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工智能教程习题及答案第3章习题参考解答

人工智能教程习题及答案第3章习题参考解答

第三章确定性推理方法习题参考解答3.1 练习题3.1 什么是命题?请写出3个真值为T 及真值为F 的命题。

3.2 什么是谓词?什么是谓词个体及个体域?函数与谓词的区别是什么?3.3 谓词逻辑和命题逻辑的关系如何?有何异同?3.4 什么是谓词的项?什么是谓词的阶?请写出谓词的一般形式。

3.5 什么是谓词公式?什么是谓词公式的解释?设D= {1,2} ,试给出谓词公式( x)( y)(P(x,y) Q(x,y))的所有解释,并且对每一种解释指出该谓词公式的真值。

3.6对下列谓词公式分别指出哪些是约束变元?哪些是自由变元?并指出各量词的辖域。

(1)( x)(P(x, y) ( y)(Q(x, y) R(x, y)))(2)( z)( y)(P(z, y) Q(z, x)) R(u, v)(3)( x)(~ P( x, f (x )) ( z)(Q(x,z) ~ R(x,z)))(4)( z)(( y)(( t)(P(z, t) Q(y, t)) R(z, y))(5)( z)( y)(P(z, y) ( z)(( y)(P(z, y) Q(z, y) ( z)Q(z, y))))什么是谓词公式的永真性、永假性、可满足性、等价性及永真蕴含?3.7什么是置换?什么是合一?什么是最一般的合一?3.8判断以下公式对是否可合一;若可合一,则求出最一般的合一:3.9(1)P(a,b) ,P(x, y)(2)P(f(z),b) ,P(y, x)(3)P(f(x), y) ,P(y, f(a))(4)P(f(y), y,x) ,P(x, f(a), f(b))(5)P(x, y) ,P(y, x)什么是范式?请写出前束型范式与SKOLEM 范式的形式。

3.10什么是子句?什么是子句集?请写出求谓词公式子句集的步骤。

3.113.12谓词公式与它的子句集等值吗?在什么情况下它们才会等价?3.13 把下列谓词公式分别化为相应的子句集:(1)( z)( y)(P(z, y) Q(z, y))(2)( x)( y)(P(x, y) Q(x, y))(3)( x)( y)(P(x, y) (Q(x, y) R(x, y)))(4)( x)( y)( z)(P(x, y) Q(x, y) R(x, z))(5)( x)( y)( z)( u)( v)( w)(P(x, y,z,u,v,w) (Q(x, y, z,u, v, w) ~R(x, z, w)))3.14 判断下列子句集中哪些是不可满足的:(1)S {~ P Q,~ Q,P,~ P}(2)S {P Q,~ P Q,P ~ Q,~ P ~ Q}(3)S {P(y) Q(y), ~ P(f(x)) R(a)}(4)S {~ P(x) Q(x), ~ P(y) R(y), P(a),S(a),~ S(z) ~ R(z)}(5)S {~ P(x) ~ Q(y) ~ L(x, y), P(a), ~ R(z) L(a, z), R(b), Q(b)}(6)S {~ P(x) Q(f(x), a), ~ P(h(y)) Q(f(h(y)), a) ~ P(z)}(7)S {P(x) Q(x) R(x),~ P(y) R(y),~Q(a),~ R(b)}(8)S {P(x) Q(x),~ Q(y) R(y), ~ P(z) Q(z),~ R(u)}3.15 为什么要引入Herbrand 理论?什么是H 域?如何求子句集的H 域?3.16 什么是原子集?如何求子句集的原子集?3.17 什么是H 域解释?如何用域D 上的一个解释I 构造H 域上的解释I *呢?3.18 假设子句集S={P(z) ∨Q(z),R(f(t))} ,S 中不出现个体常量符号。

统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统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3%1%2%5.1++453025453025++++统计学第三章出题优课后习题答案原多项选择第三题D 选项解释有误,现在已经重新更改。

一、单项选择题1. 某商场某月商品销售额为1200万元,月末商品库存额为40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 )。

A. 是时期指标B.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C. 是时点指标2.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相差一个( )。

A. 出口与进口的差额B. 固定资产折旧C.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3. 有三批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相应的废品数量为25件、30件、45件,则这三批产品平均废品率的计算式应为( )。

A. B.C. D.4. 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 )。

A. 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C. 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5. 某厂某种产品生产量1月刚好完成计划,2月超额完成2%,3月超额完成4%,则该厂该年一季度各月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计算方法是( )。

A. 2%+4%=6%B. (2%+4%)÷2=3%C. (2%+4%)÷3=2%453025%1%2%5.1++++3%1%2%5.1⨯⨯6. 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下降,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 当各个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该变量的()。

A. 众数不存在B. 众数等于均值C. 众数等于中位数8. 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9. 某年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分别为30.3和33.5平方米,标准差分别12.8和13.1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

A. 城市大B. 乡村大10. 下列数列的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 )。

副本-第三章本量利分析练习题(答案)

副本-第三章本量利分析练习题(答案)

副本-第三章本量利分析练习题(答案)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选1、(A)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相关范围假设B、模型线性假设C、产销平衡假设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B)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传统式B、贡献毛益式C利量式D、单位式3、在单位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A)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B单位固定成本线C单位变动成本线D利润线4、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A 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固定成本总额20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是(A)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5、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额,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C)A、单位边际贡献B、变动成本率C、边际贡献率D、单位变动成本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A)件。

A、400B、222C、143D、5007、下列各式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B)A 、1-边际贡献率B、1-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8、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是(B)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9某单位某产品的单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20000元,目标净利润为268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A)。

第三章 存储系统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  存储系统练习题(答案)

24、下列因素中,与Cache的命中率无 关的是 (A) 。 A. 主存的存取时间; B. 块的大小; C. Cache的组织方式; D. Cache的容量。
25、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 任意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内的任意一行 的位置上,则这种方法称为 (A) 。 A.全相联映射; B.直接映射; C.组相联映射; D.混合映射。
38、组成2M × 8bit的内存,可以使用 ( C) 。 A. 1M × 8bit进行并联 ; B. 1M × 4bit 进行串联; C. 2M × 4bit 进行并联; D. 2M × 4bit 进行串联。 39、RAM芯片串联时可以 (B) 。 A. 增加存储器字长; B. 增加存储单元数量; C. 提高存储器速度; D. 降低存储器的平均价格。
I/O3~I/O0

……ຫໍສະໝຸດ 第5题图 4片2114的连接
(1)图示的连接组成了几部 分存储区域?共有多大的存储容量? 字长是多少? 【解答】 图中组成了两部分存储区域; 容量为2K × 8,即字长8位。 (2)写出每部分存储区域的地址范围。 【解答】 第1、2片2114地址范围是—— FC00H~FFFFH(A15~A10=111111); 第3、4片2114地址范围是—— 7C00H~7FFFH(A15~A10=011111)。
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 A. 虚拟存储器技术提高了计算机的速度; B. 若主存由两部分组成,容量分别为2n和 2m,则主存地址共需要n+m位; C. 闪存是一种高密度、非易失性的读/写 半导体存储器; D. 存取时间是指连续两次读操作所需最 小时间间隔。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半导体RA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 仍能保持记忆; B. 半导体DRAM是易失性的,而SRAM则 不是; C. SRAM只有在电源不掉的时候,所存信 息是不易失的。 29、通常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可采用 ( A ) 。 A. RAM和ROM; B. ROM; C. RAM。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个别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

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 4400 元。

假设 2013 年 12 月 31 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A 存货成本 30000 元,可变现净值 30000 元; B 存货成本 15000 元,可变现净值 14000 元; C 存货成本 50000 元,可变现净值 48000 元。

该企业 12 月 31 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 )元。

A、借方 3000B、借方 1400C、贷方 1400D、贷方 30002.某公司从 2012 年末开始于中期期末和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甲材料资料如下 :时间2012 年末2013 年 6 月末2013 年末账面成本50 万60 万40 万可变现净值45 万50 万42 万公司计提跌价准备对 2013 年利润的影响额为( )万元。

A、 1 B 、5 C 、-5 D 、 103.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对商品的发出和结存进行日常核算。

2013 年 7 月, 甲类商品期初库存余额为 15 万元。

该类商品本月购进为 20 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 25 万元,本月销售折让为 1 万元。

上月该类商品按扣除销售折让后计算的毛利率为20%。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2013 年 7 月该类商品月末库存成本为 ( )万元。

A、 10 B 、 15.8 C 、 15 D 、 19.24. 甲公司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该企业 2013 年 4 月份销售收入 500 万元,销售成本 460 万元,4 月末存货成本 300 万元。

5 月份购入存货 700 万元,本月销售收入 600 万元,发生销售退回 40 万元。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企业 2013 年 5 月末存货成本为( )万元。

A、448 B 、484.8 C 、540 D 、4405.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2013 年 10 月 9 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21200 元,增值税额为 3604 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 6%,材料入库前挑选整理费为 200 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 .社会意识D .人口因素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 .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关系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变革C .社会形态的更替D .科技的进步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第3章练习题(答案)

第3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常用光源LD是以受激辐射为基础发相干(激)光,LED以自发辐射为基础发非相干(荧)光。

光与物质的粒子体系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个过程是:受激吸收,自发辐射,受激辐射;产生激光的最主要过程是:受激辐射。

激光器由工作物质、激励源(泵浦源)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激光振荡器必须包括增益介质、激励源和光学谐振腔。

LD的P-I特性具有阈值特性,其阈值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其增大至原来的 1.5 倍时,LD寿命告终。

在半导体激光器P-I曲线中,工作电流小于阈值电流的范围对应于荧光区,工作电流大于阈值电流的范围对应于激光。

光电检测器的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PIN管本质上是外加反向(或负)偏压的PN结。

常用的导体光电检测器主要有PIN光电二极管(PIN-PD)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两种,基本原理是通过受激吸收(光电效应)过程实现光电转换。

无源器件主要有光纤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光波分复用器、和光波长转换器、光开关等。

光纤连接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插入损耗(介入损耗)、回波损耗、互换性、插拔寿命、重复性、稳定性等。

表示光纤耦合器性能指标的参数有隔离度、插入损耗和分光比等。

二、选择题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器件主要有:( D )A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B 分布反馈激光器、PIN光电二极管;C 半导体激光器、光检测器、分布反馈激光器;D 光源、光检测器、光放大器。

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检测器主要有:( B )A.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B. PIN光电二极管、APD雪崩光电二极管C.分布反馈激光器、PIN光电二极管D. PIN光电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LD光源的作用是:( B )A 产生输入光波信号;B 将电信号电流变换为光信号功率,即实现电-光转换;C 产生输入光功率;D 光波对电信号进行调制,使其载荷信息在光纤中传输。

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的光:( A )A 是荧光而不是激光;B 是激光而不是荧光;C 是自然光而不是激光;D 是相干光而不是荧光。

3 效用理论练习题答案

3 效用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效用理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二、判断正误1.所谓商品的效用,就是指商品的功能。

2.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件商品的效用的大小可以进行比较。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同一个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效用大小可以比较。

但由于效用是主观价值判断,所以同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效用的大小是不可比的。

3.效用的大小,即使是对同一件商品来说,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同一商品给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消费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最后一单位消费品的效用递减。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连续性增加。

5.根据基数效用论的观点,假设货币收入不变,则消费者获得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使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这是按照基数效用论推导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6.在一个坐标系里,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条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且平行。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两条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但未必平行。

因无差异曲线不一定是直线。

7.当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递减时,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这可以借助于边际替代率的公式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进行分析。

8.预算线的移动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

质量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第三章

质量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第三章

质量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1、可以运用()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A.要因分析法B。

系统管理法C.过程控制法D。

逻辑推理法答案:D2、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是()。

A.PDPC法B、过程方法C.PDCA循环D。

流程图法答案:C3、陡壁型直方图,表明()。

A.分项过频数过多分布表时B。

心理因素的影响C.经过全数检查D。

工序异常答案:C4、锯齿型直方图,表明()。

A.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B.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C.做频数分布表时,分组过多D.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答案:C5、当下限(或上限)受到公差等因素限制时,绘制的直方图的形状通常为()。

A.锯齿型B。

偏峰型C。

陡壁型D。

双峰型答案:A6、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的图。

A.相关关系B。

质量问题C.因素D。

因果关系答案:C7、在质量管理领域,()运用洛伦兹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

A.石川馨B。

戴明C。

巴雷特D。

朱兰答案:D8、控制图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A.朱兰B。

费根堡姆C。

洛伦兹D。

休哈特答案:D9、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这项活动属于PDCA的()阶段。

A.P B。

DC。

CD。

A答案:C10、质量改进活动中,把握问题现状的有效工具是()。

A.因果图B。

头脑风暴法C。

检查表D。

亲和图答案:C二、多选1、在质量管理领域,朱兰运用洛伦兹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巴雷特分析法”。

A.关键的多数B。

关键的少数C.次要的多数D。

次要的少数答案:B、C2、检查表可以有以下几种()。

A.不合格项目B。

缺陷位置C.缺陷原因D。

工序分布答案:B、C、D3、分层法可以按()进行分层。

A.操作者B。

现象C。

原料D.原因E。

机器F。

环境答案:A、C、E、F4、绘制因果图时要注意()。

A.重要的因素不要遗漏B.不重要的因素也不要遗漏C.不重要的因素不要绘制D.不重要的因素也要绘制答案:A、C5、质量改进活动中,分析问题原因是一个()的过程。

第三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习题答案

第三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习题答案

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的原材料属于会计要素中的( A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权益2、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从财产权利归属来看,一部分属于投资者,另一部分属于( B ) A:企业职工 B:债权人 C:债务人 D:企业法人3、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 A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4、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 B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A )A:发生同增的变动 B:发生同减的变动C:不会变动 D:发生不等额的变动6、某企业刚刚建立时,权益总额为80万元,现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的经济业务,此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 D )A:80万元 B:90万元 C:100万元 D:70万元7、企业收入的发生往往会引起( C )A:负债增加 B:资产减少C:资产增加 D:所有者权益减少8、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 B )A:长期资产 B:流动资产 C:固定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9、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称为( C )A:会计科目 B: 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方法10、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C )A:同增变动 B:同减变动 C:一增一减变动 D:不变11、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的业务是( A )A: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B: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C:购买材料货款暂未支付 D:工资计入产品成本但暂未支付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内容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B )A.存放在银行的存款B.存放在仓库的材料C.厂房和机器 C. 企业的办公楼2、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项目有( AC )。

A.应付账款B.预付账款C.预收账款D.应付债券3、属于只引起会计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变动的经济业务有( BC )A.购买材料800元,货款暂欠B.银行提取现金500元C.购买机器一台,以存款支付10万元货款D.接受国际投资200万元E.收到某外企商捐赠货款一批,价值80万元4、会计计量属性有〔 ABCDE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现值E.公允价值F.现行价值5、会计恒等式可以用( ABCE )公式表示。

第三章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

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万元。

A.27B.29C.29.25D.31.25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存货实际成本中的是( )。

A.用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B.小规模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收回时所支付的增值税C.发出用于委托加工的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发生的合理损耗3.甲企业委托乙单位将A材料加工成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应税消费品B材料,消费税税率为5%。

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979 000元,加工费为29 425元,往返运费为8 400元。

假设双方均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

B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时,其实际成本为()元。

A.1 374 850B.1 069 900C.1 321 775D.1 273 3254.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万元;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万元。

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502.5B.570C.630D.697.55.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

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

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万元。

A.超支5B.节约5C.超支15D.节约156.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10万元。

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2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第03章化学反应系统热力学习题及答案物理化学

第03章化学反应系统热力学习题及答案物理化学

第03章化学反应系统热力学习题及答案物理化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章 化学反应系统热力学习题及答案§3.1 标准热化学数据(P126)1. 所有单质的 Om f G ∆ (T )皆为零为什么试举例说明答:所有处于标准态的稳定单质的O m f G ∆ (T ) 皆为零,因为由稳定单质生成稳定单质的状态未发生改变。

如:单质碳有石墨和金刚石两种,O m f G ∆ (298.15K,石墨)=0,而O m f G ∆(298.15K,金刚石)=2.9 kJ·mol -1 (课本522页),从石墨到金刚石状态要发生改变,即要发生相变,所以O m f G ∆ (298.15K,金刚石)不等于零。

2. 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焓)定义成:“由稳定单质在298.15K 和100KPa 下反应生成1mol 化合物的反应热”是否准确为什么答:标准生成热(焓)的定义应为:单独处于各自标准态下,温度为T 的稳定单质生成单独处于标准态下、温度为T 的1mol 化合物B 过程的焓变。

此定义中(1)强调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而不强调温度;(2)变化前后都单独处于标准态。

3. 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单位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Q p 与化学反应摩尔焓变r m H ∆是否相同为什么答: 等压不作其他功时(W’=0),数值上Q p =n r H ∆。

但Q p 是过程量,与具体的过程有关;而r m H ∆是状态函数,与过程无关,对一定的化学反应有固定的数值。

如将一个化学反应至于一个绝热系统中,Q p 为零,但r m H ∆有确定的数值。

§3.2 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改变值的计算(P131)1. O m r G ∆(T )、m r G ∆(T )、O m f G ∆(B,相态,T )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O m r G ∆(T ): 温度为T ,压力为P θ,发生单位反应的ΔG ;m r G ∆(T ):温度为T ,压力为P ,发生单位反应的ΔG ;Omf G ∆(B,相态,T ):温度为T ,压力为P θ,由各自处于标准状态下的稳定单质,生成处于标准态1mol 化合物反应的ΔG 。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国际经济地理的分布上看,发达国家大都分布在北方,发展中国家大都分布在南方,因此,国际经济学界有时将这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称作。

2、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下降。

3、不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而以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是贸易。

4、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是不可预测的,在很大程度上由因素决定。

5、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贸易理论是技术差距理论和理论。

6、重叠需求理论认为,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7、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8、国际贸易理论最新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技术作为贸易的内生变量来分析,既研究技术变化的原因,也研究作为生产和贸易结果的技术进步对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9、在国内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的追随们引申出理论。

10、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利用关税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和。

11、贸易政策有两大基本类型,即和保护贸易政策。

12、美国1988年在中修订过301条款。

13、就是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的政策。

14、指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

15、除比较优势外,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的基础和源泉。

16、某种商品的进口大国设置一定程度的关税会使贸易条件向有利于本国不利于外国的方向转化,使国内实际收入最大化,这种程度关税叫。

二、判断题1、如果厂商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那么该厂商一定存在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不一定要求规模报酬递增。

2、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大量较小的厂商构成。

3、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历史或偶然因素决定。

4、市场规模大的国家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一般较多。

5、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改进交易效率,只要交易效率改进带来的收益大于该地区地价上升产生的成本,行业还会进一步向该地区及其周边集中。

第三章 辅助生产费用练习题参考答案[6页]

第三章  辅助生产费用练习题参考答案[6页]

第三章辅助生产费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一、某企业设有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及提供的劳务量如下表:要求: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有关会计分录。

解: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200×年×月表中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配率计算如下:修理费用分配率=3000/7500=0.4运输费用分配率=6000/11250=0.5333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 5000——二车间 4000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30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6000二、某企业设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9500元,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为10000元,其提供劳务数量如下表: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解: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200×年×月表中交互分配率及对外分配率计算如下:修理费用交互分配率=9500/10000=0.95运输费用交互分配率=10000/20000=0.5修理费用对外分配率=(9500+375-475)/9500=0.989运输费用对外分配率=(10000-375+475)/19250=0.52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

交互分配分录(可不编制会计分录,直接在明细账中登记): (1)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375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375(2)借: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475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475对外分配分录:借:制造费用 15787管理费用 3713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94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0100三、利用第一题资料,用计划成本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解:表4—7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200×年×月表中的差额分配率计算如下:修理费用差额分配率=(3000+390-2700)/(4500+3000)=0.092运输费用差额分配率=210/11250=0.0187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练习含答案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能力提升1.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行船B.远树C.河岸D.山峰2.图3-1-2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图3-1-2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3.《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

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4.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5.下列选项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运动员在赛道上奔跑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C.列车在飞速奔驰D.中国新型隐形战机歼 20起飞6.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

观察图3-1-3中旗与烟的情况,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3-1-3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7.(2021·江苏无锡中考)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B.风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C.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D.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8.图3-1-4是滑雪运动员在空中飞跃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的;以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答案:第三章:练习题库-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答案:第三章:练习题库-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第三章:练习题库-预防医学基础知识1.(单选)正确答案:A。

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的人,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2.(单选)正确答案:B。

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早期发现疾病可通过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

达到“三早”的根本办法是宣传,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和建立社会性高灵敏而可靠的疾病监测系统。

对于某些有可能逆转、停止或延缓发展的疾病,则早期险测和预防性体格检查更为重要。

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要做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3.(单选)正确答案:C。

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预防其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展前对疾病早期诊断检测,三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后,预防其发展和蔓延,以减少疼痛和伤残。

4.(单选)正确答案:C 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5.(单选)正确答案:B。

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针对健康个体和整个公众的措施。

常采用的措施包括免疫接种,改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生长发育评估,健康教育,婚育咨询,高危人群保护,改善环境卫生。

所以该题不属于一级预防的为B答案。

6.(单选)正确答案:A。

考查筛检试验的定义,记忆型题目;筛检是指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健康的人识别出来,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选择A。

7.(单选)正确答案:D。

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早期发现疾病可通过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

8.(单选)正确答案:A。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六.补充练习题9 •在借贷记账法下,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表明( )A .企业债权的增加B .企业债务的减少C .企业债务的增加D .企业债权的减少10. 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账户的借方表明()A .企业债权的增加B .企业债务的减少C .企业债务的增加D .企业债权的减少11. 下列账户中本期发生额减少登记在借方的是()A .管理费用B .财务费用C .短期借款D .制造费用12. 本月共购入材料 5 000元,各车间部门领用 3 500元,退回 200元,月末结存为 2000 元,则材料上月结存应为() A. 300 元 B . 700元 C . 500 元 D . 900 元13. 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存在的依据是()A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B .经济业务的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各项目属于会计科目的有( A •欠供应单位料款 C .银行存款2 •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是 A •会计科目 C.会计科目和账户 3•会计科目是( A •会计报表的名称 C ・会计账簿的名称 4•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影响 A •一个B •C ・两个或更多)B •所有者投资 D •未分配利润 )B. 账户 D •会计科目或账户B •会计账户的名称 D .会计要素的名称)账户发生增减变化。

两个D .全部5 •对每个账户来说,在某一时刻其期末余额( A •只能在借方 C .只能在贷方 6・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账, A •总是相等的 C ・借方发生额一定大于贷方发生额 D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7 •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 A •增减记账法 C ・单式记账法 &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 A •便于登记账簿 C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B .只能在账户的一方D .可能在借方和贷方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 ( B .总是不等的 )B •收付记账法 D •借贷记账法)主要为了(B .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D .便于会计人员的分工协作C.静态会计方程式 D .动态会计方程式14. 采用借贷记账法,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是根据()A .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的规则决定B•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的规则决定C.企业会计准则决定D .每个账户的基本性质决定15. 某单位会计员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在一起讨论账户借贷双方登记的内容,其正确者是()A .小赵说:借方反映资产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减少,收入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1.在单道环境下,某批处理有四道作业,已知它们进入系统的时刻、估计运行时间如下:
设系统每次只选择一个作业进入主机,分别给出在FCFS,SJF,HRN算法中这组作业的运行顺序、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2.为什么说多级反馈队列能较好地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
3.有一个多道程序系统,有用户空间100KB,并规定作业相应程序装入内存连续区域,并
不能被移动,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均采用FCFS算法。

现有一批作业,已知条件如下:
假定所有作业都是计算型作业并且忽略系统调度所化的时间。

计算各作业被选中装入内存的时间、开始执行的时间、结束执行的时间、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

4.上例中,其他假设条件不变,仅把作业的调度算法改为按SF算法,进程仍采用FCFS算法。

5.作业调度的性能评价标准有哪些?这些性能评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反映调度策略的优
劣吗?
6.什么叫无限期封锁(indefinite blocking)?它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7.作业调度算法选择作业的原则,可以是保证系统的吞吐量大、可以是对用户公平合理、
可以是充分发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请分别指出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I/O量大与CPU量大的作业搭配3种调度算法,体现了那种选择作业的原则?
8.假定待处理的三个作业的到达时间和运行时间如下,若采用调度算法①、②、③,这些
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
②SJF;
③考虑一下如何改善SJF的性能,并计算新方法的平均周转时间?
9.假定要在一台处理机上执行下列作业:
⑴给出Gantt图来说明分别使用FCFS,RR(时间片=1),SJF以及非抢占优先调度算法时
这些作业的执行情况;(注:Gantt 图是描述进程/作业执行情况的一种直观形式,它展示了作业/进程执行过程中瞬时段或时间片的变化分布情况。


⑵针对上述每一调度算法,给出每个作业的周转时间;
⑶就上述每一调度算法,求出每个作业相应的等待时间;
10.设有5个就绪进程,它们的本次CPU周期的长度、初始优先数及进入就绪队列的相对时刻
如下所示:
规定:小的优先数表示高的优先级。

画出下列两种情况的Gantt图,计算它们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⑴非剥夺的静态设置方式;
⑵剥夺式的动态设置方式,不妨设现行进程每连续执行12ms后,其优先数加1(即优
先级降低),而就绪进程每40ms后,其优先数减1。

11.有3道作业构成如下,它们在一个系统中运行,该系统有输入/输出设备各一台。

A进程:输入32s,计算8s,输出5s
B进程:输入21s,计算14s,输出35s
C进程:输入12s,计算32s,输出15s
问⑴3道程序顺序执行时最短需要多少时间?
⑵为了充分发挥各设备效能,3道程序并发执行最短需要多少时间?(不计系统开销时
间)
12.在一个实时系统中,有两个周期性实时任务A和B,任务A要求每 40 ms执行一次,执行
时间为 20 ms;任务B要求每100ms执行一次,执行时间为 50 ms。

请参考课堂相关知识画出在200ms时间内,任务A和B调度情况示意图。

并标出任务A和B每一次执行的时间。

习题解答:
1.解:下面我们用一张表帮助理解
FCFS算法的调度顺序为:1→2→3→4。

SJF算法的调度顺序为:1→3→4→2。

HRN算法的调度顺序为:1→3→2→4。

2.答:多级反馈队列是综合了FCFS、RR、HPF三种算法的一种剥夺式的调度算法,它根据
进程运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动态地改变进程的优先级,按优先级级别组织设置各就绪队列,并规定各就绪队列不同的CPU时间片,对同一队列中的各就绪进程按FCFS或RR算法调度,因而能较好地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

5个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为:T=72(分),T’=3.55
4.解:
5.答:对于批处理系统主要以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或平均带权周转时间来衡量调度策略的
优劣;而对于分时系统,除了要保证系统的吞吐量大、资源利用率高之外,还应保证用户能容忍的响应时间;实时系统的主要标志则是满足用户要求的时限(截止)时间。

6.答:无限期封锁也叫饥饿(starvation),即一个具有低优先级的进程决无运行的机会。

当CPU接连不断地被较高优先级的作业占用时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7.答:系统的吞吐量大是最短作业优先算法,因为SJF使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有明显的改
善,从而使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作业数增多。

对用户公平合理是先来先服务算法。

因为对用户按照作业进入输入井时间的先后调度,先来先服务,对每个用户都是公平的。

发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是I/O量大与CPU量大的作业搭配算法。

因为这种算法使I/O与CPU 设备都忙碌,并行性好,系统的效率高。

8.答:①FCFS: 10.53 ((8-0)+(12-0.4)+(13-1))/3 注意:应减去达到时间。

②SJF: 9.53
③分析:由于我们事先并不知道两个较短的作业将很快到达,所以在时刻0,我们
选择了作业1。

如果让CPU在第一个时间单位空闲,然后使用SJF调度策略,该算法称为“未来知识调度算法FKS”。

当然在本例中,由于作业1和2在空闲时间处于等待状态,它们的等待时间会增加。

FKS:6.86 ((2-1)+(6-0.4)+(14-0))/3=6.86
9.解:
①执行情况的Gantt 图如下所示:
③与这些作业相对应的等待时间如下:
(注:等待时间指作业在就绪队列中等待所花费的时间,但有些书等待时间指的是进程从进入就绪队列到获得 CPU 时所经历的时间,这样对于RR 的等待时间就有两种不同的答案。

) ④SJF 具有最小平均等待时间。

10. 解:⑴ 执行情况如下: 0 4 36 52 60 62
平均等待时间W=(4+0+52+60+(36-16))/5=27.2(ms) 平均周转时间T=(36+4+60+62+(52-16))/5=39.6(ms)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T’=8.575(ms)
⑵ 执行情况如下:
0 4 16 32 40 42
62
平均等待时间W=((4+38)+0+32+40+0)/5=22.8(ms) 平均周转时间T=(62+4+40+42+(32-16))/5=32.8(ms)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T ’=5.99(ms)
(分析:当进程P5于相对时刻16ms 进入就绪队列时,因其优先数小于现行进程P1的优先数,故进程剥夺,同时P1因连续执行了12ms 而优先数被加1;在P5和P3相继执行完后,P4因己连续等待40ms ,故其优先数被减1,此时P4的优先数小于P1的优先数,于是P4
先于P1执行。

)
11. 解:⑴3道程序顺序执行时最短需要
32+8+5+21+14+35+12+32+15=174(s )。

⑵3道程序并发执行最短需要21+14+35+15+5=90(s )。

A
C B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