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材料力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 材料力 学》 教 学改革与探 索
解 咏平 ,贾 磊
(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3 1 )
摘 要 :通过 教 学改革 ,激发 学生 学习兴趣 ,提 高教
与不好 的检验 标准 在于对 学 习对象 的适用 与否 , 适 用才 是
最好 。基 于这 种想 法 ,我们 根据 现行 教学计 划 、学 生生 源
很 好 的教 学 效 果 。
关键 词 :材料 力学 ;课 程思路 ;实验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0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4 0 1 1 ( 2 0 1 3 ) 0 4— 0 2 8 4~ 0 2
维空 间 ,反而会抑 制学 生 的创 造能 力 。例如 ,在讲 第一 节 课 时 ,我们 先回顾 物理学 主要研 究 的刚体 的运 动 ,理论 力
再将结果 返回到实 际中加 以应用 的能 力。他不 同于 物理学 中的研究 物质运动普遍 形式 的力学 问题 ,也不 同于 理论力
强 度一刚度 ” 这条 主线 、截面 法作 为求 解 内力 的基 本 方
法 、小 变形作 为贯 穿 全课 程这 一 思路 ,让 学生 举 一 反三 ,
从而掌 握构件剪 切 、扭转 、弯 曲的 内力 分析 和变形 分析 方
2 重 视课 堂思 路
由于《 材料力学》 中的概念 、公 式 比较多 ,有其 完整 的
教学 体系 ,因此有 一定 的系统 性 ,但在 课堂 上我们 并没 有 拘泥 于其 系统 性 ,因为这样 不能 给学生 留 出足够 的 自由思
媒体 教学等 多种教 学手段 相结合 的综 合教 学模 式 ,起 到 了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第2 4期
甘 肃科技
Ga s in e a d Te h oo n u Sce c n c n l
l2 2 6 .
De . c
Ⅳ0 2 .4
2O1 0
21 0 0年 1 2月
《 材料 力学》 课程 教 学 改革 探 索
张 波
( 陕西理工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 系 , 陕西 汉 中 73 0 ) 2 0 1 摘 要 :材料力学》 《 是工科类学 生的重要 专业基础课 , 也是学 生们感 到难 以理解 和掌握 的一 门课 程。为此 , 者结 笔
欠 缺 , 生实 验课 动手 机会 少 , 生普遍 不重 视实 验 学 学
课。
1 教 学 内容 的改 革 探 索
1 1 优化教 学 内容 .
以往 由 于实 验设 备 数 量有 限 , 大部 分实 验 都是 演示性 实 验 , 主要 是 教 师 演示 、 生观 看 , 生 处 于 学 学 被动地 位 , 不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动 手 能 力 。为 培 养学
随着 计算 机在教学 中的普遍 运 用 ,多媒 体 教学
成 为一 种重要 的 教学 手 段 。 目前 , 可用 于制作 多 媒
手 段解决 工 程 问题 的能力 。但 现在课 堂理论 教学 与
实 验教 学脱 节 , 验课 时分 配不 足 , 验 内容 大 多是 实 实
验证 性 的 , 缺乏设 计性 、 综合 性 实验课题 。实 验设 备
合 多年教 学实践 经验 , 从教 学 内容 、 教学方 法及 教学
手段 等方 面 , 出该课 程 的改革 建议 。 提
环 的重 复 。
2 教 学方法 的改革探索
2 1 培 养学生 学 习兴趣 .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一、引言材料力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实验教学一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滞后、设备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对材料力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更好地配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二、改革的背景1. 实验内容滞后: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然而传统的材料力学实验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 设备陈旧:部分学校的材料力学实验室设备陈旧,性能滞后,难以支持面向未来的实验教学需求。
3. 教学手段单一: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依赖于实物实验,缺乏新型的虚拟实验、仿真实验等多样化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
三、改革的内容与措施1. 实验内容更新:结合材料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对材料力学实验内容进行更新,引入新材料、新工艺的实验项目,使实验内容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
2. 实验室设备更新:着力改善实验室设备,引入先进的材料力学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室的综合实验能力,确保能够满足未来教学发展的需求。
3. 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实验室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使实验室布局更加合理,实验环境更加安全舒适,为学生的实验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4. 多元化教学手段:引入虚拟实验、仿真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
四、改革的意义与影响1.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更新实验内容、设备和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3.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前沿的实验项目和使用先进的实验设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HEBEINONGJI 摘要:本文以我校为例,根据本科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结合笔者的实践,从材料力学实验课程的实验 设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李月振实验教学是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现行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等已不能满足 本科实验教学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 不到发挥,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 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文中根据当前材料 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完 善实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整体实力的提 升。
1实验教学现状1.1教学设备台套数量少,自动化程 度低我校材料力学实验室拥有60吨万能 试验机一台,电子试验机两台,扭转试验 机一台,仅有的设备已不能满足教学需 要;现有设备中有两台试验机的钳口还是 采用手动夹紧的方式,做实验时夹力小, 实验过程中试件会出现打滑的现象,夹力 大了,又会出现钳口抱死的现象,导致试 件无法拆卸,给实验过程造成了诸多不 便,久而久之,搁置不用。
1.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目前老师依然采用演示方法授课,学 生课前没有预习,课堂上老师直接为大家 讲解实验内容,然后按照实验步骤依次操 作演示,整个过程老师讲的很认真,忙的 不亦乐乎,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在老师的引 导下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大部分学生都在 开小差,整个授课过程无法让学生产生兴 趣,教学效果不明显。
1.3现代化资源没用充分利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和实验 步骤等老师可直接讲解,但实验试件在各 个阶段形状变化的情况只能通过在黑板 上画图给学生讲解,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 没有利用任何的现代化教辅工具,例如: PPT 课件、教学视频、挂图等。
对于老师来 作者简介:李月振,男,1985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 化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应用型本科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究
4 多媒 体 课 件 的 应 用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 传统 的教学模式是板书加简单模型演 示 这 样 , 课 教 师 的 板 书 要 占较 大 部 分 的 时 间 , 型 演 示 呆 板 , 任 模 不 生 动 。 所 以 笔 者 将 教 学 内 容 全 部 制 成 Pw ro t 件 。 直 观 o eP i 课 n 演示了力学在机械工程 中的应用 、 学在土木工程 中的应用 、 力 材 料 力学绪论 、 桁架 、 拉伸实验 、 压杆稳定实验 、 应力实验等 。特别 是 利用 多媒体技术 图文并茂和综合处理功能 , 可将一些力学实验 过 程 的演 示 实 验 适 时 播 出 , 以加 深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理 解 。 帮 助 学 生 理解掌握教学 中的难点 , 比在课堂上单靠语言去说明实验的结论 效果好 , 动画的效果 和作用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近几年
的教学 工作中全部采用 了多媒体教学 , 从学生反 映的情况 来看 ,
效 果 较 好 , 遍 体 会 到 学 到 的知 识 更 全 面 。 普
5 考试 方 法 改 革
Hale Waihona Puke 目前 我 校 《 料 力 学 》 程 的教 学 学 时 为 5 学 时 左 右 , 时 材 课 6 同 还 有 6 时 的 实验 教学 。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是 : 学 有些 概 念 比 较 抽 象 , 上 学 生对 工 程 实 际 知 之 甚 少 , 使 学 生 比较 难 理 解 , 加 致 故 学 生 的学 习 积 极 性 受 到 影 响 。 而在 我 国 高校 中 , 料 力 学 的 教 学 材 采 用 刘 鸿 文 主 编 的 教 材 较 多 , 校 也 采 用 此 类 教 材 , 材 中 , 学 我 教 教 顺 序 一 般 为 “ 力 求 解 一 内力 分 析 一 应 力 分 析 ( 度 问 题 ) 外 强 一 应变分析 ( 刚度问题 ) ”等。这是一个很重要 的教学思路, 在本课 程 的教 学 中要 始 终 贯 彻 。 因 为对 于 所有 的 工 程 构 件 , 是 一 个 最 这 基本 的分析过程 。理解 了这一思路 , 对于整个课程 的学 习可起 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 也能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 材料力学 》 里提 到的小 变形也是 贯穿全课程的一个关键思 路 。静力学中, 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 刚体, 没有考虑变形 。而变形 则是《 材料力 学》 重点研究 的内容 , 这一点 学生刚开 始很难适 应 , 可 以通 过举 例加深 对这 一概 念的理 解, 别强 调对小 变形 的理 特 解。在求解梁 的弯曲变形时, 用叠加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接受小变 形 的概 念 并 在 以后 的相 关 问 题 处 理 时 能 更 灵 活 运 用 。 3 加 强 实 验 环 节 《 材料力学》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 紧密 的课程 , 所以实 验 环节 的教 学 异 常 重 要 , 过 实 验 一 方 面 可 以促 进 学 生 对 理 论 知 通 识 的理 解 和 掌 握 , 一 方 面 又 使 学 生 能 自 己动 手 , 养 了学 生 思 考 另 培 问 题 以 及 自主 设 计 实 验 方 案 的 能 力 。 6 时 的实 验 教 学 过 程 中 , 学 结合本 校的实际情况对实 验课 做 了一些改进 。集 中安排 三次演 示 实验 , 只要求部分学 生动手操 作, 生演示轴 向拉压和三 点 向学 弯 曲等基本变形 的受力及 变形规律 , 以及材料在静载下 的力学性 能, 其它的实验 内容 f 横截面轴 的扭转 实验 、 如 四点 弯曲实验 、 悬 臂梁变 形测量 、 组合变 形的设计 和应力应 变分析等, 求学生 自 要 由组 合 成 小 组 , 自主 设 计 实验 方 案 , 分 利 用 开 放 实 验 室, 课 后 充 在 时 间 内 完 成 , 师 利 用 课 余 时 间 对 完 成 实 验 的 同 学 进 行 总 结 点 教 评 , 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进 加
材料力学创新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技术 , 增强力学分析意识 , 提高力学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1 材 料 力学 实验 教 学 的现 状 与 问题
除部分条件较好的高校在综合实验上做 了一定尝试外 , 还未
见 到真正意义上 的组合设计实验装置 。
2 材 料 力 学 实验 教 学 改 革 的 出路
加强实践教学 , 高创新 能力 , 提 是高 校人才 培养模式 改
革的重点和难点。材料 力学 实验教 学是 涉及面较 大的理 工 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实践教学环节 , 强和改进这一教学环 节 加 对巩固力学概念 , 加深理 论认识 , 了解力学 检测方 法与检 测
诿, 实验教学处于被动应 付状态 , 教学质量 得不 到保 障。 14 综合设 计性实 验项 目展。减少验 证性 、 示性 实 . 演 验, 增加综合性 、 计性 实验 是实 验教 学 改革 的重 要方 向。 设 但 由于力学实验加载测试方面的特殊 性 , 在综合 设计实验开
长期 以来 , 材料力学实验是作为材料 力学 课程教学的组 成部分配置资源 , 组织教学的。开设 的实验项 目主要有材料 拉伸 和压缩 , 弹性模量测定 , 材料扭转 与剪切模量测定 , 曲 弯 正应力 , 弯扭组合 , 以及 冲击 、 劳、 弹演示 实验 等。学时 疲 光
一
首先要确立一种观念 , 即加强实践 教学 , 培养创新 能力 , 既想和理 念。应该从那 种单 纯书院式 的课堂 教
要原因。
在独立设课的“ 学时 ” 问题 上争论 也没有多 大意义 。由于各
12 独立设课困难。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 建设的评估指 . 标体系要求“ 实验 ” 独立设课 , 许多高校也进行 了这 方面 的尝
启迪研究性思维的材料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启迪研究性思维的材料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材料力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材料的性能、应力、应变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传统的材料力学教学往往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实践和研究性思维培养,导致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不足。
急需对材料力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启迪研究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改革材料力学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可以引入教学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探索规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工程实例,让学生从实际中学习理论知识,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构建研究性思维培养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学校可以建立材料力学实验室或科研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独立设计实验的机会和条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定研究课题,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材料力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研究性思维。
三、开展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可以组织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与竞赛项目,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成果,激发他们的学科兴趣和创新活力。
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了推动材料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学校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学校可以开展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论文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对材料力学实验的兴趣不高、重视不够以及材料力学实验室条件不足、考核制度单一等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材料力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改革措施材料力学是工科机械类、土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好后序专业课程至关重要。
而材料力学的实验对于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理论知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实际上是材料力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科学创新思维能力起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从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到实验手段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实验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一批新开发的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逐渐走向成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还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教育者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1 实验教学的现状1.1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材料力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学生首先接受理论方面的知识,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因此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材料力学实验的重要性。
由于实验之前已经了解了理论知识从而知道实验结果,所以学生对实验普遍失去兴趣,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且,在材料力学课程的最后成绩中要么不考虑实验,要么只作为一种参考,这一现象进一步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
1.2 实验条件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而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实验人员却难以大幅度增加,这对实验教学的质量带来很大的问题。
并且,部分高校采用多处校区的发展格局,使得原本不足的实验资源进一步分散,使得材料力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响。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上实验课时往往很多人围着一台设备,使得多数人是在“看”实验,很少有机会能动手“做”实验,这样很难达到实验的目的,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了,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
浅谈对《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浅谈对《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的思考ﻭ《材料力学》是工科专业学生接触较早的与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力学理论指导。
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工程意识(安全和经济)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材料力学》虽然是基础课,但是一门较重要的课程,由于其公式繁多,理论性比较强,学习枯燥,这就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学方法及考1教学方法的核方式等方面作了探讨。
ﻭ1。
1 将生活和工程实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材料力学是为生活和工程服务的,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将生活和工程实例引入课堂与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意识到所学课程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性。
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强化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下列举了材料力学在教学中的一些生活和工程实例: 在讲材料力学任务时引入加拿大魁北克大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失稳突然倒塌的例子,提出稳定性要求的重要性; 劈木柴时,顺着木柴纹路劈易断,沿着横纹劈木柴不易断,提出各向异性的概念等.通过生活和工程实例的讲1. 2解,学生更容易吸收新知识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ﻭ针对杆件基本变形形式,利用对比方法,启发式讲授ﻭ杆件变形基本形式有四种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
研究轴向拉伸和压缩时,应用截面法先探讨梁上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然后研究轴力图,考虑单位面积上的受力情况引入应力的概念,材料力学要应用到工程中,考虑到安全性引入许用应力的概念.杆件轴向拉伸和压缩强度计算可以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强度校核,确定许可载荷,设计杆件截面尺寸。
同样的,按照对比、启发式讲授方法,剪切、扭转和弯曲变形也是涉及到内力、内力图、应力、许用应力、强度和刚度计算方面的问题。
利用对比方法,可以把零散的知识集中起来,既减少记忆量,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启发式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勇于思考和尝试,并验证自己的想法,会有成就感,自也会倍增,对教学起着积极地作用。
面向力学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面向力学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正值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材料力学作为力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材料力学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过于理论、缺乏实际案例分析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针对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是十分迫切的。
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涉及课程内容的更新与优化,还需要探索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材料力学课程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享和效果评估,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教学改革的成效,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旨在对面向力学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探讨如何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工程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践,能够为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材料力学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对材料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领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较为传统和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教学改革能够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创新和发展。
开展关于面向力学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学科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2. 正文2.1 材料力学课程现状分析材料力学课程作为力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一直扮演着培养学生对材料本质和性能的认识与掌握的重要角色。
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质和行为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在不同环境和加载条件下的行为。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天 中 学 刊
J un l f in h n o r a T a z o g o
、 . 6 No 5 bI 2 . Oc . 01 t2 l
材料力 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李继生 ,李远 略
( 黄淮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 3 0 6 0 0)
材料力 学课程 的抽象性较强 ,各部分 内容 间的连 为学生 的 自学 内容 ;对于位移 的求解方法 ,能量法在 贯性较差 ,教 学中还要兼顾课程 内在逻辑 的需要 、工 结构力学 中广 为使 用 ,此教学 内容应得到强化 ;挠 曲
程实 践的需 要和后续课 程的需要 ,这 为该课程 的教学 线 近似微 分方程 求位移的方法在后续课程 中的应用较
带来 了一定 困难 。同时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教 学内 少 ,与其他 教学 内容的联系也较少 ,可 略讲 或将其作
容 多而繁杂 ,课 时数较少 ,教学方法枯燥单一 ,教学 为学生 自学内容 ;对于 电算化 , 目前 面向教学 、科研 资源少 而不 全 ,这也直接影 响了该课程 的教学 。笔者 和 生产 已出现 了很 多分 析软 件 ,例如 力 学求解 器 、 T A De i NS S等 ,教师在教学 中应适 当 p 认 为 ,怎样 在有限的学时 内完成繁重 的教学任务 ,怎 MA L B、 lh、A Y 样有 效地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如何 采取 补 充这方面的 内容 ,并 引导和鼓励学 生使用 相关 软件 有效 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和教学效率 ,如何 完成作业 、设计 和实验 ,以此提高学生 的电算 能力 和 利用 有限的条件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课程基础理论 知识 应用能力 。 . 并能将 这些 知识应用到工程实 际中去 ,是 目前应 用型 22 改进教 学方法,注重学生学 习兴趣和能力的提 高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 习的最好 动机是 对所学材 高校 土木工程类专业材料力学课程教 学改 革中亟需解
浅谈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众所周知 , 材料力学是工科专业 的一 门重 要的专业基 础课 ,材料力学 实验是材料 力学课 程教学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 培养学生 动手 能力和创新 能力 的重 要环节 , 加深 是 对 基本理论和基本 概念 的理解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 且材料力 学实验与工程实际密切相连 。 的教学实验直 接在工程 中 有
Ji anJ i a 0 Y U Y l U
☆ 教 育 研 究 ☆l
浅 谈材 料 力学 实验教 学 的 改革 与发展
莫 晓 东 。 根 全 钟
( 广东工业大学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 广东 广州 5 0 ) 1 0 6 0
摘 要 :本文阐述 了 统的材 料力学实验教 学的特 点和现状, 传 分析 了材料力学教学 实践 中存在 的问题及 原因, 实际 结合
究; 钟根全( 9 2 ) 男, 东高要人, 究生, 18- , 广 研 助理实验师, 究方 向: 研 数值模拟 与实验研 究。
Theor y Resear ch
学 嘲嘲 —嘲 理 翻 鞠 论
实验。教师提供给学生几套 实验 方案 , 具体要求和实验 目 标 , 学生完成 由教师指定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的框架 让 下的实验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则全部由学生 自己完成 。
可把实验分为常规 型实验 , 综合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 1常规型实 验是 依据材料力 学基本原 理 、 合传统 的 . 结 材料力学 实验技术 , 以培养学生基本 实验技能为 目的。在
[力学性能,教学内容,过程]浅谈“材料力学性能”教学内容与过程评价的改革与实践
浅谈“材料力学性能”教学内容与过程评价的改革与实践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中对于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训练占据较大比重,对学生综合应用素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材料力学性能课程及实验承担着带领学生认识工程概念、熟悉工程流程、掌握工程技术的重要责任。
作为一门专业技能学科,材料力学性能的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升级、教学手段应用的多元化等都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议题。
一、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现状传统的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中,实验环节被视为理论传授的附属产物,以教师演示、学生验证为主要运作模式的材料力学性能课程实验无法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训练目标。
倘若依旧沿用此种形式化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会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潜能的激发造成遏制。
换言之,对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从普遍性维度看,当前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在目前的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中,实验环节的课程内容集中于基础力学实验,学生虽然拥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但却并未被给予动脑筋的探究空间。
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步骤机械式地完成力学性质实验操作,无法深刻理解力学性质实验的精髓内涵。
与此同时,学生基于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工程技术能力与素养得不到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由于个性化特点所可能萌发的创新火花也无滋生空间。
可以说,若干年无大变化的材料力学性能课程顺序与内容削弱了这一专业学科的操作魅力。
从教材时代性维度看,当前普遍使用的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材仍旧是初期的教材,其未能将近年来随现代化社会发展而发生的相关新颖知识予以添加、增补。
教材内容的落后性与教学方式的传统化的双重负面效应,不利于学生对此学科学习热情的提高与培养。
换言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材内容在体系架构、内容前后顺序等方面的调整与优化,对于教学质量的改善有深刻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现状问题集中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落后性、教学依据与课程教材内容的陈旧性两方面。
民办本科《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和优化探索
现象找到变形特征 和基本假设来推导应力公式 . 但现有 的教 学内容 普 遍偏重理论分析 , 缺 少对实验方法 、 手段 、 规范等的介绍和实践 , 感性 认识不强 学生对构建变形特点缺乏感性认识 . 必然对根据实验结果 所做 出的各种假设和结论感到突然和难 以理解 。只好生搬硬套 . 影响 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 . 实验教学在材料力学教学 中的地位 日益凸显 在培养应用 型人 才的要求下 . 初步尝试 材料力学实验单独设课 . 4 0 学时并给 出相 应 的学分 。 实验课时 占总学时( 包 括理论课时 ) 的2 0 % 左 右。 同时, 坚持 对 实验项 目进行不断的提高 , 把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 、 工 程素质和创 新 能力作 为课程教学 中的重要 目的。为了适应学生对工程化 、 实验教 学 的需要 , 同时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 自主编写《 力学测试技 术基础》 教材 . 作 为学生 的实验课课程教材 。 经过几年 的建设 . 现已拥有 约 4 0 0 平 方米的独立材料力学实验室包括机械性能 、电测应力分析等实验 . 这为任课教 师积极开展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提供 了重要条件 实验课是 材料力学的实践环节 . 通过实践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材料力学 的理论 和 实际工程 的联系 . 从而培养 、 锻炼学生 的动手 能力 和解决实际 问题 的 能力 . 提高了培养应用人才的标准。
4 采用“ 多媒体课件+ 板 书” 相结合 的教学方法 , 扬长避短
在材料力学课堂教学 中 .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 粉笔和黑板 . 其 最大 的优势是灵活 .教 师在课 堂上可 以根据学生 的响应随时调整教 学进 程, 或详或略 、 或快 或慢 , 有 的放矢 。 而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 . 其
’
【 摘 要】 对于旨 在培养应用型人 才的民办本科院校 , 针对机械 专业, 探讨材料力 学的教学方法和教 学内容。 对教 材 内 容进行 大胆改革和创 新, 积极探 索试验教 学、 优化教学手段 , 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浅谈《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进行 了初步探讨 。
1 根据 专业 特 点科 学确 定教 学 内容
为 了进一步优化教学 内容 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 研经验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 。 通过教学 内容的基础 性和 前沿 性 ,引导学 生形成终身学 习的思想 。对于不 同的工科专业 , 制定不 同的教学大纲和选择不 同的教材 , 同时教学的侧重点
专业教学和学 时要求建立课程 内容模块体系 。 对于土木工程 专业 ,弯 曲内力 、变形 、应力 以及梁的静不定 问题是重点; 而对于机械类专业 ,课程 的重点则是弯 曲强度、刚度和稳定
性 等 问题 。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地提 高教 学质量 。为了把考
试真正 变成调动 学生 学习积极性 ,培养 学生综合 素质 的方 式,笔者对现行的考试方法 、命题形式 、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进行 了改革 。把 由单一的考核成绩变为综合素质考核成绩 , 即平时考核与期中及期末考 试相 结合 ,同时将理论考试与实
创 新 。笔者 结合 教学 实 践 ,对 《 材 料 力 学 》课 程 的 教学 方 法
以通 过边复习边设问的形式:求解杆件内力的方法 是什 么? 静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与静定结构相 比, 静 不定结构 的特 点是什么?等等。在教学进程中 ,基于传 统教学的黑板和粉 笔是不可缺少的,尤其 是画力的图示时,要使 学生紧跟教师 的思路,明确工程简化方法 。此外 ,多媒体教学具有 生动形 象、容易接受 、节 省时间、灵活多样等优点 ,可 以吸 引学生 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 《 材料力学》课程 的一 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 , 在教学过程 中, 我根据具体情况 ,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 各取 所长, 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也 不 一 样 。根 据 重 点 不 同 ,对 教 学 内 容 进行 了 调 整 ,并 根 据
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综 合处理 ,编制 计算机 辅助教 学课件 ,能 逼 真 的 教 学 环 境 , 为 教 师 教 学
的顺 利实施提供 良好的保障 。材料力学在这方面 比理论力
学 更 具 优 势 。 材 料 力 学 中 涉 及 到 大 量 的 工 程 实 例 和 工 程 应 用 ,长 期 以来 , 这 些 内容 在 课 堂 上 讲 解 时 , 老 师 只 能 凭 口 头 进 行 说 明或 偶 尔 放 录 像 带 来 解 释 , 这 些 都 不 是 很 方 便 。 如 采 用 多 媒 体 教 学 系 统 ,在 讲 解 压 杆 稳 定 时 , 就 可 以 采 用 超 链 接 技 术 , 先 播 放 工 程 中 一 些 常 见 的 压 杆 失 稳 的 电影 片 段 , 再 通 过 电 子 教 案 讲 解 一 些 压 杆 稳 定 的 基 本 理 论 ,然 后
Absr ct Asaf rh rc ta : u t e oureo ft eThe r tc l e ha c , e ha c fM a t ra si loat c noog ・ asd o s e s fo h o e ia c nis M c niso re il sas e h l y b e c ureof h M t s c aiys c sM e ha i s pe i l u h a c n c ,Bu dnge i e i g, e r lum .Theta hngc t n n ta hig s se o e ha c a t ras t i i ngne rn P toe e c i on e ta d e c n y t m ft M c nisofM re il he
中 ,材 料 力 学 的 教 学 采 用 刘 鸿 文 或 孙 训 芳 主 编 的 教 材 较
浅谈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浅谈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摘要:材料力学是工科学生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随着学时的删减材料力学的学时越来越少,如何在极其有限的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
关键词:材料力学教学手段材料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实用性,它所涉及的内容与工程实际有着广泛的联系,而且它也与后续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学习了这门课,可直接应用于工程设计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而且学生毕业后能否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专业基础课的掌握度。
由于学时的删减和针对具体学生个体的差异,材料力学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必须加以改革、调整,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适应科学技术发展。
我们应通过优化材料力学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不断深化了材料力学的教学改革。
1 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中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会影响基本内容的掌握。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对基本内容作出适当的调节,对一些重点内容要精讲,对一些了解的内容点到即止。
同时改革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和严谨,突出内容的内在联系。
并注意到深度层次的划分,突出对工程实例的力学分析。
对于教材本人觉得现用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偏难,我们应该根据现行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总结教学工作经验,吸收现用教材的优点,编著一本适用于我们学校学生的教材。
新编教材应该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以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和学时减少的现状。
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些学习好的学生的需求,应该利用课堂一小部分的时间介绍一些偏难的内容和习题。
2 减少课后作业数量现在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应该力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基本消化所学内容,课后作适当练习加以巩固。
课后习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所有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简单基本的习题;第二类是偏难的习题留给对材料力学感兴趣的,学的较好的学生。
对布置的第一类作业要严格要求,及时检查和督促,发现问题要及时在课堂上讲解。
材料力学新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时 也布 置学 有余 力 的学 生利 用 A tC D软件 中 的 V A开发 工 u A o B 具, 编写绘制应力园 的程序 , 的同学编制的界面相当友好 , 有 不光 能绘 出应力 园, 还能输 出主应力和主应力位置角度 。在讲到能量 法求 变形一 章 时 , 布置 学生在 该 A tC uo AD软件 中或其 他 自己熟 悉的计算软件计算 出简支梁和悬臂梁 的挠度 和转角 。 学生在准备这些作业 的过程 中到网上查 资料 , 图书馆找各 到 种参考资料和有关文献等 , 了不少功夫。这样经过 自己的不断 花 深入细致的研究性学 习, 培养 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 过 这些课外活动 , 同学 能在 解题中一题多解 、 步骤清晰合理 , 显示出
中 图 分 类 号 : 6 23 G 4. 文献标识码 : A DOI1 . 6 /in1 7— 1 1 0 00 . 3 :03 9js . 2 8 8 . 1 . 0 9 .s 6 内容信息量不 断增 加和课堂 教 学学时不断压缩 的矛盾相对较 为突出 , 传统 的材料力 学教材和 方 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 的培养计划 , 同时也影 响到材料 力学的其 他后续课程 的学习 , 阻碍 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科研潜力 的发展。 根据 这一情况 , 们对材料力 学的教学 体系进行 了改革 , 我 取得 了 些 经 验 , 发 现 一 些 问题 。 也 1 材 料 力 学 新 教 学 体 系 新 的材 料力 学教学体系 , 主要 有下面几个方面 的变化 : 首 先 , 教学 内容 上 , 在 采取 了 由基本概 念一 基本变 形一 组合变 形一 综合 分析 , 循序 渐进 , 由浅人 深 的教学顺 序 。这样 能在不 同 的时间段里 , 多次重复讲解 内力 、 应力和变形这些重 要内容 , 使得 学生更加熟 练掌握这些 内容的计算方法和概念 。 其 次 , 体系上 , 在 与传统 的材料 力学教学 体系章节 编排 的顺 序不 同, 我们采取 的新教学体 系为内力分析 、 应力应 变分析 、 材料 力学性 能测试 、 压杆稳 定 、 杆类构件静 力学设计 、 能量法初 步 、 简 单静不定 问题 、 动载荷和交变应力 。教学 的主线为 内力 一应力 一 变形 一综合设计 , 而不是按传统 的拉 压 一 扭转 一弯 曲的基本 变形 为 主线进 行讲解 。这样 有利 于节 省课 内教学 时 间 , 快教 学进 加 度。 最 后 , 据 “ 、 、 、 、 ” 原 则 , 当 增 加 了一 些 新 知 根 浅 宽 精 新 用 的 适 识 、 内容 , 新 如在教 学 中增加 复合材料 、 断裂力学 、 材料 的塑性性 质、 可靠度设 计法等知 识点简介 ; 在讲授过程 中列举 大量工程 并 实际应用 的实例 。如在讲授 复合材料 时提 出大 多数学生喜 欢 的 N A篮球筐 和篮 板 问题 , B 为什 么姚 明和奥 尼尔 的大力 扣篮 没有 破 坏 球 筐 和 篮 板 , 大 多 数 学 生 知 道 是 复 合 材 料及 其 性 能 。有 些 让 感 兴 趣 的 学 生 会 上 网 去 查 询 该 材 料 的 组 成 、 能 等 内 容 , 而 满 性 从 足 自 己的 好 奇 心 , 是 我 们 的 教 学 目的所 在 。 也 2 考 核 方 式 改 革 的 探讨 ‘ 在材料力学新教学体 系过 程中 , 我们在教 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上也进行 了不断 的探 索 。在考 核 中, 我们采 取了多种 方式结合 , 不是采用期 末一锤定 音的方 法来 确定学 生的成绩 。对学生 的成 绩 评定 采用几 种考查方 式综 合 : 期末考 试 占7 %, 0 实验 占 1 % , 0 平 时 作 业 占 1 % , 堂 提 问 、 论 文 、 测 验 和 学 习 总 结 占 0 课 小 小 1 %。 有 时 也 采 用 一 些 开 卷 、半 开 卷 ” 0 “ 的考 试 方 法 。 撰 写 小 论 文 的 具 体 做 法 是 在基 本 内 容 即 将 完 成 时 , 论 文 题 将 目布置 给学生 , 由学生 自己拟题 , 时两至 四周 时间 。如 在讲 或 历 解 梁的应力一章时 , 布置学生收集工程实 际应用 中的梁 截面几何 现状 , 学生 用数码 相机或 手机 收集 了5 多张 图片 。有 农村 房屋 O 檩 的树木实 心园截面 , 闸闸 门门叶上的使用 T形 、 船 工字 形 、 L形 角钢各种 主次梁 , 输水 渠用的鱼腹形 梁 , 门式起重 机用箱形 截面 梁 , 轨的工字形 截面 , 钢 起重机 吊钩 的梯 形和工字 形截面等 。这 些 研究 , 给学生提 供 了很 多疑问 , 为什 么在不 同的工 程实 际要采 用这些 截面 , 为什么有些截 面明显的不合理 , 而工程 中仍在使用 , 给他们 增加 了很多遐想 的空 间, 为学生提供 了一个应用 理论 知识 分 析 和解 决 实 际 工 程 问 题 的机 会 。 由于现 在大多数学生都有 自己的计算机 , 而且学生对 于计算 机 也感兴趣 , 在材 料力学 的教学过程 中充分利用 这一特 点 , 动 调 他们对 于枯 燥的材料力学理论 的学 习兴趣 , 发挥他们 的特 长。如 在讲 到莫尔应 力园时 , 结合 莫尔应力 园绘制软件 进行 了教 学 , 同
《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材 料力 学是 一 门 理论 性 较 强 的专 业 基 础课 。该课 程
上轴 力 的 问题 ,对 于 求解 的横 截 面两 端 杆 件 可视 为 铰链
是理 论 力学 有 关知 识 的后 续 ,也 是 进 行 专业 课 教 学 的前 约 束 ,这 样 就将 材 料 力学 的问题 转 化 为简单 的理 论 力学
提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
具备 应用 材 料 力学 理 论解 决 T程 实 际 问题 的 能力 。 而 , 然 传 统 的教 学 方法 往 往忽 视 材 料力 学 与后 续 专业 课 程 之 间
丧 失 兴
关键 词 : 料 力学 ; 学方 法 ; 业课 ; 程 实践 材 教 专 工
中图 分 类号 : B 0 T 3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0 6 8 3 2 1 ) 7 0 3 — 2 10 — 9 7(0 0 1 — 1 6 0
Ex l r to n r ci ea o t h e o m ft a h n e h n c fm a e i l p o a i n a d p a tc b u er f r o c i g i m c a i so t ra s t e n
( 阳理 T学 院 土木 T 程 系 , 洛 河南 洛 阳 4 1 2 ) 7 0 3
摘
要: 《 在 材料 力学》 课 过程 中, 授 采用 “ 延伸 式” 学方法 , 教 阐述 了材料 力学 与理 论 力学及 后 续 专业课 之 间 的关 系。文
章通过 对 工程 实践 中所 涉及材 料 力 学问题 的讲 解和 分析 , 出《 指 材料 力学》 是一 门 实践性 很 强的 专业基 础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力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材料力学》作为工科高等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主要方面初步探讨改善材料力学教学效果的新途径,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合理运用多媒体以及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所倡导的学生主体作用。
关键字: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材料力学是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学习的重要基础课,它不仅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而且与工程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材料力学时认为内容多而抽象,不易掌握,特别是由于不能清楚的理解材料力学特有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而导致解题过程中困难重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材料力学的积极性。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材料力学的积极性,对其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极其必要,有助于培养出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较全面的高技术人才,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而服务,具有突出的社会现实意义[1]。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探讨改善材料力学教学效果的新途径。
1、改善材料力学教学内容
(1)改善理论教学内容
材料力学内容抽象,推导与计算繁琐,这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工程实例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知道所学的知识的具体用途。
如在讲解强度概念时,引入重庆綦江彩虹桥破坏实例更加形象的说明强度是构件抵御破坏能力;讲解稳定性问题时,引入毁坏的高压电线塔实例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稳定性是描述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在讲解轴向拉伸或压缩时,轴力正负的判断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在理论力学中所学的判断受力正负的方法在这里已经不再适用,然而学生长时间学习形成的思维定势阻碍了其对轴力正负的理解。
如下图所示沿m-m截面将一段轴分为两部分,初学材料力学的学生以左右两部分为研究对象得到的轴力的正负往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时重点强调轴力正负的判断不能沿用理论力学的判断方法,要向学生明确轴力的正负要看轴力是否
指向截面的外法线方向相同,相同为正,相反为负。
材料力学中像这样重点与难点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应该深入思考每个知识点,用独特的让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讲授每个知识点,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是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理论与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材料力学中的许多知识点只有配合实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
解低碳钢拉伸的力学性能时,如果结合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形象看到试件在各个拉伸阶段的变形特征,如:在拉应力超过屈服极限时,试件上会出现明显的滑移现象;在拉应力超过强度极限时,试件上会出现缩颈现象,这些比单纯的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大脑中想象各个阶段杆件的变形特征要好些,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使得材料力学一些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变得的更加形象化,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2、合理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
(1)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其所具有的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等特点全面的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所导致的枯燥课堂、知识点难于理解以及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恶性后果。
然而,多媒体教学有其缺点,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予以选择,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解工程构件需要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三个基本概念时,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具体的工程问题,使学生更形象的里解这三个基本概念,这比单纯的口授教学效果更好。
又如在讲解杆件基本变形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可以使学生更形象直观的观察杆件在变形前后的不同,进而总结杆件变形的基本规律。
在推导杆件拉伸、扭转变形的计算规律时,教师在播放动画之后应采用板书教学一步
步引导学生掌握每一个推导过程,最终得出结论。
(2)合理有效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
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使学生轻松学习和掌握课堂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2]。
在《材料力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解圆轴扭转破坏时,给学生举出身边常见的破坏实例以及相应的破坏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要时予以配合实验教学,让学生去找产生相应破坏形式的原因,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要将学生主体,使其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学生的主体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向人才,为社会乃至国家的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汪晓红.《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与职业, 2006 (30): 118-119.
[2] 杨贝贝,孙素. 涛浅谈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