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变压器说课稿
《变压器》 说课稿
![《变压器》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016eee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b.png)
《变压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变压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变压器》是高中物理选修3-2 第五章《交变电流》中的重要内容。
变压器是交流电路中常见的电气设备,它在电能的输送、电压的变换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变压器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学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以及变压器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变压器的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变压器这种较为复杂的实际应用装置,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演示、多媒体辅助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降低学习难度。
同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理解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压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变压器工作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1)对变压器工作原理中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理解理想变压器的模型及相关规律。
10.变压器说课稿
![10.变压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534c3eb804d2b160b4ec0d4.png)
变压器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简析/地位变压器是交流电路中一种常见的电器设备,是远距离输送交变电流不可缺少的装置,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下一节电能的输送奠定基础。
2.知识结构节课主要由以下四个知识点组成:①变压器的构造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③理想变压器④理想变压器的规律:从知识本身的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的角度来看,我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③知道变压器的基本构造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探索并应用变压器的各种规律。
从知识的能力价值角度来看,我确定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为:①能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各变量问题②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来看,我确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① 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对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②通过真实操作和记录,获得团队合作精神的体验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 说学生1. 学情分析通过《交变电流》的特点也比较活楚,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变压器这节内容的知识储备。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经历过通过实践探究物理规律,对科学探索的环节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已有了较深的体会,所以这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必要的方法储备。
2. 重、难点分析新教科书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计及匝数的关系” 。
这一探究实验,旨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变压器的变压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科学探究的思路研究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
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上,彳艮难理解变压器如何将电能从原线圈传输给副线圈,并在此基础上建模一一理想变压器,因此,把此问题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及学法为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最优化的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演示实验法、分析推理法处理教学的难点,利用学生的分组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处理本节的教学重点,。
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做到“三会”,即:会观察、会实验探索、会分析总结规律。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c59b0202768e9950e7383f.png)
板书
微课
口头表述
第三层级
基本检测
根据具体情况与部分同学交流,掌握学生的能力情况.
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小组同学都完成后可交流讨论。
PPT课件
技能拓展
视学生基础和课堂时间、教学进度决定是否作要求
教师未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主完成
(1)如图所示,当线圈接交流电源时,看看小灯泡能否发光.解释一下你看到的现象.
(2)如果接学生电源的线圈不是接交流电源而是接直流电源,小灯泡能发光吗?闭合铁芯中有磁场吗?
实验
口头表述
主题2:
变压器的原理
(1)当变压器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流时,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的也是正弦交变电流(相位差不暂不考虑)。
(2)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原线圈和副线圈中电流的变化都是相互影响的。
课程导学建议
重点难点
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及电流、电压、功率与匝数的关系。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安排2个课时教学。教学中要采用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现电压与线圈匝数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从电磁感应出发解释和推导这一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实践。要让学生明白,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的基础上理解互感现象。要向学生强调,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变压器是把电能通过磁场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采用交流供电的一个优点,是容易改变它的电压。我们都知道,用变压器可以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变压器是怎样实现这一点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变压器 教案 说课稿
![变压器 教案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1b8fe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1.png)
第二层级(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补充质疑教师点评)主题1:认识变压器尽量做好实验,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可以明确这是电磁感应现象.(1)如图所示,当线圈接交流电源时,看看小灯泡能否发光.解释一下你看到的现象.(2)如果接学生电源的线圈不是接交流电源而是接直流电源,小灯泡能发光吗?闭合铁芯中有磁场吗?实验口头表述主题2:变压器的原理(1)当变压器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流时,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的也是正弦交变电流(相位差不暂不考虑)。
(2)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原线圈和副线圈中电流的变化都是相互影响的。
(1)你认为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就主题1中的实验来说,你如何来判断?(2)如果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的是交流电,原线圈中的电流对副线圈中的电流有影响,那么副线圈中的电流对原线圈中的电流有没有影响?口头表述主题3:理想变压器(1)闭合铁芯时,大部分磁通量穿过副线圈,大大增强了变压器传输电能的能力。
(2)原、副线圈的电阻,铁芯在反复磁化,都会损耗电能。
(3)完全没有能量损耗的变压器称为理想变压器,即原、副线圈没有电阻,无使可拆变压器的铁芯由不闭合到闭合,在副线圈两端的小灯泡亮度则从较暗到正常发光.(1)小灯泡为什么会逐渐变亮?(2)实际中的变压器工作时,除了因漏磁而损耗电能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原因会引起电能损耗?(3)什么样的变压器可以看口头表述。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627bc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b.png)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魔术演示用手机充电器点亮小灯泡,问1: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问2:生活中还有哪些涉及到变压器多媒体展示:各种变压器学生观察,思考原因举例实验演示,激发学习兴趣,对变压器作用有初步认识体验总结可拆变压器学生对面前的变压器进行拆装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分析总结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2.掌握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并能应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
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力和正确读数的习惯,并学会处理数据并提高概括能力。
2.从理想变压器概念引入使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建立的意义。
三、情感目标1.通过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线圈电压关系中体会物理学中的和谐、统一美。
2.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及辩证统一思想。
教学重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副线圈两端电压是与原线圈频率相同的交变电流,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的关系教学媒体可拆变压器、变压器12组,4个学生电源、数字多用电表2个,导线若干,自制教具2套总结分析实验数据时,得到变压比公式:)1(2121nnUU=理论分析:由(1)知:升压变压器n2>n1;降压变压器n2<n1;各组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1(2121nnUU=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疑如何从理论上推出电流与匝数关系?结论:变压器工作时,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与匝数成反比。
思考、分析几个学生上黑板推导。
2211UIUI=,121221:::nnUUII==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思维、推理能力思考与讨论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电压U1保持不变,副线圈上接有灯泡L1和滑动变阻器R,原线圈接有一理想电流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试讨论以下问题:(1)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怎么变?向左滑动呢?(2)通过灯泡L1的电流怎么变?原线圈中的电流怎么变?(3)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怎么变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电压、电流、功率的制约关系分析讨论,思维升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例题例题1.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若原线圈加上u=1414sin100πt (V)的交流电,则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是( )A、250 VB、353.5 VC、499.8 VD、200 V学生先分组讨论再请同学上黑板展示。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0fa99943323968001c92a4.png)
变压器的应用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变压器在电压变换方面的应用:自耦变压器、电压互感器。
2、掌握变压器在电流变换方面的应用:电流互感器、钳形电流表。
3、了解变压器阻抗变换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变压器的电压变换和电流变化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变压器空载运行和电压变换,负载运行与电流变换。
教学分析:本次课通过对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原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分析得出变压器的变压比概念,然后具体分析利用电压变换原理的两种常用电器元件——自耦变压器及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最后通过例题巩固其知识点。
电流变化及阻抗变换也基本采用这一模式来讲解相关内容。
复习、提问:1、变压器工作原理是什么?2、变压器的额定值有哪些,其关系是怎样的?教学过程:上节课讲述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有关磁路方面的概念。
今天我们来看看变压器有哪些应用。
一、空载运行和电压变换原线圈接上交流电压,铁心中产生的交变磁通同时通过原、副线圈,原、副线圈中交变的磁通可视为相同。
设原线圈匝数为N1,副线圈匝数为N2,磁通为Φ ,感应电动势为tN E tN E ∆∆=∆∆=ΦΦ2211 , 由此得2121N N E E =忽略线圈内阻得K N N U U ==2121 上式中K 称为变压比。
由此可见: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端电压之比等于匝数比。
如果N 1 < N 2,K < 1,电压上升,称为升压变压器。
如果N 1 > N 2,K >1,电压下降,称为降压变压器。
应用实例: 1、自耦变压器实验室中常用的调压器就是一种可改变副绕组匝数的自耦变压器(a)符号 (b)外形 (c)实际电路 图2 自耦变压器 原副边电压之比是: 2、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a) 构造 (b)接线图图3 电压互感器属于仪用互感器的一种,它的优点是:⑴使测量仪表与高压电路分开,以保证工作安全。
⑵扩大测量仪表的量程。
注意点:(1) 为了工作安全,电压互感器的铁壳及副绕组的一端都必须接地,以防高、低压线圈绝缘损坏时,低压线圈和测量仪表对地产生一个高电压,危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高中物理人教版【变压器】说课稿
![高中物理人教版【变压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32f03a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8.png)
高中物理人教版【变压器】说课稿
说学习目标
1、知道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会用能量的观点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物理观念)
2、经历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过程,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
3、掌握变压器的原理,会解答变压器问题(科学思维)
4、在实验中养成避免触电和安全使用电表的习惯, 养成尊重实验数据的严谨科学态度(科学态度与责任)
说教学活动设计
说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能说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会用能量的观点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等级标准A:能说出模糊的结论和不能从能量理解工作原理
等级标准B:能准确说出结论,但对于理解工作原理有困难
等级标准C:能准确说出结论与理解能量关系
评价任务2.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在实际的设计与操作当中,掌握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等级标准A:仅能说出几个步骤及设计意图
等级标准B:对于探究过程的步骤能说出部分,实验步骤的设计能模糊的说出部分
等级标准C:理解实验的设计并能准确进行实验探究中的每个步骤并探究出结论评价任务3:通过对于得出结论的应用,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等级标准A:对于结论掌握不清,题目仅能做出几个
等级标准B:能准确讲出结论,但理解不深
等级标准C:能准确说出结论并理解其含义,对于其应用准确
评价任务4.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分析数据找到规律,同时获得自主探究成功的活动乐趣。
等级标准A:探究过程参与度较低,不太能够分析数据找出结论
等级标准B:探究过程全程参与,对于数据的分析及找出结论不太熟练
等级标准C:积极参与全程,并能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40b97303d8ce2f0166233f.png)
变压器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变压器的构造,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
过程与方法:探究变压器的结构,变压原理,原副线圈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重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规律难点:理解副线圈两端电压是与原线圈频率相同的交变电流,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的关系新课教学1.变压器的构造原线圈:跟电源相连,用绝缘线绕成的副线圈:跟负载相连,用绝缘线绕成的闭合铁芯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薄片叠合而成。
强调:线圈必须绕在铁芯上。
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演示实验]当原线圈接入交变电压时,副线圈两端拉入交变电压表会有读数,若原线圈不接电源,副线圈接入的交流电压表没有读数。
提问1:原、副线圈并没有直接连接,为什么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表会有读数?答:是铁芯使原、副线圈发生了联系,原线圈中接入了交变电流,则副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产生。
分析问题:(1)套在变压器铁芯上的两只线圈起什么作用?强调:①原、副线圈之间是通过交变磁场相互联系的(2)根据刚才分析,原、副线圈即使不套在闭合铁芯上,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电磁感应关系,那么为什么说铁芯是变压器的必要组成部分?[演示实验]将一只灯泡串接的变压器副线圈两端,调节变压器,使灯泡正常发光,然后拆去变压器铁芯的一边,使铁芯不闭合。
立刻可看到灯泡变得很暗。
说明:没有铁芯但靠得很近的原、副线圈的确存在互感关系,但它传输电能的效率太差,因为大部分磁感线都流失在线圈外,漏失的磁感线不会在原、副线圈之间起传输电能作用。
而铁芯由于被磁化,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上,大大增强了变压器传输电能的效率。
小结:原、副线圈有共同的铁芯,穿过它们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变化时刻都相同,由于原、副线圈中有交变电流而发生了互感现象,使电能可以通过磁场从原线圈到达副线圈。
(3)原、副线圈之间的电压关系提问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①磁通量变化率②线圈匝数)由于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共同产生的磁通量相同,因而这两个线圈的每匝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变压器 教案 说课稿
![变压器 教案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7b512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c.png)
变压器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与匝数间关系。
3.掌握理想变压器工作规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训练点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力和正确读数的习惯。
2.从变压器工作规律得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总结概括能力。
3.从理想变压器概念引入使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建立的意义。
德育渗透点1.通过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绕线线径关系中体会物理学中的和谐、统一美。
2.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及辩证统一思想。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
难点(1)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
(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
(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
疑点变压器铁心是否带电即如何将电能从原线圈传输出到副线圈。
解决办法(1)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变压器工作规律使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规律。
(2)通过理想化模型建立及理论推导得出通过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间的关系。
(3)通过运用变压器工作规律的公式来解题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3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通过参与演示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2.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应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练习掌握公式的应用及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
六、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通过实验得出变压器工作规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整体感知这节内容承上启下,它是电磁感应知识与交变电流概念的综合应用,体现出了交变电流的优点,为电能输送奠定了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引入新课幻灯打出一组数据从以上表格可看到各类用电器额定工作电压往往不同,可我们国家民用统一供电均为220V,那这些元件是如何正常工作的呢?出示已拆录音机,指出变压器。
这就靠我们这节将要学习的变压器来实现升压、降压,从而使我们各类用电器在供电电压220V以下都能正常工作。
人教版选修3《变压器》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3《变压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de1468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4.png)
人教版选修3《变压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说课稿是针对人教版选修3《变压器》这一教材编写的。
该教材是高中物理选修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
2. 教材特点《变压器》这一章节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将深入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以及变压器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变压器》这一章节,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点:-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 变压器的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变压器》这一章节,学生将培养以下能力: -分析和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 掌握使用变压器的基本技能。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变压器》这一章节,培养学生的以下情感目标:- 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 -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图;- 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 变压器的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难点是: - 理解和分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 掌握使用变压器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内容及流程1. 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 变压器的应用领域。
2. 教学流程(1) 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在家庭用电中,电流较大,而工厂用电中,电压较大?”(2) 导入介绍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变压器,以及变压器的作用。
(3) 讲解详细讲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电流和电压关系,通过示意图、示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
(4)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变压器在不同电压和电流情况下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变压器 教案 说课稿
![变压器 教案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cdc170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c.png)
变压器设计思想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知道变压器的构造。
2. 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 理解变压器的变压比、变流比,并能解决有关变压器的基本问题。
4. 了解常见的几种变压器。
过程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可拆变压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了解变压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自主实验和逐步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三、教学难点变压器是如何将原线圈的电能传输给副线圈的四、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题师:请同学们思考,若将额定电压为6V的小灯泡直接接到照明电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生:因为电源电压(220V)远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6V),小灯泡会立即烧毁.师:现在只有照明电源,根据以前所学的电路知识,你有办法使小灯泡正常工作吗?生:可以,拿一个适当阻值的电阻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照明电路中. 师:那么,你认为用这一办法时电源电能的利用率怎样?生:因为分压,电阻上的电压较大,消耗较大的电功率,所以这时电源电能的利用率并不高.师:能否设计一种办法或装置,使电源损失较小的电能而又能使小灯泡正常工作呢?事实上,上述矛盾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用电设备,需要的电压不是都一样的.在由统一的电源供电的情况下,为适应这些不同的电压需要,就要有一种能改变电压的电气设备——变压器,那么它是怎样实现改变电压的目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课题.2.变压器的构成拆开可拆变压器的各组成部分,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其基本组成.用投影显示出单相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及电路图符号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叫原线圈,也叫初级线圈,匝数1n ;与负载相连接的线圈叫副线圈,也叫次级线圈,匝数2n 。
1U 为输入电压,2U 为输出电压3.探究变压器工作原理把两个没有导线相连的线圈套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一个线圈连接到交流电源的两端,另一个线圈连接到小灯泡上,连通电路,发现小灯泡会亮。
变压器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变压器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40513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a.png)
变压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2.掌握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并能应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
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概括能力。
2.从理想变压器概念引入使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和意义。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及辩证统一思想。
教学过程引入课题师:生活中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并不相同,电灯、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V的电压,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kV以上的高电压。
同学们都知道家里电源都是交流220V,那么电视内部是怎么实现电压升高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献给大家变个魔术,老师直接把小灯泡接在一段导线上就能让其发光。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灯泡并没有直接连在电源上,那么供小灯泡发光的电压是怎么产生的呢?生:可以利用电磁感应,让线圈处于变化的磁场中,那么小灯泡就会发光。
师:变化的磁场谁来提供呢?生:变化的电流师:非常好。
下面请这位同学画一下电路图。
师:展示自己实验的装置,给大家。
师: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装置很多,这类装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变压器。
变压器的构造:一个闭合的铁芯上绕A、B两组线圈。
线圈A与交流电源相连,线圈B接线灯泡。
当线圈A的电路断开或闭合的瞬间,小灯泡就会发光。
板书:变压器(一)变压器构造及原理师:变压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又是怎样工作的?教师在黑板上画单相变压器示意图及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见图1),要求学生搞清图中所用字母和符号的意义。
板书:闭合铁心原线圈(初级线圈,一次线圈)n1匝副线圈(次级线圈,二次线圈)n2匝U1:输入电压U2:输出电压师: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当变压器的原线圈接上交变电源后,副线圈两端为什么会用电压而使小灯泡发光呢?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和过程?师:(提示)两个线圈之间有没有导线相连?靠什么联系的?生:当原线圈接交变电源后,在闭合的铁芯内产生了变化的磁通量,它通过副线圈并使副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e6cbe7fe4733687f21aaa4.png)
变压器一、教学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探究变压器的匝数与线圈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基本问题3.明白理想变压器是忽略了变压器的能量损失,它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4.从探究“匝数与电压关系”全过程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与方法二、教学重点1.探究变压器的匝数与线圈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基本问题2.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深刻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三、教学难点1.“探究变压器的匝数与线圈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
2.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四、教具、学具准备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实物投影仪、多用电表、小灯泡、单刀双掷开关五、过程与方法观察现象—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实践(认识变压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它的价值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指导1.复习相关内容(1)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及种类(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表达式(3)探究实验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步骤(4)交流电的特点(5)涡流的特点及利与弊2.预习需要解决的问题(1)变压器的构造(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本节课实验的目的是什麽?需要哪些器材?需要记录哪些数据?为此需要设计什麽样的表格?过程中需要注意什麽事项?(二)创设意境,激发兴趣学生观察:直流电路中S闭和后灯泡L的亮暗学生思考:把两个没有用导线相连的线圈套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一个线圈连到交流电源上, 另一个线圈与灯泡构成闭合回路。
猜想:接通交流电源开关S,灯泡L回发光吗?(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演示: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回逆前面的猜想,教师演示,验证猜想。
教师提问: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能说出你的依据吗?教师点拨:闭合S,由于电流的大小、方向在不断变化,在铁芯中激发的磁场也不断变化,这个变化的磁场也通过与灯泡L相连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两线圈之间没有导线相连,灯泡中也有电流通过,从而发光。
学生猜想:那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线圈两端电压与线圈匝数有什么关系?(猜想需要在知道一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
高中物理选修3《变压器》说课稿
![高中物理选修3《变压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4ac2115f46527d3240ce0a4.png)
变压器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修3—2第五章第四节《变压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变压器》是必修3—2第五章第四节,本节通过实验探究并结合的理论分析,认识变压器的原理和变压器基本规律,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从整个高中物理来看,本节既联系电磁感应,又为电能输送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b5E2RGbCAP
2、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处理重难点策略:实验探究与讨论,提问与思考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想化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讲解法。
教学手段: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
高中物理选修3说课稿变压器说课稿
![高中物理选修3说课稿变压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e84bf7d5a8102d277a22f35.png)
变压器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修3—2第五章第四节《变压器》。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变压器》是必修3—2第五章第四节,本节通过实验探究并结合的理论分析,认识变压器的原理和变压器基本规律,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从整个高中物理来看,本节既联系电磁感应,又为电能输送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2、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处理重难点策略:实验探究与讨论,提问与思考相结合二、教学目标分析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想化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讲解法。
教学手段: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改变交流的电压。
大型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压有几万伏,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
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也各不相同。
电灯、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 V的电压,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 V的安全电压。
一般电子产品电源电压仅为几伏,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000 V以上的高电压。
交流便于改变电压,以适应各种不同需要。
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
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压器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变压器的原理(1)思考与讨论:按上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接通电源,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问题1: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灯泡为什么亮了呢?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当一个线圈中同交变电流时,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另一个线圈中激起感生电场,从而产生感生电动势,灯泡中有了感应电流,故灯泡发光。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变压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89ee77dd88d0d232d46a40.png)
变压器【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想化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2.变压器工作原理和工作规律。
【教学过程】★重难点一、理想变压器及其工作原理★把两个没有导线相连的线圈套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一个线圈连接到交流电源的两端,另一个线圈连接到小灯泡上(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小灯泡能发光.请根据以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两个线圈并没有连接,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学生电源的输出电压相等吗?提示:(1)当左边线圈加上交流电压时,左边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通量,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在左、右线圈中都要产生感应电动势,右线圈作为电源给小灯泡供电,小灯泡就会发光.(2)左右线圈中每一圈上磁通量的变化率ΔΦΔt 都相同,若左边匝数为n 1,则E 1=n 1ΔΦΔt;若右边匝数为n 2,则E 2=n 2ΔΦΔt ,故有E 1E 2=n 1n 2;若忽略左边线圈的电阻,则有E 1=E 电源,这样看来只要n 1≠n 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学生电源的输出电压就不相等.【总结提升】1.电压关系.原线圈中U 1=E 1=n 1ΔΦΔt ,副线圈中U 2=E 2=n 2ΔΦΔt ,因而电压关系满足:U 1U 2=n 1n 2. (1)若n 1<n 2,则U 1<U 2,就是升压变压器;(2)当n 1>n 2,则U 1>U 2,就是降压变压器.当有几组副线圈时,则有:U 1n 1=U 2n 2=U 3n 3…. 2.功率关系.由于理想变压器没有各种能量损失,所以变压器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即:P 2=P 1.3.电流关系.根据P =UI ,由功率关系得: U 2I 2=U 1I 1,所以I 1I 2=U 2U 1,再由U 1U 2=n 1n 2得,电流关系为: 【特别提醒】(1)U 1U 2=n 1n 2,无论副线圈一端是空载或有负载,都是适用的. (2)输出电压U 2由输入电压U 1和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共同决定.由U 1U 2=n 1n 2得U 1n 1=U 2n 2=ΔΦΔt . (3)若变压器有两个副线圈,则有U 1n 1=U 2n 2=U 3n 3=ΔΦΔt .所以有U 1U 2=n 1n 2,U 1U 3=n 1n 3或U 2U 3=n 2n 3. (4)据U 1U 2=n 1n 2知,当n 2>n 1时,U 2>U 1这种变压器称为升压变压器;当n 2<n 1时,U 2<U 1,这种变压器称为降压变压器.【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一10 V 的交流电源相连,副线圈并联两个小灯泡a 和b 。
变压器说课文稿【终极版】
![变压器说课文稿【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02877180eb6294dd886cb6.png)
《变压器》说课稿一、说实验教学内容《变压器》是人教版选修3—2第五章交变电流第四节的内容。
在互感和自感中提到变压器工作原理是互感,在涡流中提到了减小涡流损失的方法是用硅钢片,在变压器之后是远距离输电,变压器是个关键的知识点。
二、说实验教学目标(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对选择性必修2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观察常见的变压器,了解其作用。
(二)、对比教材内容,人教版选修3-2教材内容不足:1、变压原理描述简单,只说了“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变压器原件都是理想化的模型图片。
2、电压与匝数关系得出比较突然。
(三)确定实验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知道变压器的构造,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2、实验探究●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和原、副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想化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态度与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了解变压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自主实验和逐步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说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1.通过自制教具的使用,设计三组实验来研究变压器工作原理;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及理论探究研究变压器电压比和匝数比关系。
通过以下6个实验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落实:【实验活动1】无线充电的奥秘【实验活动2】观察手机充电器内部结构【实验活动3】展示大型可拆变压器【实验活动4】探究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压,不能改变直流电压【实验活动5】利用示波器探究变压器只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实验活动6】实验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四、说实验器材自制教具(无线充电模拟演示器)、手机充电器若干、可拆式变压器、小型变压器、(数字)多用电表、学生电源、小灯泡、导线若干、示波器等。
变压器说课稿(示范课)
![变压器说课稿(示范课)](https://img.taocdn.com/s3/m/a049b769fab069dc502201bf.png)
变压器普宁英才华侨中学赖志武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通过实验探究并结合理论分析,认识变压器的原理和变压器的基本规律,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从整个高中物理来看,本节既联系电磁感应,又为电能输送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探究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关系,电流与匝数关系。
3、了解变压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4、体会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和匝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推导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关系。
四、说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讲解法。
五、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题环节二:变压器的构造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变压器的构造引导学生观察可拆变压器的构造,并通过示意图明确下列概念:原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1,线圈匝数为n1副线圈--------与负载连接,输出电压U2,线圈匝数为n2铁芯---------有何特点(闭合)(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是如何实现变压的呢?设计演示实验按上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接通6V交流电源,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引导学生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当原线圈中同交变电流时,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灯泡中有了感应电流,故灯泡发光。
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互感现象。
环节三: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探究与理论推导结合(1)实验探究a 、保持原线圈电压和匝数不变,改变副线圈匝数,研究其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
b 、保持原线圈电压和副线圈匝数不变,改变原线圈匝数,研究其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
c 、保持原副线圈匝数不变,改变输入电压,研究其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
根据记录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压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简析/地位
变压器是交流电路中一种常见的电器设备,是远距离输送交变电流不可缺少的装置,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下一节电能的输送奠定基础。
2.知识结构
节课主要由以下四个知识点组成:①变压器的构造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③理想变压器④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从知识本身的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的角度来看,我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③知道变压器的基本构造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探索并应用变压器的各种规律。
从知识的能力价值角度来看,我确定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为:①能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各变量问题②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来看,我确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① 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对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②通过真实操作和记录,获得团队合作精神的体验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 说学生
1. 学情分析
通过《交变电流》的特点也比较活楚,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变压器这节内容的知识储备。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经历过通过实践探究物理规律,对科学探索的环节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已有了较深的体会,所以这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必要的方法储备。
2. 重、难点分析
新教科书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计及匝数的关系” 。
这一探究实验,旨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变压器的变压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科学探究的思路研究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
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上,彳艮难理解变压器如何将电能从原线圈传输给副线圈,并在此基础上建模一一理想变压器,因此,把此问题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及学法
为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最优化的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演示实验法、分析推理法处理教学的难点,利用学生的分组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处理本节的教学重点,。
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做到“三会”,即:会观察、会实验探索、会分析总结规律。
四、说教学
1. 引入新课
新课的引入,我是通过两个设问和演示实验实现的(两个设问:1、2),第一个问题,学生应用电路的知识,经过思考,能够得出利用电阻分压来实现,但第二个问题,学生原有的认识是无法解释的,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第二个设问,我利用升压变压器演示实验,开门见山引到本节课的题目一一变压器;这样的引入也为进一步学习变压器的做好铺垫。
2. 讲述新课
新课的展开,按照教材的知识结构:
第一、变压器的构造届丁识记范畴,我的设计思路是观看课件展示的各种常见变压器、具体指导学生拆解变压器、最后让学生总结变压器的组成,我介绍相关概念。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变压器的感性认识,认识到变压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变压器工作原理的好奇心。
第二、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演示实验:原线圈两端分别接直流电和交流电,观察副线圈连接的小灯泡的亮灭,学生结合交变电流的特点,容易得出其工作原人生
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理是互感现象。
关丁变压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问题是这节课的难点之一。
按照学生的思维逻辑,我设计了两个师生互动实验,意在分散难点。
在前面的演示实验中,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当变压器接上电源时,铁芯发出“呜呜声。
学生凭直觉感觉铁芯是带电的。
因此我顺应学生的思考过程,我设计了第一个师生互动实验,提出问题:变压器接上电源时铁芯带电吗?并让学生亲自触摸感受铁芯不带电。
接着我乂提出问题:变压器不带电,看来变压器没有电能,那它有什么能呢?这个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设计了另一个师生互动实验,引导学生思考。
先让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提铁芯上的横条,女同学轻松提起。
再让一位强壮的男同学来提横条,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没提起!这是为什么呢?在学生思考的同时,再让一组同学到讲台前体验。
这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男同学提横条的时候,原线圈两端接有电源。
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变压器接电源的时候,铁芯被磁化,有磁能!这时我接着发问:那电能怎么从原线圈传输到副线圈呢?学生同过分析推理,会认识到原、副线圈中的“电”是通过铁芯的“磁”来相互联系的。
为了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我在男同学提横条时,原线圈两端接直流电源。
学生通过自己细心的观察、实际动手操作和严谨的分析推理,理解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会获得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这时,我进一步追问:铁芯起到原副线圈能量转化的枢纽作用,那变压器的铁芯为什么做成闭合的呢?闭合铁芯乂起到怎样的作用?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一一理想变压器的教学环节
第三、理想变压器的教学环节
1、变压器工作时能量损耗的途径
2、理想变压器模型的建立。
而只要将变
压器工作时漏磁、铜损和铁损三种能量损耗理解好,理想变压器模型的建立也就水到渠成了。
首先我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一一变压器在运行时哪些方面有能量损失呢?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和涡流现象的知识,学生对铜损和铁损的得出是比较容易的。
但对丁初学者来说,理解“原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的磁通,绝大多数通过铁芯,只有一小部分漏到铁芯外”是有难度的。
为了提高课堂效益,体现教师在学生探索尝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这一教学难点的设计中我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逐层设问,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首先通过演示试验,让学生观察可拆变压器的铁芯由不闭合
到闭合,接在副线圈两端的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提出问题:小灯泡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的亮度为什么发生改变呢?学生能回答出:闭合铁芯起到增大原、副线圈电能传输效率的作用。
我以生活中的例子加以引导:自来水从水龙头流出后,无方向性,但加上管子后,水就都在管子里向同一方向流动了,那在变压器中闭合铁芯起到什么样的约束作用呢?学生经思考可回答出:约束了磁感线,使通过原线圈的磁感线大多数通过副线圈,从而增强了电能的输送效率,我再由此小结漏磁现象,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第四、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理想变压器的规律教学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其包含3个问题:功率关系、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特点很容易得出功率关系:P i:P2,电
功率关系和电压关联,学生也容易导出电流关系:I i:l2= n2:n i,本节课探究的重点是“电压关系”,我将这一重点内容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以往的教学只能用理论推导得出结论,学生只能采用抽象的逻辑思维规律,如果加以实验探究,学生经历规律产生的全过程,这样处理,不仅体现出物理学科实验性的特点,学生还可以通过形象的观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一旦激发兴趣,就可以转化为自觉学习,教师就可以轻松的教,学生轻松的雪,达到教学双赢。
另外,由丁可拆变压器副线圈匝数较大,变压器效率较高来推数据,接近理论值,这也为这节课学生的实验探究提供了保证。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在教学中通过几个设问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
问题1:输出电压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并注明猜想的依据。
问题2: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呢?让学生从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几个角度逐一讨论,并请几组同学展示方案,归纳总结。
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之前,为保证学生和用电设备安全,我提出几点注意事项:1、所用电压不超过12V,
2、交流电压表使用要注意量程的选择,
3、断开电源时。
要防止断电自感的危害。
学生依据实验要求小组合作,根据实验原理连接好电路图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小组合作,根据实验原理图连接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利用万用表读取相应数据,并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教师巡视各小组的探究实验,并找出几组同学展示实验数据,接着提出问题(3)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数据,能得到什么结论呢?来引导学
生寻找规律,最后总结两组实验数据,得出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4):我们能不能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尝试
从理论上再进行探究呢?这样,学生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己推导出电压关系U i/U2=n i/n2
这样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再经历理论探究,对得出的公式深信不疑,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的态度。
在分析得出相关规律后,我选择这样一道初学者的易错题为例题,利用学生常得到的错误答案48mA和正确答案0mA的冲突,让学生重新思考,就讨论来进一步认识变压器的变压特点,使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课堂小结环节是对所学新知识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学生自己整理方案,建构
自己的知识体系,为继续应用变压器规律打下基础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设计了这样三道作业题目,涉及多个副线圈问题、互感器问题以及电压、电流、功率的决定关系,让学生在课后认真思考,独立经过物理结论的判断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由丁这节课以实验教学为主,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图文并茂,让同学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并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以上就是我对变压器一课的设计想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