正定型是检测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用标
准抗A和抗B分型血清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 的A抗原或(和)B抗原;反定型是检测血清 (浆)中的抗体,用标准A型细胞和B型细胞 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和(或)抗B抗体。
Rh(D)血型定型
目的:鉴定红细胞表面是否含有D抗原。 适用范围:受血者、献血者Rh(D)血型鉴定 使用器材和材料:Rh抗(-D)标准血清、吸管、玻片等
无 凝 集
3400r/ min,
各加重悬

红 细
液2滴, 胞
离心 10S。
轻摇试管,
均 匀
观察结果。 散
凝 集 红 细 胞 凝 集 成 团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法探究
三台中学补习中心 李俊科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设题角度 (考什么?) 。 2、探究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设题陷阱

abo血型鉴定ppt课件

abo血型鉴定ppt课件

最新课件
4
实验方法:
• (一) 玻片法 • 1、 正定型: • (1)取玻片1张,用记号笔在玻片左上角
标记“抗A”,右上角标记“抗B”。 • (2)先按标记分别加试剂血清抗A、抗B各
1滴,再在抗A、抗B血清中各加1滴受检者 红细胞悬液,充分摇动、混合,10分钟后 观察结果。
最新课件
5
实验方法:
• (二) 试管法:
最新课件
10
思考题:
1、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般有技术问题或红细胞和血清本身问题,常见以下几种原因。 1.离心速度及时间不合适。 2.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 3.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如白血病或恶性肿瘤)等。 4.受检者血清蛋白紊乱(高球蛋白血病)或试验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5.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或抗B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6.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 7.有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 8.血清中有意外抗体,如自身抗I,常干扰定型。 9.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
实验一
红细胞ABO血型鉴定
最新课件
1
实验原理:
• 抗体分子在相邻的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之 间搭桥,使之形成肉眼可见的颗粒状凝 团块。
最新课件
2
试剂:
• 1、抗A、抗B试剂血清 • 2、5%的A型、B型及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 3、受检者血清 • 4、5%的受检者红细胞悬液
最新课件
3
实验方法:
• 5%的受检者红细胞悬液制备:取少量受检 者红细胞(约0.2~0.5 ml)用生理盐水洗涤 3 次 , 然 后 加 入 适 量 生 理 盐 水 调 配 成 5% 浓 度。

ABO血型和MN血型鉴定ppt课件

ABO血型和MN血型鉴定ppt课件
操作技术要求较低: 凝胶试验的操作主要是简单的加样和判读,孵育、 离心过程都有专门的设备。其中能被人为改变的 因素较少。
无需洗涤的抗球蛋白试验:
.
24
缺点
不能做反定型
凝胶试验方法成本较高,需要特殊设备。 高度敏感有时也会造成不便。
.
25
MN血型鉴定
试剂
抗M、抗N试剂血清 M型、N型、MN型红细胞 受检者红细胞悬液
.
6
ABO血型鉴定
原理: 根据ABO血型的分型原则及其独特的性质,利
用凝集试验技术通过正定型(红细胞定型)和反定 型(血清定型)两组试验可准确鉴定ABO血型。 试剂: 抗A、抗B 试剂血清 A型、B型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2-3 %受检者红细胞悬液和血清或全血
.
7
ABO血型鉴定
方法: 玻片法 不适于血清抗体鉴定 试管法 正定型、反定型
.
31
完成便判定反应结果,可使阳性结果误报成阴性结
果,造成假阴性。所以玻片法血型鉴定要严格规定
观察结果的时间
.
19
凝胶试验使用的试剂和器材
.
20
.
21
凝胶技术
.
22
凝胶法鉴定ABO血型
.
23
优点:
敏感: 在凝胶试验中常能发现其它试验不易发现的问题。
结果可保存: 凝胶试验的结果可在冰箱中保存数日,并且较容 易被拍成照片。
存在相应抗原;如受检者血清与试剂红细胞发生凝集
,说明血清中存在相应的抗体;如不发生凝集,说明
不存在相应抗体。
.
15
为什么ABO血型鉴定应采用“正反定型”两种方法?
因为 ABO 血型鉴定,主要依据受检者红细胞与 抗A 、抗B 试剂血清反应结果确定,此法称正定型法; 也可通过受检者的血清与A型、B型和O型试剂红细 胞反应结果确定,此法称反定型法,同时采用正反定 型法,并互相核对其结果是否一致是一个可靠的血型 鉴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滴
B标准血清
2滴
受试者的红细胞悬液
1滴
1滴
混匀后1000rpm离心1min或3000rpm离心15秒。 。
取出观察结果。完全凝集的管底部有红细胞的凝块, 管底细胞边缘呈花边状,轻弹试管凝块不散;完全不
凝的试管,血细胞均匀的沉到管底,边缘整齐,用手
轻弹试管,红细胞像一缕烟似的立即上升,随即成为
均匀的悬液;轻微凝集的,必须将液体转到载玻片上镜 检后判定凝集程度。
试管法(反定型)
Ac
Bc
Oc
受检者血清
2滴
2滴
2滴
5%的A型红细胞悬液
1滴
5%的B型红细胞悬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滴
5%的O型红细胞悬液
1滴
立即以1000rpm离心1分钟或3000rpm离心15秒。
轻轻扣动试管底部,观察结果----同前
四 实验步骤.swf
1. 玻片法
(1) 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 用记号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 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 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3) 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用两根 分别用来混合A型和B型标准
为什么这次试验没有安排玻片法 的反定型?
因为存在于病人或献血者血清中的抗 A及抗B,个体差异很大,如果效价较 弱,在玻片上不足以凝集大量抗原阳性 的红细胞,造成假阴牲的结果所以采用 玻片法作反定型的结果常不可靠。而用 试管离心法作反定型,则促进抗原抗体 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凝块,使结果更 为可靠
二 实验原理
侧就不能去接触另一侧。 一般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便于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离心时间、速度严格要求,以防假阳 性或假阴性结果。 试验用血清和试剂红细胞都应标准化。 要在光亮的背景下观察凝集,可使用光镜检查小的凝集,同时应
注意观察凝集强度,有助于A、B亚型的发现,观察后立即记录 观察结果。
ABO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常 见原因有哪些?
(1)人为因素:①试剂不标准、失效或污染; ③操作中加错样本或试剂、离心速度不足或过 度、细胞与血清比例不当、结果判断错误等。
(2)客观因素:①因某些疾病导致抗原减弱 如:白血病,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 者血型抗原减弱导致误定血型。②受检者抗体 效价低(如婴幼儿、老年人、大量输液的患者, 血浆蛋白低下等)③某些药物干扰如输注右旋 糖酐后会干扰血型检定。
谢谢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
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血
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
(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
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
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
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
血清和红细胞悬液
(4)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 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 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5) 判断血型 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 判断其血型。
2.试管法(正定型)
A
B
A标准血清
抗体在相邻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之间搭桥 形成肉眼可见的颗粒状凝集团块.见图
IgM抗体凝集红细胞示意图
IgM抗体凝集红细胞示意图
IgGM在盐水介质中产生凝集
试剂
抗A、抗B试剂血清 5%的A型、B型及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受检者血清
5%的受检者红细胞悬液 (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 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 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 %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取少量受检者红细 胞(约0.2~0.5 ml)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然 后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调配成5%浓度。)
ABO血型鉴定 不规则抗体筛选
玻片法(正定型) 盐水法
聚凝胺法
试管法(正定型,反 定型)
抗人球法
ABO血型鉴定实验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 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 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 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 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判断血型
血型判定swf
正定型
反定型
结果
抗A
抗B A型RBC B型RBC O型RBC
-
-+
+
-
O
+
--
+
-
A
-
++
-
-
B
+
+-
-
-
AB
五 注意事项
玻片、试管都要标记!!!, A及B标准血清绝对不能相混,不 要依靠用染料颜色标记血清。工作中要形成自己的习惯!
所用玻片、试管实验前必须清洗干净,以免出现假凝集现象。 红细胞悬液滴管头不能接触标准血清液面,竹签一端去混匀一
B、AB、O四型。 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