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的统计结果表明,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0% 以上均来自工业污染源,因此,控制工业排放源是削减烟 尘、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首选方案。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 量中,45%来源于电力行业,9%来源于冶炼行业,7%来 源于水泥行业, 5% 来源于化工行业,控制这几个行业 (特别是电力),就相当于控制了65%的工业二氧化硫。 在工业烟尘排放量中,31%来源于电力行业,是削减排放 总量的重点。在工业粉尘排放量中,78%来源于水泥行业, 8%来源于冶炼行业,这两个行业是削减的重点。 ——摘自《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环境管理》
4.级别划分
评价工作级别(一、二、三级)
【例1】某拟建厂位于丘陵地带,新增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是一组燃煤锅炉。日耗煤 720t(约80~90MW机组),煤炭含硫量为0.8%,试确定其评价等级。
解:(1)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每小时燃煤量:720t/24h=30t/h 每小时燃硫量:30t/h×0.008=0.24t/h 每小时SO2排放量:因为32:64=1:2,所以 Q=0.24t/h×2=0. 48t/h (2)计算判别参数 GB3095中SO2的1小时评价质量浓度限值(二级标准)为0.5mg/m3,则 Pi=(Q/C0)×109=(0.48/0.5) ×109=9.6×108 Pi≥2.5×108,因为其复杂地形,故应按二级评价。
2.监测方法: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标准方法进行。
3.监测布点
在评价区内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的原则布点。 监测点设置数量:一级评价,不应少于10个;二级评价不应少于6个;三级
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布置1~3个
点进行监测。
监测点位布设方法:
网格布点法:适用于待监测的污染源分布非常分散(面源为主)的情 况。 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适用于孤立源及其所在地区风向多变的情况。 扇形布点法:适用于评价区域内风向变化不大的情况。 配对布点法:适用于线源。 功能分区布点法:适用于了解污染物对不同功能区的影响。 应在关心点、敏感点以及下风向距离最近的村庄布置取样点。往往还 需要在上风向(即最小风向)适当位置设置对照点。
3.考虑到界外区域对评价区的影响,对于地形、地理特征 和排放高度、排放量较大的点源的调查,还应扩大到界外 区域,各方位的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 0.5 倍。
4.如果界外区域包含有环境保护敏感区,则应将评价区扩 大到界外区域。如果评价区包含有荒山、沙漠等非环境保 护敏感区,则可适当缩小评价区的范围。
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的主要内容大体 上可按“三三制”来理解 和记忆。即:准备、正式 工作和编制报告书三个阶 段;正式工作依次包含调 查、预测和评价二大部分; 调查主要包括污染源、气 象条件和环境质量现状三 个方面。
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判别方法; 2.熟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
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1.评价工作的分级
评价工作的分级要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 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2.等标排放量的确定
Pi-------第i类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m3/h;
Qi------第i类污染物的单位时间排放量,t/h;
7)有毒微量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噁英) 人为排放源有:垃圾焚烧、焦炭生产、烧煤等 8)重金属(如:铅、镉) 人为排放源有: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金属加工、垃圾焚烧、燃烧石油和煤、 电池厂、水泥厂和化肥厂等 9)有毒化学品(如:氯气、氨气、氟化物) 人为排放源有:化工厂、金属加工厂、化肥厂等
第七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第三节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四节 大气污染源调查
第五节 污染气象调查
第六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第七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概述
一、大气环境污染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及工作程序
一、大气环境污染
概念:所谓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 和存留时间超过了大气环境所允许的范围。即超过了空气 的稀释、扩散的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给人类和生态环 境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
第三节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布点原则、方法及监测制度; 2.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
一、大气环境现有监测资料分析
例行监测资料的价值在于能从长期和宏观的角度,反映出评价地区大 气质量的总体水平和变化规律。
收集评价区及界外区域已设有常规大气监测点,应尽可能收集和充分 利用这些点的例行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各点各季的主要污染物的浓度 值、超标值、变化趋势等。
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通过调查、预测等手段。分析、判断建设项目 在建设施工期和建成后生产期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 的程度和范围,为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污染源设置、制定大气污染防 治措施以及其他有关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或指导性意见。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将三类区并入二类区; ——增设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 μm)浓度限值和臭氧8 小时平均 浓度限值; ——调整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 μm)、二氧化氮、铅和苯并[a]芘 等的浓度限值; ——调整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修改单》(环发2000〕 1 号)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 废止。
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的综合指数有多种形式,如美国、英国和我国地台 湾地区采用大的PSI指数(Pollutant Standard Index),我国大陆和香港采 用地空气污染指数API(Air Pollution Index)等,主要用于城市控制质量 周报、日报和预报。 我国的大气污染指数是借鉴了美国的污染物标准指数而提出的。根据 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大气污染指数地污染物 有SO2、NO2、PM10、CO和O3,其中SO2、NO2、PM10三项以日均值计, CO和O3两项以1小时均值计。 大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大气质量类别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项目:(筛选出的污染因子作为监测因子) 在污染源调查中,应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对 污染因子(即待评价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筛选。首先应选择该项目等 标排放量Pi 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还应考虑在评价区 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污染源调查中的污染因子数一般不宜多于 5个。对某些排放大气污染物数目较多的企业,如钢铁企业,其污染 因子数可适当增加。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范围
1.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根据项目的级别确 定,此外还应考虑评价区内和评价区边界外有关区域 (以下简称 界外区域)的地形、地理特征及该区域内是否包括大中城区、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保护敏感区。 一般可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的方形或 矩形。如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或南北向为主轴。 2.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 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10~14km、4~6km。平原取上限, 复杂地形取下限,对于少数等标排放量较大的一、二级项目, 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
Ii
C
C C
i i, j i , j 1
3.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1、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1)与排放量的关系 (2)与污染源距离的关系
(3)与排放高度的关系
2、大气的自净过程
(1) 稀释作用 (2) 沉降和其他作用
3、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
如二氧化硫可转变为硫酸烟雾,氮氧化物及有机物质在阳光照射下, 可变为臭氧、醛类、过乙酰硝酸酯等。 、
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及工作程序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
大气污染类型划分:
大气污染类型主要 取决于所用能源的性质 和污染物的化学反应特 性,但气象条件也起着 重要的作用(如阳光、 风、湿度、温度等)。 从大气污染的历史来看, 可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 分类。
大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染
2.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进入大气环境中引起污染的物质。
大气的污染具有量微和易变的特点。空气的总量是很大的,但其中 污染物质的含量甚微,常用mg/m3来表示,大气中污染物质的量随着 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4.监测制度 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两期(夏季、冬季);二级评价项目可取 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 一期监测。 每期监测时间,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的7天有 效数据,每天不少于6次(北京时间02、07、10、14、16、19时, 其中10 、16时两次可按季节不同作适当调整)。对二、三级评 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 5天,每天至少4 次(北京时间02 、07、 14、19时,少数监测点02时实施确有困难者可酌情取消)。
常见12种大气污染物的人为排放源
1)二氧化硫 SO2: 人为排放源有: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生活取 暖、柴油发动机、金属冶炼厂、造纸厂等 2)悬浮颗粒物 TSP(如:粉尘、烟雾、PM10) 人为排放源有: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生活取 暖、各种工厂、柴油发动机、建筑、采矿、露天采矿、水泥厂等 3)氮氧化物 NOx 人为排放源有: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使用汽 油的汽车等 4)一氧化碳 CO 人为排放源有:使用汽油和柴油的汽车、燃料燃烧等 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碳氢化合物、甲醛) 人为排放源有:汽油发动机废气、加油站泄漏气体、油漆涂料厂、家庭装修等 6)光化学氧化物 (如:臭氧 O3) 人为排放源有:氮氧化物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 的二次污染物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
1.单项指数法 单项指数法,是目前国内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采用的主 要方法。评价指数:
Ii=Ci/C0i
Ci―污染物i的质量浓度值(实测或经统计处理),mg/m3; C0i―选定的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mg/m3。
2.综合指数法
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其优点是将环境空气 中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为单一数值来表征空气质量 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其结果避开了繁琐的专业术语, 简明直观,使用方便,更适用于分级表示环境空气质量, 且更易于被非专业人士理解与接受。其主要缺点是在综合 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丢失一部分信息。
10)难闻气味 人为排放源有: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化工厂、石油精炼厂、食品加工厂、油 漆制造、塑料生产、制砖等
11)放射性物质 人为排放源有:核反应堆、核废料储藏库 12)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 人为排放源有: 二氧化碳:燃料燃烧、尤其是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发电厂 甲烷:采煤、气体泄漏、垃圾填埋场 氯氟烃:制冷设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时气体泄漏
Qi 9 Pi 10 c0i
C0i-----第i类污染物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
3.项目周围地形特征划分
项目周围地表特征可分为平原和复杂地形两类。复杂地形系指: 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等。
选择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指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后的排放 量,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前的排放按非正常工况处理,只作事 故排放情况的空气质量预测,不影响其他的工作量。 对于GB3095中有些污染物没有一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则按 日平均浓度计算. 对于评价工作级别的调整,除了导则中规定的内容外,还 应根据评价区域所在地的城市 总体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及环境功能区划而定。 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而又没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的特殊污染物,其评价工作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