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做研究型教师的心得体会

做研究型教师的心得体会做研究型教师的心得体会11、学习智慧来自学习。
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常驻。
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
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
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爱心教师的智慧来自于爱。
爱,是人类最伟大、无私的感情,爱所有人,更爱我们所有的孩子,要尽力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有心才有智慧,心中有学生才有智慧。
记得一位学者说“做教育爱是前提,爱是智慧,爱学生就是爱自己。
”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异,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用自己教育的.智慧和真情唤醒每个孩子的理想和信念,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也许他们并不完美,也许他们只是迟开的花朵,只要我们善于把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就能促使其成才。
能真心的爱学生,永远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让学生在感到师爱之后,学会爱别人,学会怎样以爱心与人相处。
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人生价值,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
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是学术界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教师,其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需要深入研究学科内容并进行学科开展工作,促进学科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一、注重学科研究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科研究,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研究型教师需要始终保持学科的敏感度,关注前沿动态并保证学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可以通过参加教育会议、阅读学术论著、多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来扩展研究范围,获得更广阔的视野与启示。
在教学中,研究型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和思考,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教师应把握学生思维方式、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开拓思路。
二、持之以恒的研究心态持之以恒的研究心态是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基础。
教师应该钟情于教育事业,持续关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并不断升级和自我完善。
研究型教师要具备每个细节都能够引起重视的敏锐性,保持好奇心和追求卓越的毅力。
三、多元化的情境体验研究型教师需要多元化的情境体验,拓展自己的思维框架。
可以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比如参加各类会议、研讨会和交流活动。
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扩大自己的视野,例如考取各类证书、参加学术论坛、进行讲座等方式,增加不同的知识来源和发人深省的思想碰撞。
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技能是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师要注意各种教学方法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能够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调整和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不同的课程,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型教师应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和业内人员交流、合作,分享教育资源和协作解决教育问题。
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科发展状况,同时获得更多的学术支持和创新思考。
总之,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需要教育理念、学科研究、研究心态、情境体验、教育技能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只有凭着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推进学科的发展,实现教育的使命。
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共5则范文)

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共5则范文)第一篇: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共)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随着基础教育新课征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正深入人心。
那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以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呢?第一,从问题入手。
对于教师来讲,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因此,教师搞研究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
新1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研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也带来了大量的、鲜活的问题,倍觉是从事教育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开发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系学习,在大阪和的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样搞好综合科课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何开展发展心理学身体价,各种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等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去探索,去研究去好教师要重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现问题,技术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大有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恰当选择。
其中要求是:宜小不宜大,以小见大,做深做透。
第二,要有科学的方法。
由于教育科研的对象往往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学生的进步又和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教育研究往往具有多变量的特点。
这就要求教育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动态研究,这就决定了在教育研究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各种方法优化组合,互相印证。
针对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其上采用个案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对教师来讲看得见摸得着,接近教师的工作实际,也有注意教师通过个案将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各研究中,要求个案必须真实,观察搜集史料本报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又是极的,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在概括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讨论,进行思想的影响,从而加深对个案的认识和对理论观点的单发本报最后,寻找克尔特森的原因,并提出教育建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研究问题决不能道听途说、纸上谈兵。
学做研究型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仅仅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科研能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近期,我参加了关于研究型教师培训的学习,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明白了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性。
研究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育实践的探索者。
他们通过不断的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研究型教师应当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次,我学习了如何进行教育科研。
在培训过程中,专家们详细讲解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流程,包括选题、设计、实施、分析和总结等环节。
我认识到,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当具有实际意义、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严谨治学,遵循科研规范,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再次,我意识到,研究型教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培训中,我学习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这些方法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
在培训中,专家们分享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让我看到了研究成果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要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举措。
在实践过程中,我努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1. 关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研究课题。
例如,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我开展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
2. 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收集了大量教学案例,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求,总结出一系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3.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实施研究策略,我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成绩也有所提升。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在当今教育界,我们强调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而不仅仅是一名技能型或工匠型教师。
两者的区别在于,研究型教师不断前进、不断进取,而技能型教师则不断重复、不断塑造。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想法和思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三个理由:首先,为了做好工作。
有句古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想要把工作做好,就需要找到最有效、最简捷的方法。
这些方法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得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目标是教好书、育好人,而只有通过实验、分析和总结,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
这样的研究过程不仅能让我们更加得心应手地完成工作,还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有一种说法,“苦干你永远赶不上巧干”,如果不找到窍门,就算再努力也徒劳无功。
在我们身边,也许有些老师看起来不太努力,甚至从不加班加点,但他们的学生成绩却一直很好,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提高学生成绩的窍门。
XXX局长XXX曾说过,“研究就是找捷径”,我认为研究就是找到把事情办好又能偷懒的方法。
其次,为了个人发展的需要。
每个教师都希望在专业和个人前途上有所发展,不希望停滞不前。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研究自己的工作。
XXX教授曾说过,“写一辈子教案,你可能只是一位教书匠,而写三年反思,你就可能成为一名教育家”。
反思就是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思考。
只有通过研究,我们才有可能发展自己,在某个领域形成权威,形成核心竞争力。
如果我们拥有了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更容易成为一名教育家或专家。
因此,通过研究自己的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绩效,还能让我们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研究是教师的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研究、不断进步。
只有通过研究,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和社会。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以“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为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和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性和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性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型教师能够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丰富教师个人素养研究型教师不仅关注教学,更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
通过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3. 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型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推动者。
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型教师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他们乐于奉献,为学生的成长倾注心血。
这种职业认同感使他们更加坚定地投身教育事业。
二、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型教师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2. 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研究型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 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研究型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参与研究:(1)参加教育学术会议,了解教育前沿动态;(2)参与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3)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总结教学经验;(4)关注学生发展,开展个性化教育。
4. 加强自身修养研究型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同时,要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5.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研究型教师要具备团队协作精神,与同事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提高。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2013)郾城暑假初中数学教师培训

2、理解“听-说-评”中的“课”的 含义 “课”即案例
“课”即话题
“课”即教学 “课”即起点
3、听评课者的角色重新定位
确立三种角色:把自己定位到学生角色(听课前要备学生, 对听课班级的学生有一定了解;听课初,调整心态,把自己当 学生;听课中,与学生同步学习,象学生一样看书、听讲、思 考,在心里发问,作题等,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 把自己定位到上课教师的角色(听课前要备教材,了解教学 目标和教学内容;听课中在心里演绎自己的教学思路,与上课 教师比较;听课后,要象上课老师一样进行及时反思) 把自己定位到研究者的角色。听课前要备问题,带着问题 去听课;听课中带着研究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和分析,而不是 单纯找优点寻缺点;听课后,提炼意义,推广经验。
4、转变听评课的过程
将“听课”变为“体验课堂” 将“评课”变为“研究课例” 将“评价教师”变为“促进教师专业发 展” 将“个例”变为“类型” 将“析法”变为“论理” 将“定音”变为“激思” 将“暂时结论”变为“后续行动”
课前应关注的问题:
1. 这节课主要讲什么内容?涉及该课程的哪一部分?
让“课堂”成为教学研究的实践基 点
“课堂”承载了教育与教学的全部含义, 也承载着新课程的所有希望,实现着教师观念 与行为的统一,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 想目标。 如果课堂在真正意义上变了,才会有学生 与教师的发展,也才会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也是教学研究的初衷。
课堂的日常事件
经选择的情 境化问题
2. 这些学习活动在多大程度上“适合”该班的学习进度? 3. 简要描述该班学生情况,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4. 你这节课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
5. 你将如何让学生投入学习?你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小组、 个人或全班学生将如何活动 ?请提供学生要用的作业单或其它材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教育是一方期望的田野,最忌讳根浮叶衰,揠苗助长。
只要耕耘不辍,加以丝丝甘霖,就会有:春之繁华,秋之收获。
你会写做一个研究型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做一个研究型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做一个研究型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1暑假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育技术培训,素质教育讨论活动,经过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下头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
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礼貌的楷模。
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热爱祖国,爱岗敬业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日,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
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我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每一个学生,都期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
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做研究型教师的心得体会5篇

做研究型教师的心得体会5篇!做研究型教师的心得体会1最近学习了《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后感受很大,受益匪浅,成为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鞭策我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
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
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
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
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
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
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
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做研究型教师的心得体会2在我国,尽管“研究型教师”的提法已经有一些年头,关于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如何做研究等也有不少探讨。
我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培训工作者,也比较关注教师科研活动,并从事教师科研指导工作。
做研究型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致力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与创新,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研究型教师需要具备强烈的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需要不断更新。
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阅读教育书籍,关注教育前沿动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研究型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例如,我发现班上有几位同学对科学实验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便在课堂上增加了一些实验环节,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这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做法,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再次,研究型教师需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将翻转课堂引入课堂,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展示,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研究型教师要注重与同行交流与合作。
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与他人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为此,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共同解决教学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以下是我在研究型教师道路上的几点具体体会:1. 研究型教师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
我们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取得显著成果。
2. 研究型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 研究型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做研究型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做研究型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研究型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导言研究型教师培训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加研究型教师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性和培训的必要性,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调整。
在此,我将结合个人学习和实践经验,总结一下研究型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研究型教师的概念及培训目标研究型教师是指具备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师。
培养研究型教师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这次培训旨在通过系统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素养,培养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对提高学校教育事业的质量和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型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研究型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评价与反思等。
在这次培训中,我参加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研讨会、讲座、实践练习等,这些活动既满足了理论学习的需求,又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三、研究型教师培训的收获通过这次研究型教师培训,我收获了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培训中,我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深入了解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通过学习教学理论和实践案例,我加深了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对教师的角色和职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教学设计和实践的能力提升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练习,我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我学会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和评价。
我也学会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3.教学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提升在培训中,我学会了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并能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培训课件

客观条件:
n (1)领导的高度重视①长期任务,纳 入议事日程。②教育科研深入到教育 工作目标管理体系,责任到人。③指 导课题组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n (2)精良的科研队伍。 n (3)必要的经费和设备。 n (4)制度保证。
做一名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型研究型创 新型教师培训课件
2024年2月1日星期四
目录
n 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养与自我发展 n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n 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 n 与名师为友 创精彩人生
一、新时期教师业务素养和自我发展
英语教师业务素养
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n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
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应具备的条
n 主观条件:
件
n (1)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扎实的教育 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丰 富的实践经验,含教育学,心理学,哲学 ,学校管理等理论,组织领导,人际沟通 ,灵活应变,掌握信息,文学表达等方面 的能力。
n (2)强烈的科研的意识。
n (3)具有一定的符合客观规律,能达到预 期效果教育科研方法。运用此法从事科研
新时期教师业务素养
n 新时期高素质的中小学外语教师:
n 1.愿教(身份认同,愿为教育事业献身) n 2.懂教(有理论,有思想,有理念) n 3.能教(专业基本功扎实和教学技能高超
) n 4. 善教(善于创新,随机应变)
对教师成长几点建议
n 1、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提高自身业 务素质。
n 2、了解各种教学方法。 n 3、一定要与时俱进,加强科研。 n 4、多读书、会读书、多积累专业知识
做研究型教师

做研究型教师
历史石家庄高邑北营中学郭秀申
通过此次培训我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有效教学、注重反思、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如果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
只有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更进一步,才能成为一名科研型和学者型的教师。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一个教师要想做到有效教学,除要努力实践、总结经验外,还要善于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真正做到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进步。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教学效果最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
要坚持启发性教学,要通过动脑、动口、动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要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做研究型教师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工作的责任重大,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型教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做研究型教师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以下是我对做研究型教师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讲座,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关注教育教学研究。
研究型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观察学生的行为、学习状态,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参加教育研讨会等方式,我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作为研究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此外,加强团队合作。
研究型教师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与同事、家长、社会共同协作。
我在工作中,积极与同事们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育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难题。
同时,我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最后,注重成果总结。
研究型教师要将教育教学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我在实践中,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论文,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收获和感悟进行梳理,以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总之,做研究型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

2024年《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做研究型教师》是一本我在2023年阅读的教育类图书,作者是中国教育界的知名专家。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研究型教师的概念、特点、培养方法以及其对教育改革的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研究型教师的概念。
研究型教师是一种注重自主学习和批判思考的教育方式。
他们不仅要掌握教学内容,更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能力。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相比,研究型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接下来,作者介绍了如何培养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方法和步骤。
研究型教师需要具备坚实的学科知识和广泛的阅读背景,他们还应该具备批判思考和创新精神。
为了培养成为研究型教师,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如积极参与学科研究、读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
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和实践,还要积极主动地加强自己的学科研究,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
除了介绍研究型教师的概念和培养方法,作者还强调了研究型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研究型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学习的伙伴和问题的解决者。
他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此外,研究型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止步于传授知识的层面,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本书从理论到实践,从方向到方法,全面介绍了研究型教师的意义和培养方法,给我提供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王跃梅)

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王跃梅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新世纪伊始,新课程改革就如一阵春风拂面而来,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拥有一桶水”,而现在,这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下的少年儿童们,老师必须为自己挖一眼泉,源源不断的泉。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究,不断地思索。
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成为一名研究型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了多年的磨砺,尤其是在已经拥有了一些资历、经验、荣誉和认可之后,如果我们还觉得自己依然青涩,并且还能保持青涩,那就是勇于向自己挑战,而这正是研究型教师追求的境界。
因为青涩能使人开放,使我们能够拥有健康的心态来聆听窗外的声音;青涩能使人更睿智,使我们能够懂得用聆听来享受别人的智慧;青涩能使人有信心,使我们能够看到,而且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青涩还能使人有悟性,使我们能够经常思考如何让自己做得更好。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要做到四勤。
勤读书、勤思考、勤总结、勤反思。
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积淀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探索规律,其乐无穷。
今天,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要适应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为了胜任工作而学习,教师更应该如此。
“想做一辈子老师”就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
教师只有调整心态,再度成为学生,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闲暇之余我喜欢畅游书海,遨游网络,研究制作教学课件。
只有虚心好学、勇于探索,掌握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才会成为教育战线上的宠儿。
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应是我不懈的追求。
做一名研究的教师,就是要做一名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是要做一名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是要做一名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是要做一名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是要做一名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研究型教师培训心得

对研究型教师的认识作为一名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方法、技能和对学生心理的把握上有很大的不足,这几天的见习教师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从对人生以及教师职业的谈论、计算机办公技能的教授到说课的理论与实践等,我感觉每天都过的很充实,感觉自己就想是一个干瘪的海面,每天都在拼命的吸取着养分。
今天仲老师讲授的是“作一个研究型教师”。
仲老师通过一个小问题“谈谈你从教一年来的收获和困惑”将我们带入了她的课堂。
下面是我对“作一个研究型教师”的一点心得体会:回想起当初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觉得是这份职业的幸福感。
幸福感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最美好的心灵感受,然而却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出现职业倦怠,最初的壮志豪情慢慢被现实的艰难和无奈所取代,渐渐觉得做什么都没兴趣,教书仅成了谋生的手段。
那么,如何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克服职业倦怠呢?如何让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体验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职业创造的快乐,让学校、课堂成为教师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场所呢?我认为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最有效途径。
所谓研究型教师就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的,指的是在教育领域中,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研究型教师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研究已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研究型教师拥有教学和研究同步进行、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观念,他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
研究型教师能够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教育问题更敏锐、更有主见,能够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角度,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观念,自觉、主动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摆脱被动盲目的状态。
为什么要培养研究型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工作应该实现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从“教会知识”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接受”转变为“创造”。
做个研究型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秉持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型教师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着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树立研究意识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具备强烈的研究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关注教育热点问题,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通过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我逐渐认识到,教育教学并非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研究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采用了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加强合作交流研究型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此外,我还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关注自身成长研究型教师应注重自身成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我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我还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六、培养研究能力研究型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收集和分析教学数据,通过实证研究,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
例如,我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调整了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学校节能减排研究与探索》课题研究培训
一、多学习,做一个会学习会探究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是个会学习,多学习,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究的人。
一名教师应该是正能量的,知识渊博,信息丰富,是进行教学教育研究的基础的教师。
做个会学习的教师很简单,只要坚持就行。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学习就可以了,还要有钻研精神和善于探究的精神。
研究型教师与一般教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业余时间利用上的差别。
研究型教师大多是善于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探究的人。
简单地说,当别人在玩你在努力,当别人恍然大悟时,你已经跑很远。
不想让人赶上就要起步快不停歇。
二、多思考,做一个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搞科研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实验员好好定位自己,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能发现多少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一个好的科研型教师最大的贡献就是善于发现问题,科研意识浓厚,这样的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恰恰是搞好教研的“种子”。
有了这种能力和潜力才可能走向成功。
每一名实验员走在科研路上,学会做个有心人,勤思考,努力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并想出好的办法解决。
成功将在咫尺。
三、多反思,做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人
教师的反思不单单实在课堂上,应该在教育的所有环节中。
反思并不是查找不足,也不是一味的自我批评。
更不是一味的谦虚。
反思
不仅表现在对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课堂后记,还表现在日常上课、寓教于乐的活动、与学生交流、科研研究所有的过程中,反思是对他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案例进行正确的评判、分析、比较、归纳和肯定,还有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自我评判和剖析。
反思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必备素质之一。
会反思,不断反思,做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人。
四、多耐心,做一个能诊断能矫治的科研型教师
诊断是是实验员教师进行教研的起点。
在学校所有课题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学生。
作为学生个体,每个孩子的思想都会不断地变化和塑造中。
在成长路上会出现很多问题。
引领他们健康成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谓教育诊断,就是教育工作者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判断、甄别、分析和评价教育与教学现存的现象与问题。
提高教育诊断能力是走进研究型教师殿堂的必经之路,在研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问题的诊断。
诊断出问题,做个案分析,阐述解决的办法,付诸行动。
行动的过程很艰难,需要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
这个精神的支撑就是耐心。
多点儿耐心就赢得了童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