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综合活动《乐音与噪音》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设计:乐音和噪音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设计:乐音和噪音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设计:乐音和噪音一、教育目标1.认知目标:(语言、认知、数学)通过本次综合活动,幼儿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了解乐音和噪音的特点。

•学习区分噪音和乐音,认识噪音对身心的危害。

•认识和掌握一些声音制作的方法,如:鼓掌、拍手、吹哨子等。

2.情感目标:(艺术、情感)通过本次综合活动,帮助幼儿:•培养音乐欣赏和感受的能力。

•通过合作与分享,体验乐趣和幸福感,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3.行为目标:(体育、生活、技能)通过本次综合活动,幼儿将学会:•自己动手制作声音,尝试自己想象、创作、表达。

•通过玩耍、运动等身体活动,发展体能。

二、活动流程1.热身活动(1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们做一些简单的运动热身,如:上肢伸展、躲猫猫等,使幼儿的身体得到充分活动和放松。

2.主题导入(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些乐器和声音制作的方法,介绍乐音和噪音的特点和区别。

3.教学互动(20分钟)老师将大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行选择一种声音制作方法,如:鼓掌、吹哨子、拍手等,让幼儿们自己动手制作发出声音,老师现场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幼儿掌握更加规范的方法。

4.团队合作(20分钟)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按照指定的节奏和调子合作创作出一首小歌,可以在旁边发出各种音乐、噪音等声音,配合歌曲,让大家一起听,一起演唱。

5.游戏互动(20分钟)•游戏一:“听音辨乐”:老师播放一些乐曲,让幼儿听辨乐音,然后自己发出相似的乐音。

•游戏二:“音乐排队”:幼儿按照指定的节奏和调子依次排队,依次演奏出自己小组创作的小曲。

6.总结评价(10分钟)向幼儿展示一些制作了好声音的小组,并进行简单总结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拓展自己的声音表达和艺术才能。

三、教材准备1.音箱、音乐CD、各种乐器、哨子等。

2.老师制作好的小组配乐和打击乐。

四、教育评估1.幼儿是否对不同声音有了基本认知、辨别能力。

2.幼儿在制作声音时是否能熟练掌握所学方法,有了自己的创意和表现。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第一章:认识乐音和噪声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

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故事和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3. 教学方法:讲故事、播放音乐、实际操作。

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2) 讲解: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幼儿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3) 实际操作:让幼儿听音乐,判断是乐音还是噪声。

4) 总结:复习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第二章:感受乐音和噪声1. 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乐音和噪声。

2. 教学内容:通过音乐、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乐音和噪声。

3. 教学方法:播放音乐、展示图片、实际操作。

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 讲解:通过音乐和图片,让幼儿感受乐音和噪声。

3) 实际操作:让幼儿听音乐,判断是乐音还是噪声。

4) 总结:复习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第三章:创造乐音和噪声1. 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通过乐器和声音创造乐音和噪声。

2. 教学内容:通过乐器和声音,让幼儿创造乐音和噪声。

3. 教学方法:演奏乐器、发出声音。

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 讲解:通过乐器和声音,让幼儿创造乐音和噪声。

3) 实际操作:让幼儿演奏乐器,发出声音,判断是乐音还是噪声。

4) 总结:复习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第四章:噪声污染和保护听力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噪声污染对听力的影响,学会保护听力。

2.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噪声污染和保护听力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故事、玩游戏、实际操作。

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噪声污染对听力的影响。

2) 讲解: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噪声污染和保护听力的方法。

3) 实际操作:让幼儿进行游戏,学习保护听力的方法。

4) 总结:复习噪声污染和保护听力的方法。

第五章:音乐欣赏与噪声控制1. 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通过音乐欣赏,学会控制噪声。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听力和音乐节奏感。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区分乐音和噪音,并能够用动作和声音表现出来。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CD、乐器、图片、故事书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

2. 引入新课(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乐音和噪音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乐音是好听的声音,噪音是难听的声音。

b.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 实践活动(10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乐器,让幼儿尝试用乐器发出乐音和噪音。

b. 教师指导幼儿如何正确使用乐器,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创作出有趣的音乐作品。

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乐音和噪音,并记录下来。

2. 延伸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音乐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自信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乐音和噪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通过幼儿的作业和家庭互动,了解他们对乐音和噪音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3. 收集幼儿在音乐会中的表演作品,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和内容。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听力和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3. 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乐音和噪音大班教案(精选16篇)

乐音和噪音大班教案(精选16篇)

乐音和噪音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1:乐音和噪音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分辨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使幼儿初步了解噪音对身体有害,乐音对身体有益。

幼儿能不制造噪音、避免听噪音活动准备:两段不同的录音带、一段录有轻松的音乐、一段录有幼儿的嘈杂的声音、绘画纸和水彩笔活动形式:集体活动过程:1、分辨乐音和噪音,听两段不同的录音,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是乐音还是噪音,说说为什么。

2、扩展幼儿对噪音和乐音的经验和认识,讨论、表达听乐音和听噪音的不同感受。

3、幼儿园有噪音吗?怎么发出来的?4、在幼儿园以外还听国哪些噪音?听后有什么感觉?5、我们平时听到的乐音是从哪里发出的?乐音听后会有什么感觉?小结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减少噪音我们能做什么?绘画:幼儿听两段不同的录音,请幼儿将自己的感受用色彩和线条画出来。

乐音和噪音篇2:乐音和噪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无处不有.有悦耳动听的,听起来让人舒畅的乐音,有刺耳难听的,听起来让人烦躁的噪音。

平时班级里总有些孩子喜欢大声吵闹或拖动桌椅发出难听的声音,通过这一活动让初步让幼儿理解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并知道了噪音的危害。

同时,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和表情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音,加深对两者音的理解。

在区分乐音和噪音这一环节,幼儿不难理解,他们都基本能区分辩别出来哪些是音乐和噪音。

在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大都能发现生活中许多的噪音,尤其是班级里日常出现的噪音,能积极举手发言。

在理解乐音的好处时,幼儿的知识经验有限,需要拓展。

我借助图片的帮助,让幼儿更加感兴趣。

存在的不足之处:1、在备课中忽略了举例说明噪音的危害这一环节,大多数幼儿只是知道噪音会让人耳朵不舒服。

其中有位幼儿提到噪音污染,我在活动中并没有过多地拓展幼儿关于噪音污染的讨论,担心活动时间太长。

2、活动中,在使用作动表现噪音和乐音中未能考虑到能力弱的幼儿。

3、在制作“安静”标志时,对幼儿的启发和指导不够,使部分幼儿未能完成。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第一章:认识乐音和噪音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2. 让幼儿能够区分乐音和噪音。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1. 音乐CD若干。

2. 乐音和噪音的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乐音和噪音的概念,让幼儿初步理解。

2. 演示: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分辨乐音和噪音。

3. 讨论: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乐音和噪音的特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实践:幼儿分组,一组用乐器演奏乐音,另一组制造噪音,感受两者的不同。

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区分乐音和噪音。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增加音乐元素,如悬挂乐器图片、摆放音乐玩具等。

第二章:探索乐音的产生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了解乐音的产生原理。

2. 让幼儿能够通过实践体验乐音的产生。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1. 各种乐器。

2. 音乐CD。

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乐音的产生原理。

2. 演示:教师演奏乐器,让幼儿听辨乐音。

3. 实践: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尝试演奏乐音。

4. 讨论: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乐音的特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乐音的产生。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增加乐器的投放,方便幼儿随时体验乐音的产生。

第三章:噪音的控制与减少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2. 让幼儿能够学会在生活中减少噪音的产生。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 噪音的图片或实物。

2. 环保宣传资料。

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2. 演示:教师展示噪音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感受噪音。

3. 讨论: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减少噪音的产生,引导幼儿提出建议。

大班健康活动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

大班健康活动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噪音和乐音的区别,知道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幼儿对环境噪音的敏感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图片、视频等。

2.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3.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电脑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让幼儿辨别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 基本概念:教师介绍噪音和乐音的定义,让幼儿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噪音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分析噪音产生的原因和对环境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噪音污染,保护环境和他人。

5. 实践体验:每组选择一种噪音情境,设计一个减少噪音的方案,并进行演示。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庭和社区中的噪音源,与家长一起想出解决办法,减少噪音污染。

2. 环境教育:结合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让幼儿了解噪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3. 艺术创作: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创作关于噪音和乐音的绘画或手工艺品,进行展示。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体验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活动延伸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实践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应深入了解幼儿对噪音和乐音的认识,为后续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复习噪音和乐音的区别,加深幼儿对噪音影响的认识。

2. 学习噪音的控制和减少方法,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噪音的控制和减少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减少噪音污染。

八、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模拟家庭、社区等场景,让幼儿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控制噪音。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第一章:认识乐音和噪音1.1 活动目标:让幼儿能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基本感知能力。

1.2 活动准备:音乐CD、乐器等。

1.3 活动过程:引入话题:讲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播放音乐,让幼儿分辨乐音和噪音。

引导幼儿用乐器演奏乐音和噪音。

1.4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寻找乐音和噪音,与家人分享。

第二章:探索声音的产生2.1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培养幼儿对声音产生兴趣。

2.2 活动准备:各种振动产生声音的物品,如尺子、碗等。

2.3 活动过程: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展示各种振动产生声音的物品,让幼儿亲身体验。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物品产生声音。

2.4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寻找其他振动产生声音的物品,与家人分享。

第三章:声音的传播3.1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

培养幼儿对声音传播的兴趣。

3.2 活动准备:气球、纸杯等。

3.3 活动过程: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

展示声音传播的实验,如吹气球、纸杯传声等。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声音传播的实验。

3.4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尝试其他声音传播的实验,与家人分享。

第四章:音乐欣赏4.1 活动目标:让幼儿学会欣赏音乐。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2 活动准备:音乐CD、乐器等。

4.3 活动过程:讲解音乐欣赏的方法。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欣赏。

引导幼儿用乐器演奏音乐。

4.4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欣赏音乐,与家人分享。

第五章:创意音乐活动5.1 活动目标:让幼儿发挥创造力,创作音乐。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5.2 活动准备:各种乐器、音乐CD等。

5.3 活动过程:讲解创意音乐的方法。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创作音乐。

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5.4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尝试创作音乐,与家人分享。

第六章:节奏与打击乐6.1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节奏的概念。

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6.2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音乐CD等。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难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游戏等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

2. 各种声音玩具或物品。

3. 音乐器材。

五、教学内容:1. 乐音和噪声的概念: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定义和特点。

2. 声音的辨别:通过各种声音玩具或物品,让幼儿练习辨别乐音和噪声。

3. 声音的感知:通过音乐器材,让幼儿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特征。

4. 噪声的危害:通过故事或视频,让幼儿了解噪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5. 音乐欣赏:让幼儿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品味和欣赏能力。

6. 创作活动: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7. 课堂总结:通过回顾和总结,巩固幼儿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幼儿听一首欢快的歌曲,感受音乐的快乐。

2.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出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3. 讲解与示范:讲解乐音和噪声的特点,示范区分乐音和噪声。

4. 实践活动:让幼儿辨别各种声音玩具或物品的音色,练习区分乐音和噪声。

5. 音乐欣赏: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感受乐音的美妙。

6. 创作活动: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7. 课堂总结:通过回顾和总结,巩固幼儿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

七、作业布置:1. 让幼儿在家中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乐音和噪声,记录下来。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首简单的家庭音乐作品。

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对乐音和噪声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大部分幼儿能辨别生活中的乐音和噪声。

但在音乐欣赏和创作活动中,部分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并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CD、乐器、图片、故事书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随节奏摇摆身体。

2. 引入主题(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乐音和噪声的概念,让幼儿听一些乐音和噪声的例子,并引导幼儿进行区分。

b. 教师通过故事或图片,让幼儿了解乐音和噪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3. 实践活动(10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b.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节奏,让幼儿跟随节奏敲击乐器,感受乐音的美妙。

c. 教师让幼儿自由发挥,用乐器创造出自己的乐音作品。

4. 展示与分享(5分钟):a.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乐音作品,其他幼儿欣赏并给予掌声。

b.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乐音和噪声的知识。

b.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噪声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乐音和噪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听取幼儿的分享和反馈,了解幼儿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内容1. 乐音与噪声的定义和特点2. 乐音与噪声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3. 乐音与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4. 如何创造乐音和减少噪声5. 音乐欣赏和创作活动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乐音与噪声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幼儿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乐音和噪声的定义和区别。

2.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

3. 简单的节奏练习。

4. 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音乐的基本元素。

2. 示范法:示范演奏乐音和噪声,展示音乐作品。

3. 练习法:练习节奏,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

4.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节奏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乐器(如钢琴、打击乐器等)、音乐教材。

2. 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让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认识。

2. 讲解: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让幼儿了解音高、音长、音色的概念。

3. 示范:示范演奏乐音和噪声,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两者的区别。

4. 练习:通过节奏练习,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节奏感。

5. 创造:让幼儿利用乐器和教具,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

6.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及音乐基本元素的重要性。

8.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乐音和噪声,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乐音和噪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节奏练习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听力和节奏感。

3. 评价幼儿在创作音乐作品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估他们在家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音乐家或音乐老师来园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知识。

2.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厅或音乐会,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3. 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绘画、音乐舞蹈等,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讲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时,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确保幼儿能够理解。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和区分乐音和噪音。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音乐CD若干。

2.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3. 噪音制造工具(如闹钟、汽笛、掌声等)。

4. 图片或视频资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引导幼儿倾听周围的声音,分辨乐音和噪音。

2. 主体活动一:欣赏乐音(1)教师播放一首优美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乐音的美妙。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音乐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3. 主体活动二:制造噪音(1)教师出示噪音制造工具,引导幼儿尝试制造各种噪音。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尝试用噪音制造工具编排一段表演。

4. 主体活动三:对比乐音和噪音(1)教师播放一首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感受乐音的美妙。

(2)教师引导幼儿对比乐音和噪音,讨论:乐音和噪音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听觉?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分辨乐音和噪音,保护幼儿的听觉。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有关乐音和噪音的图片、海报等,引导幼儿随时关注和分辨。

3. 音乐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乐音的美妙。

五、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乐音和噪音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活动六:音乐探索游戏1. 活动目标:增强幼儿对乐音和噪音的辨识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2. 活动准备:音乐乐谱和各种乐器。

噪音制造物品,如塑料袋、纸盒等。

音乐游戏道具。

3. 活动过程: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探索,通过演奏乐器来感受乐音的和谐。

幼儿分组进行音乐游戏,使用噪音制造物品来创造特定的氛围。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噪音与乐音》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噪音与乐音》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噪音与乐音》教案概述:本次健康教学活动主题为《噪音与乐音》。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噪音和乐音,培养幼儿的听力感知能力,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认识,以及对噪音危害的认识,让幼儿正确保护自身听力健康。

教学目标:1.能够从简单的声音中辨别噪音和乐音,并且表达自己的观察。

2.能够识别家庭和学习中的一些常见噪音,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

3.能够通过参与音乐游戏和活动,了解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欢乐。

4.能够与其他幼儿同学一起参与活动,体验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探索噪音和乐音1.老师给孩子们放一段噪音和乐音的音频,让孩子们分辨。

然后让孩子们发表观点,讨论噪音和乐音的区别和危害。

2.老师现场演示用一些物品制造噪音和乐音。

让孩子们分类辨别。

3.活动结束时,老师提醒孩子们注意日常生活中噪音的来源,要远离噪音,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活动二:猜音乐游戏1.老师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要求孩子们模仿过程中的音乐动作和表情,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

2.孩子们分成小组,猜哪个小组的谁能够猜出最多的音乐名称。

比赛中的音乐歌曲熟悉而简单,以便所有孩子都能够理解。

3.活动结束时,老师强调音乐的良好影响,鼓励孩子们多听音乐,让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活动三:音乐创作1.老师让孩子们尝试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制造音乐,如调毫针、敲打铁皮等。

2.孩子们分组设计自己的音乐演出,并进行排练表演。

3.活动结束时,老师总结感受,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创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此次活动主题设计得当,符合幼儿发展需求和现实生活,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使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愉快的体验,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听力感知能力。

同时,通过幼儿与其他同学协作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但也有不足之处,活动过于注重形式,有些部分未深入引导幼儿理解噪音和乐音的概念。

需在设计时加强教学目标和幼儿心理特征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噪音与乐音》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噪音与乐音》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噪音与乐音》1.1 设计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噪音和乐音的区别,提高幼儿对声音的辨识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习惯。

1.2 适用年龄:56岁幼儿1.3 教学时间:40分钟二、知识点讲解2.1 噪音和乐音的定义:噪音是指不利于人们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声音,乐音是指优美、和谐的声音。

2.2 噪音和乐音的分类:自然界的噪音和乐音,生活中的噪音和乐音。

2.3 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影响人们的听觉健康,引起听力下降;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引起烦躁、焦虑等情绪;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导致睡眠不足。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活动一:听声音,辨噪音和乐音3.1.1 教师准备各种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如交通噪音、音乐、鸟鸣声等。

3.1.2 教师播放音频素材,让幼儿听后判断是噪音还是乐音。

3.1.3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幼儿了解噪音和乐音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噪音和乐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4.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对噪音和乐音的辨识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度。

4.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保护耳朵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让幼儿辨别生活中的噪音和乐音,了解噪音对人们的影响。

5.2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噪音和乐音的辨识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度。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图片、PPT等。

6.2 学具:幼儿听力测试图、耳朵保护用品(如耳塞)等。

6.3 教师准备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进行听力测试。

七、教学过程7.1 活动一:引入话题7.1.1 教师通过图片和PPT展示噪音和乐音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7.1.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噪音和乐音的特点和区别。

7.1.3 教师总结噪音和乐音的定义,强调噪音对人们的影响。

7.2 活动二:听力测试7.2.1 教师播放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让幼儿听后判断是噪音还是乐音。

大班健康活动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

大班健康活动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

一、活动名称:大班健康活动——噪音与乐音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噪音和乐音的概念,能够分辨它们。

2. 培养幼儿对生活环境的关注,提高他们对噪音的防范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音乐素养。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图片等。

2. 环境设置:安静的学习氛围。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噪音和乐音的概念,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噪音和乐音。

2. 主体活动:a) 教师播放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让幼儿分辨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b)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噪音和乐音。

c)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噪音和乐音的认识。

3. 实践环节: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个小游戏,游戏中需要幼儿判断哪些是噪音,哪些是乐音。

b) 幼儿表演节目,展示自己对噪音和乐音的理解。

4. 总结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强化对噪音和乐音的认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生活中的噪音和乐音,进行分类并分享。

2. 环境创设: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噪音干扰。

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 在实践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借鉴。

六、教学内容:1. 加深幼儿对噪音和乐音的理解,让幼儿能够描述噪音和乐音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用语言和动作展示对噪音和乐音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图片等。

2. 环境设置:安静的学习氛围。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噪音和乐音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噪音和乐音。

2. 主体活动:a) 教师播放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让幼儿分辨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b) 教师引导幼儿描述噪音和乐音的特点,如噪音刺耳、乐音悦耳等。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和噪音》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特点。

2. 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节奏。

3. 音乐游戏的开展和表演。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乐音和噪音。

2. 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和感知乐音和噪音。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实物等。

2. 音乐器材:钢琴、吉他、打击乐器等。

3. 音乐道具:沙锤、铃鼓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音乐操,活跃气氛。

2. 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3. 音乐欣赏(10分钟):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分辨乐音和噪音。

4. 音乐游戏(10分钟):开展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乐音和噪音。

5. 小组合作(10分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对乐音和噪音的认识,以及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7.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的乐音和噪音,下周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音乐欣赏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乐音和噪音的认知和区分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评价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厅或音乐会,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

2.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进行课堂教学,增加幼儿对音乐的了解。

3. 开展家庭音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教学安全,确保音乐器材和道具的使用安全。

3.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

《乐音与噪声》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与噪声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基本认识,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乐音与噪声的概念介绍。

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调、节奏、速度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乐音与噪声的概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音乐的基本元素等。

2. 示范法:教师演奏乐器,展示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3. 实践法:幼儿通过听、说、唱、奏等方式,体验乐音与噪声。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乐器(如钢琴、吉他)、音响设备、图片等。

2. 材料:幼儿用书《乐音与噪声》、音乐CD、录音机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乐音与噪声的概念,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让幼儿了解声音的来源。

3. 实例讲解:教师演奏乐器,展示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4. 幼儿实践:教师引导幼儿听、说、唱、奏,体验乐音与噪声。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乐音与噪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问答环节,检查幼儿对乐音与噪声概念的认知情况。

3. 关注幼儿在实践中的表现,如听觉敏感度、音乐感知能力等。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对于掌握程度较低的幼儿,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

八、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活动,如歌唱比赛、乐器演奏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3.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音乐元素,如张贴音乐图片、摆放乐器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的1.1 活动背景本活动背景以现实生活中的音乐和噪音为导入,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2 活动目的通过本章活动,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乐音的认识2.1 乐音的概念向幼儿介绍乐音的定义,即乐音是音乐中的和谐音,是经过调音师或乐器演奏者精确调整的音。

2.2 乐音的产生讲解乐音是如何产生的,例如弦乐器的振动、管乐器的气流等。

2.3 乐音的特性介绍乐音的音高、音色和音长等特性,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差异。

第三章:噪音的认识3.1 噪音的概念向幼儿介绍噪音的定义,即噪音是生活中不和谐、刺耳的声音,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3.2 噪音的产生讲解噪音是如何产生的,例如交通噪音、工业噪音等。

3.3 噪音的影响让幼儿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如影响睡眠、引起心理不适等。

第四章:乐音与噪音的辨别4.1 听觉训练通过听音乐、听自然声音等方式,让幼儿练习辨别乐音和噪音。

4.2 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乐器或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造乐音和噪音,进一步加深对乐音和噪音的认识。

4.3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辨别乐音和噪音,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第五章:乐音与噪音的创意表达5.1 音乐创作引导幼儿利用乐音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儿歌、民谣等。

5.2 噪音艺术让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噪音素材,创作相应的艺术作品,如噪音画、噪音雕塑等。

5.3 综合表演组织幼儿进行乐音和噪音的综合表演,如乐器演奏、噪音戏剧等,展示他们对乐音和噪音的理解和创意表达。

第六章:乐音与噪音的环保意识6.1 环境中的乐音与噪音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周围环境中的乐音和噪音,了解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6.2 噪音的控制与减少向幼儿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和减少噪音污染,如隔音措施、减少噪音产生等。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综合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2. 培养幼儿对音乐和声音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听力和辨别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音乐CD、音响设备2. 各种乐器的样品,如钢琴、小提琴、笛子等3. 噪音材料,如塑料袋、纸张、木棒等4.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引入主题(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乐音和噪音的概念,通过播放音乐和播放噪音材料,让幼儿初步感受乐音和噪音的特点。

3.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乐器样品和噪音材料。

让幼儿自由尝试使用乐器和噪音材料进行创作,感受乐音和噪音的组合效果。

4. 创意展示(10分钟):每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幼儿,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学习。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创作乐音和噪音的作品。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中,让其他班级的幼儿欣赏和学习。

3. 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的方向。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乐音和噪音的概念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能力。

3. 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4. 家长对活动的反馈和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六、活动内容:1. 学习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特征。

2. 探索乐音和噪音的产生和变化。

3. 创作乐音和噪音的组合作品。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乐音和噪音的概念,能够区分它们。

2. 难点:让幼儿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乐音和噪音进行作品创作。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特征。

乐音和噪音大班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教案

乐音和噪音大班教案乐音和噪音大班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乐音和噪音大班教案,供大家借鉴与收藏。

乐音和噪音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别,知道噪音的危害。

2、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区别噪音和乐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难点: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环境创设:录有乐音和噪音的磁带、打击乐器、图片活动流程:(感受乐音和噪音)→(区别乐音和噪音)→(敲敲打打)→(创造安静的环境)→(延伸)活动过程:一、感受乐音和噪音,引起兴趣。

1、幼儿从外面走进教室,教室里播放优美的音乐。

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2、音乐停。

提问:直接问进来的时候听到什么?为什么听了之后你们会笑眯眯的?(幼儿回答:好听。

)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感到舒服,想不想再听一听?3、继续播放音乐。

突然音乐停,录音机里发出难听的拖拉桌子的声音。

提问:听得好好的,你们为什么把耳朵捂起来?你们觉得哪一种声音好听,为什么?4、小结:原来有的声音让人听了觉得舒服,也有的声音让人听了很难受。

二、区别噪音和乐音1、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请你听一听,辨一辨哪些声音是噪音?哪些声音是乐音?可以用动作来表示。

2、听到了哪些声音?3、喜欢那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4、小结:我发现小朋友听到动听、悦耳的声音时,都是笑眯眯的,并做出优美的动作,这些声音称为乐音,还有一些不好听的声音小朋友听到时都皱起了眉头,这些声音称为噪音,而不是乐音。

三、敲敲打打,感受声音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1、老师这里有许多打击乐器,你们觉得打击乐器会发出乐音还是噪音?2、请幼儿自己试一试,并把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幼儿听,是乐音还是噪音?你们快来听一听,刚才你们的小乐器到底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3、怎样才能让打击乐器发出乐音?(幼儿一起演奏《小鸡小鸭》)听后提问:现在你们觉得是乐音还是噪音?为什么?4、小结:原来同样是打击乐器,大家乱敲乱摇就会发出噪音,大家一起演奏就会发出乐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们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噪音,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请孩子们 白己动手,将白己的想法用行动表示出来。
3.椅子、桌子、杯子、碗、铁桶、双面胶、透明胶、海绵、布条、棉花、小 地毯、废报纸及各种软硬材料;记录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感知乐首和噪首,引发幼儿兴趣。
1.幼儿从教室外进入教室,教室里播放优美的轻音乐 一一莫扎特钢琴曲〈〈小 星星变奏曲》,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随音乐白由舞蹈。
2.钢琴曲停止,幼儿回到座位上。配班教师播放鞭炮声的声音。
(2)播放电钻打孔钻墙的声音,拖椅子的声音,让幼儿再次感受噪音的吵 闹。
(3)提问:
听了这些声音,你感觉怎么样?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用动作、表情来表达 白己的感受。
小结:
这些声音听起来让人感觉非常吵闹,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我们把这些刺 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音。
3.区别噪音与乐音。
(1)教师先清唱歌曲〈〈小星星》,再用喊叫的声音唱一遍,让幼儿听听, 并说说哪种是噪音?哪种是乐音?为什么同样的人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声 音效果呢?
2.小组讨论、讲述白己的操作活动。
3.教师:
我们一起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噪 音? ”
4.幼儿白选材料,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启发幼儿可以用软海绵贴在椅子腿下方减少噪音等。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材料制作 安静 标志,并将标志贴到适当的地 方,如班级图书角。
延伸活动:
(2)播放小鸟的叫声、泉水流淌的叮咚声,让幼儿再次感受乐音的美。
(3)提问:
听了这些声音,你感觉怎么样?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用动作、表情来表达 白己的感受。
小结:
这些声音听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我们把这些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
2.请幼儿说一说听噪音的感受,理解噪音的危害。
(1)提问:
听了放鞭炮的声音,小朋友们为什么都会给它一个哭脸表情呢?”
(2)教师小结:
美妙动听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也会变成噪音,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 要把乐音变成了噪音。
三、讨论减少噪音的方法,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1.幼儿尝试将物品两两相撞,并根据发出的声音进行记录。教师:
卷师今天准备了很多东西,想请小朋友也来试一试,哪些东西相碰撞时发 出的声音很吵很大?哪些东西相碰撞时发出的声音很小?请把你的发现记录下 来。”
难点:
能够动手动脑想办法减少白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噪音。
活动准备:
1.乐音的录音:
莫扎特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小鸟的叫声、泉水流淌的叮咚声等。
噪音的录音:
放鞭炮的声音、电钻打孔钻墙的声音,拖椅子的声音等。
2.教具:
星星的大标记1个、烟花爆竹的大标记1个。学具:
笑脸、哭脸标记每人各一个放在小椅子下面。
(一课时)
世纪星xx能靓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听听、说说,感受噪音与乐音的区别,知道乐音的作用和噪音 的危害。
2.愿意用说一说、做一做、制作标志等各种形式,动手动脑想办法减少白己 在生活中遇到的噪音。
3.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
感受噪音与乐音的区别,知道乐音的作用和噪音的危害。
教师:
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藏在小椅子下面的表情标记,然后走到黑板上来, 给这两种声音分别贴上你的不同表情。你觉得好听的声音就贴上笑脸,不好听 的声音呢?贴上哭脸。”
二、区别噪音与乐音,了解乐音的作用和噪音的危害。
1.请幼儿说一说听乐音的感受,理解乐音的作用。
(1)提问:
听了〈〈小星星变奏曲》,小朋友们为什么都会给它一个笑脸表情呢?”
3.请幼儿选择白己喜欢的声音,分别给噪音和乐音贴上表情标记。
(1)教师提问:பைடு நூலகம்
刖才伴随我们一起走进教室的钢琴曲好听吗?听了这首好听的〈〈小星星变 奏曲》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表情呢? ”那后来我们接着听到了什么声音?放鞭炮 的声音好听吗?听了这些声音你们又想做什么样的表情呢?”请幼儿白由回答。
(2)教师在黑板左边贴上小星星的标记,右边贴上烟花爆竹的标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