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非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方法全解
4非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方法
4非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方法非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履行保险责任所准备的资金。
准备金的计量方法通常分为定额法和风险概率理论法。
定额法是指保险公司根据一定的比例或固定的金额来计算合同准备金。
这种方法适用于理论上对风险的评估比较精确的情况下。
根据保险公司历史上的经验数据以及保监会的规定,可以确定不同类型的保险合同应准备的定额准备金比例或金额。
该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操作和监管,适用于较简单的保险产品。
但缺点是不能充分考虑到不同风险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准备金的计算过高或过低。
风险概率理论法是一种根据风险的概率来计算合同准备金的方法。
它根据历史上的风险事件出现的频率和程度来评估风险,并据此计算合同准备金。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不同风险因素的影响,以及对应的准备金金额。
在采用该方法时,保险公司需要根据过去的经验数据进行风险事件发生频率和程度的估计,然后根据这些估计结果来计算合同准备金。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更精确地反映不同风险因素的影响,适用于较复杂的保险产品。
但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计算步骤相对繁琐。
除了上述的定额法和风险概率理论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计量方法,如保费保险差额法、保费摊余法等。
保费保险差额法是指根据保费和索赔部分的差额来计算准备金。
保费摊余法是指根据保费收入和保险责任支出的差额来计算准备金。
这些方法多用于保险公司内部的管理和决策,或者在特定情况下采用。
综上所述,非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定额法和风险概率理论法。
定额法适用于简单的保险产品,计算简便但不够精确;风险概率理论法适用于复杂的保险产品,计算相对繁琐但更为准确。
此外,还有其他的计量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保险公司都需要根据保监会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合理计量准备金,确保足够的资金用于履行保险责任。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是指经营非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对其所承保的有效保单未了责任评估后的资金准备
非寿险准备金简单说分成以下几类: 保费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赔款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Outstanding Claim Reserve+理赔费用准备金Claim Adjustment Expense Reserve) 3保费不足责任准备金
事故年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8年末的已付案均赔款额
4.9429
季比例法(1/8法) 假设保费在每个季度是均匀流入,因此可以认为保单是在每个季度中间时刻开始生效,每张保单在当季度只能赚到当季度保费的一半 公式:(2m-1)/8*第m个季度的保费收入 以一年期为例,2010年四个季度保费收入分别为100、200、300、400万,则2010年12月31号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1/8*100+3/8*200+5/8*300+7/8*400 课后题第一题 生效时点、结束时点、评估日期 未赚保费因子
预期未来发生的赔款与费用扣除相关投资收入之后的余额。
在责任准备金评估日假设所有保单退保时的退保金额。
保费不足准备金
习题4.2充足性测试的例子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
100
预期终极赔付率
(2)
77%
预期维持费用率
(3)
28.32%
预期投资收益率
(4)
1.6%
预期赔款
预期维持费用
预期投资收入
差额
假设退保时退保金额为90元,计算需要计提的保费不足准备金。
1.8940
1.3181
1.2332
1.1127
《非寿险精算(第4版)》课件第11讲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模型1
Cu = {Ci,j : i + j ≤ I, i = 1 : I, j = 0 : I − 1}. 2 计算历史进展因子:
Fi,j = Ci,j+1/Ci,j .
3 比较 (Fi,j)i=1:I−j, 选定逐年进展因子 (age-to-age factor, development factor)fˆj(链). 常选用的进展因子包括加权平 均进展因子:
fˆj =
I −j i=1
Ci,j
Fi,j
I −j i=1
Ci,j
=
I −j i=1
Ci,j+1
I −j i=1
Ci,j
,
4 预测下三角部分的数值(梯)
j = 0, . . . , I − 2.
Cˆik = Ci,I−ifˆI−i · · · fˆk−1, k = I − i + 1, . . . , I − 1
Rˆi = Cˆi,I−1 − Ci,I−i. 4 总未决赔款准备金估计为
I
Rˆ = Rˆi
i=1
14/2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模型 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模型
链梯法 (chain-ladder method) 期望赔款法 (expected claims method) Bornhütter-Ferguson 法 Cape Cod 法
5 依据预测的下三角部分, 求得未决赔款准备金.
13/2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模型 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模型
链梯法 (chain-ladder method) 期望赔款法 (expected claims method) Bornhütter-Ferguson 法 Cape Cod 法
跳过第 4 步, 采用下面的步骤, , 可以直接求得每个事故年的未决 赔款准备金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提取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存由于保险业务大都是定期的,通常又叫短期核算性险种业务。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由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一种对未满期保险单的责任准备,其提取数额通常等于未满期保险单的总保险费收入中未赚取的部分。
因此,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较多,这里仅举三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1)逐日提存法。
根据每张保险单的第二年有效天数,逐笔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假定一年是365天,公司每天都有相等的保险费收入进账,则l月1 日前出售的保险单,将于本年度l2月31 日期满,1月2日签出的保险单,还有一天在次年度期满,依次类推,至l2月31日签出的保险单,需在次年度12月30日到期,即还有364天未经过。
则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比例是:182÷365×100%=49.86%即以逐日计算法计算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已收保险费的50%。
(2)24个半月提存法。
发源于美国的一些州,也可以说是在下面将要介绍的季度提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出来的。
每月承保的保险费均要分开计算,并假定每张保险单是于月中期满(实际上同假定保险费收入是均匀分布的道理一样)。
当保险费收入均衡分布时,至少每半个月的保险费收入累积数是相等的,则与前述结果是一致的。
如果保险费是在持续增长,24个半月提存法就显得不那么灵活了。
假定月保险费收入增长是5%,第一个月保险费收入是2 400元,并且均是在每月的l5(或16)日这一天承保的,若其经营费用率不超过33.33%,则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比例为:488668×(1—33.33%)÷611 448×100%=53.28%(3)季度提存法。
以季度为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时间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准备金提存方法提存比例。
假定年度保险费收入是25 000%,平均分四次进账,每次为6 250元:若经营费用率为33.33%,则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比例为:15 625×(1-33.33%)÷25 000 X 100%=42%依据《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保险公司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取,应当采用下列方法之一:①二十四分之一法(以月为基础计提),类似前述24个半月提存法。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一)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一)摘要: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不同于其他负债,保险公司需要遵循中国保监会颁布的相关规定按照保险精算确定的金额提取责任准备金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保险公司评估的责任准备金应当以分保前的金额列示,应当从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部分作为再保险资产列示,这一点和原来的保险会计处理方法有较大区别关键词: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确认与计量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业的负债主要由各种责任准备金组成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是对保险合同所承担的保险责任或经营风险的评估结果,其计算需要依赖保险精算人员运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计量,这是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不同于其他负债的地方,也是初次涉及保险会计的财务人员较难理解的地方一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含义非寿险责任准备金中的责任是指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或保单持有人的未了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因承保保险业务而提取的基金,或者说是对因承保保险业务而引起的将来负债或已有负债的提取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取在先,赔款支付和费用发生在后,所以保险公司要设置一定储备基金以应付未来的保险责任按照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在会计期末对已发生保险事故应付未付赔款所提取的一种资金准备,一般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而保险公司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理赔费用准备金是指为尚未结案的赔案可能发生的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尚未终止的非寿险保险责任提取的准备金,包括保险公司为保险期间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以及为保险期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长期责任准备金二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1.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最常应用的技术是逐案估计法,即由经验丰富的理赔人员对每一个已报案赔案的未决赔款成本进行估算,同时要考虑索赔自身的特点经济环境等的变化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精算部门分别提供再保前和再保后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数据2.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对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通常采用链梯法案均赔款法准备金进展法赔付率法和B—F法等通过上述精算方法可以先计算出各事故年的终级损失,从终级损失中减去已决赔款,即得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估计值,然后从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估计值中再减去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金额,就得到了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借: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32109贷: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3231093.理赔费用准备金对于保险事故,保险公司除应支付给被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赔偿外,还应支付结案过程中发生的理赔费用,所以保险公司应当提取理赔费用准备金其中,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损失检验费律师费等为直接理赔费用,应提取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而不是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理赔费用为间接理赔费用,应提取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1)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评估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的常用方法是比例法,该方法假设直接理赔费用与相应的赔款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并且该比例关系的发展规律在过去和将来是一致的借: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直接理赔费用准备11089贷:未决赔款准备金——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11089(2)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评估,需要首先确定间接理赔费用与已决赔款的经验比率,然后假设间接理赔费用在立案时发生50%,其余50%在剩余的理赔过程中发生按照上述假设,就可以根据下述经验公式估计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50%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间接理赔费用与已决赔款的经验比率借: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贷:未决赔款准备金——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三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作为保险公司履行未来赔付责任的资金准备,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要按照规定计提而且保险公司在评估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时,还要对其进行充足性测试,如果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不能满足未来赔付费用等的需要时,还必须提取保费不足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评估方法通常分为比例法和风险分布法其中比例法又可以分为1/24th法1/365th法等,主要适用于被评估险种或险类的风险分布比较均匀的状况;而风险分布法分为七十八法则逆七十八法则流量预期法等,主要适用于保险期间较长的险种下面分别就上述方法予以介绍: 1.月平均估算法(1/24th法)月平均估算法的理论依据是假定一个月所有承保的保险单是30天内逐日开出的,并且保险单数量保额保费服从均匀分布,这样可以近似的认为所有的保单从月中开始生效,即对于每张保单当月仅能赚得半月的保费对一年期的保单,当月已赚保费仅是年保费的1/24以一年期的保单为例,采用1/24th法评估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每年末的12月31日,可以根据下表所示的未赚保费因子来评估:(1)2005年12月该公司提取的再保前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算如下:P12=1248*1/241296*3/241200*5/24…1164*23/24=1115.5则2005年12月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会计分录如下:借: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115.5贷: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115.5(2)2005年12月该公司再保后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算如下:A12=998.4*1/241036.8*3/24960*5/24…913.2*23/24=892.42005年12月该公司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算如下: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P12-A12=223.1则2005年12月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会计分录如下:。
保险精算原理与实务课件 14 非寿险准备金
1
第一节
引言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在准备金评估日为尚未终止的保险 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
决赔款准备金:保险公司对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 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 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 已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 取的准备金。
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其它IBNR准备金)
×50%+12
7
三、准备金进展法
(1)构造已付赔款和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流 量三角形;
(2)用各个事故年和进展年的已付赔款观察值除以同一 个事故年在前一个进展年的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 金,求得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支付率,并计 算和选定各个进展年的平均支付率;
(3)用各个事故年和进展年的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 备金除以同一个事故年在前一个进展年的已发生已报案 未决赔款准备金,求得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 结转率,并计算和选定各个进展年的平均结转率;
2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 尚未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
理赔费用准备金:为尚未结案的赔案可能发生的费用而提 取的准备金。
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专家费、律 师费、损失检验费等而提取的准备金。
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非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费用而提 取的准备金。
4
二、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法
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法是对保险责任尚未终止的保单,逐
单按照保单的保险期间进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采
用的公式为:
保单到期日
准备金评估日
新准则下的非寿险合同准备金评估规则ppt课件
数/365或风险分布法。
安诚保险
(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原方法与新方法比较
在原法定准备金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以下两者比较,如后者大于前者, 需提保费不足准备金: 总保费×未到期天数/365或风险分布法(UPR) 未来赔款、理赔费用及保单维持费用等的总量的谨慎估计(不贴现)
3、附加风险边际。 根据自身的数据测算并确定,也可以根据未来净现金流出的稳定性和可能 的波动幅度选择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的边际(2.5%-15%)。 未决赔款准备金风险边际=(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贴现)× 未决赔款准备金风险边际率
安诚保险
(三)未决赔款准备金-基本原则
4、理赔费用准备金。 ①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采用《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管理办法》所规定的逐案估计法/流量三角形进行 评估。 ②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根据经验比例评估) 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50%+IBNR) ×间接理 赔费用率
安诚保险
(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首日计量
以下示例说明在新准备金计量准则下,由于损失率的变动将会对未 到期责任准备金产生的影响。基本假设为: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50万元 首日费用:10万元 保单维护费用:12万元。
情景一(损失率为50%):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Max(50-10, 50*0.5+12) = Max(40, 37)=40
项目
一、营业收入 二、营业支出 三、营业利润/(亏损) 四、利润/(亏损)总额 五、偿付能力充率%
货币单位:万元
2009年预算 2009年预计 2009年预计 2009年预计
非寿险准备金及其评估方法
非寿险准备金及其评估方法作者:蒋青松,李保东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1期摘要:对于经营非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而言,非寿险准备金是资产负债表上最大的负债项目,因此,非寿险准备金的合理分类、科学评估就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通过给出非寿险准备金的概念和分类,并讨论非寿险准备金科学评估的必要性,对保险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些评估非寿险准备金的常用方法作出了简单的描述和总结。
关键词:非寿险准备金;准备金评估;链梯法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84-02一、非寿险准备金的含义和分类准备金在银行、保险、证券和投资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准备金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政府有关法律规定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
2004年 12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5年1月15日实行。
按照其规定,保险公司的非寿险业务是指除人寿保险业务以外的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非寿险准备金”就是指经营非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用于支付未来赔付而预留或准备的基金。
一般而言,非寿险准备金包括保费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三部分,反映了非寿险保险人在评估日之后应当承担的所有保单赔付责任以及这期间发生的费用。
保费责任准备金是保险人对评估日之后可能发生的保险事故应当承担的赔付责任,主要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保费不足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保险人对所有在评估日之前已经发生索赔事故、但没有完全赔付、应当在评估日之后承担的赔付责任。
理赔费用准备金则是指对尚未结案的赔案可能发生的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
关于未决赔款准备金,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
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财务报告准备金/负债分类计量1、短期险/非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UPR=(总保费-首日费用)*未到期天数/365或风险分布法+PDR;●O/S Reserve:⏹对各个项目组成部分采用法定的评估方法估计得出各个项目在未来各时点的期望未来现金流;⏹计算和判断未来保单负债现金流的久期;⏹选择合适的贴现率对现金流贴现;⏹最终的未决赔款准备金=现金流贴现数*(1+边际)●首日费用的确定。
增量成本的原则,不应该包括其他直接成本费用,即增量成本是指不签发保单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PDR测试。
●边际。
CoC法和75%分位数法,区间[2.5%,15%]。
不具备数据基础的,规定为:UPR—3%,OS—2.5%。
●久期。
●贴现率的选择。
看久期是否超过一年。
●计量单元的选择。
2、年金险/非年金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3、混合寿险合同负责的计量●金融负债的分类(初始确认时)1)以公允价值计量(fair value)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投资连结保单拆分后的独立账户部分;◆非预定收益型投资非寿险保单拆分后的保户投资资金部分;2)其他金融负债(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法)◆万能保单分拆后的投资账户部分;◆预定收益型投资非寿险保单拆分后的保户投资资金部分;●金融负债的计量1)初始计量。
Fair V alue计量。
2)后续计量。
一般以摊余成本法,但是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结清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4、未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保单负债的计量●初始计量。
FV法。
●后续计量。
AC法(amortized cost)。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计提标准是怎样的
⾮寿险责任准备⾦计提标准是怎样的
保监会财务会计部负责⼈介绍,随着近年来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的创新,原来的责任准备⾦计提⽅法和标准已不适应⾮寿险业务的经营情况,与国际标准相⽐,⽅法不够科学,保险公司潜含着准备⾦提取不⾜的风险。
该负责⼈介绍,《办法》主要包括四⽅⾯内容。
⼀是规范了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准备⾦的种类。
⾮寿险业务准备⾦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未决赔款准备⾦和保监会规定的其他种类责任准备⾦。
其中,未到期责任准备⾦包括长期险业务的未到期责任准备⾦和短期险业务的未到期责任准备⾦,未决赔款准备⾦包括已发⽣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已发⽣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和理赔费⽤准备⾦。
⼆是规范了各项准备⾦的提取⽅法。
保险公司应当主要采⽤⼆⼗四分之⼀法或者三百六⼗五分之⼀法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采⽤逐案估计法、案均赔款法等⽅法提取已发⽣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采⽤链梯法、案均赔款法、准备⾦进展法和B-F法等⾄少两种⽅法谨慎提取已发⽣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
保险公司还应对未到期责任准备⾦的充⾜性进⾏测试,如果未到期责任准备⾦不⾜,应当提取保费不⾜准备⾦。
三是要求保险公司建⽴⾮寿险精算制度,指定精算责任⼈负责⾮寿险业务准备⾦的评估⼯作。
四是要求保险公司定期向保监会报送⾮寿险业务准备⾦评估报告,并规定了准备⾦评估报告的内容。
非寿险准备金精算基础知识
16
PICC P&C 精算部/产品开发部
准备金评估-基本思路
评估思路:主要根据历史赔案的发生、发展、至最终 结案的规律进行分析评估。
净赔款 三角 最终净损失
净未决
毛赔款 三角
最终毛损失
毛未决 再保摊 回
17
PICC P&C 精算部/产品开发部
净未决
准备金评估-最终损失
精算师通常会利用公司已有的历史赔付数据,建立“赔款 发展三角” ,找出公司处理赔案的赔付趋势,并根据这个趋 势,合理估计各事故年度或报告年度发生事故的最终损失,从 最终损失中减去累计已经支付的赔款,得到未来尚需支付的赔 款责任准备,即为应计提的未决赔款准备金。
选定因子 累计因子
2.700 3.450
1.170 1.279
1.093 1.093
1.000 1.000
20
PICC P&C 精算部/产品开发部
a、链梯法-计算最终损失
计算各年赔款进展情况
出险年度 2004 1 5,444 2 14,893 3 17,934 4 19,610
2005
2006
5,176
公式:未决赔款准备金= 已赚保费×赔付率期望×(1-已付赔款的比例)
24
PICC P&C 精算部/产品开发部
d、PPCI法
PPCI法(即案均赔款法) – 案均赔款法从赔案件数和案均赔款角度分别 估计,通过对赔案件数和案均赔款分别计算 赔款三角,进而估计最终损失。
未决准备金
=
赔案件数
× 未决案均
25
15
PICC P&C 精算部/产品开发部
准备金评估的意义-经营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准备金评估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课件
• (2)在责任准备金评估日假设所有保单退保时 的退保金额。
习题4.2充足性测试的例子
•假设退保时退保金额为90元,计算需要计提的保费 不足准备金。
充足性测试的例子
•假设退保时退保金额为90元,计算需要计提的保费 不足准备金。
三、未决赔款准备金
• 准备金的产生过程
满期 保费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报
•结
•出险 •4/30 案
案
•1/1
•4/15 •5/15 •6/30
•12/31
•起保日期
评
估
日
期
已
报
I
案
B
未
N R
评
决 、 理
估
赔
日
费
期
用
• 终保日 期
2
1
2、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
(1)、比率法
05年之前,按不超过当年实际赔款支出额的4% 提取。
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 定义:是在评估日对有效保单未到期部分的保 险责任所作的资金准备。
•已赚部分 •责任占比(p%)
•未赚部分 •责任占比(1-p%)
•保单生效日
•评估日12月31号
•保单到期日
评估方法介绍
• 1、比例法
• (1)年比例法(1/2法)
• 假设是每年的保费收入均匀流入,因此可以近 似的认为所有保单在年中开始生效,保单在年 底只能赚到当年保费的一半。
专题四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保险公司经营最大的特点?
• 负债经营 • 保险公司通过承保大量的同类风险保单,通过
管理和运作客户预先缴纳的保费所形成的保险 基金,达到分散风险、分摊损失并获取利润的 目的。
我国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方法探讨
我国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方法探讨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在未到期保单下可能发生的赔付责任所准备的资金。
根据保险法和相关监管规定,保险公司需要计提这部分准备金以保证能够及时履行未到期保单的赔付责任。
本文将探讨我国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首先,我国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应基于精算原则和风险管理要求。
计提方法应考虑未到期保单的赔付概率、金额及时间分布等因素,以反映风险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产业基础法”,即根据不同业务线的特征和客户特征确定生命表、赔付率和费用率等参数,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未能充分考虑风险差异和特殊情况。
因此,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计提方法。
其次,可以引入风险调整的计提方法。
风险调整的计提方法可以基于内部模型或外部数据,以更准确地估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内部模型方法可根据公司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调整,如根据历史赔付数据和投保人特征进行调整,以更准确地反映不同业务线的风险。
外部数据可利用其他保险公司的数据、行业数据或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和校验。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个体差异。
第三,可以采用概率模型方法。
概率模型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一种计提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考虑不同因素对赔付风险的影响。
概率模型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考虑风险因素,如赔付率、费用率、利率、投资收益等因素,并可以进行风险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
这种方法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最后,还可以考虑引入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国际会计准则(IFRS)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方法,包括预期损失模型和辨认准则等。
引入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可以提高计提方法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比性,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溢价。
综上所述,我国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可以通过引入风险调整、概率模型和国际会计准则等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非寿险责任准备保险金有哪些
非寿险责任准备保险金有哪些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出售非寿险业务保单后,为承担未来保单责任和相关支出而提取的准备金,它是财产险公司负债项的主要部分。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期限较短,一般为1年或者小于1年,具有补偿性的特点。
计算、提取寿险责任准备金是精算师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涉及大量主观判断。
评估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有助于保险公司预计未來现金流,帮助管理人员做出未来经营计划。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保费准备金、赔款准备金和保险保障基金。
1保费准备金保费准备金又被称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承保后,为承担未到期保卑赔付责任而提取的一笔准备金。
在保险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会计年度和保举年度不一致,现在收取的一笔保费可能要承担跨年度保险责任,所以保险公司在年终决算时,就会把已经收取但还没有到期的部分保费弟独提存出來,作为下年收入和应付未来出现的赔偿责任。
我国保险监管机构规定,保险公司可以采用1/2法、1/24法、1/365法以及其他更谨慎的方法,来评估非寿险业务中应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2赔款准备金赔款准备金是用来应付保险人在某一时期内应当承担的理赔责任和理赔费用,它是一个估计数额。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个会计年度内发生的理赔事件中,会有一部分未能在会计期末结案。
根据保险审慎经营原则,对于这些已经发生保险事故但还未理赔完毕的案例,为了正确核算损益,保险公司要提取赔款准备金。
根据赔款准备金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还未报告赔款准备金和己决还未支付赔款准备金。
a.未决赔款准备金在会计年度结束时,对于某些案件,被保险人己经提出索赔申请,但是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对于这些案件是否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保险理赔额度等事项还未达成协议,为这些事项提取的责任准备金就是未决赔款准备金。
b.已发生还未报告赔款准备金一般情况下,保险事故从发生到报告给保险公司,存在着一个时间差。
有些案件是在年内发生,但可能在下一年才提出索赔。
非寿险第九讲(准备金)
分析:1、1997的第一进展年的比率较高,与往年不一致。 2、2000年第一进展年的比率正常。
6、已报告索赔数
Accident Age in months: Year 12 24 36 48 84 1994 32,751 41,201 41,618 41,755 41,774 1995 33,736 39,528 39,926 40,044 1996 27,067 32,740 33,084 33,183 1997 24,928 29,796 30,074 30,169 1998 25,229 31,930 32,281 1999 17,632 21,801 分析:发生年2000的索赔数较低。 2000 15,609 60 72
分析:1、发生年1997和1998的已发生损失增量较大。 2、1998年底公司理赔和承保是否出现情况
4、已付损失的增量
Accident Age in months: Year 12 24 36 48 60 72 84 1994 22,603 17,461 14,237 9,813 7,143 4,693 2,274 1995 22,054 21,916 14,767 13,104 6,235 3,211 1996 20,166 18,981 12,172 9,098 5,985 1997 19,297 18,058 13,036 11,956 1998 20,555 22,343 19,935 1999 17,001 16,567 2000 11,346 分析:第一个进展年和第二个进展年的已付损失款增量 大体相等。
– 理赔人员根据索赔案件的有关信息确定其损 失金额的估计方法,该方法力图对赔案的损 失逐件进行估计。 – 需要考虑索赔额、理赔延迟、利息和通货膨 胀等因素。 – 主观性过强、耗时耗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的准则以监管导向为主 非寿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7
一、背景:国内背景
《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2008年8月7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规定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除部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 转回以及关联方披露两项差异外,应当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 用相同的编报规则。 《解释第2号》所对应的是公认会计准则,而不是监管会计准则 。 预期达到以下目的:
(e)…
13
二、内容:对未来现金流无偏估计的理解
Unbiased estimate
the Board’s preliminary view is that the measurement should start with an estimate of the expected present value of the cash flows generated by the contract. The expected present value is the probability-weighted average of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cash flows.
《财政部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财会[2009]15号)
09年12月28日下发
10
目录
1 2 3
背景: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 主要内容 测算方法与测算结果 具体的测算方法与流程
34 4
11
二、内容:准备金计量原则
IASB关于保险合同负债计量,采用基于“三支柱”的计量方 法:
4
一、背景:国内背景
财务会计的发展进程
93年引入西方财务会计体系(会计革命)
07年新版企业会计准则
09年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
Rule-based Principle-based
5
一、背景:国内背景
国内财务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
接轨说
趋同说
资本市场相关理论:看不懂的行业与公司在股价上有明显“折价”
基本思路:认为保险合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其确 认与计量的原则与方法应与其他金融工具一致 目标:
1、保险合同的确认与计量符合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框架 2、提高保险行业与其他行业(特别是金融行业)财务会计的可比性 3、大幅减少保险公司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的可选择空间,提高透 明度
IAS37 最佳估计是保险人在报告期末合理处理负债所需要准备的 金额。
15
二、内容:对未来现金流无偏估计的理解
最佳估计的概念
IAS 37 第38条 “The estimates of outcome and financial effect are determined by the judgem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entity, supplemented by experience of similar transactions and, in some cases, reports from independent experts. The evidence considered includes any additional evidence provided by events after the reporting period.” IAS 37 第39条 Uncertainties surrounding the amount to be recognised as a provision are dealt with by various means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Where the provision being measured involves a large population of items, the obligation is estimated by weighting all possible outcomes by their associated probabilities. The name for this statistical method of estimation is ‘expected value’. The provision will therefore b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probability of a loss of a given amount is, for example, 60 per cent or 90 per cent. Where there is a continuous range of possible outcomes, and each point in that range is as likely as any other, the mid-point of the range is use确认
情景1. 保费充足
所用贴现率假定参考市场数据
19
二、内容:对边际的理解
IASB关于边际:
边际包括风险边际和剩余边际,是一综合的概念。 风险边际并不是对负债估计所额外附加的安全边际,而是 为了补偿市场参与者承担风险所需付出的机会成本(或者 风险对价),主要反映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 剩余边际是在已考虑其他边际的基础上为达到首日不确认 利得目的而存在的边际。
非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方法
中国保监会
2010年3月
目录
1 2 3
背景: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 主要内容 测算方法与测算结果 具体的测算方法与流程
34 4
2
一、背景:国际背景
起源:为了协调与统一各国和各地区的保险会计实践, 帮助报表使用者更好地进行涉及保险行业的经济决策, 避免误导与误解,降低披露成本,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十年前开始着手建立有关保险合同的国际会计准则。
3
一、背景:国际背景
进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4年颁布IFRS4,建立会计准则趋同的概念和预期, 主要解决合同分类及信息披露问题,就一些原则问题做出非常原 则性的规定 。 受到强烈的政治干预,大幅度妥协的结果是IFRS4离原定目 标有较大差距,基本上是各国目前会计实践的大杂烩,出现两个 公司都遵循国际会计准则,但报表仍基本不可比(欧洲分红保险 的会计处理是典型案例)。 第二阶段:真正统一各国对于保险合同的会计计量,并将保险合 同作为金融产品的一种,而采用通用的金融产品会计原则。 2007 年IASB颁布《对保险合同的初步意见》,作为第二阶段的重要成 果,但一些关键问题目前仍在广泛征求意见。 2010年出征求意见 稿(ED),2011年-2012年最后定稿。
增加保险公司会计报表的透明度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财务报表的可 比性; 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促进保险业投资的国内外双向交流; 有利于统一香港上市公司与国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8
一、背景:国内背景
《保监会09年1号文件》:
保监会于2009年1月5日下发《关于保险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 释第2号>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9]1号)就《2号解释》 的总体实施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 提出总体实施方案为“统一执行、一步到位”,并严格规定境内 外上市的所有保险公司在编制2009年财务报表时应当遵循三项会 计政策:
等效说
和谁等效?
IFRS4 - Phase I ? IFRS4 - Phase II 讨论研究过程中的主流意见 Preliminary views
6
一、背景:国内背景
2号解释出台的背景
国内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中出现差异的98%在保 险行业,成为“等效”的主要障碍
07年推行新会计准则后,非寿险的主要差异为保单取 得成本的会计处理
16
二、内容:对未来现金流无偏估计的理解
最佳估计与无偏估计的差别
IAS37最佳估计依赖于公司管理层的判断;但新准则要求的无偏 估计不再依赖于管理层判断,而要求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概 率加权,确定无偏估计。 最佳估计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但没有明确提出要进行加 权平均、要计算无偏估计结果。
条件具备的公司在评估方法中可引入随机模型(Bootstrap/Mack等方 法),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结果。
18
二、内容:货币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应当对相关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判断货币时间价值影响是否重大主要的标准是保险负债的久期。 对于负债久期超过一年的现金流考虑时间价值。
一是引入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分拆处理进行保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
二是保单获取成本不递延; 三是采用新的基于最佳估计原则下的准备金评估标准。
9
一、背景:国内背景
《准备金计量原则讨论稿》:
8月份,保监会下发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原则模拟测试通知, 要求测试公司依据《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原则(草案)》进行测 试。 9月底各家公司上交测试报告。 11月,保监会、中国精算师协会组织人保、太保、平安、太平、 英大泰和专业人员在深圳封闭一周进行了集中研究,12月就行业 边际水平、具体计算方法与流程在北京又进行了若干次研究
IAS37虽然规定也要考虑最佳估计所蕴含的不确定性,但这种考 虑是隐性的(implicit),即在判断最佳估计时考虑不确定性, 并且仍然要求选择置信区间的中点;而新准则要求在无偏估计 的基础上显性考虑并单独附加边际。
17
二、内容:对未来现金流无偏估计的理解 对实务的影响
IASB明确要求负债的估计要基于无偏估计+风险调整,即要求对所有 可能结果进行概率加权确定无偏估计再根据波动性附加风险调整, 与过去相对依赖经验判断的最佳估计有所不同,相应的模型和方法 也会有较大变化。 综合可能各种方法的结果,而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模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