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及肌张力的评定 PPT
合集下载
肌张力的评定 ppt课件
40
伸展性检查
上肢: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
5
思考
如果是一块切下来的肉,是否会有牵张反射? 死人会不会有肌张力?有没有肌张力消失的说 法?
6
肌紧张是指缓慢而持久地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 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发生微弱而持久的收缩,以阻止被拉 长。这可能是同一肌肉内的不同肌纤维交替收缩的结果, 因而不易疲劳。
意义: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能对抗重力牵引,是维持人 体正常姿势和进行其他复杂运动的基础。
定义:是指肌张力低于正 常水平,被动运动相关、肌病、 上运动元损伤的休克期
22
肌张力障碍
表现:肌肉收缩或快或慢, 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肌张 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 高
定义:是一种以肌张力损 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 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 进性障碍
第六章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1
一、概论
➢ 肌张力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 续的、微小的收缩;
➢ 正常人无论是在睡眠中还是进行各种活动时,肌肉都 会处于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按压有弹力或抵抗), 肌肉的这种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2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坐、 站);
肌张力异常是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的 重要特征。
16
17
痉挛的临床意义
(1)益处: 借助伸肌痉挛可以帮助患者站立行走 可相对保持肌肉容积 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预防骨质疏松 降低麻痹肢体的水肿 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
18
痉挛的临床意义
(2)弊处: 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 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 有发生挛缩的危险 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 持续性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 增加骨折和异位骨化的危险
伸展性检查
上肢: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
5
思考
如果是一块切下来的肉,是否会有牵张反射? 死人会不会有肌张力?有没有肌张力消失的说 法?
6
肌紧张是指缓慢而持久地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 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发生微弱而持久的收缩,以阻止被拉 长。这可能是同一肌肉内的不同肌纤维交替收缩的结果, 因而不易疲劳。
意义: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能对抗重力牵引,是维持人 体正常姿势和进行其他复杂运动的基础。
定义:是指肌张力低于正 常水平,被动运动相关、肌病、 上运动元损伤的休克期
22
肌张力障碍
表现:肌肉收缩或快或慢, 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肌张 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 高
定义:是一种以肌张力损 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 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 进性障碍
第六章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1
一、概论
➢ 肌张力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 续的、微小的收缩;
➢ 正常人无论是在睡眠中还是进行各种活动时,肌肉都 会处于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按压有弹力或抵抗), 肌肉的这种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2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坐、 站);
肌张力异常是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的 重要特征。
16
17
痉挛的临床意义
(1)益处: 借助伸肌痉挛可以帮助患者站立行走 可相对保持肌肉容积 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预防骨质疏松 降低麻痹肢体的水肿 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
18
痉挛的临床意义
(2)弊处: 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 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 有发生挛缩的危险 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 持续性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 增加骨折和异位骨化的危险
康复评定肌力、肌张力PPT演示幻灯片
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6
异常肌张力
7
正常肌张力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肢体静息状态下,通过观察肌肉外观、触摸肌肉的硬度、 被动牵伸运动时肢体活动受限的程度及其阻力来判断。
姿势性肌张力
在患者变换各种姿势过程中,通过观察肌肉的阻力和肌 肉的调整状态来判断。
运动性肌张力
在患者完成某一动作的过程中,通过检查相应关节的被 动运动阻力来判断。
8
异常肌张力分类
根据患者肌张力与正常肌张力水平的比较,可将肌张 力异常分为:
肌张力过强: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 肌张力过低: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损害或障碍。
9
肌张力检查方法
病史 视诊 触诊 反射 腱反射亢进 被动运动 摆动检查 其他检查方法 伸展性检查、姿势性肌张力检查、生物
标
准
0பைடு நூலகம்
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1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出现突然卡住有
轻微的阻力
1+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在后1/2ROM中有轻微
的“卡住”感觉,有轻微的阻力
2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
但仍可以活动
3
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
19
MMT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名称
标准
相当于正 常肌力的%
0
零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zero, O)
1
微缩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trace, T)
2
差
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活动
6
异常肌张力
7
正常肌张力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肢体静息状态下,通过观察肌肉外观、触摸肌肉的硬度、 被动牵伸运动时肢体活动受限的程度及其阻力来判断。
姿势性肌张力
在患者变换各种姿势过程中,通过观察肌肉的阻力和肌 肉的调整状态来判断。
运动性肌张力
在患者完成某一动作的过程中,通过检查相应关节的被 动运动阻力来判断。
8
异常肌张力分类
根据患者肌张力与正常肌张力水平的比较,可将肌张 力异常分为:
肌张力过强: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 肌张力过低: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损害或障碍。
9
肌张力检查方法
病史 视诊 触诊 反射 腱反射亢进 被动运动 摆动检查 其他检查方法 伸展性检查、姿势性肌张力检查、生物
标
准
0பைடு நூலகம்
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1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出现突然卡住有
轻微的阻力
1+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在后1/2ROM中有轻微
的“卡住”感觉,有轻微的阻力
2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
但仍可以活动
3
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
19
MMT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名称
标准
相当于正 常肌力的%
0
零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zero, O)
1
微缩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trace, T)
2
差
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活动
肌力检查、肌张力检查ppt课件
[主动肌]:腓骨长、短肌 [辅助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 [运动范围]:00--200 [检查方法]: 体位: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见图 [评级]:0—5级 外翻—第一跖骨头部向下,第五跖骨向上运动; 阻力---施在足外侧缘—短肌, ---施在第一跖骨头跖面—长肌 ---施在第五跖骨向下向内、第一跖骨向上向内—两者
肌力在20岁达到峰值
影响肌力的解剖及生理学要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横断面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也愈大(正比) (2)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 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正比) 改变神经冲动的频率(正比) (3)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一定范围内,初长度愈长,收缩力也愈大(正比) 1.2倍时最大
肌力的评价方法
2级
动作 肌肉 名称
评定标准
0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躯干 屈曲 加旋 转
腹内 / 外斜 肌
2 级:躯干可完成全范围旋转;
3 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下角能完全离开床面;
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对侧肩胛骨能完全离开床面,同侧肩胛骨可部分 离开床面; 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平放于床面,双侧肩胛骨可完全离 开床面。
3-5级
反复4-5次:5级; 反复标准2-3次:4级 只完成1次:3级
五趾着地,足跟离地 固定小腿
踝跖屈肌
侧卧位
0-2级
踝关节背伸与内翻
[主动肌]:胫前肌 [运动范围]:00--200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小腿自然下垂 手法:见图 (足趾不得用力) [评级]:0—5级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肌张力评定.ppt
19
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评定
6、功能评定 对痉挛或肌张力异常是否干扰生活自理能力、坐
或站立平衡及移行等功能能力进行评定 具体可以包括是否有床上活动、转移、行走和生
活自理能力的损害及其程度等 Brunnstrom、Fugl-Meyer、FIM等可间接提供
痉挛和其他肌张力异常改变的评定 Bathel指数等可能对评定与痉挛和肌张力过强相
5
临床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痉 挛 僵 硬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弛缓
6
痉挛
广泛接受的定义:
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
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 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
种形式,常由上位运动 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
神经元损伤后所致,故 伴腱反射超过正常为特
也被认为是上运动神经 征的运动障碍
元损伤综合征的组成部 痉挛的速度依赖即为伴
原 因: 影响小脑或锥体束的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影响外周神经系统的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15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体位和肢体位置与牵张 反射的相互作用,不良 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可使 肌张力增高
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
合并问题的存在
(如尿路结石、感染、膀 胱充盈、便秘、压疮、静 脉血栓、疼痛、局部肢体 受压及挛缩等可使肌张力 增高)
关的功能状态改变有价值
20
手法评定方法
定 义:
是一种根据关节进行被 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 来分级评定的方法
在痉挛的量化评定中, 手法评定方法在临床上 仍然为主要手段
方 法: 神经科分级方法 被动ROM检查法 Ashworth分级法 Penn分级法 阵挛(Clonus)分级
信度
择尽可能相同的时间段
肌张力评定PPT课件
编辑版pppt
13
第二节 肌张力的临床评定
包括以下内容: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二、临床分级 三、反射检查 四、被动运动评定 五、摆动检查 六、肌肉僵硬检查 七、伸展性检查:主动运动评定
编辑版pppt
14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一)肌张力降低 (二)肌张力增高 (三)影响肌张力异常临床检查的因素
编辑版pppt
20
六、肌肉僵硬的检查
头的下落试验 正常:手有冲击感 僵硬:冲击感轻,或不能落下
编辑版pppt
21
七、伸展性检查
是让肌肉缓慢伸展时,能达到的最大伸 展度。
检查时两侧比较,如一侧出现过伸展, 提示肌张力下降。
编辑版pppt
22
八、姿势性肌张力的检查
正常:反应迅速,姿势调整立即完成; 痉挛或僵硬:过度抵抗,姿势调整迟缓 手足徐动:过度抵抗 迟缓型:无肌张力的变化,关节过伸展。
7.由于髋屈肌、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清洁、损害性 功能。
8.由于痉挛或阵挛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等。
9.虽然大部分痉挛可无疼痛,但持续的屈肌痉挛可 导致疼痛。
10.可增加骨折、异位编骨辑版化pp的pt 危险性。
44
三、痉挛的评定量表
(一)改良Ashworth分级法 (二)Brunnstrom评定法 (三)Fugl-Meyer评定法 (四)股内收肌张力量表
现在大多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Ashworth scale for spasticity, ASS)或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编辑版pppt
40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 一、痉挛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二、痉挛的临床意义 三、痉挛的评定量表 四、痉挛评定量表应用的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升高,持续的憋气使劲可使心脏的活动负担加重,故对患 有明显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患者应忌用该检查。
MMT
分级 名称 评级标准
0 零 未触及肌肉收缩 1 微弱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2 差 解除重力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3 可 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 抗阻力
4 良好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
大家好
1
肌力及肌张力的 评定
一、肌力的评定
肌力的定义: 在肌肉骨骼系统负荷情况下,肌肉为维持姿
势、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力。
肌力评估是在肌力明显减弱或功能活动受到
影响时检查相关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力量
影响肌力的因素
肌肉worth分级
级别 0级 1级
1+级
2级
3级 4级
评定标准
无肌张力的增加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 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 释放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 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呈 现最小的阻力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 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 易地被移动
肌紧张是指缓慢而持久地牵拉肌肉时发生的 牵张反射,其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发生微弱 而持久的收缩,以阻止被拉长。这可能是同 一肌肉内的不同肌纤维交替收缩的结果,因 而不易疲劳。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能对抗 重力牵引,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和进行其他 复杂运动的基础。
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若受测肌肉伴有痉挛或挛缩时,应做标记,痉挛以 S(spasm)表示,挛缩以C(contracture)表示,严重 者可标记SS或CC。
对4级以上肌力的受检肌肉,在检查时所施加的阻力应为持 续性,且施加力的方向要与肌肉用力的方向相反。
阻力因人、因部位而异 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的最大收缩力量时前后间隔2分钟为宜 肌力检查时应注意患者的禁忌证,如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
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 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 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僵硬无论做哪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对 同一肌肉,运动的起始和终末的抵抗感是 一样的,也就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 增加。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体位和肢体位置 不良心理因素 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 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药物、环境温度等
5 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
二、肌张力的评定
定义: 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表现为肌
肉组织微小而持续不断的收缩,临床表现为 肌肉被动拉长或牵伸时的阻力
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当其受到外力牵拉而 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该肌肉收缩,这称 为牵张反射。它分为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类 型。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 动
谢谢聆听!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使患者充分理解并 积极配合,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对3级以下不能抗重力 者,测试时应将被测肢体置于去除重力体位。
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尤其在4级和5级肌力难 以鉴别时,更应做健侧对比观察。(先做健侧)
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 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
肌力评估禁忌证
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性扭 伤
局部剧烈疼痛 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
肌力评估常用方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 器械测试:等速运动测试仪、背力计、握力
计、捏力计
MMT的注意事项
选定合适的测试时机,在运动后、疲劳时或 饱餐后不宜做MMT评估。
MMT
分级 名称 评级标准
0 零 未触及肌肉收缩 1 微弱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2 差 解除重力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3 可 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 抗阻力
4 良好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
大家好
1
肌力及肌张力的 评定
一、肌力的评定
肌力的定义: 在肌肉骨骼系统负荷情况下,肌肉为维持姿
势、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力。
肌力评估是在肌力明显减弱或功能活动受到
影响时检查相关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力量
影响肌力的因素
肌肉worth分级
级别 0级 1级
1+级
2级
3级 4级
评定标准
无肌张力的增加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 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 释放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 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呈 现最小的阻力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 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 易地被移动
肌紧张是指缓慢而持久地牵拉肌肉时发生的 牵张反射,其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发生微弱 而持久的收缩,以阻止被拉长。这可能是同 一肌肉内的不同肌纤维交替收缩的结果,因 而不易疲劳。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能对抗 重力牵引,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和进行其他 复杂运动的基础。
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若受测肌肉伴有痉挛或挛缩时,应做标记,痉挛以 S(spasm)表示,挛缩以C(contracture)表示,严重 者可标记SS或CC。
对4级以上肌力的受检肌肉,在检查时所施加的阻力应为持 续性,且施加力的方向要与肌肉用力的方向相反。
阻力因人、因部位而异 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的最大收缩力量时前后间隔2分钟为宜 肌力检查时应注意患者的禁忌证,如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
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 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 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僵硬无论做哪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对 同一肌肉,运动的起始和终末的抵抗感是 一样的,也就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 增加。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体位和肢体位置 不良心理因素 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 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药物、环境温度等
5 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
二、肌张力的评定
定义: 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表现为肌
肉组织微小而持续不断的收缩,临床表现为 肌肉被动拉长或牵伸时的阻力
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当其受到外力牵拉而 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该肌肉收缩,这称 为牵张反射。它分为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类 型。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 动
谢谢聆听!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使患者充分理解并 积极配合,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对3级以下不能抗重力 者,测试时应将被测肢体置于去除重力体位。
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尤其在4级和5级肌力难 以鉴别时,更应做健侧对比观察。(先做健侧)
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 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
肌力评估禁忌证
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性扭 伤
局部剧烈疼痛 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
肌力评估常用方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 器械测试:等速运动测试仪、背力计、握力
计、捏力计
MMT的注意事项
选定合适的测试时机,在运动后、疲劳时或 饱餐后不宜做MMT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