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同心圆梦押题二:四川语文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同心圆梦教育中心
2014届同心圆梦押题二
四川语文
考试范围:学科内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烘焙/蓓蕾聒噪/恬静汰渍/啧啧先妣/秕糠
B.粳米/作梗诤友/甄别踉跄/稂莠熨帖/熨烫
C.对峙/标识迄今/收讫咋舌/乍暖抨击/怦然
D.赝品/服膺囹圄/伛偻迸发/摒除赔偿/徜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绵密形骸礼上往来老羞成怒
B.尺牍沧桑垂拱而治辎珠必较
C.冒昧迄今螳臂当车变幻莫测
D.旷野锁屑涸辙之鲋语竭词穷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成都市有60岁以上老人223万,90%以上都是在家中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建立和热线的开通,使成都市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2)展览向参观者们展示了日本关东军731部队侵华期间实施的那些
的人体试验的有关实物,再现了731部队侵华期间进行人体实验的残暴场面。

(3)近日,全国假日办就放假安排向社会,不少网友趁势建议将重阳节定为法定假日,让子女陪陪老人,方能更好的实现“重阳敬老”的意义。

A.目前骇人听闻集思广益
B.日前耸人听闻集思广益
C.目前耸人听闻抛砖引玉
D.日前骇人听闻抛砖引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尽管网络文学在成长中出现过这样那样,但它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力已无法回避,对其现状做客观分析的同时进行前瞻性研究,已成为理论批评领域的重要课题。

B.马拉多纳,无论在哪里都意味着天才和胜利,也意味着狂放不羁和惹是生非,作为一个毁誉参半的人,他的足球绝技却没有理由不值得人们去仰慕。

C.读书可以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了解世界,长期不读书的人,不光会被社会的前进步伐所抛弃,而且人要变得浅薄。

D.新规定加强了对大中型客货车司机的管理,并提高了闯红灯、遮挡号牌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违法成本。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人画,也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

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其“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创始者,为南宗之祖。

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说:“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

”此说影响甚久。

近代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

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它不与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

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那么,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

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说明文人画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

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有所区别,独树一帜。

文人画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

他们眼中的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

梅,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孤标傲骨;山水、渔隐则不问世事,淡漠名利。

借此,文人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

表达自身的清高文雅,因公因私,因国因家。

有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苏轼作直竹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有吴镇自号梅花道人,言梅妻鹤子而终老;有郑思肖因亡国失土作露根兰……虽都是受儒家思想的左右和道释思想的慰籍,但也不乏文质彬彬的浪漫。

文人画重意,杜甫讲“意匠惨淡经营中”,匠心独运,可回味无穷。

文人画重简,无干皆简,甚至简到“零”,“零”即是白即是空。

空白能给人以无尽深远悠长的感受,似“此时无声胜有声”。

文人画重书,张彦远说“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

赵孟頫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柯九思论画竹“写竹杆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文人画重墨趣,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

这些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的特有的强烈主观意识,都是文人画的精髓。

(摘自《中国文人画通鉴》)
5.下列关于“中国文人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人画是中国画中与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并列的一种。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为唐代王维始创。

B.文人画是文人、士大夫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以示与他们有别,并借此来抬高士大夫阶层绘画艺术的绘画。

C.文人画讲究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及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D.文人画具有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

它特有的“雅”使它有别于传统绘画中的工匠画和院体画,独树一帜。

6.下列对中国文人画的介绍、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人、士大夫借描绘山水、花鸟、梅兰竹菊等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有时也寄寓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

B.文人画重意境,作者匠心独运,通过墨彩干湿浓淡等的微妙变化概括自然,草草几笔,形体虽不相似,但意味无穷。

C.文人画笔法上不分工笔和写意,不重视艺术上的功夫,而重在表现思想。

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

D.文人在文人画中表达出自身的清高文雅,一方面是受儒家思想的左右和道释思想的慰籍,另一方面也有文人文质彬彬的浪漫。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人的眼中,他们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并不是单纯自然景物,而是他们表现心灵感受的载体,这表明文人可以借此来抒发情绪。

B.文人画重视简略,与画意无干的都一律放弃,因此,形成的空白给人以无尽深远悠长的感受,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C.张彦远、赵孟頫和柯九思都论述了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这符合中国“书画同源”的传统,可见,中国画比任何国家重视画中的书法修养。

D.因为文人画“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所以其中表现出的强烈的主观意识是文人画不同于民间画及院体画的精髓。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潘季驯,字时良,乌程人。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授九江推官。

擢御史,巡抚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广人大便。

四十四年,由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

与朱衡共开新河,加右副都御史。

隆庆四年,河决邳州、睢宁。

起故官,再理河道,塞决口。

明年,工竣,坐驱运船入新溜①漂没多,为勘河给事中雒遵劾罢。

万历四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

明年冬,召为刑部右侍郎。

是时,河决崔镇,黄水北流,清河口淤淀,全淮南徙,高堰湖堤大坏,淮、扬、高邮、宝应间皆为巨浸。

大学士张居正深以为忧。

河漕尚书吴桂芳议复老黄河故道,而总河都御史傅希挚欲塞决口,束水归漕,两人议不合。

会桂芳卒,六年夏,命季驯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代之。

季驯以故道久湮,虽浚复,其深广必不能如今河,议筑崔镇以塞决口,筑遥堤以防溃决。

又:“淮清河浊,淮弱河强,河水一斗,沙居其六,伏秋则居其八,非极湍急,必至停滞。

当藉淮之清以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入清口,以敌河之强。

使二水并流,则海口自浚。

即桂芳所开草湾,亦可不复修治。

”遂条上六事,诏如议。

两河工成,进工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

季驯之再起也,以张居正援。

居正殁,家属尽幽系。

李植遂劾季驯党庇居正,落职为民。

十六年,给事中梅国楼复荐,遂起季驯右都御史,总督河道。

自吴桂芳后,河漕皆总理,至是复设专官。

季驯凡四奉治河命,前后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

增筑设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桩埽,综理纤悉,积劳成病。

三疏乞休,不允。

二十年,泗州大水,城中水三尺,患及祖陵。

季驯谓祖陵王气不宜轻泄,而巡抚周寀、巡按高举,谓周家桥在祖陵后百里,可浚,议不合,都给事中杨其休请允季驯去。

归三年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一)
【注】:①新溜:地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人大便便:便利
B.则海口自浚浚:疏通
C.落职为民落:罢免
D.习知地形险易习:学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宝应间皆为巨浸吾属今为之虏矣
B.沙居其六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以张居正援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而巡抚周寀、巡按高举吾尝跂而望矣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123分)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坐驱运船入新溜漂没多,为勘河给事中雒遵劾罢。

(4分)
(2)当藉淮之清以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入清口,以敌河之强。

(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潘季驯万历年间治理黄河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请简要概括。

(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9处)(4分)
天播五行于万灵人固备而有之有而不思则失思而不行则废一日咎前之非沛然思而行之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顾曰改过而非其性是率天下而戕性也。

(王安石《原过》)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本诗前三联描写的是初夏之景,请分析其写景的思路。

(4分)
(2)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居于山阴所作,抒发了初夏幽居的幽情。

试分析尾联所蕴含的诗人的复杂情感。

(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小题)(6分)
(1)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2),眄庭柯以怡颜。

(李白《蜀道难》)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
(5),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6)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7)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8)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五、(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那一片消失的红树林
郑剑文
[1]家在海边,门就对着大海,大海与村庄之间横亘着一道长长的沙滩。

沙滩东边铺展着一大片矮矮的绿色植物,后来才知道那叫“红树林”,那时我们都称之为“海丛仔树”。

其实,我至今仍不懂,那一大片低矮如草甸的植物何以叫红树林。

[2]不论怎么,海滩的那片红树林曾是我童年的一抹亮色,给我很多猜想空间。

记忆中的故乡宁静得如一首诗,白日里除了偶有渔民的几声呦喝外,便只有隐约的涛声,静夜的一声狗吠便可传遍全村。

那时的故乡真的单纯得像一幅儿童画,大片蓝色的天空与海洋、大片白色的沙滩与石头房子,还有大片的绿色林子,当然那排高高的树是防护林,那片矮矮的树便是红树林,而在画面上轻盈掠过的便是白色的鸥鹭,就是那片红树林与那群白鸥鹭很好地装点了故乡的风景,也装点了我的童年,使那些已然苍白的日子因此鲜活起来。

[3]是的,印象中红树林是鲜活的,那片茂密的小树丛中隐藏着无数鲜活的小生命。

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常与几个伙伴偷着到海边钓鱼,一根长长的竹竿扎着一条细细的丝线,一个弯弯的钓钩串着一段软软的沙虫,于是一件简单而实用的钓竿就算完成。

那时的鱼儿很单纯,一段沙虫做成的饵料往往能诱来数条嘴馋的小鱼,涨潮前总能钓到一大串鲜活杂鱼。

毛蟹则较狡猾,喜隐身红树林下的泥洞里,随便用脚堵住一个洞口,旁边便有一个洞冒出水泡,于是伸手往洞里一摸,十有八九能抓出一只巴掌大的毛蟹来,当然被毛蟹的钳脚咬伤是常有的事,即便如此也十分兴奋,晚饭便多了一道美味。

[4]滩涂上的跳跳鱼与招潮蟹最是顽皮。

退潮时,滩涂简直成了跳跳鱼与招潮蟹的天下。

伴着渐行渐远的浪花,跳跳鱼总是聚到一起追波逐浪,故意溅起细细的水花。

而数不清的招潮蟹则在一旁晃动夸张的大螯,似乎在示威。

其实,它们是在虚张声势,人一走近,刹那间跑得无影无踪,海滩很快又恢复宁静。

偶尔,我们也会捉些跳跳鱼与招潮蟹来把玩,玩腻了就放生,从来不会想到那些小鱼小蟹还是美味,虽然那时穷得不知肉味。

[5]我常陪母亲到海滩捡拾海藻当猪食,如今想来,那时的家畜比人有口福,鲜嫩的海藻、肥美的虾蛄、即便是鲜活的杂鱼也常是猪食的主要内容。

那时的海滩非常洁净,极适合海藻生长,那薄如绿毯的海藻铺满半个滩涂,俯拾即是,很快就填满两个大竹筐,于是挑着沉沉的担子,走在回家路上,感觉双腿总比沙滩还松软。

挑不动了就躺在沙滩上看风景,我喜欢那些在红树林上翻飞跳跃的鸥鹭,那些白色的鸟儿如海的精灵,时而优雅地在树梢上跳着轻盈的舞步,时而掠过海面落下一串空灵的叫声。

[6]后来,我真的飞出那个宁静的故乡,也因此疏远了那片美丽的红树林。

然而,在离家的日子里,那片红树林却四季长青着,成为记忆中永远的风景,我想红树林是不死的。

然而,我还是错了,原来美丽的东西往往是脆弱的。

[7]不久前的一个寥落的黄昏,我踏上故乡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海滩,想寻回一些儿时记忆的碎片。

然而,以前宁静而偌大的海面因停泊许多轮船略显局促,以前亲切而温馨的村庄因新建了高大楼房而变得生分。

走在沿海大通道,呼啸的汽车张扬着时代的风采,那道曾经美丽的沙滩成了脚下的水泥大道,那片曾经苍翠的红树林如今已成码头货场。

唉!涛声依旧,白鹭难寻。

[8]那些可爱的跳跳鱼与招潮蟹也十分罕见了,我不知道失去了那片茂盛的红树林,它们栖身何处?我是见到有几只跳跳鱼在浸着汽油的滩泥上艰难地爬行,它们是否正在寻找一处可以容身的净土?站在繁忙的码头上,我在追念着那一段逝去的时光,我在怀念那一片消失的红树林。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5期)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通过对故乡的红树林因经济发展而逐渐消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故乡原生态环境随时代变迁而遭到破坏的思考以及对保护好生存环境的呼唤。

B.本文描写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通过大量的场景描写展现红树林今昔的巨大变化,又记叙与红树林有关的人与事,用语清新又不乏深刻。

C.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生动鲜活。

“那时的鱼儿很单纯”就运用了拟人修辞,写出鱼儿的容易上钩,衬托乡村环境的原汁原味。

D.运用对比使画面更鲜明,作者的感受更强烈。

文中有童年和现在的红树林的对比,有鱼儿与毛蟹性情的对比,还有那时家畜比人有口福的对比。

E.以“站在繁忙的码头上,我在追念着那一段逝去的时光,我在怀念那一片消失的红树林”结束,含意隽永,深刻表达作者对童年贪玩的那段时光追悔之情。

16.第(6)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17.作者为什么说“不论怎么,海滩上的那片红树林曾是我童年的一抹亮色,给我很多的猜想空间”?这样写有何用意?(6分)
18.这篇文章,作者在博客中发表时用的题目是《永远的红树林》,而《散文百家》发表时改为《那一片消失的红树林》,你认为哪个作为题目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6分)
六、(10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6分)
2013年12月6日,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住所去世,享年95岁。

南非为曼德拉举行国葬,全国降半旗。

他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在任职总统前,他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也是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

当他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他在牢中服刑27年。

1990年出狱,在推动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受到各界赞许,包括从前的反对者。

40年来,曼德拉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最显著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2004年,其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

(1)请概括以上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30字以内)(2分)
(2)请为曼德拉拟写一副挽联。

要求:请结合曼德拉的生平,上下联结构一致,平仄可不作要求。

(4分)
20.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
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问世,三千多个近几年来生活及网络中的热词都被收录其中,如“微博”“PM2.5”和“被代表”等等。

请你对“网络热词进词典”这一现象发表看法,并给出理由。

(观点鲜明,理由阐述不少于50字)
七、(60分)
21.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莫言曾义正言辞地说:“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

”但他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洪说:“财富、名声、地位都是理想的副产品,你只顾追逐理想,其余的会跟着来到。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绝密★启用前同心圆梦教育中心
2014届同心圆梦押题卷语文押题二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A项,第一、四组读音相同,分别都读bèi、bǐ,第二、三组读音都各不相同:guō/tián,zì/zé。

B项,四组读音都不相同,分别读作jīng/gěng、zhèng/zhēn、liàng/láng和yù/yùn。

C项,第一、二和四组读音相同,分别读zhì、qì和pēng,第三组
读为zé/zhà。

D项,第一、三组不同,分别读为yàn/yīng、bèng/bìng;第二、四组读音相同,都读yŭ和cháng。

2.【答案】C【解析】A项“礼上往来”应该是“礼尚往来”,B项“辎珠必较”应该是“锱铢必较”,D项“锁屑”应该是“琐屑”
3.【答案】A【解析】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目前/日前:前者比后者离说话时时间近。

根据语境,成都市60岁以上老人数是“目前”的情况,排除B、D两项。

“耸人听闻”与“骇人听闻”:都是“使人震惊”。

“耸人听闻”侧重故意说夸大捏造事实的话,说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震惊。

731部队的人体试验,是使人震惊的大坏事,用“骇人听闻”。

排除B、C两项。

集思广益/抛砖引玉:后者是谦辞,从后面内容来看,假日办征求网民意见,用“集思广益”,排除C、D两项。

4.【答案】B【解析】A.宾语中心语残缺,应改为“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C.语序不当,应改为“不光人要变得浅薄,而且会被社会的前进步伐所抛弃”;D.“提高”与“力度”搭配不当。

5.【答案】A【解析】A项,根据第3段“它不与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并列”一句,文人画不与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并列。

6.【答案】C【解析】C项,“不重视艺术上的功夫”错误,根据第3段“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处应为“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


7.【答案】A【解析】B项,前面的错误信息,不能推出后面的结论,原文的“简略”并不等同于“一律放弃”。

C项,前面的三人论述,不能推出后面的结论,并且后面的结论“中国画比任何国家重视画中的书法修养”也是错误的,原文只是说文人画重视画中的书法修养,并列举了后面的三个例子。

D项,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成立,从原文看,文人画中表现出的强烈的主观意识是文人画不同于民间画及院体画的精髓,是它能“振妙一时,传芳千祀”的主要原因。

8.【答案】D【解析】D项,习:熟悉。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项:动词,成为/介词,表被动,“被”。

B项:代词,“其中的”/代词,“那里”。

C项:均为介词,“因为,由于”。

D项:连词,“却”/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10.【参考答案】(1)因为潘季驯指挥运输船只进入新溜的时候漂没很多船只,被勘河给事中雒遵弹劾罢官。

(2)应当借助淮河的清澈流水来冲刷黄河的浑浊流水,修筑高堰约束(控制)淮河水进入清口,来抵挡黄河水的强势。

11.【参考答案】①堵塞决口,开挖新河;②束水归漕,修筑高堰;③筑遥堤;④疏浚入海口;⑤减少用工,降低耗费;⑥设置官署建造水闸,总揽管理。

(答出三条即可)12.【参考答案】天播五行于万灵/人固备而有之/有而不思则失/思而不行则废/一日咎前之非/沛然思而行之/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顾曰改过而非其性/是率天下而戕性也。

13.【参考答案】(1)诗歌前三联写初夏的幽静之美景,在写景思路上采用总分结构,显得井然有序:首联总写了“湖山”,颔联写的“水满”和“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的“湖”;颈联写“头番花”和“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所写“山”。

首联概写,紧接着两联分写,先总后分,前后照应。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总括1分,三联的具体分析各1分)
(2)尾联写了诗人往日旧交飘逝殆尽之感和志士已老、报国无门的惆怅之情。

诗人一杯在手,突然想到往日旧交竟然飘零殆尽,无人共品茗,无人与交心,无人享美景,不觉寂寞孤寂之感顿生。

(概括和分析各2分)
14.【参考答案】(1)泣孤舟之嫠妇(2)引壶觞以自酌(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夙兴夜寐(5)潦水尽而寒潭清(6)身世浮沉雨打萍(7)潦倒新停浊酒杯(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5.【答案】CE【解析】C项写鱼儿的“单纯”是为了照应本段的开头句,写出红树林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衬出乡村环境的原汁原味;E项“深刻表达作者对童年贪玩的那段时光追悔之情”理解有误。

16.【参考答案】示例:在内容上,点明自己与家乡言及红树林的密切关系,表达了对今天红树林消消失的伤感之情;(点明,并做具体分析,3分)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散上文“我企盼着有一天也如白鹭一般飞向一片崭新的天空”,引出下文对曾经苍翠如今却已经面目全非的红树林的描写。

(点明,并做具体分析,3分)
17.【参考答案】示例:“一大片低矮的如草甸的植物”在作者童年的记忆里却成为“一抹亮色”,这是一种对比的写作手法。

(2分)这对比,突出了红树林在作者记忆中印象的深刻,(2分)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红树林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2分)18.【参考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以《永远的红树林》为题更好。

以此为题,大体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表达含蓄隽永。

“永远”一词富于情感表现力,强化心底的永恒,内涵深刻而富于诗意;二是突出了文章主旨。

以此为题,突出了以“红树林”为代表的故乡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恰当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怀念,而今红树林已经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了,只能于心底永远怀念,题目即能揭示主旨,启人思考;三是构成文章线索。

以此为题,“红树林”就成为命运变迁的线索,是文章今昔对比的写作思路得以彰显,是的文章思路十分明晰,层次十分清楚。

(表明观点1分,理由答到一方面1分,两方面3分,三方面5分,理由阐释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我认为以《那一片消失的红树林》为题更好。

以此为题,大体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表达直接鲜明。

题目直接点明“那一片红树林”已经“消失”了,清晰地表明乡村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生态破坏;二是很好地揭示了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红树林”命运变迁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乡村生态环境因为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环境破坏的思考;三是构成了文章的线索。

“那一片消失的红树林”既有对树林消失前后的对比描写,更有一种痛彻心扉的情感冲击,在对比之中突出重点,在情感之中引人思考。

(表明观点1分,理由答到一方面1分,两方面3分,三方面5分,理由阐释言之成理即可)
19.【参考答案】(1)示例:一直致力于民族运动被称为最伟大的南非人曼德拉去世。

(内容1分,字数1分,意近即可)
(2)示例1:历尽艰辛致力民主活着备受世人赞许,尊为国父荣享诺奖去世赢得国家葬礼
示例2:黑人领袖非暴力先躯元首典范,世纪伟人真民主斗士国民慈父
示例3:从囚徒到总统肤黑心红一生奋斗为自由,下地狱登天堂胸博志坚百年努力求尊严
示例4:反种族隔离斗士二十七载冤狱首任南非民选元首,倡和平自由圣贤实现民族和解以德报怨感动世界(对联形式1分,内容3分)
20.【参考答案】正面:我赞成。

(1分)没有新词汇的收录,汉语文化的发展就不会有进步的载体。

收录那些能反映时代特点的词汇,体现了工具书本身应有的跟进语言最新变化的功能。

(3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反面:我不赞成。

(1分)汉语词典使用广泛,收录新词要考虑词语的价值观和社会效果,有一些网络词语速生速灭,如果把这类“短命词”收录进词典,几年或几十年后的人们使用,肯定会觉得莫名其妙,对其权威性是一个很大的损伤。

(3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