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标志性建筑在设计层面的控制和引导
基于共生共融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以晋城国际会展中心设计为例
基于共生共融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以晋城国际会展中心设计为例区文谦;姜帆【摘要】该文以晋城国际会展中心设计为例,探讨城市公共建筑设计.基于生物学上的共生理念,笔者制定了审视过去,界定当前;扎根现存,持续共生两大设计策略,从其融、共通、共享三个层面建构城市共生单元的主旨参量,通过对片区规划和会展中心功能的分析,制定了该项目的用地规划、建筑规划和复合运营规划,认为基于共生共融的城市建筑设计理念或许是一个能够塑造健康城市、活跃城市氛围、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可行途径.%Taking Jinche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center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per,we discussed the design of urban public buildings.Based on the biological concept of symbiosis,we made a review in the past,to define the current condition;come down to earth for continuous symbiosis design strategy.From threeaspects:communion,common,shared the main idea of constructing city symbiotic unit parameters,we analyzed the area planning and exhibition center,formulated the land for the project planning,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operational planning.We think that urban architecture design based on the symbiotic harmony concept may be a feasible way to shaping a healthy city,activating city's atmosphere,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ivic life.【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8页(P47-54)【关键词】共生共融;公共建筑;规划;运营【作者】区文谦;姜帆【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3我国正经历急速的城市化,城市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而建筑建设就是实现扩张的重要手段。
城市标志牌设计理念有哪些
城市标志牌设计理念有哪些
城市标志牌是城市的门面,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城市标志牌
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还可以传达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内涵。
那么,城市标志牌设计理念有哪些呢?
首先,城市标志牌设计要注重地域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和
文化传统,城市标志牌设计应该充分体现这些特色。
可以通过标志牌的形状、颜色、图案等元素来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
其次,城市标志牌设计要注重功能性。
城市标志牌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
的是要具有实际的功能性。
标志牌要清晰明了,方便市民和游客获取信息,指引他们前往目的地。
同时,标志牌的设计还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老年人、儿童等,要设计成易读易懂的形式。
另外,城市标志牌设计要注重创意和艺术性。
一个好的城市标志牌设计应该是
独具匠心的,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通过艺术性的图案设计、富有创意的造型等方式来打造独特的城市标志牌,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城市标志牌设计理念要综合考虑地域特色、功能性和艺术性,通过
精心设计,打造一个能够代表城市形象和精神的标志牌,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的独特魅力。
希望未来的城市标志牌设计能够更加注重这些理念,为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增添更多亮点。
郑州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评审稿1[1].13)
郑州市城市设计编制暂行规定(评审稿)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1月前 言根据郑州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相关指令和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制定了本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3.特色意图区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4.街坊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5.城市设计的编制组织、审查与应用;6.附件(条文说明)。
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1制定本规定的目的 (1)2适用范围 (1)3城市设计的定义 (1)4城市设计编制层级与内容 (1)5城市设计基本原则 (2)第二章 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 (3)1适用范围 (3)2编制任务 (3)3主要内容 (3)4成果要求 (7)第三章 特色意图区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 (9)1适用范围 (9)2编制任务 (9)3主要内容 (10)4成果要求 (15)第四章 街坊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 (17)1适用范围 (17)2编制任务 (17)3主要内容 (17)4成果要求 (19)第五章 城市设计的编制组织、审查与应用 (20)1城市设计的编制组织 (20)2城市设计的审查 (21)3城市设计成果的应用 (21)附件:条文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名词解释...........................错误!未定义书签。
2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3特色意图区城市设计的适宜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关于城市设计任务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5城市设计成果审查审批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郑州市城市设计编制暂行规定第一章 总则1制定本规定的目的为规范郑州市各类城市设计的技术要求与内容深度,提高城市设计的编制质量,加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城市设计编制和管理的规范化,引导和提升郑州都市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郑州市城市发展需要,制定本规定。
概论现代城市住宅标识性设计
概论现代城市住宅的标识性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住宅优秀案例的观察记录和调研分析,试图找到现代城市住宅标识性设计的有效途径,以期现代城市住宅的设计能够脱离以往单纯的物质识别需求上升至情感、理念和文化层面上的共鸣。
关键词:城市;住宅;标识性;空间场所;精神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城市住宅设计的标识性视角建筑具有的社会性决定了建筑设计不同于绘画、雕塑等艺术,它具有直接承载社会生活的功能性作用。
这种功能上的实用性及使用者的多样性决定了建筑设计应从标识性的视角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及认知需求。
这一点反映在住宅这一建筑类型上显得尤为重要,它将对标识性设计的需要从视觉认知拓展至心理感受,从而产生对所处环境的认知和依赖。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应将“标识”与“标志”区别开来。
“标志”张扬的特质显然与城市住宅这一大量存在的建筑类型所需要的亲切形象背道而驰。
“标识”则重在“认知”,让人熟悉从而产生一定的亲切感。
它对于建筑形象的表达、场所的人性化设计无疑比“标志”更注重功用性、多样性,更具有贡献力。
2 现代城市住宅的标识性设计表达在国内学者对于城市标识体系的研究中,通常将其划分为两大框架体系:有形识别的标识体系和无形识别的标识体系。
这种框架模式的划分对于现代城市住宅的标识性设计同样有效。
其有形识别的标识体系反映在现代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主要体现为造型元素和建筑细部的标识性设计表达上:如造型元素中的屋顶、马头墙等,细部设计中的门、窗等。
其无形识别的标识体系则体现在空间场所的可识别性、安全感及归属感的营造上。
2.1 造型元素的标识性设计住宅建筑在城市中大量存在,不同于博物馆、文化馆、航站楼等建筑类型,这些建筑类型往往极具标志性,处处诉说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常常被冠誉为城市文化、经济、形象的“标志”。
这种独一无二、唯我独尊的建筑形象显然难以适用于大量存在的城市住宅建筑的设计。
因此在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造型元素的“标识性”设计就会显得更加重要:如何保持与周边城市住宅的区别性,而又不过度张扬?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北京市朝阳区soho 尚都造型元素的标识性设计,建筑师彼得·戴维森及其建筑工作室采用大量的折线元素,突破了以往千篇一律的横平竖直,强调折线在楼体表面所形成的不规则、变幻丰富的建筑肌理(图1)。
大连庄河市总体城市设计的规划实践
的整体城 市设 计意 向 , 宏 观整 体设 计策 略 、 从 中观 系统导 则 与微
墨一
圈 1 遗 产 的低 端 利 用
观重点地段 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完 整 的设计 控制 与引导 , 以实 现和
强化城市 意象的表达 。
4 高度 控制 : ) 目前庄河城 区高度 形态控制 的较好 。未来 整体 高度布局缺乏统一 规划 与引导 , 别是 临 山滨 水 、 特 重要 景观 通廊
大连庄河 市总体 城市设计 的规划实践
刘 冰
摘 要: 通过 对大连庄 河市总体城 市设计 的解读 , 出大尺度城 市设计 的技 术方法和设计策略 , 提 从宏 观、 中观 与微观 三个
层 面进行 系统完整的设计控制与 引导 , 为下一阶段 的控规 和城 市设计的编制 工作提供 空间上 的指 引。 并
,
,
,
造具有鲜明文化印记的城市空间。
分 析 , 区域 的大 结构 出发 , 从 划分 成 六个 主要 的功 能特 色组 团。
造丰富多彩的岸线形式和滨海体验 充分 彰显 “ 山水 同城 , 和谐 共
, 。
策 略 5 强化功能分 区: : 通过对庄河 未来城市发展方 向的研 究 筑 , , 的城市特性
收 稿 日期 :0 10 -7 2 1 -52
策 略 1 塑造开放空 间 : : 充分延 续 和保 持 庄河 “ 山一海一河一 城” 自然生态格局的完整性和厉 J 突出山水城市的风貌特色。 的 狈l . 陛,
城市的规划“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
城市规划“五线”“五线”管制属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适用于从城市总规到控制性详规等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
“五线”管制制度,分别用“红线”、“绿线”、“蓝线”、“紫线” 和“黄线”划定城市建设中的“雷区”,凡是被划定的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区域内各项建设将受到严格控制,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
“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蓝线”是指城市江河湖泊水域控制线。
“紫线”是指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控制线。
“黄线”管制的主题,是划定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影响范围。
1.“红线”管制“红线”概念对于城市各阶层来说都比较熟悉。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红线”管制的核心思想就是:规划期内的城市建设,必须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范围之内;同时城市的具体开发建设,必须在城市建设的建筑“红线”控制范围内和相应的规划要求下进行。
“红线”管制无论是技术支撑还是运作程序,在各城市普遍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但以成熟的管制制度要求来看,需要强化规范性和系统性。
1.1道路“红线”控制对于城市规划确定的规划道路用地,尤其是城市主次干道,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预留控制。
针对目前许多地方道路建设盲目超前、超规范的“大马路情结”,在道路系统及“红线”控制中,必须遵循现阶段的国家有关技术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对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道路网密度、道路宽度等方面的规定。
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关于各类道路宽度的规划指标对于有特殊功能安排的城市道路,必须明确相应的控制要求。
如:为了确保城市特殊情况下抢险救灾、人员疏散需要,规划将设定部分城市干道为城市内部主要疏散通道,其道路宽度及两侧建筑物高度需满足以下要求:道路宽度+两侧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1/2(H1﹢H2)+4~8米。
城市规划“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
城市规划“五线”“五线”管制属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适用于从城市总规到控制性详规等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
“五线”管制制度,分别用“红线”、“绿线”、“蓝线”、“紫线” 和“黄线”划定城市建设中的“雷区”,凡是被划定的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区域内各项建设将受到严格控制,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
“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蓝线”是指城市江河湖泊水域控制线。
“紫线”是指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控制线。
“黄线”管制的主题,是划定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影响范围。
1.“红线”管制“红线”概念对于城市各阶层来说都比较熟悉。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红线”管制的核心思想就是:规划期内的城市建设,必须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范围之内;同时城市的具体开发建设,必须在城市建设的建筑“红线”控制范围内和相应的规划要求下进行。
“红线”管制无论是技术支撑还是运作程序,在各城市普遍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但以成熟的管制制度要求来看,需要强化规范性和系统性。
1.1道路“红线”控制对于城市规划确定的规划道路用地,尤其是城市主次干道,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预留控制。
针对目前许多地方道路建设盲目超前、超规范的“大马路情结”,在道路系统及“红线”控制中,必须遵循现阶段的国家有关技术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对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道路网密度、道路宽度等方面的规定。
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关于各类道路宽度的规划指标对于有特殊功能安排的城市道路,必须明确相应的控制要求。
如:为了确保城市特殊情况下抢险救灾、人员疏散需要,规划将设定部分城市干道为城市内部主要疏散通道,其道路宽度及两侧建筑物高度需满足以下要求:道路宽度+两侧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1/2(H1﹢H2)+4~8米。
总体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理及规划传导——以辽阳为例
城乡规划·设计2021年9月第18卷总第402期总体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理及规划传导——以辽阳为例祝颖盈,马文晶,陈 晗(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摘要: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是对建成环境和自然空间进行全局管控的技术方案。
本研究结合辽阳总体城市设计实践,构建一套精细化的空间管理和传导机制。
在城市总体层面,通过用地梳理及特色空间规划,探索更加合理的空间布局,建立覆盖基本秩序、感知系统的空间管理体系,对城市空间进行分级、分类的管控引导,并将总体层面的城市设计及管控传导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对道路空间、绿地景观空间、建筑高度、特色空间的管控进行细化、落实。
其中,在高度管控中引入“贴顶率”这一指标,以期在未来建设中逐渐改善高层建筑平头成簇的单一风貌,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整体形象。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特色空间;精细化管理;规划传导;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导则[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25.06Refined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Transmission of Master Urban Design—— A Case of LiaoyangZhu Yingying, Ma Wenjing, Chen Han(Beijing Tsinghua Tongheng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Beijing 100085, China)Abstract: The master urban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is a technical solution for overal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space. This paper combines Liaoyang’s master urban design practice, and establishes a sophisticated space management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t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city, the paper explores more reasonable spatial layout through land use combing and characteristic space planning; establishes a space management system covering basic order and perception systems, and conducts hierarchical and classifi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urban space. The master urban design and its control is transmitted to the detailed regulatory plan through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road space, landscape space, building height, and characteristic space. Among them, in the height control, the indicator “topping rate” is introduced in order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single phenomenon of flat-head clusters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forming an overall image that is both high and low, as well as both scattered and dense.Key words: mater urban design; featured space; refined management; planning transmissio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 urban design guidelines1研究背景与技术路线1.1总体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为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城市设计日益成为城市建设进程中学术探讨和工程实践的热点[1]。
城市设计概要
城市设计概要:第一节规划背景与现状概述一.总体规划概述主要设计依据:定安县人民政府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1.城市性质:以旅游和商贸为主的现代化绿色生态城市2.城市规模:近期(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6万人,用地规模7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8万人,用地规模1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20平方米/人3.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向东、向南发展。
二.现状概述:1.区位条件2.人文条件(地理位置:附图区位图)第二节设计理念与目标一.设计理念打造亲水型生态绿化的人性化城市二.规划目标1.生态:使城市风貌与整体生态环境相协调,并在客观上维护与支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社会经济:(一)树立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延续城市传统文化,提高整体城市品质。
(二)以优美独特的城市环境为定安县的经济发展营造给位优越的投资环境,为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
3.城市空间:塑造突出时代特色、富有活力、空间丰富、多元共存的“亲水型、生态绿化的人性化城市。
”为下一层面的详细规划,具体节点设计和建筑设计提供指导信息。
(附图功能分析)第三节城市总体地位:打造亲水型、生态绿化的人性化城市。
一.“打造亲水型城市”“水”能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改善人的生命状态,拉动房地产业的持续增长,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潜力空间。
打造亲水平台,使滨水区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平台,成为大众休闲娱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台。
以水带绿,增加水边空间和绿化,增加城市新的开放空间,形成城市绿洲。
改善水环境,增强城市的亲水性,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
二.“生态绿化”采用当地自然植被按照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营造一个多种类树种共生的近自然林地,强调水系与绿化结合,建立完善的水绿结合的生态景观体系。
三.“人性化的城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1.全面优化的生态环境2.明确突出城市个性:在城市建设,地域特征,历史文脉等方面挖掘城市特色与个性,提高住区人居环境的品位。
城市的规划“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
城市规划“五线”“五线”管制属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适用于从城市总规到控制性详规等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
“五线”管制制度,分别用“红线”、“绿线”、“蓝线”、“紫线” 和“黄线”划定城市建设中的“雷区”,凡是被划定的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区域内各项建设将受到严格控制,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
“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蓝线”是指城市江河湖泊水域控制线。
“紫线”是指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控制线。
“黄线”管制的主题,是划定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影响范围。
1.“红线”管制“红线”概念对于城市各阶层来说都比较熟悉。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红线”管制的核心思想就是:规划期内的城市建设,必须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范围之内;同时城市的具体开发建设,必须在城市建设的建筑“红线”控制范围内和相应的规划要求下进行。
“红线”管制无论是技术支撑还是运作程序,在各城市普遍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但以成熟的管制制度要求来看,需要强化规范性和系统性。
1.1道路“红线”控制对于城市规划确定的规划道路用地,尤其是城市主次干道,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预留控制。
针对目前许多地方道路建设盲目超前、超规范的“大马路情结”,在道路系统及“红线”控制中,必须遵循现阶段的国家有关技术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对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道路网密度、道路宽度等方面的规定。
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关于各类道路宽度的规划指标对于有特殊功能安排的城市道路,必须明确相应的控制要求。
如:为了确保城市特殊情况下抢险救灾、人员疏散需要,规划将设定部分城市干道为城市内部主要疏散通道,其道路宽度及两侧建筑物高度需满足以下要求:道路宽度+两侧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1/2(H1﹢H2)+4~8米。
城市设计引导
第五章城市设计引导1、建筑设计导则火车站地区建筑特点应该反映现代国际水准,建筑形体提倡多样性,但要突出城市的朝气蓬勃和时代精神,建筑物无论是火车站建筑、住宅区、商业娱乐建筑都应体现现代主题。
另外,中央公建区的建筑应提倡节约能源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在外观上应与周围环境具有联系性。
1.1建筑设计整个火车站地区应以新现代主义风格为主。
在浓密的绿色植物背景下,建筑色彩以浅色调为主,辅以局部鲜明的装饰色调。
各地块建筑对公众开放部分,尤其是一二层建议使用透明玻璃,以提供通透的景观效果,并有近人尺度。
建筑立面应以玻璃幕和金属板材为主,在裙房、人口和重要局部可使用石材。
建筑单体立面设计力求大面积的虚实对比,手法纯净、简洁.要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尤其是地标性建筑可表现出强烈的体块感或秩序感。
分体空调的公建.箱式空调机的装设位置应在未来立面设计中予以统一考虑。
屋顶水箱、空调冷却塔等.应采用明快的浅色并通过百叶、格栅等组合人建筑造型。
商业、写字楼一二层立面上橱窗面积建议在80%以上。
建筑群组合应注意体量上的协调与比例。
建筑物四个立面均应受到重视。
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应受到关注。
多层建筑的屋面铺装应考虑城市整体眺望效果。
1.2建筑尺度与体量建筑物的整体尺度应依照城市设计有关控制要求执行,以保证正常的土地开发秩序,形成协调的建筑物群体空间形态。
建筑设计应注重把握建筑物近人尺度部分的设计,通过景观要素,饰面材料及质地,建筑的纹理和韵律表现,建筑细部等处理手段,保证步行层面具有亲切的空间感受。
1.3建筑形式在鼓励建筑形式的个性化同时,强调建筑之间形式的协调与对话,重点关注建筑的裙房(基座)、主体与屋顶三部分。
标志性建筑的建筑形式应突出强化其个性特征,一般建筑在相邻地块之间应具有相似性。
建筑裙房要强调体现城市“街墙”景观,相邻建筑裙房应在高度、色彩、材质、雨棚、标识等方面取得统一或协调。
建筑的后退可用以处理建筑与道路之间的衔接,避免街道空间的拥挤。
基于城市设计的建筑高度控制指标细
基于xx设计的建筑高度控制指标细化诌议摘要:建筑高度控制指标是法定规划体系中控制和引导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实际规划管理中,仅仅通过二维的高度控制指标,难以达到塑造良好城市总体空间形?B的目标。
需要从城市认知角度出发,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划定总体高度分区,确定打造的空间轴线,以及塑造强化的建筑高度簇点,通过建筑高度分段细化控制,为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格局清晰、整体有序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提供有效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高度;高度分区;建筑连续界面1.现有控规体系下的城市现状建筑高度特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理中,建筑高度是控制建筑空间形态的重要控制性指标之一,与容积率指标等都对于控制和引导城市总体空间形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以上海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较为完善。
在上海快速发展期间,控规有效地引导了上海的城市建设,塑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和城市形象,尤其是陆家嘴的高层建筑群构成的天际轮廓线,形成了上海的一张名片。
但是,将上海与日本东京的城市鸟瞰照片进行对比(图1和图2),上海中心城区内的城市高层建筑呈插蜡烛式随机分布,而东京的高层建筑呈集聚式簇群分布在各个新城中心。
比较可以看出国内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节点的识别性上显得明显不足。
2.xx现状建筑高度成因分析目前的控规控制指标对空间形态的控制能力有限,相同的控制指标会产生形态,高度不同的建筑,造成城市空间形态的剧烈异质化,即区域之间空间形态的特色不突出,同一区域内相邻地块的形态差异巨大,极不协调。
城市空间的失控并不是指标本身的问题,而是控制方法与指标的制定标准体系缺乏科学性。
原有的二维控制体系无法解决三维空间及四维时空的问题,容积率并不能准确反映建筑群空间形态,建筑高度指标的确定没有与建筑形态模式相结合进行考虑。
具体表现在:1.建筑高度控制没有与地块建筑容量、建筑密度有效对应。
对同样容积率,可以形成不同模式建筑高度控制(如图3)。
住宅外部设计导则试行(简版)
一、城市设计层面(一)高度控制1.居住区和住宅建筑的高度控制除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用地的建筑高度控制,以及航空净空、微波通讯、消防、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当符合以下的规定。
注:居住区为泛指,含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等不同规模的住宅建筑组群,以下同。
2.为丰富城市天际线,避免出现建筑高度过于单一的现象,占地面积10公顷及以上或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居住区需进行建筑高度及建筑空间的设计。
进行建筑高度及建筑空间设计时应明确标志性建筑的位置和高度。
进行建筑高度及建筑空间设计的居住区,其高度的变化宜沿城市主要通道的方向安排。
注:城市主要通道包括快速铁路、市郊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景观河道等,以下同。
高度分区设计示意图该项目用地面积8公顷,容积率2.5,用地控高80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高度变化示意图一、城市设计层面(一)高度控制3.为丰富城市天际线,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体关系,原则上要求同一居住地块内不少于地上住宅建筑面积10%的住宅建筑,其建筑高度比规划建筑控制高度下降至少一档;建筑控制高度为18米的居住区可结合方案形成一定的高低错落,不要求下降一档。
特殊情况,经相关部门批准,同一居住地块内不大于地上住宅建筑面积10%的住宅建筑,其建筑高度比规划建筑控制高度可上浮一档。
注:现有控规指标体系中二类居住用地的建筑控制高度分为18m、24m、30m、45m、60m80m、100m等档次,以下同。
注:特殊情况指保障房项目或确因用地条件限制等情况,以下同。
该项目用地面积为11.23公顷,建筑控高100米,地上住宅建筑面积约33.58万平方米。
其中100米高度住宅为22.97万平方米,占地上住宅总建筑面积的68.4%;80米高度住宅为3.4万平方米,占地上住宅总建筑面积的10.16%;60米高度住宅为5.31万平方米,占地上住宅总建筑面积的15.8%;45米高度住宅为1.9万平方米,占地上住宅总建筑面积的5.64%。
城市标志牌设计理念是什么
城市标志牌设计理念是什么
城市标志牌是城市的重要标识之一,它不仅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更是城市文化的传播者。
城市标志牌的设计理念应该是融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特色,体现城市的个性和魅力。
首先,城市标志牌的设计应该注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设计师应该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渊源,了解城市的文化特色,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标志牌的设计中。
比如,可以在标志牌上加入城市的地标建筑、历史人物或者传统手工艺品,以此来展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城市标志牌的设计应该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和特色,设计师应该通过标志牌的设计来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比如,可以用城市的代表色彩、地理特征或者特有的植物动物作为设计元素,让标志牌在视觉上能够让人一眼认出这是哪座城市。
最后,城市标志牌的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标志牌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为了引导和指示游客和市民,所以设计师应该在美观的基础上,注重标志牌的实用性。
比如,标志牌的文字和图案应该清晰易懂,方便人们快速获取信息。
总的来说,城市标志牌的设计理念应该是融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特色,体现城市的个性和魅力,同时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只有这样,城市标志牌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文化使者和城市形象的代表。
城市标志牌设计理念是什么
城市标志牌设计理念是什么
城市标志牌设计理念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设计和设置标志牌来展示城市的形象、特色和文化内涵。
城市标志牌不仅是城市的门面,更是城市的名片,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
因此,城市标志牌的设计理念应该是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展现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首先,城市标志牌的设计理念应该是与城市的特色和文化相契合。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因此城市标志牌的设计应该融入当地的特色元素,比如地标建筑、民俗风情、地方特产等,以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其次,城市标志牌的设计理念应该是简洁明了、易于识别。
城市标志牌是为了引导游客和市民,因此设计应该简洁明了,让人一眼就能明白其含义和指向,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和文字,影响了标志牌的实际功能。
另外,城市标志牌的设计理念还应该是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标志牌的颜色、形状、大小等都应该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建筑风格相协调,不要显得突兀和不协调,从而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最后,城市标志牌的设计理念还应该是注重创新和时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标志牌的设计也应该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和时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法,让标志牌更具现代感和时代感。
总之,城市标志牌设计理念是要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展现城市的魅力和活力,与城市的环境相协调,注重创新和时尚。
只有这样,城市标志牌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名片,展现出城市的魅力和骄傲。
基于城市设计的建筑高度控制指标细
基于xx 设计的建筑高度控制指标细化诌议摘要:建筑高度控制指标是法定规划体系中控制和引导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实际规划管理中,仅仅通过二维的高度控制指标,难以达到塑造良好城市总体空间形?B 的目标。
需要从城市认知角度出发,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划定总体高度分区,确定打造的空间轴线,以及塑造强化的建筑高度簇点,通过建筑高度分段细化控制,为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格局清晰、整体有序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提供有效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高度;高度分区;建筑连续界面1. 现有控规体系下的城市现状建筑高度特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理中,建筑高度是控制建筑空间形态的重要控制性指标之一,与容积率指标等都对于控制和引导城市总体空间形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以上海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较为完善。
在上海快速发展期间,控规有效地引导了上海的城市建设,塑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和城市形象,尤其是陆家嘴的高层建筑群构成的天际轮廓线,形成了上海的一张名片。
但是,将上海与日本东京的城市鸟瞰照片进行对比(图1和图2),上海中心城区内的城市高层建筑呈插蜡烛式随机分布,而东京的高层建筑呈集聚式簇群分布在各个新城中心。
比较可以看出国内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节点的识别性上显得明显不足。
2. x x 现状建筑高度成因分析目前的控规控制指标对空间形态的控制能力有限,相同的控制指标会产生形态,高度不同的建筑,造成城市空间形态的剧烈异质化,即区域之间空间形态的特色不突出,同一区域内相邻地块的形态差异巨大,极不协调。
城市空间的失控并不是指标本身的问题,而是控制方法与指标的制定标准体系缺乏科学性。
原有的二维控制体系无法解决三维空间及四维时空的问题,容积率并不能准确反映建筑群空间形态,建筑高度指标的确定没有与建筑形态模式相结合进行考虑。
具体表现在:1. 建筑高度控制没有与地块建筑容量、建筑密度有效对应。
对同样容积率,可以形成不同模式建筑高度控制(如图3)。
城市设计技术导则(报批稿)
城市设计技术导则(报批稿)本技术导则的目的是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技术要求和内容深度,以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加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保障城市设计的管理和实施。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设市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开展的总体城市设计、区段城市设计、地块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工作。
在编制城市设计时,应以人为本,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满足其对城市空间的基本认知、审美、体验和使用需求。
同时,应充分考虑城市设计范围及周边的自然条件、历史人文和建设现状等,体现地域特征。
此外,城市设计应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充分衔接,满足实施和管理的要求。
同时,在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时,应针对新老城区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与控制要求。
最后,应坚持生态优先,推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城市设计编制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区段城市设计、地块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镇规划区编制的城市设计,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相对应。
区段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镇规划区内局部地区与地段编制的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对应。
地块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具体地块编制的实施性城市设计,是在建设项目中对总体城市设计和区段城市设计管控要求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专项城市设计是根据实际需要,对区域城市形象定位、山水格局,城市空间特色、天际线、色彩、公共标识、夜景照明、城市雕塑等特定系统、要素或问题编制的城市设计。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编制总体城市设计,可采用城市设计纲要及各分区总体城市设计的形式。
在编制城市设计时,应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同时,应充分了解公众需求,践行公众参与,体现公众意愿。
城市设计的意图与管控要求应明确,表述简洁明了,便于规划管理和具体实施。
最后,宜通过形象易懂的图、文、表格、三维模型等方式进行交流展示。
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城市、镇规划区进行城市设计,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相对应。
在编制总体城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城市的定位和愿景,制定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提出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规划,明确城市交通系统和交通组织方式,提出城市环境和生态保护措施,最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总体城市设计成果。
城市规划“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
城市规划“五线”“五线”管制属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适用于从城市总规到控制性详规等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
“五线”管制制度,分别用“红线”、“绿线"、“蓝线"、“紫线" 和“黄线"划定城市建设中的“雷区”,凡是被划定的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区域内各项建设将受到严格控制,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
“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蓝线”是指城市江河湖泊水域控制线。
“紫线”是指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控制线.“黄线”管制的主题,是划定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影响范围.1.“红线”管制“红线"概念对于城市各阶层来说都比较熟悉。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红线”管制的核心思想就是:规划期内的城市建设,必须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范围之内;同时城市的具体开发建设,必须在城市建设的建筑“红线”控制范围内和相应的规划要求下进行.“红线"管制无论是技术支撑还是运作程序,在各城市普遍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但以成熟的管制制度要求来看,需要强化规范性和系统性。
1。
1道路“红线”控制对于城市规划确定的规划道路用地,尤其是城市主次干道,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预留控制。
针对目前许多地方道路建设盲目超前、超规范的“大马路情结”,在道路系统及“红线”控制中,必须遵循现阶段的国家有关技术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对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道路网密度、道路宽度等方面的规定。
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关于各类道路宽度的规划指标对于有特殊功能安排的城市道路,必须明确相应的控制要求.如:为了确保城市特殊情况下抢险救灾、人员疏散需要,规划将设定部分城市干道为城市内部主要疏散通道,其道路宽度及两侧建筑物高度需满足以下要求:道路宽度+两侧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1/2(H1﹢H2)+4~8米.(H1、H2为两侧建筑物高度)1.2建筑“红线”控制与规划管理制定《城市规划管理(用地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具有保障作用,是规范建筑“红线”控制与规划管理的技术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城市标志性建筑在设计层面的控制和引导
摘要:文章从标志性建筑的概念界定入手,大量分析国内外著名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成功与失败案例,讨论在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标志性建筑在设计层面的控制和引导,期望对标志性建筑的理性建设做出理论指导。
关键词:城市标志性建筑;设计方法;控制与引导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b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city landmarks construction suntong1 song xueya
(1.hebei jiuyizhuangchen architects & engineers
hebei ,shijiazhuang,050001;,2.college ofarchitecture and art ,shijiazhuang railway
institute ,hebei ,shijiazhuang,050043;
abstrac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sign strategy of the city landmarks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by way of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the city landmarks , analysis of the success or failure case all over the world. it is expected to make a scientific guid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landmarks.
key words: city landmarks; method of design;control and guidance
clc number:tu-document code: b
在目前中国的城市建设高潮中,新区开发和旧区更新交替进行,势不可挡,出于城市形象的考虑,各省市都积极推出自己的标志性建筑以提升城市品牌。
张在元先生曾经提到:“21世纪将是中国建筑与城市复兴的100年,21世纪中国建筑与城市复兴的历史记录,将留下各地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诞生与形成。
”标志性建筑的出现存在必然性,它为这个时代代言,承载这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信息。
如何打造和建设当代的标志性建筑是摆在政府、建筑师和公众面前的重大议题。
1 标志性建筑的单体风格要与城市整体风格协调
城市特色与个性的形成必须从城市的整体、系统入手,标志性建筑应当和周围环境结合,烘托群体关系,而不仅仅是追求建筑单体的个性张扬。
标志性建筑在城市轮廓线中通常具有重要的地位,凭借显赫的形式而快速形成的景观序列尤其引人注目,这也是标志性建筑备受城市领导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每一个城市的领导都希望在任期内建设标志性建筑,使所在城市产生新的建筑影响力。
这样的政绩工程对城市发展而言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可还有一些事实也一再表明,这种对“标志性建筑”自我膨胀的催化开发思路与模式往往事与愿违,许多标志性建筑与周边建筑缺乏关联性对话,甚至与城市景观传统格局形成尺度与形态的对峙感。
我们还需要重新发掘逐渐衰落的历史建筑在新时期可能存在的
地标价值。
国外先进国家在旧城更新,旧建筑改造、重新利用中应用较多,有很多成功经验。
如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城市废弃的厂房改建成艺术馆之后成为新的城市地标。
又如唐山城市展览馆。
在城市发展迅速的今天,各城市均重视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纷纷兴建城市展览馆,探讨城市建设的相关命题,展示城市建设的成果。
唐山市新的城市展览馆是引起广泛关注的个案,在开业的短短一个月中就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参观旅游者和政府代表团。
这个项目显然是比较成功的,成功地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在于它没有单纯复制目前一线。
2 发掘城市历史文化建筑遗产的地标价值
特色是城市魅力所在,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城市形象的关键在于特色,是蕴涵城市内在气质的外部表现,是城市历史、城市文化的积淀。
城市类型是顺应地域的特色和历史的发展形成的,应能记载城市发展的轨迹。
拥有文化底蕴和历史视野的城市决策者、开发者和建筑师会珍惜城市每一处具有人文价值的建筑及街区,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才会无视城市的历史见证。
比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市小的惊人但却拥有国际很高的知名度,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到此参观游览,得益于这座小城直到今天仍
保持着的古老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格局和建筑风格以及隐藏在这些建筑之后的故事。
3 强调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品位与建设质量
设计的品位表现在建筑的形态、结构、经济、与环境及城市文化等多方面。
美国9.11事件之后,建筑与规划界对标志性建筑的认识几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的观念及方法普遍受到质疑,前段时间发生的中央电视台新办公楼配楼的火灾事件也使公众对高层建筑产生微妙的抵触心理;追求“大尺度”、“怪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打造模式已经开始厌
倦,对以“现代建筑”“先进理念”为名而建、实则形成无秩序城市空间的标志性建筑感到烦躁和不安。
设计品位的高低决定了建筑品质的好坏,建筑在设计品位上如果较差则会对城市形象带来伤害,更不能成为标志性建筑。
纵观我国各城市着力打造的当代标志性建筑,发现总体设计品位和建设质量不高。
由于工期紧张、领导决策、甲方决策等条件的影响,更多的作品呈现出缺乏原创性及精细化设计的倾向。
4 强调标志性建筑的文化属性
通过前文的剖析,我们知道文化属性是标志性建筑的最重要属性之一,因此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也应以此为基本原则。
仍以英国新千年系列建筑进行说明。
英国为迎接千禧年而建的建筑中,不乏试图以形式追求标志性的建筑物,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著名建筑师罗杰斯在格林威治设计的千年宫,但是这座视觉体验上与众不同的建筑只繁荣了半年,就很难再引起轰动,并且成了让政府头疼的问题,成了城市的毒瘤,维护运行费用相当昂贵,被戏称为“千年烧钱大穹顶”,现在英国正围绕其周围地区的二次开发利用绞尽脑汁,以使这个巨大的
建筑不成为城市的包袱。
5 在提升城市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对标志性建筑精益求精
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口号鼓舞下,城市的决策者倾向于选择建设标志性建筑来打造城市的新形象,似乎只有那些显赫的“标志性建筑”才能装点城市的面貌,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认识,是“拔苗助长”的政绩欲望高涨的结果。
一些城市管理决策者不能体会到三年大变样的核心精神,而只是在“小变”到“大变”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新重点项目的“标志性”,结果仅强调建筑个体而忽视甚至藐视当地的城市现状及城市规划,要么以牺牲自然环境及具有保存价值的建筑作为代价换取新建筑的标志性,使城市历史发生断层,要么在综合体系方面付出代价,比如投资、运营、管理和一系列后遗症。
结语:
城市更新与建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城市建设的根本在于建立合理的城市秩序,为城市居民提供需要提升城市每个建设项目的质量,组成整个城市建筑
文化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晨.标志性建筑的精神与生态特征[j].城市问题,2004,11:72~74.
[2]张在元.标志性建筑争议100年[j].北京规划建设,2004,6:6~9.
[3]卢济威,仲德昆,刘力,魏闽红,王昀,张志军,聂建鑫.标志性建筑与城市[j].世界建筑导报,2006,1.
作者简介:
1. 孙彤,(1967-),男,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建筑学院,现任河北九易庄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2. 宋雪雅(1979-),女,河北省石家庄人,石家庄铁道学院建筑与艺术分院助教,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主要从事建筑历史理论与设计的教学研究。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