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2009年第71期、主题为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71次会议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9次会议简报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9次会议,于2016年10月31日在光华楼思源厅召开。
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许宁生主持,会议应到委员40人,实到委员29人,超过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本次会议有效。
会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学位审核工作(一)审定授予学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会议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同意教务处《教务处关于2016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情况的报告》,审定通过授予87人学士学位的备案名单,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57人,外国来华留学生学士学位30人。
(二)审定2016年10月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表决通过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会议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审定通过授予126人硕士学位的备案名单,包括学历生123人,非学历生3人;其中,学术学位109人,专业学位17人。
(三)审议2016年10月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表决通过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审议通过授予93人博士学位,包括学历生93人;其中,学术学位88人,专业学位5人。
按照《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审议通过的93人在公布名单后2个月内若无异议,将由学校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名单详见附件一)二、审议我校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的二级学科名单审议我校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的二级学科,包括目录内二级学科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1个。
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同意新增刑法学、急诊医学、社会心理学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其中,社会心理学为目录外的自设学科,其结果报国务院学位办备案无异议后正式通过。
三、审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总结报告会议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对11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总结报告进行了审议,其中学术学位一级学科9个,法学、政治学、教育学、考古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专业学位2个,法律硕士、翻译硕士。
投票表决结果全部通过。
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XXXX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我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学校实际制定的规章制度,在本校学习并达到一定学术水平者,经我校审查同意,均可按本细则规定向我校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三条学校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
由学校及相关学科主要负责人组成,学位评定委员会一般由十五至二十五名成员组成,任期三年,主席由校长担任,副主席由主管副校长担任。
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由研究生部会同有关单位提名,学校审批。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研究生部,负责处理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一般在每年6月和12月召开会议,审核与通过授予硕士学位的人员名单。
第四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审查学位获得者的名单并作出授予学位的决定;2、作出撤销违反规定而授予学位的决定;3、审批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名单,作出撤销不称职人员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决定。
第五条各院、系成立学位分委员会,协助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展工作。
学位分委员会一般由三到五位正高职称的专家组成,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担任,设秘书一人。
学位分委员会的产生由相关院、系提名,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备案。
第六条学位分委员会履行以下主要职责:1、审议本院、系拟申请学位授予点的相关申请材料;2、审议研究生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3、审查申请学位人员的申请资格,并就是否批准论文答辩委员会关于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建议;4、提请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撤销已授学位问题,并提供有关资料;5、对申请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员资格进行初审,并就是否批准提出建议;6、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反映有关授予学位问题的各种争议,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七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处理学位评定委员会及有关学位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1、负责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汇报工作;2、组织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工作;3、组织遴选和增列硕士研究生导师及相关工作;4、受理硕士研究生的学位申请工作;5、办理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的其它事宜。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5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5次会议简报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5次会议,于2015年6月29日在光华楼思源厅召开。
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许宁生主持,会议应到委员40人,实到委员27人,超过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本次会议有效。
会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学位审核工作(一)审定授予学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经审议,同意授权教务处对2015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学士学位按规定完成最终审核,审核通过的名单提交10月份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备案通过。
同时,会议通过举手表决方式,同意继续教育学院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报告,审定通过授予913人学士学位的备案名单。
(二)审定2015年6月各分委员会表决通过、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2015年6月全校22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共受理硕士学位申请3575人,经各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建议授予硕士学位3516人,其中学术学位1573人(含同等学力53人),专业学位1943人(含同等学力16人)。
会议通过举手表决方式,审定通过授予3516人硕士学位的备案名单。
(三)审议2015年6月各分委员会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2015年6月全校22个分委员会共受理博士学位申请1005人,经各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25人,不授予博士学位80人,其中学术学位782人(含同等学力2人),专业学位143人(含同等学力8人)。
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并表决通过:(1)授予肖鹏等924人博士学位(其中同等学力人员10人),按照《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以上924人在公布名单后2个月内若无异议,将由学校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通过人员名单见附件一)二、学位办通报2015年上半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的情况2015年上半年全校共计194人的硕士学位论文被上海市双盲抽检抽中,12人(均为专业学位)评审结果有异议,异议率为6.19%。
校内硕士学位论文双盲抽检687人,有49人评审结果有异议,异议率为7.13 %。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告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告2012年第4号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于2012年6月26日召开了第79次会议。
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杨玉良主持,参加会议并投票的委员有25人。
会议审议并表决同意授予811人博士学位,不同意授予87人博士学位。
根据《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申请人自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其学位决定之日起即获得相应的学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任何人均可对相应的决定提出异议。
自2012年6月29日至2012年8月28日,如对本次公布的授予博士学位人员持有不同意见,可直接向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书面提出。
特此公告。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2年6月28日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79次会议通过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共811人)哲学 34人马克思主义哲学 7人王驰巍韩金起刘文艺陆玉胜唐爱军王明亮魏海燕中国哲学 4人苟东锋冯晨李世平张锦波外国哲学 11人葛红梅罗辛谷谢燕李为学夏林玉韩梅韩国庆李杨何朝安汶红涛张猷伦理学 2人陈晓川陈晓曦宗教学 3人吴可为赵琦纪建勋科学技术哲学 3人王世进谭力扬刘志斌国外马克思主义 4人谢静陈旭东杨威张志芳经济学 37人政治经济学 4人冷雪陈玉和李经纬周学森经济思想史 1人崔鸿雁西方经济学 2人刘晓峰唐东波世界经济 5人黄敏林谦龚斌恩贡慧黄晴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5人常征嵇欣陈婧王芳芳武俊奎国民经济学 3人牛海林娣余央央金融学 4人石黎卿何文忠王德发徐礼敏产业经济学 5人张磊周勇李想容玲杨锐国际贸易学 2人龚向明潘辉统计学 1人王景乐数量经济学 2人王兆才张益明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 1人赵海华产业组织学 2人刘伟明周敏法学 52人民商法学 9人朱川张梦珣卢春荣黄萍刘华俊王康王秋荣王仁荣徐凯桥国际法学 7人王海波任媛媛余剑湛茜顾益民田小丰吴羽政治学理论 7人娄万锁周顺李华陈媛弓联兵黄杰姚选民中外政治制度 5人李挽霞张阳丁长艳赵杰李沐中共党史 1人邵岗国际政治 5人吴正选王凌林牧茵张笑天袁瑒国际关系 3人杨震宗伟刘建伟外交学 4人朱芹卜凤坤曹玮傅干社会学 3人刘芳马磊田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人刘功润杨龙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人何媛思想政治教育 5人陈洁侯红霞夏兰谢狂飞张琳文学 79人文艺学 12人缪丽芳朱玲玲贾怀鹏赵娟俞晓霞鲍俊晓胡新宇陈美兰张中程晶晶韩红艳黎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人邢梅陆一杜翠河汉语言文字学 8人何立民张传官谢明文朱玉伟陈丽梅管志斌郝立新阮廷贤中国古典文献学 2人杜怡顺田吉中国古代文学 5人严宇乐白澈郑婷金淑香孙杰中国现当代文学 7人金润秀朴正薰史佳林李一张勐庄莹斋藤晴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5人范若恩张静徐定懿刘琳娟安卡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 4人曾澜张晓佳刘瑛李清华现代汉语语言学 1人祁峰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2人申明秀张羽英语语言文学 2人付岩袁丽梅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4人郭一诚郭骅刘迪曾婷新闻学 15人杨雨丹许淑玉贺蕾孟慧丽章永宏吴华清陈娜杜建华郭恩强蒋为民刘敏覃哲王侠杨梅周海晏传播学 4人戴丽娜李卓金鑫钱进广播电视学 3人陈婷卞清王帆媒介管理学 2人卢铮张立勤历史学 26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3人王伟黄蕾李娟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1人郑奕历史地理学 6人周庆彰聂顺新郝红霞罗凯张宏杰张健专门史 4人楚永全许静波曹南屏成富磊中国古代史 3人陈春雷张腾辉秦蓁中国近现代史 2人皇甫秋实宋青红世界史 6人黄红霞汪丽红杨扬刘招静梁志善刘铭文物学 1人麻赛萍理学 238人基础数学 14人王圣强向伟张思汇王丽刘存明龚华均谭强波杨静桦刘立宇丁琪林和子刘兰明吕龙进杨戈计算数学 3人张瀛邓醉茶刘长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人丁盈李腾飞应用数学 6人陈想曲鹏顾智杰赖宁安高钦姣高文武运筹学与控制论 5人仇金鸟李搏胡世培王美娇冀淑慧理论物理 10人李强何源赵媛媛翟应腾陈君臧佳栋李增朝刘云旗王玮王禹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1人郑怡原子与分子物理 2人林正喆明辰凝聚态物理 9人殷海玮刘奎张焱游胤涛吴祖辉马东伟陈飞贺诚李丛光学 5人涂鑫单炯谢微张赛锋吴松无机化学 7人林悦健于伟彬钟方芳王金秀孙筠黄晓丹周晶分析化学 6人沈诚频陈小乙王颖关霞刘俊彦刘扬有机化学 9人白鹤翔季秀芳李振刘平熊小东叶杨易维银余星昕赵云辉物理化学 11人余辉倪吉孙超张帆韦广丰杜贤龙胡元元李晔飞王苗苗姚煜叶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9人王雅卓彭荣李长喜梁清陈丹鲍稔杨光闫策刘江华张金明曹也文常柏松凡小山刘也卓孙胜童徐玉赐陈涛黄三庆李菊梅化学生物学 7人聂爱英张伟方雪恩刘奕汪泓张金玲李春炎应用化学 1人史静植物学 1人高乐旋生理学 5人陶蓓蓓卢宁孙伟华宋娜娜祝继敏神经生物学 4人刘正马通魏斌朱国旗遗传学 15人费向炜郭齐雅邱瑞李智慧王陈继曲凯顾少华于佳薛虎平肖千一王雷刘岩岩张亮生赵雪莹方煜翔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1人高娟陈耀辉马红辉张舒汪海姜燕孙琳琳张思赵雅瑞吴剑李斌林社裕杨莹刘海鸥殷鹏朱海燕王存王时俊周正君朱凯蒋恒义生物物理学 1人何彦林生态学 4人张骁栋崔军杨梅鞠瑞亭流体力学 3人万远富徐世许徐康乐物理电子学 2人谭华韩冬电路与系统 3人自山宋汉斌姚其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9人秦亚杰焦广泛王丽云王晨余慧赵新王琳凯周薇娜王肖陈根龙陈琳蒋俊刘骁兵沈仲汉孙剑王艳良武鹏张成智艳令计算机系统结构 2人姜秀艳胡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6人李弋李东胜王晓梅丁建栋陈蕾蕾刘逸敏计算机应用技术 6人周曦刘红伍宇计峰王秉卿吴苑斌环境科学 6人杜建飞袁海霞李莹莹胡大伟王琼真张强病原生物学 3人罗涛王川张小楠放射医学 1人易艳玲分子医学 1人盛伟疾病蛋白组学 1人奚佳捷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人陈文锋药物化学 2人刘晓会刘明明药剂学 10人沈鸣李婧炜沈顺邱晓燕顾吉晋韩亮姜新义任锦峰宋文青孙彦华生药学 1人张来宾药理学 3人陈颖潘礼龙周威工学 13人材料物理与化学 7人龚嶷李韶峰邰艳龙吴伟杨军尹玉勇张晓艳医学电子学 4人陈滨津李添捷白宝丹许凯亮生物力学 2人吴彩琴周瑜医学 177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3人朱新平徐冲冲张应花免疫学 1人郑一诫病原生物学 5人杨彬杨金华冯萌王星荚德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5人高雪陶丽丽吴正升许雅丽张欣法医学 3人张明昌陈捷敏许弘飞分子医学 1人何群医学信息学 1人余沪荣内科学 28人吴超能黄东邱东鹰刘旭杰孔德红赵媛陈学颖刘红艳朱小霞陈弘陈永乐陈月梅方颖关爱丽侯丽丽解玉泉金伟中廖建泉许琼丁薇丁巍黄颖李琴王梦婧王鹏于一云王熠陈军儿科学 11人张瑾朱燕凤祁媛媛丁艳华平莉莉王传清宋再董瑞李智平宁波杨少波神经病学 7人丁玎张庆孙一忞葛宇星李红蕾吕磊祖衡兵皮肤病与性病学 3人杨莉莉董达科梁俊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人周波张盛箭王颖颖唐作华陈呈世李若坤吕巍巍贾中正陆娜刘晓航外科学 29人徐铭林红方涛林任重李震洋李熙雷严俊聂铭博熊祖泉郑捷崔磊顾澄宇顾亮李敏李艺伟戚贵生时强王文权吴寒许文平张倞张祥满周成富陈立华续赟王猛王璞尹华伟李斌妇产科学 7人刘颖涛刘建刚唐传玲曹远奎王宜生杨环张丹眼科学 10人高鹏陈敏洁丁岚董子献樊嘉雯黄海荔邱晓頔孙中萃王欣杨强耳鼻咽喉科学 10人曹鹏宇陈慧崔西栋高震李晗舒易来汪毅翟丰朱美美于淑东肿瘤学 15人王志明罗晓阳张丽华来松涛李琎沈益君周乐源李晨光李大力王奇峰肖秀英徐闻欢严婷婷张晓伟郑必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2人宋凡张彭跃运动医学 2人李宏云李宏麻醉学 3人方芳梁超沈霞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7人朱奕奕毛勇夏刚张熙瓦里德裴泓波戎芬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3人张皓程学美彭慧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人高键李彦荣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2人许洁霜田园卫生毒理学 1人郑明岚中西医结合基础 2人王小微杨长江中西医结合临床 2人蔡外娇李璐璐药理学 2人朱清胡朝阳临床医学 126人内科学 30人夏明锋杨达伟温志超陈沛冬刘莹金雪婷李琳曾梅芳梁晓燕陶雪飞方晓聪王琳朱晓丹林颖达张函王璇虞倩康惠秦晓华余金波黄佩新钱璟龚珮莉徐馨闫焱罗晓婷姜莉吴轶喆周莹徐斌儿科学 6人朱燕沙小丹周昀箐高燕邓盼墨吴瑶神经病学 4人褚鹤龄陆沈吉林冬王剑虹皮肤病与性病学 5人孙明霞徐馨刘晔朱沁媛郦斐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人孟滔外科学 42人于彭顾文韬王毓琳孙阳贾亭松陆南杭姜容容邱甬鄞傅修涛张新吴靖宇乔霓丹李世超张立旻史若愚陈小科周儒周晟博李君思远赵天蒋继乐李浩浩何康民赵沛李益飞奚俊杰马志承李佳琪徐旖炜陈伯赞陈珏炜许悦臧怡雯朱怡琦颜晓捷易拓李超於雷束平易勇朱铠张雷妇产科学 2人王颖煌丛青眼科学 7人李一敏张新彦徐海琳陈露梁璐周文婷朴明子耳鼻咽喉科学 1人姚军肿瘤学 19人花蕊熙蔡昕陈振宇温灏胡海川王进有陈盛徐宽陈剑魏文俊杜跃耀区晓敏夏玲芳刘咪娜刘琪陈嘉莹王辰辰马晓吉周家权运动医学 2人肖鸿鹄张树蓉麻醉学 6人凌晓敏林旭峰李春陈婉南焦静朱兰芳中西医结合临床 1人杜懿杰管理学 29人管理科学与工程 4人戴东升周晋曹祎遐杨白玫会计学 1人许静静企业管理 11人张军苏怡如肖丽黄洁王怡汝谢东昇张辉王海英杜琰琰陈扬企业管理 11人何军旅游管理 1人吴本行政管理 2人傅金鹏王法硕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5人白鸽车莲鸿黄韻宇王朝昕王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5人苏晓馨罗恩立赵靖茹陈怡洁杨小亭。
复旦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1991年9月制订,1994年6月修订,2006年4月再次修订)第一条为做好学校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规定》和原国家教委学位办、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制发学士学位证书的通知》以及《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学校按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医学等九个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
第三条学校学士学位证书授予对象分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三种。
(一)“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包括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独立二级学院在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前招收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以及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包括港澳台侨学生)。
这种学生所获学士学位证书的内页注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字样;(二)“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是指通过夜大学、函授、成人脱产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完成学历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
这种学生所获学士学位证书的内页注有“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字样;(三)“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是指在我校攻读大学本科学历且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本科毕业生。
这种学生所获学士学位证书的内页注有“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字样。
第四条被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应当遵纪守法,道德品行良好,完成相应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其已经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除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外,授予学士学位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全日制本科毕业生1.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达到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2.成绩的平均绩点大于或等于2.0。
复旦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试行)
复旦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试行)(2017年7月21日研究生院院务会审议通过,2017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复旦大学章程》、《复旦大学学籍管理规定》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制定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研究人员和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博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专门人才。
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第三条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具有相应层次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权限的学院(系、所、中心,以下简称“院系”)为研究生培养的二级单位。
各院系与研究生培养相关的学术性事务,受学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与研究生培养相关的行政管理事务,受学校研究生院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各院系应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其资格考试、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审、学术活动及其他培养环节的工作细则,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或院系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报研究生院备案后执行。
工作细则应至少提前3个月向师生公布。
第二章指导教师第五条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研究生的培养由导师或导师组全面负责,实行导师组联合指导的,应确定一名主要导师。
各院系应制订本单位导师(导师组)职责、导师和研究生双向选择等工作的程序或要求。
第六条导师或导师组应根据学校和院系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安排,履行以下主要职责或职权:(一)参与制定研究生招生标准,做好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评卷、复试、录取及其他招生选拔工作,并有权提出录取研究生的建议;(二)参与制定所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依据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和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指导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帮助研究生明确其申请学位所需达到的课程及学分、必修环节、学位论文及答辩等方面的要求;(三)定期指导、检查、督促研究生按时、有效、安全地按培养计划推进学业,所指导的研究生因各种原因造成学业问题时,有权根据《复旦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提出分流淘汰、暂缓毕业、退学等处理意见或建议;(四)指导研究生了解并掌握学术规范和伦理;(五)全程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与审核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学位论文作出推迟论文答辩的决定。
复旦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
复旦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总则第一条为多渠道促进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结合我校学位授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凡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其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我校硕士或博士毕业研究生同等水平者,可根据本工作细则,向我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
第三条各级学位授予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实行。
凡我校已授予过毕业研究生学位的学科、专业,均可开展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
第四条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依照学位授予标准、条件和程序依次认真做好资格审查、同等学力水平认定和学位授予等工作。
硕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第五条资格审查(一)申请人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近三年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或已取得可资证明其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其他成果。
(二)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人,可在每年3月向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硕士学位资格审查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1. 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2. 学士学位证书(原件与复印件);3. 最后学历证明(原件与复印件);4. 本科成绩单(原件);5. 已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他成果证明。
同时缴纳资格审查费,填写《复旦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
(三)申请人所在单位须在申请人提出资格审查申请后一个月内向我校返回《复旦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加印密封传递),对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做出如实鉴定。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告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告
2016年第3号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于2016年6月17日召开了第88次会议。
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许宁生主持,参加会议并投票的委员有28人。
会议审议并表决同意授予881人博士学位,不同意授予72人博士学位。
根据《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申请人自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其学位决定之日起即获得相应的学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公
布之日起,任何人均可对相应的决定提出异议。
自2016年6月21日至2016年8月19日,如对本次公布的授予博士学位人员持有不同意见,可直接向复旦大
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书面提出。
特此公告。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6年6月20日。
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2016年11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家相关文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第二条本校按照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门类和专业学位类别授予学位,所授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第三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二条、第十七条的规定精神,学位申请人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符合上述要求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学术水平标准者,可依据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条本校设立学校和各学科(或院系)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
同时,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理工学部、医学部和交叉学部,协助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展工作。
第五条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履行相应职责;其中学士学位审定工作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教务处和继续教育学院成立相应的学士学位评定小组,负责学士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并提出学士学位授予的建议名单。
第六条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议应当通过会议进行,不得采取通讯方式。
会议必须有委员会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出席方为有效.表决可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同意票超过全体委员人数的半数方为表决通过。
第三章学士学位第七条符合本细则第三条要求的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并达到下述水平者,可以获得学士学位: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八条本校本科毕业生,由院系逐个审核其学习成绩和毕业鉴定等材料,对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要求的,经各院系审核,由学校教务处或继续教育学院的学士学位评定小组复审并提出学士学位授予的建议名单,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通过,授予学士学位。
学士学位授予的具体要求及工作程序详见《复旦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四章硕士学位第九条符合本细则第三条要求的硕士学位申请人,满足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要求,通过学位申请的考查,达到下述水平的,可以获得硕士学位: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3、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写作论文摘要;4、发表(含录用)一定数量和水平要求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作者(学位申请人)的第一署名单位为复旦大学的学术论文(本款依据学校颁布的相关具体文件执行)。
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一、前言学位授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学位授予的过程,确保学位的公正与权威性,制定本《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二、学位授予的基本原则1. 公正性原则:学位授予必须公平、公正、公开,不得有任何歧视。
2. 权威性原则:学位授予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由相关教育部门或者机构授权进行。
3. 学术水平原则:学位授予必须基于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不得以其他因素作为评判标准。
4. 严肃性原则:学位授予必须严肃认真,不得随意授予或者滥用学位授予权。
三、学位授予的程序与要求1. 学位申请:学位申请者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提交申请材料,并缴纳相应的申请费用。
2. 学位评审:学位评审委员会将对申请者的学术水平、研究成果等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授予学位。
3. 学位授予:学位授予仪式应庄重隆重,由相关教育部门或者机构负责组织和举行。
授予学位的方式可以是颁发学位证书或者举行学位授予典礼。
4. 学位证书:学位证书应包括学位授予的学校或者机构的名称、学位授予的专业和级别、学位授予的日期等信息,并由相关教育部门或者机构签发。
四、学位授予的管理与监督1. 教育部门或者机构应建立学位授予的管理制度,明确学位授予的程序、要求和标准。
2. 学位评审委员会应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确保评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3. 学位授予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学位授予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学位授予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 对于违反学位授予规定的行为,应依法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撤销学位、追究相关责任等。
五、学位授予的国际交流与认可1. 学位授予应与国际接轨,吸收国际先进的学位授予经验和标准。
2. 学位授予的结果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承认,提高我国学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学位授予的改革与创新1. 学位授予制度应与时俱进,根据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改革和创新。
2. 学位授予的标准和要求应不断提高,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材培养的需要。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告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告
2016年第3号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于2016年6月17日召开了第88次会议。
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许宁生主持,参加会议并投票的委员有28人。
会议审议并表决同意授予881人博士学位,不同意授予72人博士学位。
根据《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申请人自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其学位决定之日起即获得相应的学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公
布之日起,任何人均可对相应的决定提出异议。
自2016年6月21日至2016年8月19日,如对本次公布的授予博士学位人员持有不同意见,可直接向复旦大
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书面提出。
特此公告。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6年6月20日。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封面标准样本(专业学位)
第一部分学位论文的学术规范及格式规范的相关要求1-1关于学位论文写作学术规范的重要说明学位论文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这其中既包括对论文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评价,也包括对论文作者的道德水准的评价。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复旦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以及《复旦大学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规定:MPAcc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己所在行业的管理实践工作,独立完成并具有实践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严肃杜绝如下行为:1.请他人代写部分甚至全部内容、购买论文、借用论文等任何非本人独立完成之舞弊行为;2.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引用他人研究成果但不标明出处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3.伪造数据、事实、案例等弄虚作假的行为;4.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学术规范以及校规校纪的行为。
相关条例汇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
★《复旦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第十一条违反学习纪律的按以下规定处分:二、抄袭论文按以下规定予以处分: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或抄袭他人文章1000字以上,不注明引文者,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伪造数据者给予记过以上处分;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四条学位论文要求:3)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引用别人的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利用合作者的思想和研究成果时,要加附注。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不得有下列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一)剽窃:将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冒充为自己所创;擅自使用同行评议或其他评审中获得的学术信息。
(二)抄袭:将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不注明出处,而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用。
高校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高校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家相关文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我校按照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或备案的学科门类及专业授予学位,所授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第三条依据本细则申请学位者,应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并具有相应的学术与专业水平。
第二章学士学位第四条我校本科生,在校期间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达到下述水平准予毕业者,可申请学士学位: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五条各单位应对本科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毕业鉴定等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本细则第四条及有关规定的,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或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的单位讨论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批准,授予学士学位。
第三章硕士学位第六条我校硕士研究生,或具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满足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要求,成绩合格,达到下述水平者,可申请硕士学位: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七条硕士学位的考试课程和要求: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
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一门外国语。
要求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般水平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第八条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应是研究生本人从事科学研究或社会实践而取得的成果,并以此为内容,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成学术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习实践报告、案例报告、工程设计、创造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等。
硕士学位论文应按照本学科专业规定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撰写。
第九条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硕士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学位论文,由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并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后,送同行专家评阅。
导师可提出评阅专家回避名单。
各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聘请专家评阅学位论文,论文评阅专家不少于两人。
论文评阅人应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并对可否组织论文答辩提出明确的意见。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等相关工作的说明(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学位申请程序,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根据《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复旦大学关于对上海市硕士学位论文“双盲”抽检异议结果处理的规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举措》等文件精神,特就学位论文盲审环节,作如下说明:一、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的基本原则1、学院根据当年硕士毕业生的具体情况,抽取不少于30%的学位论文,送至校外进行“双盲”评审。
同时,采用中国知网()开发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2),对当年普通硕士毕业生的所有学位论文进行检测。
2、硕士毕业生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相关工作,盲审周期一般为一个月左右。
如果学生本人未及时提交电子版及纸质学位论文(盲审用),则自动进入盲审名单,且盲审评阅意见未返回前,申请人原则上不得进行论文答辩。
如果学生在按时提交论文的情况下,盲审评阅意见未及时返回,只要申请人的其他条件已达到毕业的标准,可以参加毕业答辩;待评审意见返回后,再审批其学位答辩。
3、所有毕业论文都要进行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首次检测,如果发现“不达标”的情况,则自动进入盲审名单,并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修改稿;如果再次进行检测仍未达标,则需要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并在导师的督促与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相关工作的细则,将由学院学位委员会另行制定发布。
4、外国留学生、专业学位的硕士学位论文,暂不列入上述盲审及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范围。
二、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盲审的工作流程1、学位论文盲审前的准备工作A、3月20日~4月1日前,毕业硕士生需要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完成“学位信息维护—基本信息确认”等程序。
B、随后,毕业硕士生在系统中进行“答辩申请”;我办在审核学生填写的“答辩申请”、确定“送审名单”之后,学生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提取抽检密码,凭抽检密码,登录上海市盲审网站(),进行“学位论文抽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2016年11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家相关文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本校按照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门类和专业学位类别授予学位,所授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第三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二条、第十七条的规定精神,学位申请人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符合上述要求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学术水平标准者,可依据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条本校设立学校和各学科(或院系)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
同时,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理工学部、医学部和交叉学部,协助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展工作。
第五条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履行相应职责;其中学士学位审定工作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教务处和继续教育学院成立相应的学士学位评定小组,负责学士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并提出学士学位授予的建议名单。
第六条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议应当通过会议进行,不得采取通讯方式。
会议必须有委员会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出席方为有效。
表决可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同意票超过全体委员人数的半数方为表决通过。
第三章学士学位第七条符合本细则第三条要求的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并达到下述水平者,可以获得学士学位: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八条本校本科毕业生,由院系逐个审核其学习成绩和毕业鉴定等材料,对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要求的,经各院系审核,由学校教务处或继续教育学院的学士学位评定小组复审并提出学士学位授予的建议名单,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通过,授予学士学位。
学士学位授予的具体要求及工作程序详见《复旦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第四章硕士学位第九条符合本细则第三条要求的硕士学位申请人,满足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要求,通过学位申请的考查,达到下述水平的,可以获得硕士学位: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3、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写作论文摘要;4、发表(含录用)一定数量和水平要求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作者(学位申请人)的第一署名单位为复旦大学的学术论文(本款依据学校颁布的相关具体文件执行)。
第十条课程学习要求:硕士学位申请人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时,必须已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数;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其中学位课程平均绩点达到2.0以上(不含2.0)。
第十一条学位论文要求:1、学术学位的硕士论文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内容应体现出作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应反映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较熟练的技能;应具有新的见解和一定的科研或技术成果;专业学位的硕士论文须与实践紧密结合,论文的内容应体现作者运用本专业学位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结果应对实际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成果,也可以是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具体要求参照全国各相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上海市教委及本校制定的有关规定;2、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的研究、写作和学位申请过程中应当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本校关于学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尊重知识产权,严谨治学,维护科学诚信;3、硕士论文的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从论文开题时计算)。
第十二条学位的申请与学位申请的受理、考查:1、学位的申请:学位申请人应当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向院系领取并填写有关学位申请表格,在提交申请表格的同时应按规定提交其他相关材料;2、学位申请的受理:院系应当在自学位申请截止之日起30日内,完成对学位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格以及相应材料的审查,作出是否受理其申请的决定。
对决定不受理其学位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本人并告知理由;3、学位申请的考查:该考查通过对申请人的课程成绩和其他相关材料的审查、学位论文的考查进行。
相应课程成绩和其他相关材料的审查采取书面审查的形式,审查结果为不合格的应通知申请人本人并告知理由;学位论文考查通过同行专家评阅和组织学位论文答辩进行。
第十三条学位论文评阅:1、学位申请人提出学位申请后,应及时将学位论文提交给指导教师及相关专家审阅,指导教师应以本细则第十一条为依据,在1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初审工作并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填写在《复旦大学硕士学位申请书》中;2、院系应在申请人答辩前1个月聘请2至3名(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至少3名,其中至少有1名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与论文相关学科的专家(导师除外)评阅论文,论文评阅人中应当是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3、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学校或院系可根据需要对硕士学位论文开展匿名评审。
第十四条学位论文答辩:1、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至少5人,其中至少有3人是研究生导师、1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成员应当是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成员中一般应有外单位的同行专家。
指导教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硕士学位获得者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负责答辩记录和《复旦大学论文答辩会议记录和决议书》的准备工作等;2、答辩委员会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学位论文等相关材料至少应在答辩前半个月送答辩委员审阅;3、论文答辩的基本程序依据《复旦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程序》;4、答辩委员会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就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和是否同意授予硕士学位进行表决,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为通过。
答辩决议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5、论文经答辩同意毕业而未建议授予学位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半数以上同意,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
第二次答辩仍未建议授予学位者,本次学位申请无效;6、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如一致认为申请人在学位论文工作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其学位论文已达到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除作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外,还可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建议办理申请博士学位事宜。
7、答辩会结束后,申请人必须根据答辩及评阅专家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必要修改,并经本人及导师确认、签字后,方可提交存档。
第十五条学位评议与授予:1、学位申请经院系审查合格后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本细则第六条、第九条进行审议、表决,根据表决结果作出授予或不授予学位申请人硕士学位的决定;2、学位论文答辩后、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举行之日前,申请人可以提出暂缓学位申请的要求。
暂缓学位申请的最长期限为自答辩举行之日起1年,超过1年不办理学位申请手续者,视为自动放弃学位申请。
学位论文答辩后、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举行之日前,申请人未提出暂缓学位申请要求或放弃学位申请时,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不能对已提交的学位申请搁置不议;3、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将其作出的授予或者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备案;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当在相应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予以公示;4、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作出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后,学位申请人可在1年内向分委员会重新提出学位申请1次。
第五章博士学位第十六条符合本细则第三条要求的博士学位申请人,满足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要求,通过学位申请的考查,达到下述水平的,可以获得博士学位:1、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学术或者专门技术上有创造性的成果;4、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写本专业文章;5、本款同本细则第九条第4款。
第十七条课程学习要求:博士学位申请人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时,必须已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数;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其中学位课程平均绩点达到2.0以上(不含2.0)。
第十八条学位论文要求:1、学术学位的博士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
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和建议,应有较大的学术价值或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应体现出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应反映出先进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熟练的技能;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创造性的见解,有较显著的科研或专门技术成果;专业学位博士论文的具体要求参照全国各相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及本校制定的有关规定;2、本款同本细则第十一条第2款;3、博士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从论文开题时计算)。
第十九条学位的申请、受理与学位申请的考查,同本细则第十二条第二十条学位论文评阅:1、学位申请人提出学位申请后,应及时将学位论文提交给指导教师及相关专家审阅,指导教师应以本细则第十八条为依据,在1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初审工作并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填写在《复旦大学博士学位申请书》中;2、院系应在申请人答辩前2个月聘请3至5名(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至少5名,申请人所在单位的专家和推荐人不能聘为评阅人)有关学科的专家(导师除外)评阅论文。
评阅人中,外单位专家一般不少于半数,其中外地专家不少于1名。
论文评阅人一般应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应占多数);3、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学校或院系可根据需要对博士学位论文开展匿名评审。
第二十一条学位论文答辩: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至7人组成(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至少7人,申请人所在单位的专家和推荐人不能聘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成员应当是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并以博士生指导教师为主。
成员中至少有2位外单位的同行专家。
指导教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外单位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负责答辩记录和《复旦大学论文答辩会议记录和决议书》的准备工作等;2、答辩委员会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
申请人应在答辩前1个月将学位论文等相关材料送答辩委员审阅;3、论文答辩的基本程序依据《复旦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程序》;4、答辩委员会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就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和是否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进行表决,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为通过。
答辩决议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5、论文经答辩同意毕业而未建议授予学位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半数以上同意,可在半年后至两年内重新答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