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

合集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教案

最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地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课堂上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举手发言的思考。

2. 讲述举手发言的好处: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锻炼自信心,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3. 分析为什么有些同学不敢举手发言:害怕回答错误,担心被同学嘲笑等。

4. 教授如何勇敢地举手发言:提前准备,积极参与,不怕失败。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述一个发生在课堂上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2. 讲述举手发言的好处,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义。

3. 分组讨论:分析为什么有些同学不敢举手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顾虑。

4. 教授举手发言的方法:提前准备,积极参与,不怕失败。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发言练习,鼓励他们勇敢地举手发言。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发学生对举手发言的思考。

2. 讲授法:讲解举手发言的好处,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敢举手发言的原因,增进彼此了解。

4. 情景模拟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发言练习,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了解他们是否敢于举手发言。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学生心理素质: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自信心和勇气,判断他们是否克服了恐惧心理。

六、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制作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课件,用于课堂导入。

2. 讨论卡片: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着不同原因,用于分组讨论环节。

3. 发言模板:为学生准备一份发言模板,帮助他们组织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利用课件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五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五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五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一、学习习惯1.课前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不开小差;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2.认真作业,按时完成,不拖拉、不抄袭;仔细审题,多查资料,遇到疑难及时请教,变不懂为知识点。

3.多读书、读好书。

经常去书店和阅览室,看书时读、写、思相结合。

认真做好笔记,记录重点问句。

读后能写一些读后心得,相互交流所得经验知识及体会。

二、礼仪习惯1.尊敬师长,爱护幼小。

能虚心接受老师和长辈的教导,及时与老师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勤俭节约,不乱花钱。

3.礼貌待人,校内不讲方言,能用礼貌用语;不征得他人同意不随便动他人东西;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

4.以诚信为本,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答应别人的事及时做到;勇于承认错误,努力改正。

5.做事前多换位思考,不冲动和鲁莽办事,不给别人添麻烦。

三、生活习惯1.保持环境卫生,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2、保持个人卫生,勤剪指甲。

3.爱护学习、生活用品,不乱丢乱抛,用完后随手整理。

4.爱惜粮食不浪费,中午用餐排队入食堂;吃饭不讲话,盛饭盛汤相互礼让,不随地吐痰,遇到赃物及时处理。

5、不挑食、偏食,少吃零食;不能边走边吃,少喝饮料多喝水,不吃不买不合格或过期食品。

四、安全习惯1.遵守公共秩序,不急追猛跑;不玩火,不抽烟,不喝酒;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不逞能,不做危险的游戏和动作。

2.增强安全意识,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循序渐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遵守交通规则。

不在学校规定的路段骑车,骑车靠右行,不追逐嬉戏,不违章停车、超车,不脱把骑车,不骑快车;不并排骑车,骑车不带人;来回路上注意避让大型车辆,如有需要下车让行。

五、劳动习惯1.认真负责地完成值日工作,不拖拉。

2.主动帮助他人做事,公益事情热情做。

3.在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劳动中的自我保护。

4.做事不蛮干,不急干,多想法子,设法探索方法巧干。

如何调动学生上课举手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学生上课举手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学生上课举手的积极性曾几何时,有很多老师在与我闲聊的时候都谈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非常积极,老师一提问,不管会不会,很多孩子都会举起手来。

中年级忽悠忽悠还行,但学生一旦到了高年级,他们的表现就非常内敛、非常低调了:很多同学整节课都把屁股紧贴在板凳上,从未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的疑惑,就算是语文课的朗读环节,也差不多没几个同学举手。

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公开课的课堂上,那么授课老师境遇就非常尴尬。

很多讲公开课的老师只能在上课的时候自己提问,然后再自己回答问题;没人举手的时候要么全班齐读,要么教师自己在无奈中范读……授课之后,执教老师一肚子闷气:我怎么教了一大票的闷葫芦?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

产生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客观原因,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自尊心和羞辱感逐渐增强,害怕回答错误让同学们嘲笑的因素增多,很多孩子在没有确切把握的情况下就不再举手了。

二是我们授课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不够好。

这个不够好也分为三个方面的因素:1.学生本身的语文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或者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批评多表扬少,慢慢地就会导致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降低。

2.我们作课教师,对学生不了解,没有在课堂之初就让学生感受到:回答问题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回答错误很正常,回答正确很自豪。

3.我们的提问有问题。

提的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情况,太难的问题他们想答也答不来。

久而久之就会不愿举手。

有些大方面的问题或有点难的问题可以把问题分解成几个部分,让学生易于思考作答。

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让学生人人能回答,同时又能够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同时要少一些提问,多一些阅读思考与合作学习。

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学着用比较奇特的方式来奖励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这位同学,你带着表情朗读课文,读得太投入了,仿佛带着大家进入美妙的仙境,老师要狠狠地奖励你:奖励你把接下去的三个自然段读一读!”全班发出哄堂大笑,那位同学也露出自豪的神情,用更加到位的语气读接下去的三段话。

学生课堂上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学生课堂上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学生课堂上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在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候明明自己会,就是不举手.在现今的课堂上,低年级的课堂往往小手如林、学生积极活跃,一旦进入高年级,课堂气氛明显沉闷举手发言的定额管理越来越少,,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也很少有学生反应热烈,很多教对学生课堂不爱举手而发愁,找不到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为什么会出现低年级学生抢着回答,高年级不爱回答的怪现象呢?我跟其他老师交流时,也或多或少有着这方面的困扰。

为此我查阅资料,认真分析,总结实践,逐渐找出学生不爱举手之劳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找到了一些方法,激发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下面与大家交流共勉:一般情况下,导致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有这些:1、不自信。

当问题提出后,很多同学总是左顾右盼,看看其他同学举手了没有,当看到别人都没有举手,就心想连优秀的同学都不会,看来这个答案大概不会是我想得这样简单吧,。

或者,有些同学刚刚看到问题就心想,这个一我怎么回答得对?2、不清晰。

学生对不会的问题一般不会举手,思路不清晰的是指对老师的问题在于一定的认识,但又不知如何下手回答问题,所以不举手。

3、太自尊.有的学生怕批评和嘲笑。

忧郁自尊心强,面子观点重,本来能回答的问题又怕回答错误了,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和同学们的嘲笑,因为他自己也曾嘲笑过回答错误的同学。

4、语言组织能力差.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正确的理解,但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怕站起来回答不清楚被别人笑话.5、心不在焉.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些学生上课总是思想开小差,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就没听老师的讲,更没有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所以叫他回答,他根本答不上来,即使能开腔,也经常是牛头不对马嘴。

看来,造成学生课上害怕举手的原因有来自教师的,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的.针对以上几点,我有几种不成熟的想法,想和大家讨论讨论,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家多指点指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明确举手的目的:1、举手发言是具有自信心的表现,举手说明我行或者我故意试一试,愿意把自己内在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展现出来,这是个张扬的表现,是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2、举手发言是享受学习权利的表现:举手回答对了是一种自我肯定,回答错了是一种自我纠正。

如何让孩子积极主动的举手

如何让孩子积极主动的举手

如何让孩子积极主动的举手我有个朋友就因为老师说孩子发言不主动,当着我的面,一边用手指使劲点着孩子的脑瓜,一边大声斥责:“向你爸一样,三拳打不出个闷“气”来,将来只能是个要饭的料。

我和你说了多少次了?要听老师的话,要“学”会主动发言,你为什么就做不到?(这里省略三百个字)”孩子可怜的眼泪一串串……你说孩子再到校,会不会发言?就是真会发言,这样的教育,将来就一定是个有用的人?“老师说三年级的孩子上课不爱举手回答问题,语文阅读能力差。

现在我怎样让他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呢?如何提高孩子语文阅读能力呢?能不能支个招?”我一下想起了几个朋友前些时留过相同的问题,的确这两个问题是孩子的共性。

想想写来大家看看。

其实家长一定要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上课喜欢发言,有的不喜欢发言?只有了解这个年龄时段孩子的心理行为,才能客观地来看孩子为什么不爱举手发言的问题。

一.上课主动发言的同学的特点1、功课很好的学生并且性格外向者。

这样的孩子,每个班只有几个,天生外向,喜欢表现,只要知道一点,就会大胆举手发言。

答对了老师一表扬,下次更来神。

没答对也无所谓,反正还有下一次。

这种孩子贯穿小学六年几乎占了班里学生主动发言的大半。

2、老师要求必需发言者。

很多老师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增加胆大和自信。

这种给孩子们创造积极举手发言的平台,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3、老师点名发言有时老师看一个孩子上课不专心或认为那个孩子一定能答,会突然让个孩子起来发言。

既为孩子提神,又让孩子参与,一举两得。

不专心的孩子,如果很要强,被敲了警钟,接下来会时时认真听讲,答对的孩子,更是培受鼓舞。

二.不喜欢举手发言的原因1、性格内向但学习很好的学生,因为先天性格的原因,虽然老师的提问大都会,肯定不会主动发言。

但在老师的要求下,会遵守并会找机会每星期主动发言三次,如完成任务一般。

想想这样性格的成人,在单位遇到某个需要大家都来参与的问题,也同样肯定是能不说,就不说。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新课程改革已经快十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渐被新课程理念所代替,语文课堂也逐渐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有了诸多可喜的变化,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研究,尊重学生学情,营造的氛围,注重对话与交流,发展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课堂还是气氛沉闷,学生发言不积极,往往是几个尖子生垄断课堂,绝大多数学生都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小,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语言啰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疙疙瘩瘩,有的干脆站立不语。

尤其是进入中高年级以后,课堂发言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弄得教师满头大汗满堂灌,学生却听得心不在焉。

那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呢?我做了一些有效的探讨,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一次讲座中,我曾听孟素琴老师讲过,在人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而写只占9%,由此可见听在人的日常言语活动中最重要。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有学会了倾听,才会思考,才能积极地举手发言。

在教学,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1、帮助学生树立用心倾听的愿望。

思想支配行动,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了才能付诸于行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认真倾听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明白认真倾听的重要性。

上课时,我还常常对学生讲:“用心听别人说话是对别人的尊重,是最懂礼貌的好孩子。

”“会听的孩子一定是会学习的好孩子。

”就这样,学生在心中慢慢地树立了我要用心听,我要当好孩子的愿望。

2、重复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

这是我在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要用到的方法,学生只要注意听,就能重复。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二课 我也能举手发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二课 我也能举手发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主动举手发言的习惯。

-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言技巧,如清晰表达、有序思考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举手发言。

- 采用正面激励和同伴互助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敢于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主题- 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意义。

- 举手发言的正确姿势和时机。

- 发言时的声音、表情和语言组织。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主动举手发言的习惯。

- 指导学生如何清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帮助内向或胆怯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举手发言。

- 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发言。

教具与学具准备- 课堂模拟道具(如小动物玩偶、故事书等)。

- 小组讨论记录纸。

- 学生自制的发言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 利用故事或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课堂上举手发言。

新课内容展示- 讲解并示范举手发言的正确姿势和时机。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举手发言。

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练习举手发言。

- 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发言顺序和记录发言内容。

全班分享- 每组派代表在全班分享他们的练习成果。

- 鼓励其他学生给予正面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困惑。

板书设计- 主题:“我也能举手发言”- 副积极发言,展现自我- 核心内容:举手发言的正确姿势、时机和表达技巧作业设计- 学生制作自己的发言卡片,记录下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内容。

- 家长参与,鼓励学生在家里模拟课堂情境,练习举手发言。

课后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上课认真听讲发言先举手

上课认真听讲发言先举手

06
案例分享
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案例
小红是一个上课非常认真的学生,她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老师 讲课,从不分心。她会把老师讲的重点记在笔记本上,以便 课后复习。由于她的认真听讲,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
小明在课堂上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他深知课堂上的 认真听讲是获取知识的关键。他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 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们分享。他的学习态度非常端正,深受 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发言先举手的同学案例
小华在课堂上总是先举手再发言,他深知这样做可以避免打断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思路,同时也能让自 己表达更加清晰有条理。他的举手发言习惯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也成为了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
小丽在课堂上非常注重举手发言的礼仪,她会在发言前先举手,等待老师允许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她认为这样做可以让自己更加自信,同时也能让老师更加关注自己的发言内容。她的举手发言习惯不 仅展现了自己的修养,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
等待老师点名或示意后再发言
尊重课堂秩序
在老师点名或示意之前,不要擅自发言,尊重课堂秩序和其他同 学的发言机会。
注意观察老师的态度
当老师表现出不耐烦或其他不满情绪时,应尽量少发言或不发言, 以免影响课堂氛围。
学会倾听
在等待发言的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尊重他们的观 点,并从中学习和借鉴。
05
03 提高自学能力
认真听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能 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培养专注力
减少干扰
上课认真听讲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外界 和内部干扰,提高专注力。
提高自制力
提高工作效率
专注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 一,认真听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 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二课 我也能举手发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二课 我也能举手发言|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及师生互动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教学附案
一、课程导入
游戏:看看谁的举手快
游戏规则:教师喊出一、二、三、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所有的学生快速的举起手,保持不动。
坚持住的学生为胜利,三次都胜利的同学,得到表扬。
说一说:举起手的时候的感受。
本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心理活动课《我也能举手发言》
二、主题活动
(一)本节课老师找一名小记者,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小记者就到下面采访主动举手的学生。
老师刚才选择同学当小记者时,为什么有的同学举手了,而有的同学没举手呢的?
好我的小记者到下面采访同学。
(二)聊天室
1.老师提问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2.你认为哪种做法好?为什么?
我们班的同学在上课时候总是积极举手发言,他们很好。
3.现在大家结合自己举手发言的经历,说一说举手发言的好处。(小记者继续采访)
教师引导学生举手发言的好处,同时总结明确举手发言的好处:
(1)提高胆量和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2)锻炼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活动一:
说一说:
今天你举的次数是:
我觉得表现最好的一次课堂发言是:
要成为最会举手发言的同学,我要这样去做:
(四)活动二:
展现自我:
请同学们自愿上台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可以唱一首歌,跳一段舞,也可以朗读一篇课文,等等。
(五)加油站
想一想,这些图形都像什么?看谁想得最多、最有趣?
四、总结和提升
出示游戏规则
拖拽功能简洁明了
遮盖功能出示活动一
使学生有兴趣学习
放大镜出示图形
对学生有探索之作用
开学初,同学们互相谈谈假期的感受,放松心情,愉快的学习。
鼓励表扬方式为主

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及对策

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及对策

最近,我陆陆续续地听了二十几节课,无论从教案设计,教者的素质来说都属上乘。

但是总觉得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发言偏少。

师生之间缺少融洽的,朋友式的感情交流,因而课堂气氛达不到高潮,无疑教学效果也失色不少。

我在平时教学中也同样遇到类似问题,一旦学生不举手,我心里恨恼火,于是便训斥一番,虽然当时增添几个,但以后课堂气氛丝毫没有改变,还呈下降趋势。

究竟是什么二:分析1.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与问题难易没有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老师提出很简单的而对学生是举手之劳的问题,举手的人也很少。

因此很大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笨。

学生究竟笨不笨?我曾变化一种方式,让学生用笔来回答这些问题,结果100%的学生做对了,这就再次证明了学生发言不积极与问题难易无关。

2.学生的发言与怕批评、指责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

学生发言怕老师批评,指责的人百分比达到74%。

从这数据看由老师批评指责而引起的畏惧心理是造成学生发言不积极的主要因素。

从中反映了老师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采取批评责骂的现象较普遍。

老师的批评实际上挫伤了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导致他对发言充满了恐惧,增强了沉重的负担,从而失去了对发言的兴趣、信心。

心理学表明:对于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动机。

3.学生发言与学习的责任感有关。

许多学生对发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发言与学习成绩无多大关系,缺少发言的责任感,义务感。

实际上通过发言,可以帮助老师检测学生学习知识的状况,还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场及时的考试。

如果学生意识到这种意义,就会迸发出热情,表现出学习的坚毅精神。

即使不喜欢这门课,在学习责任感的驱使下也会克服困难,积极举手。

4.学生的发言与心里紧张有关。

有不少学生,特别是内向的学生在公众面前发言,情绪激动紧张甚至恐惧,回答时因情绪过度兴奋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语无伦次,出现无法控制,无法支配自己的状态,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

从此,发言失败使他丧失信心,同时,过度紧张使他难以承受惊慌失措的压力,不得放弃发言。

让学生积极发言 活跃课堂气氛doc

让学生积极发言 活跃课堂气氛doc

让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活跃课堂气氛【现状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教育工作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

现在农村小学生年级越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越低。

现在许多高年级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

课堂沉默的学生被“边缘化”。

课堂上活跃的学生备受教师的宠爱,对话交流的机会多,知识掌握得好,促使这些学生更加喜爱发言,于是形成良性循环;而那些课堂沉默的学生,越是不发言,越是成绩落后;越是成绩落后,也就越是不发言,形成恶性循环。

课堂沉默的学生成长受限。

课堂沉默的学生因为不发言,不参与,久而久之,对学习环境产生漠视的态度,习惯一旦形成,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学生语言能力退化,语言习惯恶化,思维能力下降,朗读水平下滑,不擅交际,个性无法得到张扬,丧失勇敢表达自我的勇气;这些将严重限制学生的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找到正确的补救或发展措施。

让阳光普照所有的学生。

【实施策略】我执教的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在课堂上我本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但是,在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在发言时害羞、胆怯,课下唧唧喳喳,课堂上却闭口不言。

当需要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时候,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寥寥无几,师生互动少,这让我觉得我是在“唱独角戏”。

课堂发言表面只是一个说,实际上是听、思维、表达等方面的反映。

鉴于这种情况,通过自己的实践,我采取了以下实施策略:1、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孩子敢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在发言中,不让学生感到忐忑不安,而是感到发言快乐,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

学生举手发言规则

学生举手发言规则

学生举手发言规则学生举手发言是学校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提高课堂秩序,促进学生参与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争抢发言权、举手长时间不被注意等。

因此,建立一套合理、公平的学生举手发言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一、背景介绍学生举手发言是促进课堂互动的一种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举手发言的方式常常不够公平,且容易导致不良的竞争。

二、发言顺序为了避免发言时的争抢,学生举手发言应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

可以通过设置轮流发言、按座号顺序等方式来确定。

三、发言时间每位学生发言的时间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课堂节奏和学生参与度。

可以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限制,如一分钟。

四、发言内容学生发言的内容应与当前的课堂主题相关,有助于拓展教师讲解的内容,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五、尊重他人在学生举手发言的过程中,学生应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每位学生发言结束后,其他学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尊重。

六、教师引导教师在学生举手发言的过程中应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或者提问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七、鼓励多样化表达学生举手发言的形式不应限制在书面表达上,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片、图表、演示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观点。

八、互动交流学生举手发言的目的是促进课堂互动,因此,学生发言后,可以鼓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或提供反馈,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考和认识。

九、鼓励包容学生举手发言时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接受和尊重不同的声音,培养他们包容多样性的思维。

十、定期复盘定期复盘学生举手发言的效果,听取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则,保持规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总结:建立一套合理、公平的学生举手发言规则对于提高课堂互动效果至关重要。

这套规则应包括发言顺序、时间限制、内容相关性、尊重他人、教师引导、多样化表达、互动交流、包容性和定期复盘等要素。

通过建立良好的学生举手发言规则,可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创造一个积极互动的课堂环境。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好惯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好惯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好惯【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那种沉闷的学习方式,要求从思想上解放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活跃的气氛下进行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要建立活跃的教学氛围需要师生间默契的配合。

特别是在教师提问时学生能够积极回答或者是向教师质疑,在这样一个互动的教学氛围中,教师教得愉悦,学生学得轻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呢?在此,和大家探讨。

【关键词】小学课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激发;培养;好习惯作为一名小城镇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被许多教学问题困扰着,如怎样才能备好一节成功的课、怎样才能制作出一个好的课件、到底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完美的课等等。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中不爱举手回答问题,越到高年级越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呢?学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就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气氛就死气沉沉,使老师上课时感觉特别累。

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举手回答问题呢?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一从小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

小学生普遍缺乏阅读教材的习惯。

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善于把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有利时机,加强指导,使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

教学新知前,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探索新知;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培养自学能力;课后,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系统整理所学知识,再进行相应的练习。

当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教材的方法,将阅读、思考、练习有机结合。

比如,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不易看懂的内容,可引导学生边阅读边做标记,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提问交流,使学生有话可讲。

二培养听课能力,养成积极动脑主动提问的习惯。

每接一个新班,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提问的习惯,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会听、会说、会想,养成积极提问的习惯。

1、课堂上“会听”的习惯:要用心听,不但要听而且要记在心。

上课举手发言

上课举手发言

上课举手发言上课举手发言关于教学改革,过去没有想过。

从您和贾老师提的要求看,都很重视学生积极跟上老师讲课思路。

我认为老师们抓住了教学要求的关键,在怎样落实这一要求上,我想凭自己的印象谈两个相关的问题。

一、关于课堂举手发言方式的思考课堂举手发言,是传统教学方式。

对于这种方式,看不出有多少合理性。

相反,有许多弊端。

首先,举手发言从制度上容忍了一部分学生的懒惰。

老师从自愿举手的学生中选择答题人,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意味着:这个问题自愿回答、自愿举手、不举手不违规、不抓紧时间思考没关系。

实际上,老师肯定会苦口婆心地提倡积极举手,不举手也有可能被提问。

但是,提倡不等于必须。

既然制度本身允许不举手,坐等现成答案的人可以心安理得。

其次,举手发言机制带有一定的竞争色彩,而这种竞争又是盲目的,其运行程序缺乏科学性。

我旁听过几节课,有些课学生举手踊跃,气氛热烈。

但是热烈的气氛下,似乎隐藏着一些遗憾。

每次被选中发言的,毕竟是极少数。

一些未被选中的学生,脸上闪现出一丝失望的表情。

这表情虽然转瞬即逝,却不难看出是一种竞争失败的心理。

不知是不是有人想过:凭什么有人享受被选中发言后的心理满足,有人去承受被埋没的失望?老师选择答题人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是看谁手举得高、举得快,还是其他什么因素?如果说老师能够告诉学生,每次确定答题人的标准是什么,这种争相举手待选的机制或许会产生积极作用。

就像体育比赛,没有拿到奖牌知道输在哪里,以后有努力方向。

而事实上,那些没有被选中答题的学生,输得是糊里糊涂,毫无价值。

实际上,在选择答题人时,老师肯定要考虑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又往往独立于举手行为之外。

就是说,不管学生怎样举手还是不举手,老师内心自有一套盘算。

单从这一角度看,答题之前学生举手的程序没有实际意义,只能浪费时间。

老师按照自己的逻辑确定发言人就可以了。

再次,采取举手发言机制的目的与手段不符。

我匆匆查阅了一些资料,未能找到举手发言方法的起源和设立目的。

【精编范文】2、在上课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听并积极举手发言的好习惯。-优秀word范文 (10页)

【精编范文】2、在上课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听并积极举手发言的好习惯。-优秀word范文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在上课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听并积极举手发言的好习惯。

篇一:小学二年级“专心听讲举手发言”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二(1)班“专心听讲举手发言”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一、背景分析专心听讲和举手发言是低年级课堂常规培养的重点教育课程之一,学生只有做好了这两点,才能保证今后课堂的有效性、有序性,并且,学生年龄小,尚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这节班会就是为帮助学生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和养成发言声音响亮,先举手,后发言的习惯。

二、设计理念小学低年级学生专注时间只有20分钟,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这20分钟会有很多人在不同的时间点呈现,所以,专注的20分钟才是每个个体有效学习的20分钟,时间再长,因为年龄关系,就可能出现走神的现象。

学会专心听讲帮助学生20分钟有效记忆,举手发言伴随着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学生,终身受益。

三、教育目标1. 知道上课用眼、用耳、用脑的重要,帮助学生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

2. 懂得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后发言,帮助学生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

3. 上课学会用眼,用眼“听”老师指挥。

4. 上课时耳朵要仔细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发言,边听边想,不懂要问,双手不搞小动作。

四、前期准备1. 了解学生对眼睛、耳朵在上课时的作用知道多少。

2. 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的图形。

五、活动形式:讨论、儿歌、游戏六、活动过程1. 导入:指指自己的眼睛。

提出问题:你知道眼睛有什么用处?(学生回答问题)对呀!解放军叔叔用眼睛来保卫祖国,科学家用眼睛来搞科学实验,工人叔叔用眼睛来制造机器,农民伯伯用眼睛来插秧、锄草。

我们小学生要用眼睛来学本领。

2. 激情明理导行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的同学会用眼睛来学习,有的同学却不会用眼睛来学本领,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1)游戏明理:“人体照相机”。

课堂上学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分析

课堂上学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分析

教育教学专题讨论1课堂上学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分析中宁一小孙海霞学生的课堂发言,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的途径,也是一种学习的资源,其作用在于引发更大范围的思考,给其他同学以启发。

然而每次教到六年级总会发现课堂变得压抑、沉闷,学生变得不爱发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心理变化等因素。

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呈递减趋势。

我针对课堂上不举手回答这一现象的原因、危害及改善这一局面的解决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课堂上不举手发言的原因学生的因素:有的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解答不出来;有的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心、害怕解答错误而不愿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不知道为什么,手就是举不起来。

”还有的学生对于回答问题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自己也没有必要去理会老师,所以不屑于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的因素:教师通常喜欢请爱举手的学生和自己喜欢的学生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因此有许多学生不服气,于是便讨厌回答这个老师的问题。

久而久之,想举手的学生不举手了,而不爱举手的学生就更不爱举手回答了。

有些教师的提问方式不正确,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会使学生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回答问题。

还有的老师喜欢过多的纠正、批评学生,不给学生课堂上应有的权利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学生不举手发言的最基本原因。

二:课堂上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危害学生上课不积极举手回答,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渐渐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的紧张,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教师课堂教学的任务完成不了,达不到原先课堂教学的目的,反而还使不爱举手发言的人越来越不发言,严重的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恶性循环。

三、针对“课堂上不举手发言”这一现象的解决方法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给学生课堂上应有的权利,使发言成为学生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自我意识,如果教师一开始便把学生的自我意识忽略了,不给学生在课堂上应有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消除害怕感
创设和谐的氛围,在发言中,不让学生感到忐忑不安,而是发言感到快乐,应从以下入手:
(1)允许学生们出错,把他们的出错当成一种资源。

(2)少批评,多鼓励。

(3)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见解不同要包容,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

(4)对话交流、敞开心扉,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一样是在学习。

二、课堂上调动学生发言兴趣
引导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

能够有效地实现知识内化。

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因素。

因此,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口语表达能力。

使学生养成敢于发言的一种手段。

这样学生思维被调动。

课堂氛围也活跃,课堂效果会提高。

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相信你,你能行。

”“你提高我为你高兴,”“你回答不上来,不要气馁,再来一次。

”总之,学生们听到这些语言,上课的情绪会被调动,发言也会踊跃。

三、发言权公平,不垄断,以此带动不爱发言的学生。

课堂上,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发言胆大。

老师一提问题总是抢先一步。

教师如果不稍加控制,就会无形之中造成这些学生对于发言的垄断,其他同学没法施展发言机会。

久而久之发言积极性也消失了,
有位教师说,平时,老师一提问题,发言快的抢先。

其他学生没有机会。

课堂上中出现极少数人发言。

大多数冷场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挽回这个局面,我与班级学生来了个约定:为了让每位学生都照顾到,都有发言机会。

以后你们举三次手才可以获得一次发言机会,有创意,再奖励一次。

这样做,既照顾发言快的学生是情绪,有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更多的是让其余同学也参与其中,享受发言的乐趣。

如:有一次,我班的学生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发现积极的学生首当其冲,不善言语的学生或后进生闭口不答,只当听众。

面对这种情景,我让发言积极的学生去帮助不善发言的。

讲课前,我总要和他们谈天,并采取相应奖励的措施。

发言积极和不发言的配合。

如果谁回答不上来。

你的同伴就会帮你。

你们就有奖励,获得“一个小红旗”或“一个拥抱”。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

特别是不爱发言的更有信心。

因为让他们感到了发言权的公平。

老师是一碗水端平的。

总之,学生课堂发言积极了,那么学习效率和质量也会提高。

所以,积极发言使学生上课认真,使学生处于一种活跃的思维状态,并动脑筋。

不仅如此,积极发言还可以锻炼口才和胆量。

为学生的成长做一个铺垫。

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不但是新课程倡导的,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