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8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8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材分析】《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
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本课有两幅图。
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
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
认识笔画一(横)。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分辨八和入。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数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拼音,激趣导入1.复习拼音我们在拼音王国认识了很多的拼音宝宝,老师这里呀!有一些可爱的拼音宝宝又忍不住跑出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瞧!他们来了!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1)整体认读音节:zhi、shi、si、yi、wu(2)复韵母ai、iu、an、un、ing(3)特殊韵母:er(4)音节:huā、jiā、zuò、sān 、cūn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出示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注意观察顺序,可用远处有近处有左边有右边还有) 。
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1教材简说: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他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
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
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
师:今天,我们用学会的汉语拼音本领去学习汉字和文章,你们有兴趣吗?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这首诗。
2.这首诗中有哪些数字?用铅笔圈出来,拼拼拼音读准它。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自由读诗歌。
5.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同桌一起读一读。
6.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刚才脑子里看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
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2.看图。
师: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
2023最新-《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7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大家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7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过程篇一中以帮助学生识字为出发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感官的参与性,注意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复习旧字,旧字巩固新字的`方法扩大识字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二一、教学目的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四、教具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课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
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
(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
(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
)(“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
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三篇】.doc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三篇】四十六一三九八二五七二、指导书写1.复习田字格的知识:2.指导书写(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横这个笔画)(2)指导书写“一”:(写法同笔画“横”, 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a.学生观察“一”占田字格的位置怎样?有几笔?b.观察—书空—描红—练写。
c.学生书写时,提醒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指导书写“二”。
(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
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字要居)(4)指导书写“三”。
(“三”有三横,第三横长。
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5)结合书写“二”、“三”两个字,让学生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3.展示、评价。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读儿歌(巩固量词)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枝笔,七棵果树八朵花,l 四、布置作业1.写生字“一、二、三”及分解笔顺。
2.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一去二三里》3教材简说: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他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
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
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
师:今天,我们用学会的汉语拼音本领去学习汉字和文章,你们有兴趣吗?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1、(《小燕子》歌曲律动。
)今天,燕子姐姐又来到了我们一(2)班,(课件)看,她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赶快打开来看看!(燕子礼物)只要你能读出上面的音节,就能打开来看到里面的礼物了!(复习本课生字的12个音节。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燕子姐姐送完了礼物,它又飞起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
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2、看了燕子姐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3、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
(课件朗读)你们想读一读吗?4、小朋友学习的热情这么高,燕子姐姐可高兴了,你看,他来帮助我们了。
请小朋友打开书,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二个汉字,用圆圈圈出来,大声地读一读。
第二件事儿,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人家一起读,做得到吗?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
读好了,读给你的饿同桌听。
5、会读了吗?谁能读给燕子姐姐听呀?6、指名读,评议正音。
(有两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找出四和十,你能区分吗?还有哪个字是平舌呢?哪个是特别韵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来读一读。
)7、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二)、借助画面,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你们也看见了吗?看见的小朋友举手,还有些小朋友挺诚实没看见,这样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小朋友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四人小组小声读一读,试一试看。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网权威发布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三篇】,更多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他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大范文网小编整理了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去二三里》1教学设想:《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
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2个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
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
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2、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4、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1、能自主读写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2、通过学习,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两课时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
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学生认读十个阿拉伯数字,教师重在指导发音。
二、认识汉字一到十1、这十个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
2、认读十个汉字让学生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3、师:小朋友,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
那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去二三里》,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识这些数字朋友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诗歌。
2、之后教师请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识字,同时让学生想一想课文的插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呢?四、生字教学1、教师请小组同学交流合作学习,并请学生汇报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在哪里见过它?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字。
2、学习写字(1)认识田字格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用拍手歌帮助学生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
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
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2个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
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
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9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9篇一去二三里是邵康节所作的诗,又名山村咏怀。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大家好,小学教学比武说课教案。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教学《一去二三里》的第一课时。
我主要从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程序的安排四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教材的理解: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
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
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对学生的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涌动着新奇感,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
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但少数学生也可能不会读。
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识十二个生字,教案《小学教学比武说课教案》。
(一至十及去和里)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
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程序: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
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复习拼音、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复习拼音,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教室里很热闹,来了许多老师,还来了一群数字宝宝。
你们会读吗?(学生齐读)数字宝宝怎么会到我们的语文课上来了呀?原来数字宝宝在语文里有不一样的写法,你们想知道数字宝宝在语文里是怎样写的吗?第二步,结合数字,学习一至十(出示课件)。
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 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
2.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景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课题《一年级一去二三里》,引导学生观察课题,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朗读的节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字音和节奏。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色。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理解“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意思。
2. 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景色。
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理解字义。
2. 学生用生字组词,加强生字记忆。
3. 教师出示句子,学生用生字填空,提高生字运用能力。
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眼中的家乡景色。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
2. 学生课后观察家乡的景色,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观察、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景色,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关注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第2篇课时: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认识“一、去、二、三、里”等生字,会写“一、去、二、三、里”等生字。
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13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13篇)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篇1《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要求: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梨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
2.激趣导人: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
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3.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篇2【教学目标】。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12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12篇)一去二三里篇1【教材简析】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
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
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忙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板块一:读中激发兴趣。
1.观察课文插图:多美的图画呀!你能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吗?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练习说话。
2.这幅美丽的图画是编书的叔叔阿姨根据一位古代诗人写的诗画出来的,你知道这首诗吗?3.出示课题,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5.教师范读课文。
【设计意图:利用课文插图,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
美丽的插图再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板块二:读中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鼓励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读课文。
(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认识的字就看着字读,不认识的就先读读上面的拼音,再读读字。
看谁的眼睛最灵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读准。
)2.用不同符号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4.教学生字①读一读a、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b、变序抽读出示12张生字卡片(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②摆一摆a、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三篇】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伎俩,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互相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可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
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
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复习稳固,指导写字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开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礼物、生字果、小乞鹅等,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
本课时先写一个“一”,让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充分地说横笔的写法,分散写字的难点,使学生在玩实验中学习写字,稳固生字。
教学目的:⑴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诵诗歌。
⑵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领会山村的柔美和生活的高兴。
⑶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生字果。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⑴(《小燕子》歌曲律动。
)今天,燕子姐姐又来到了我们一(2)班,(课件)看,她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赶快打开来看看!(燕子礼物)只要你能读出上面的音节,就能打开来看到里面的礼物了!(复习本课生字的12个音节。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4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一去二三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读懂儿歌,体会意境。
3、认识9种基本笔画和15个汉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汉字。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识记汉字,并在田字格中将汉字写正确,写规范,写漂亮。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读懂儿歌,体会意境。
3、认识三种基本笔画和15个汉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汉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汉语拼音1、出示:yī sì wǔ shí zhī(1)指名认读。
(2)说说它们是什么音节?(师提示:整体认读音节不可拼读)(3)齐读。
2、出示:èr-rè shān-sān tíng-tǐng(1)指名认读,会读哪一组就读哪一组。
(2)指名读,试着将三组都读准。
(3)齐读。
二、新授(一)导入学会了汉语拼音,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了。
(二)初读课文1、出示插图及课文。
2、看图,听老师读课文。
思考:(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2)从远到近画了哪些景物?3、多么美的地方呀,刚才老师给大家读的这首童谣,就是描写这里的。
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也来把这首童谣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三)精读课文1、出示第一行,谁来模仿老师的样子把第一行读好!师:一眼望去,小山村并不远!只有两三里路。
简要讲解一下“里”。
2、指导“一去”后面可以稍稍停顿。
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布置相关作业。
2.教学方法设想: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古诗的意境。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境教学:利用教具、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此外,我还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如:抄写《一去二三里》并背诵,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创作一首小诗等。通过这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确保学生对古诗《一去二三里》的理解和记忆,以及生字词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抄写作业:请同学们将《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工整地抄写在作业本上,并标注出生字词。通过抄写,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诗句,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
2.朗读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朗读表演,每组需要将《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朗诵出来,并尽量表现出诗句中的意境。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对表演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如诗句的意境、生字词的记忆等。同时,我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醒他们在课后加强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2.方法目标: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知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3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从文本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全体学生,在平等、合作、探讨中国共产党同进步。
在看、听、说、读、练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把握母语学习规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力求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道结合,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内容的推进、练习设计的提高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教材简析《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
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进入汉字世界的起始篇目。
学生刚刚结束拼音的学习,刚好能够利用拼音识字学文,学有用武之地,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文字激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释放了他们的好胜潜质,因此学生是兴奋的、踊跃的。
所以,利用情境、结合拼音识字、诵读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创设一种和谐、平等、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
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
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
一去二三里教案(最新6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最新6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今天,有幸在学校教导处安排下听了邱丽丽老师的《一去二三里》。
虽然邱老师是新老师,但是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
趁热打铁,把自己的几点学习写下来:一、丰富的游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片断一:邱老师在操练生字:一、二、三、四、五……等生字时,老师用“开小火车”游戏读生字。
】游戏名称:开火车适用范围:用于复习巩固拼音字母、音节、生字、词语等。
这个游戏适用范围比较广,所做准备也比较简单,这种游戏很适合课堂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但比较适合复习巩固阶段运用。
游戏准备:相关字母、声母卡片操作过程:(1)做这个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
开火车可以横着开,也可以竖着开,还可以开双轨列车。
(2)导语: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看哪一列火车最先开到我们首都北京。
开火车时,其他孩子学着很轻很轻地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有利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例,教师在复习学过的生字时,可以用卡片先出示一个生字,然后让一组学生轮着读生字字音、组词师:“请第一组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给它找个朋友。
”谁说错了,火车就停下。
师:“哪个修理员来帮着修理一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字母),修理好了继续开。
【片断二:操练生字时,张老师指名学生上前,根据出示的图片,选择正确的字。
类似“贴商标”游戏。
】游戏名称:贴商标游戏适用范围:本游戏适用于拼音复习、课后词语复习或单元阶段性复习。
如人教版第一册中《自选商场》和《菜场里》这两篇课文的复习巩固便可采用该游戏。
适用内容包括音节词和词语。
游戏准备:各种实物以及相对应的音节或词语卡片。
实物可以按照类别来进行准备。
比如:1、文具类:铅笔、尺子、橡皮、卷笔刀、字典、铅笔盒、练习本…2、水果类:苹果、香蕉、梨、橘子、桃子…3、蔬菜类:茄子、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教室里已有的实物。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三篇】
课⽂是⼀⾸古代童谣,他向我们呈现了⼀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有⼀个⼩⼭村,炊烟袅袅,住着⼏户⼈家。
⼭⾥⼏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编整理了⼩学⼀年级上册语⽂《⼀去⼆三⾥》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去⼆三⾥》1 教学设想: 《⼀去⼆三⾥》是⼈教版⼀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
本课是⼀⾸古诗,这⾸古诗将从⼀到⼗表⽰数⽬的10个汉字同⼩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起构成⼀幅美丽、恬静的⼭村风景画。
这⾸⼩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到⼤的顺序,⾃然和谐地融于⼭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童学习这⾸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然的情感,⽽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课时的2个教学⽬标:1、学会10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图⽂结合,⼤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村的幽美和⽣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字格,学会写“⼀”。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求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于具体的语⾔环境之中,通过⾃⼰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第⼀次接触⽥字格,学写汉字。
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认识⽥字格,了解⽥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让学⽣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尝试以及教师的⽰范指导来写好第⼀个汉字⼀。
因此在第⼀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个环节。
⼀、以情激趣,导⼊新课 低年级的语⽂教学⼒求要做到⼊情⼊境,牢牢地抓住学⽣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如导⼊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的⼼理特点——好奇来做⽂章,运⽤多媒体辅助⼿段,把学⽣引⼊⼀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主研读,⾃读⾃悟 留出⼀定的时间,让学⽣⾃⼰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读⾃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读通句⼦,读懂课⽂。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三个字,认识笔画(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童谣的优美意境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 数数拍手游戏。
2, 师: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 学习古诗1观察挂图: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由近到远的顺序)2小结:这么美的田园风光都写进了一首诗,你们想读读吗3, 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4,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5, 图文对照: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6 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诉大家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7, 教师范读(配乐朗诵):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8, 交流感受9,课间操10, 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11, 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三) 指导写字1, 出示田字格,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再拍手配儿歌记一记。
2, 请小朋友把三个生字在书中描一描,边描变想:这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3, 认识笔画"一",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
4, 练写"一"字,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典型作业.把十个数字(四)全文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优美的小诗,还认识十个数字的汉字怎么写,还写了"一",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遍去二三里教案篇二一、课前准备:学生唱单韵母歌。
二、教学儿歌,认识生字。
1、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为了奖励大家,李老师放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好吗?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小耳朵(竖起来)听清楚,这首儿歌里面有哪些数字?(生:这首儿歌里有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反思课堂实录、板书设计
【分析学生】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1、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⑴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⑵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⑶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2、了解诗意:
⑴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
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⑵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并肯定
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⑶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⑷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⑸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⑹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3、配乐诵读全诗:
⑴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⑵背诵全诗,并设问:
①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②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③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④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
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
(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设计意图:练写了三个字,学生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意图。
【教材简析】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说的是郊外优美的景象,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有几座亭台,树
上、路边盛开着各色的花。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是诗中的画面,图二是帮助学生认识和运用十个数字。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辩认“八、入”、“九、几”。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国庆放假七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到哪儿玩了?(生:北京、襄樊……)
师:今天老师也领你们到一个小山村去欣赏风景。
瞧!已经有两个小孩在边走边看了……(屏幕显示画面,音乐响起)二、学习新课
1、看图明意:
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图后:
⑴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⑵学生自由回答(亭子、树、人家、花……)
⑶师: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
(这是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有六、七座亭子,路两边盛开着各种鲜花。
)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情境图帮助学生学习识字,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训练学生说完整的句子,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读文激趣:
⑴师范读(屏幕显示课文):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⑵学生边看图边读书。
⑶开展读书比赛,看谁音读得准:
①学生自由读。
②小组互读、互比。
③同桌互读、互比。
④男女生互读、互比。
⑷谈读后感。
评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采用读书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读,在竞赛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学文识字:
⑴找生字:
师:在这首童谣里,有十二个我们要认识的生字,请同学们拿出笔,一边读一边用笔标出来。
喜欢做什么记号,就用什么记号。
如:“△、· 、○、—”等:
①学生自由活动。
②一生回答(师单击鼠标,显示生字):
yī èr sān sìwǔ
一二三四五
liùqībājiǔ shí
六七八九十
qùlǐ
去里
⑵区分读音:
①“一”在第四声前要变调,念作二声。
②“四、三”都是平舌音,“十”是翘舌音。
4、识记字形:
⑴看图,找识字方法,认识数字一至十:
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这幅图可以帮助你,请大家看图(屏幕显示画面2),想一想有什么新发现,同桌互相交流。
①学生互相交流。
②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③要引导学生辩认“八、入”、“九、几”的不同之处。
(把“入”字分开写就是“八”,“几”上加头就是“九”。
)
师:同学们真聪明,还编了顺口溜,我们一起来读:
入字分开八八八,几字出头九九九。
评析:教师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新的发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很有程序,先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的画面进行观察记忆字形,在引导学生根据编顺口溜记忆字形,学生在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形式中愉快地学习。
⑵出示卡片认识“去”与“里”:
①出示生字卡片“去”、“里”学生认读。
②生给“去”与“里”组词。
③教师讲清“里”的意思。
(“里”是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相当于围着我们学校的操场跑两个半圈。
)
评析:教师在解释“里”的含义时,没有照搬注解,抽象讲解,而是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大概知道一里有多远。
4、开火车比一比:
⑴小组评比。
⑵男女生评比。
三、欣赏
师:看到你们天真可爱的笑脸,老师想起的小时候唱过的一首儿歌《凑数歌》,我们一起来唱。
(屏幕显示画面,音乐响起)
全体学生随音乐自由活动。
四、练习
1、做一做:
师:我来检查生字认识的怎么样?请看屏幕。
生自由辩认。
2、一生代表回答:
一只大白鹅在游泳,两只画眉鸟挨在一起说悄悄话,七只鸭子排成队,八朵蝴蝶兰开的真漂亮,十只麻雀停在树枝上……
评析:通过观看“花香鸟语”的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辨认花、鸟,在欣赏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会应用文中的十二个生字,使之轻松达到教学目标。
五、拓展活动
1、找一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些生字,请大家找一找?
2、生自由讨论。
3、众生举手踊跃,积极发言。
(今晚我要去奶奶家吃饭。
)
(我是一年级三班的学生。
)
4、教师小结。
总评:在教学中,教师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游戏,让全体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教给了学生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实际,强化了语言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因此,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同时注意改变教学内容单一呈现的方式,以多种形式来呈现。
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合作。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