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的原型理论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概述珍藏版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概述摘要:神话原型批评作为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文学批评方法,自觉地借鉴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力图寻找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成为一种重要的批评方法,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叶舒宪等人的努力下传入中国,一时蔚为大观。
在梳理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础上,从神话和原型的概念入手,介绍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心理学理论,进而介绍该派权威弗莱及其《批评的剖析》,最后介绍该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从而对该理论的整体框架予以说明。
一、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二十世纪被称作是文艺批评理论的世纪,苏俄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读者批评理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批评等方法在不同时期都获得了巨大发展。
英美新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在20世纪初兴起,随后不断发展壮大,影响文坛长达近半个世纪,该方法注重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尤其是文学语言,但这种过分琐碎的方法也在后期显示出其不足。
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批评的式微,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兴起,并逐渐代替新批评成为主宰文坛的批评方法。
二、神话和原型的概念在进入该理论的具体叙述之前,有必要先把“神话”和“原型”的两个概念阐释清楚。
“神话”的概念由来已久,一般泛指关于神或者是其他超自然的故事,有时也包括神话了的人。
一个民族的神话往往能够从侧面反映该民族的历史。
这些神话仍然被后人们不断阅读着,并且受其影响。
那么民族神话可以看作是该民族的精神特征,是其永远追寻的自我意义。
神话--原型批评把神话作为仪式和梦幻的文字表达方式,使仪式获得意义,梦幻具备形式,所以神话是文学作品的结构原则。
“原型”一词在古希腊哲人的著述中已经频繁出现。
原型又被译为“原始模型”或者“民话雏形”•近代原型的概念出现于十九世纪下半叶,一般是指作品中自古以来反复出现的比较典型的文学形象(如主题、意象、叙事方式等)。
三、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神话原型批评作为一种理论,是建立在人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他自觉的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并最终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文学批评方法。
荣格的基本理论
任何带有无意识的心理内容,总是会在梦中出现的,阿尼玛也是这样。荣格曾经描述了阿尼玛发展的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形象,分别为:夏娃——海伦——玛丽亚——索菲亚。
4、 人格面具
在分析心理的意义上说,人格面具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我”,我们所表现给别人的我们自己。“Person”一词源于演员所戴的面具,用来表示他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他人的不同;但是,所扮演的角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演员本人,或者说,我们的人格面具并非就是我们真实本来的自己。
夏娃:往往表现为男人的母亲情结;
海伦:则更多地表现为性爱对象;
玛丽亚:爱恋中的神性;
索菲亚:像缪斯那样属于男人内在创造源泉。
2、 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被其阿尼姆斯所占据的女人,则会失去很多女性的色彩。但是能够辨析与关注其阿尼姆斯存在的女性,则能够从这原型的意象中获得积极的力量。
荣格的斐乐蒙,也就是荣格自己的内在老人,实际上,所有的原型意象,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梦中,也可能以其他象征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梦的分析来了解分析我们的原型意象,也可以通过积极学的基本理论
(一) 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用荣格的原型理论解读《黛西米勒》作品中的主人公
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somehow means rebirth for him. “I cannot see what flowers are at my feet, /Nor what soft incense, hangs upon the bouths, /But, in embalmed darkness, guess each sweet/Where with the seasonable month endows/The grass, the thicket, and the fruit-tree wild;”When he fell into that darkness, he can smell perfume of beautiful flowers and he can touch fruity trees, hearing the elegy that nightingale sings for him. It seems a happy thing for Keats to free himself in music, in poem, in beauty. His pious attitude towards death reveals his sincere love to life. The seventh stanza is the transition of his coming back to the reality from his imagination. Although nightingale’s voice can comfort the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 miseries, nothing can be eternal in the world. “Forlorn” in the last stanza break his fancy. Keats can’t distinguish whether it is the truth or just a dream. Nightingale’s voice disappears with beautiful illusions and sadness swallows the poet again, which emphasiz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ife and death. The poem ends with an acceptance that nothing can last in life and that death is an inevitable part of life.6. ConclusionWhen we read this poem, it seems that the poet is a nightingale. He lies in a peaceful forest and comforts other lonely sorrow heart with his songs of soul, which affect us deeply. Ode to A Nightingale not only deeply expresses the poet’s miserable life but it also deeply expresses the poet’s desire for life and beauty. In the contradictory situation of sufferings and happiness, illusion and reality, life and death, Keats created an ode to life with a pure heart.References:[1]傅修延.济慈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2]胡瑞霞.自我灵魂的歌者——约翰·济慈《夜莺颂》赏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1):61-62.[3]刘翔宇.和谐礼赞——《夜莺颂》赏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74-76.[4]肖文琦.生命的礼赞——济慈《夜莺颂》三大矛盾赏析[J].文学界文学评论,2010(2):14,18.用荣格的原型理论解读《黛西米勒》作品中的主人公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齐月【摘要】亨利·詹姆斯,现代小说大师,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从荣格原型理论解读《一小时的故事》
知识文库 第06期25从荣格原型理论解读《一小时的故事》张 咪《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
它讲述了主人公马兰德夫人在听说丈夫去世后的一系列情感变化和心理动态。
本文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基础,运用人格面具和阴影理论分析马兰德太太在一小时内的情绪变化。
本文深入挖掘了她的内心世界,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更成熟的解读。
1 荣格原型理论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主张,人格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意识是指个体可以感知的部分,以自我为核心。
个人无意识是个体被压抑或忽视的地方。
集体无意识是一个更深的层次,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
集体无意识所构成的主要内容是原型。
荣格描述了几十种不同的原型,其中最突出的是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本文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基础,运用人格面具和阴影来分析小说中马兰德太太的心理动态。
人格面具指我们向世界所展示的面具——是人们的社会人格,一种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人格。
阴影指人性的阴暗面,它与人格面具相反,是人性中不被社会和他人所接受的一面。
人格面具压制着阴影,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
然而,阴影并不会完全受人格面具的压制,存在着爆发的可能性。
2 《一个小时的故事》凯特·肖邦是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
肖邦以描写女性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而闻名,她的作品一直是国内外文学评论家的研究热点。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该故事描述了马拉德夫人在得知自己丈夫去世的消息后的一系列情绪变化。
批评家们常常从女性主义、象征主义及其写作技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却忽略了马兰德夫人女性意识觉醒的原因。
本文将从荣格的人格面具和阴影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该作品,深入了解马拉德夫人的内心世界和她的人格变化,从而使读者对该故事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成熟的理解。
3 马兰德夫人的人格面具和阴影荣格曾说过,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处于不同环境中的某人,就会发现他会在不同的场合中浮现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性格。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解读
摘要:文学的魅力在于创造无限的角色,更在于深入读者的内心,进入读者内心不愿打开的黑暗之处,揭示人类无意识中所蕴涵的激情,引起共鸣。
文学与心理学也联系紧密,因为文学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各自的原型。
文学原型可以带领读者走入心中黑暗的深处,并带领他们的意识走向光明。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原型艺术无数次,我们在文学的世界里流连忘返,因为一个词而魂动心惊,为一句话而泪流满面。
那些词语和句子仿佛与我们的血脉相连,尽管它们也许出自遥远的国度和陌生人的手,但是它们却如同特地为我们写的。
它们夹卷着我们,使我们在漩涡的中心挣扎却并不愿意脱水而出。
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从水中走到了岸边,因为那些词语和句子是来自于生命的,来自于一个个由血肉构成的生命构成的内心隐藏着的秘密的激情,它们以锋利的刃直接切入到内心之中我们从没触及的部分,将我们内心中被黑暗屏蔽的激情暴露在光明之中。
这种激情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所独具的,它不是属于这个人或者哪个人而是属于整个人类。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很偶然地被感动而不能自已。
那些词语和句子,虽然它们很偶然地出现在某个人的笔下,然后又很偶然地被我们读到,但是它们的身上积聚着整个人类的感情,承负着整个人类的命运。
这样的词语和句子即使是用非常细微的声音,同样也能够激起所有人的共鸣。
在荣格看来,文学之所以有着如此激动人心的力量便在于它可以走入人内心原本的黑暗之处,揭示出人类集体无意识中所蕴涵的激情,而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
荣格便是从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文学的这种魅力。
一、集体无意识与原型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主要是个人长期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中受到压抑的心理内容。
而荣格则从考古学、人类学和神话学的角度上,提出了“集体无意识”这一概念。
他指出在一些即使从来没有相互接触、相互交流过的不同的文化中,也常常存在着一些相同的原始意象,在这些共同的原始意象背后,一定有它们赖以产生的共同的心理土壤。
荣格的原型理论
荣格的原型理论(2014-09-09 20:15:10)荣格,是⼼理学史上⼀个⾮常有个⼈特⾊的⼼理学家,他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医学临床实践所获得的经验,更是把视⾓投向⼀些容易被⼈忽视的⼈⽂社会领域,他对于亚洲、⾮洲、欧洲、美洲的宗教、哲学、神话学、⽂学艺术、考古学、⼈类学等领域进⾏了⼴泛的探讨和研究,从中他发现了许多相似的内容。
在提出了集体⽆意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原型的概念,原型是集体⽆意识的内容,在空间上它超越个体存在于整个种族之中,在时间上它经历了⼈类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遗传代代相传,它是先民不断重复的⽣活经验的遗存。
⼀、原型理论的主要内容荣格在对其⼤量研究资料的整理中抽象出了⼤量的原型,如出⽣原型、再⽣原型、巫术原型、英雄原型、⼉童原型、树林原型、太阳原型、⽉亮原型、圆圈原型、武器原型、骗⼦原型、上帝原型、魔⿁原型、智叟原型、⼤地母亲原型等等。
荣格认为有多少种典型情境就有多少种原型存在,所以说,原型覆盖了我们⽣活的各个⽅⾯,荣格的后半⽣也⼀直在发现、证明众多原型的存在。
其中最主要的,与我们每个⼈的⽣活最为紧密联系的有四个:1、⼈格⾯具(persona)⼈并⾮独⾃存在于世界之中,⽣活中的⼀切都需要与其他个体建⽴联系,在交往中学会投合他⼈期望可以使得交互更加顺利,最重要的是能更加容易地从中获得⾃⼰所需的利益。
这就是⼈格⾯具,“⼀种为了适应环境或个⼈利益⽽存在的功能性情结。
”[1]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中,有些⼈在社交场合往往容易表现得拘束、焦虑等,那是因为他们的⼈格⾯具并没有获得很好地释放与发展。
在当前的社会中,社交似乎成了⼀件必须的事,⼈们也热衷于如何发展⾃⼰的⼈格⾯具,不过,荣格曾批判过当时欧洲社会⼈们“⼈格⾯具的膨胀”的问题,他指出,⼈格⾯具只是“虚假个性,⼒图使得他⼈与⾃⼰相信⾃⼰是有个性的,⽽事实上正相反,他仅仅是在扮演着⼀个通过他⼤众⼼理得以发⾔的⾓⾊。
”[2]⼈格⾯具并⾮真正的⾃我,如果⼀个⼈过分地沉浸于⾃⼰所扮演的⾓⾊,⾃我认同于⼈格⾯具⽽以⼈格⾯具⾃居,那么⼈格中的其他⽅⾯就会受到压制,从⽽引发精神上的紧张状态。
王志涛--荣格的十二个人格原型
王志涛--荣格的十二个人格原型昨天网易云音乐的荣格性格测试刷屏了,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在分享这个题目:荣格的12个人格原型原型(Archetype)一词起源自古希腊语。
一个词根(Archein)的意思是“起源的或者古老的”,另一个词根(Typos)则指“式样,模型或者类型”。
组合起来就是“最初的式样”,可以是针对人、物或某个概念,其他与之相似的都是从它衍生、复制、仿造、模仿出来的。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经在他的人类心理学理论中用到过“原型”的概念。
他相信,“原型”以神话角色的形式,在全世界的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中存在着。
原型体现了我们进化过程中一些基本的人类形象,很自然地,这些原型能够唤起人类深层次的感情。
尽管事实上有许多不同的原型,但荣格定义了能够代表人类基础欲望的12个主要的类型。
每种类型都都有它自己的一组价值观,意义论和性格特点。
同时,这12个类型又被以4个为一组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自尊”,“灵性”和“自我”。
一个大类中的每个人格类型都拥有共同的驱动力,例如“自尊”里的每一个类型都被驱使去做那些被定义为体现自尊的事情。
如果不是所有人,起码大多数人在他们的个性构造中都包括多种原型,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只有一个原型起了决定作用。
了解有哪些原型存在于你自己或其他人,特别是爱人,朋友和同事,能够很好地帮助你理解其各自的行为和动机。
了解我们的人格原型,将会十分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背后的动机。
下面我们就将对这十二种原型进行简单的分析描述,快来仔细看看,边看边思考你是哪一种/哪几种呢?一、天真者座右铭:自由自在,不分彼此心愿:抵达天堂目标:开开心心惧怕:因为做了坏事或错事而被惩罚处事方针:去做正确的事弱点:因为单纯的天真无邪而感到无聊天赋:坚定、乐观天真者也被人认为是,乌托邦的,传统主义者,天真的,神秘的,圣人的,浪漫的,喜欢做梦的。
二、孤儿座右铭:众生平等心愿:与他人紧密相连目标:被拥有惧怕:被遗弃或是太突出处事方针:拥有平凡而坚定的美德,脚踏实地,平易近人弱点:为了融入团队或为了维持表面的人际关系而迷失了自我天赋:务实的,有同理心,丢弃伪装常人也被称为,好孩子,普通人,邻家小伙/姑娘,现实主义者,勤劳的人,可靠的公民,好邻居,沉默的大多数。
荣格的原型理论和原型批评
荣格的原型理论和原型批评继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在我国正在日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注意,文艺界对于荣格思想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惹人注目,它的种族心理积淀学说已经开始渗透到文艺界的众多领域。
而继荣格之后,原型批评已经初见端倪并日益完善,批评家们一改昔日近距离直视作品的习惯,开始“向后站”,从远距离处审视,力图把握文学作品的宏观体貌,寻找具体作品与时代及人类文化母体相联接的纽带。
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一“我的人生历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自我实现的历程。
”——C.G 荣格C.G荣格(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1900年在巴塞尔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先在著名精神病学家尤金·布勒雷指导下在苏黎士大学的精神病研究所任职,后来退职,自己开业。
1933—1941年任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心理学教授,1943年起任巴塞尔大学心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心理》、《分析心理学文集》、《心理类型》等。
荣格在早期临床实践中,创立了“词语联想”测试法。
他用这种方法去寻找和分析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隐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结”概念。
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荣格曾追随弗洛伊德五年,1913年终因和弗氏见解不合而与之中断关系,并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由于荣格热衷于宗教和神话,他的理论和思想具有较强的神秘主义色彩和超验主义。
总体上说,荣格的理论仍然是以弗氏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的,但也在许多基本概念和观点上对弗氏进行了重大的修正和发展。
如:他对无意识、力比多、自我等概念都作了新的解释。
他的关于“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影响很大,而且早已成为一般的常识。
数年以来,人们一直把他看作是一位观点与精神分析学的弗洛伊德学派相当一致的精神分析学家。
在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荣格发展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一开始,荣格把自己的学说称为情综心理学,而后又把它叫做分析心理学。
希腊神话原型
20世纪:漫游小说,法国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1932) 、美国 索尔•贝娄《奥吉· 玛琪历睑记》(1953)、《雨王亨德森》(1959)。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直接继承了荷马史诗《奥德赛》海上漂流的传 统,描写商人鲁滨逊海上遇险,独自在一个荒 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回到文明社会。 小说突出人与自然的斗争,人通过劳动获 得生存的条件。
希腊神话原型
一、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是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 原型(archetype)又译为“原始模型”或 “民话雏型”,这个词出自希腊文 “archetypos”。“arche”本意为“最初 的”“原始的”,“typos”意为形式。 柏拉图最早使用这个概念来指事物的理念 本原。他认为现实是理念的影子,理念是客观 事物的“原型”。
母子冲突最终爱与恨, 妇女在遭受丈夫轻视,社会地位逐渐丧失的 情况下,遂紧紧抓住儿女,通过控制儿女来 补偿自己丧失的地位、权利、情感和尊严。 归根结底是男女地位不平等,造成了母亲对 子女的情感专制与权威意识。儿子生活在母 亲病态的感情关怀下,由过分亲昵反目成仇, 造成母子冲突。
男性文化视点
两姐弟评价母亲的眼光已是男性文化视点了, 即女子应该恪守妇道,忠于丈夫,不可移情别恋, 放纵情欲。为此,维护男性权威的太阳神阿波罗, 竭力支持俄瑞斯忒斯杀母。他在法庭为俄瑞斯忒斯 辩护说:
“这是我所保护的人,……我来援救他也是应当 的。我来替他作证,并在我姐姐雅典娜所召集的法 庭上保护他。因为正是我劝他杀了他的母亲,并告 诉他,这在诸神看来是一种虔诚的行为,可以博得 他们的欢喜。”
在主持审理俄瑞斯忒斯杀母一案时,她说: “我不是母亲所生的人。我,一个处女,是从 我的父亲宙斯的头里跳出来的。因此我拥护父亲和 儿子的权利,而反对母亲的权利。” 她把杀母无罪的一票,投给了俄瑞斯忒斯。这 关键的一票,宣告了父权制最终战胜了母权制。
荣格原型理论的现代意义阐释
荣格原型理论的现代意义阐释荣格的原型理论是建立在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
集体性、普遍性构成了原型的基本文化内涵。
在现代社会,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为不同民族寻求文化的共同性、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途径。
原型的审丑与怀旧现代表征体现了荣格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和拯救现代文化的现实意义。
原型理论不会随着社会的转变、时代的变迁而被遗弃。
作为一种阐释理论其在文学、戏剧、电影、建筑、城市文化等多种艺术领域中不断丰富着它的意义阐释空间。
标签:荣格;原型;文化同一性;审丑;怀旧荣格的原型理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我国以后,大多的时候是作为原型批评理论流派的一部分被人们介绍与熟知的,当时的许多文艺工作者将原型理论大量运用于我国的文艺批评领域,掀起了原型批评的热潮。
但当原型批评理论的热潮过后,我们不仅要反思荣格作为原型理论的始作俑者,他赋予原型理论怎样丰富的元意内涵,他所提出的原型理论在现代社会具有怎样的意义延续性。
荣格在十九世纪向二十世纪的社会转型期提出原型理论一定有其时代文化表征。
本文从文化的审美视角对荣格的原型理论进行现代价值进一步的挖掘,并对其理论意义进行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荣格的原型理论的内涵是建立在他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基础之上的,这样就奠定了其宏观文化理论视角。
在荣格的美学理论建构中,原型理论是其最核心的部分。
荣格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所谓的原型。
“原型是典型的领悟模式,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遇见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是在与原型打交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原型虽然在具体文艺实践中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体现出一定的变异性,但就原型的元意义内涵,则是它的集体性、普遍性构成了其最基本的特征。
这也构成了原型最突出的文化基质。
荣格在他的原型理论中重点阐释了阴影、人格面具、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等原型。
那么我们去哪里去寻找原型呢,荣格认为,原型永久的存在我们的精神之中,但在具体的文艺实践中表现在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中。
探析荣格的原型理论[权威资料]
探析荣格的原型理论荣格在他的老师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启示下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并赋予集体无意识可见的外衣“原型”。
他认为人的心灵世界是无限广阔的,在个人意识之深层,还有集体无意识的存在,而集体无意识的呈现,则通过原型(原始意象)。
于是原型作为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实质以及集体无意识可见的外衣而被赋予新含义。
集体无意识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荣格对原型的论证,首先要对集体无意识进行分析。
荣格承认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论,但是他认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属于“个人无意识”,而在个人无意识的背后,还存在这一个更深的领域――“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超个体的,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包括“所有一切并非由个人后天获得而是由遗传并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的精神技能”。
为了使集体无意识更形象地表达与呈现,荣格提出了“原型”,认为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实质。
就如我们许多人都很害怕蛇、害怕黑的地方,但这种害怕并不需要通过人亲身去经历才能获得,当然亲身经历会更加加深这种恐惧感,但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恐惧心理呢?其实人们对蛇、黑暗的这种恐惧大多都是来自“先天的倾向”,即“原始的潜在意象”,是我们的原始祖先遗传下来的,他们对这些类似的恐惧有着千百万年的经验,于是这些经验深深地刻在人的大脑之中并被遗传下来,因此我们会出现这种无意识的恐惧。
荣格的原型本身只是一种天赋的可能性,没有具体内容,是一种心理模式,它不是一个个的具体的“行为图式”,而是一种纯粹的领悟“形式”,是先在的能影响后天行为的一种精神模式,一种对行为起某种引导、规范的心理图式。
原型的结构分析1.原型是类似于本能的原始模式荣格认为人生下来就带有某种潜在的心理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本能,或者说是一种精神的“本能”。
他认为,原型实际上就是本能的无意识形象,也就是“本能行为的模式”。
本能和原型共同构成了“集体无意识”。
这是他的基本概念和观点。
荣格曾经对于本能(生理本能)和原型(心理原型)有过区分,但他认为本能和原型在形态上有相似性,本能形成了与原型极其相似的形态,相似得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原型实际上就是本能的无意识形象,即本能行为的模式。
神话的隐喻人性的悲剧从荣格的原型论看《蝇王》的人物塑造及其意义
基本内容
《蝇王》是英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这部 作品以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为背景,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 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随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悲剧性事件。 在深入探讨这个主题之前,首先对这部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部小说中,戈尔丁创造了一群各具特色的儿童角色。他们都是正常的孩子, 天真无邪,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经历的特殊性,他们逐渐暴露出人性中 的恶。他们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成为了这个故事中重要的情节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是“猪崽子”,他原本是一个肥胖、胆小的孩子,但是在荒 岛上的生活中,他逐渐展现出他的智慧和勇气。他懂得如何在岛上找到食物和 水源,并且发现了岛上的秘密。他的成长和变化成为这个故事中一个重要的象 征,代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成长性。
而在这个故事中,最令人感到震惊的人物是“野人”。他原本是一个正常的孩 子,但是在荒岛上的生活中逐渐变得野蛮和残忍。他的行为让人们思考人性的 本质是什么,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恶会如何被激发出来。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拉尔夫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和 领导能力的孩子,被其他孩子视为领袖。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拉尔夫的领 导能力逐渐受到挑战。他开始质疑自己的决定,开始失去自信,甚至开始怀疑 自己的信仰。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拉尔夫的成长过程,也象征着人类在面对挑 战时的无助和困境。
最后,戈尔丁在小说中还通过场景、故事、意象等象征性的描写来深化主题。 荒岛上的热带雨林、海滩、洞穴等场景都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荒岛 上的热带雨林代表着生命的源泉和希望,而海滩则代表着死亡和绝望。这些场 景的描写不仅为故事增色不少,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戈尔丁对人性的 独特见解。
荣格原型理论的起源与演化
荣格原型理论的起源与演化作者:龚俊威来源:《商情》2013年第13期【摘要】20世纪人文科学发展史上,荣格原型理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原型理论出现以来,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原型理论的兴趣,原型理论也逐渐从心理学领域延伸到其他领域的研究当中。
要利用原型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原型理论有清晰的认识。
本文回顾原型理论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为原型理论今后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荣格;原型理论;起源与演化引言荣格及其理论自面世以来,给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医学心理学的领域而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发生了持久而又广泛的影响,国际上对荣格及其理论的关注和研究一直兴盛不衰。
而原型理论则贯穿了荣格一生的思想历程。
随着荣格的时间与理论研究的深入,原型理论的内容不断的丰富。
本文旨在理清荣格理论的出现发展以及与原型理论的演化,使读者能够对原型理论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1 原型理论的起源英语“Archetype”即“原型”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他的本意是“原始模式”或“某事物的典型”。
汉语日常用语中的“原型”,更多是指事物真实的“样本”,而本文所指的原型,为西方文化中的术语,是一个涉及哲学、神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并带有形而上意味的概念。
“原型”概念的出现及其演变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柏拉图从哲学角度运用“原型”概念,到20世纪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建立将其重新激活,“原型”的实际内涵不断变化,关于原型的古老性质,荣格是这样说的:“原型一词最早是在犹太人斐洛谈到人身上的…上帝形象‟时使用的。
它也曾在伊里奈乌的著作中出现,如:…世界的创造者并没有按照自身来直接造物,而是按自身以外的原型仿造的。
‟在《炼金术》大全中把上帝称为原型之光,这个词多次在狄奥尼修法官的著作中出现。
……原型一词未见于圣·奥古斯丁的著作中,但文中有此含义的。
例如他在《杂说》第八十三条中写道:…主要观点虽未形成……但确存在于上帝的思想中。
荣格原型理论
荣格原型理论一荣格的原型具有以下两种涵义:第一,原型是一种反应倾向,具有形式意味。
荣格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
其存在并不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经验,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从不会被意识到的。
荣格说:“……原型……不是以充满内容的意象形式,而是最初作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
”第二,原型还具有内容的涵义。
原型是具有形成具体意象(即内容)能力的形式。
在形成具体意象前,它是具体意象的构成倾向。
二原型的种类荣格所识别和描述过的众多原型中,有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智慧原型、英雄原型、大地母亲原型以及许多自然物如树林原型、太阳原型、月亮原型、动物原型,还有许多人造物如圆圈原型、武器原型等。
三荣格原型论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对原始意象的追寻从而为现代人找到一条返回人类生命、人类感性的最深泉源、最原初根基的途径。
所以在他那里,“原型”作为一个中介,不仅仅是手段,更是目的。
荣格对于“原型”的解释反复复杂有时又相互矛盾,比如他曾将原型比作柏拉图的理式,又曾将之比作列维布留尔的“集体表象”。
但前者显然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后者又倾向于一种具体意象;有时荣格将之与本能相提并论,而后者又显然缺乏人的主体性色彩。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现在将这一概念放在其整个集体无意识理论体系中进行分析,认为荣格的原型具有以下两种涵义:第一,原型是一种反应倾向,具有形式意味。
荣格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
其存在并不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经验,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从不会被意识到的。
通过遗传,每个人都可以从他的祖先那儿继承原型,但并不是说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或者说拥有他的祖先曾拥有过的那些意象,而是说,它们是一些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即人类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
荣格说:“……原型……不是以充满内容的意象形式,而是最初作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
”但是这些先天倾向(或潜在意象)的发展和显现完全依赖于个人后天经验。
自考美学 00037名词解释 1-7章全
1.1.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
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而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1.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关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1.3.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1.5.美学思想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1.6.美学学科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1.7.审美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1.8.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1.9.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10.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2.1.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要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2.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论荣格的原型理论
论荣格的原型理论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关系十分密切。
正如他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主要是由各种情节构成的,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感觉到。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所构成的。
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其独特的形式。
同时,荣格还提出,主要由原型所构成的集体无意识,具有一种与所有的地方和所有的个人皆符合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
由于集体无意识具有这样一种普遍的表现方式,因此它就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的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以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与行为。
在这种圆形心理学的意义上,荣格认为,历史中所有重要的观念,不管是宗教的,还是科学的、哲学的或伦理的观念,都必然能够回溯到一种或几种原型。
这些观念的现代形式,只是其原型观念的不同表现,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原型观念应用到了生活现实的结果。
荣格用原型意象来描述原型将自身呈现给意识的形式。
但是荣格也一直努力区分原型与原型意象的不同。
原型本身是无意识的,我们的意识无从认识它;但是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理解原型的存在及其意义。
于是,我们可以把原型意象看作原型的象征性表现。
通过其表现以及表现的象征,我们就可以认识原型。
比如,出生、结婚、死亡与分离等等,在其象征的意义上来说,都再现着某种原型的存在。
荣格说,无意识内容一旦被觉察,它便以意象的象征形式呈现给意识。
在其对“精神与生命”的论述中,荣格还表述过这样的思想,只有具有意象性并因此而可描述,一种心理实在才可能成为意识内容,即能够被描述。
在这种意义上,荣格曾高度赞扬中国文化,赞扬太极图与汉字,称其为“可读的原型”。
荣格认为,人生中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原型意象。
原型意象的数目在理论上是无限多的,但在实践中,有一些原型意象对形成人们的人格和行为更为重要,荣格对它们特别重视,这些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自性。
自考美学高频考点
自考美学高频考点1、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
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然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3、审美——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思想——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6、美学学科——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7、美学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8、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9、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0、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11、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神话——原型批评
形成原因
母氏氏族社会
父氏氏族社会
女 (依附,配角) 男(主导,主角)
一夫多妻
重男轻女 伦理纲常(三从四德;七出) 统治者宣扬
忠心不渝;痴情
负心
《雷雨》中对痴情女子负心汉原型的 置换
人物关系的置换:
早期作品
《 雷雨》
简单、单一
复杂多样
男女双方
夫妻、母子、情人
第三者
主仆、兄妹、劳资
女主人公在男子负心后的表现
模式”的抽样分析》 李俊国的《睿智与洒脱:任性纵情的狂狷者
形象》
黄子平的《同是天涯沦落人 ——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
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元代马致远的《青衫泪》、 现代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 当代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
落魄男女邂逅同病相怜——“同是天涯 沦落人”的叙事模式
原型既可以指原始模式、原始意象,又 可以指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作 品中反复出现的同类主题、情节、人物、 意象和象征
原型批评强调从神话、仪式和文学中寻 找出普遍、共同的原型,进而发掘积淀 在其中的种族的乃至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和深层心理特征
(一)寻找原型
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原型, 以发掘积淀在其中的种族以至人类的 集体无意识和深层心理特征,探寻文 学的共同规律。
早先原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雷雨》中的蘩漪:
消极无力
积极抗争
忧叹以终日,化为厉鬼 为自由爱情而抗争
寄托于虚无之中
付诸现实行动
社会传统力量的强大 女子的弱小
女子的独立和觉醒 时代的进步
(2)永生主题
两种叙述形式: 其一,逃避人间,返回天堂 对现实人间的厌弃,对理想世界、神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格的理论虽然听到过不少次,但是对荣格一直没有太多好感,当然,也没有特别的恶感。
只是他的理论实在太适合拿来发挥,以至于我从别人那里听到的版本不是太过浪漫主义,就是及其形而上学,就算根据常识判断,听起来也不太像真的……不过我对大多数理论都还是持相当开放的态度,因此当得知波士顿荣格学院有关于原型理论和萨满主义的讲座,并且内容还涉及生理心理,就决定去听听看。
以下的内容是部分听课笔记,主要是对于原型定义的讲解,因为这是最容易拿来发挥的概念,也是我一直感到比较困扰的部分。
而这位教授对于原型的定义,我觉得比较合情合理,仅供大家参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ited by Nocturn~清流from 安見閣()
荣格认为本能其实是一种典型行为模式,即当我们遭遇一定情况就会立刻做出特定的行为;而相应的,原型则是一种典型的理解模式,即当我们感知到一定事物就会立刻产生特定的理解。
原型和原型意象(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原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原型不是意象、图像,而是人类在千百年进化过程中留在神经系统、大脑和身体中的烙印,是对于特定事物的特定认知及模式化的理解。
原型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它包含以下成分:
* 意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原型”)
* 右脑内的认知模式
* 边缘系统内的情绪反应
* 荷尔蒙放出
* 身体/大脑的特征认知
原型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运作:看到特定意象(美女),该意象激活右脑内的认知模式(觉得她很美),边缘系统开始产生情绪反应(开心),进而开始排放荷尔蒙(兴奋了...),直至身体和大脑产生特征认知(想和她上床)。
这只是一个类比的例子,也许不太贴切,但能够大概说明反应过程。
其实,这个过程也可以反过来,事实上荣格认为其中任何一环产生反应都可以引起原型启动,比如YY也可以令
你荷尔蒙放出,生活开心也会令你保暖思淫欲,不过原型启动最终总会以产生特定理解表达出来。
另外,荣格还认为原型不是孤立的。
虽然荣格提到各种不同的原型,如阿尼玛、母亲、英雄等等,但同时荣格又相信,事实上这些原型又都是同一个原型。
字面的解释非常复杂,但我们可以把原型想象成一块带有全息图像的镭射玻璃,当玻璃摔碎的时候,不同的碎片的名字可能是阿尼玛、母亲、英雄、自性等等,但是当你把任意一个碎片捡起来看的时候,你会看到整个原型的图像,而不是单一的阿尼玛的图像或英雄的图像。
也因此,当你激活任何一个原型,或者原型的任何部分的时候,所激活的其实都是人所遗传下来的整个理解模式,这就好像我们念书不可能只念书里的某一行,走路也不可能只伸大脚趾一样。
原型不是人类特有的,动物、鸟类、昆虫都有原型。
荣格最喜欢用来说明原型的一个例子是关于丝兰娥(yucca moth)的。
这种娥一生非常短暂,它们根本没有时间从其他同类或者异类身上学习任何知识,而它们的一生又异常复杂,需要进行多次蜕变,最后还必须找到含苞待放的丝兰花产子。
丝兰娥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根本没有机会学习丝兰花究竟长什么样子,更不可能学到什么叫“含苞待放”,但是只要丝兰娥成虫遇到含苞待放丝兰花就必然立刻去交配产子。
它们显然天生就“认识”含苞待放的丝兰花,这种认知写在它们的身体系统里。
只要它们感知到丝兰花,身体系统立刻就会令他们产生应于此处产子的理解。
这种认识理解的典型模式(pattern)就是原型了,也因此,荣格在整个生物界都可以看到原型。
又由于进化论认为物种由低级逐渐进化到高级,荣格进而也相信,这些原型也会随着进化带入高级生物体内(既然某些生理结构是会进化进入高级生物的,比如人类仍然有爬虫脑和动物脑),因此理论上来说,如果我们对人类的原型拨茧抽丝,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最后是可以找到蠕虫时代就存在的原型的,即我们与蠕虫相同的部分。
更广义地来说,原型在不同层面可以有不同含义(当然,它永远都是“典型理解模式”),详情可见下表。
而在荣格的理论中,“情结”只是个人原型的体现。
荣格认为情结可以习得,其过程就和我们学骑自行车是一样的。
事实上,在荣格的理论里,情结完全可以被当成个人发展过程中与外界交互作用造成的神经系统变化形成的任意含有感知理解过程的模式,所以其实“骑自行车的过程”其实也可以被当作是一种情结,我们可以无意识产生感知理解的东西统统都是情结,应该说我们满脑子都是情结,没有情结我们简直没法生活。
而弗洛伊德的“情结”只是这些情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群情结被习得了,但其理解模式不适合当下的环境情况,甚至对人产生正确理解、做出正确反应造成障碍,所以我们不得不想法子改变它们(更可能的情况是制造出别的情结来代替它们),以便我们能够正常生活。
、
以下是一张不同层面原型模式及其体现的表:
在荣格的理论中,原型的概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荣格的整个下半生几乎都投身于对于原型的研究之中。
而原型之所以对人如此重要是因为——原型提供给我们生活的意义。
“意义”其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我们不知道“意义”是不是存在。
但荣格很确定,当我们根据原型来行动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意义感”。
这也是原型是先天理解模式的体现之一,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的神经系统天然地将有利于种群延续和进化的行为解释为“有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照看自己的孩子,当我们救出落水的朋友,当我们遇到心爱的异性,我们会感到生活是如此充实,我们的存在刹那间变得如此充满意义。
很少有人问那种意义感从何而来,他们只是跟随着他们本能去追逐,而荣格相信,这种意义,正是原型为我们定义的。
如果想对这方面有更多更精确的了解(毕竟,在进行专业材料翻译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可以到John Ryan Haule(这次的主讲人)的个人网站找Evolution and Archetype这本书,这次演讲主要就是讲该书的内容,并且主讲人已经把书的初稿放在个人网站上,大家可以随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