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规划】广州都市圈智慧规划信息平台建设(详细)v1.0

合集下载

广州市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招标中标公告公示

广州市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招标中标公告公示

广州市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招标中标公告公示广州市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招标中标公告公示尊敬的供应商:根据广州市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招标程序及相关规定,我局决定招标中标供应商。

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广州市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项目编号:xxxxxx招标编号:xxxxxx招标方式:公开招标项目类型:设备采购采购内容: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设备及配套服务采购预算:xxxxxx万元二、招标程序1. 前期准备:我局在规定的期限内召开了招标项目的有关会议,确定了招标范围、需求量、技术要求、开标时间等相关信息,并出具了相关会议纪要。

2. 招标公告发布:我局于xxxx年xx月xx日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广东省政府采购网等媒体发布了本项目的招标公告,邀请合格供应商参与投标。

3. 技术标开标:根据招标文件要求,xxxx年xx月xx日,我局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和地点,公开开启了本项目的技术标开标环节。

共有xx家供应商参与了本次技术标开标,详细情况如下:(中标供应商名单表格)4. 技术评审:我局成立了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参与本次招标的供应商提交的技术文件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供应商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招标要求、可行性和可靠性等。

最终按照评分排名确定了技术得分。

5. 商务标开标:根据招标文件要求,xxxx年xx月xx日,我局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和地点,公开开启了本项目的商务标开标环节。

共有xx家供应商参与了本次商务标开标,详细情况如下:(中标供应商名单表格)6. 商务评审:我局成立了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参与本次招标的供应商提交的商务文件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报价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招标要求等。

最终按照评分排名确定了商务得分。

三、中标结果经过技术与商务评审综合得分排序,最终确定以下供应商为我局招标项目的中标供应商:(中标供应商名单表格)四、中标公示期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为期十五个工作日,届时在招标文件发布媒体以及我局官方网站上公示。

智慧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智慧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智慧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第1章智慧城市概述 (3)1.1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 (3)1.2 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 (4)1.3 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4)第2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2.1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5)2.1.1 通信网络设施 (5)2.1.2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5)2.2 城市感知系统建设 (5)2.2.1 传感器部署 (6)2.2.2 感知数据融合 (6)2.3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平台 (6)2.3.1 数据中心建设 (6)2.3.2 云计算平台建设 (6)第3章智慧交通 (6)3.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6)3.1.1 关键技术 (6)3.1.2 应用案例 (7)3.2 公共交通优化与调度 (7)3.2.1 关键技术 (7)3.2.2 应用案例 (7)3.3 无人驾驶与车联网技术 (7)3.3.1 关键技术 (8)3.3.2 应用案例 (8)第4章智慧能源 (8)4.1 能源互联网建设 (8)4.1.1 网架架构 (8)4.1.2 技术支持 (8)4.1.3 互联互通 (8)4.2 分布式能源管理与优化 (9)4.2.1 分布式能源接入 (9)4.2.2 能源管理系统 (9)4.2.3 优化策略 (9)4.3 能源大数据与智能分析 (9)4.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9)4.3.2 智能分析应用 (9)4.3.3 智能决策支持 (9)第5章智慧环保 (9)5.1 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 (9)5.1.1 监测网络建设 (10)5.1.2 预警系统构建 (10)5.2 污染源治理与减排 (10)5.2.1 污染源治理 (10)5.2.2 减排措施 (10)5.3 生态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 (10)5.3.1 生态保护 (10)5.3.2 资源循环利用 (11)第6章智慧社区 (11)6.1 智能家居与社区服务 (11)6.1.1 智能家居系统架构 (11)6.1.2 社区服务功能 (11)6.1.3 信息安全保障 (11)6.2 社区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 (11)6.2.1 社区安全监控系统 (11)6.2.2 应急响应机制 (11)6.2.3 安全数据分析 (11)6.3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12)6.3.1 电子健康档案 (12)6.3.2 在线医疗服务 (12)6.3.3 医疗资源共享 (12)6.3.4 健康促进与教育 (12)第7章智慧 (12)7.1 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 (12)7.1.1 数据共享机制 (12)7.1.2 数据开放平台 (12)7.1.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2)7.2 电子政务与在线服务 (12)7.2.1 电子政务系统 (13)7.2.2 在线服务平台 (13)7.2.3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13)7.3 智能决策与指挥调度 (13)7.3.1 决策支持系统 (13)7.3.2 智能指挥调度 (13)7.3.3 人工智能应用 (13)第8章智慧经济 (13)8.1 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13)8.1.1 数字经济概述 (13)8.1.2 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13)8.1.3 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14)8.2 产业智能化升级 (14)8.2.1 智能制造 (14)8.2.2 工业互联网 (14)8.3 创新创业与智慧园区 (14)8.3.1 创新创业 (15)8.3.2 智慧园区 (15)第9章智慧城市安全与隐私保护 (15)9.1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15)9.1.1 物理安全 (15)9.1.2 网络安全 (15)9.1.3 数据安全 (16)9.1.4 应用安全 (16)9.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6)9.2.1 数据分类与分级 (16)9.2.2 数据加密与脱敏 (16)9.2.3 隐私保护 (16)9.2.4 权限管理与审计 (16)9.3 网络空间治理与法律法规 (16)9.3.1 网络空间治理 (16)9.3.2 法律法规 (17)9.3.3 政策宣传与培训 (17)9.3.4 国际合作 (17)第10章智慧城市评估与优化 (17)10.1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7)10.1.1 经济发展指标 (17)10.1.2 社会民生指标 (17)10.1.3 环境质量指标 (17)10.1.4 技术与创新指标 (18)10.2 智慧城市建设成效评估 (18)10.2.1 数据收集与分析 (18)10.2.2 评估方法 (18)10.2.3 评估结果应用 (18)10.3 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优化策略 (18)10.3.1 政策与制度创新 (18)10.3.2 技术创新与应用 (18)10.3.3 公众参与与民生改善 (19)10.3.4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19)第1章智慧城市概述1.1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着人口增长、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

智慧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选择评估方法:根据评估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成本 效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
收集数据:收集与评估目标相关的数据,包括投入、产出、成 本、效益等。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经济效益指 标,如投资回报率、净现值等。
撰写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评估报告,提出建议和改进措 施。
经济效益评估指 标体系的构成: 包括投资回报率、 运营成本、用户 满意度等指标
经济效益评估指 标体系的计算方 法:采用定量和 定性相结合的方 法,对各项指标 进行综合评估
经济效益评估指标 体系的应用:用于 指导智慧城市空间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 的建设和运营,提 高投资效益和社会 效益。
确定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目的和意义,确定评估的范围和重 点。
总结与展望
平台建设目标: 实现城市空间 地理信息的共
享和利用
平台建设内容: 包括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数 据存储、数据
共享等
平台建设成果: 实现了城市空间 地理信息的高效 共享和利用,提 高了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等方 面的效率和水平
平台建设展望: 未来将继续完善 平台功能,提高 数据质量,拓展 应用领域,为城 市发展提供更好
实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建设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提 高经济效益。
指标选取:选取与智慧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相关的社会效益指标,如就业、教育、医疗、 环保等
指标权重: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数据来源:收集相关数据,如政府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等
评估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指标进行评估
数据采集:采用物联网、传感 器等技术,实时采集城市空间 地理信息
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技 术,保证数据安全可靠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智慧城市建设概述 (3)1.1 智慧城市的定义与特点 (3)1.1.1 智慧城市的定义 (3)1.1.2 智慧城市的特点 (3)1.2 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3)1.2.1 促进经济发展 (4)1.2.2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4)1.2.3 改善生态环境 (4)1.2.4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1.3 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4)1.3.1 现状 (4)1.3.2 趋势 (4)第二章建设目标与规划 (4)2.1 建设目标与愿景 (4)2.1.1 建设目标 (4)2.1.2 愿景 (5)2.2 规划设计原则 (5)2.2.1 以人民为中心 (5)2.2.2 可持续发展 (5)2.2.3 创新驱动 (5)2.2.4 系统集成 (5)2.2.5 安全可靠 (5)2.3 建设任务与阶段划分 (5)2.3.1 建设任务 (5)2.3.2 阶段划分 (6)第三章技术体系与架构 (6)3.1 技术体系框架 (6)3.1.1 概述 (6)3.1.2 技术体系构成 (7)3.2 关键技术与应用 (7)3.2.1 物联网技术 (7)3.2.2 大数据技术 (8)3.2.3 云计算技术 (8)3.2.4 人工智能技术 (8)3.3 系统架构设计 (8)3.3.1 总体架构 (8)3.3.2 数据层架构 (8)3.3.3 网络层架构 (9)3.3.4 平台层架构 (9)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 (9)4.1 通信网络设施 (9)4.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10)4.3 城市感知设施 (10)第五章数据资源与管理 (10)5.1 数据资源规划 (10)5.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1)5.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1)第六章应用系统建设 (12)6.1 公共服务平台 (12)6.1.1 建设目标 (12)6.1.2 建设内容 (12)6.1.3 实施方案 (12)6.2 行业应用系统 (13)6.2.1 建设目标 (13)6.2.2 建设内容 (13)6.2.3 实施方案 (13)6.3 创新应用开发 (13)6.3.1 建设目标 (13)6.3.2 建设内容 (13)6.3.3 实施方案 (14)第七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4)7.1 政策法规制定 (14)7.1.1 制定背景 (14)7.1.2 制定原则 (14)7.1.3 制定内容 (14)7.2 标准体系构建 (15)7.2.1 构建背景 (15)7.2.2 构建原则 (15)7.2.3 构建内容 (15)7.3 政策宣传与培训 (15)7.3.1 宣传内容 (15)7.3.2 宣传方式 (15)7.3.3 培训内容 (16)7.3.4 培训对象 (16)第八章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 (16)8.1 项目管理流程 (16)8.1.1 项目启动 (16)8.1.2 项目实施 (16)8.1.3 项目验收 (16)8.2 组织结构与职责 (17)8.2.1 组织结构 (17)8.2.2 职责划分 (17)8.3 项目评估与监督 (17)8.3.1 项目评估 (17)8.3.2 项目监督 (18)第九章产业培育与创新发展 (18)9.1 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18)9.1.1 产业链现状分析 (18)9.1.2 产业链构建策略 (18)9.1.3 产业链优化措施 (19)9.2 创新体系建设 (19)9.2.1 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19)9.2.2 创新体系建设目标 (19)9.2.3 创新体系建设措施 (19)9.3 人才培养与交流 (19)9.3.1 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9)9.3.2 人才培养策略 (19)9.3.3 人才交流机制 (20)第十章智慧城市评价与持续优化 (20)10.1 评价指标体系 (20)10.2 评价方法与流程 (20)10.3 持续优化策略与措施 (21)第一章智慧城市建设概述1.1 智慧城市的定义与特点1.1.1 智慧城市的定义智慧城市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核心,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智能化整合和管理,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数据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图文课件

智慧城市数据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图文课件

流数据处理
处理实时数据流,支持实时查 询和分析。
数据压缩与优化
减少存储空间占用,提高数据 传输效率。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去除无效、错误或不完整的数 据,为后续分析提供高质量的
数据集。
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用于数据分类、聚类、预测等 任务。
关联规则挖掘
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模式。
可视化分析
可能面临的人才流失和招聘困难。
应对措施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提 高员工福利待遇,留住优秀人才。
05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与案例 分析
智慧交通
智能信号灯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智能调整信号灯时长, 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智能停车服务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车位预约、自动泊车等功 能,提高停车效率。
智能公交调度
平台建设步骤与时间安排
需求分析
对智慧城市的数据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 平台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架构设计
设计平台的整体架构和技术路线,确保平台的 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开发与集成
根据设计进行平台的开发和集成工作,实现各项 功能模块。
测试与优化
对平台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性能优化,确保平台的稳 定性和高效性。
部署与运维
04 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平台建设目标与原则
目标
构建一个高效、安全、 可靠的数据融合服务平 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
供有力支持。
数据安全
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 传输,防止数据泄露和
被非法获取。
高效融合
实现各类数据的快速融 合和处理,提高数据的
使用价值。
可扩展性
平台应具备可扩展性, 以适应未来智慧城市发

智慧城市综合体智慧园区集约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综合体智慧园区集约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应对措施制定:针对评估出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安全等方面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恢复等方面
演练与培训: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 高应急处置能力。
项目目标:建设集约化管控 平台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 的主要工作和难点
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 全球趋势,各国政府 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 资源进行建设
智慧城市综合体是智 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集约化管控 平台是其核心
智慧城市综合体集约 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旨在提高城市管理效 率,降低运营成本
目前,智慧城市综合 体集约化管控平台建 设方案已在多个城市 成功实施,取得了显 著的成效
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计算、存储等基础资源,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撑 平台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平台,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 安全层:包括安全防护、安全审计、安全监测等安全措施,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建设目标:实现园区的智能化、集约化管理,提高园区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原则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满足园区不同用户的需求 原则二:注重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原则三: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原则四:注重信息安全,保障园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需求分析: 了解客户 需求,确 定项目目 标和范围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 分析结果, 设计解决 方案
开发实施: 按照设计 方案进行 开发,实 现功能模 块
测试验收: 对开发完 成的系统 进行测试, 确保系统 功能符合 客户需求
培训推广: 对客户进 行系统使 用培训, 推广系统 使用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引言 (9)1范围 (9)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0)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11)3.1 术语与定义 (11)3.2 缩略语 (12)4 平台定位 (12)4.1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12)4.2 公共信息平台 (17)4.2.1 目标 (17)4.2.2 作用 (17)4.2.3 能力要求 (18)4.2.4 性能要求 (20)5 平台组成详述 (21)5.1 功能框架 (22)5.2 组成说明 (22)5.2.1 支撑数据 (23)5.2.2 数据交换服务系统 (24)5.2.2.1 交换能力要求 (26)5.2.2.2 资源管理 (27)5.2.7.3.1 时空信息承载服务 (54)5.2.7.3.2 专题数据挖掘服务 (55)6 建设要求 (57)6.1 建设要求体系设计原则 (57)6.2 建设要求组成框架 (60)6.3 平台建设要求组成 (62)6.3.1 信息资源分类要求 (62)6.3.2 信息标识编码要求 (62)6.3.3 元数据要求 (63)6.3.4 目录管理与服务要求 (64)6.3.5 数据交换与整合要求 (64)6.3.6 应用单位接入要求 (65)6.3.7 平台接口与服务要求 (66)7 建设模式 (66)7.1 城市分类 (67)7.1.1 基础较好的城市 (67)7.1.2 基础一般的城市 (67)7.2 建设模式分类 (68)7.2.1 全新建设模式 (68)7.2.2 升级改造模式 (69)7.3 部署模式 (70)8 管理及运行 (72)8.1 平台管理模式 (72)8.1.1 实施策略 (75)8.1.2 管理分工 (77)8.1.2.1 城市信息化主管单位分工 (78)8.1.2.1.1 平台管理 (78)8.1.2.1.2 中心信息资源管理 (78)8.1.2.1.3 服务管理 (79)8.1.2.1.4 规范管理 (79)8.1.2.2 各相关单位分工 (80)8.1.2.2.1 资源梳理 (80)8.1.2.2.2 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 (80)8.1.2.2.3 建设规范的制定及执行 (80)8.1.3 组织保证 (81)8.2 平台运行模式 (83)8.2.1 本地化模式 (83)8.2.2 平台互联模式 (83)引言随着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资源应用的深入开展,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支撑平台,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科技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城市规划解决方案PPT

科技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城市规划解决方案PPT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 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2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 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
1
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 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
1
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 意赅的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点;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
3
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
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 想的提炼,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 点;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 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 的提炼,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 的提炼,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4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 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SMART CITY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方案PPT
目 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标题 2 单击添加标题 3 单击添加标题 4 单击添加标题
1

【智慧规划】广州都市圈智慧规划信息平台建设(简单)v4.0

【智慧规划】广州都市圈智慧规划信息平台建设(简单)v4.0

都市圈智慧规划信息平台建设---广州都市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建设背景1.1.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趋势“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成为新时期以城镇化发展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换档发展的纲领性发展路线。

也以此为此前各自推进发展的“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多规合一”等细分领域的课题与项目构造了宏观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顶层框架。

自2012年起,国家在多个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与城镇发展建设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从几个细分领域的内涵发展来看:“智慧城市”,逐步从“城市信息化”走向支持城市民生、产业、创新等综合发展的系统化信息支撑手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旗帜下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工具与管控抓手。

在规划与城建领域,以“多规合一”作为城乡统筹、多元诉求在城市土地资源上统一的抓手,以地下管廊与地下空间建设作为城市立体化发展的管理手段,以“海绵城市”,“城市设计”建设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借助自然的力量促使高效、低能耗、环保的新概念城市建设模式。

1综上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举措,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建设,城市规划也必然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从过去城市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到未来城市应该是转向以智慧选择推进的精细化发展的,快速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要求规划信息化以更加智能、简捷、创新的方式支撑规划管理,实现“智慧规划”。

1.2.新时代下规划管理模式的改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也进入转型发展新时期。

城市发展模式要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发展主体要从以政府为主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转变;发展动力要从单纯地依靠工业化向更加多元、开放、特色转变。

在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下,土地盘活存量,抑制增量是这轮发展重心,发展的主角不再唯大城市特大城市独占鳌头,整合及优化区域资源,统筹、科学的形成特色产业互补的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形成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详细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详细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目录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建设背景 (1)1.3 建设目标 (2)1.4 建设内容 (2)2. 现状与需求 (4)2.1 现状 (4)2.1.1 某市概况 (4)2.1.2 机构概况 (5)2.1.3 信息化现状 (7)2.2 需求 (16)2.2.1 基层数据获取需求 (16)2.2.2 数据应用需求 (17)3. 总体设计要求 (17)3.1 指导思想 (17)3.2 设计依据 (17)3.3 设计原则 (17)3.4 总体架构 (18)3.5 指标要求 (19)3.5.1 功能指标 (19)3.5.2 技术指标 (20)3.5.3 性能指标 (20)4. 标准规范建设 (20)4.1 已有标准规范 (20)4.2 建设标准规范 (22)4.2.1 总体标准 (22)4.2.2 数据规范 (22)4.2.3 接口规范 (22)4.2.4 运行管理规范 (22)5. 公共基础数据中心建设 (22)5.1 建设依据 (23)5.2 数据库设计要求 (23)5.2.1 人口库设计 (23)5.2.2 法人库设计 (26)5.2.3 建筑物数据库设计 (28)5.2.4 时空信息数据库设计 (28)5.2.5 宏观经济数据库设计 (29)5.2.6 业务专题数据设计 (29)5.3 数据采集要求 (30)5.3.1 系统需求及目标 (30)5.3.2 采集准备 (31)5.3.3 数据采集方式 (31)5.3.4 数据入库要求 (32)6. 公共信息云服务平台建设 (32)6.1 数据交换系统 (32)6.2 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 (36)6.3 共享与服务系统 (36)6.4 专题定制系统 (38)6.5 平台门户 (38)6.6 运维管理系统 (41)7. 智慧应用建设 (43)7.1 “智慧人口”综合服务系统 (43)7.2 “智慧某市”综合治税系统 (46)7.3 规划一张图 (47)7.3.1 规划编制成果管理系统 (48)7.3.2 CAD数据监理入库系统 (51)7.3.3 “一张图”展示应用系统 (53)7.4 三维管线应用 (56)7.4.1 标准建设 (57)7.4.2 管线数据管理系统 (57)7.4.3 地下综合管线三维系统 (62)7.4.4 运维管理系统 (68)7.5 综合镇情系统 (68)7.5.1 城市综合镇情系统前台 (69)7.5.2 城市综合镇情后台配置系统 (70)8. 基础支撑环境建设 (74)8.1 建设依据 (74)8.2 需求分析 (75)8.3 网络方案 (77)8.4 机房基础软硬件支撑 (78)8.4.1 硬件配置 (79)8.4.2 软件配置 (83)8.5 机房综合布线 (86)8.5.1 系统概述 (86)8.5.2 布线必要性 (86)8.5.3 系统设计 (86)8.5.4 区域布线 (87)8.5.5 综合布线走线路由 (87)8.6 机房环境监测系统 (87)8.6.1 工程背景 (87)8.6.2 系统设计原则 (87)8.6.3 环境监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88)8.6.4 集中监控系统各子系统介绍 (91)8.7 容灾体系建设 (96)8.7.1 灾备系统方案设计 (97)8.7.2 灾备系统集成实施 (98)8.7.3 灾难恢复计划开发 (98)8.7.4 灾难恢复演练 (99)8.7.5 培训及知识转移 (99)8.7.6 灾备系统运维 (100)8.8 供电系统 (100)8.8.1 系统概述 (100)8.8.2 供配电系统设计 (101)8.8.3 机房照明 (102)8.8.4 不间断电源系统 (104)9. 运营管理 (104)9.1 组建运营团队 (104)9.2 制定制度与规范 (105)9.3 实施绩效考核 (105)9.4 开展推广培训 (105)10. 项目管理与进度计划 (106)10.1 项目质量管理 (106)10.2 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106)10.3 项目风险管理 (108)10.3.1 制定风险管理规则,规范风险管理 (108)10.3.2 开发应对措施 (109)10.3.3 制定项目监督制度,明确风险管理岗位与职责 (110)11. 验收要求 (110)11.1 工程验收概述 (110)11.2 验收方案 (110)11.2.1 成立验收组织 (110)11.2.2 验收标准 (111)11.2.3 对乙方要求 (111)11.2.4 系统验收过程 (112)11.2.5 提交成果 (112)12. 售后服务 (114)12.1 售后服务计划 (114)12.1.1 保修期内售后服务 (114)12.1.2 保修期外的售后服务 (114)12.2 售后问题评估 (114)12.2.1 问题的确认和软件错误的修正 (114)12.2.2 小的改进和系统变更 (115)12.2.3 小的改进请求所带来的影响分析 (115)12.3 售后服务范围 (115)12.3.1 电话支持服务 (115)12.3.2 邮件支持服务 (116)12.3.3 在线远程支持服务 (116)12.3.4 定期客户巡访服务 (116)12.3.5 现场紧急服务 (117)12.3.6 长期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117)12.3.7 软件系统的升级 (117)12.3.8 长期咨询服务 (117)12.3.9 对重要活动的支持 (117)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

智慧城市综合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综合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综合运管平台的建设将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07
平台建设方案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技术风险
风险识别与评估
管理风险
安全风险
法律风险
技术风险应对
管理风险应对
安全风险应对
法律风险应对
应对策略与措施
01
02
03
04
08
结论与展望
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02
通过智能化决策和高效化管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保障城市安全和应急响应能力
03
智慧城市综合运管平台具备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城市运营中的问题,保障城市安全和应急响应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智慧城市综合运管平台。一些发达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上海、北京、深圳等。
运维流程优化
建立规范的运维流程,明确各项任务的负责人和执行步骤,确保运维工作的有序进行。
智能运维建设方案
网络安全保障
建立严格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措施,确保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
安全保障建设方案
隐私保护
制定合理的隐私保护政策,保护市民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不被泄露和滥用。
01
02
03
智能交通管理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交通信号优化、交通拥堵预测、智能车辆导航等应用,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智能环保监测
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城市空气质量、噪声污染等环境指标,为环保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广州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咨询设计广东君略中标公告

广州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咨询设计广东君略中标公告

广州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咨询设计广东君略中标公告1. 引言本文是关于广州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咨询设计的中标公告。

广东君略公司荣幸地宣布,我们已成功中标该项目,并将全力以赴为广州从化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贡献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项目背景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通过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广州从化区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

3. 项目目标本次咨询设计项目的目标是为广州从化区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 - 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分析; - 构建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网络; - 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开展智慧能源管理,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 - 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4. 咨询设计内容广东君略公司将为广州从化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提供以下咨询设计服务: ### 4.1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我们将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数据,为政府部门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从化区的经济、环境、交通等方面的现状和趋势,我们将帮助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4.2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我们将根据从化区的交通状况和需求,设计智能交通系统。

该系统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交通信号优化、车辆流量监控、智能停车管理等功能,以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4.3 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我们将建立一个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各类数据资源,并提供可视化界面和智能分析工具。

该平台将帮助政府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在线审批等功能,提升政府决策和服务水平。

4.4 智慧能源管理方案我们将制定智慧能源管理方案,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消耗监测与控制等内容。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能源资源,从化区将实现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

4.5 公共服务优化我们将通过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设计并优化公共服务流程。

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方案-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PPT文档共52页

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方案-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PPT文档共52页

版权所有: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应急指挥系统应包括视频监控、警情接报、应急响应、调度管理、实时追踪、预报预警、 信息发布、应急档案库等功能,是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一部分。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已 将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将提高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水平纳入政府 的重要议事日程,很多城市相继规划或已经建成城市应急联动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能提供更准确、更全面、更高质的数据作为应急指挥系统的 重要支撑。一方面有利于在紧急情况下了解实时情况,进行有效的决策指挥;另一方面能极 大程序地降低应急指挥系统的开发成本与运维成本。
有力依据,整体提升政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和智能化决策水
平。
3
构建服务型政
府,提升公共 服
务水平
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搭建,有效整合各项资源,组建 健康、社会保障、教育、生活休闲、城建等专题信息,为政府 和公众提供全面的、个性化及多样化的专题服务,转变政府服 务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有 利于树立政府的服务形象,维护社会的稳定。
版权所有: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准确、更全面、更高质的数据,能作为综合治税应用系统的重要支撑,从根本上解决涉税信 息不畅、涉税源头控管不严、征管不到位的问题,实现税收征管方式由注重征收管理向税源 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集约化管理的转变。
2.3.2.城市生活服务平台
城市生活服务平台是一个政府面向社会管理及市民服务的新模式和新渠道,是承载政府 社会管理与服务机制创新的支撑平台。城市生活服务平台主要是为电脑、智能终端、有线电 视等各种渠道提供案件受理服务、电子地图服务、政务受理服务、信息查询服务及信息推送 服务。市民通过各种渠道访问融合服务平台可以查看政务要闻、查看城市运行状态、进行投 诉举报,查看公示广告、查询和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等、查看社保、公积金信息等,享 受丰富、贴身、安全的服务。

广州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探索:城乡规划的智慧化管理

广州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探索:城乡规划的智慧化管理

广州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探索:城乡规划的智慧化管理王建军;胡海;朱寿佳;杨杰明【摘要】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城市规划管理作为城市建设的前端环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划管理"一张图"平台、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等围绕新技术而形成的规划管理新手段,极大地提高政务效率,也倒逼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管理更加智慧化.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城乡规划智慧化管理历程,从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技术层和数据层5个维度探索城乡规划智慧化应用,构建城乡规划智慧化管理体系,关注智慧化提升城乡规划与管理能力,运用信息系统构建五年空间规划体系、一张图管理和实施评估、多源数据辅助规划决策等城乡规划智慧化方式,为相关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提供支撑.%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rovide support for construction of new smart city. As the front part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mart city. One map planning system,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multi-planning integration and etc,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affairs, and also reverse transmission on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more wisdom in new smart cit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analyse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mar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from five dimensions of decision-making, management, implementing, technology, and data to explor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pplication, and builds up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mart management system. Smart technology 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management ability, one map planning system and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multi-source data supplement decision-making, and supporting for related city on new smart city applications are focused.【期刊名称】《地理信息世界》【年(卷),期】2017(024)004【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新型智慧城市;城乡规划;智慧管理;广州【作者】王建军;胡海;朱寿佳;杨杰明【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东广州 510030;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东广州 51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1 新型智慧城市与城乡规划智慧化2016年,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了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广州智慧城市启动 将建设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

广州智慧城市启动 将建设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

广州智慧城市启动将建设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
佚名
【期刊名称】《信息系统工程》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2010年至2020年,"智慧广州"将以"五个一"示范工程("一页、一卡、一台、一库、一城")带动,着力打造"五个新",即建设一批智慧新设施,推进一批智慧新应用,发展一批智慧新产业,开发一批智慧新技术,创造一个智慧新生活。

智慧广州建设,将围绕破解目前制约广州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新技术、
【总页数】1页(P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8
【相关文献】
1.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浅析 [J], 田伟;林海鹏;
2.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浅析 [J], 田伟;林海鹏
3.电子政务进入“云时代”——宁波市积极推进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 [J], 毛思洁;
4.广州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对策研究——基于伦敦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的借鉴 [J], 李韶驰
5.采用PPP模式推进广西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方法与实践 [J], 周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设背景 (6)
1.1.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趋势 (6)
1.2.新时代下规划管理模式的改变 (6)
2.建设目标 (8)
3.总体框架 (9)
3.1.规划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9)
3.2.规划行业产品体系 (10)
3.3.面向规划业务协同与知识沉淀的产品平台 (11)
3.4.“规划.圆桌.知库”产品平台 (12)
3.4.1.“圆桌•知库”设计理念 (12)
3.4.2.“圆桌•知库”整体架构 (14)
3.5.系统架构的设计特点 (18)
3.5.1.业务全覆盖,实现过程全贯穿的规划协同办公 (18)
3.5.2.图文融一体,打造全新规划信息化办公场景 (19)
3.5.3.上下全方位,地上地下同等重视 (19)
3.5.4.二三维一体,城市规划立体化解读 (20)
3.5.5.一键万能搜,提供全新高效搜索机制 (20)
3.5.6.管控有抓手,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综合监管 (21)
3.5.7.决策有辅助,提供有效科学决策依据 (21)
3.5.8.移动随手办,摆脱时间和空间束缚 (22)
3.5.9.知识可管理,构建完备规划知库 (22)
1
3.5.10.数据可运营,提供可持续服务 (23)
3.6.基于“圆桌知库”模式带来的应用变革 (23)
3.6.1.让业务办理有据可依 (23)
3.6.2.一张图的建设真正融入规划管理全过程 (24)
3.6.3.互联互通的信息为城市管控提供有效抓手 (24)
3.6.4.决策支持信息丰富科学 (25)
3.6.5.城市规划信息以资产的理念持续增值 (25)
4.标准规范 (26)
5.系统建设 (27)
5.1.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27)
5.1.1.基于cad的数据规整工具 (27)
5.1.2.数据更新工具 (28)
5.1.3.数据历史版本管理 (29)
5.2.多规合一知库管理平台 (30)
5.2.1.数据规整监理转换工具 (30)
5.2.2.知库管理系统 (31)
5.2.3.数据导入导出 (31)
5.2.4.知库专题管理 (33)
5.2.5.多规语义协同模型管理 (34)
5.3.规划一张图应用系统 (35)
5.3.1.基础工具条 (35)
1
5.3.2.资源展示 (36)
5.3.3.信息查询 (38)
5.3.4.专题应用 (39)
5.3.5.信息比对 (40)
5.4.规划三维城市设计决策支持系统 (41)
5.4.1.三维城市全景一张图 (41)
5.4.2.城市规划决策专题 (42)
5.4.3.规划方案评审决策支持 (44)
5.5.管线三维虚拟现实系统 (49)
5.5.1.三维浏览 (49)
5.5.2.图层管理 (50)
5.5.3.三维查询 (50)
5.5.4.三维空间分析功能 (52)
5.6.网上报建系统 (56)
5.6.1.网上申报用户管理模块 (56)
5.6.2.企业信息管理模块 (56)
5.6.3.项目管理模块 (57)
5.6.4.项目申报过程管理 (57)
5.6.5.规划审批发布系统 (61)
5.7.业务审批管理系统 (61)
5.7.1.规划项目智能化 (61)
1
5.7.2.规划项目图形台账 (62)
5.7.3.规划实施业务审批 (63)
5.7.4.业务运转监督 (69)
5.7.5.业务查询统计 (70)
5.7.6.会议管理 (72)
5.8.批后管理信息系统 (75)
5.8.1.规划批后跟踪及验收核实管理 (75)
5.8.2.快速录入批后跟踪状态 (75)
5.9.违法建设督查系统 (77)
5.10.诚信体系管理系统 (77)
5.10.1.信用信息审核 (77)
5.10.2.信用信息监管 (78)
5.10.3.信用信息发布 (79)
5.10.4.信用信息查询 (80)
5.10.5.信用信息统计 (80)
5.10.6.信用信息打印 (81)
5.11.数据安全系统 (81)
5.11.1.水印添加 (82)
5.11.2.查看水印 (82)
5.11.3.解密图形 (82)
5.11.4.加密图纸审查插件 (83)
1
5.12.规划廉政风险防控平台 (83)
5.12.1.廉政风险信息展示 (83)
5.12.2.廉政风险教育 (83)
5.12.3.廉政风险信息采集 (84)
5.12.4.廉政风险向导 (84)
5.12.5.廉政风险信息监督检查 (85)
5.12.6.廉政风险分析 (85)
5.13.规划公示平台 (85)
5.13.1.规划公示信息筛选 (86)
5.13.2.规划公示信息查询 (86)
5.13.3.项目自动定位 (87)
5.13.4.展示项目信息 (87)
5.13.5.群众意见填写 (88)
5.14.规划档案管理系统 (88)
5.14.1.可视化图文互检索 (88)
5.14.2.规划档案实体原文图片存储管理与信息检索 (88)
5.14.3.档案数字信息的采集归档 (88)
5.14.4.实体档案信息实现多种检索方式 (89)
5.14.5.档案可实现部分或全部复制、打印 (89)
5.14.6.电子档案实现分组管理 (89)
5.14.7.档案数据库建设 (89)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