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总结——东北财经大学.doc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GDP

1 N概念【选择】: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经济社会(—国或一地区)

在一定吋期内运用生产要索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核算——支出法:GDP二C+I+G+(X-M);此外还有收入法、牛产法

3、名义与实际:

(1)名义GDP (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是川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GDP折算指数=某年名义GDP

某年实际GDP

4、缺陷:①不能反映社会成本;②不能反映人们生活的质量;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

益;④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简单GDO决定Jy = c+i+g+nx 匚^求“均衡收入”

I C= a + B yd二Q + B (y-t+tr)

2、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皿C。

・・・ C二(I + B y ・・・ MPOdc/dy二B (O

3、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APC.

・.・c二a + B y ・・・APC=c/y

其中,0

APC=1,意味着人们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APO1,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蒂——厭)。

4、MPC与APC关系:(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消费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小。

(2)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总量占收入总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即APC也有递减趋势。消费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

(3)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而且,随着收入增加,APC逐渐趋近MPC。

5、乘数论:【计算】

(1)------------------------------------------------- 投资乘数:k=^ =—= =——

di 1-0 \-MPC MPS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7 Ay 1

=—= --------

” Z 1-0

k _ 一迥 _ 一Q

⑶税收乘数:匚&Q—Q)—

(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7_ _ J3

1 — Q

(5)平均预算乘数:Kb = l

第14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f必出计算】1、产品市场——IS曲线

(1) 公式:Vc= a + f3 y, s=y-c, i=e-dr; (2)

图形:这条反映利率(i)和收入(y)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称为IS 曲线。表示在投资与 储蓄相等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

迹。

斜率的大小既取决于0,也収决于d°①〃是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d

比较大时,投资对利率变化较敏感,②〃是边际消费倾向,0越大,支出乘数越大。

(4)

移动:ZXIS 二i(r)或 s(y)的移动fi :Xk hr m

y =------- 1 ---- 2、货币市场——LM 曲线 ' k k

公式:Till 二 L 二Ll(y)+L2 (r)二 ky - hr .: 或:厂=空_竺

TL1较稳定・・・主要由h 决定 移动:价格水平的变化:5二M/P)

M 不变,P 下降, M 不变,P 上升,

3、1S 一LM 分析:【考】

其屮,E 点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点。

4、 1S ——LM 均衡:即联立IS 、LM 方程【计算】

5、 流动偏好陷阱:

a + e 1-/7 ~~d

d~~

(1)

(2) (3) (4)

r%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I

i

U i

L>M X Al 诚货币需川

III i>s

L>M

IV

i >s

L

彳f 颯籾货币供给

斜率:

图形: L M

当利率极高时,投机性货币需求为零。因为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上升了,即有价证券价 格不可能

再下降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购买有价证券。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 再上升而

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第15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之财政政策

1、 挤出效应:

(1) 含义: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 (2) 分析:LM 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 右移,Y 增加,均衡点利率r 亦上升

利率上升会抑制私人投资与消费,Y 下降, 这两种情况下的Y 之差,称之为“挤出效应”。

(4)挤出机制:①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g T 或『/二> y T=>厶T=>厶r T=> i y I ②在充分就业条件2 个十|

门个I M T | 个.| I

g I 或/1=> P I =>d m = — => L 2 J=> r \=>i J=> y d

2、 功能财政: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水平,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 这就是功能财政。

这是斟酌使川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3、 工具:【选择】①税收、②公债;③政府购买、④转移支付。

第16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之货币政策

1、 工具:

(1)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放款利率。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借款统称为 贴现。

再贴现率I ->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成木I -向央行借款数额t -商业银行存款额t -商业银行准备金t -货币供给t -利率丨

(2)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 利率的政策行为。 央行买入债券一商业银行存款额f -商业银行准备金t -货币供给t -利率I 央行买入债券一债券市场需求t -债券价格t ”利率I

(3)

法定准备金率:屮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量, 以增加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利率,来调节经济。 法定准备率丨一超额准备金f -货币供给f ->利率I

(4) 关系: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再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其中前两个属于间接货币政 策,后者属于直接货

币政策,其力度更强、效果更明显、见效更快。

2、 |货币创造乘数|:

(1) 公式:一般地,用D 农示存款总和,用R 表示原始存款,用rd 表示法定准备金率,则

货币创造乘数即银行创造货币的倍数。

(2) 公式成立前捉条件:①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②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 支付完全以支票

形式进行。

(3) ※完全货币创造乘数: ,

r +1

— _____ £ _________

货币创造乘数“

1

〃(法定准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