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职生群体特点
中职学生的特点范文
![中职学生的特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1eb4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2.png)
中职学生的特点范文中职学生是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中职学生年龄较小。
一般来说,中职学生的年龄在15岁到19岁之间,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中职学生更年轻。
这意味着他们的思想较为单纯,对社会的认知和经验相对较少,对未来的规划和选择有较多的迷茫和困惑。
其次,中职学生对实践性学习更感兴趣。
中职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因此中职学生更注重实践性学习。
相对于纸上谈兵的理论学习,中职学生更愿意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学习技能,他们对实际应用更感兴趣,更有学习动力。
再次,中职学生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
中职学生对就业和职场的关注度较高,因此他们更注重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更偏向于学术研究,中职学生更关注适应社会职场所需的实际能力,他们更愿意学习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中职学生的学习氛围较为浓厚。
中职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学生们经常进行实验、实训和实践实习等活动,学习氛围自然较为浓厚。
他们在学校内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共同学习,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最后,中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
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中职学生更注重就业,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一个明确的职业方向。
中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以适应和保障自己未来的就业发展,所以他们常常面临着就业压力的挑战。
总的来说,中职学生具有年龄较小、对实践性学习感兴趣、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学习氛围浓厚以及面临就业压力大等特点。
为了更好的发展和适应未来的就业需求,中职学生们需要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与时俱进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中职学生的现状和特点
![中职学生的现状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55fbad0029bd64783e2c93.png)
中职学生的现状和特点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广泛,多为没有考上高中的落榜生。
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社会经历等都比普通中学的学生复杂得多,且年龄多处于15~18周岁之间,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是非观念淡薄,思想不成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认为上中职前途渺茫而不思进取。
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中职生表现出“三差”:学习能力差、品德意志差、行为养成差。
(1)学习能力差。
学习的目的性不强,缺乏动力,课堂表现不佳,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在学校混个文凭;
(2)品德意志差。
缺乏理想信念,认为读中职没有前途,思想散漫,对什么都无所谓;
(3)行为养成差。
效果以自我为中心,行为表现为:(1)随意性,组织纪律性差,缺乏规范性、自觉性,法纪意识淡薄;(2)冲动性,遇事缺乏冷静思考,不问是非,感情易冲动,讲
哥们义气,做事不顾后果,往往靠打架来解决问题;(3)
波动性,行为时好时坏,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4)难抑
性,明知做法不对,却不能控制情绪,难以抑制自己的不
良举动。
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55b41e5f0e7cd18425364b.png)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成绩方面他们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个性等方面,具体表现是教学中学生根本不听课或者听不懂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困难重重;班级管理中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很大,学生经常出现各种违纪现象甚至违法。
中职学生普遍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害怕学习,成绩不稳定。
中专学生在中考竞争中失利,学习上的多次失败使得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遇到比较喜欢的科目或对任课老师有好感,成绩会好些;多数科目分数很低。
看到成绩,在短时间的懊悔后就抛之脑后,相当一部分甚至对分数没有感觉。
2.做事缺乏耐心,自信心差。
中专学生自信心差,不敢大胆地做事,总认为自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一件事情即使做了,也不能坚持下去,一有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无法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严重的甚至自暴自弃。
3.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
由于思考能力不强,无法从全局来看待事情,中专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不顾及集体利益。
在接受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时会故意和师长对着干。
4.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
高兴时做什么都好,不高兴时什么都不想做,哪怕知道应该做的也不做,情绪起伏大,而对自己要求又不高,经常不看场合,不考虑个人形象任意而为,违反校纪班规的事情时有发生。
5.心灵空虚,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
因为缺乏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又没有生活负担,吃穿不愁,中专学生普遍感觉生活无聊,于是通过上网、抽烟、早恋等方式来消磨时间,填充空虚的心灵,个别的因此而酿成大错。
6.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合作精神不够。
中专学生总体上缺乏合作精神,有时表面平安相处,但是没有坚固的基础,一天之内就可以从好友变为“敌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交往,有意无意地封闭自己,走不出个人狭小的圈子。
产生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1.生理影响。
(完整)中职学生学情分析
![(完整)中职学生学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4720d0aaea998fcd220e88.png)
中职学生学情分析一、中职学生基本情况所谓中职生,指的是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中考成绩不理想,无法升入普通高中,不得已进入最后的学习基地——中等职业学校。
他们一有时间就玩手机,普遍厌学,自制力较差,规矩意识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少都是屡教不改的问题生。
在看到中职学生缺点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中考成绩差,并不代表智力差,在其他方面可以表现得相当聪明;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强;追求品质优良的形象和生活;不肯服输,追求出人头地,不相信永远比同龄人差。
二、中职学生学情分析为了更好地设计与实施中职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加了解中职学生的学情,笔者搜集许多关于中职学生学情分析的文献,决定采用无结构访谈来了解中职学生的学情,笔者拟定了访谈问题,选取一名中职教师和两名中职学生进行访谈(具体访谈情况见附录)。
三、访谈得出的结论(一)中职学生学情通过访谈,可以发现中职学生入学后,脱离了义务教育阶段那种严格的管理体制,各种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具体到班风学风层面,问题如下:1。
中职学生的自制力差,纪律松散、敏感、冲动、思维活跃.少数同学心中无纪律意识,对纪律的约束置若罔闻,完全没把校纪班规当回事,不请假,也不去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行为频现。
还有一部分同学虽然知道哪些做法不对,可是管不住自己,偶尔也会违纪。
2。
学习目标模糊,厌学情绪严重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年龄偏小,一般为 15~17 岁,没有任何社会阅历,对于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现在所学内容与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何关系,完全不得要领。
他们不知道自己要来学什么,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遇到学习上的问题不是克服而是逃避,成绩不好也无所谓.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升学压力,他们更不愿学习,上课说话、睡觉、吃东西、玩手机、看课外书等现象已成常态。
3. 有不少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
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小环境优越,不肯吃苦、害怕困难、心理脆弱、进取心不足;不喜欢理论学习,缺乏钻研精神,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自信心;易受外界诱惑,热衷于玩游戏、追星等影响学习的活动,甚至根本无心于学习,得过且过。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5bb47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5.png)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中职生群体是指高职学生,他们是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群体,相比普通高中生,他们更迫切地需要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中职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有着鲜明的特点,需要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本文将紧贴中职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探索适合的班级管理方法。
一、中职生心理特点1. 就业压力大。
中职生因为追求实用技能和就业的需求,对就业问题非常关注。
他们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就业意识。
这种就业压力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学习动机强烈。
中职生群体对学习的动机往往比普通高中生更强烈。
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使命感,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
3. 对实践需求强烈。
中职生群体对实践需求较高,他们更偏重于实际应用和实操能力。
他们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技能。
4. 自我价值感较弱。
中职生对自己的价值感较弱,常常产生自卑和自我怀疑的情绪。
他们缺乏自信,需要关注和引导。
5. 需要获得认同感。
中职生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关注,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和社会的认可。
这种认同感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班级管理方法1. 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
针对中职生群体的特点,班级管理应从学习方面出发,帮助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通过设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2. 创设丰富的实践环境。
中职生对实践的需求较高,班级管理应创设丰富的实践环境。
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开展实操训练,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3. 注重个性特点的发展。
中职生个性特点各异,班级管理应注重个性特点的发展。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职生需要获得认同感,班级管理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中职生班情分析范文
![中职生班情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0e66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1.png)
中职生班情分析范文咱这个中职班啊,就像一个充满活力又有点小复杂的小世界。
一、学生构成与特点。
1. 生源背景多样。
咱班的同学那是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初中就读学校啥样的都有。
有从大城市来的,也有小县城、农村来的。
这就导致了大家在见识啊、习惯上有不少差别。
比如说,城里来的同学可能对一些电子产品、潮流文化更熟悉,而农村来的同学可能在生活自理和吃苦耐劳方面更胜一筹。
2. 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说到学习基础,这差距可真是“山路十八弯”。
有些同学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把基础打得比较牢,特别是在数学和英语方面,他们能轻松跟上中职的课程,甚至还觉得有点“小儿科”。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那真是看到书本就头疼。
他们在初中可能就没怎么好好学,像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对他们来说就像外星符号一样。
不过呢,这部分同学在实操课程上有时候会展现出意想不到的天赋,动手能力那叫一个强。
3. 性格特点鲜明。
同学们的性格也是五花八门。
有那种特别外向的,就像班级里的小太阳,整天嘻嘻哈哈,跟谁都能打成一片。
上课积极发言,下课拉着大家一起玩,什么活动都想凑个热闹。
还有比较内向的同学,像个小闷葫芦似的。
平时话不多,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但是内心其实很细腻,在一些小组作业中能默默地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得特别出色。
当然也少不了调皮捣蛋的“小机灵鬼”,时不时地在课堂上搞点小动作,逗大家笑或者惹老师生气。
二、班级氛围。
1. 积极向上的一面。
总体来说,咱班还是充满正能量的。
在学校组织的一些技能比赛或者文体活动中,大部分同学都特别踊跃。
像上次的校园技能大赛,好多同学主动报名,在课余时间拼命练习,就为了能在赛场上为班级争光。
而且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的风气也很浓。
谁要是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遇到困难了,大家都会伸出援手。
有个同学上次腿受伤了,那几天同学们轮流帮他打饭、扶他上下楼梯,真的特别暖心。
2. 存在的小问题。
不过嘛,也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小音符。
有时候同学之间会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比如争个篮球场地啦,或者是在宿舍里因为生活习惯不同产生摩擦。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https://img.taocdn.com/s3/m/85ce67d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f.png)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第一篇: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于职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在工作上存在了很大的难度;又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
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
并且,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因此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
另外,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因此表现在心理品质上即为严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学习惰性强,无法正确对自己做出评价,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
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
另外,中职生源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
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
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一.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是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
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时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目标不很清楚,再加上初中毕业的提前竞争,他们考重点高中无望,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又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认为上职业中专没有出息,从而进入职中又显得无奈;因此,进入职校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d4bc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a.png)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逐渐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中职学生,他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学校教育者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
本文将从中职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出发,探索适应性的班级管理方法。
一、中职生群体的心理特点1. 追求实用性中职生通常更加注重实用性,他们更倾向于学习实用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他们对于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求更高。
2. 对未来职业的期待中职生选择中职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将来顺利就业。
他们关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并对所学专业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期待。
3. 对待学习态度中职生通常更倾向于实践性学习,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可能相对较低。
他们更适合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社会关系的认同感中职生正在经历青春期,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有着较为迷茫的认知。
他们更加注重社会关系和团体荣誉感,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需求。
二、适应性的班级管理方法1. 贴近实际需求针对中职生的实用性需求,教师要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项目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 帮助规划未来中职生对未来职业的期待较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就业指导、实习机会等方式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
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3. 强化实践性学习中职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技能比赛等实践性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关注社群心理需求中职生对社会关系和团体荣誉感有着较为复杂的心理需求,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
通过班级团队建设、集体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针对中职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班级管理方法,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8e5c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7.png)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级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紧贴中职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探索符合中职生发展需求的班级管理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学生的必由之路。
本文将从中职生心理特点出发,探索适合中职生的班级管理方法,旨在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1.自尊心强烈中职生通常在面对技术学习和实践时,因其实践性教育的特点,他们往往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的专长,因此自尊心往往比较强烈。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注重尊重和关心每个学生,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专长的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对实践性教育需求强烈中职生对实践性学习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他们渴望通过实践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的设计和开展,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成长。
3. 对关注和理解的渴望对于中职生来说,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渴望得到关注和理解,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能够被重视。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保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4. 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中职生因为年龄和经验的原因,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冲动和冲突。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绪,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会理性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班级管理方法探索1. 营造尊重与信任的氛围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营造尊重与信任的氛围,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自主权。
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
3. 提供情感支持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讨论、小组合作、作业自主完成等方式,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中职生群体特点范文
![中职生群体特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72314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7.png)
中职生群体特点范文中等职业学校是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群体。
与普通高中或大学的学生相比,中职生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职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实际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
中职生经过几年的职业教育培养,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职业技能,具备较高的实际工作能力。
他们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其次,中职生具备良好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中职生通常在入学时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并通过实习和职业指导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职业的信息。
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
第三,中职生具备较高的实习经验。
中职学校通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实习经验使中职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职业工作的真实情况,了解职业的要求和挑战。
他们通过实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此外,中职生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应变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同时,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也经常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灵活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来解决。
中职生一般有较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
总而言之,中职生群体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职业定位和规划能力、实习经验以及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们是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和能力的专业人士,所以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会有更多机会和挑战。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https://img.taocdn.com/s3/m/e83165d626fff705cc170a1f.png)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初中或之前由于各种原因就表现出较多的不良行为习惯,他们学历低,基础知识不牢固,阅历浅,又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思想活跃又极易变化,同时又将面临就业直接走入社会的阶段。
因此,他们的行为习惯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本人的健康成长、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生活工作事业的顺利发展.在我国中职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中职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生行为习惯现状1、学习习惯:普遍存在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现象,具体表现在如下不良行为习惯:不提前预习,不课后复习总结消化;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专心听课,对课堂不感兴趣;不懂不问,也不积极回答问题,不动笔做笔记,不按时做练习和作业,不积极参加实习训练。
2、礼貌习惯:使用礼貌用语少,有点没大没小,不尊重长辈和他人;乱翻他人东西,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等3、安全习惯:安全意识较淡薄,不遵守交通规则,不遵守公共秩序,在校园里和公路上急追猛跑,骑车、走路没有右行礼让,做危险动作,走路、骑车时使用手机、听音乐等。
4、卫生习惯:有不勤洗手,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边走边吃,不自觉打扫宿舍、教室等公共卫生,个人物品不整理随放随仍等。
二、中职生不良习惯原因分析造成中职生普通存在较多不良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起点,由于有些家长自身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或对孩子缺少科学规范化的教育,要么一味溺爱孩子,要么就工作忙应酬忙等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对不良习惯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或迁就孩子等,这些直接影响了孩子,让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慢慢变成不爱学习,不讲礼貌,不讲卫生,不注重安全等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其次是学校教育。
有些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和书本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实际行为约束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不重视,或忽略学生身心发展,没有因材施教,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症结不深入了解和纠正。
再就是学生本身的原因。
他们个人意志薄弱,明辨能力、自我控制和调适能力欠缺,比如看到他人放纵自己过得很自在的样子就心理不平衡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起睡懒觉,一起不学习,一起不搞卫生等。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324c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e.png)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一、中职生群体的心理特点1. 生理发展特点: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性成熟逐渐完成。
他们的身体和生理变化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中职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价值。
他们对自己的外貌、能力和社会地位有着强烈的关注和追求。
3.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中职生开始意识到知识和技能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的重要性。
他们对学习的动机和态度有了一定的改变,开始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实践。
4. 社交需求和人际关系:中职生对于同伴关系和同学关系的需求增加。
他们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和尊重,希望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积极的社交网络。
5. 自我认同和价值观:中职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1. 激发学习动机:针对中职生对学习的动机和态度的变化,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法来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动机。
班级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开展学习竞赛、举办学科研究论坛等活动来提高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提供个体化的指导:针对中职生个体化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个别辅导、个体化的培训计划等方式提供个体化的指导。
帮助中职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中职生社交需求增加,班级管理者应该积极引导和培养中职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组织团队活动、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中职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培养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4. 引导职业规划和自我认同:中职生需要逐渐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开展职业指导活动等方式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规划。
班级管理者还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丰富中职生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6bf5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e.png)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1. 引言1.1 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心理上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和倾向。
中职生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情感易波动,性格易受外界影响。
中职生普遍具有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烈的特点,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和支持。
中职生对自身职业发展和未来学习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焦虑和压力。
中职生的学习动机较低,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情感波动大、自尊心脆弱、学习动机低、未来焦虑等特点。
了解和认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对于制定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2 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班级管理在中职学生群体中显得尤为重要。
班级作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重要载体,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班级管理也是培养学生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当下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环境下,更加凸显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良好的班级管理也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加强班级管理、深入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不断探索和优化班级管理方法,更好地满足中职生群体的需求和发展,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 正文2.1 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有效的班级管理至关重要。
中职生群体在心理特点上与其他群体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
中职生通常年龄较小,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情绪波动大,个性较为倔强,对权威性不服从,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他们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也有明显特点,有些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对求知欲不强,需要老师引导和激发;而有些学生则过于任性,不善于管理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7a84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9.png)
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是指中职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特征表现,对于班级管理来说,了解和掌握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紧贴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
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身心发育不平衡。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但心理上的成熟和发展相对滞后。
第二,情绪易波动。
中职生往往因为成长阶段的特点,面临着各种挫折和困惑,对自己和他人要求都较高,情绪容易波动。
自我意识强烈。
中职生开始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有更高的要求,更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形象。
第四,叛逆和独立意识增强。
中职生对权威的认同度下降,开始探索自我独立,表现为对老师和学校规定的反叛和质疑。
第五,集体观念薄弱。
中职生对班级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相对较低,个体主义倾向明显。
针对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班级管理。
加强心理辅导。
针对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或机构,给予学生心理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情绪问题。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和教师要注重培育班级文化,营造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关注个体需求。
班主任和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和问题,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第四,授予适当的自主权。
在班级管理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能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了解和掌握中职生群体心理特点对班级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心理辅导、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关注个体需求和授予适当的自主权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中职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和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中职学校学生
![中职学校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97399d170740be1e650e9a4b.png)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 (一)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是这一群体普 • (二).特殊群体的组合,容易形成“小帮派”现象。遍存 在的心理特点 • (三).自我意识不够健全 • (四).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中职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
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令人担忧:上课睡觉;上 课窃窃私语;玩手机;看电子图书或课外书;作业不认真 ,相互抄袭,或根本不做;热衷于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 ;文化基础差,听不懂,不愿意听;专业课不愿意学;实 验、实训课不愿意上,不愿做;抽烟、酗酒、赌博、斗殴 等;个别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发展到偷盗。诸此 种种,举不胜举。
谢谢观赏
20143702008 蔡俊丽
中职学校学生
:蔡பைடு நூலகம்丽
生
学
特
分析
点
学生群体特点分析:
•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 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 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 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于职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 在工作上存在了很大的难度;又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 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 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 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 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 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
行之有效的管理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2,基础课注入思想道德教育,专业课注入职业道德 3,从学生的对面走到学生的中间 4,校内外结合,报喜为主,报忧适度
• 总结:
在教育的世界里,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 风景,有的人善于理论分析,有的人擅长动手操作;有的 人适合做学术研究,有的人喜欢和机器打交道……因此, 只有适合学生智力结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的教育才是 真正的好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动分流,是教育 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职业教 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更强调直接性和实践性。两 者都是为了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并培养学 生的发展能力。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 的教育,两者同等重要,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要重视中 职学生的成长,才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 供长足的动力。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a9a3f1a1c7aa00b42acb10.png)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于职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在工作上存在了很大的难度;又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
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
并且,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因此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
另外,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因此表现在心理品质上即为严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学习惰性强,无法正确对自己做出评价,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高。
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
另外,中职生源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
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
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步。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一.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是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
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时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目标不很清楚,再加上初中毕业的提前竞争,他们考重点高中无望,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又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认为上职业中专没有出息,从而进入职中又显得无奈;因此,进入职校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
二.特殊群体的组合,容易形成“小帮派”现象。
中职学校生源特点
![中职学校生源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743d0214791711cc79177f.png)
中职学校生源九大特点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来说不如普高生源。
来中职上学的学生成绩偏差,充满失败心理,问题较多,但也有一些普高生源所不能及的长处。
具体分析,有以下特点:一、考试分数较低,学习成绩较差。
基于目前的社会观念、家长心理,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首先选择普高,甚至花钱也要想方设法上普高。
总认为上普高是“正途”,有前途。
只有在成绩不好时,自认为“考大学”无望时,才无可奈何地选择了中职学校。
而个别中职学校为了招到充足的生源,不惜降低门槛,要求分数较低,甚至不要求分数。
这样导致中职学校生源整体来说学习成绩较差。
二、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差。
中职学校生源普遍学习成绩较差。
与此相伴的往往是学习态度不认真、形成不良习惯、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再加上基础较差,导致学习能力较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
三、具有失败心理,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很多中职学生是迫不得已才到中职上学的。
他们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心灵受到了有生以来最强烈的震撼(蒋乃平语)。
以前的每次失败,无论是老师批评也好,还是考试成绩不好也好,过后,老师还是原来的老师,同学还是原来的同学。
而中考后的录取,却意味着将进入不同的学校学习。
看着同学们纷纷走进了重点高中的大门,而自己却只能上大家不怎么看好的中职。
失败情绪充斥了全身,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
有啥办法,“混”吧。
甚至有个别家长,让孩子上中职只是因为孩子太小没法干活,让孩子到中职,只图有人看着,孩子“长长个”而已。
四、问题相对较多,教育管理难度较大与较差的学习成绩相伴随的,是中职生源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利于教育管理。
主要有:1、个别学生曾有打架的历史,不怕打架,甚至喜欢找事打架,总想“震震”别人,树立自己的“山头”。
还有的把在初中的一些仇怨带到了中职学校,造成了不安定因素。
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联系密切,很有可能把这些人请到中职学校帮忙打架。
2、个别学生与异性朋友交往过密(有的也可称为“早恋”),甚至极个别的触犯了性的禁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生群体特点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
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他们的心理、性格、知识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有必要深入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教好课、育好人。
概括起来现代的中职生有如下特点:
1、善于交往、渴望独立、勇于表现自我。
善于交往是中职生的一个明显特点。
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都能感到,中职生很喜欢跟人打交道,而且很善于跟人打交道。
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生更擅长“察言观色”,更能够善解人意。
即一方面,他们乐于进行人际交往,交往频率高,交往能力强;另一方面,交往的对象更加广泛,不仅仅是教师、父母、同龄人。
2、兴趣广泛,认知模式职业化,职业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职业教育重技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把中职生从升学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其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职业教育是一种定向明确的教育,系统的专业学习为中职生思维品质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打上了专业的烙印,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时多了一些专业的新视角,与职业相关的心理品质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
3、社会化倾向有着特殊的发展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中职生表现出比同龄学生更明显的社会化倾向,表现为戴首饰,穿奇装异服,竭力地标新立异,寻找一种领导和追逐潮流,做社会“新新人类”的感觉。
4、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欠佳,有厌学心理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因此而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形象。
越不努力成绩越差,成绩越差越想放弃。
对于这个事实,并不是我们中职教师造成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不成功的部分转移到了职业学校。
5、严重的自卑感与强烈的自尊心交织。
在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偏见的形势下,一些中职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比较,未来似乎比较渺茫,因此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这种自卑心理与强烈的自尊心交融在一起,使他们变成了内心冲突的个体,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无所适从,怪异,有时甚至用过激的行为方式去掩饰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比如通过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现象,显示自己的勇敢,渐渐就形成了反社会人格倾向。
这些其实都是自尊心不健康发展的表现。
6、情感的丰富与心态的浮躁并存。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原本就丰富而敏感,加之职业教育学习环境相对宽松,为中职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使其人际沟通能力得到发展,为中职生相互之间的心理影响提供了“群体动力环境”。
因此常出现我们成年人难以理解的“热”,一些中职生在追求新潮中宁可失去自我也乐此不疲,表现出浮躁的心态;并且一些学生还形成了非正式的小团体,形成自己的游戏规则,甚至置学校的纪律规范于不顾。
7 、开放性格与内隐心理冲突。
时代与文化的开放性使中职生在
性格上表现出开放性,使他们愿意也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互相传递休息,但这更多的是在同伴群体中。
中职生尽管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导,但总觉得应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家长和教书是不可理解或不关心的,所以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话天然告诉家长和老师。
但是,在心理咨询,很多学生却真诚地告诉心理咨询人员很多平时不会提及甚至羞于启齿是问题。
这说明,他们的内心是想寻觅心理支持的,他们需要真诚的理解、关爱、呵护和帮助。
8 、青春期的迷茫导致异性交往偏差。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身心发展上的第二、第三性征相继出现。
男女生的性别觉色意识进一步志强,有了解异性的好奇与冲动。
再加上文化媒体的“催化剂”作用以及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现在的中职生在异性交往上存在一种明显倾向:他们再也不会因为谁有异性朋友而大惊小怪,很多中职生觉得有异性朋友很正常很自豪,没有异性朋友会被人笑话,认为学校和家长不该过多干涉他们异性交往。
此外,中职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接受信息多,思想活跃,但是非标准不清晰;成就动机强,渴望成才,但学习目的不明确;向往美好未来,盼望幸福生活,但艰苦奋斗精神差;自主自立意识强,但遵守纪律、关心他人与集体的观念比较弱;喜欢求新求美求乐,但也有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倾向。
从发展性的视角来看,中职生区别于普通高中生的一大特点在于:三年后他们中的多数人要踏入现实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这一特定的发展目标从中职生踏入中等职业学校时就已经明确了,即使他们
中的有些人会升学,也只是在本行业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而人们学习的指向也不是学术上高深,而是专业技术上的娴熟。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在这个“特定目标”的导引下,中职生在读职业学校的三年中需要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从学生变为“职业人”。
因此中职校的教师应引领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班主任要切实把握时代脉搏,树立科学的中职校学生发展观。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我们的职业教育不应进行机械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而要能够理解、尊重、爱护、激励学生。
作为中职校的教师,要善于做人生理想和现代思想的播种者,不但要在非常时期或特殊时刻“救火”、“灭火”,更要敢于并且善于“点火”,点燃中职生的人生之火,点燃中职生事业发展之火,点燃中职生的诚信做人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