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的处世思想

合集下载

试论陶渊明归隐思想价值及其影响

试论陶渊明归隐思想价值及其影响

试论陶渊明归隐思想价值及其影响在中国古代的文人隐士中,陶渊明仅是其中之一,但其影响力却十分突出,原因是他所作流传甚广,且对归隐思想时有流露,人们可以从中进行探索、研究。

陶渊明追求隐逸的思想固然是受到了儒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隐逸观点,也受到了庄子出世哲学和当时江州地带隐逸风气的影响,但主要还是来自于诗人本身对混乱、黑暗、残酷、腐败的现实世界的认知,且这种归隐对后世也影响深远。

标签:陶渊明;归隐思想;儒家陶渊明一生曾经断断续续地做过江州祭酒、参军、彭泽令几种官衔。

这类官职,官小权微,自不必说树立什么微薄的功业了,就连踏足朝廷,瞻仰“天颜”,发一发政见牢骚的资格、机会都没有。

所以这位被誉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伟大人物在晋宋更替的大背景之下,有的只是平凡又普通的一生。

“归隐”两个字,几乎可以涵盖他的所有。

一、归隐思想的起源陶渊明之所以成为隐士,关键问题在于他的处世哲学,也就是他的与生俱来的恬淡的人生观。

其实,《归田园居其一》已经说得很清楚: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问。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在青少年时代,这一种“爱丘山”的性格就已经形成了。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俗韵”,俗韵更多的是指世俗,衣食住行,也是世俗,陶渊明当然也缺少不了最低限度的物质生活。

然而,对名、利的追逐,他毫无兴趣参加,封建社会普遍认为天经地义的“学而优则仕”,也很可能被他认为是一种“俗”,他也不想遵循。

至于“爱丘山”,不能把“丘山”具体化,这是和“朝廷”相对而言,意在强调无追求官职利禄之心。

稍后,南朝陶弘景名义上隐居茅山,实际上名利双收,所以被称为“山中宰相”也。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句是最好的解释,即使在人群众多处居住,有一颗恬淡的心,仍旧可以少与富贵者接触。

中国隐士之陶渊明(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中国隐士之陶渊明(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中国隐士——陶渊明(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一、思想来源: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二、经典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

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

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辞官回家了。

三、学以致用如何使用“经典材料”?A、首先分析这材料的用途;B、其次要学会变换角度进行发散思维,头脑变得圆通一点。

(1)2006年全国高考卷1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简评陶渊明

简评陶渊明

简评陶渊明
陶渊明,陶潜,这个东晋末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以他出世淡泊的处世态度而著名。

本是一介官吏的他,放弃了中国古代最体面的职业,归隐回乡,过上了清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看似简单的决定,但做起来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田园生活意味着放弃了名、利,以及世俗眼光中的“成功”。

对每个处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环境的个体来讲都是不容易的,而陶潜陶先生毅然放下了这些名利的羁绊,追寻自己心中向往的宁静,不得不让人钦佩。

没有戒规的约束,陶先生的出世归隐比削发出家更让人敬叹。

而在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中,陶先生并未只是简单地做一个乡野村夫,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他依旧笔耕不辍,写下了一篇篇传世名文。

《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等,无一不是佳作经典。

其中,尤以《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最为著名。

前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他梦想之地,更被后世广泛引用;而后者“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则最直接地抒发了情感。

爱菊之傲放寒秋,爱田园之恬静无争,陶渊明无疑是中国古代极具个人魅力和特色的文学偶像。

论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美

论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美

73审美与文学详细分析与解读《归园田居》组诗中各诗句,有对自然的直接描写,也有对作者融自然于心境的展现,可以看出陶渊明借诗作传达直观之美与纯粹自然之美,以只言片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化归为一,具有飘飘乎遗世独立之美。

《归园田居》体现了直观之美、纯粹自然之美以及飘逸洒脱的人性之美,此组诗只是陶渊明众多作品中的一小部分,但其营造出来的诗歌氛围,却能代表陶渊明诗歌的一贯风格与审美追求。

一、《归园田居》塑造的朴素仙境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对于自然田园风光的精湛描写自不必言说,但其最可贵之处在于将庄玄思想运用于无形,在描写他物时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完全投身于无分界之中,于诗句间表现最直接的感受,把直观的他物表达出来,呈现出直观之美,给人以坦荡赤诚之感。

朱光潜先生评价说:“渊明则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

”[1]212《归园田居》其一是于朴素中见仙境的典范:“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40方宅有十余亩地,茅草屋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连成片遮蔽了后屋檐,桃树、李树罗列于屋前。

远处的村舍清晰可见,屋顶上飘荡着缕缕炊烟。

深巷之中传出几声狗吠,桑树顶上有鸡啼叫。

整个田园村舍的人文景观与自然之景以人的视觉感受直观传达,远、近的调节符合观景的视角,陶渊明都将其完整地描绘于诗句中。

《归园田居》其三、其四、其五是对朴素仙境中具体景象之拓展。

《归园田居》其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2]42这里写道路狭窄,草木密布丛生,所以行走间衣服被夜间的露水打湿了。

此句直接表现了作者所视之景象以及在此自然环境下自身的真实情况。

类似的直观表现还有《归园田居》其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2]42屋舍的水井和灶台还存有遗迹,桑竹还留有枯杆残枝,这里展现了破败的屋舍景观,给人以残破落寞的画面感。

另有《归园田居》其五:“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1、生平: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私谥靖节;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生平大体上可分三个时期:二十九岁以前为居家读书时期;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为时仕时隐时期;四十一岁至六十三岁为归隐时期;有陶渊明集;2、思想:东晋末年的思想学术是以老庄思想为主体的玄学盛行,佛教、道教亦广泛流播,传统的儒家思想虽受到冲击,但并未完全泯灭;陶渊明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济世救民的入世精神、道德人格修养、安贫乐道的心态,在他的思想中均有所体现;而道家的追求个体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出世精神,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反朴归真的思想,又深深地嵌入了他的灵魂之中;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陶渊明;一、陶渊明的诗歌1、思想内容: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咏怀诗和咏史诗: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诗的主要内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其它: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内容;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此外陶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如形影神等;2、艺术成就: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陶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作品赏析1、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一组着名的田园诗,共五首,约写于诗人辞去彭泽令归田的第二年406;本篇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歌抒发了辞官归隐的志向,并通过对恬美幽静的田园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归田后恬淡闲适的愉悦心情;全诗可分为三层:前八句为第一层,叙写自己的禀性志向及误落尘世的懊悔和最终归隐田园;以下八句为第二层,描写了宁静恬美的田园风光与田园生活的乐趣;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抒写了清净闲适的生活情趣和脱离尘俗、返归自然的欣喜心情;本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恬静优美、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作品采用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景物的描写则采用了白描手法,精练传神地勾勒出生动如画的艺术形象,创造了恬淡宁静、淳朴自然、闲适安乐的艺术境界,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情趣和人生理想;并且把平淡自然的田园生活与“尘网”、“樊笼”的官场生活相比衬,突出了他的爱憎情感,同时“尘网”、“樊笼”也是象征手法的使用;此外“羁鸟”、“池鱼”句也是比兴的运用;此诗语言平淡自然,不假雕饰,但却以平淡的“田家语”创造出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拔俗的艺术境界,正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2、饮酒结庐在人境本篇是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之五,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篇,描写了诗人归隐后悠闲恬静的隐居生活和心境;本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前四句,写“心远地自偏”的道理;此四句可谓平中见奇,貌似实写,却是虚写,由虚处见意,实是写自己的心里感受和处世的哲理;第二层为中间四句,描写了幽静雅致的自然景物及悠然自得的心神情态,并以比兴的手法寄托了深厚的意蕴,创造了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第三层为最后两句,以含而不露的手法,提示“真意”,点题作结;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写景、抒情、言理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譬如前四句,先写景后言理;中间四句写景的同时抒发了悠然自得的情怀,也寓托着倦而知还的道理;最后两句则是观照万物而体悟人生的哲理;诗歌创造了主客浑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妙融无痕,浑然天成;此诗的构思看似自然随意,实亦颇见匠心,吴淇六朝选诗定论言:“‘意’字从上文‘心’字生出,又加一‘真’字,更跨近一层;则‘心远’为一篇之骨,而‘真意’为一篇之髓;”诗歌语言看似朴素自然、平淡无奇,实则达到了精练传神、含蓄蕴藉的境地;二、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是其艺术成就和风格却能在当时独树一帜,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散文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如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其散文语言简省洁净,叙述描写形象生动,在骈文盛行的时代能别具一格;其辞赋主以抒情,感情坦率真挚,语言流畅自然;桃花源记赏析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是一篇历来为广大读者传诵的名篇;桃花源记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是陶渊明的理想国,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在作品中,作者描绘了一幅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君主统治,没有战争动乱,人们共同劳动,相互平等,过着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自由自在、和平安乐生活的社会图景;作品所描写的桃花源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空想社会;这种空想的社会,是作为现实社会的对立物出现的,与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在封建统治阶级压榨下和军阀混战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恰相对照;这种描写是作者对现实社会政治黑暗的尖锐批判,也是对秦、汉、魏、晋以来君权统治的大胆否定;作品所描写的理想世界,虽然是幻想的产物,却有现实的依据;汉末以来,国内战乱不止,人们往往集结起来筑坞壁一种构筑在村落外围作为屏障的土堡以自保,在小小的地域中维持着安定的生活;这可能给作者以启发,作品中的桃花源也许是坞壁生活理想化的产物;但是作者理想的产生主要还是建立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是对于现实社会认识深化的结果;东晋末年和晋宋之交,社会动乱,战争频繁,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极端残酷,作者对现实社会黑暗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归隐以后又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对农村生活和农民有一定的了解,于是产生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桃花源记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剥削压迫,渴望过着自食其力和平安定生活的思想愿望;此外,儒家的“大同”和老子的“小国寡民”以及鲍敬言的“无君”的思想都可能给作者以影响;但是,这种世外桃源的理想,在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里只不过是一种理想,一种幻想而已,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具有引导人们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桃花源记全篇以渔人发现桃源的始末为线索,在结构上自然分成如下几层:第一层开头至“豁然开朗”写渔人无意中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文章首先交代了时间、人物及其职业,从捕鱼活动中自然地把人物引进桃花林,桃花林奇异的景色又引起渔人的探求,从而把人物引入桃花源;文章铺叙委曲婉转,水到渠成;桃花林景色的描写宛如仙境,为后文描写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作了铺垫,暗中点明了桃花源名目的由来,同时也交代了桃花源与世隔绝的自然条件;第二层至“怡然自乐”写桃花源中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文章先是从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桃花源的自然景色: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田野,优美的池塘,纵横的道路,邻近的村落,茂密的桑竹……;然后写人们的生活情景:往来交游、耕种劳作、衣服穿戴和生活乐趣;淡淡的几笔勾画出一幅恬静快乐的与世隔绝的田园风光;第三层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和桃花源人的交往;从渔人和桃花源人的交谈往来中,表现了桃源民风的古朴淳厚,桃源人的知礼好客;说明了桃源人的来历及其与世隔绝的原因;他们的先世是为“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的,这里既没有帝王,也没有王朝的更迭,人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汉、魏、晋三朝的更替,所引起的只是叹惋而已;从而表现了对暴政战乱的厌弃憎恶和对君权王朝的大胆否定;最后一层写渔人离开桃源及桃源再次与世隔绝的过程;这一层描写进一步加强了世外桃源神秘气氛的渲染;尽管渔人去时“处处志之”,却“遂迷不复得路”,就连好游山泽的高士刘子骥也无缘一睹胜境,虽欲游而终未果,以至“后遂无问津者”,桃源遂又与世隔绝;末尾一段文字与开头寻得桃源的描写是相互照应的;开始是“忘路之远近”,结尾是“不复得路”;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不得而知;不仅读者不知,就连发现它的渔人也无从知道;文章气氛的渲染更突出了桃花源虚幻的乌托邦色彩,也流露出作者苦闷迷惘的心情;在艺术手法上,桃花源记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章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是作者理想的反映,是幻想的产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在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了这一理想的世界;文章所描写的景象既有现实的影子,又是理想化了的;它既不同于神话传说,又具有一定的神话传说的色彩;其次,作者善于叙事写景状物;全文仅三、四百字就能把发现桃源的始末,桃源中的景物、环境、风土、民情、来历、交往描写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既有生活的对话,又有曲折的情节,写景明丽如画,叙事委婉得体,有较高的艺术技巧;最后,语言简洁洗练,朴素自然,流畅易懂,明白如话,没有典故的堆砌和字句的雕琢,形成一种新颖明快的风格;三、陶渊明的影响陶渊明对后代有多方面的影响;在南朝,他还主要被当作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士来看待,对于他的文学创作,评价并不很高;而由于当时社会普遍推崇华丽的文风,陶渊明诗文那种朴素平淡的风格,也难以为一般作者所接受;入唐以后,情况有了改变;李白、杜甫等人,由于审美趣味不同,他们特别表示尊敬的文学前辈中,并不包括陶渊明;但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一派诗人,虽也不是经常提到陶渊明,他们的艺术风格,却明显受了陶诗的影响;在唐诗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流派;应该说,唐诗的主导风格,是修辞之美与激情的结合,这和陶诗的精神显然不同;所以,陶诗影响所及,范围不是很大;到了宋代,陶渊明开始受到普遍一致的推崇;这是因为宋代的社会气氛比起唐代有很大变化,诗歌的激情和浪漫精神开始减退,而转向对于理性意蕴的重视;北宋最着名的文学家苏轼评陶渊明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特点抓得相当准,评价也格外的高;其他一些着名诗人和批评家对陶渊明也同样备加称扬;至此完全确立了陶渊明作为诗史上第一流诗人的地位;应该指出,虽然,陶渊明个人的人格无疑是高尚的,他对社会也绝非无所关心,但是,其文学创作的主导方面,却是渴望回避矛盾,力求超然物外而忘怀现实的痛苦;建安文学的进取精神,正始文学的悲剧意识,都是要求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人的意志自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单方面地说不失为一种深刻的哲学,但藉此他恰恰躲开了人在社会中的自由这个根本性问题;可以说,这同样是个体意识减弱的表现;所以,后代文人越是在受到社会的压迫而难以反抗时,就越容易想到陶渊明,用他的人生观来化解而不是冲破社会的压迫;这样,既满足了精神上、道德上的自我安慰,也避免了在冲突中容易遭到的危险;陶渊明在宋代比在唐代更受到文人的推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唐、宋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两代文人精神状态的不同,至少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附陶渊明饮酒赏析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点评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主持人陶渊明幽居于田园之中,不问世事的隐士,竟然能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成为后世士大夫的精神归宿,您能谈一谈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吗程郁缀陶渊明在我们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是非常突出的,他的120多首诗歌可以说每一首诗歌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唐代的时候才登上它的高峰;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田园诗是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它的顶峰;我们说唐代有很多田园诗人,比如说王维、孟浩然,宋代有些田园诗人,像范成大、杨万里;唐宋这么多的田园诗人应该说他们所创作的田园诗都是在陶渊明田园诗的浓荫笼盖之下,可以说是没有超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所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他生在公元365年去世在427年;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以前主要是读书的时期,从29岁到41岁他是一会儿出来做官、一会儿又要归隐,是仕隐反复的时期;他在彭泽当县令时有一次上级来检查工作,他的这些下级的书吏们就说,你赶紧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好了再去迎接吧;他喟然长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就挂冠而去;这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傲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像李白,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那么他挂冠归隐以后就隐居到田园中去,他的晚年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他跟乡亲们的关系非常好,自己有酒的时候就让隔壁邻居的老人们一起来喝酒,他自己没酒喝的时候就去敲人家的门说你家有没有酒,所以这个是非常率真的;而且他还亲自参加体力劳动,他有首诗歌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个“愿”一般人理解为回归自然之愿,但是我觉得除了这个以外还可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个愿望就是丰收的愿望;我认为只要能够丰收,那么衣服打湿了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理解可能更接近于普通的老百姓,而且这一点也不影响陶渊明形象的伟大;陶渊明性格方面是非常率真的,他自己说“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他很喜欢自然、很喜欢率真,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这个人不会弹琴,可是他自己家里老是放着一把无弦琴,就是没有琴弦的那个琴,高兴起来的时候就把琴拿着拨喇拨喇,没有琴弦肯定没有声音的,没有声音不要这个声音;“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就是说只要有琴动的意趣就不需要有子弦的声音,这是非常有趣的;他的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菊花,这两点都非常突出,这两点在饮酒其五中都有生动的体现;主持人请您给我们评析一下陶渊明这首饮酒;程郁缀这首诗是非常好的一首诗,他开头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把自己的房子建筑在人世间,可是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那么“在人境”一定会有“车马喧”,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他自己自问,说“问君何能尔”,就是我问你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呢下面他答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下面他就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是说山里面自然的景观早晨和晚上都非常好,在傍晚时分飞鸟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大自然是在这个很自然的气氛中飞鸟就回到鸟巢中去了;然后从这样一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中,陶渊明感受到人生的某一种境地;但是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主持人这首诗对我们今天的意义何在程郁缀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赏析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归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一首着名的田园诗,是作者辞官回乡后的次年写下的;诗的开篇说,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误落尘网中”,很有些自责追悔的意味;以“尘网”比官场,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那么生计如何维持呢“开荒南野际”就可以弥补以前的过失,得以“守拙归园田”了;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他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暖暖”,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

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

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

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处世行为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诗意,有时也带有哲理的色彩,是众多读者的喜爱。

陶渊明的处世行为表明了他对社会的热情关注,也暗示着他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

陶渊明主张仁慈、宽容和和平,他给了后世一个榜样,让人们尊重老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

他反对宗教邪说,倡导改革,反对腐败和暴力,表明他有远见,有领袖精神。

从众多的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陶渊明对个人和社会的关心。

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陶渊明的处世思想充满了道德和哲理的色彩。

他的作品充分表达了仁慈、理智和慈悲为怀的态度,是人们追求传统道德修养的做派。

同时,他也表明了他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兼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处世行为的智慧,令人深刻。

陶渊明的处世行为展现出一种宽容的心态,他曾经说过:“罪人不可放过,但犯罪的原因,要考虑到落后的社会环境和困难的生活条件。

”他的本意是把人当作人,宽恕他人的过错,并且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尊重人的价值,以及人的尊严。

陶渊明不仅在文学上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在处世行为上也深深影响着人们。

他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众生,让众生因他而受益,成为了当代众多年轻人理想中的榜样。

陶渊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他的言论比他的作品更加震撼人心,他的处世行为将深深留在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心中,永远铭记于心。

综上,陶渊明的处世行为可以给后世的人们提供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论你在哪里,只要你拥有心灵上的宁静和善良的情感,你就能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也能有效地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陶渊明的处世行为,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中还是在现代社会,都有助于让人们明白,追求真实,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社会的意义。

高二论陶渊明的乐天安命—《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高二论陶渊明的乐天安命—《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高二论陶渊明的乐天安命—《归去来兮辞》读后感《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文言文,它反映了陶渊明的乐天处世、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读后感,介绍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哲学思想以及为什么他的作品在今天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陶渊明的人生经历。

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后来由于政治斗争而辞官远隐于山野。

在山野中,他以独具特色的文学才华和卓越的政治头脑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自由的流浪诗人和一位智慧、勇敢的政治家,他的人生之路充满了苦闷和辛酸,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并以自己的审美体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世界。

陶渊明的哲学世界以“归去”为主题,即回归自然、回归真实、回归自由的生命体验。

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了他对这一理念的深挚追求,可以窥探到他的哲学思想。

他认为,人应该摆脱社会的束缚,回到自然的怀抱中去,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同时,他强调了“自然真理”的价值与意义,主张“道听而涂说”、“事贵应”,并以此的思想阐述了一种简单、真实和自由的人生哲学。

从这个角度看,《归去来兮辞》所表达的主题就是卓越的。

它的内涵包括了对自然、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命真谛的揭示以及对世界秩序的总体考量。

在这篇文章中,陶渊明表达了他的思想、情感和关怀,并以他深刻的洞察力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启示和思考。

然而,作为一个流浪诗人和政治家,陶渊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和简单。

在推崇自然与归真的同时,他也注意到了现实的复杂性。

他深刻意识到,现实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唯有坦然面对,才能保持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他认为,唯有深思熟虑、勇敢面对才会有进步,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于他的思想体系之中。

事实上,《归去来兮辞》所表达出来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经常受制于媒体的广告和各种噪音的干扰。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容易迷惑和挣扎,不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面对。

陶渊明处世哲学

陶渊明处世哲学

陶渊明处世哲学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处世哲学影响了许多人。

他非常注重自我思考和内心的宁静,反对外在的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善美,而不是被外部的诱惑和环境所左右。

他喜欢过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远离繁琐的世间事务,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享受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安逸。

在陶渊明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是物质上的财富和权力。

他认为,人生应该要有一些自己的追求和价值,而这些追求和价值需要从自己的内心中寻找。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于人性的探求和思考。

他的处世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因此,我们每个人也可以从他的思想和作品中汲取灵感,摆脱外界的束缚,寻找自己内心的真善美。

结合诗歌,作品谈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结合诗歌,作品谈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结合诗歌,作品谈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唐宋时期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描绘出
静谧的田园风景,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博大宽容的特质、厚重的民俗气质、微妙的家国情怀。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咏物为主,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诗中小题大做,取灵感于小至草石、蝶蛾,大至山川等,其柔和的意境体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陶渊明传达出处世离群、安于心灵的物外之道,抒写其离乱之俗,情思投合庐山,静心探及天门,从而抒发出心田之乐。

在陶渊明的诗篇里,他述论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关系那种深刻的联系,阐述淳朴古朴与落
笔雅正。

他认为,在文人田园世界里,只要能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就能实现真正的仙境。

他的这种“余境”的思想涵盖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方式:他热爱田园,但他不拘泥于村落,并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过程中。

他表达出古往今来,知识和生活方式总是融合在田园里,
对自然赋予了崇敬,以节制、被动、宽容和同情心作为德行,他与自然之间可谓颂声不断。

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写的是他的淳朴、和谐的思维:他执着贴近大自然,专注写美丽的诗,凝神聆听大自然的歌唱,体会天籁之音,让人们拓展内心的空间,感受到生活的无限
可能。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素材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素材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战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魏晋风流的代表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

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

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

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

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

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

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任。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

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

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写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素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寻阳居丧了。

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

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

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

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

”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

理想与现实矛盾中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理想与现实矛盾中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理想与现实矛盾中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是一个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物,他怀抱着“大济苍生”的远大理想,并为这伟大人生理想而去奋斗,但黑暗的现实社会,给他的确是无情的打击,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及当时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还有就是儒,道,佛三种思想在陶渊明身上的交融与并发,最终在他的人生选择上走上了归隐,这表现了他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大济苍生洁身避祸安贫乐道陶渊明是东晋时著名的大诗人,他素以清淡高远的田园诗风著称于文坛。

然而他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却通过咏赞古代神话中的英雄,鲜明地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品格,所以鲁迅先生说陶潜不只有“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静穆”的气质还有“金刚怒目式”的气质。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陶渊明在理想和现实中最终走上归隐的人生选择。

一、陶渊明坎坷的人生道路陶渊明从家世到出仕再到归隐经过了一段坎坷的人生道路。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破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但是因出身并非门阀士族,所以在当时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祖父陶茂,夫亲陶逸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不过最终他的家庭没落了。

陶渊明8岁时父亲去世,从此家境每况愈下,甚至到了“箪瓢屡空’’的贫困地步。

青年时期,他过的是“居无仆妾,井妇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的艰难生活。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为了生活初次出仕做了江州祭酒,最后为官彭泽令,走上仕途的陶渊明主要是因为:一、谋生路,据萧统《陶渊明传》说:“亲老家贫,起为祭酒”。

他的《饮酒》诗自述说:“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饥饿)围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在他的诗文中反映了因为生活贫困所以出仕为官。

二、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大济沧生’’思想的支配。

《山居秋暝》的哲学意味与生活态度

《山居秋暝》的哲学意味与生活态度

山居秋暝的哲学意味与生活态度引言《山居秋暝》是明代文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秋天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深邃的哲学思考,还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探讨《山居秋暝》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并分析其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启示和影响。

1. 自然与人生之间的连接在《山居秋暝》中,陶渊明通过描写山静、树黄、云淡、水声潺潺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自然与人生之间紧密相连的观念。

他把自己置身于宁静祥和的山野环境当中,感受大自然的存在与流动。

这种观察和体验使得他意识到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在宇宙中占据微小而独特的位置。

2. 自由舒适的生活态度陶渊明在《山居秋暝》中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舒适的生活态度。

他选择放弃政治官职,远离尘嚣,过上清静自在的山居生活。

他与自然相融合,在山林间放飞灵魂,排除杂念、净化心灵,追寻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3. 温和退隐的处世之道陶渊明通过《山居秋暝》,呼吁人们采取一种温和退隐的处世之道。

他观察自然界中万物有序、井然有序的运转,认识到人类应与自然保持和谐共生关系。

这种退隐是一种对于社会繁华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反思,强调个体内心的平衡和安宁。

4. 深入思考人生意义作为一位哲学家和文学家,陶渊明深度思考了人生的本质问题,并在《山居秋暝》中表达了这些思考。

在静谧山野中,他意识到人生短暂而珍贵,因此提倡珍惜时间、懂得知足,并通过与自然相互交融来感受大自然并找到内心安宁。

结论《山居秋暝》体现了陶渊明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生活态度。

通过与自然相融合,他传达了自然与人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倡导追求自由舒适、温和退隐、深入思考人生意义等生活态度。

这些哲学意味以及生活态度对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的启示,教导我们珍惜时光,平衡内心,追寻真实的喜悦和安宁。

陶渊明的品行

陶渊明的品行

陶渊明的品行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高尚的品德楷模。

陶渊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

他勤奋好学,深爱诗文,刻苦钻研,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学技能。

他的诗文富有深刻的哲理和感人至深的情感,一直被后人所推崇和传颂。

陶渊明热爱自然,善待动物,他曾经说过“山木自寂,而鸟兽犹言”,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之情。

他还喜欢养鸟,曾经写下了“屋角东南飞过燕,又是槛前一只鸟”的诗句。

陶渊明品格高尚,他一生以诚信、正直、宽容、谦虚为处世之道。

他深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坦荡清正,绝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

总之,陶渊明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高尚的人格典范。

他的品行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启示后人追求卓越的品德和文化素养。

- 1 -。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隐逸林泉,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隐逸林泉,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理想。

历经世事沉浮之后,莫不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

赏奇山异水,处江湖之远就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在这里生命得到超脱,灵魂获得安慰与升华。

隐逸诗文则以寄情山水为主,写诗人对山水的审美,抒发隐逸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隐而吟咏,留下了众多后人叹为观止的隐逸诗文!对于隐逸生活,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早已有了,如隐逸的文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楚辞》:《楚辞》中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开创了源流,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其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则是东晋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元亮,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由于陶渊明出身于封建文人家庭,受儒家思想影响,正如孔子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他把出仕看作弘扬“道”的一种途径,目的在于辅佐君王以教化百姓。

而当有志于“道”的君子面临现实的“无道”无能为力之时,则应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隐居以求其志”。

所以在其22岁时怀着“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开始出仕。

对理想的执着与黯淡的现实往往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追求、失落与痛苦都在歧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此以后,他出仕为官,失意而归隐,在不断出仕和归隐中,他认识到了当时乱世,知道自己的志愿无法实现,并且感到质性自然,于是他采取了同统治者不同流合污和洁身远祸的态度。

另外影响陶渊明的是老庄思想,他的核心是“自然”,它强调尊重万物各自的自由。

陶渊明将老庄的“自然思想” 践行为具体的生活方式与情感追求。

他为了保持个体生命的自然本真,他用率真坦白的态度处世,用自己的生活和诗歌诠释着崇尚自然的理想,“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种崇尚自然的理念使得陶渊明原本就喜爱自然的秉性更加勃起,于是当他毅然的选择了隐逸,从此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影响他的老庄认为道生万物,而万物之中,唯有自然,最能体现道的本质与真美。

内儒外道 儒道兼得——陶渊明的思想演变

内儒外道 儒道兼得——陶渊明的思想演变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2)一、生平经历 (2)二、陶渊明思想的演变 (2)三、影响陶渊明思想形成的因素 (5)(一)社会环境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5)(二)中庸之道对其儒道融合的作用 (6)四、陶渊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6)注释 (7)参考文献 (8)内儒外道儒道兼得——陶渊明的思想演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张磊磊指导教师王士君摘要: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并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流派,其处世哲学也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兼济天下,又有修身立德、独善其身的处世方式。

同时,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高逸闲淡,崇尚自然。

在他的一生中,其思想被儒家和道家所左右,但是从其思想本质上讲,儒家思想始终是其内在的精神实质,道家思想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并且在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下,陶渊明吸收儒道思想中的精华,加以融会贯通,把二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陶渊明这种内儒外道、儒道兼得的思想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陶渊明对于儒道思想的运用和融合被历代文人所推崇,其思想性格特点影响深远。

关键词:生平经历;思想性格的演变;儒道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庸之道;社会环境的影响;后世影响Intrinsic is the Confucianist but performance is Taoism, and theConfucianist and Taoism obtained-- The evolution of Tao Yuanming thoughtStudent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ZhangLeileiTutor WangShijunAbstract:Tao Yuanming is a Wei Jin time outstanding poet, is politely called ancestor of for the hidden leisurely poet, and he founded “the countryside literature” this literature school, he integrates social the philosophy also always to esteem for the people. His depth Confucian thoughts influence, both has positively integrates social the spirit, and wants to save the world, and has practices moral culture sets up Germany, to cultivate one's own moral worth gets along with people the way. At the same time, he is also deep idly the Lao-Zhuang thought influence, Noble elegant, leisurely and carefree elegantly simple, advocation nature. In his life, his thought controls by the Confucianist and Taoism, but says essentially from his thought that the Confucianist is always his intrinsic spiritual essence, the Taoism thought is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 and under the Confucianist Golden Mean's influence, Tao Yuanming absorbs the Confucian saying that in the thought the essence, achieves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two fuses well in together. Tao Y uanming this kind in meek outlet, the Confucian said concurrently results in the thought was decided by at that time the specific social politics culture environment. Tao Yuanming regarding the Confucian said that the thought the utilization and the fusion are esteemed by all previous dynasties writer, his thought disposition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is profound.Key words:Biography experience;Thought disposition evolution;The Confucian says the thought the collision and the fusion;Golden Mean;Social environment influence;Later generation influence引言: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处世哲学也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陶渊明和周敦颐的处世态度

陶渊明和周敦颐的处世态度

陶渊明和周敦颐的处世态度
陶渊明和周敦颐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们在不
同的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对后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
陶渊明和周敦颐活在不同的时期,但是他们在处世态度上却有一些相
似之处。

首先,陶渊明和周敦颐均以清雅自然、追求自由、不拘形式著称。

陶渊明偏爱隐居,喜欢独处、饮酒、写诗,并且主张追求真诚、自由、平和的心态;而周敦颐则主张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反对形式化崇拜
和追求名利,崇尚自然、平和、谦卑、自律的生活方式。

其次,陶渊明和周敦颐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陶渊
明在他的诗词中,经常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他反对当时的政治,主张以民为本,为百姓谋福利。

周敦颐则是一位思想家和学者,他执
着于推广古代文化和思想,不断强调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尤
其在对待外来文化时尤为坚定。

最后,陶渊明和周敦颐都主张自我反省和修身养性。

陶渊明坚信
自己是儒家思想的传人,他反复强调要吸取古人的经验教训,警惕自
己的缺陷和错误;周敦颐则在他的著作中强调人的精神修养和自我调节,主张亲自体验以达到心性升华的目的。

综合来说,虽然陶渊明和周敦颐活在不同时期,但是他们对于个
人生活方式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看法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性
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

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

论陶渊明的处世行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正式形成,学派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思想,深深影响了我国古代的历史,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名士有文章家陶渊明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处世行为方面,陶渊明有其独特的见解。

首先,陶渊明注重改正自己的失误,在他的《饮酒》一文中,他坦诚的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指出自己多次充斥着酒色,他承担了其责任,因此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严格要求自己,以免犯下同样的错误。

例如,他在《归去来兮辞》中以哀叹之情写下:“多愁善感,往往怀古,恨不能见先人,以共与之语!”这句话表明他对于自己已犯之过深有体悟。

其次,陶渊明教以责罚。

他将责罚当作一种有用的教育手段,并且他也一直在采取责罚的手段来严格自己。

他的《饮酒》自言自语:“若自此每日则勤修,不愿令有错,则安得今日之所酩命乎!”这句话表明他会定期检查自己,以防他犯同样的错误,在未来他也会施以责罚。

样,在《南郭子细作》中也写到:“尝细惩,必令师平。

苟莫及时,自受责罚。

”这句话便是说明他会在不及时的时候对自己施以责罚,以便能够建立一个师道平衡的社会。

再者,陶渊明注重社会责任感。

在他的《赋》一文中,他写到:“予抚之,恤贫乏。

当抑矜夸,助惠赐。

”这句话表明他非常重视社会责任,他认为应该为贫困者提供援助,以及维护政治秩序,帮助有需要的人,以免发生社会矛盾。

同时,他也会敦促人们必须要做到节约,不要给贫困者施展他们的尊严,不要过度消费,以及不要使用奢华物品等等。

最后,陶渊明注重提升道德,让人们处世行事在遵守礼仪的同时,又能够把礼仪融入自身的理念和行为中去。

在《归去来兮辞》中,他写道:“宁可饮酒,知及止,唯圣人能如是!”这句话表明他认为人们应该在沉浸在外在的材料享乐的同时,也要尽量把道德融入其中,而不是为外在的事物着迷,例如饮酒,以免引起社会问题。

总之,陶渊明注重改正自己的失误,教以责罚,重视社会责任感,以及提升道德,这些思想都为中国古代社会所认可,深深影响着古代的历史,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章家。

陶渊明的思想特色

陶渊明的思想特色

陶渊明的思想特色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代表性作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他为人爽宣,安贫乐道;他的作品淳美平淡,物我丰融。

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他农村生活的情景,开创了田园体,为古代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的思想是儒家、道家,还是他家千百年来众口不一。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一个人,尤其是陶渊明这样一位哲学家、诗人兼具的杰出人物简单化。

品读陶渊明的作品,我们发现,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儒道是他思想的主要支柱,玄佛墨是其不可缺少的补充。

具体分析如下:一、陶渊明的出世与其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自然的理性化思想:生活俭朴、思想天真、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秉要执本、清虚自守。

这一切与陶渊明的自然观恰恰不谋而合,他的为人处世与诗歌作品,可谓把道家发挥到极致。

他的“自然”首先表现在他的诗歌作品的语言上:“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锄禾归。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无一语不天然,清新如甘泉。

陶渊明的自然本性不是矫揉造作,而是情真意切的。

缕缕炊烟,萋萋芳草,浓浓香醇,涓涓细流都成为他情不自禁的理由。

陶渊明的自然人格更可贵的还在于他豪放旷达的生死观。

被认为是其绝笔的《自祭文》、《与子俨等疏》与其中年时拟做的《挽歌诗》无不流露作者的洒脱的生死观。

在几首诗中,它反复强调“天地赋命,有生必死”这种新陈代谢的人生观点,甚至认为天地把自己生出,让自己成人而不是成牛成马,是自己的大幸。

死只不过是一个人生于大块又溶于大块而已,何悲之有?更何况“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亦悲,他人亦已歌”呢。

所以他对死的看法是“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总之,陶渊明无论其归于自然及放达的人生观,还是似乎信手拈来不事锤炼的诗歌语言,都闪耀着其道家思想天然本色自由的光芒。

二、陶渊明的入世与其儒家思想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做过大官,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曾做过宫。

身处于这样一个仕宦之家,奠定了他儒家思想的坚实基础。

陶渊明生于晋宋易代之际,从小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的熏陶。

陶渊明和周敦颐的处世态度

陶渊明和周敦颐的处世态度

陶渊明和周敦颐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他们在文化、哲学和思想上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处世态度。

陶渊明的处世态度主要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提倡归隐田园,反对凭权谋利。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自在,过简朴的生活,不沉迷于功名利禄,而是在自然中寻求精神的净化和升华。

他的诗作“桃花源记”中,就抒发了他对避世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周敦颐则主张“致良知”,主张人们应该在内心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超越世俗的功利和欲望,追求人性的完美和道德的高度。

他认为,只有获得良知,才能真正地领悟天地万物的本质,理解宇宙的奥秘。

他在《爱莲说》中,通过对莲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高尚品质和纯洁心灵的追求。

综上所述,陶渊明和周敦颐的处世态度都强调了“自我超越”和“道德升华”的重要性,主张人们应该在内心中寻求真正的自由和自在,追求人性的完美和道德的高度,这些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陶渊明的处世思想摘要:陶渊明年幼时,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藏书甚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藉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会了《老子》《庄子》,而且学会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然而政治的黑暗而压倒了“猛志逸四海”的人生理想,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最终选择了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

关键词:《桃花源记》思想矛盾崇尚自然自由和谐处世观念退隐的陶渊明除了结交知识层的素心人并与之谈文析义外,也常与田父野老交往,饮酒谈农事:“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生活在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笃厚的环境里。

正是有对这种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和总结,陶渊明更深入地了解到社会的黑暗、百姓的疾苦及广众的喜怒哀乐与诉求,进而让思想得到了升华,逐步形成了“桃花源”社会之理想。

一、《桃花源记》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在农村接近了人民,了解了人民的饥苦,与农村各层人民长期相处,休戚与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美好愿望十分熟悉和了解。

诗人在这基础上,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把他的理想形象地表现《桃花源记》里。

《桃花源记》描绘出了一幅人们所憧憬的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真诚相处,亲密互助的理想社会。

但桃花源的草图里生活着的并不是神仙,而是普通的、保留了真淳的一群避难的人。

如果说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与清浊,而到了《桃花源记》里设计的则是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民众的幸福了。

在这个“社会”里,“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人人都“怡然自乐”,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有的是富裕、和乐而安宁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池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建的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诗人指出这是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是桃花源中人们的先世为逃避赢秦暴政而开辟起来的一个新世界。

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

这实际表明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

这个世外桃源,集中地反映了诗人和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它和当时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诗人田园生活中理想因素的集中概括,是代表小私有生产者对造成战乱和贫困的封建社会所提出的抗议,它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的愿望。

它虽然仍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却启发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社会的黑暗,桃花源的理想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里就像是点燃了一支火炬,通过桃源,人们可以对照自己生活的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从而激励人们奋起反抗。

世外桃源是陶渊明幻想出来的一个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一个平等仁爱的乌托邦。

世外桃源是生活的福地,更是心灵的净土,是无为而治的美好家园,是老子迷恋的“小国寡民”。

世外桃源就像一面镜子,以它灿烂夺目的理想光辉,反照出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充满剥削、压迫的罪恶本质。

二、思想矛盾1.儒家的“用世”思想与道家的“避世”思想的矛盾。

他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

这极鲜明地反映了陶渊明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懂得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更明白儒家标榜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我们看他的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之五)显然,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报负,梦想建功立业,展翅高飞。

但是,他的理想并未成为现实。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之二),表现他曾经也有过功业未竞的焦虑。

尽管他后来极力遮掩这一点,声称出仕只是为了糊口养家,但我们可以明白他的初志并非如此。

只是经历了仕途挫折后,他才归隐田园,并不是真的忘怀了现实,生来就要作隐士。

归隐田园,是对黑暗现实的另一种抗议。

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主张“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隐士出现的本身,就已证明了当时的现实是“天下无道”。

陶渊明的田园诗,既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又表现了心理上闲适自得的一面,特别是庄子顺应自然的宇宙观,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忘却世事,精神深处常常进行着“独善”与“兼济”、“出仕”与“归隐”的激烈斗争。

他的诗句“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为什么有这种焦虑呢?正表明“仕”与“隐”的思想互相在斗争,他怕某一天改变心意出去作官,而辜负了现在的志向。

2.苦难的社会现实与乌托邦理想的矛盾。

这深刻反映在《桃花源记》之中。

桃花源的理想显然有孔子“大同”思想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痕迹。

但它的产生,不仅仅是对孔子、老子思想的简单复制,而具有时代特征。

天堂的影子在人间,“桃花源”的设计正表明了当时广大人民摆脱苦难,建立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东晋末年,士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人民背井离乡,逃避山林。

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与农村各层人民长期相处,休戚与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美好愿望十分熟悉和了解。

诗人在这基础上,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但是,桃源理想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这一点陶渊明也有自知之明,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再也找不到了。

即使如此,桃花源的理想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里点燃了一支火炬,通过桃花源,人们可以对照自己生活的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从而激励人们奋起反抗。

三、崇尚自然1.陶渊明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

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

其政治抱负,本是继承着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归隐后却实践了“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

陶渊明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

“悠悠上古,厥价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时运》)。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纂”(《饮酒》)。

在这种“自然”的社会中,人人自耕其食,真诚相处,无竞逐无欺诈,甚至无君无臣。

然后上古之世,悠邀难求,世外桃源,也无处可寻。

陶渊明只能把淳朴的田园生活,作为他的社会理想的比较现实然而十分有限的寄托。

2.陶渊明崇尚自然,首先是其本性使然,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其次,魏晋时期,社会动乱,政治风云迭起(“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玄言盛行,老庄的隐逸是一种自我保全、超然绝俗的生活方式,这契合了当时士族文人的心理,为此出现魏晋名士追求遗世脱俗的风气,这一风气也影响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心志。

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玄言诗与玄学对其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不过,陶渊明自觉而巧妙地克服了玄言诗“理过言辞,淡乎寡味”的缺陷,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境。

崇尚自然是玄学思想的内容,其影响所及就是进一步确立了以“自然”与“美”为上的审美理想。

“自然”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是指一种状态,即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而非近代所指的与人类社会相对的自然界。

“真”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老子把“真”视为道的精髓、修身的极致。

而庄子对“真”有更明确的界定:“真者,精诚之至也。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于俗,故不足”(《渔父》)。

即“真”是一种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这境界是受之于天,性分之内的,自然而然的。

这样以来,“自然”与“真”有相通之处,它们不仅属于抽象理念的范畴,又属于道德的范畴。

四.自由和谐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其五)诗人避开了达官司贵人的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境。

这是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的写照,透过文字我们看到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隐者形象。

静谧的山林和倦飞的鸟儿与诗人问答,这时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

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极力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愿望也可表现一斑。

陶渊明反复地歌咏田园风光的纯洁和田园生活的淳朴:“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

陶渊明是一个精神生活非常丰富的人,实际生活的痛切体验和老庄崇尚自然思想的深刻影响,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理想:他主张任真自得,认为精神上的压抑和束缚都是违反“自然”的,故而视官场、仕途为“尘网”、“樊笼”;他反对欺诈和虚伪,向往一个世风淳朴、笃厚的社会,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真诚友爱,“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他反对浮虚放纵,认为“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和刘柴桑》),提倡过俭朴而充实的生活。

总之,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

这样的理想境界与他从小熟悉、喜爱田园情景十分相近。

在长期清贫、寂寞的耕读生活中,诗人更是不断地从自己切实的感受中去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质朴的美,以此获得精神上的支持。

就像他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中领会到“真意”一样,诗人也在或弄琴读书,或斟酒自酌,或灌园种蔬……这种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仿佛走入理想境界。

所以他说:“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和郭主簿》其一)2. 陶渊明身上既有魏晋名士的风骨, 更有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品性。

因为乐道, 所以能够安贫和固穷, 因为崇尚自然, 他能够求得身心的和谐, 以及心灵的安顿, 他是矛盾的, 他又是统一的。

他善于思考, 又能够将思考的结果付诸实践陶渊明的思想核心是崇尚自然, 而“和谐意识”正是萌发于他的自然观念。

古往今来, 人们对理想社会形态有过许多大胆的设想。

儒家的理想社会形态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道家的理想社会形态是: “小国寡民”。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儒家社会理想形态过于理想化, 忽视了个人合理的利己欲望和本性。

道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形态则过于消极, 排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拒绝时代潮流以及人类的社会化过程。

陶渊明在接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同时, 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理想: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