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自首制度之比较

合集下载

中外刑法自首制度的比较研究

中外刑法自首制度的比较研究

中国刑法:自首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美国刑法:自首可以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 英国刑法:自首可以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 德国刑法:自首可以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 日本刑法:自首可以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 法国刑法:自首可以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
中国刑法:自首可以减轻或免除附加刑
外国刑法:自首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减轻或免除附加刑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自首的定义: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 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自首的分类:根据自首的时间、方式和内容, 可以分为一般自首、特别自首、准自首和坦白 四种类型。
一般自首: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 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美国刑法:单位犯罪中,自首制度适用于单位犯罪的所有责任人员 德国刑法:单位犯罪中,自首制度适用于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和间接 责任人员 日本刑法:单位犯罪中,自首制度适用于单位犯罪的所有责任人员
中国刑法: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外国刑法:自首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但具体规定因国家而异 比较:中外刑法对自首的刑罚减免效果基本一致,但具体规定有所不同 影响:自首的刑罚减免效果对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打击具有积极作用
比较:中国刑法对自首的附加刑减免效果更为明显 结论:中外刑法在自首的附加刑减免效果上存在差异,但都鼓励自 首行为
平等原则:自首制度应平等适用于所有犯罪行为人
公正原则:自首制度应公正对待所有犯罪行为人,避免偏袒或歧视
宽严相济原则:自首制度应宽严相济,既鼓励犯罪行为人自首,又对犯罪行为人进行适 当惩罚 教育与预防原则:自首制度应注重教育与预防,引导犯罪行为人改过自新,预防犯罪行 为的发生

论唐律中的自首制度

论唐律中的自首制度

论唐律中的自首制度
自首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框架中的罪行赦免制度,也是唐律中重要的一部分。

自首制度自上古以来就存在,中国古代君主政治制度的演变使的法律发展出一种制度让罪犯自首。

到隋古代,自首制度已经到达完善的阶段,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唐朝,唐朝的自首制度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自首制度是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在唐朝,自首的机会是为了使被告人避免被判处死刑或治罪。

当控方掌握不利于被告的证据时,被告可以自首来挽回即将到来的严重的法律判决。

只要被告能够坦诚地陈述他的犯罪事实,就可以减轻罪行。

其次,自首制度在唐朝延续了古代的罪行赦免制度。

唐律规定,罪犯如果比其他罪犯更早自首,并且坦诚认罪,那么他们便可以享受罪行减轻的待遇。

因此,自首制度提供了被告人自愿投案认罪的机会,而不必完全依靠政府的司法机关抓捕罪犯。

这使得这一制度具有了社会宪法层面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司法行为。

再次,唐朝实行的自首制度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审判程序。

自首制度提供了一种案件审理方式,使审判更加公平、公正,并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执行法律。

一般自首与准自首的区别

一般自首与准自首的区别

一、一般自首与准自首的区别一般自首也被称为普通自首,是指犯罪分子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余罪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属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一般自首二、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1、自动投案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于犯罪之后,被动归案之前,自行投于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所投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候交代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国家的审理和裁判的行为。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第一,自动投案须发生在尚未归案之前。

所谓尚未归案,是对自动投案的时间限定。

投案行为通常实行于犯罪分子犯罪之后,犯罪事实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以前;或者犯罪事实虽然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犯罪人尚未被查获以前;或者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已被发觉,而司法机关尚未对犯罪分子进行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以前。

另外,犯罪分子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查询、教育后,自动投案;或者犯罪分子因病、因伤或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件、电报、电话投案;犯罪分子在犯罪后,在被通缉、追捕的过程中,自动投案;经查实犯罪分子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去投案的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的,也应视为自动投案。

至于犯罪后被群众扭送归案的,或被公安机关逮捕归案的,或者在追捕过程中走投无路当场被捕的,或者经司法机关传讯、采用强制措施被动归案的,均不能认为是自动投案。

第二,自动投案必须是基于犯罪分子本人的自愿意志。

也就是说,犯罪分子的归案,并不是由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所造成的。

自动投案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出于真诚悔罪,有的为了争取宽大处理,有的经亲友规劝而醒悟,有的慑于法律的威严,有的潜逃在外生活无着,等等。

这些动机都不影响归案行为的自动性。

从相关案例浅谈自首制度

从相关案例浅谈自首制度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量刑制度,是惩罚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

关于自首的认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容易产生分歧,本文从几个案例着手,尝试厘清自首制度。

一、案例的引出我国刑法第67条明确规定了自首制度的构成条件、处罚原则。

正确地适用自首制度,对于鼓励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及时侦破和审理案件,以达到预防和打击犯罪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涉及自首认定的案件纷繁复杂,司法实践对自首的认定分歧在所难免,为此本文将从四起案件谈起从而对自首的认定进行几点思考:案例一:2009年5月23日,被害人陆某的妻子发现陆某失踪后,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经侦查,确认赖大光有重大作案嫌疑。

同月26日,公安机关电话通知赖大光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赖大光到达公安机关后,公安人员经对赖大光驾驶的轿车后备箱进行检查,发现有残留血迹,即对赖大光进行讯问,赖大光随即供述了杀害陆某的犯罪事实。

案例二: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被告人余某某以与他人合作经营为名,采取编造虚假合作项目等方法,共骗取他人人民币80余万元。

2010年1月22日上午,公安人员找到余某某的母亲江某询问相关情况,江某向侦查人员反映:余某某可能住在邻县表哥家中;侦查人员经过侦查,于当天下午3时许将被告人余某某抓获。

余某某被抓获时未作任何反抗,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

案例三:2009年10月23日,被告人梁某在自己经营的食品店内将店员韩某杀死后将尸体埋藏在菜地。

案发后,公安机关根据掌握的情况到被告人梁某家调查,从洗衣机中查获了带血迹的短袖衬衣。

公安人员据此对被告人梁某进行传唤,梁某面对短袖衬衣即供认了其作案的经过。

案例四:被告人盛某某因有抢劫嫌疑被通知到公安机关接受询问,但其不交代其犯罪行为。

在调查中,警方发现盛某某另有赌博的违法行为,即对其处以行政拘留七天的处罚。

在此期间,被告人盛某某以自首书的形式向警方如实交待了抢劫罪的犯罪事实。

论述自首制度

论述自首制度

论述自首制度一、引言自首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它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自动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罪行,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动认罪悔罪的行为。

本文将对自首制度进行全面论述。

二、自首制度的意义1.促进案件调查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2.减轻司法机关和社会的成本压力。

3.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中“从宽处理”的原则。

4.有助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改正错误,走向正确道路。

三、自首制度的适用范围1.适用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但不适用于特定严重犯罪(如恐怖主义、贩毒等)。

2.适用于初次犯罪和再次犯罪。

3.适用于主动交代全部或部分罪行,并如实供述情节和证据的嫌疑人或被告人。

四、自首制度的效力1.对于故意杀人等严重案件,自首不能免除刑罚,但能减轻处罚。

2.对于一般犯罪案件,自首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

3.对于再次犯罪的嫌疑人或被告人,自首可以减轻处罚。

五、自首制度的具体操作1.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全部或部分罪行,并如实供述情节和证据。

2.认真反思错误行为,并写出悔过书。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教育改造活动。

4.有关司法机关应当在案件审理中予以考虑,并在量刑时予以适当考虑。

六、自首制度的注意事项1.自首必须是主动的,不能是被迫的。

2.自首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假供述或隐瞒重要情节和证据。

3.自首必须是完整的,不能只交代部分罪行而隐瞒其他重要情节和证据。

七、结语自首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

它不仅有助于促进案件调查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减轻司法机关和社会的成本压力,还有助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改正错误,走向正确道路。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自首制度的作用,让它成为刑事诉讼中的一把利器。

论古代自首制度

论古代自首制度

论古代自首制度古代自首制度是指古代法律制度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犯罪嫌疑者自行投案自首的处理方式。

这一制度在古代的法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特点。

首先,古代自首制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的一些古代法律文献及实践中。

例如中国的《刑律》中就有关于自首的规定,古代中国对于自首者的处理有所不同。

在《刑律》中,对于主动自首者有所宽大,往往能够减轻刑罚。

这种减轻刑罚的理念在古代中国法律中可以追溯到《尚书》中的“罪人自首,既劓赦之”和《周官》中的“既劓,不能全。

自首,减其刑法而赦之”的规定。

这种减轻刑罚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法律制度中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态度,即鼓励自首者积极认错、悔过自新。

其次,古代自首制度的特点是对于自首者的处理方式相对宽容。

在古代的法律制度中,自首者往往可以减轻刑罚或获得宽大处理。

这一原则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的支持和鼓励。

例如明朝的《刑律》中规定:“凡官府所拿获之犯罪者,有自首者,须验明所犯。

一应一查明,即准参照较小宽恕之。

自一应文章,凡可救者务体周密,不得造次。

”这种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犯罪嫌疑人勇于认错、积极悔过自新。

再次,古代自首制度的实施也与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教化有关。

在古代法律制度中,自首者往往被视为勇于承认错误和悔过自新的人,他们的自我救赎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古代社会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期许。

这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首者在古代法律制度中的地位和待遇。

最后,古代自首制度的保护机制也是其特点之一。

古代法律制度中一般要求自首者必须如实供认自己的犯罪事实,同时可以通过招供他人罪行来减轻自己的刑罚。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首者的合法权益,也保证了法律的公正和准确。

对于自首者的保护机制的建立也体现了古代法律制度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总体来说,古代自首制度在古代的法律制度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特点。

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古代法律制度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宽容与理解,鼓励他们勇于认错、积极悔过自新。

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浅议

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浅议

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浅议1.自首的含义及意义自首制度的含义自首,是指行为人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这是我国刑法对自首的明确规定。

自首制度,是有关自首的条款的统称,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

自首制度设置的初衷是出于惩罚与预防犯罪、司法机关的利益衡量及教育犯罪人重新做人的双重考虑。

司法机关对犯罪人适用自首制度,想以较小的成本支出来最大程度地遏制犯罪,从而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司法实践中,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在适用刑罚时,要宽严适当,当严则严,该宽则宽,注重宽与严的协调统一。

对严重刑事犯罪中的自首行为也要依法予以考虑,应当法严密、刑罚严厉、执法严肃,坚持从宽惩处,这既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又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表明我国刑法在实施自首从宽的原则时,不仅实现了惩罚犯罪的功利效果,而且还实现了国家、社会的预防犯罪的效果。

自首的本质,在于犯罪人基于本人的自由意志而自愿将自己交付国家追诉其刑事责任。

由自首的本质及由其所反映的自首犯人身危险性强弱的特征出发,刑法根据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和刑罚个别化的原则设置了自首,并确定了自首从宽的原则。

研究意义1.有助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折罪,立大功受奖。

”我国制定的如累犯从重,自首、立功从轻、减轻等一系列的刑罚制度均是以该政策为指导。

我国刑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自首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而且能发挥其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积极作用。

浅谈《唐律疏议》中的自首制度

浅谈《唐律疏议》中的自首制度

浅谈《唐律疏议》中的自首制度作为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唐律疏议》在总结前朝定罪量刑原则和吸收立法技术的基础上,对自首的成立条件、处理原则作了详细规定。

其中规定自首的律文有《名例律》第37、38、39、41条及《斗诉律》第353条。

总体上,唐律中的自首制度可以分为两类:一般自首和准自首。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前提条件:犯罪未发《名例律》第37条首句“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明确规定只要尚在未案发前,行为人主动向法定机关投案,表示其“今能改过,来首其罪,”故而“皆合得原”。

所谓“犯罪未发”,是指罪案未被发觉。

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官方未发现犯罪并进行追究。

二是指没有人去官府告发。

“若有文牒言告,官司判令三审,牒虽未入曹局,既是其事已彰,虽欲自新,不得成首。

”即如果有人向官府告发且被受理,便属于犯罪已发,此时再去投案,只能作为自新处理而不能按照自首宽宥。

·形式条件:向法定官府投案为充分发挥自首制度的作用,唐律对进行投案者和接受官府均作了细致的规定,允许投案自首可有四种方式:除了“身首”即犯罪人自己去官府投案外,还有三种自首方式:一是“遣人代首”,即犯罪人派他人代自己到官府自首。

犯罪人与被派遣人之间“不限亲疏,但遣代首即是”。

二是“为首”,指依法得相容隐之人以及犯罪人的部曲、奴婢等对犯罪人的罪行负有容隐义务的人,在犯罪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为犯罪人到官府自首罪行。

三是“得相容隐者告言”,是指依法得相容隐者,在犯罪人所犯之罪未发之时将之告知官府。

“纵经官司告言,皆同罪人身首之法。

”对于这种告发,按照犯罪人亲身自首的法条同等处理。

由于后三种投案方式皆是由他人到官府投案,因此要求犯罪人在被官府追捕时必须到案,方构成自首。

律疏规定“其闻首告,被追不赴者,不得原罪”,“首、告之人,及馀应缘坐者,仍依首法。

”如果犯罪人本人听说了有人代首、为首、相告言,但其本人在官府追捕时拒不到案,则对犯罪人不得成立自首。

论述自首制度

论述自首制度

论述自首制度1. 引言自首制度是一种司法制度,它鼓励犯罪嫌疑人或罪犯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罪行,并提供相关证据,以期获得减轻处罚或免于刑事追究的机会。

自首制度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并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自首制度的定义、历史背景、运作方式、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论述。

2. 自首制度的定义和历史背景自首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于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犯罪事实并提供相关证据的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可以减轻处罚或免于追究的一种特殊待遇。

自首制度早在古代就有了雏形,例如中国古代的“投案自首”和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教堂庇护权”。

3. 自首制度的运作方式3.1 自愿性原则自首必须是主动发起并真实全面地交代犯罪事实,不能是被动被捕后才交代。

自愿性原则是判断自首的一个重要标准。

3.2 主动交代犯罪事实自首必须主动交代犯罪事实,并提供相关证据。

只有真实全面地交代了犯罪事实,才能获得自首的待遇。

3.3 时限要求自首通常有一定的时限要求,即在一定时间内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犯罪事实。

超过时限的,将不能享受自首待遇。

4. 自首制度的优势4.1 预防和打击犯罪自首制度能够鼓励犯罪嫌疑人或罪犯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犯罪事实,从而帮助预防和打击犯罪。

通过自首制度,可以迅速揭露和查处更多的犯罪行为,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4.2 减轻司法负担自首制度能够减轻司法机关的负担。

由于自愿性原则和主动交代事实的要求,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调查和审判程序,节省司法资源。

4.3 增加社会和谐稳定自首制度可以帮助犯罪嫌疑人或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

通过接受法律制裁,他们有机会重新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 自首制度的不足5.1 自愿性原则的难以判断在实践中,判断自愿性原则存在一定困难。

有些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可能出于其他目的来自首,而不是真实悔过。

这给司法机关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5.2 自首对其他被害人的影响自首可能对其他被害人造成伤害。

例如,一个杀人犯主动交代了一个谋杀案,但另外还有其他未解决的类似案件。

浅论唐代自首制度

浅论唐代自首制度

浅论唐代自首制度关键词:自首制度影响 >一、唐律自首制度成立的一般条件 >从律文规定看,唐律自首成立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首成立的前提须“犯罪未发” >唐律规定自首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犯罪分子,即“过而不改,斯成过矣。

今能改过,来首其罪,皆合得原。

”因此,只有“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才能“原其罪”。

即自首必须在罪案未被发觉的情况下进行。

可见,“犯罪未发”是唐律自首成立的前提条件。

如果“犯罪已发”,则“虽首不原”。

即如果犯罪事实已被发现,则不能成立自首。

“犯罪未发”有两种基本情况:(1)是指官府未发现犯罪事实。

如果官方发现了犯罪并进行追究,则属于“犯罪已发”;(2)是指未有人向官府告发。

若有人向官府告发犯罪,不论状子文书是否送达官府,都属于“犯罪已发”。

律疏解释云:“若有文牒言告,官司判令三审,牒虽未入曹局,既是其事已彰,虽欲自新,不得成首。

”。

{1} >2、须向有管辖权的官府自首>依据唐律规定,接受自首的官府是犯罪人所在地的非军事衙门。

《斗讼律》“犯罪皆经所在官司首”条规定:“诸犯罪欲自陈首者,皆经所在官司申牒,军府之官不得辄受。

”即罪犯自首必须向其所在地的非军事官府以词状陈诉,军府之官不得随便接受自首。

但是,该条又规定:“其谋叛以上及盗者,听受,即送随近官司。

”即谋叛以上的犯罪及盗窃罪,军府可以接受自首,但应立即移送至附近的非军事官府。

>3、须向官府如实陈述其罪>自首须据实尽首,不得隐瞒遗漏。

若自首不实、不彻底,则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

”所谓自首不实,是指所犯为重罪,而以轻罪自首,如强盗得赃,自首为窃盗得赃,虽赃物已首尽,但仍以强盗不得赃论罪;所谓自首不尽,是指交待不彻底,自首情节、赃数等与事实不符,如枉法取财十五匹,仅自首十四匹,隐瞒了一匹,为不尽之罪。

若仅少交代了赃数,则只计不尽之数科之。

若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后,仍要处死的,可减刑一等。

浅议唐代的自首制度

浅议唐代的自首制度

说犯罪尚未被发现,犯罪人在官府或者他人尚未发觉其犯 罪行为之
前, 自动 向投案的称为 自首。 2 自首的主体 : . 唐律中有关于“ 亲首” “ 、代首” “ 、 为首” 相告言” 和“ 的规定。所谓“ 亲首” 即犯罪者本人亲 自向官府交待 自己的罪 行, , 又 称为“ 自言其罪” 此种方式乃 自首 的主要类型。 , 由犯罪者本人 向官府
( ) 一 唐律中成 立 自 的形 式条件 首
即唐律 中规定的 自首的前提条件是犯罪未发。所谓犯 罪未 发也就 是
1 自首的前提 :唐律疏议》 “ . 《 日:诸犯罪未发而 自首者, 原其罪 ”0 代 轻罪的过程 中, 。 主动 的交代 了尚未案发的重罪或者其他余罪的 , 按
照 自首进 行 处 理 。
的规 定 。
盗, 即使赃物 已首尽 , 但仍以强盗论 罪。 所谓 自首不尽, 是指坦 白交待
不彻底的, 如犯 赃 十 五 匹 , 自首 五 匹 , 瞒 了十 匹 , 为 不尽 之 罪 。 只 隐 即
( ) 罪 自首 三 余 除一般 自首的规定外, 唐律 中还有关于“ 余罪 自首” 等特殊情况的 规 定。 唐律中的“ 余罪 自首” 是指犯罪人在其所犯轻罪被发现后 , 在交
首 露 指 的是 在 盗 窃 、 骗 犯 罪 尚未 案 发 之 前 , 罪 人 向被 害 人 交 代 罪 诈 犯
了官府的负担 所谓“ 代首” 即委托他人代替犯罪者 向官府交代犯罪 , 事实的情况 。 首的主体可 以是接 受犯罪 者委托 的任何人 , 代 不论代首 代犯罪者犯罪事实的情况 。 根据唐律的规定, 构成“ 为首” 的亲属指 的 是法律上的“ 得相容隐者” 即“ , 同居及大功以上亲等” “ 、小功亲和缌麻 亲” 以及主应为主人隐瞒罪行 奴仆。 , 依法得相容隐者替罪犯 自首, 无 论罪犯是否知悉, 都可认定为 自首 。相告言” “ 是指依法得相容隐者 向 官府告发犯罪人 , 以自首论。 亦 可见 , 自首 的主体通常是犯罪者本人, 特殊情况下还可 以是犯罪者委托 的人或者是犯罪人的亲属。 3 自首的对象 : . 一般应 由犯 罪人向官府 自首 , 特殊条件下允许犯 罪人向被 害人 自首 。“诸犯罪欲 陈首者 , 皆经所在官司 申碟 , 军府之 官不得辄受。 其谋 叛以上及 盗者 , 听受 , 即送随近 官司。也就是说 , ’ 接

中国古代自首制度与现行自首制度之比较

中国古代自首制度与现行自首制度之比较

中国古代自首制度与现行自首制度之比较【摘要】自首作为刑法的一项量刑制度,对鼓励犯罪人积极投案、促进司法机关尽早侦破案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首制度源远流长,虽然其欲体现的价值有相似之处,但是形式早已不尽相同。

笔者试图比较古代自首制度(以较为典型的唐代自首为例)与现代自首制度之差异,以期对理解自首制度有所裨益。

【关键词】古代自首;现代自首;差异一、古代自首制度早在西周《尚书.康诰》中就有记载:“……乃有大罪、非终,及惟眚灾,适尔,即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1]意思是,如果犯罪人如实交代犯罪事实,那么,尽管罪行很严重,也可以不杀他。

秦汉是我国自首制度的确立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律》改秦汉的“自出”、“自告”为“自首”,从此,“自首”一词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采用,沿用至今。

唐律对历代法律进行总结,对自首制度作出了更加细致的规定。

由于唐律体现了中国封建立法的最高成就,且此后各个朝代的自首制度基本沿袭唐朝的规定,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唐律的自首制度。

《唐律疏议·名例》对自首作了一般性规定:“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

”[2]意思是,在犯罪行为未被发觉前主动到官府认罪的,构成自首,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自首原则上必须由犯罪人亲自实施,然而,为了充分发挥自首的作用,唐律又规定了自首的其他形式:(一)代首《名例》曰:“即遣人代首,若于法得相容隐者为首及相告言者,各听如罪人身自首法;缘坐之罪及谋叛以上本服期,虽捕告,俱同自首例。

”[3]根据《疏议》的解释,“遣人代首”是指罪犯派人代为自首,并且被派之人不受亲疏关系的限制;按照法律规定属于可以容隐犯罪者的亲属去自首或者告发的,都听由依犯罪者本人自首的法律处理;被缘坐的人以及犯谋叛罪以上不被缘坐的有服丧期的亲属,将罪犯捕捉到官府,即“捕告”的,也将产生与犯罪人亲自自首相同的效果。

(二)共同犯罪者之自首《唐律疏议》规定:“诸犯罪共亡,轻罪能捕重罪及轻重等,获半数以上首者,皆除其罪。

一般自首和准自首的区别

一般自首和准自首的区别

一、一般自首和准自首的区别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二、自首的条件是什么自动投案的认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审查:一是时间;二是方式和动机。

自动投案的时间既可以是犯罪事实发觉以前,也可以是犯罪事实被察觉之后。

关键在于犯罪分子须自动投案。

犯罪分子自动投案说明其有认罪悔改,愿意接受惩处,从司法实践中看,将自首时间限制的太窄,不利于分化瓦解犯罪,争取犯罪分子走自首的道路。

1、自首投案的方式和动机。

犯罪分子出于真诚悔罪自动投案的自首,犯罪分子虽有投案的诚意,但由于伤病不能投案的而委托他人代为投案,或首先信电投案的等一切方式,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和出于何种动机都属于投案自首。

至于被公安机关,群众围攻,走投无路,当场投案的,以及经司法机关传讯,采取强制措施归案的,都不是自动投案。

2、犯罪分子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这是自首的本质特征。

犯罪分子供述的必须是自己实施并由自己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自首时,不仅要求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而且要交待所知的共同犯罪,如果是主犯必须揭发同案犯的罪行。

否则,不构成自首。

如果犯罪人交待的是自己耳闻目睹的他人的罪行,是检举揭发,而不是自首。

犯罪人如犯数罪的,投案时只交待了一罪,则可视为这一罪有自首情节。

如果数罪中的一罪已被发觉,犯罪人在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或被判决以后,又将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的其他罪行供述出来,对其交待的部分罪行可以视为自首。

犯罪分子如果只交待次要罪行,隐瞒主要罪行,或者以虚假情况,掩盖其真实罪行,都不能认定为自首。

3、犯罪人愿意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追诉。

犯罪人主动的听候司法机关的侦查、起诉、审判活动是衡量犯罪人是否悔改的重要表现之一。

工作心得:关于自首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工作心得:关于自首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工作研究:关于自首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一、自首制度的立法目的认定自首的根本依据在于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法律现象,如何认定某一现象是否符合自首的要件,已经不仅仅是适用法律的问题,更涉及到法律解释的问题。

在文意解释显然无法全面涵盖条文派生的全部法律现象时,目的解释通过了解立法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并以此为指导,说明法律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立法目的,最大限度地正确解读自首的法律规定,避免因僵化适用而造成的认定范围过窄和突破底线适用造成的泛滥认定。

关于自首制度的立法本意,素有争论。

当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学说:第一,有利司法说,认为自首制度的立法意义在于通过自动投案,利于案件的及时侦破和审判。

第二,促进认罪悔罪说。

认为自首的立法目的在于促使犯罪人悔过自新。

第三,二者兼备说,认为规定自首的目的既在于有利司法,同时也是为了促使犯罪人悔罪。

纵观以上观点,主要围绕有利司法和促使悔罪两中观点展开,或是独列其一,或是二者兼备。

我国自首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而不是促使悔罪。

具体分析如下:1、将鼓励悔罪视为立法目的根本错误在于混淆了立法目的和法律价值。

立法目的和法律价值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从法理的层面讲,立法目的是应然层面的概念,是立法者在立法时的初衷,是主观的;而立法价值是实然层面的概念,是一项立法实施(实现)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客观的。

大部分情况下,这两个概念所指向的内容是相同或相似的,比如自首的立法目的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而实际上他所取得的价值恰恰是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司法效率,这就是自首制度立法目的和立法价值的重合。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二者的区别就显现出来,自首的促进悔罪价值就是这种情况。

立法者在制定自首制度时的初衷是为了节约司法资源,在实践中大部分犯罪人具有的悔罪态度和表现,实质上是自首制度带来的客观的有益效果,也就是法律价值,而不是设立自首的目的所在。

浅析唐代自首制度

浅析唐代自首制度

浅析唐代自首制度【摘要】自首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刑制度,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

唐朝在我国的封建历史中立法技术空前完善,其立法技术高度成熟与发达,在法制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本文从唐朝的自首制度出发,简要分析了其自首方式、成立条件、处罚原则和特殊规定,通过合理的分析总结出唐代自首制度对我国现代刑法的可借鉴之处,完善现行自首制度。

【关键词】自首,唐代,启示1唐代自首背景及其历史合理性自首作为刑法的量刑情节之一,在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自首制度有利于犯罪人改过自新、节约司法资源,真正实现法治。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自首制度在刑法条文及司法实践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历代以来,唐代律法内容丰富、立法技术高超、法律思维严谨以及语言精妙准确而被作为后代立法的参考范本。

“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是唐代自首制度的核心。

将自首作为对犯罪行为人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重要情节,鼓励犯罪行为人主动交代罪行,以降低司法成本和维护社会秩序。

1.1唐朝自首制度的立法背景唐朝统治者和社会民众崇尚儒学。

与此同时,唐朝统治者不仅吸取了隋朝律法律过于严苛的法律制度的教训,并且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在立法上实现宽严结合,为唐朝自首制度的立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1.2历史合理性由于隋末唐初常年征战,使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当中,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损害。

随着唐朝社会趋于稳定,相应的侵害财产的刑事犯罪案件逐步增加,唐朝统治者在立法模式上加大了财产犯罪的处罚,同时规定了自首制度,在严厉打击侵犯财产性犯罪的同时,降低司法成本。

唐朝自首制度主要具有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而具体,即法律条文对自首制度的规定较为具体和详细。

2.重思想、轻行为,将此作为自首制度的重要原则。

3.自首制度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征。

2唐代自首的当代价值2.1首露制度对现代刑事司法的意义“盗诈取人财物首露”条规定:“诸盗、诈取人财物而于财主首露者,与经官司自首同。

论古代自首制度

论古代自首制度

论古代自首制度
古代自首制度是指当时社会中的一种刑法制度,即罪犯可以自愿而自行投案自首,并承认自己的罪行,以期望能够得到宽恕或轻判。

这种制度在古代的中国、罗马以及希腊等国家都存在。

在古代中国,自首制度源于《周礼》,在当时的律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自首可以为罪犯减轻罪责和刑罚,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免除刑罚。

在古代中国,自首制度与“推诚相待”、“宽猛相济”等法治理念密切相关,被视为一种教化安民之举。

在罗马帝国,自首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刑法制度。

罗马的法律允许罪犯自首,并承认自己的罪行,从而得到减轻罪责或免除刑罚的可能。

自首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罗马法制的完善和发展。

在希腊,自首制度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刑法制度。

在某些罪行被发现的前提下,向当地官员自首可以获得减轻或免除刑罚的机会,这一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总的来说,古代的自首制度相对于现代的司法制度来说还是比较单一和粗糙的。

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制度确实在一些方面推动了当时的法治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专业论文文献 浅议中国古代的自首制度对现代自首制度的影响

专业论文文献 浅议中国古代的自首制度对现代自首制度的影响

浅议中国古代的自首制度对现代自首制度的影响浅议中国古代的自首制度对现代自首制度的影响摘要刑法体系中一项重大的量刑制度是自首制度。

随着自首制度的演化,我国当代刑法的自首制度在古代自首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在自首主体上增加了特殊主体的范畴;处罚原则上采取了宽严相济、主客观相一致;在自首投案方式上以维护法律的权威为其侧重点,法律与亲情合理兼顾。

由此可见现代自首制度适用较古代更为严格,表明现代法律对客观、公正价值的追求。

关键词自首制度主体改进中图分类号:D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4-015-02一、我国古代自首制度的演化(一)自首制度的起源在自首制度的起源上,《尚书》中已有类似犯罪自首减刑的论述,《尚书·康诰》:“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豍。

《蔡传》解释为在犯罪以后:“既自称道,不敢隐匿,罪虽大时,乃不可杀。

”豎说明在犯罪以后能自首的,罪过虽大,也应减轻处罚。

案律对于犯罪以后“自出”的,予以减轻处罚。

据上,我国自首制度的确立时期乃秦汉。

在秦朝时期,我国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将之上升为刑法理论。

(二)我国自首制度的完备时期众所周知,中国的封建盛世乃唐朝,在该时期中可谓中国古代立法硕果累累。

作为中国古代法典巅峰之作的《唐律疏议》,对自首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并将自首分为“自首”、“捕首”与“自觉举”几种形式。

1.自首《名例律》“犯罪未发自首”条:“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

”律疏解释:“过而不改,斯成过矣。

今能改过,来首其罪,皆合得原。

”即凡是犯罪以后自首的,原则上可以免除所应承担的罪责。

第一,亲首或遣人代首。

根据《名例律》的规定,罪犯可以自己到官府自首,同时罪犯也可以委托其他人代为自首,两者的效力是相同的。

即“遣人代首,……各听如罪人身自首法。

”第二,法定有相隐关系的人出首或告发。

《名例律》规定:“若于法得相容隐者为首及相告言者,各听如罪人身自首法。

唐代自首制度浅析

唐代自首制度浅析

唐代自首制度浅析《旧唐书·王彦威传》卷157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兴平县人上官兴,醉酒后杀人逃跑,官府将他的父亲抓获下狱,上官兴为救其父出狱,便自首请罪。

京兆府尹杜、御史中丞宇文鼎认为:上官兴自首谢罪拯救其父亲,是发扬孝道的行为,建议皇帝免除其死刑,处以流配之刑。

但是王彦威与谏官上奏认为:“杀人者死是从古至今的法则。

如果杀人者不处以死刑的话,则是诱导人杀人。

上官兴虽然是为了使其父亲免受追究,但是不应当免除死刑。

”但是皇帝最后下诏,将上官兴处以流刑。

自首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历史悠久,通说认为,早在奴隶制的西周时期,《尚书·康浩》中就有“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的记载,即犯罪人已经把犯罪事实全部述说出来,虽犯罪或大,亦可不杀。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了自首制度的雏形。

从战国到唐朝,自首制度经历了由概括性的粗疏的规定到详尽而完备立法的演变过程。

至《唐律》,自首制度被全面、细致地规定,体现了极高的立法水准,从而成为封建社会自首制度的立法典范,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唐律中关于自首的规定唐律的自首制度主要规定在《唐律疏议·名例律》三十七“犯罪未发自首”条文中,文曰:“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正赃犹征如法)。

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即因问所劾之事而别言余罪者,亦如之。

即遣人代首,若于法得相容隐者为首及相告言者,各听如罪人身自首法(缘坐之罪及谋叛以上本服期,虽捕告,俱同自首例 );其闻首告,被追不赴者,不得原罪 (谓止坐不赴者身) 。

即自首不实及不尽者,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至死者,听减一等. (自首赃数不尽者,止计不尽之数科之) 其知人欲告及亡叛而自首者,减罪二等坐之;即亡叛者虽不自首,能还归本所者,亦同。

其于人损伤(因犯杀伤而自首者,得免所因之罪,仍从故杀伤法。

本应过失者,听从本),于物不可备偿,本物见在首者,听同免法。

即事发逃亡(虽不得首所犯之罪,得减逃亡之坐),若越度关及奸(私度亦同。

古代自首制度

古代自首制度

古代自首制度引言古代自首制度是指古代社会中对犯罪者自愿投案自首的一种处理方式。

在古代社会,自首被视为一种悔过自新的表现,因此自首者通常会被给予较轻的处罚或者特殊的待遇。

本文将从古代自首制度的起源、演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代自首制度的起源古代自首制度最早可追溯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治安状况相对混乱,仇杀和私刑等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解决复仇问题,当时的国家开始实行自首制度。

自首者可以避免更严厉的惩罚,并且可以获得豁免或者减轻刑罚的机会。

二、古代自首制度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完善,古代自首制度也在不断演变。

在中国的秦朝时期,自首制度更加系统化,同时引入了举白制度。

举白制度要求自首者必须提供有关犯罪事实的详细信息,并帮助当局找出其他犯罪分子,以换取豁免或者减轻刑罚的机会。

这一制度对于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其他的古代文明中,也存在自首制度的相关规定。

例如古希腊和古罗马,当时的法律允许自首者获得较轻的刑罚或者特殊的待遇。

另外,在中世纪的欧洲,自首制度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会视自首为一种悔过自新的表现,并允许自首者通过个人的信仰修复与上帝的关系。

三、古代自首制度的影响古代自首制度在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 维护社会秩序:自首制度为社会治安的维护贡献了一份力量。

通过鼓励犯罪者自愿投案自首,可以减少逃避法律制裁的情况,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打击犯罪:自首制度可以帮助警方侦破案件,找出更多的犯罪嫌疑人,从而起到打击犯罪的作用。

特别是在举白制度的引入下,自首者必须提供犯罪事实的详情,有助于加强执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打击。

3. 促进悔过改过:自首被视为一种悔过自新的表现,在古代社会中被强调为一种积极正面的行为。

通过自首,犯罪者可以获得改过自新的机会,走上正义的道路。

4. 彰显人道主义:古代的自首制度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

论刑法中的自首制度

论刑法中的自首制度

论刑法中的自首制度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事实被查明之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自愿主动向自首,表明犯罪事实,并表示悔过态度的一种处罚减轻制度。

自首制度一方面是根据我国法律原则,关注犯罪人员的悔悟和改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法治建设中对犯罪惩治手段的综合考虑。

自首制度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自首制度是法律尊重人权的表现。

任何罪行都会对犯罪人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而自首制度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种主动向法律机关交待犯罪事实的途径,有助于减轻犯罪人员的罪恶感和内心的压抑,从而保护犯罪人员的人权。

其次,自首制度有助于促进司法公正和效率。

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案件确实难以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责。

这时,犯罪嫌疑人主动自首,可以提供重要的证据和线索,为案件的查证提供方向,有利于案件的侦查、审理和定案,提高执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

再次,自首制度对于犯罪惩治有重要的威慑作用。

宣扬自首制度,能够让犯罪分子明白,犯罪行为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但如果主动向法律机关自首,并表明悔改态度,法律将会对其给予一定的宽容和宽大处理,这可以起到其中一种程度上的威慑作用,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然而,自首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自首制度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一些本来不该被追究的刑事责任的人存在误判的情况。

有些犯罪嫌疑人由于对法律知识的不了解或误判,可能会主动自首,从而受到不应有的刑罚,这对这些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是一种侵犯。

其次,自首制度可能会被一些犯罪人员利用,以逃避应有的刑罚。

自首制度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逃避追究责任的机会,特别是当有证据能够证明其犯罪事实的时候,一些犯罪分子可能会选择自首,以期望通过自首获得较轻的刑事处罚。

最后,自首制度也存在社会舆论的影响。

当一些重大犯罪案件出现时,犯罪嫌疑人的自首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有时,公众对于犯罪嫌疑人自首后能否获得较轻的刑事处罚存在质疑,这样的舆论会对司法公正产生一定的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自首制度之比较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以人权与自由为核心的社会,世界各国在立法和司法过程中都要充分予以考虑,自首制度正是基于此而产生。

正确适用自首制度,可以分化瓦解犯罪分子,鼓励和引导犯罪分子自动投案,改过自新,从而更为有效地实现刑罚的目的,提高司法机关的破案效率。

由于各国地域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关于自首制度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对一些国家的自首制度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不同的自首制度在各个方面的优劣。

这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自首制度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自首制度;概念;成立条件;处罚;启示
自首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刑法典中都有重要的地位。

自首制度的存在,有助于犯罪分子改过自新、改恶从善;有助于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有助于深挖余罪,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主动的与犯罪分子、犯罪行为作斗争,意义重大。

不可否认,我国的自首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与其他国家自首制度的比较,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我国自首制度的优劣之处,从而对完善我国自首制度起到很好的作用。

1.自首成立条件的比较
1.1外国自首的成立条件
概括而来,外国刑法所规定自首的成立条件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犯罪尚未被发觉,二是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投案,三是犯罪人自己告诉罪行,四是接受裁判或请求处分。

1.2我国自首的成立条件
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它罪行的,以自首论。

”对于自首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4月6日作出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法条作出了有利被告人及犯罪嫌疑人的扩充解释。

第一,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为:(1)犯罪分子犯罪后,在未受到讯问、未被施行强制措施之前,主动地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有罪,等待接受审判:1)犯罪嫌疑人直接向司法机关投案;2)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基层组织或者有关负责人员投案;3)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4)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而主动交待罪行;5)在被通缉、追捕的过程中,主动投案;6)系准备动身投案或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机关捕获的;7)其亲友规劝、陪同投案,或者亲友主动投案再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是自首得以成立的核心条件。

所供述的罪行系犯罪嫌疑人单独实施或伙同他人共同实施的
主要犯罪事实。

上述二者,缺一不可。

第二,特别自首又称“准自首”或余首,是指缺乏或无需自动投案的情形,其成立条件为:1)自首的主体是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正服刑的罪犯;2)必须供述司法机关尚未知悉的其它罪行。

2.自首处罚的比较
2.1自首从宽处罚根据之比较
2.1.1外国自首从宽之根据。

外国刑法学者认为,在政策意图上便于对犯罪的搜查和处罚是自首作为任意减刑的理由的原因,同时兼顾到减轻行为人改悔后的责任。

前苏联刑法学者认为,真诚悔过和自首可以使人得出结论:犯罪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恶劣,谴责这种行为,接受惩罚,把受罚看成是他罪有应得的结果,并准备赎罪。

承认自己有罪和承认惩罚的公正,这是改造和再教育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1.2我国自首从宽之根据
我国学者对自首从宽的根据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

通过归纳得知自首从宽处罚的根据是基于一下两个方面:
(1)实现特殊预防目的的需要——基于人身危险性的减轻。

“刑罚的目的在于,阻止犯罪再重新侵害公民,也就是说预防犯罪是刑罚的目的,具体表现为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由于投案自首的犯罪人,大多持有认罪、悔罪的心态,这就表明其人身危险性已经有所减轻,犯罪人已经具备了接受改造、悔过自新的基础。

无须给予他们与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人同样严厉的惩罚。

(2)实现功利目的的需要——基于司法成本的节约。

犯罪人的投案自首,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准确的搜集证据,破获案件,从而节约了司法机关因追究犯罪而在诉讼环节所需的人、财、物等司法资源,降低了刑事诉讼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率。

基于这些因素,国家法律就理应对这种有积极意义的行为予以褒奖、鼓励,而鼓励的办法就是对自首犯予以从宽处罚。

2.2自首处罚原则的比较
自首的处罚原则各国立法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2.2.1绝对从宽原则
绝对从宽原则,即必减主义。

是指凡有自首情节,必须依法减轻其刑罚,法官没有灵活裁判的余地。

必减主义在刑法中的表述为“应当”“必须”从宽处罚。


取该种处罚原则的有阿尔巴尼亚、朝鲜、巴西、法国、俄罗斯等。

如1997年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该法典第61条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其中即包括“投案自首,积极协助揭露犯罪,揭发同案罪犯和起获赃物”的情形。

2.2.2相对从宽原则
相对从宽原则,也叫得减主义。

是指犯罪人自首后是否从宽处罚,由法官根据犯罪事实和自首的情况自由裁定。

得减主义在刑法上的表述为“可以”“得”从宽处罚。

采取这种处罚原则的有日本、韩国等国家。

”我国现行刑法采取的是相对从宽主义,特别是经过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的修改之后,删除了刑法第68条第二款关于“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

使原来自首有立功的必减刑改为得减刑。

3.各国自首制度对我国自首制度的启示
通过上文比较我们发现各国刑法中关于自首制度的规定各有长短,各有利弊。

不可否认我国的自首制度仍然需要完善,正因如此我们通过对各国自首制度的比较研究,对完善我国自首制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1我国自首制度应增设首服制度
首服是指犯罪人实施了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后,向有告诉权人告知自己的犯罪事实,并同意其告知司法机关的行为。

遗憾的是我国现行刑法中还未有首服制度,这对犯有侵占罪、侮辱罪等需告诉才处理的犯罪的犯罪人是不公平的,因为如果他们悔罪认罪却不能自首,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却是因为法律的缺失。

因此曾设首服制度是完善我国自首制度的重要方面,我国有学者甚至对首服制度的立法设想加以描述,认为可在我国刑法第67条之下增设第三款“犯有告诉才处理罪的人在犯罪后向又告诉权的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接受审查和裁判的,以自首论。

3.2在刑法分则中增设个别特别自首制度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刑法分则中关于特别自首的规定对预防特定犯罪,瓦解特定犯罪具有总则规定起不到的作用。

特别自首更有利于减少特定犯罪的犯罪黑数,更有利于侦查机关破案。

特别自首可以更好地鼓励犯罪人自首,所以我国不防借鉴此法,在个别犯罪率高犯罪黑数大的犯罪上增设个别特别自首制度,以减少犯罪黑数,尽快破案。

3.3明晰犯罪较轻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67条中规定自首,“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对“犯罪较轻”的认定标准作出明确解释,是必要的。

不仅可以提高和鼓励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自首,提高办案质量,节约司法机关的人力和物力和预防犯罪,减少社会危害。

而且作为专门明确自首和立功制度之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本应当对该问
题作出规定,以防止司法实践中对“犯罪较轻”的理解和把握出现偏差和混乱、破坏执法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