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信息技术》教案 项目3 电子表格处理

项目三电子表格处理【知识讲解】根据任务导入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知识,学生聆听、记录-使用公式和函数1.公式和函数2.数制的转换(1)文本运算符(2)比较运算符(3)算术运算符(4)引用运算符3.单元格引用11)相同或不同工作簿、工作表间的引用(2)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①相对引用②绝对引用③混合引用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1)排序(2)筛选(3)分类汇总【案例实施】教师结合微课,示范函数和公式使用方法,学生练习一、使用函数计算职称工资、应发工资和个人所得税步骤1打开工作簿步骤2计算职称工资步骤3计算所有职工的职称工资步骤4计算应发工资步骤5计算所有职工的应发工资步骤6计算个人所得税二、使用公式计算个人社保、应纳税所得额和实发工资(教师结合”计算并排序工资数据”的微课,演示函数和公式的方法,学生练习)任务四:精益求精一查看、保护并打印薪资管理表(学时:2课时)【任务导入】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任务工单,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组讨论:问题1:在Excel2019中,拆分窗口和冻结窗格分别有什么作用?两者有什么不同?问题2:在Excel2019中,如何对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保护?问题3:在Excel2019中,如何将一个工作表的所有列打印到一页纸上?结合讨论结果,完成以下任务:使用EXCel2019对薪资管理表进行拆分窗口、冻结窗格、数据保护、打印等操作。
按实际操作过程,将操作内容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记录在任务实施过程记录表中。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本组的成果,并完成评价:请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任务实施的成果,并配合指导老师完成任务评价表。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聆听、记录-查看表格二、保护表格三、打印表格(1)打印活动工作表(2)打印整个工作簿(3)打印选定区域(4)忽略打印区域【案例实施】教师结合”拆分窗口、冻结窗格”的微课,演示设置窗口的方法,学生练习一、拆分窗口、冻结窗格步骤1单击"拆分"按钮步骤2拆分窗口效果步骤3取消窗口的拆分状态步骤4选择"冻结拆分窗格”选项步骤5冻结拆分窗格效果二、隐藏和显示单元格内容教师结合”隐藏和显示单元格内容”的微课,加强学生兴趣,辅助学生理解步骤1选中要隐藏内容的单元格区域步骤2输入3个半角分号步骤3单元格内容被隐藏三、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教师结合“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微课,示范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步骤,学生练习1.保护工作簿步骤I选择"用密码进行加密"选项步骤2输入保护密码。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创建表格与数值计算活动1-2教案

教案检查签名:活动1 创建表格与数据计算(用公式数据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2、掌握公式的输入和编辑;3、利用公式对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中的数据进行运算操作;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对Excel软件的各个功能讲解和现场演示,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并通过随堂练习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操作的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体验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统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公式的创建与复制。
教学难点:公式的正确输入和编辑。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 Excel软件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一、激情导入:师:前面我们在EXCEL里制作了一张“零花钱使用表”,今天大家来统计一下一个星期的总花费是多少?时间是30秒。
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尝试)师:有没有学生完成?说一说你的方法师:在Excel中有没有又快又简单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利用公式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二、自主探究:Excel中的数据计算方法之一:公式计算什么是公式?(对工作表数据进行运算的式子)1.认识运算符号:计算机中的数学运算符与我们普通的数学运算符有一定的差别。
三、合作互助:EXCEL的公式输入格式:是以=号为开头师:用传统的方法来计算第一位同学的零花钱总合,它的公式应该怎么写?=80+60+50+80师:但是如果现在我将星期一的零用钱数据修改一下,发现最终得数要重新算。
这不是和计算器一样了吗?提问:Excel不是智能表格吗?那它能不能自己自动进行计算呢?生回答:……师:Excel有这个能力,我们一起来看看。
电子表格-数据计算-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题1.3 电子表格的数据计算(章节名称)学科信息技术授课年级八年级学期上预计课时数 1 本案为其中第 1 课时课型新课选用教材《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四版),重庆大学出版社课标与学习需求分析课程内容标准表述:能够应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的简单统计、计算与直观表达学习者现状:八年级的学生对表格很熟悉,大多数同学对excel软件的简单使用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能够读懂二维表,能够根据需要设计二维表的行列属性,有些同学很早接触了excel 软件,能够在excel表格中输入数据和对数据进行简单统计。
通过调查得知,同学们希望能够自己制作一份班级成绩总分、平均分的统计表,并列出班级同学的排名,但是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在excel中如何计算出他们的总成绩,也不知道如何计算平均分。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也拥有探索精神,因此这节课可以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同时,也由于个人知识结构、兴趣、家庭环境等因素,他们在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总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掌握在excel中利用公式和函数计算出自己的总成绩、平均分成绩,初步掌握利用小技巧给班级同学成绩进行总排名。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解决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满足自己的欲,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并能够把这种精神带到其他课堂的学习中。
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点:1、在excel表格中,用公式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和总和2、在excel表格中,用函数求数据的平均值和总和3、在excel表格中,快速计算每行数据的总和4、在word中,用函数求数据的总和5、在金山表格中,用函数计算数据的总和技能点:1、在表格中编辑简单的公式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和总和2、在表格中编辑函数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和总和3、在表格中使用技巧快速计算每行数据的总和情感点的命名与表示(列表/框架图/流程图):提问—>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对比、举一反三—>不断满足自己的求知欲—>知识迁移—>合作学习—>拥有利用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的意识—>综合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得到提高学生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基础:八年级的学生对表格很熟悉,大多数同学对excel软件的简单使用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能够读懂二维表,能够根据需要设计二维表的行列属性,大多数同学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在excel表格中输入中输入数值、文本的方法,也能够对数据进行修改操作。
八年级信息技术如何利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八年级信息技术如何利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分析成为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Excel作为一款强大的办公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文将介绍在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利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一、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在开始数据分析之前,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Excel可以创建电子表格,并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和计算。
它还提供了各种图表和图表类型,用于可视化数据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
二、数据导入和清洗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将数据导入Excel,并对数据进行清洗。
数据导入可以使用Excel的“数据”选项卡中的“导入外部数据”功能,可以选择从数据库、文本文件、网页等不同资源中导入数据。
清洗数据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可以删除重复的数据、填充空白单元格、删除不需要的列等操作。
三、数据排序和筛选Excel提供了数据排序和筛选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查找数据。
数据排序可以根据某一列或多列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以便更好地展示和分析数据。
数据筛选可以根据自定义的条件,从大量数据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从而更快地找到需要的信息。
四、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Excel中非常有用的数据分析工具。
通过数据透视表,我们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得出有关数据的统计结果。
创建数据透视表的步骤如下: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数据范围,然后在“插入”选项卡中选择“数据透视表”,根据需要选择需要分析的字段和要进行分析的方式,Excel会自动生成透视表并展示相关统计结果。
五、图表展示Excel提供了多种图表类型,可以将数据可视化,并更好地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进行展示。
例如,条形图适用于比较不同项目的数量或大小,折线图适用于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变化,饼图适用于展示不同部分占总体的比例等。
六、函数运算Excel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
信息技术课Excel基本操作教学教案

2024/1/26
4
课程目标与要求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掌握Excel的基 本操作,包括创建和编辑电子表格、输入和格式化 数据、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创建图表和数据 分析等。
课程要求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文件操作 、鼠标和键盘操作等。同时,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 中积极思考和实践,通过完成课程任务和作业来巩 固所学知识。
在数据透视表中选择需要编辑的部分(如行标签 、列标签、值区域等),使用右键菜单或功能区 中的命令进行编辑操作(如添加字段、更改汇总 方式、设置格式等)。
2024/1/26
数据透视表的创建方法
使用Excel的“插入”选项卡中的“数据透视表” 功能,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和字段布局方式,即可 创建数据透视表。
演示如何为单元格或区域设置背景色 和字体颜色,以增强数据的可读性。
2024/1/26
13
边框和底纹设置
边框设置
介绍如何为单元格或区域添加边框, 包括边框的样式、颜色和粗细等属性 的设置方法。
底纹设置
演示如何为单元格或区域添加底纹, 以突出显示特定数据或增加表格的美 观性。
2024/1/26
14
条件格式应用
条件格式概述
讲解条件格式的概念和作 用,即在满足特定条件时 自动更改单元格的格式。
2024/1/26
条件格式设置
演示如何创建和应用条件 格式规则,如基于数值大 小、文本内容或日期等条 件设置格式。
管理条件格式规则
介绍如何查看、修改和删 除已应用的条件格式规则 。
15
数据有效性验证
数据有效性概述
讲解数据有效性的概念和作用, 即限制单元格中输入的数据类型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7课 数据计算(教案)

算来证明数据观点。
教学活动一数据求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播放视频:抛出问题,如果要证明观点,需要通过计算获取到哪些数据?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可以通过计算出电子产品总时间分析是否存在过度使用,通过平均时间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过度娱乐的情况。
3.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学习求和操作。
教师小结: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可以便捷地计算各项汇总数据。
如“自动求和”功能,可以快速完成一组或多组数据的求和。
4.动手实践:分发电子表格,引导学生打开电子表格,使用求和工具操作方法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进行求和,计算出总时间。
5.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问题,展示部分学生的成果,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操作并演示。
6.播放视频:拓展学习自动填充功能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使用自动填充将表格补充完整。
观看视频,交流思考观看视频了解数据分析的判断依据实践操作,完成表格数据计算交流探讨中提升信息的分析意识和对数据的计算思维。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提升数字化学习水平。
教学活动二平均数计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平均数有哪些方法?了解平均数的含义。
了解公式输入的注意事项和数值的格式设置操作。
2.教师演示小结:用公式计算平均数,以“=”开始,“/”代观看视频,掌握平均数计算和格式设置的基本操作动手实践,完成表格中平均时长的计算和格引导思考数据分析所需的计算和格式,提升信息意识合作实践,动手操作,。
人教版(2015)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学期第11课数值运算真快捷(教案)

9. 网络安全教育资料:为学生准备一份网络安全教育资料,包括网络安全知识、个人信息保护等,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预防网络安全风险。
10. 课外拓展资源:为学生准备一些与数值运算相关的课外拓展资源,如数学游戏、编程练习等,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2. 拓展建议:
(1)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在网络上寻找更多的电子表格数值运算应用案例,并进行分析,以拓宽视野,提高应用能力。
(2)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电子表格数值运算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建议学生将所学到的电子表格数值运算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值运算问题。
其次,我在课堂上的提问和互动环节发现,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自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电子表格应用案例集:为学生准备一份电子表格应用案例集,包括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下的电子表格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在实际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3)电子表格函数使用手册:为学生准备一份电子表格函数使用手册,详细介绍电子表格中各种函数的用法和示例,方便学生课后查阅和学习。
(4)数值运算与现实生活:为学生准备一些与数值运算相关的现实生活场景案例,如购物计算、理财规划等,让学生学会运用电子表格数值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
首先,将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每个数据占据一个单元格。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数据透视表来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数据区域,然后点击“插入”菜单中的“数据透视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新工作表作为数据透视表的位置,然后点击“确定”。在数据透视表中,可以添加行标签、列标签和数值字段,以便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4 电子表格处理

4.快速访 问工具栏
8.工作表 标签
7.工作区
6.编辑栏
5.名称框
9.单元格
10.活动 单元格
11.表格 区域
名称框与编辑栏
• 编辑栏用于显示当前活动单元格中的数据或公 式。可在编辑栏中输入、删除或修改单元格的 内容。
单元格的地址
• 单元格地址用于指明单元格在工作表中的位置。同样, 一个地址也唯一地表示一个单元格。
学习目标
• 了解Excel 2016的工作界面及特点。 • 能够创建Excel 2016工作表。 • 掌握Excel 2016图表的编辑。 • 掌握Excel 2016中基本函数的应用。 • 掌握Excel 2016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电子表格处理
• Excel 2016在Office办公软件中的功能是数据信息的统 计和分析。它是一个二维电子表格软件,能以快捷方 便的方式建立报表、图表和数据库。利用Excel提供的 函数(表达式)与丰富的功能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进 行统计和数据分析,为用户在日常办公中从事一般的 数据统计和分析提供了一个简易快速平台。
3. 示例演示
4. 任务实现
步骤1:打 开工作簿
步骤2:字 符格式设置
步骤3:数 字格式设置
步骤4:对 齐方式设置
步骤8:页 面设置
步骤7:自 动套用格式
步骤6:边 框底纹设置
步骤5:条 件格式设置
步骤1:打开工作簿
• 打开前面的公司员工信息表工作簿。在计算机 窗口找到文件双击,就可以打开文档。
• 默认对齐方式,自主设 置对齐方式。
步骤5:条件格式设置
• 条件格式是指选定 的单元格或单元格 区域满足特定的条 件,当条件满足时, 这些单元格的格式 就会变化。
2024版信息技术课件Excel

Excel高级功能拓展
宏录制自动化处理任务
宏录制基本操作
学习如何开启宏录制功能,并录制一系列操作以自动化重复任务。
宏编辑与优化
了解如何编辑录制的宏,优化代码以提高运行效率。
宏安全性设置
掌握如何设置宏安全性,确保在运行宏时不会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
VBA编程入门知识
VBA基础语法
COUNT和 COUNT…
用于计算指定单元格区域中 所有数值的和。
用于计算指定单元格区域中 所有数值的平均值。
用于查找指定单元格区域中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根据指定条件进行逻辑判断, 用于统计指定单元格区域中
并返回相应结果。
数值和非空单元格的数量。
复杂公式构建技巧
01
02
03
04
嵌套函数
通过在函数内部使用其他函数, 实现更复杂的计算功能。
数据分析工具介绍
描述统计
提供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包 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等。
直方图和正态分布
可以绘制直方图和正态分布图, 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和概率密度。
相关性分析
支持计算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 相关系数,判断变量之间的相关 程度。
回归分析
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自变量 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未
常用图表类型
柱形图、折线图、饼图、条形图等, 根据数据类型和展示需求选择合适 的图表类型。
创建图表
通过Excel的图表工具栏,选择数 据区域和图表类型,快速创建基本 图表。
图表元素编辑和调整技巧
编辑图表元素
包括图表标题、坐标轴、数据标签、 图例等,通过属性栏进行编辑和调整。
调整图表布局
调整图表大小、位置、元素间距等,使 图表更加美观和易读。
《第7课 数据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四年级上册

《数据计算》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据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具体包括:1. 理解数据计算的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基本的数据录入、编辑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的输入、编辑、排序及简单的函数计算。
教学难点则是理解和运用电子表格中的公式和函数进行复杂的数据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需做好以下准备:1. 教室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展示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步骤。
2. 准备相应的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供学生实践操作。
3. 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数据计算案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提前分发教学课件和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前有所准备。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对课堂内容有所了解,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6. 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和项目。
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7.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和复习。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回顾,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提前准备、课堂互动、实践应用和复习总结等。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首先会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数据计算。
可以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实际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例如“大家有没有在购物时计算过商品的价格和总价?”通过这种问题引出数据计算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理解数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一信息技术学习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

初一信息技术学习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其中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进行数据处理已经成为了一项基本技能。
Excel是一款强大的办公软件,它能够帮助我们管理和分析数据。
下面,我们将介绍初一信息技术课上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Excel的基本操作1. 启动Excel打开计算机,找到桌面上的Excel图标,双击打开Excel。
2. 创建表格在Excel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表格来存储和处理数据。
选择一个空白的单元格,然后输入数据即可。
3. 填充数据在表格中,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快捷方式来填充数据。
比如,填充连续的数字或日期,只需要输入起始值,然后将鼠标拖动到结束位置即可。
4. 插入图表Excel不仅可以存储和处理数据,还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示数据。
选中需要展示的数据,然后在菜单栏中选择相应的图表类型即可。
二、Excel中的常用函数函数是Excel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函数。
1. SUM函数SUM函数用于计算一列或一行数字的和。
例如,要计算A1到A10的和,可以在B1单元格中输入"=SUM(A1:A10)"。
2. AVERAGE函数AVERAGE函数用于计算一列或一行数字的平均值。
例如,要计算A1到A10的平均值,可以在B1单元格中输入"=AVERAGE(A1:A10)"。
3. MAX函数和MIN函数MAX函数用于找出一列或一行数字的最大值,而MIN函数用于找出最小值。
例如,要找出A1到A10中的最大值,可以在B1单元格中输入"=MAX(A1:A10)"。
4. COUNT函数COUNT函数用于计算一列或一行中非空单元格的个数。
例如,要计算A1到A10中非空单元格的个数,可以在B1单元格中输入"=COUNT(A1:A10)"。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教案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教案教案一:认识电子表格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电子表格的定义、功能和用途。
教学内容:1. 什么是电子表格?- 电子表格是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上创建、编辑和处理数据的工具。
- 它由行和列组成,用于组织和展示数据。
- 电子表格可以进行各种计算和分析,包括数值计算、数据筛选和图表制作等。
2. 电子表格的功能和用途- 数据存储和管理:电子表格可以用来存储大量的数据,并方便地进行修改、查找和排序。
- 数据计算和分析:电子表格可以进行各种数值计算,如加减乘除、平均值和求和等。
- 数据展示和图表制作:电子表格可以将数据以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展示,使数据更加直观明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他们对电子表格的认识和使用情况。
2. 介绍:简要介绍电子表格的定义、功能和用途,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3. 展示:使用教师提前准备好的示意图展示电子表格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方式。
4. 实操:分发电子表格软件给学生,让他们实际操作一些简单的数据输入和计算。
5. 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强化对电子表格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二:电子表格的数据输入和编辑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掌握电子表格的数据输入和编辑技巧。
教学内容:1. 数据输入- 电子表格的数据以单元格为单位进行输入。
- 学生需要学会在指定的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和数字。
- 输入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格式设置,如字体、字号、颜色等。
2. 数据编辑- 电子表格允许对已输入的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
- 学生需要学会选中和复制单元格、插入和删除行列、移动和调整单元格大小等操作。
教学步骤:1. 复习:与学生一起回顾电子表格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方式。
2. 示范:通过教师在投影仪上演示数据输入和编辑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输入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并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修改。
4. 分享: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和技巧。
(2024年)Excel信息技术教案

详细讲解VBA编程环境,包括VBA编辑器、工程资源管理器、属性 窗口、代码窗口等组成部分。
VBA语法基础
系统介绍VBA的语法基础,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 等基本概念和用法。
2024/3/26
21
自定义函数开发
自定义函数概述
自定义函数开发流程
简要介绍自定义函数的概念、作用及与内 置函数的区别。
Excel信息技术教案
2024/3/26
1
目录
• Excel基础知识 • 数据输入与编辑 • 公式与函数应用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宏与VBA编程 • Excel高级应用
2024/3/26
2
01
Excel基础知识
2024/3/26
3
Excel简介与功能
01
02
03
电子表格软件
Excel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数 据处理、分析、可视化的 电子表格软件。
快捷键使用
提供常用快捷键,提高操 作效率。
5
数据类型与格式
数据类型
Excel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如文本 、数值、日期、时间等。
2024/3/26
数据格式
介绍如何设置数据格式,如数值格 式、日期格式、自定义格式等。
数据验证
提供数据验证功能,确保输入数据 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6
02
数据输入与编辑
2024/3/26
2024/3/26
03
错误处理
在编写复杂公式时,需要注意错误处理机制,避免出现错误或异常情况
。例如,可以使用IFERROR函数来捕获和处理公式中的错误。
14
04
数据分析与处理
2024/3/26
信息技术电子表格处理

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
3.2 函数的基础知识
函数是预先编写好的一组公式,可以用于执 行特定的计算或数据处理任务。函数通常需 要传入参数,并返回一个值。函数可以嵌套 在其他公式中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电子表格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 案
电子表格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7.1 常见问题
在电子表格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 常见问题,例如公式错误、函数错误、数据 格式错误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仔细检查 每个单元格中的公式、函数和数据格式等
电子表格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7.2 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的错误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例如,对于公式错误,可以检查每个单元格 中的公式是否正确;对于函数错误,可以检 查每个单元格中的函数是否正确;对于数据 格式错误,可以检查每个单元格中的数据格 式是否正确。此外,还可以通过查找和替换 功能来解决一些常见问题
电子表格的处理技能
2.5 数据链接和导入
电子表格可以与其他数据源进行 链接和导入,例如数据库、文本 文件、CSV文件等。这可以通过 使用数据菜单中的“从文件导入 ”或“链接到文件”等功能来实 现。链接的数据可以实时更新, 以保持数据的准确性
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
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
3.1 公式的基 础知识
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
4.3 图表演示和分析工 具
电子表格中的图表功能可以帮助 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通 过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和布局方 式,可以将数据以最直观的形式 呈现出来。此外,一些高级的图 表展示和分析工具还可以帮助用 户进行更加复杂的数据可视化操 作
信息技术 七年级下册创建电子表格与数值计算(课件)

2 用公式计算总分和平均分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藏文 总分 平均分 扎西 87 98 76 95 拉姆 72 89 56 84 拉巴次仁 64 75 91 63
小结
1、启动、关闭Excel; 2、创建电子表格并输入数据; 3、初步运用公式,对表格中数什值进 行计算。
运算符 执行 操作
公式例子
说明
+
加 =11+92+3913 三个数相加
-
减 =B5-1023
B5单元格中的数值减去1023
*
乘 =A5*89
A5单元格中的数值乘以89
/
除 =C3/55
C3单元格中的数值除以55
^
幂 =D4^3
D4单元格中数值的3次方
在单元格中计算下列式子的值,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教学目标
01 认识电子表格的基本组成部分 02 学会创建电子表格并输入数据 03 初步掌握对电子表格中的数值计算
一 创建电子表格
1、启动电子表格
方法一:双击桌面 Excel的快捷图标
2 电子表格窗口简介
地址框 菜单栏
行号
标题栏
列标
当前工作表
二 输入数据
请在打开的电子表格中输入下表中的成绩表
姓名 语文 扎西 87 拉姆 72 拉巴次仁 64
数学 98 89 75
英语 76 56 91
藏文 95 84 63
总分 平均分
三 数值计算
电子表格中可以存储输入的数据,更重要的 是对数据进行处理;
电子表格软件的核心功能和主要目的是数值 计算;
在单元格中,可以进行四则运算、求和、它是一种以“=”开头的计算式,以下表进行说明:
信息技术excel教案

-教学成绩统计。
6. Excel数据管理:
-数据验证,确保数据输入的正确性。
-条件格式,突出显示关键数据。
-数据保护,设置密码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
7. Excel高效操作技巧:
-快捷键的使用,提高操作速度。
-公式记忆功能,快速输入常用公式。
-自动填充功能,快速填充数据序列。
8. Excel与其他软件的协同工作:
3.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在实践中尝试制作和分析图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针对Excel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性的知识传授,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Excel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Excel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Excel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说课稿
-、说教材: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
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
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和运算律.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授课内容的要求与本节课的数学本质,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是单方面的知识教育,而应该是知识、能力、情感三维一体的一个完整体系,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四方面的目标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理论依据】根据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出发,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大量的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学导式讨论教学法,与学生建立平
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
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以便学生自主展开探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取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使学生学
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特制定如上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
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
新课标指出根据中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弓I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本节课选择的学习方法如下:合作交流、操作探究、评价发展•
问题与情景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问题(3)
下列每组式子分别是同类项吗?为什么?
2 2
(1)X 与y; ( 2)a b 与ab ;
2 3
(3)—3pq 与3pq ; ( 4) a 与a ;
2 2 2 2
(5) a b 与a be; ( 6) -3x y 与3yx .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化简方法时是
否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是
否能说出化简方法的理论依据.
(2)学生对同类项定义的理解和掌握情
况和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总结情况.
(3)学生是否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4)同类项的定义,重点强调所含字母
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说明几个常
数项也是同类项这一规定的合理性;合并
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冋类项
的系数的
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
项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同
类项概念的理解.为下面的
合并同类项做铺垫.
【活动2】问题(1)
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并合并•
2 2
4x +2x+7+3x-8x -2
问题(2)
例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2 1 2
(1)xy —-xy ;
5
(2)— 3x2y+2x2y+3y2x—2xy2;
2 2 2 2
(3)4a +3b +2ab-4a -3b .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示范.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同类项的正确判别;
(2)合并同类项时不要漏项.
学生独立完成(1) (3);教师讲解示
范(2).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能熟
练判别同类项是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
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当字母不止一个时,与
字母顺序无关,如3y2x与2xy2是同类项)
巩固同类项概念、合
并同类项概念、合并同类项
法则;
通过具体练习让学生
熟悉如何识别同类项、体会
合并同类项就是化简多项式
的过程,并通过具体示范,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简过程
的理论依据(运算律);初步
掌握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法
则.
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
同类项的定义,熟练辨别同
类项,并熟悉合并同类项法
则.
【活动3】问题(1)
例2
①求多项式2x2 -5x + x2 +4x -3x2 -2
1
的值,其中X = —;
2
1 2 1 2
②求多项式3a+abc ——c —3a+~c的
3 3
1 值,其中a =-一,b = 2,c =-3.
6
问题与情景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教师引
导学生对以下两种做法进行比较:直接代
入求值、先化简再求值,看哪种方法更简
单.
师生活动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
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
算的简化作用.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合
并同类项法则,在比较两
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
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在演排和点评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会老师的辛劳.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虽然有多媒体课
件,但必要的板书补充仍是需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与格式习惯
四、教学评价:
通过“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提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地保证.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但是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太了解,没有备学生,没有重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广州为明实验学校孟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