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8d945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3.png)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1. 引言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是指对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审查的一套规范程序。
它的目的是确保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事故和风险的发生,保护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的各个环节和关键步骤。
2.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概述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制定审查计划:–确定审查的范围和目标–制定审查计划,明确审查的时间和地点–确定审查所需的资源和人员2.收集信息:–收集与工艺流程和设备安全相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实际操作情况–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意见3.进行分析评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安全性能,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隐患–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判断和比较4.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安全改善建议–明确改进建议的优先级和实施方案–编制改进建议报告,包括改进建议的详细描述和理由5.实施改进措施:–根据改进建议报告,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计划–安排相关人员负责具体的改进任务–跟踪和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6.审查跟踪和监督:–定期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的跟踪和监督–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更新审查程序,以适应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变化3. 分步介绍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的关键步骤3.1 制定审查计划在制定审查计划时,应该明确审查的范围和目标,确保审查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审查计划,包括审查的时间、地点、所需的资源和人员等。
3.2 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收集与工艺流程和设备安全相关的文件和资料来了解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情况。
另外,还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访谈,以获取更加真实和准确的信息。
3.3 进行分析评估在收集到信息后,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评估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安全性能,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并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判断和比较。
gjb工艺评审流程
![gjb工艺评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53ce5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c.png)
gjb工艺评审流程:一、前期准备1.明确评审目的:明确工艺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艺设计的正确性、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安全性和可检验性,及早发现和纠正工艺设计缺陷,促进工艺文件完善。
2.建立评审制度:根据产品的功能级别和管理级别以及研制程序规定的阶段,建立分级、分阶段的工艺评审制度,使其制度化、程序化。
3.准备评审资料:准备工艺评审所需的主要依据,包括产品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研制任务书和合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文件等。
二、评审实施1.设置评审点:在各阶段工艺设计完成之后,付诸实施之前设置评审点。
评审点应纳入研制计划,标在网络图上,强制执行。
2.组织评审会议:组织非直接进行本项工艺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工艺设计的正确性、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安全性和可检验性进行分析、审查和评议。
3.突出重点:评审应突出重点,抓住技术、经济方面的主要矛盾,作出客观评价。
重点审查的内容包括工艺总方案、生产说明书等文件,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文件,特种工艺的工艺文件,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元器件、新装备、新的计算方法和试验结果等。
4.记录与反馈:对评审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做出恰当的回答。
如果认为必须修改,要做好记录,以便后续修改。
修改时要考虑由此修改带来的其他矛盾。
三、评审后续1.修改完善:根据评审结果,对工艺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2.再评审:如果修改涉及重大变更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应组织再次评审。
3.文档归档:将评审记录、评审报告等相关文档进行归档保存,作为后续产品研制和质量保证的重要参考。
专项方案的审查程序
![专项方案的审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9e6b75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3.png)
一、编制专项方案1.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环境、安全措施等内容。
2. 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组织内部审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报送审查1. 施工单位将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查。
2. 监理单位在收到专项方案后,应及时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
三、审查程序1. 程序性审查:审查专项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施工图纸及合同要求,审查方案编制单位及编制人员的资质,审查方案编制过程中的程序是否合规。
2. 符合性审查:审查专项方案是否符合现行相关规范、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文和规定,审查方案中的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组织等内容是否合理、可行。
3. 针对性审查:审查专项方案是否针对本工程特点以及所处环境、管理模式,具有可操作性。
审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能够有效防范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4. 专家论证:对于涉及重大技术难题、重大安全风险的专项方案,监理单位可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四、审查结果1. 审查通过的专项方案,由监理单位签发审查意见,并报建设单位备案。
2. 审查未通过的专项方案,监理单位应提出修改意见,并退回施工单位进行修改。
3. 施工单位根据监理单位的审查意见,对专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重新报送审查。
五、实施监督1. 施工单位在实施专项方案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审查通过的方案执行。
2.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专项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总之,专项方案的审查程序是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安全、质量、进度的重要环节。
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审查程序进行审查,确保专项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242846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9.png)
工艺管理制度1、目的为确保公司生产秩序安全、稳定进行及生产系统岗位操作、工艺调控、劳动纪律的严格执行,有效贯彻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和适用范围及内容2.1依据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 AQ/T3034-2010《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2.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3工艺规程内容工艺规程内容包括产品概述、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过程、生产控制技术、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安全生产技术、环境保护、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等。
3、职责3.1 工艺管理由生产技术部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
3.2 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技术部分析,车间等相关部门配合,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实施。
4、操作规程4.1 各班组都应有岗位安全工艺操作规程。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编写。
4.3 生产技术部对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工艺变更及工艺纪律检查5.1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5.2.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生产技术部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工艺流程图等)。
5.2.2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领导审批。
5.2.3工艺变更后,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对技术标准等及时进行修订。
5.3工艺纪律检查:重点是对工艺文件、设备装置、检验器具、工装工具、生产记录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形成督查、考核等管理制度。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e1944f2aeaad1f346933fe3.png)
AAA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程序
编制:审核:批准: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程序
依据《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2010规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据此,制订我公司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程序。
一、设立评审小组
开展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前,首先设立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小组组长及组员组成。
二、确定评审目的
评审小组设立后,由评审小组确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目的。
三、确定评审依据及评审频率
评审依据:根据评审目的,确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依据,相关依据一般为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评审频率: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当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发生变动时要及时组织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确定不符合性项,制定相对应措施。
四、确定评审内容及方法
依据《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2010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相关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评审内容,制定评审方法。
五、进行评审并确定评审结果
依据评审内容进行评审确定相关项目符合性,找出不符合项,记录并进行整改落实。
六、形成评审结论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评审进行后,形成评审结论。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334ee0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6.png)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种生产过程中出现工艺安全问题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为了确保工厂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以确保工厂生产的产品不会对消费者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建立一套完善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所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
步骤第一步:了解产品标准了解产品标准是建立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的首要任务。
在了解产品标准的基础上,企业应当制定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旨在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某项标准。
通常,这些标准都是由各种国际标准组织和政府制定的,包括ISO、CE、FDA和UL等。
企业需要对产品标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理解,以确保审查程序可以覆盖到所有关键领域。
第二步:制定审查计划企业需要在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关键节点实施审查,以确保所有生产步骤的安全性得到监控。
而这些审查需要在制定的审查计划下进行,审查计划中应包括以下内容:•审查的范围•审查的时间表•审查的内容和对象•审查方法和标准•审查记录的保存审查计划应随时进行更新和改进以反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和突发事件。
第三步:明确责任明确责任是保证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
企业需要明确审查计划中所有参与方的责任,包括生产管理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和工程师。
审查计划中也应明确每个人员在审查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并能全力以赴地实施计划。
第四步:建立审查记录审查记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展示审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审查记录使得企业可以随时监视生产过程,发现潜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
在审查期间,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记录审查活动,包括检查表格、照片、视频等方式。
更重要的是,对于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企业应立即记录问题的细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五步:持续改进工厂可能面临各种新的生产过程和新技术的引入,因此企业需要持续改进审查程序并改进标准。
这是一个通过反馈和评估来识别问题的过程。
符合性审核
![符合性审核](https://img.taocdn.com/s3/m/d986132743323968011c9282.png)
4.12 符合性审核
4.12.1 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程序,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工艺安全的符合性审查,以确保工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4.12.2 符合性审核的范围
策划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范围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a)企业的政策和适用的法规要求;
b)工厂的性质(加工、储存、其他);
c)工厂的地理位置;
d)覆盖的装置、设施、场所;
e)需要审核的工艺安全管理要素;
f)上次审核后相关因素的变更(如:法规、标准、工艺设备相邻建筑、设备或人员等);
g) 人力资源。
4.12.3 审核组织和审核频次
审核组中至少包括一名工艺方面的专家。
如果只是对个别工艺安全系统管理要素进行审核,也可以由一名审核人员完成。
审核组成员应接受过相关培训、掌握审核方法,并具有相关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企业的符合性审核程序中应明确如何确定审核的频率。
在确定符合性审核频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法规要求、标准规定、企业的政策;
b)工厂风险的大小;
c)工厂的历史情况;
d)工厂安全状况;
e)类似工厂或工艺出现的安全事故。
4.12.4 审核的实施、跟踪和改进
审核过程要形成文件,发现的工艺管理系统及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应予以记录,并提出和落实改进措施。
现场审核完成后,审核组需要编制工艺审核报告,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
最近两次的审核报告应存档。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计划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7749dea33687e21af45a9ec.png)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计划1 审核目的检查生产现场作业活动及设备设施、产品工艺等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确保工艺技术符合安全生产需求,保证企业生产过程平稳。
2 审核依据《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 3034-201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3 审核目标通过评审,进一步完善公司工艺管理体系文件,使其满足标准及相关要求。
4 审核范围5万吨/年碳五综合利用项目生产装置、罐区内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
5 审核人员组长:组员:6 审核时间和地点xx年7月10日9:00,首次会议xx年7月11-15日,各科室根据分工职责进行现场审查和资料收集,进行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xx年7月16-19日,由生产技术部进行汇总,形成工艺符合性审核初稿;xx年7月20日,对工艺符合性审核报告进行评审,出具意见,形成最终报告。
xx年7月21日,经相关职能部门审核会签、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印发。
7 分工和职责7.1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技改项目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7.2 生产车间进行属地内的工艺信息符合性审核。
7.3 安全科负责组织工艺安全管理方面审核。
7.4 公司技术人员接受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培训,参加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相关活动,按照本程序的要求能够独立组织人员完成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7.5 设备科、电仪车间负责提供审核时所需用的设备资料、电气资料、仪表联锁资料,负责配合生产技术部进行机电仪项目的审核;8 审核所需资源8.1 查阅文件和记录8.2 现场察看现场安全阀、压力表、可燃气体报警器等安全设施是否处于适用状态;消防、应急器材(或设施)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DCS自动化系统、联锁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员工个体防护用品是否按照规范佩戴;其他现场需要察看内容;9 审核流程。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abd236afad6195f312ba6c7.png)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1 目的为规范、统一工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管理。
3 参照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艺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4 职责4.1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本程序的修订,并为本程序的执行提供辅导和审核。
4.2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日常管理维护和程序的更新,以及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3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工艺危害管理及相关技术标准,提供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南,组织对重大项目安全符合性进行审核,参与生产工艺事故调查。
4.4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对技改项目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4.5 公司各车间按照本程序进行本属地内的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4.6 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的建议措施的整改,以及所存在相关问题的协调和上报。
4.7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对本程序及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进行受众培训并提供资源支持。
4.8 公司技术人员接受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培训,参加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相关活动,按照本程序的要求能够独立组织人员完成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5 管理要求5.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应用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是工艺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
公司应在研究和技术开发,新改扩建项目,在用装置,停用、封存装置,拆除或报废装置时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2. 存在下列情况时也应用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1) 工艺设备变更;2) 事故调查;3) 所贮存的物质性质、数量符合高危害工艺定义的仓库、槽区和其它贮存设施;5.2 应用时机5.2.1 研究和技术开发存在危害性物质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单位可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特别是存在危害性物质的试验或设备启用前应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建筑工程施工审查的主要内容和审查程序
![建筑工程施工审查的主要内容和审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1eb1ab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9.png)
建筑工程施工审查的主要内容和审查程序建筑工程施工审查是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和审核的过程,旨在确保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的符合性。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审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安全性以及预防事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施工审查的主要内容和审查程序。
一、主要内容1. 工程计划审查工程计划审查是对施工项目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审查,确保计划符合法规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同时确保时间安排合理、施工流程严密。
2. 施工图纸审查施工图纸审查是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
审查的重点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安全性、合理性以及施工细节等。
确保图纸符合施工要求,细节准确完整,设计与实际情况相符。
3. 施工技术文件或报告审查施工技术文件或报告审查是对施工方提交的施工技术文件进行评估和审查。
包括施工方案、质量控制计划、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审查,确保施工的方法和技术符合规范,具备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4.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包括材料检测、施工过程监控、工艺质量把控等方面的审查,确保工程施工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5.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包括工地周边环境安全、施工设备安全、工人操作安全等方面的审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
二、审查程序1. 申请阶段施工方向审查机构提交建筑工程施工审查申请,并提供相关的施工文件、图纸和技术说明。
2. 初步审查审查机构对施工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评估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审查条件和要求。
3. 审查准备审查机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施工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详细的审查和分析,完成审查报告。
4. 审查决定审查机构根据审查结果和评估报告,作出施工审查决定,并将决定通知施工方。
5. 施工调整如果审查机构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整或修改,施工方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并提交调整后的文件和图纸。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制度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d02656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8.png)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制度一、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化生产的深入发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技术,其中包括各种工艺。
针对工艺的使用,企业需要进行安全符合性审查,确保所有工艺能够被正确且安全地使用。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制度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程序制度的基本构成1.审查标准审查标准是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的基础和前提,其目的是确定审查范畴和审查内容,以确保审查结果客观、准确、科学。
审查标准主要包括:•安全规定和法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确定工艺的安全标准和依据。
•工艺流程:对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审查内容和标准。
•工艺过程中安全风险控制:比如对于化学工艺,需要确定物料的储存、使用、处理和泄漏的应急方案。
2.网上审核平台为了方便审查过程与记录,需要建立一个网上审核平台,统一收集审查信息和评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保存。
此外,审核平台还需要具备以下功能:•信息管理:对企业进行信息收集、存储和管理,记录各项重要数据和信息。
•审核功能:支持各种工艺流程的审查,能够在审查前进行检查,以保证审查的有效性。
•评估功能:对审查结果进行评估,确保审查符合标准。
3.审查流程一个标准化的审查程序流程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判断工艺的依从性和安全性,提高审核的准确度和速度。
审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提交审查:企业可以通过网上审核平台提交审查申请,并提交必要的文档和信息。
•审核前检查:审核人员会在审查前对必要的文档和信息进行检查,并针对问题进行说明和确认。
•审核过程中:在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会根据工艺的流程和规范,进行检测和判断,并记录审查结果与意见。
•审核后反馈:审核人员会在审查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反馈意见和建议。
4.人员要求审核人员作为审查结果的最终形成者,其素质和能力水平至关重要。
为此,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制度部分,应确定审核人员的基本人员要求和培训以确保公正性和客观性。
人员要求包括:•相关背景知识:对于特定领域和专业,需要有相关的背景知识。
工艺安全符合审核程序
![工艺安全符合审核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59d0b82d15abe23482f4d7d.png)
山东汇通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管理制度编写:审核:批准:年月日目录1、目的 12、编订依据和适用范围 12.1编订依据 12.2适用范围 13、审核范围 13.1工艺的安全管理 13.2工艺技术及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 13.3现场工艺安全 24、审核依据 35、审核方式 36、审核人员 36.1生产一车间、二车间、化验室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小组 36.2环保车间、维修车间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小组 37、审核频次 38、审核的实施、跟踪和改进 38.1审核的实施 38.2审核的跟踪和改进 4附件1 工艺符合性审查表 51、目的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确保安全风险被有效控制,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工艺安全管理有效,保证公司安全平稳运行,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2、编订依据和适用范围2.1编订依据《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 3034-2010)2.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山东汇通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车间、二车间、化验室及环保车间、维修车间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3、审核范围3.1工艺的安全管理3.1.1生产车间应当有有效版本的操作规程,签批发放符合相关程序,规程的编制应当符合AQ3034-2010的相关规定;3.1.2操作规程要及时进行审核,确保反映当前的操作状况,包括化学品、工艺技术设备和设施的变更。
要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每年进行确认;3.1.3明确操作规程编写、审查、批准、分发、修改以及废止的程序和职责,确保使用最新版本的操作规程。
3.2工艺技术及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3.2.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3.2.2危险化工工艺的安全控制应按照国家相应的要求进行设置,涉及危险化工工艺和重点监管危化品的化工生产装置应设置安全联锁或紧急停车系统;3.2.3装置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部位应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或光报警、泄压、和安全联锁等设施;3.2.4因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反应设备应设报警信号和泄压排放设施,以及自动或手动遥控的紧急切断进料设施。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1af503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5.png)
过程安全合规性审查程序1 客观的为规范、统一过程安全合规审计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过程安全合规性审核管理。
3 参考文件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过程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4 责任4.1 本程序由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修订,并为本程序的执行提供辅导和审核。
4.2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以及本程序的更新,以及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3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过程危害管理及相关技术标准,提供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南,组织对重大项目安全符合性进行审核,参与生产工艺事故调查。
4.4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对技改项目的过程安全合规性进行审核。
4.5 公司所有车间应根据本程序在其各自区域内进行过程安全合规性审计。
4.6 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过程安全合规审计报告中建议措施的整改,以及所存在相关问题的协调和上报。
4.7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为程序和过程安全合规性审核提供观众培训和资源支持。
4.8 公司技术人员接受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培训,参加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相关活动,能够根据本程序的要求独立组织人员完成过程安全合规性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5 管理要求5.1 过程安全合规审计的应用1.过程安全合规性审计是对过程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和阶段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
公司应在研究和技术开发,新建改扩建项目,在用设备,停用、封存装置,拆除或报废装置时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2.工艺安全合规性审计还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工艺设备变更;2)事故调查;3)所贮存的物质性质、数量符合高危险过程定义的仓库、槽区和其它贮存设施;5.2 应用程序计时5.2.1 研究和技术开发存在危害性物质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单位可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特别是,在使用危险物质或设备进行试验之前,应进行过程安全合规性审计。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26446c67fd5360cbb1adb78.png)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山东恒昌聚材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查程序编制:审核:批准:2015年11月1日发布 2015年11月1日实施1 目的为规范、统一工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管理。
3 参照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艺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4 职责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本程序的修订,并为本程序的执行提供辅导和审核。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日常管理维护和程序的更新,以及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工艺危害管理及相关技术标准,提供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南,组织对重大项目安全符合性进行审核,参与生产工艺事故调查。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对技改项目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公司各车间按照本程序进行本属地内的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的建议措施的整改,以及所存在相关问题的协调和上报。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对本程序及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进行受众培训并提供资源支持。
公司技术人员接受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培训,参加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相关活动,按照本程序的要求能够独立组织人员完成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5 管理要求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应用1.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是工艺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
公司应在研究和技术开发,新改扩建项目,在用装置,停用、封存装置,拆除或报废装置时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2.存在下列情况时也应用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1)工艺设备变更;2)事故调查;3)所贮存的物质性质、数量符合高危害工艺定义的仓库、槽区和其它贮存设施;应用时机研究和技术开发存在危害性物质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单位可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特别是存在危害性物质的试验或设备启用前应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70c91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a.png)
一、评审目的检查各生产岗位的作业活动、安全设备设施、产品工艺等有关的危害及环境因素,确保各工艺技术符合安全生产需求,保证企业生产过程平稳。
二、评审范围各部室车间生产活动三、评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技术规程。
四、评审方式检查各部室车间有关记录、检查生产现场设备设施运行及人员的操作对照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五、评审人员评审组长:XXX评审组员:XXX六、评审时间:XX年XX月XX日七、工艺流程简介1、备煤工序不同的煤种分别由装载机装入受煤坑内,受煤坑下的电子自动配料秤将各煤种按相应比例配给到带式输送机,经除铁器除铁后,进入可逆锤式破碎机,破碎后的配合煤由带式输送机送至煤塔顶的煤仓内。
2、炼焦工序配合煤由煤塔的漏嘴装入侧装煤车,经捣固后装入焦炉,在950~1050℃的温度下高温干馏成焦炭。
成熟的焦炭被推焦车经拦焦车导焦栅推出落入熄焦车内,由熄焦车运至熄焦塔用水喷洒熄焦,熄焦后的焦炭送至焦场。
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经炭化室顶部、上升管、桥管汇入集气管,并在桥管和集气管处经循环氨水喷洒冷却至84℃左右,由鼓风机经煤气管道抽吸至鼓冷工段。
焦炉加热用回炉煤气由外管送至焦炉,经煤气总管、煤气预热器、主管、煤气支管进入燃烧室,在燃烧室内与经过蓄热室预热的空气混合燃烧,对炭化室内的煤进行加热。
3、鼓冷工序从机焦车间焦炉来的焦油、氨水与煤气的混合物约80℃,进入气液分离器,煤气、焦油等在此分离。
分离出的粗煤气进入横管初冷器,用循环水和制冷水冷却到22℃,冷却后的煤气进入电捕焦油器分离焦油,然后经鼓风机进行加压后送往脱硫。
初冷器的煤气冷凝液分别由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分别经初冷水封槽后进入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槽,由冷凝液循环泵抽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分离的氨水进入循环氨水槽,然后用氨水循环泵送至焦炉冷却荒煤气使用。
多余的氨水去剩余氨水槽,经剩余氨水泵送至硫铵工段蒸氨。
分离的焦油送至焦油中间槽,当达到一定液位时,泵送至焦油储槽。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https://img.taocdn.com/s3/m/7a10ff62b0717fd5370cdcb7.png)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ICS 13.100E 09备案号: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 3034—2010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Guidelines for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of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s,送审稿,2010-09-06发布 2011-05-01实施发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 ××××—200×目次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管理要素 ..................................................................... ........... 1 4.1 工艺安全信息 ..................................................................... ..... 1 4.2 工艺危害分析 ..................................................................... ..... 2 4.3 操作规程 ..................................................................... ......... 3 4.4 培训 ..................................................................... ............. 3 4.5 承包商管理 ..................................................................... ....... 3 4.6 试生产前安全审查 ......................................................................4 4.7 机械完整性 ..................................................................... ....... 4 4.8 作业许可 ..................................................................... ......... 5 4.9 变更管理 ..................................................................... ......... 5 4.10 应急管理 ............................................................................. 5 4.11 工艺事故/事件管理 ....................................................................6 4.12 符合性审核 .....................................................................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石油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应用范例 (8)IAQ/T ××××—200×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55cc9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3.png)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已经成为了工业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实际生产中,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能够帮助企业避免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保障生产效率和员工安全。
程序介绍定义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是指对生产和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保障生产安全和质量的有效实施。
首要任务在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要对生产线、制造设备和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检查。
需要对生产线的机器和设施进行检测,包括压力容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能够对生产质量和安全直接产生影响的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在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的过程中,需要对检查内容进行明确。
常见的检查内容包括:•生产环境安全:检查工厂、生产车间的通风、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放射性等安全环境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设备安全:检查设备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生产程序和操作规程:检查操作规程、工艺流程、操作培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物料和包装安全:检查原材料的存储、运输、处理和包装要求是否符合标准。
记录和汇报在完成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后、需要做到做到做到:•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整理;•定期对产线、设备和操作流程进行更新;•每年开展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工作;•及时向企业高层、技术主管和生产人员汇报审查结果和优化方案。
实践案例某企业生产线的氧化铝生产流程上,存在着一些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该企业进行了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通过对生产线、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问题被发现和解决并且得到提高。
结论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企业需要按照规定流程及时对生产线、设备和操作流程进行审查、修正和优化,以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
同时,各个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程序调整,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工艺设备投运前安全审查管理(3篇)
![工艺设备投运前安全审查管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b4702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0.png)
工艺设备投运前安全审查管理一、引言工艺设备的投运前安全审查是确保设备投入生产运营前的必要步骤,旨在降低事故和灾难的风险,保障工人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就工艺设备投运前安全审查管理标准进行详细说明。
二、责任与组织1. 确定安全审查的责任人员:由公司内设的安全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审查工作。
2. 组织安全审查小组:由安全管理部门按照设备的复杂程度和投运条件组织相应的安全审查小组。
三、安全审查的内容和程序1. 安全审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操作规程的合理性评估(2) 运行条件与设备的匹配程度评估(3) 设备的安全性能评估(4) 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操作能力评估(5) 设备连接和接口方案的评估(6) 设备的现场布置和安全指示标识评估(7)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遵守程度评估2. 安全审查程序:(1) 设备提供方提交设备技术资料和运行条件;(2) 安全审查小组收集并评估相关资料;(3) 安全审查小组对设备进行现场检查;(4) 安全审查小组汇总评估结果;(5) 安全审查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6) 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安全审查意见决定是否批准设备投运。
四、安全审查的方法和工具1. 安全审查方法(1) 文件审查:对设备的技术资料进行评估,包括设备的设计规格、操作手册等;(2) 现场检查:对设备的现场进行详细检查,包括操作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等;(3) 专家评估:邀请安全领域专家对设备进行评估和建议。
2. 安全审查工具(1) 检查表格:针对不同设备和安全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查表格,用于记录评估结果;(2) 设备使用手册:对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用以指导设备操作人员;(3) 安全标识标牌:设置合适的安全指示标识标牌,提醒设备操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4) 安全培训课程: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提高其操作能力;五、安全审查的监督和风险评估1. 安全审查的监督(1) 安全审查小组成员应按照规定进行工作,确保安全审查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2) 公司内设的内部审计部门或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安全审查流程和结果进行监督,确保安全审查的有效性;2. 风险评估(1) 采用风险评估方法,对设备投运前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2)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930d41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9.png)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为了确保工艺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以保护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和企业的生产利益,企业需要实施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
本文将探讨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程序的实在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的意义和目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技术和设备的符合性进行的审查和验证。
它的核心目的是发觉和除去潜在的安全隐患,削减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的内容(一)设备的安全性检查1、设备的功能性检查:通过对设备运行稳定性、自动化程度、再生资源利用率等技术指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符合工艺要求和技术规范。
2、设备的结构检查:通过对设备的形态结构、部件搭配、接线质量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调整,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并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备的电气安全性检查:通过对设备的导线接头、接地保护、短路保护等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二)工艺流程的审查1、生产流程的安全性审查:从原材料的选用、贮存、运输、加工、制成成品到产品的质量检验等方面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审查,在确保生产过程稳定的同时,也保证生产过程符合环境保护和设备安全的要求。
2、安全防护设施的审查:包括灭火器、消防栓、防火窗、防爆设施等安全防护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情况,确保设备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符合规范要求。
(三)员工安全的考评1、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本领的考评:通过对员工的培训、考核、操作规程监督等方面进行评估,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工作本领。
2、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考评:通过对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评估,保证员工在操作设备和生产过程中技能娴熟、操作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的实施方法1、建立工艺安全管理小组企业应组建专业的工艺安全管理小组,由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构成。
小构成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阅历和工艺安全学问,能够独立进行安全技术方案的审核和评估,保证每个方面的审查能够得到充分的覆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控:版本:A/0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查程序2017年1月1日发布2017 年1月1日实施1 目的为规范、统一工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管理。
3 参照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艺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4 职责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本程序的修订,并为本程序的执行提供辅导和审核。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日常管理维护和程序的更新,以及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工艺危害管理及相关技术标准,提供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南,组织对重大项目安全符合性进行审核,参与生产工艺事故调查。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对技改项目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公司各车间按照本程序进行本属地内的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的建议措施的整改, 以及所存在相关问题的协调和上报。
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对本程序及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进行受众培训并提供资源支持。
公司技术人员接受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培训,参加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相关活动,按照本程序的要求能够独立组织人员完成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5 管理要求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应用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是工艺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
公司应在研究和技术开发,新改扩建项目,在用装置,停用、封存装置,拆除或报废装置时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性审核。
2. 存在下列情况时也应用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1)工艺设备变更;2)事故调查;3)所贮存的物质性质、数量符合高危害工艺定义的罐区和其它贮存设施;应用时机5.2.1 研究和技术开发存在危害性物质的单位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特别是存在危害性物质的试验或设备启用前应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同时,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应重点考虑其本质安全。
5.2.2 新改扩建项目5.2.2.1 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在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进行危害辨识,提出对项目产生方向性影响的建议,以减少危害(包括考虑使用本质安全的技术)。
对不涉及该阶段的项目,不做此阶段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5.2.2.2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项目批准前)应开展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包括对工艺设计方案(工艺路线)变更进行危害辨识,确认所有的工艺危害均已得到辨识并提出控制措施。
按照国家法规要求进行项目安全预评价的,可不再进行项目批准前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5.2.2.3 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完成初步设计后,评审前期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包括安全预评价报告),对工艺过程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辨识所有工艺危害和后果,提出消除或控制工艺危害的建议措施。
5.2.2.4 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在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变更应补充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5.2.2.5 最终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1. 开车前应形成最终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最终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应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文件的汇编。
2. 该报告应在装置投用前安全检查之前完成,并作为投用前安全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3. 该报告应作为装置使用单位永久性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档案的一部分。
5.2.3 在用装置在工艺装置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应定期进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
5.2.3.1 基准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基准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作为周期性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估的基础。
在新装置运行一年内必须进行基准审查。
对于在开车期间没有影响工艺安全的变更的新装置,其最终工艺安全报告经过有效性评估可作为基准工艺安全复合型审核。
5.2.3.2 周期性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基准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之后,周期性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至少3年进行一次。
对于高危害工艺,周期性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评审间隔不得超过3年。
周期性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可以采用有效性评估的形式来更新,应作为下一周期再确认的基准。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管理新改扩建项目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由主管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制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计划和实施。
在用装置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由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每年年初负责组织制定年度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计划和实施。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过程通常分为计划和准备、危害辨识、后果分析、危害分析、风险评估、建议的提出回复和关闭、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建议的追踪8个步骤。
5.3.1 计划和准备项目负责人应规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职责、任务和目标,选择工作组成人员、提供工作组所需的资源和必需的培训。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任务书应由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批准。
5.3.1.1 工作组成员的选择项目负责人应根据研究对象所需的专业技能来选择工作组成员,并确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组长。
全程参加人数可根据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需要和目的来确定,一般以5人为宜。
工作组成员应具备:1. 工艺和设备操作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了解工艺设备设计依据;2. 工艺或系统的实际操作经验;3. 工艺或系统的实际维修经验;4. 接受过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方法的资格培训,或对所使用的专门方法有丰富的经验;5. 为完成分析所需的其它相关知识或专业技术(如机械完整性、自动化等)。
5.3.1.2 工作组成员的培训工作组组长应有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经验,且每次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之前应考虑接受选择和应用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方法的培训。
必要时,其他成员应接受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步骤以及方法应用的培训。
5.3.1.3 工作组的准备1. 工作组组长应组织工作组成员一起研讨工作任务,包括分析工作的范围、要求完成的时间、特殊工作、工作组已有何种资源、向何处求助以及如何解决矛盾等。
2. 工作组必须制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组成员任务分工、完成计划的总体时间表。
3. 工艺技术资料的准备5.3.1.4 工作组职责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项目负责人。
制定项目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实施计划,下达工作任务书,选择工作组成员,提供实施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相关资源,确认、跟踪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建议,沟通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结果,监督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实施;2.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长。
选择适宜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方法,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对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进度和质量负责,并将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进展情况和结果报告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项目负责人;3. 工作组成员。
参加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会议,现场察看和分析、提出工艺危害清单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编写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并对所分析工艺的安全可靠性作出结论。
5.3.2 危害辨识在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起始阶段,对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的工艺危害进行辨识, 并列出清单,作为下一步分析, 讨论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沟通的重要内容。
5.3.2.1 危害辨识方法1. 审阅相关事故事件报告及以往的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报告;2. 审阅变更管理文件;3. 专家、顾问的经验。
5.3.2.2 现场确认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必须对所分析的装置进行现场确认,确定工艺图纸的准确性,熟悉工艺和区域布置,并识别危害,补充完善危害清单。
5.3.3 后果分析后果分析的目的是帮助工作组了解潜在伤害的类型、严重性和数量,可能的财产损失以及重大的环境影响。
5.3.3.1 工作组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针对危害辨识清单进行后果分析,应考虑以下内容:1. 所造成事故、事件的类型(如火灾、爆炸或暴露于毒性物质);2. 可能的释放量;3. 事故、事件的后果(如毒性物质浓度、热影响、超压或显著的环境影响等);4. 可能受危害影响的人员(含周边人员),包括评估其潜在的伤害类型和严重性。
5.3.3.2 后果分析方法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应辨识风险潜在的后果。
假设所有硬件和软件防护措施都失效,危害事件、事故能导致的毒性物质释放、爆炸、火灾、泄漏等最坏后果;2. 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后果评估;3. 辨识现有硬件和软件措施。
5.3.4 危害分析5.3.4.1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工作组应对分析对象的工艺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和分析,辨识和描述所有潜在的危害事故、事件和现有的防护措施,内容包括:1. 辨识每个危害事件可能出现的方式、途径和原因;2. 辨识针对这些事件现有的主要防护措施;3. 对每个防护措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5.3.4.2 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方法的选择故障假设/ 检查表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两种基本方法。
而对于高危害工艺中的关键性工段、组件或单元操作的分析,可采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或故障树(FTA)等方法进行更深入分析。
1. 故障假设/ 检查表法(What If/ Checklist)故障假设/ 检查表法组合了两个基本危害分析方法:故障假设法和检查表法。
故障假设法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工作组对研究的对象提出各种可能故障问题的假设,然后辨识现有的防护措施, 并判断其完整性和可靠性,需要时提出建议措施。
检查表法利用预先准备的检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逐项查对,如有漏项应进行判断,需要时提出建议措施。
2.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FMEA)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是有条理地研究个别组件失效模式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可用于辨识共因失效和单一组件失效导致的危害事件、事故。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也是帮助辨识、研究防护措施、故障概率和风险的方法;3.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有条理地研究工艺参数偏离的原因及其对整个工艺系统的影响的方法;4. 故障树分析(FTA)故障树分析是使用逻辑图来描述所有导致特定顶端事件故障路径的方法。
分析是从一特定的顶端事件开始,逻辑推导出产生顶端事件所需的多系列子事件(或分支)。
5.3.4.3 方法应用在应用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方法时,应考虑方法的适用性。
影响方法适用性的因素包括研究对象性质、危险性大小、复杂程度以及所能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5.3.4.4 防护措施辨识工作组应依据以下原则分析、评估现有的防护措施情况:1. 独立性。
防护措施成功发挥作用是否取决于其它系统的成功操作;2. 可信性。
防护措施是否具有高度可靠性,是否需要人的动作;3. 可审核性。
防护措施的设计是否易于定期检验或测试;4. 完整性。
防护措施是否以正确的方式安装和维护。
5.3.4.5 人为因素分析人为因素分析包括人员及其工作环境如何相互作用的所有方面,包括日常和应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