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建筑特点和21世纪建筑展望

合集下载

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精)

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精)

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21世纪,住宅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显著的特征。

立体化在21世纪,住宅建筑的形态越来越多样化,立体化趋势明显。

住宅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单体建筑,而是通过组合、叠加、错落有致等方式形成了多层、复合的立体建筑形态。

这种立体化形态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空间利用率,还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居住体验。

轻质化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环保,对住宅的材料选择也越来越注重轻质化。

轻质化的材料不仅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还可以减少石英化物质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轻质化材料的使用也有助于提高建筑的隔音、保温、隔热等性能。

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住宅也开始智能化。

通过科技手段,住宅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控制和监测,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居住体验。

例如,通过智能家居系统,住户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家中的灯光、温度、电器等设施,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社交化住宅建筑逐渐向社区化、社交化的趋势发展。

在21世纪,越来越多的住宅项目采用了社区化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创造出更加友好、开放、互动的居住环境。

这种社交化的住宅环境不仅可以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可以打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居住社区。

绿色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住宅建筑的绿色化也成为现代住宅建筑的重要特征。

住宅建筑的绿色化涉及建筑材料、能源、水资源、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住宅的绿色化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还可以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创造出更加美好、健康的居住环境。

21世纪住宅发展呈现出立体化、轻质化、智能化、社交化和绿色化等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可以提高住宅的品质和舒适度,还可以推动住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1世纪建筑钢结构的应用及展望共3篇

21世纪建筑钢结构的应用及展望共3篇

21世纪建筑钢结构的应用及展望共3篇21世纪建筑钢结构的应用及展望121世纪建筑钢结构的应用及展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各种建筑结构材料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其中,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轻质、高强、耐用的建筑结构材料,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钢结构的历史发展、应用现状、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钢结构的历史发展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材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当时,随着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更多的建筑师开始使用钢铁材料来构建建筑物。

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钢结构被广泛运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等结构。

而在中国,钢结构的运用相对较晚。

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和生产钢结构,逐渐推广到各个领域,包括厂房、桥梁、楼房等。

钢结构的应用现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钢结构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体育场馆、桥梁、厂房、露天停车场等建筑工程中。

比如,在北京市奥体中心的建设中,为了建造一系列延续历史、引领未来的新型场馆,国内外的钢结构建造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此外,钢结构还在四川鲁能国际儿童医院、山西霍州大智量贩、海南三亚中瑞丽莎别墅酒店等大型建筑中得到广泛运用。

钢结构的技术特点钢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几大技术特点:1.轻量化:钢结构由于质量轻,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从而减少建筑物对地基的压力。

2.强度高:钢材的强度很高,可以减少构件截面积,从而创造更大的空间。

3.施工快速:钢结构由于制造精度高,安装快速,可以缩短建筑工期,从而减少造价。

4.安全性高: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地震和防火性能。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钢结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高性能、环保、生态等方面。

首先,高性能是未来钢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

由于钢结构具有透明性、多样性、空间感等特点,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发钢结构的新型材料,提升钢结构的力学性能,从而推动钢结构在高耸建筑领域的应用。

现代建筑特点范文

现代建筑特点范文

现代建筑特点范文现代建筑是指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和理念。

它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特点。

以下是现代建筑的几个主要特点:1.创新性设计:现代建筑强调创新和独特的设计理念。

它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常规和约束,采用了新颖的形式和结构。

现代建筑将建筑视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奇特的线条、抽象的形状和大胆的材料应用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

2.简约主义:现代建筑注重简洁和简约。

它追求简单、纯粹和精致的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细节。

现代建筑以清晰的几何形状和简单的线条为特点,通过抽象和极简主义的手法来传达理念和表达美感。

3.可持续发展:现代建筑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

它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现代建筑使用节能灯具、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设施,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污染。

4.技术应用:现代建筑广泛应用科技和先进的建筑技术。

例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实现复杂的建筑形式和精确的构造;使用结构优化算法来提高建筑的力学性能;使用智能化系统来提高建筑的自动化和舒适性等。

现代建筑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进步。

6.多功能性:现代建筑注重多功能性的设计。

它将建筑空间设计得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例如,建筑的内部空间可以通过可移动的隔板来调整,以便容纳不同规模的活动。

现代建筑还鼓励空间的多功能利用,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的利用率和效益。

总之,现代建筑以创新性、简约主义、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开放的空间和多功能性为特点。

它不仅代表了当代建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也反映了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变化与进步。

现代建筑的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各地建筑师和设计师的青睐之选,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美好、更舒适和更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特点解析

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特点解析

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特点解析
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其
特点是强调线条简化,注重表现几何特征。

下面是该风格的特点解析:
1. 线条简洁
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强调线条简洁,消除了多余的装饰和附属物,以
突出建筑物形态和结构本身,追求简约、大气、流畅的效果,体现了
现代建筑的简洁美学。

2. 几何形态
几何形态体现了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另一个核心特点。

钢结构和混
凝土结构等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物的形态更趋向于几何形状,
如立方体、圆锥体、斜面等。

这种几何形态凸显了建筑物的现代感和
科技感。

3. 资源节约
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强调节约资源,通过利用被动太阳能、自然通风
和排水等方式,使得建筑物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 色彩和材料
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追求素色调和大面积的单色,通常使用明亮的白
色或自然色调。

材料上采用现代技术,如玻璃、不锈钢等,以达到更
加现代感和科技感。

5. 开放式空间
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倡导开放式空间,强调室内空间的顺畅和流畅。

建筑物通常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以观察户外环境,并使得室内外
空间相互联系,打破了传统建筑中房间的封闭性。

总之,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强调了简约现代的美学形式,减少了装饰和附属物,注重建筑物形态和结构本身的表现,体现了现代科技和生态环保的理念,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

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趋势21世纪的到来使人们从工业时代转入到了信息时代,有建筑业的权威曾说过:21世纪的高消费就是回归大自然,回归乡土.就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㈠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要研究生态环境状况,考虑解决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解决好自然能源的利用,自然材料的合理利用.采光照明设计,内部空间物理性能调节设计,建筑装饰,装潢,室内设计中尽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才智,创造出自然质朴的生活工作环境,建筑应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开发资源和材料再生利用, 按“绿色建材”概念装修房屋,改变人们现存的世俗审美观判断标准不搞病态空间,不搞过渡装饰,减少视觉污染,减少人力,物力的滥用和浪费,使建筑更贴近自然,使能源利用和景观创造都达到新的高度。

㈡努力做好面向未来的设计建筑设计应具有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两面性,设计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要创造出风格,意境和情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形象简洁,造型亲切,经济透明,功能多样,材料自然,无毒无害和可再生性以及细部设计要达到细致入微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21世纪的建筑设计是个大问题,它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应该是生态文明时代。

人类运用高新科技,探索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按照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原则进行设计。

①对涉及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②运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③树立建筑材料蕴含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温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征求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④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⑤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

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⑥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损害,避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以及建材的浪费;2.重结构体系将要以框架结构为主众所周知目前大量已有的住宅均以砖混结构为主,这种建筑结构体系有很多的缺点如抗震性能差,总高度受到施工限制,机械化程度难以提高,作业量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探讨21世纪的建筑趋势

探讨21世纪的建筑趋势

种可 用性 的艺 术品 . 我们 每 一个人 都有 享用
并欣 赏它 的权利 。那 么 . 么 样的建 筑 才能是 杰 出 什
的 呢?
缺 乏 内在 以及生命 力 的 。 无法 在建 筑上 能进行 真 是 正 的突 破 . 多只 能 算是 丰 富 了建 筑 的形 式 , 此 最 仅 而 已 如 果就 此满 足 的话 , 那么 建筑 是没 有办法得
种感觉就 是 我所说 的建 筑媒 介性 的另 一形式 . 促进
了人与环 境 的交流 ,使得 人 能更 好地去 感受 自然 .
融 入 自然 。
所 以概括 地说 . 筑 的媒介性 包含 了人 与人 的 建 交流 以及 人 与环境 的交流 . 只有媒 介性 的存 在 才能 使受众 更能 明 白建 筑 美 的所 在 . 使用 意义 的所在 以 及能 够长久 维持 的所在 。 而这 也 正是新 时期建 筑所 应具有 的 必要 因素 . 因为如 今 的建筑 很大程 度 上具
这 样 的建 筑 才是 我们真 正 需要 的建 筑 ,也 是 2 世 1
观 者 . 者不管 你是 这个 公 司 的经 理还 是一 般 的工 或 作 人 员 .我 们都 应 当从 中得 到 一种 相 同的空 间 享
受。 无论 是什 么身份 . 无论待 在建 筑 的什 么地方 , 人
纪 自己的建 筑 。
笔 者认为 实用 与坚 固其 实可 以合并 为 一个范 畴 . 就 是可 用性 : 外“ 态化 ” 为一个 重要 的 因素在近 另 生 作 些年被提 出来 , 不可 否认 . 具有 里程碑 似 的意 义 。 这 因为这 是 一 个 由以 人 为 中心 到人 与 环 境和 谐 的过
渡, 是使 得建 筑能 够更加 富 有意 义的进 程 。因 此笔 者把它 定位建 筑 的第三维 接 下来对 建 筑第四 维进行 说明 。

绪论-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

绪论-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

发达国家
基础设施问题
贫穷和街区老化
增税困难
花费提升
非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 农业人口涌入了城市 长期贫困、贫民窟 高失业、部分就业 低收入、不稳定收入 (非正式经济) 街区老化、卫生问题、 其它社会问题
芝加哥
曼彻斯特
三、建筑与科学技术
天然石洞、巢穴 土石 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的变革 社会组织结构 思想价值观念 建筑 钢筋混凝土、钢构 ……
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
一、建筑与环境
1、土壤遭受破坏 2、能源浪费 决策过程 3、森林面积减少 4、城市化 建筑应该像一颗大树——建筑与环境 建筑 建筑 城市 污染、耗能 大树 产生
设计过程
建造过程 大树
生长
成熟
使用过程
森林 净化空气、产生能量 拆除过程 衰亡
建筑应像树木,与自然和谐,这要求建筑生态环保。
新英格兰乡村风景-1
新英格兰乡村风景-2
新英格兰乡村风景-3
新英格兰乡村风景-4
伊斯兰清真寺
伊斯兰清真寺表现对知识和信仰的热忱。
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清真寺
艾巴士泰(Alabaster)清真寺
麦加大清真寺
穆罕默德· 阿里堡垒清真寺
建筑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建筑的含义
建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体育馆 构筑物:水塔、蓄水池、烟囱、储油罐 建筑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
二、建筑的构成要素(三要素)
1、建筑功能 ⑴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⑵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⑶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中等身材成年男子的人体基本尺度
二、建筑与城市

20世纪中国建筑的特点

20世纪中国建筑的特点

20世纪中国建筑的特点从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的100多年间,中国建筑风格的变化是巨大的,其中既有与西方建筑风格平行发展的一般类型,也有受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制约的特殊类型。

而新内容、旧形式和中外建筑形式能否结合、怎样结合,一直是近代建筑风格变化的主线。

寻求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道路,一直是建筑艺术创作的主题。

20世纪的中国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封闭内向的陈规。

以表现空间意境为主的审美观念,突出了公共性和开放性的观赏功能,与同时输入的西方建筑重视表现实体造型的审美观念相一致。

20世纪中国建筑艺术包含两类内容:一是某些大型的、纪念性比较强的建筑仍十分注重造型艺术的社会价值、审美功能,以特定的形式表现某些特定的精神内涵,如银行、海关常采用庄重华贵的西方古典形式,以显示其财力的坚实富有;一些政府机关和纪念性建筑多吸取传统形式,以显示继承传统文化,发扬国粹的精神。

二是大多数民用建筑一般只从审美趣味出发,一方面追求时髦新奇,同时也受到传统审美趣味的影响。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流行的洋式店面、洋学堂、洋戏院和城市里弄住宅,都是所谓中西合璧的形式,以后则更多地直接采用西方流行的形式;80年代以后又兴起追求乡土风味的形式。

20世纪城市功能的急剧变化,给传统的环境艺术以根本的影响,原有的群体序列艺术和环境尺度远不能适应新的功能。

首先,不同城市和不同街区对于开放性、公共性有不同的要求,出现了不同风格的群体环境。

如北京的使馆区,青岛、大连、哈尔滨的行政区,上海、天津、广州的金融商业区和高级住宅区,南京、长春的政权机关区以及各大城市的新兴商业街区等等。

其次,随着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输入,也引进了城市和街区群体构图艺术,使得一些城市和街区出现了新的风格。

开始是德国式、俄国式、英国式、日本式等等新小区建设,其后就扩大为整个城市自觉的整体经营。

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进行新的规划,大多注意到新的环境艺术构图和建筑空间序列设计,尤其以1929至1930年上海、南京的规划和1939年伪满洲国新京(长春)的规划最为典型。

21世纪建筑发展新形势

21世纪建筑发展新形势

21世纪建筑发展新形势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筑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21世纪,建筑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和挑战,需要采取新的策略和方法来适应这些变化。

首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建筑业的重要趋势。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业也需要更加关注节能环保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

例如,使用节能材料、采用清洁能源、建造绿色建筑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智能设备。

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可以帮助建筑师、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智能建筑的普及也成为趋势,通过网络连接和传感器技术,实现楼宇自动化和智能控制,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再次,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建筑业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并提供更多高品质和功能性建筑。

同时,与城市规划和交通等相关建设的协调也变得更加重要,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文化多样性和本土化对建筑发展产生了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业也开始更加重视地域文化和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建筑设计需要结合当地文化和环境要素,创造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表达方式。

此外,本土建筑材料和工艺的使用也成为一个趋势,以保留和发展本地建筑的独特特色。

最后,人们对建筑品质和生活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建筑业需要更加注重设计创新和人性化。

人们对于建筑的期望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功能需求上,还追求更高质量的建筑和更好的使用体验。

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人们对舒适、安全、健康和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优质的建筑产品。

综上所述,21世纪建筑发展面临着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城市化人口增长、文化多样性和本土化、建筑品质和人性化等新形势和挑战。

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方法的展望

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方法的展望

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方法的展望熊 琳摘 要 对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方法的思考,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全方位广义建筑学观念的基础之上分析展开的。

本文试图从与其它学科的合作;探索新的文化表现方法;探索新的建筑技术等方面对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其他学科 合作 文化表现 技术应用 回顾与展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类经受现代文明洗礼的伟大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建筑创作方法也突破了旧的传统方式,出现多种创新的倾向,这是与人们对建筑本身的认识是分不开的。

有人将二十世纪创作发展的历史背景概括为“现代化”和“商品化”,以此来把握二十世纪创作发展的主要脉络,确定有启发意义。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创作方法的发展及建筑特点的表现,是建立于对二十一世纪的建筑观,建筑发展认识的新动向的分析基础之上。

二十世纪的建筑学从跳出传统的形而上的学院派创作,与工程师们合作,到与其他社会人文科相到渗透,建筑师与科学家、心理学家等多次携手。

建筑学的视野和领域不断拓展。

二十世纪末建筑学面临着繁杂的问题: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环境污染,信仰道德失落,崇尚自然生命思想的摈弃,全球混乱的城市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地域特色的丧失等。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传统建筑狭隘的领域所不能解决的。

建筑应站到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层次来建构自己的理论和体系。

自1989年5月5日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以来,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这一思想对二十一世纪建筑的观念的影响不啻是一场新的运动,促使我们以此为价值取向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全方位进行思考。

与其他学科的新合作《北京宪章》没有为建筑师设下任何条条框框,只为人类建筑活动指引方向,强调一个多元的,广义的,全方位的,整合的建筑发展的趋势。

一方面,建筑各技术知识进一步深入发,日益专业化;另一方面,不断地关注其它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从中汲取成果和方法,以启发扩散设计思维,丰富建筑的内涵。

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与展望20世纪初,欧美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崛起,这是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舍弃了传统建筑的装饰与装饰,注重简约、实用以及大量运用钢铁等新材料,推陈出新。

随着科技和艺术发展的不断推进,现代主义建筑逐渐成为国际范围内的主流建筑风格。

本文将就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欧美现代主义建筑要追溯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在热爱自然主义和工艺美术风格的带领下,现代主义建筑呈现出了一种脱胎于随从自然规律的极简风格。

1908年,德国建筑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在德国达姆施塔特成立了工艺美术学校,率领着建筑师组成了“新手工艺运动”,开创了现代建筑运动的先河。

此后,建筑师们不断试图摆脱传统建筑的束缚,追求极简、实用、高效的设计理念,如德国包豪斯派、荷兰“德斯标识”等。

二、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价值观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价值观是实用性、简洁明了和结构合理。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建筑师们放弃了繁琐的装饰和精雕细琢的细节,将建筑材料的纹理和质感表达出来,来强化建筑的外观效果。

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将结构与美学融为一体,建筑构件经过仔细的设计和计算,因此更加合理。

此外,现代主义建筑注重社会公益性,强调人性化和生态友好性。

这种人性化和生态友好性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发展趋势的核心。

三、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20世纪80年代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不断进步,使得现代主义建筑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现代主义建筑在发展中也不断涌现新的思路,例如:主流趋势从狭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到了玻璃幕墙结构,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变得更加环保和生态友好。

同时,它也开始融合起文化、艺术、科技等因素,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创新性。

四、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未来展望随着全球化和移民导致的文化多样性,建筑风格和审美也变得多元化。

第三章 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 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

附件1第三章 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课程名称计划学时授课章节第三章 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21世纪建筑发展趋势2. 认识现代建筑技术3. 掌握建筑科学对策知识教学基本内容:3.1必然与偶然的反思在回顾20世纪的建筑历程中,我们已概括了这样一条历程,即:传统建筑→节能建筑、太阳房→节能节地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吗?………非也,这只说明我们的认识老落后在“危机”后面:能源危机暴露了传统建筑浪费能源的缺点,这才激起我们去研究、实验、推广节能建筑(以“节流”为核心技术)和太阳房(利用太阳能为核心技术同时注意节流);土地危机来了,而建筑又是占地大户,我们才想带建筑只是节能还不够,必须同时有节地的属性,于是又再研究领域出现了节能地建筑;绿色危机与严重污染造成的世界范围(我国尤为严重)的生态危机,又迫使我们不得不研究生态建筑;多种危机威胁到全球的持续发展,又使可持续建筑成为最新的课题。

拿可持续建筑的要求来衡量,那么上述其他建筑(仅传统式居住建筑,我国就有300多亿㎡)都必须改正。

这是一个很值得反思的问题。

少一点“尾随性”回顾,多一点“遇见(超前)性”思考,这种超前性思考一旦成为科研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必将比上述弯路的必然过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对21世纪的建筑发展能预见到什么呢?现在看来,我们至少可预见到:建筑含义的延伸、科学对策的发展以及建筑前景的预示。

3.2建筑含义的延伸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

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

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是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

要成功地完成每个建筑项目,有效的计划是必需的,无论设计以致完成整个建筑项目都需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建筑项目可能会带来的环境冲击、建立建筑日程安排表、财政上的安排、建筑安全、建筑材料的运输和运用、工程上的延误、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筑的发展历程:传统建筑→节能建筑→节能节地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的含义延伸;上天- 发展太空建筑;陆地建筑;海上建筑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讲授法、启发法、地图法、案例教学法作业与思考题:1.优化建筑环境,追求绿色建筑应该做到哪些?2. 建筑业以后在国内发展趋势是如何走向?3. 下海发展海洋建筑有什么样的风险?4. 世界上超过300米以上的建筑有哪些?。

现代建筑(20世纪建筑流派作品)

现代建筑(20世纪建筑流派作品)
现代建筑(20世纪建筑流派作 品)
20世纪建筑流派作品
目录
01 近代建筑革命
03 思想理念
02 发展历史 04 展望
基本信息
在一些英文文献中,常用小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表示广义的现代建筑,以大写字母开头的 Modern Architecture或Modernism表示狭义的现代建筑。在本卷中用“现代建筑”表示广义的,而用“现代主 义建筑”或“现代派建筑”表示狭义的。在20世纪初期,现代建筑曾经被称为新建筑(newarchitecture)。
但是建筑领域中正在涌现新事物,社会生活要求建筑具有新功能并且出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这就同学院派 建筑发生矛盾。例如,现代化银行的功能要求有形式复杂的大小房间,如果把它们统统纳入古希腊神庙式的建筑 模式之中,在使用上是非常不便的。在十几层的钢框架结构的商业办公楼仍用中世纪罗曼式建筑的石砌外形,也 是削足适履,徒增造价。因循守旧会遇到难以克服的矛盾。19世纪中叶,伦敦水晶宫的设计和建造就是例证。
展望
展望
60年代以来,在建筑艺术风格方面,发生激烈争论;在建筑设计理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电子计算机辅助建 筑设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等渗入建筑领域,孕育着建筑学新的突破。现代建筑 在100年左右的时间中所取得的进步,无论在建筑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方面,都是历史任何 时期所不能比拟的。
近代建筑革命
近代建筑革命
现代建筑不是随着20世纪的来临而突然出现的。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产业革命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产和社 会生活的大变革。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影响建筑发展的新的因素。这种变革表现如下:
①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建筑类型不断增多
现代建筑19世纪工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需要建造大批工厂、仓库、住宅、铁路建筑、办公建筑、商业服 务建筑等。在建筑史上长期占有突出地位的帝王宫殿、坛庙和陵墓退居次要地位,而生产性和实用性为主的建筑 愈益重要。对新型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有的要求大跨度,如博览会、展览馆、铁路站棚;有的要求增加建筑 层数,如大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建筑;有的要求有复杂的使用功能,如医院、科学实验室。建筑形制变化迅速,照搬 照抄传统的定型的法式制度已经不能满格罗皮乌斯和勒·柯布西耶等人在20年代提出以下的观点: ①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 ②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③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④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 ⑤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以上这些建筑观点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 “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50年代以后,更多地被 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70年代以来,也有人在“现代主义”之前冠以“20年代”或“正统”的字样。

论21世纪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论21世纪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论21世纪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张云涛蔡润龙摘要:世纪之交的中国建筑行业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意识、观念和标准都十分纷繁复杂的状况。

而我国又是一个资源不很丰富的国家,且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的紧张已经给我们亮起了红灯,为我国的建筑设计理念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为客观的要求。

所以,作为建筑设计者有责任重新认识和思考建筑设计在今后的发展道路。

一、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流的建筑设计原则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开始讨论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

八十年代末,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概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7年,以布伦特兰(brunt 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了定义,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一议题的发表,使建筑师们真切的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因此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设计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

“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我国的建筑设计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了一门科学,建筑、城市和园林成其主导学科。

建造符合时代气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设计理念已成为当代建筑设计师的历史使命。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思路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都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是设计师的一个原则。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居住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1、舒适型建筑对建筑空间的合理安排,各得其所,分区明确,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诗意的尺度比例,方便物品的摆放和人的活动以及相对的私密性。

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各空间充足的采光,通风良好,使用率高,并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

2、生态型建筑如今生活在都市的人们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的与大自然接触,但是单纯的绿色还不能说具有生态型,生态型建筑是以绿色为基础涵概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

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方向浅析

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方向浅析

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方向浅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设计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关键词:建筑设计、方向、生态、智能前言:21世纪的住宅建筑设计应走客车学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要研究生态环境状况,考虑解决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解决好自然能源的利用,自然材料的合理利用.采光照明设计,内部空间物理性能调节设计,建筑装饰,装潢,室内设计中景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才智,创造出自然质朴的生活工作环境,建筑应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开发资源和材料再生利用,按“绿色建材”概念装修房屋,改变人们现存的世俗审美观判断标准不搞病态空间,不搞过渡装饰,减少视觉污染,减少人力,物力的滥用和浪费,使建筑更贴近自然,使能源利用和景观创造都达到新的高度。

一. 21世纪住宅建筑发展的主要特征21世纪住宅建筑的特征将会是更具有舒适性、生态性、信息性、文化性。

居住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1.舒适性,即讲个性,就是指我们要寻求一种在符合购买面积、户型的基础上,为住户的个人喜好提供间隔的灵活性,根据家庭人口变化、生活习惯、职业需求、爱好等可以灵活调整,以满足其居住的个性,提供一个更安全、舒适的空间。

2.生态性,如今我们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的和大自然接触,特别是生活在都市的人。

但是仅有绿色还不是生态型住宅,生态型住宅是以绿色为基础,同时充分利用阳光、通风,注重与自然的、地理的、景观的、人文环境与大环境相对接,不仅是绿色住宅,更是健康、环保、节能的住宅,最大程度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

3.信息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电脑的普及,将引起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今后可能将有更多的时间工作、休闲在家里,生活的舒适度、安全性提升,家庭和社会的紧密相联使住宅信息化、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

4.文化性,前几年盛行的“欧陆风”、“现代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们对文化内涵的一种需求,这就要求从小区的布置、建筑风貌、艺术品的陈设等方面都要提高,建筑造型艺术要更加体现地方特色、民族风情。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建筑特点及其流派更迭 与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影响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建筑特点及其流派更迭 与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影响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建筑特点及其流派更迭与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影响2015级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翟宇阳(2015103164)题目: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艺术流派的更迭举例论述西方20世纪以来造型艺术在艺术风格、艺术理念、艺术功能等方面的表现与特征,以及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

(不少于3000字)以石料为主、梁柱体系为结构的古希腊建筑开创欧洲建筑的先河,后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主要是拱券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并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革新创立了古罗马建筑。

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开展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倡复活古罗马文化,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特”,“哥特”即为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族”之一。

后源于十七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产生于法国的洛可可建筑、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相继流行开来。

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发展到成熟阶段并将部分成果扩散至美洲,随着社会发展,建筑设计亦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和富尔顿的蒸汽动力船使交通更加快捷便利、塞尼菲尔德的平版印刷术使文化传播更为深远,同时考古技术的进步和摄影技术的发明等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因此建筑艺术也进一步发展。

从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折衷主义形式随着工业革命以法国高等艺术学院为中心在欧美部分国家流行开来。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同时建筑行业开始市场化,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有巴黎歌剧院(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巴黎圣心教堂(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的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则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和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

现代建筑风格的演变及特点

现代建筑风格的演变及特点

现代建筑风格的演变及特点现代建筑风格是20世纪以来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它以简洁、功能性和创新为特点,与传统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演变过程以及特点等几个方面探讨现代建筑风格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

历史背景现代建筑风格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探索更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建筑形式。

此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20世纪初兴起,成为推动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力量。

演变过程1. 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响应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追求功能性、简洁性和内外空间的无缝连接。

代表人物包括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等。

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注重利用新材料(如钢铁和玻璃)进行创新实验,并倡导“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

2.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20世纪后半叶,后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兴起,对现代主义风格进行了批判和超越。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多元化、非线性、抽象化和装饰性,注重对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回应。

其代表作品有法兰克·盖里设计的办公大楼“联合国广场25号”等。

3. 当代建筑风格的多样化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代建筑风格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在当今世界各地,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作品,如迪拜塔、北京国家体育场等。

特点1. 功能性与实用性现代建筑强调功能性与实用性,追求空间布局合理、便捷舒适以及符合人们需求的设计。

建筑师通过精细规划和灵活运用新材料与技术,将功能与美学相结合,在满足人们基本居住需求的同时,创造出高效、节能、环保的空间。

2. 简洁与几何图形现代建筑注重简洁明快的外立面设计和几何图形的运用。

通过清晰而简约的线条以及明亮色彩和材料搭配,营造出整齐、干净且富有力量感的视觉效果。

3. 创新与采用新技术现代建筑在设计上积极借鉴先进的科技手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中。

现代建筑风格解析

现代建筑风格解析

现代建筑风格解析现代建筑风格是指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它与传统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区别。

现代建筑风格注重功能性、简洁性和创新性,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本文将对现代建筑风格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代表性建筑进行解析。

一、现代建筑风格的特点1.功能性:现代建筑强调建筑的功能性,追求实用性和效率。

建筑的布局和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使用便利。

2.简洁性:现代建筑追求简洁、纯粹的设计风格,摒弃了繁琐的装饰和复杂的线条。

建筑的形式简单明了,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空间的整洁。

3.创新性:现代建筑注重创新和突破,追求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构造的应用。

建筑师们不断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方法,推动了建筑技术的发展。

4.开放性:现代建筑强调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注重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建筑师们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开放的空间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

二、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现代建筑风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运动。

现代主义建筑师们试图打破传统建筑的束缚,追求新的建筑表达方式。

他们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主张建筑应该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20世纪中叶,现代建筑风格逐渐发展成为主流。

代表性的现代建筑师包括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等。

他们的作品体现了现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风格也在不断演变。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风格,如后现代主义、高科技建筑等。

这些新的建筑风格在保持现代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和科技应用。

三、代表性现代建筑作品1.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由意大利建筑师雷纳·皮亚诺设计,是一座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建筑外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钢铁结构,整体造型简洁大方,给人一种现代感和科技感。

2.悉尼歌剧院: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是悉尼的地标性建筑。

20世纪建筑史

20世纪建筑史

浏览 427 次 | 评论 0 条20世纪建筑特点和21世纪建筑展望自从1901年芝加哥建成22层的高楼、1909年纽约建成50层的商业办公楼,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工业化发展,城市建筑呈以下几个特点发展,并深刻地改革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l、大型化:由于城市工业化造成的人口积聚和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使得建筑在不断向高空生长的同时,也在向地下扩展,例如北京的京广中心地下3层、地上52层,上海的金茂大厦地下3层、地上88层,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大。

2、复合化:由于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建筑空间已不再单独表现为住宅或办公室,更多地将住宅、商场、办公楼、停车场结合为一体,建筑具有了复合功能。

3、智能化:由美国工业的电气化引发的智能技术,被美国纽约城市广场建筑应用后,目前已扩延到了整个建筑领域。

通过计算机和其他高新技术对建筑进行控制,帮助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证建筑的可靠运行,提高建筑价值。

4、同质化:建筑材料的选用、功能的设计、室内外的环境,从厅堂灯光布置到居室房间分隔,千篇一律。

建设变成公式,整个城市规整而又单调,小区内的建筑越来越雷同,小区之间也越来越相像,个性被共性所湮灭。

5、抽象化:受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影响,建筑的内涵变得更加费解,建筑的外观已不能完全展现其具有的功能。

为区分建筑的空间场所,表达建筑的用途和功能,只能借助于一些符号对建筑进行空间定位,来恢复建筑的环境秩序。

进入21世纪,由于人们对获取信息、增加自身能力的渴求,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理念、价值观发生深刻的变化,它们相互结合,共同构筑了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l、知识性:信息空间所具有的开放性、兼容性和流动性特点,使得人们不出门而晓天下,因此要求建筑必须具有更多的知识内涵。

建筑所含的信息量、所拥有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建筑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价格走向。

2、情感性:由于生产的高效、生活的集中和竞争的压力,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从物质享受变为对精神愉悦的追求,美学、生态学、心理学、住宅社会学、人体工效学、行为学等多种学科将在建筑中得到体现,建筑文化与情感相互融合。

21世纪的建筑畅想_六年级想象作文

21世纪的建筑畅想_六年级想象作文

21世纪的建筑畅想我们国家现在存在两大问题:交通拥挤及住房困难。

让我们一起动脑子,为我们21世纪设计一张解决住房困难的理想蓝图。

我想将来的中闻,旁子应往高处发展或利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比如说在高山上,就可造房子。

如果往高处发展的活,地震时,怎么办呢?不要紧,这房子底下有一层砖,有『这层砖,地震时?点儿也觉察不到。

假如地裂开,那也没有关系,楼房虽然在地底下,人却不会闷死。

因为构成房子的砖在地7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氧气供人呼吸。

到了21世纪,整个人类生活条件将大为改善。

人们住的都是高楼大厦般都有1000层。

这么高的楼房,怎么上去呢?你一定会说:“乘电梯。

”不,你说错了。

到了21世纪,电梯已是落后的小弟弟了或者根本不存在了。

楼房下面,每对准一个窗口的地方,都有一叠叠的纸,竟有几亿张。

如果你是二褛的主人,就可以在对准二楼窗口的纸叠上,轻轻按动纸上的数字电钮(只要你按上你要去的高度的电钮、最上面的一张薄得简直没有厚度的纸就会脱离纸叠,飙然而上,坐在上面的人还会闻到一股股沁人的香味。

到了楼上以后,根本没有什么口.只是一个帘子。

帘子上面有两只“大眼睛”,人走到门口,它那两只大眼睛就会一亮,假如这人是坏人,它就会从眼睛里吐出绳子,把他绑住,然后发出警报;假如是自己人,它会很亲切地跟你对话;如杲是客人,它就会说:“请进当你走进屋子,它就会自动把门帘卷下来。

为什么要这样设想呢?因为幵门的时候,要占而积,而门帘不会。

再说夏天那么热,如果不把门关住,小偷会来偷东西的。

这种门帘还可以隔绝污染的空气。

另外,从外表上看楚长方形的楼房,黾面却是奇形怪状的。

如果主人对荷花颇有喜爱之情,那么她(他)住的房子内部就可呈现为荷花的形状。

不仅地面上可以建造房屋,地下也有建筑。

比如在荷花池底造一个娱乐场等等。

要是在金魚塘底下建造一所画院,那是再好不过了。

每夭,画家们只要一走进金鱼塘,一股气流就会把他们送进美术学院。

里面十分安静,一块薄薄的玻璃把美术学院和外界都隔开了,而画家们则可以欣赏池中的美景以上的办法好吗?让我们一起来共同设想祖国的未来,共同建设未来的祖国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建筑特点和21世纪建筑展望
自从1901年芝加哥建成22层的高楼、1909年纽约建成50层的商业办公楼,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工业化发展,城市建筑呈以下几个特点发展,并深刻地改革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下3
得更加费解,建筑的外观已不能完全展现其具有的功能。

为区分建筑的空间场所,表达建筑的用途和功能,只能借助于一些符号对建筑进行空间定位,来恢复建筑的环境秩序。

进入21世纪,由于人们对获取信息、增加自身能力的渴求,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理念、价值观发生深刻的变化,它们相互结合,共同构筑了住宅建筑的发展趋
势。

l、知识性:信息空间所具有的开放性、兼容性和流动性特点,使得人们不出门而晓天下,因此要求建筑必须具有更多的知识内涵。

建筑所含的信息量、所拥有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建筑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价格走向。

2、情感性:由于生产的高效、生活的集中和竞争的压力,人们对建筑的要
筑业的风险性,在21世纪,中国建筑业要根据时代的脉搏,运用现代技术、人类思想最新成果的空间组合,不断地充实建筑创作,实现建筑的高效能、高可靠性、高便捷性、高适应性、高舒适性和高服务性发展,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工业效率的完美结合,解决人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