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分成和组成(课堂PPT)
10的组成ppt课件

特点
1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在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十进制数制的基础 ,也是许多数学运算的基础,如加减乘除、百分数、分数等。此外,10还具有简 便、易懂、易记等特点,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数字10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时间
评分
货币
计量
10在时间的计量中应用广泛, 如10秒钟、10分钟、10小时 等。此外,十分之一秒、百分 之一秒等也是以10为基础进行 计算的。
启发式问题
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发现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字相加?”
抢答式问题
教师快速提出问题,学生举手抢答,如“10减去3等于多少?”
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
小组竞赛
分组进行互动问答,累计得分,激发学生团队荣 誉感。
角色扮演
请学生扮演数字或运算符号,通过表演展示10的 组成。
奖励机制
设立积分、小奖品等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 动环节。
学习目标与要求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的各种组成方 式,理解其含义和应用。
学习要求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勤于思考,及时 完成作业,掌握相关知识点。
02 数字10基本概念
数字10定义及特点
定义
10是一个自然数,也是一个正整数,它是9和11之间的数字,是一个两位数中最 小的合数,拥有多个因数,可以被1、2和5整除。
解析过程
根据10的组成原理,可以得到以下减法方式: 15-5=10。因此,可以减去数字5得到10。
3
答案总结
在减法运算中,也可以利用10的组成原理来快速 计算结果,提高计算效率。同时,要注意减去的 数字不能超过被减数。
05 互动环节与课堂练习
互动问题设计
情境化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认识11-20各数PPT电子课件

2.看加法说另一道加法和两道减法。。
10+8= 7+10= 5+10= 10+9= 2+10=
8+10=18 10+7=17 10+5=15 9+10=19 10+2=12
18-10=8 17-10=7 15-10=5 19-10=9 12-10=2
18-8=10 17-7=10 15-5=10 19-9=10 12-2=10
五、课堂小结
根据数的组成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1苏0教加版几和相数应学的减一年法级 上册
认识11-20各数
10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前导入
老师今天买了一些苹果。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探究新知
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吗?
10+5= 15
10
1个十和9个一组成19,所以10加9(9加10)等 于19。
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去掉10就剩下9,去 掉9就剩10。
10+7= 1714-4=
10
8+10= 1188-10=
8
10+6= 116+10= 10-117=
3
18-10= 183-10= 16-310=
6
4+10= 1141-1= 5+1010=
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17 - 10
7
17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去掉10就剩下7。
10+2= 1212-2=
10
2+10= 1212-10=
2
1个十和2个一组成12,所以10加2(2加10)等于12。
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去掉2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2。
《分数的初步认识》PPT课件

8/9 ÷ 2/3 = _______。
31
课堂小组讨论与分享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举出生活中与分数相 关的例子,并分享给 全班同学。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 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 运算方法。
2024/1/24
请同学们思考并分享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 运用分数的知识。
32
2024/1/24
16
分数在比赛评分中的应用
评分规则
在许多比赛中,评分规则往往涉及到分 数的使用。例如,体操比赛中,运动员 的表现会被评委根据一定的标准打出分 数,最终得分由这些分数的平均值或加 权平均值决定。
VS
排名依据
在比赛结果公布时,通常会根据参赛者的 得分进行排名。这时,分数不仅是评分的 依据,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2024/1/24
17
04
分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点关联
2024/1/24
18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关系
1 2
分数转换为小数的方法
通过除法运算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形式,例如 1/2=0.5。
小数转换为分数的方法
根据小数位数确定分母,将小数部分转换为分数 形式,例如0.75=3/4。
3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意义
方便进行数值计算和比较大小。
实例
3 × 2/5 = 6/5;2/3 × 4/5 = 8/15。
2024/1/24
11
除法运算方法及实例
2024/1/24
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 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一个数除以分 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实例
4 ÷ 2/3 = 4 × 3/2 = 6;8/9 ÷ 2 = 8/9 × 1/2 = 4/9。
《数学史》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课堂PPT)

就繁荣时期而言,中国数学在上述三个地区是延续最长的。从 公元前后至公元14世纪,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宋元时期,其中宋元时期达到了中国古典数学 的顶峰。
▪ 儒家以“九数”为核心,具有鲜明的政治和人文色彩,并以《周易》 象数学宇宙论为哲学依托.
▪ 墨家则以几何学为核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思辨性,以《墨经》的 逻辑学为其论说的工具。
▪ 名家认为经过抽象以后的名词概念与它们原来的实体不同,他们提出 “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把“大一”(无穷大)定义为“至大无 外”,“小一”(无穷小)定义为“至小无内”。还提出了“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命题。
作用。
23
24
▪ 第一卷 叙述了西周开国时期(约公元前 1100年)周公商高的问答:
25
《周髀算经》上卷 :勾股定理的证明
▪
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昔
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可不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
度,请问数安从出?”
▪
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
《九章算术》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全书246个问题,分成九章。
38
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 《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 结,就其数学成就来说,堪称是世界数学名著。例如分数四则运算、 今有术(西方称三率法)、开平方与开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数值解法)、 盈不足术(西方称双设法)、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 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勾股形解法(特别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数的 方法)等,水平都是很高的。其中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法则在世 界数学发展上是遥遥领先的。就其特点来说,它形成了一个以筹算为 中心、与古希腊数学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
《的分解与组成》PPT课件大班数学

食品制作
通过制作三明治、水果拼 盘等,展示不同食材的组 合与分解过程。
衣物搭配
将衣物、鞋子等搭配在一 起,形成不同的穿着风格 ,让孩子理解组合的概念 。
分解与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数学问题
通过分解数字、图形等数学问题 ,帮助孩子理解复杂问题的解决
方法。
时间规划
将一天的时间分解成不同的时间 段,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06 课程总结与延伸
CHAPTER
课程回顾与总结
1 2
知识点梳理
通过PPT课件,系统地回顾了数的分解与组成的 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的拆分、组合以及数的 加减法等。
学习成果展示
通过课堂练习和互动环节,幼儿们积极参与,表 现出对数的分解与组成的较好理解和掌握。
3
学习方法总结
本次课程采用了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 法,使幼儿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知识。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操作、 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 合的方式,使幼儿在轻松 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02 数的分解概念及方法
CHAPTER
数的分解定义及作用
数的分解定义
将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或更多个数 的和或差的过程。
数的分解作用
帮助幼儿理解数的构成,培养数 感和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加减 法打下基础。
小组合作:探索规律(分解与组成)
活动目的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与组成的规律,培养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和操作材料,如积木、小球等。
小组合作:探索规律(分解与组成)
活动过程 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每组幼儿选择一组数字卡片,并在操作材料中寻找相应的物品进行数的分解与组成操作。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

计算。
( 6 )+ 1 = 7 2 +( 4 )= 6 4 +( 3 )= 7
7 -( 5 )= 2 ( 6 )- 3 = 3 7 -( 2 )= 5
65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6和7的加减法
根据数的组成可求出6、7的加减法。
66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6和7的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7的认识
课前导入
0、1、2、3、4、
5?
应该是6
2
课前导入
0、1、2、3、4、
5?
为什么是6呢?
3
探究新知
你发现了什么?
4
探究新知
6
你发现了什么?
5
数字6还可以怎样表示?
6
6
数字6还可以怎样表示?
6
7
6像什么?
从日字格的上线,偏右一点起 笔,向左下方写一个弧线,碰 左线,底线绕圈,向上写成一 个圆,圆上面超虚线,不能把 圆写得太小。
7 – 3 =4
4 – 2 =2
7 – 4 =3
6 – 4 =2
6 – 3 =3
2 + 5 =7
1+6= 7 2 + 4 =6
5 – 05= 5 – 32 =
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计算。
原来有6个盒子,搬走了2 个,求还剩几个?
6 -2 =4
想一想,填一填
请你把左边的6个 圈起来。 请你把从右边数第7只 圈起来。
34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67
5<6 6>5 6<7 7>6
《8的分解与组成》PPT课件大班数学(2024)

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 学兴趣。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7
竞赛激励
3
开展与8的分解和组成相关的竞赛活动,如速算 比赛、创意拼图比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 学习兴趣。
2024/1/29
20
课堂练习题目
基础练习题
给出一些与8的分解和 组成相关的基础练习题 ,如填空题、选择题等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 识。
2024/1/29
提高练习题
设计一些难度稍高的练 习题,如应用题、拓展 题等,引导学生进一步 思考和探索与8的分解 和组成相关的数学问题 。
12
组成过程演示
使用PPT动画效果,演示两个数字相 加得到8的过程,例如1+7=8。
使用PPT图形和动画效果,演示将8分 成两组的过程,并展示每组的数字。
2024/1/29
使用PPT动画效果,演示从8中减去一 个数字得到另一个数字的过程,例如 8-1=7。
13
组成结果分析
分析加法组成的结果 ,总结哪些数字组合 可以得到8。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分解与组成的学习,可以锻炼幼 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打下坚实数学基础
8的分解与组成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内 容,对于幼儿后续学习加减法、乘除 法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9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8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理解其含义和应用。
《8的分解与组成》PPT课件大班 数学
2024/1/29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数字8的分解 • 数字8的组成 • 分解与组成的应用 • 互动环节与课堂练习 • 课程总结与延伸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课堂PPT)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我 们为了省力或者为了工作方便,应该怎样选用不同的简 单机械?
让我们从使用工具开始研究吧。
1
1、使用工具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使用工具经验的回顾 和用熟悉的工具解决具体问题,感受 工具能帮助我们省力或提供方便,初 步形成工具和机械的概念。
94
记录下研究数据和我们的发现
1
1
平衡 定滑轮左右两边
1
2
不平衡
的钩码个数一样 多时,两边才平
2
2
平衡 衡。说明定滑轮
2
1
不平衡 不省力。
3
1
不平衡
95
• 像塔吊的吊
钩上可以随
着重物一起
移动的滑轮
叫做动滑轮 。
96
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用它
提升重物。测量用了多大的力,记录并 分析数据,看看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7
常见工具的识别和使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8
螺丝刀
1、用途及种类(俗称改锥、起子)
• 螺丝刀是用来旋紧或松开头部带沟槽的
螺
螺丝钉的专用工具。它的工具部分用碳 素工具钢制成,并经淬火硬化。
丝 • 一般分为四种类型:标准螺丝刀、十字
刀 螺丝刀、弯头螺丝刀、快速螺丝刀。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共同的(轴 )转动的装置,轮轴也是一种变形
的(杠杆 ),当大轮带动小轮时,是(省力 )
的,大轮越大越省力;当小轮带动大轮时,是
( 费力 )的。
89
动滑轮
定滑轮
90
钟祥市中果园小学 张竹燕
•
升旗的时
认识数字8和9教案通用8篇

认识数字8和9教案通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认识数字8和9教案通用8篇通过写一份教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和引导学生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优质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数字8和9教案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课件(共8课时)60-18

课件PPT
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时,先数出这 幅图的两部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再把这两个 数相加,然后交换位置相加;列两道减法算式时, 数出总数,先让总数减去左边的个数等于右边 的个数,或者让总数减去右边的个数等于左边 的个数。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5+4= 9 4+5= 9 9 - 5= 4 9 - 4= 5
课件PPT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件PPT
3 8和9的认识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会 读、写,并掌握8、9的组成。 2.掌握9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比较。
3.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景导入1
老师和同学们正在浇水。
课件PPT
图中哪些物 体的数量是8, 哪些物体的数 量是9?
求总数做加 法,求部分做 减法。
1.根据6和7的组成的知识能很快算出得数是6或7 的加法及6或7减几的减法。
2.列“一图两式”时,一定要弄清楚是列两个加法 算式还是减法算式。如果求两部分的和,列加法算 式;如果表示去掉总数中的一部分,列减法算式。
3.看图列式时,如果两部分的数量不相等,可以列两 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如果两部分数量相等 ,可以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课件PPT
6 <8
典题精讲
2. 分一分。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课件PPT
利用数的组成来解答此题。8分解成 2个数后,其中一个数要和6分解出来的 一个数合成9,另一个数再分解。6分解 的另一个数也要分解。答案不唯一。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北师大版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小数有多少棵+需要多少钱)PPT教学课件

12×4 =48(元)
答:4组一共48人。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5.明明家养鸡16只,养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 明明家养鸡和鸭一共多少只?
16×4 =64(只) 64+16=80(只)
答:明明家养鸡和鸭一共80只。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课堂小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01 先把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几;
20×4=80(棵) 20×5=100(棵)
2×4=8
2×5=10
答:4捆一共80棵,5捆一共100棵。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杨树每捆20棵。
每车装500棵。
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运走多 少棵?
500×3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计算:500×3=1500
方法一:想加法算乘法 方法二:用表内乘法计算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你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4×5= 20
40×5=200
400×5=2000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 来的10倍,积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课堂练习
1.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70×8= 560 30×6= 180 600×9= 5400
4×60= 240 40×5= 200 5×800= 4000
先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因 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每种水果分别有多少
个?算一算,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
5盒
9盒
7盒
40×5=200(个)
20×9=180(个)
30×7=210(个)
10的加减法小学数学PPT课件(2024)

通过动态演示,将10个物品逐一 分配到两个容器中,帮助学生理 解10的组成
20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记忆
引导学生观察10的不同组合方 式,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授学生使用手指或其他方法 记忆10的组成
通过互动游戏或歌曲等方式帮 助学生加深记忆
2024/1/29
21
练习题及互动环节
设计针对10的组成的练习题,如填空 题、选择题等
0的认识
01
表示没有,是起点
1-10各数的认识
02
通过具体事物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形成数的概念
数的读法与写法
03
教授学生正确读写0-10各数
4
数数练习
2024/1/29
从1数到10
正向数数,建立数序概念
从10数到1
反向数数,巩固数序概念
数数的应用
通过举例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数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024/1/29
30
布置相关作业任务
完成教材上关于10的加减法的练习题 ,巩固所学知识。
请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份关于10的加 减法的口算练习题,提高孩子的口算能
力。
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寻找与10的加减法 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
行解决,培养孩子的数学应用意识。
2024/1/29
31
THANK YOU
2024/1/29
10
竖式计算方法介绍
竖式计算的优点
可以清晰地展示计算过程 ,方便检查和验算。
2024/1/29
竖式计算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 起,满十进一。
示例讲解
通过具体的例子,如 2+3=5,5+4=9等,演示 竖式计算的过程。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PPT课件

4.和同伴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
使用量可减少
2 3
。
把以前塑料袋的使用量平均分成3份,取消无偿供应后
塑料袋的使用量只占了1份。
5.为帮助灾区人民,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15,妙想捐献 了零花钱的35,妙想捐的钱一定比奇思的多吗?请说 明理由。
答:哥哥拿走6个,弟弟拿走4个,两人拿的不一样多。
分数的再认识(一)板书设计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 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课堂总结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就是 几分之几。
第2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二)
情境导入
整数有计数单位,小数也有计数单位, 那分数有没有单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研究下。
16÷2=8(个) 16÷4=4(个) 答:明明写了8个大字,玲玲写了4个大字。
思维训练
把线段AF平均分成5份,根据线段图填空。
(1)AB是AF的(
1 5
)。
(2)AB是BF的(
1 4
)。
分数的再认识(二)板书设计
像
1 2
,1 3
,1 4
,1 ,1 56
,…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分数单位是分数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分数都可以
6 7
1 8
2 9
只需要看这个分数 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
如果超过了分母的一半
就接近1,反之则接近0。
接近0
接近1
变式训练
1. 3个
1 5
是(
3 5
),7个
1 1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章数学广角——集合简约ppt教案课件

课堂练习
2. 三(一)班第二小组中喜欢钢笔书法的同学有:王明、马晓、 宁林、王小东、罗红、徐洋、陈洋、刘婷婷,喜欢毛笔书法的同学有: 高丹、杨柳、宁静、马晓、徐洋、王明。
(1)既喜欢钢笔书法又喜欢毛笔书法的有( 3 )人? (2)喜欢钢笔书法或喜欢毛笔书法的一共有多少人?
8+6-3=11(人)
课堂练习
2.解决格,说一说喜欢画画的有多少人,喜欢 唱歌的有多少人。共有多少人?
画画 丁红 刘江 卢红 肖小 赵洋 李芳 汪洋 杨明明 唱歌 余敏 周伟 刘江 丁红 张军 杨婷 马超
解析: 喜欢画画的有8人,喜欢唱歌的有7人,一共有13人。
新知探究
思考一: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数学广角——集合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汇报人:卡卡办公 汇报日期:20**年
目录 CONTENTS
01 复习巩固 02 新课导入 03 课堂检测 04 延伸拓展
ONE 复习巩固
新课引入
1.筋急转弯
(1)两位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 票便顺利地进入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解析: 应该是这样三个人去看电影:爷爷、爸爸和儿子。爷爷是
的统计表。
朗读比赛优 秀奖
何平
作文大赛优 秀奖
刘明
刘明 李红
陈冬 何平
张柳 赵同
周亮 王小乐 朱小东
米雪
周亮
周蕊
你能计算出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或作文比赛优秀奖有多少人吗?
新知探究
解答:7+7-3=11(人) 答: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或作文比赛优秀奖的共有11人。
解析: 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的学生有7人,获得作文大赛优秀奖的学生有7人。
6的分解与组成(课堂PPT)

6可以分成4和2
11
6
5
1
6可以分成5和1 12
6
的组成
13
1
5
6
1和5组成6
14
2
4
6
2和4组成6
15
3
3
6
3和3组成6
16
4
2
6
4和2组成6
17
5
1
6
5和1组成6
18
分完了萝卜,我们再帮兔哥哥、 兔妹妹分分其他的好吃的吧!
备注:此环节可让幼儿操作 教师提供的蔬菜、水1果9 模具
小问号时间到
1
2
今天妈妈去赶集 会给我们带什么
好吃的呢?
3
妈妈说好吃的 要和妹妹分享
妈妈说好吃 的要和哥哥 分享
妈妈带回来的每 种好吃的都是6 个,我们怎么分
呢?
4
5
一起来分分吧
先来分 分萝卜 吧!6来自6的分解7
6
1
5
6可以分成1和5
8
6
2
4
6可以分成2和4 9
6
3
3
6可以分成3和3
10
6
4
2
备注:此环节是再次复20习巩 固过程
5
1
6 21
1
5
6 22
4
2
6 23
2
4
6 24
3
3
6 25
小问号时间
1、涂圆点,填组成:
6
1
5
2
4
3
3
发 现
4
2
了
什
5
1
么
26
小问号时间
(2023秋)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用小棒表示11-20各数,并比较大小》PPT课件

7 11—20各数的认识
用小棒表示11—20各数 并比较大小
课前导入
数一数,哪边多哪边少?
有6个 6比8少
6 <8 8 >6
有8个 8比6多
探究新知
数一数 用小棒表示11—20各数。
九折
八五折
猜一猜:纸片盖住 的小棒可能有几根? 这个数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可能是4根, 这个数是15。
用小棒表示11至20各数。
探究新知
用小棒表示11至20各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探究新知
用小棒表示11至20各数。
18
19
20
探究新知
猜一猜:纸片盖住的小棒可 能有几根?这个数是多少?
探究新知
可能有4根,这个数是15。
探究新知
也可能没有,这个数是11。探究新知最多9根,这个数是20。九折
也可能没有, 这个数是11。
最多是9根……
比一比
我有15块。
我有18块。
谁多?谁少? 八五折
红红的糖比聪聪少。
15 < 18
聪聪的糖比红红多。
18 > 15
试一试 在 里填上>或<。
<
>
>
>
<
>
在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数 数的方法,哪个数在后面,哪个数就大。
写一写,比一比。
15 < 17
16 < 20
12 > 2
练一练
1.数一数,比一比。
先估计一下有 多少,再数。
17 > 15
练一练
2.写出比10大比17小的数。 11、12、13、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