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信教学设计(1)
弟子规《信》 教学设计王海霞
![弟子规《信》 教学设计王海霞](https://img.taocdn.com/s3/m/fb5b4e6352ea551810a687b7.png)
学习《弟子规》教案设计学校于家务中小学年级六年级授课教师王海霞授课内容第五章信,第二十至二十三课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教学目标1培养朗读兴趣。
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韵文。
2理解韵文大意,了解《梦信卖牛》《崇祯轻信误国》《三年不窥园》《学无常师》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韵文,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知道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不乱言传,言行一致;说话要清,不管闲事;见贤思齐,不贤内省。
教学重点以读促悟,故事、名言、生活相结合,互促互化。
用学生自己喜欢的多种形式诵读韵文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所学的内容,并能根据所学的指导自己的行为。
课前准备学生:学习材料,背诵《弟子规》,快板老师:工具书,相关视频文件,课件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回顾学习过的内容1分钟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情境化谈话: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小学生要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是古人要求学生遵守规矩的一本书。
它是由清康熙秀才李毓秀编写而成的。
整体介绍:全书共分八章,分别是:课件出示开宗明义入则孝(孝敬父母)出则悌(尊重兄长)谨(做事谨慎)信(诚实守信)泛爱众(要有博爱)亲仁(亲近仁德之人)余力学文(读书求学)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圣人在学生们可以初步了解了解《弟子规》和孔子之间的关系。
初读韵文,感知了解2分钟学习《信》第二十课至二十三课3分钟2分钟2分钟揭示本课学习的内容读准确字音,读通顺韵文,结合老师讲解与动画故事理解韵文。
通过老师引导指导学生从字义到句意再到揭示道理理解课文内容。
《论语而学》中就有过这样一句话:出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弟子规教学设计(常用15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常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7d74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0.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常用15篇)弟子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
》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背一背,唱一唱。
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3、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三、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要求:(1)告诉大家,展示的形式;(2)选择这个内容的理由;(3)其他同学观看是虚心学习。
表演(老师相机评价,点拨,)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
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吗?帮助学生总结:(1)学会做人;(2)促进语文学习;(3)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四、课堂拓展、深化认识。
1、老师推荐名句:(课件显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弟子规《信》篇教学设计
![弟子规《信》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7bacdaf705cc17552709ca.png)
弟子规《信》篇教学设计白山九年一贯制学校金玉珍教学目的:1、对前三节《弟子规》信篇知识做以梳理,进行汇报。
2、教育学生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做一个优秀小学生。
3、教育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交正直诚信的好朋友。
4、培养学生的高尚德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复习《弟子规》信篇19-21节“凡出言-无加警”2、学习《弟子规》的22、23小节“唯德学-渐相亲”教学过程:复习篇:(师述):课的开始,我们来复习一下前三节课学过的《弟子规》知识。
好,就从《信篇》第一节开始吧!(生)在《弟子规》信篇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不能说谎话。
请同学们齐背第19节“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师述):同学们说得很好,希望小朋友们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生)请大家齐背第20节“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是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一节告诉我们,讲话要有修养,不能随便说人是非。
(生)我来继续汇报,第21节告诉我们要学习别人优点,对于看到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请大家齐背这一节“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新授篇:导语:刚才我们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简短的汇报,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信的行为,“信是美德”对于信,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信篇”的第22、23节,请同学们看黑板。
一、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两节文字,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齐读文字,注意读准字音。
二、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简要了解文字含义。
(一)学习第22节: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1、齐读文字。
2、讲解这段文字的意思。
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努力赶上。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4f0de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7.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弟子规》教学设计《弟子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教学目标: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弟子规》歌曲,引入所背内容,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快速抢答:(课件出示,说出相对应的语句)(1)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2)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3)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4)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5)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6)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7)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弟子规》分成孝悌、谨信、亲仁、学文等篇章,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每一句讲述的都是至关重要的做人的道德和规范,是一本教育孩子如何遵纪守法、规范做人的经典启蒙读物。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孝亲尊师,与人为善”,《弟子规》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
弟子规信1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弟子规信1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0f5835e960590c69fc376be.png)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让学生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
2、让学生了解国学文化,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3、通过学习其中的道理来指导学生的言行。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1、播放故事《立木为信》。
2、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商鞅的做法怎么样?如果你是他的臣民,愿意听从他的领导吗?3、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言出必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要以诚信作为我们行为的准则。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弟子规》——信。
(板书课题)二、探索研究1、课件出示: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是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2、学生朗读,并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意思:凡是说出的话,首先要真实不虚,讲求信用。
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都是不可以的。
(2)、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意思: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因为言必有失。
说的话要恰当在理,符合实际,千万不要花言巧语,否则人家只会讨厌你。
(3)、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意思:虚伪狡诈,尖酸刻薄,下流肮脏的话,千万不能说。
阿谀奉承等粗俗的市侩习气,都要彻底戒除掉。
4、诵读,加深理解。
三、理解感悟1、我们以后在生活中该怎么做呢?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心得体会。
2、教师适时小结: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和人接触,我们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自己力不所及的事,就不要答应别人。
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冲突不能用打架骂人的形式去解决,应该心平气和的好好讲清楚,化干戈为玉帛。
四、扩展应用1、判断下面哪些是守“信”的行为:①小明和小红约好星期六去图书馆,可小红临时要去看望生病的奶奶,所以他打电话告诉小明取消约定。
()②冬冬在学校和同学打架把头打破了,回到家里,爸爸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不小心摔倒了。
《弟子规》教学设计_1
![《弟子规》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531d2d7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0.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弟子规》教学设计1【活动目的】1、阅读《弟子规》片断,学习弟子规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恪守规范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孝心和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3、展示诵读成果,增强学习经典信心。
【活动设计】1、全班学生成扇形分成三个方阵,领颂6名学生,每2人一组,两个组站在方阵之间,另一组站在中间方阵前面。
2、方阵学生手捧书有弟子规的文件夹,领颂学生不拿道具,根据具体情境做适当表演。
3、采取诵读、分组、领颂、呼告、唱读、男女、混合等多种诵读方式。
【活动过程】1、开场白(6齐)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②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
③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
③我们把国学经典引进课堂,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经受着民族文化的神圣洗礼。
④打开历史长卷,穿越千古尘埃,首先向我们走来的就是先贤至圣的儒家文化。
⑤儒家经典中,最为朗朗上口的《弟子规》,它是古代读书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操守。
⑥《弟子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无不给人以精神的滋养与启迪。
男:我们诵读《弟子规》,感悟《弟子规》,践行《弟子规》。
女:它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让我们孝敬父母。
女:“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让我们友爱兄弟姐妹。
合:让我们在学中做,:让我们在做中学,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①下面请欣赏八(十)班全体同学诵读《弟子规》。
2、诵读展示【全班多种形式诵读“弟子规……勿摇髀。
”】(设计:略)(6齐)“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齐)教我们谨慎。
(6齐)“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齐)教我们诚信。
(6齐)“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齐)教我们仁爱。
(6齐)“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弟子规信篇的 教案
![弟子规信篇的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b7e1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3.png)
弟子规信篇的教案教案标题:弟子规信篇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弟子规》信篇的内容和意义;2.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弟子规》信篇的核心概念和内容;2.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诚信意识;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弟子规》信篇的实际应用能力;2.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准备:1. 《弟子规》信篇的教材或课文;2. 录音设备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真实故事等方式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道德和行为准则的思考。
讲解:1. 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解释《弟子规》对于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性;2. 分析《弟子规》信篇的核心概念和内容,如诚信、自律、尊敬师长等;3. 阐述《弟子规》信篇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弟子规》中的准则。
阅读与讨论:1. 分发《弟子规》信篇的课文或教材,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内容;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弟子规》中的准则对他们的意义和影响;3.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或观点,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遵守《弟子规》中的准则。
活动与实践:1. 设计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体验和应用《弟子规》中的准则;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守了《弟子规》中的准则,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总结与评价: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弟子规》信篇的核心概念和应用;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弟子规》中的准则;3.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写一篇关于自己遵守《弟子规》中准则的心得体会;2. 邀请校外嘉宾或家长参与,分享他们对道德和行为准则的看法和经验。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相关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等,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2. 在日常教育中,持续强化学生对道德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实践。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cde91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72.png)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2、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3、将课堂延伸到早读,延伸到课外。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
情感与态度: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多读经典,多加积累。
学习经典中的积极之处,好好做人做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闯关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打算分成两组,采用竞赛闯关形式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
1、第一关:我会背。
2、第二关:接龙轮背。
2、第三关:快速抢答A、做人要有爱心,应该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学习。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B、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C、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是: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他们睡下。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E、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F、对待长辈要懂得礼貌,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动筷;落座时要让长辈先入座,而走路时也要让长辈在前,晚辈在后。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f4fc4e960590c69fc376c9.png)
参赛教师推荐表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土门关乡加汝尔小学王秀清
一、学习内容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二、学习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
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三、学习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四、学习难点
感悟古典诗文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五、学习准备
课件
六、学习过程
(一)、分享收获
请学生说说学过的弟子规有什么收获?
(二八诵经典,悟经典
1、师范读,生跟读。
2、小老师教读。
(三八理解文意
1、说说自己的理解
2、视频听讲解
3、出示动画视频一理解文意(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
4、出示动画视频二理解文意(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四)、拓展延伸
1、说说知错能改的故事
2、情景表演
3、道德小法官
展示收获,再读《弟子规---信》。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5篇模版]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1f98c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f.png)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5篇模版]第一篇: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语文》学习目标2、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考核的办法(二)能力目标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重点: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难点: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弟子规》1、导语:我们现在的小孩子们在家长的教育下都懂得文明礼貌,懂得对待他人要有一颗爱心,其实,古代的孩童教育也未尝不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教育孩童的典范《弟子规》。
2、《弟子规》的作者介绍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
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
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
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听课者络绎不绝。
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3、《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这个《小学》是《三字经》中“唯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的《小学》,专门教导做人做事,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和做人首要以“孝”为本。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89a2c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f.png)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弟子规信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信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二、教材分析:此部分是“入则孝,出则悌”中的两句话。
从和长辈交谈声音低和见长辈要快步向前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
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联系生活,对这些内容加深理解,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
三、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一书的作者及内容;2.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总叙”;3.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4.在学习过程中,提炼学法:读总叙——温旧知——学新文——习礼仪——练笔力四、教学过程:(出示课件:音乐响起)(一)、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缓慢,国学味道)师:上课生:起立、鞠躬师:请(还礼)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复习原作《弟子规》总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总叙”“二、入则孝出则弟”。
首先,让我们来读总叙。
(板书:读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三)、复习“入则孝出则悌”的内容1.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接下来,我们复习“入则孝出则悌”。
师:“入则孝出则弟”教育我们如何对待父母兄长。
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的故事。
今天,请小朋友再听一个贤孝故事: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弟子规信教案
![弟子规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59cb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2.png)
弟子规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信”在《弟子规》中的含义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3、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表达和遵守承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使学生深入理解《弟子规》中关于“信”的具体内容。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的能力。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抽象的诚信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2)如何引导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况时,坚守诚信原则。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对《弟子规》中“信”相关章节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其含义。
2、故事法讲述一些有关诚信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诚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诚信场景,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在与人交往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品质?(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引入“信”的主题。
2、讲解《弟子规》中“信”的内容(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 告诉学生,说话要以诚信为先,不能说谎和欺骗。
(2)“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 教导学生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
(3)“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 提醒学生要避免说虚伪、粗俗的话。
3、诚信故事分享(1)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孩子哭闹着要跟着去。
妻子哄孩子说:“你在家等着,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妻子回来后,曾子真的要杀猪。
妻子说:“我只是哄孩子的。
”曾子说:“对孩子不能说谎,否则孩子以后也会学会说谎。
”最后曾子还是杀了猪。
(2)讲述《华盛顿与樱桃树》的故事华盛顿小时候,用斧头砍倒了父亲的一棵樱桃树。
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
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4、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说谎或者不诚信的情况?如果你发现你的朋友说谎了,你会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诚信?(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表小组的讨论结果。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9a3f5184868762cbaed5b8.png)
知未的 就轻传?
事非宜 就轻诺?
自轻诺 进退错?
事后自己怎么样了呢?
5、学习二十二课
(1)出示课文
看重点字点播,理解韵文
看译文再次理解韵文。
出示译文:说话吐字应该清楚,慢慢地讲,不要,更不要模糊不清。有些事情,这个人这样说,那么人那样说,我们不要轻易听信别人说长道短。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不必多管。不要好奇地探听他人的事,以免惹出更多是非。
学生自读
(2)说一说这一课主要告诉
我们什么?
板书:说话要清,不管闲事
(3)生活中该怎么做呢?
(4)再读课文。
听了同学们讲的事,看来大家都明白了“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6、学习二十三课
(1)出示小故事
看了小故事,你能用哪课的韵文来概括?
(2)看了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读兴趣。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韵文。
2理解韵文大意,了解《梦信卖牛》《崇祯轻信误国》《三年不窥园》《学无常师》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韵文,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知道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不乱言传,言行一致;说话要清,不管闲事;见贤思齐,不贤内省。(5 Nhomakorabea再读韵文
自由结合小组读,听音乐再理解着做动作诵读。
这一课告诉我们什么呢?
板书: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6)小结
‘市井气,切戒之’。“市井气”,就是指前面的这些,可以说是一般人,市井小民。这里“凡出言”到“刻薄语,秽污词”,可以说是一般人经常会犯的毛病,所以“切戒之”,应该要切实的改正过来。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学《弟子规》也就是改造自己,让自己更好。
弟子规 信 教案
![弟子规 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51cf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2.png)
弟子规信教案教案标题:弟子规《信》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弟子规《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2. 帮助学生理解信仰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对信仰的尊重和坚守。
3.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和信仰。
教学重点:1. 理解弟子规《信》的核心内容和意义。
2. 掌握弟子规《信》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对信仰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1. 弟子规《信》的教材或课文。
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或电脑。
3.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如弟子规的概念和其他章节的内容。
步骤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弟子规《信》的教材或课文给学生。
2.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标记出关键词汇和句子。
3. 教师解释和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步骤三: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弟子规《信》中的核心观点和教诲。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步骤四:角色扮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弟子规《信》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弟子、老师或其他相关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和体验课文中的教诲。
3.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扮演角色和理解内容。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回答一些问题,如他们对弟子规《信》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他章节的弟子规进行学习和讨论,拓展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理解。
2. 学生可以进行创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信仰的理解和坚守的文章或演讲。
弟子规教案精选7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59f74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c.png)
弟子规教案精选7篇弟子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3、有余力,则学文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学时数:一课时一、讲解题目: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
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二、讲解内容: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
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比如:孔子、孟子等。
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
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
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谨慎。
做事要慎重小心。
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
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
做事还要讲诚信。
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
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
不是指单纯的情爱。
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
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
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弟子规信篇教案
![弟子规信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ae87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2.png)
弟子规信篇教案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是教育孩子德行和礼仪的重要参考书。
本教案将以弟子规的信篇为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弟子规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礼仪意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弟子规信篇的内容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道德修养和礼仪的重视,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使其成为品行端正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1. 弟子规信篇的内容。
2. 弟子规的意义和教育价值。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2. 导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谈论不好的习惯和行为,引出培养好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3. 教师简要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作用,使学生了解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是教育孩子德行和礼仪的重要参考书。
4. 让学生阅读或听读弟子规信篇的内容,师生共同探讨其中的规章条例,明确每个规定的意义和作用。
5.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弟子规的内容和意义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梳理出弟子规信篇的核心内容和主旨,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7. 师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8.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境,让学生根据弟子规的要求来表现,加深对规章条例的理解和掌握。
9. 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夸奖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优秀表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激励学生努力改进。
10.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弟子规信篇的读后感。
四、教学方法1. 教师主讲结合学生参与讨论的方式。
2.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及反思1.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对学生参与讨论的质量进行评价。
2. 反思: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实际行动能力。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5aa816650e52ea55189827.png)
《<弟子规>——“信”篇》教学设计
执教者:李淑君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弟子规》中的诚实守信部分的句子。
2、树立起诚实守信的观念,学做诚实的人。
3、增强学生继续诵读中华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弟子规》中的诚实守信部分的句子。
教学难点:树立起诚实守信的观念,学做诚实的人,积累有关诚信的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温故篇
(一) 回顾:
背诵《弟子规》总序、孝篇、悌篇、谨篇。
(二) 展示:
根据情境,配上相应的《弟子规》中的句子。
二、知新篇
(一) 春吟秋诵―――我乐读:
导入:《弟子规》总叙告诉我们“首孝悌,次谨信”,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问一问《弟子规》,该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吧!
1、老师范读。
2、自由读。
3、指导难读的句子。
4、全班齐读。
5、小组接读。
6、左右对读。
7、同桌互相拍手读。
8、配乐快读。
9、男女生配乐赛读。
10、配乐唱。
(二) 学思结合―――我乐悟:
1、初略理解文段的意思,了解文段所讲述的道理。
2、延伸:诚实守信故事会。
3、拓展导行:四个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的事例。
三、致用篇
循序渐进―――我乐背
1、运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背诵。
2、师生对背。
3、男女生挑战背。
4、学生领背。
四、小结。
弟子规《信》 教学设计王海霞
![弟子规《信》 教学设计王海霞](https://img.taocdn.com/s3/m/5a99196c69eae009581becc4.png)
学习《弟子规》教案设计学校于家务中小学年级六年级授课教师王海霞授课内容第五章信,第二十至二十三课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教学目标1培养朗读兴趣。
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韵文。
2理解韵文大意,了解《梦信卖牛》《崇祯轻信误国》《三年不窥园》《学无常师》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韵文,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知道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不乱言传,言行一致;说话要清,不管闲事;见贤思齐,不贤内省。
教学重点以读促悟,故事、名言、生活相结合,互促互化。
用学生自己喜欢的多种形式诵读韵文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所学的内容,并能根据所学的指导自己的行为。
课前准备学生:学习材料,背诵《弟子规》,快板老师:工具书,相关视频文件,课件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回顾学习过的内容1分钟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情境化谈话: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小学生要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是古人要求学生遵守规矩的一本书。
它是由清康熙秀才李毓秀编写而成的。
整体介绍:全书共分八章,分别是:课件出示开宗明义入则孝(孝敬父母)出则悌(尊重兄长)谨(做事谨慎)信(诚实守信)泛爱众(要有博爱)亲仁(亲近仁德之人)余力学文(读书求学)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圣人在学生们可以初步了解了解《弟子规》和孔子之间的关系。
初读韵文,感知了解2分钟学习《信》第二十课至二十三课3分钟2分钟2分钟揭示本课学习的内容读准确字音,读通顺韵文,结合老师讲解与动画故事理解韵文。
通过老师引导指导学生从字义到句意再到揭示道理理解课文内容。
《论语而学》中就有过这样一句话:出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凡出言信为先Leabharlann 与妄奚可焉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教学目标
1.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韵文,对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的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信》的道德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韵文中待人处事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知行合一。
4.老师教读,学生跟读。
5.小老师教读。
6、轻重缓急,读出韵味
同桌读,找出诵读的停顿节奏,试打节奏,按韵文节奏读文。
用多种方式诵读,进一步强化诵读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韵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7.去掉拼音读
方法;同桌互读---个人展示读---赛读----齐读
评价;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并颁奖
(三)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3.故事情境插入,依理明义
看动画短片《狼来了》
说一说:你认为故事中的这个小朋友做得对吗?
明理评议: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怎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4.谨记教导,我们再次集体朗读韵文。
(四)生活介入,明理导行
1.回顾生活,明理察失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就是成功的开始。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来说一说。
2.小小法官:(课件)
①每天喜羊羊检查懒羊羊的作业,懒羊羊总说忘在家里了。
②妈妈问明明是不是他打碎了自己的暖瓶,明明承认了错误。
③兰兰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不及格,回家妈妈问他考试了没有,兰兰说没有考试。
(五)读名言名句,加深本文寓意
出示课件;
1.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罗斯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看动画短片《男孩和金斧头的故事》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2.导入新课,点明韵文哲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从古人的“信”的行为要求中,学习为人处事的真诚与智慧。
(二)诵经典悟经典
师范读
学生自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读韵文,要求字正腔圆。
3.展示读
提出诵读要求:读书贵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
1.释文结合,读文知意
读文,明理知意。
2.故事激情,引导理解文意,明理辨非。
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孟信卖牛的故事,看看你能获得怎样的启示。
①听故事《孟信卖牛》,听后获得启示。
用心思考:贫穷的孟信为什么赢得大家的尊重?孟信的行为符合《信》中的哪些要求呢?学生发表见解
②师适时点评:虽然孟信家里穷,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用病牛去换粮食,他的这种行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种道德修养也是道德智慧。
2.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思辨、感悟、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借助故事,诠释韵文,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激发学习情趣,体现教学故事化。结合拓展,创设情境,实践知行合一训练,再现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张扬教学生活化。
3.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4.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5.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
(六)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同学们,《弟子规》中为人处事的准则是祖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让我们成为传统文明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传承与发扬祖国的文明,在实践中成就自己。
现在请同学们起立,再次用心诵读《弟子规》。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感悟韵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设计理念:
1.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以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这四个教学环节,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