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节日习俗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大全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1e445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7.png)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大全又到了一年的重阳节,农历翻到了九月初九的日子,九九重阳节也是长漫长久的意思,因此重阳节还有老人节的名称。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大全,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确定对大家有所协助。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习俗1、饮重阳酒、菊花酒重阳节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习俗,但其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一说是起于上古,由杜康缔造,另一说是起于汉初,源自宫廷。
但不管何种说法,将菊花和酒严密联系,并给予文化内涵、影响深远的是晋代陶渊明。
陶渊明一生热爱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闲居》诗序中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魏晋之后唐代也盛行饮菊花酒。
权德舆《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诗云:“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
历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对菊花人文风格的大力推崇有着严密联系。
当然茱萸和菊花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
如《梦梁录》云:“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姑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
”而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可见除了饮菊花酒之外还有簪菊花的习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头上之外还可以吃,也可以佩带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等。
这种习俗后来开展成各种变俗,如重阳节在门窗上挂菊花枝叶或贴剪纸,或者把彩缯剪成茱萸、菊花形态来相赠佩带等。
2、登高啸咏、群聚宴饮登高是重阳节的典型习俗,无论是驱邪祈寿还是宴饮狂欢,古人过重阳节一般都将其和登高这一习俗严密结合在一起。
登高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它首要的是和先民的狩猎、采集等活动有关,后来渐渐地与人类关于祭祀、山神崇拜、登高避祸、登高升仙等相识或活动发生联系,从而给予登高一种特别含义。
3、重阳骑射、重阳竞射先秦九月举办大规模田猎和军事操练的习俗,在汉代以后也得到流传。
据《南齐书》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规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期——而这可能就是后世“沙场秋点兵”的起源。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7b3ac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0.png)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被称为“重九节”。
它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因此得名。
重阳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风俗,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重阳节习俗和庆祝方式。
1. 登高望远重阳节通常是秋季,正值金风送爽,阳光明媚的时候,所以人们喜欢选择这个时候欣赏秋景和感受自然的美好。
登高望远已成为重阳节的一大重要传统,人们常常会结伴登高,赏秋,远离尘嚣,放松心情,同时也展望未来美好的生活。
2. 遛狗赏菊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遛狗赏菊。
遛狗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活动,而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更会选择遛狗的同时,欣赏赏菊,因为菊花在秋天最是盛开,人们常常会在园林、公园等地看菊花,赏菊高会也成为了重阳节一大习俗。
3. 吃重阳糕重阳节期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食品,那就是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特制的糕点,由糯米、红枣等食材制成,糕的形状有圆形、方形等多种,人们常常会送给亲朋好友或亲自制作并食用重阳糕来庆祝节日。
4. 喝菊花酒在重阳节期间,人们还常常饮用菊花酒来庆祝节日。
菊花酒是以菊花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酿制而成的一种传统酒品。
菊花酒具有清香淡雅的口感,而且还被认为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重阳节饮用菊花酒已成为一种习俗。
5. 佩插茱萸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佩插茱萸。
茱萸又称为“重阳花”,被认为是驱邪辟邪的神奇植物。
因此,人们在重阳节时常常会佩戴茱萸,插在衣袋或者戴在身上,希望能够消灾避邪、平安幸福。
6. 家人团聚重阳节是传统的家庭节日,因此家人团聚也是这个节日的一大特色。
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共聚一堂,共同享受团圆的时刻,一起品尝美食,唱歌跳舞,互相祝福,度过一个温暖而快乐的节日。
总结起来,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拥有许多丰富多样的传统风俗。
人们可以通过登高赏秋、遛狗赏菊等活动来感受秋日的美好;品尝重阳糕、喝菊花酒等传统美食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佩插茱萸以及家人团聚等习俗则体现了节日的传统价值观念。
重阳节习俗与风俗
![重阳节习俗与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3e09b40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5.png)
重阳节习俗与风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它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因此又称为九九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和风俗有很多,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
习俗一:登高插茱萸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喜欢外出郊游,登高望远。
这是因为九九重阳节与九九图(九九归一的符号)谐音,象征着平安顺遂的寓意。
登高可以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美景,也寓意着向上向好的愿望。
此外,重阳节还是插茱萸的日子。
茱萸是一种象征吉祥的植物,人们会将茱萸插在衣帽上或佩戴在身上,以辟邪驱瘟,祈求平安。
习俗二:饮菊花酒重阳节的另一个习俗是饮菊花酒。
菊花被视为重阳节的象征之一,因为菊花在九月中旬盛开,正值重阳节时节。
菊花寓意阳刚之气,而饮菊花酒则被视为保平安、祛病强身的方法。
人们会将鲜菊花浸泡在白酒中,使酒中融入菊花的香气,再饮用。
菊花酒既能解渴,又能祛病,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习俗三:佩戴五色丝线重阳节时,人们还会佩戴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是由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代表着五行的五种元素。
佩戴五色丝线被视为辟邪驱瘟、祈求平安的方式之一。
人们将五色丝线系在手腕或者戴在颈间,以保护身体免受邪气的侵害。
此外,五色丝线也具有装饰作用,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的氛围。
习俗四:品尝重阳糕重阳节时,人们还会品尝由糯米制成的重阳糕。
重阳糕除了具有传统的节日意义外,更是一种美食享受。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加入不同的配料,如红枣、莲蓉、花生等,制成各式各样的糕点。
重阳糕的形状各异,口感糯软甜美,风味独特。
人们品尝重阳糕既可以感受节日的气氛,又能品味美食的乐趣。
习俗五:赏菊花重阳节期间,菊花是不可或缺的景观之一。
人们会去公园、花坛或者自家园中种植菊花,欣赏花朵的美丽。
值得一提的是,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赏菊的日子。
人们会组织各种形式的赏菊活动,如举办菊花展览、花艺插花比赛等。
赏菊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花朵,还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享受那份宁静的美好。
重阳节习俗与风俗丰富多样,每个地方的习俗也有一定差异。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380f59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c.png)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迎接秋天的到来。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传统节日风俗。
1. 登高祭祖重阳节这天,许多地方会有登高祭祖的传统活动。
人们会选择一座高山、名胜、公园等地,聚集在一起登高,远离尘嚣,与自然亲近。
同时,还会祭祖祈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2. 赏菊花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赏菊的好时机。
人们会前往园林、花坛或适合观赏菊花的公园,欣赏各色各样的菊花。
在这一天,菊花展会也会在各地举行,让人们感受到秋日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3. 吃重阳糕重阳节时,人们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就是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以糯米和豆沙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糕点。
它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等,具有浓郁的传统风味。
吃重阳糕不仅是为了滋补身体,还有象征驱邪避凶、祈福的寓意。
4. 赛龙舟重阳节流行的传统活动还有赛龙舟。
这是一个古老而热闹的水上比赛,人们手持长竹篙,坐在龙舟上,齐声划桨,追逐胜利。
龙舟比赛不仅考验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还具有祈福祈福的寓意。
5. 佩戴茱萸重阳节这天,人们还会佩戴茱萸,这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
茱萸有辟邪、驱瘟、祈福的象征意义,人们相信佩戴茱萸可以驱除疾病,避灾消灾,保平安。
同时,人们还会把茱萸插在门前或挂在窗户上,以求家庭安康。
总结:重阳节是一个富有浓厚传统文化的节日,举行的庆祝活动多种多样。
登高祭祖、赏菊花、吃重阳糕、赛龙舟、佩戴茱萸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风俗。
这些传统风俗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节日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也寓意着人们祈福祈福、庆祝丰收的心愿。
希望大家能够在重阳节这一天,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愉悦和思考节令更迭的深层含义。
重阳节的习俗与风俗
![重阳节的习俗与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c4eeb6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9.png)
重阳节的习俗与风俗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
重阳节有其独特的习俗与风俗,它代表着人们对长寿、健康和幸福的祝愿。
下面将详细介绍重阳节的习俗与风俗。
一、祭祖扫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祖扫墓是一项重要的活动。
重阳节时,人们会前往祖坟,为祖先献上鲜花、食物和酒,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人对家族和传统的重视。
二、登高望远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人们会选择一座山或丘陵,与家人和朋友一同攀登,欣赏秋天的美景。
登高可以锻炼身体,同时也象征着心境的高升和追求更高目标的愿望。
此外,登高还有祛病、辟邪的寓意,让人们在九九重阳节充满希望和正能量。
三、赏菊饮酒重阳节是赏菊的好时机。
人们会走进花坛,欣赏盛开的菊花,品味花香。
菊花代表着坚韧和高尚的品质,也象征着幸福与吉祥。
此外,重阳节还有饮酒的习俗,人们会品尝菊花酒。
这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酿制的酒,有助于驱寒暖身,并且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四、佩插茱萸重阳节的另一个传统是佩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被认为有驱邪防病的功效。
人们会在重阳节当天佩戴茱萸,或者把茱萸插在衣袋、门窗上,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这也是重阳节的独特风俗之一。
五、食糕果重阳节时,人们还会品尝传统的食品糕果。
重阳糕是一种以糯米和豆沙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糕点。
它甜蜜可口,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此外,人们还会吃柿子、苹果等水果,寓意着健康和丰收。
食糕果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传承中华美食文化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重阳节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与风俗。
祭祖扫墓、登高望远、赏菊饮酒、佩插茱萸和食糕果,这些活动都带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并且寓意着健康、长寿和幸福。
重阳节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强了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
让我们一同庆祝重阳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
![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050705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5.png)
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
本文将介绍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古老而又有趣的节日吧!一、重阳节的时间重阳节是根据农历计算的,每年都会落在阳历的十月份。
具体日期在阳历每年的9月和10月之间浮动。
九月初九是九九重阳,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绝佳的时间来庆祝这个节日。
二、重阳节的习俗1. 登高远足重阳节是一个登高远足的好时机。
人们会选择爬山、攀岩或者郊游,在大自然中感受秋日的清爽。
登高远足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能欣赏到秋天的美景,享受秋日的宜人氛围。
2. 赏菊观花重阳节也是赏菊观花的好时候。
人们常常会到花园或公园里,观赏盛开的菊花。
赏菊过程中,人们不仅会欣赏美丽的花朵,还会了解不同品种的菊花和花卉养护的技巧,增加了园艺文化的知识。
3. 饮茱萸酒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饮茱萸酒。
茱萸是一种成熟日期的红色果实,寓意着吉祥和长寿。
人们会在酒中加入茱萸,一同庆祝重阳节。
这是因为根据传统的观念,茱萸具有辟邪和祛除瘟疫的功效。
而专家认为,茱萸也具有保护心脏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4. 佩戴菊花和艾叶重阳节时,人们习惯佩戴菊花和艾叶。
菊花象征富贵吉祥,寓意着吉祥如意。
而艾叶则常常被用于祛邪驱灾。
人们佩戴这些植物,希望能够远离灾殃和邪气,获得幸福和健康。
5. 吃重阳糕在重阳节期间,人们还会享用一种独特的美食——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以糯米、红枣、桂花、核桃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糕点。
重阳糕吃起来甜而香,有着浓郁的节日气息。
就像共享着团圆和幸福的味道,让人们彼此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三、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在古代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吉祥节日,寓意着长寿和吉祥。
人们庆祝重阳节的习俗,不仅是为了祈求今年的幸福和健康,也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和长辈。
此外,重阳节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人们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加深了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了社会和谐。
9月9日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其他节日
![9月9日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其他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f00dd0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1.png)
9月9日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其他节日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为双九节。
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习俗来庆祝。
一、登高赏菊
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自古有之。
人们会登高山、爬塔楼,极目远眺,饱览壮美河山。
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人们会赏菊、咏菊、画菊,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
二、佩戴茱萸
茱萸是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重阳节时人们会佩戴茱萸以避邪避病。
茱萸不仅可以驱邪,还可以作为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
三、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美食之一,它是用米粉、芝麻、红枣等制成的。
重阳糕具有软糯可口、香甜美味的特点,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四、饮菊花酒
菊花酒是一种用菊花和糯米酿制的酒,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饮菊花酒来庆祝节日,同时也可以滋补身体。
五、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在空旷的地方放风筝,欣赏风筝在蓝天白云中飞翔的美景,感受自然的魅力。
这些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每个习俗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在这一天,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美食和美景,还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阳节的民俗习俗与风俗文化
![重阳节的民俗习俗与风俗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15eb3f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9.png)
重阳节的民俗习俗与风俗文化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祭祖、祈福和表达敬老之心。
重阳节已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习俗,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重阳节的民俗习俗与风俗文化。
一、登高纳凉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常常选择登高的方式来庆祝。
这源自于古人的传统习俗,他们相信登高可以避邪、祛病、消灾、增福。
所以人们会选择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如山顶、公园或者郊外,与家人、朋友一同登高观景,欣赏秋色,享受阳光和自然的气息。
登高还有另外一个含义,那就是希望自己的事业、生活能够取得新的高度。
登高的民俗习俗已经流传至今,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许多人喜欢在重阳节这一天远离城市的喧嚣,去登高纳凉,放松身心。
二、佩戴茱萸重阳节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佩戴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叶子呈五角形,果实呈珊瑚红色。
古人认为茱萸可以辟邪、祈福、驱疫病,并且寓意吉祥如意。
因此,重阳节这一天,老人们会为自己和子孙佩戴茱萸,以祈福祈福长寿平安。
现代社会,虽然人们对于佩戴茱萸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有所减弱,但依然有很多人会选择佩戴茱萸来庆祝重阳节。
三、喝菊花酒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喝菊花酒。
菊花是秋天的象征,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人们相信,在重阳节这一天饮用菊花酒可以驱毒。
此外,菊花被认为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能够帮助人们增强免疫力、清热解毒。
因此,每年重阳节,人们会采摘鲜艳的菊花,用热水煮制成菊花酒,与亲朋好友一同品尝,共度佳节。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保健与健康的重视,喝菊花酒的习俗更加普遍,不仅仅局限于重阳节。
四、赏菊展览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因此,菊花展览也成为了这一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
各地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展示各种精心培育的菊花品种,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观赏。
人们可以在展览中欣赏到菊花的美丽与艳丽,领略到秋天的韵味。
赏菊展览成为许多重阳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秋日的色彩。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70c03a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a.png)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于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
这个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将介绍一些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1. 登高寻秋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就是登高寻秋。
登高寻秋源于古代的风俗习惯,人们通常会选择高山、丘陵等地,登上山顶,观赏秋天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追求心灵的升华与寄托。
登高寻秋不仅可以赏叶、览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还有利于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2. 赏菊饮菊酒重阳节也是赏菊饮菊酒的时候。
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人们喜欢赏菊,品味其高雅、朴实的品质。
在此日,许多地方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各式各样的菊花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同时,也有一些地方会制作出菊花酒,供人们品尝。
赏菊、饮菊酒成为重阳节的一大传统。
3. 食重阳糕重阳节的传统食品是重阳糕。
这是一种由糯米、莲子、栗子以及其它各种配料磨成的糕点,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
重阳糕的制作独具特色,采用传统工艺,历经多道工序,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人们在重阳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品尝和感受家的温暖。
4. 佩艾草、挂菖蒲重阳节还有佩艾草、挂菖蒲的习俗。
人们会将艾草系在身上,或者种植在家中,这被认为能够辟邪驱鬼,保佑家庭平安。
同时,人们也会采摘一些菖蒲,挂在门前或者屋内,以驱除邪气,祈求好运。
5. 纳福锦秋重阳节也是祭祀祖先的时候。
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祖坟扫墓,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之情。
同时,人们还会在家中供奉酒食,燃香礼拜,向祖先祈求平安和幸福。
6. 九九重阳在部分地区,由于九月九日,即九九重复,人们会将此日看作吉利之日。
在九九重阳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以迎接吉祥的到来。
大家一起结伴出游,举行文艺演出等,欢度重阳节。
总而言之,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无论是登高寻秋、赏菊饮菊酒,还是食重阳糕、佩艾草、挂菖蒲,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重阳节的习俗与风俗
![重阳节的习俗与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e721f1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b.png)
重阳节的习俗与风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在这一天,人们以庆祝丰收和拜祖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习俗与风俗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本文将介绍重阳节的习俗与风俗。
一、登高远足重阳节的习俗之一是登高远足。
人们会选择爬山或远足,享受秋高气爽的天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登高远足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有寓意上升、追求进步的象征。
同时,登高还可以远离尘嚣,净化心灵,舒缓压力,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愉悦。
二、插茱萸重阳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是插茱萸。
茱萸是重阳节的特殊物品,寓意祈福、避邪。
人们会将茱萸插在门前、窗户边或者佩戴在身上。
相传,茱萸有驱邪、祛病的功效,人们相信它可以抵御疫病和灾祸,保佑平安健康。
三、饮菊花酒重阳节还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人们会将新鲜的菊花泡在白酒中,制作出菊花酒。
饮菊花酒不仅可以增添节日氛围,还有益于驱寒暖身。
菊花酒还被视为延年益寿、祈福长寿的象征,让人们期盼美好的未来。
四、佩戴五彩丝线重阳节的民间习俗中,还有佩戴五彩丝线的风俗。
人们会将五彩丝线编织成手链或者腰带,佩戴在身上。
五彩丝线象征着吉祥和幸福,也具有辟邪的作用。
佩戴五彩丝线的人们相信它可以祈福、驱除厄运,保佑自己平安和健康。
五、赏菊重阳节也是赏菊的好时机。
菊花是重阳节的代表花卉,人们会去花圃、公园或者自家花园赏菊。
不同品种的菊花在这个时候竞相怒放,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视觉上的愉悦。
同时,人们也会以赏菊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六、包粽子在一些地方,重阳节还有包粽子的习俗。
人们会用粽叶将糯米和馅料包裹起来,制作成形状独特的粽子。
包粽子不仅是一项技艺,也是一种传统的厨艺文化。
人们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可以一家人团聚,互相交流,共同制作美食,增加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感。
七、祭祖重阳节还是祭祖的重要时刻。
人们会整理祖先的墓地,上香、献花、祭拜祖先。
通过祭祖,人们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也是对家庭传统的延续和传承。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风俗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fa2303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4.png)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重阳节、重九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的固定日期。
自古以来,人们在这一天都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一些风俗。
1. 登高远足九月九日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正是登山远足的好时机。
九月九日这天,许多人会结伴登高,不仅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景,还能锻炼身体,增进人际关系。
有些地方甚至会举办登山比赛,吸引大批游客和运动爱好者前来参加。
2. 赏菊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而重阳正好是菊花盛放的时候。
九月九日这一天,人们会到花展、公园等地,观赏丰富多样的菊花,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
赏菊不仅是欣赏花卉的乐趣,更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活动。
3. 喝菊花酒九月九日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也是饮用菊花酒的好时机。
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被认为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饮品之一。
人们在这一天会饮用菊花酒,以祈求健康和长寿。
4. 吃重阳糕重阳糕是一种传统的糕点,制作精细,味道鲜美。
糕的形状多为圆形或者方形,寓意团圆和平安。
九月九日这天,人们会准备重阳糕,与家人和朋友一同品尝,象征着团圆和祝福。
5. 赛龙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赛龙舟的日子。
赛龙舟是一项古老而受欢迎的民间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一天,各地会举行龙舟比赛,吸引大批观众前来观看,同时也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6. 空中挂线鹞空中挂线鹞是我国重阳节独特的风俗之一。
人们会将鹞放飞于空中,线与手中相连,让鹞在天空中飞翔,象征着病痛与厄运随风而去,同时也祈求吉祥和平安。
7. 端午联谊重阳节与端午节一样,也是古代的防毒避邪的节日,因此有着相似的习俗和风俗。
在九月九这天,人们会举行亲友联谊的活动,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度过一个欢乐的节日。
有些地方还会举行各种庙会活动,让人们在欢闹的气氛中感受节日的快乐。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丰富多彩,不仅有登高、赏菊、赛龙舟等传统活动,还有一些地方特有的习俗。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9a79b6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3.png)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在这一天以庆祝丰收、祈福祈福为主题,同时也是向老人们表达敬意和关怀的时刻。
以下是重阳节的一些传统习俗。
一、登高祈福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便是登高祈福。
人们会约上家人或朋友一同去郊外或山上,欣赏秋天的美景,同时向天地祈福。
登高除了锻炼身体,也寓意着向上、向进的生命力。
在山上,有些地方还会设有供奉重阳老人的庙宇,人们会在那里烧香祈福。
二、赏菊饮酒重阳节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赏菊饮酒。
菊花在秋天绽放,值此佳节,人们会到花坛或园林欣赏菊花,赏心悦目。
同时,人们还会品尝菊花酒,这是将菊花泡在白酒中制成的一种饮品。
菊花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的功效,而菊花酒则是提神醒脑、舒缓情绪的良好选择。
三、佩插茱萸重阳节时,人们会佩戴茱萸,这是一种有香气的植物。
茱萸的叶子形状像阳光,象征着光明,而它的果实则被认为具有驱邪、辟邪的作用。
佩插茱萸意味着保佑、平安。
在传统观念中,茱萸还可以驱除邪气,预防疾病。
四、饮菊糕重阳节的时候,人们还会吃一种特殊的糕点——菊糕。
菊糕是用糯米、象眼红豆、菊花制成的一种传统美食。
它的造型像一个小菊花,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吃菊糕被认为可以驱邪挡瘟疫。
五、祭祖扫墓重阳节也是祭祖扫墓的时候。
人们会前往祖坟或墓地,祭奠祖先,并整理坟墓。
这是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追思的一种方式。
在墓地,人们还会点燃纸钱或燃香,以供奉祖先。
六、煮新酒插茱萸重阳节当天,民间有一种习俗是煮新酒并插茱萸。
人们会将新酒煮沸,然后加入茱萸,相信这样会带来好运和吉祥。
煮新酒插茱萸的活动也是家庭团聚、共庆佳节的象征。
七、戴茱萸脱秋凉在重阳节期间,人们还认为戴茱萸可以辟秋凉。
茱萸被认为有一定的驱寒作用,因此将茱萸挂在身上,戴在帽子上或别在衣服上,以保暖防寒。
总结:重阳节是一个寓意吉祥、庆祝丰收以及关怀长辈的节日。
无论是登高祈福、赏菊饮酒,还是佩插茱萸、吃菊糕,都是传统习俗的一部分。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074313e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1.png)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九月九日重阳节,也被称为重阳节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在中国的九州大地上,九月九日重阳节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其中几种。
1.登高望远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人们喜欢登高远眺,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最为传统的活动之一。
人们会选择山峰、高楼或其他适合登高的场所,跟家人、朋友一同前往,欣赏秋天的壮丽景色。
这个习俗寓意着破去厄运,迎接好运和福气。
2.插茱萸九月九日,人们还会采摘茱萸,然后将茱萸插在衣帽上,或放在家中的居室内,以避邪辟邪,同时也祈求平安吉祥。
茱萸有驱邪避凶、祈福健康的寓意,因此成为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
3.饮菊花酒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饮用菊花酒。
把黄花菊花浸泡在白酒中,经过一段时间,酒就能被菊花香气所浸透。
人们相信菊花酒能够驱邪、提神,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4.赏菊花九月初九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所以重阳节时,人们会到公园、花坛或其他景点赏菊花。
赏菊的同时,还会举办各种艺术表演、猜灯谜等活动。
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具有坚贞、高洁、忠诚等美好寓意。
5.吃重阳糕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享用重阳糕,这也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
重阳糕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甜点,常常有豆沙、红枣、桂花等口味。
吃重阳糕寓意着吉祥和团圆,也是对节日的一种庆祝方式。
6.踏秋赛会踏秋赛会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会举行各种比赛,如踏青、登高、放风筝、荡秋千等。
同时,还会有舞狮、舞龙等表演,热闹非凡。
踏秋赛会让人们可以在庆祝节日的欢乐氛围中体验到乡村生活的热闹与快乐。
7.祭祀祖先重阳节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
人们会整理祖坟,献上鲜花、食品等供品,并通过祭祀告慰祖先的灵魂。
这是传统的孝道观念的一种体现,也是表达对前人的感恩之情。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每一个习俗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
重阳节有什么传统节日风俗
![重阳节有什么传统节日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86cf11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e.png)
重阳节有什么传统节日风俗重阳节有什么传统节日风俗重阳节的传统风俗列举如下。
1.重阳节登高。
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可以是登高山、登高楼或者登高台等。
2.重阳放纸鸢。
人们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高,则福气越浓。
3.重阳赏菊。
人们重阳赏菊,因菊花象征着长寿。
重阳节登高“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人们爱在重阳登高;首先是源于古人的对山岳的崇拜;其次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观念;还有就是登高远眺,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畅快感觉。
重阳放纸鸢,古人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纸鸢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原因和“放吉祥”、“放福气”的美好寓意巧妙地结合起来了;充分表现出了古人的智慧和对美好寓意的向往。
古人历来就有重阳赏菊花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称菊花节。
人们认为菊花象征着长寿,所以赞美菊花为“长寿之花”;同时也因为菊花“凌霜不屈”而为人们所欣赏。
重阳节的简介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
“九九”两阳数相重。
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项,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包含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项。
重阳节喝什么酒菊花酒。
菊花酒主要是由菊花和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又被称为长寿酒,味清凉甜美。
菊花酒是重阳节必饮的一种酒,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而菊花是重阳节常见的一种花,所以重阳节的传统就是喝菊花酒。
重阳节的10种民俗活动有哪些
![重阳节的10种民俗活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50503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a.png)
重阳节的10种民俗活动有哪些重阳节的10种民俗活动1、吃重阳糕:重阳节的风俗之一是吃重阳糕,这是一种没有固定制作方法的糕点,可以随意选择。
据说九月九日天明时,将糕搭在儿女的头上,口中念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这是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重阳糕也象征着对长寿的祝福和幸福的愿望。
2、佩茱萸: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插茱萸可以辟邪去灾,也有驱除疾病的功效。
人们将茱萸插在门前或做成香囊,佩戴在身上,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3、登高: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登高活动,以祈求吉祥。
登高一方面可以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
这种活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特色活动之一。
4、晒秋:重阳节有晒秋的风俗。
在重阳节,人们利用农俗现象,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形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渐成为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5、饮菊花酒:重阳节的风俗之一就是饮菊花酒,这是为了庆祝重阳节,寓意着祛灾祈福。
菊花酒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盛行,人们在菊花盛开之时,采集菊花的茎叶,与谷物掺在一起酿酒,等到九月九日饮用。
菊花酒不仅具有养生价值,也被视为重阳节的传统佳品。
6、放纸鸢:重阳节的风俗之一是放纸鸢。
人们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因为纸鸢代表着放吉祥和放福气,飞得越高越远,福气也会越浓。
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让福气从远处传播,同时也有保护线的说法,以防风筝飞走。
7、祭祖:重阳节祭祖是重阳节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人们通过祭祖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并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子孙昌盛。
这一传统通过祭祖活动,传承至今。
8、赏菊: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
在九月,菊花盛开,人们会举办菊花大会,赏菊花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赏菊还有举行酒宴、乐鼓并作,大庆重阳节。
此外,重阳节还可以称为重九节、祭祖节、登高节、晒秋节等,而赏菊则成为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重阳节传统民间习俗寓意
![重阳节传统民间习俗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a435d8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9.png)
重阳节传统民间习俗寓意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登高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
重阳节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以登高、采菊、饮茶、插茱萸等形式庆祝。
在重阳节这天,人们登高远眺,以祈求吉祥和长寿。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习俗寓意丰富多样,反映了中国人民崇尚生命力、追求健康和幸福的心理状态。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以及它们所寓意的含义。
一、登高远眺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一传统形成于古代人们追求长寿的信仰。
登高的寓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登高意味着追求进步和超越。
登高的过程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身体的锻炼,也代表了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追求进步、超越自我。
其次,登高可以使人心旷神怡。
登高时,人们可以远离尘世喧嚣,沉浸在自然风光中,心情愉悦,精神舒畅。
第三,登高可以增加体力和免疫力。
登高需要体力和耐力,对身体起到锻炼作用,增强身体免疫力,使人更加健康。
最后,登高还有祈福的寓意,希望自己的家人、亲友都能身体健康、长寿安康。
二、采菊饮酒重阳节时,人们也会采集菊花,并举办各种采菊活动。
这一习俗的寓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菊花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质。
重阳节时采摘的菊花多为剑叶菊,它的花语是“正直、刚毅”,因此人们通过采菊来表达对坚贞不屈精神的崇敬。
其次,重阳节采菊活动中饮用的菊花酒寓意着庆祝节日、团聚和吉祥。
菊花酒的花语是“吉祥如意”,人们相信通过喝菊花酒,可以驱邪、祛病,同时也带来好运。
第三,采菊活动也带有陶渊明的思想情怀。
陶渊明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名篇《采菊东篱下》将采菊活动与追求自然、隐居修道联系在一起,表达出对自由自在、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三、插茱萸重阳节时,人们还会戴上茱萸花、插茱萸,这一习俗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茱萸花象征着吉祥和平安。
茱萸在古代被视为‘神圣’的植物,它的花语是“吉祥、辟邪”,人们插茱萸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平安和驱邪。
其次,插茱萸还有辟邪驱瘟的作用。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风俗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2b42b3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1.png)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也被称作“重九节”。
九月九日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人们以这一天为荣,纪念祖先,追忆良辰美景。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许多特色风俗活动,下面将介绍一些重阳节的风俗。
1. 登高远足重阳节正值秋季,是观赏秋叶最美的季节之一。
因此,登高远足是重阳节最受欢迎的风俗活动之一。
家人、朋友和亲人们齐聚一堂,攀登附近的小山丘或风景名胜区。
在登高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秋天的芬芳,同时也能减压放松身心,增强体质。
2. 喝菊花酒喝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用菊花泡制热酒,然后与家人一起享用。
菊花被认为具有驱邪、祛寒、养身、延年益寿的功效,所以菊花酒也被视为一种药酒。
此外,菊花的黄色也代表了祥瑞和吉祥的象征。
3. 食重阳糕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风俗活动。
重阳糕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糕点,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一些地方还会制作特色的重阳糕,例如银耳重阳糕、豆沙重阳糕等。
人们在重阳节当天会准备一些重阳糕招待客人,也会自己品尝,寓意着“九”(长久)“镇”(震)“服”(服从)。
4. 赏菊花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因此赏菊花也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人们会去公园、庭院等地方赏菊。
在花园中,菊花的绚丽多彩,让人陶醉其中。
有些地方还会举办菊花展览,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留念。
5. 佩戴茱萸重阳节也是佩戴茱萸的节日。
茱萸是一种常绿植物,被认为具有驱邪、祛病、辟邪的作用。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用茱萸制作成香囊或者花环,佩戴在身上或房间中,以保护自己免受邪灵的侵扰。
6. 听诵经书重阳节也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也会进行听诵经书的活动。
一些寺庙会举办盛大的佛事活动,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参与。
人们听诵经书,虔诚祈祷,寻求心灵的安宁和快乐。
总结: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许多与其相关的独特风俗。
通过登高远足、喝菊花酒、食重阳糕、赏菊花、佩戴茱萸以及听诵经书等活动,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秋日带来的美好与喜悦,也能够表达对祖先和亲人的敬意,同时祈求平安幸福。
九九重阳节传统习俗
![九九重阳节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5c9b345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b.png)
九九重阳节传统习俗重阳节是一个被法定节假日拒之门外的传统佳节,不是说这个节日不重要,是因为它距离中秋节和国庆节都太近了,而且受众群体是老人家,所以没有被列为法定节假日。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九九重阳节传统习俗,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挚友喔!九九重阳节传统习俗1、簪菊花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祥瑞”,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吃重阳糕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
流行于全国大局部地区。
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一样,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
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
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彩缤纷,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到达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有闻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祥瑞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梁简文帝《采菊篇》中那么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旧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爱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_重阳节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_重阳节](https://img.taocdn.com/s3/m/76744ec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8.png)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重阳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你知道重阳节风俗习惯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重阳节风俗习惯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重阳节风俗习惯1、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2、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3、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4、吃重阳糕: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5、饮菊花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
重阳节介绍纵观整个重阳节的发展历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最开始只是宫廷或者是官方的庆祝活动。
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之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朝的重阳节最为热闹,《武林旧事》一书中详细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便第二天隆重玩乐一番。
明清时期则是沿袭了传统,并且从农历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庆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帝王还要登高揽胜。
重阳节养生粥1、菊花粥“九九”重阳有赏菊、餐菊、饮菊、插菊等风俗。
菊花也是能食用的,古医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之妙效。
故古人赞美菊花为“延寿客”,其功可知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佩茱萸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这是明代谢肇制《五杂咀》中的看法。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登高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
赏菊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