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德的先验逻辑

合集下载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中“先验演绎”结构新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中“先验演绎”结构新解
希教 授 所 提 出 的著 名 的 “ 一个证明 、 两个步骤” 的主 张为 界 。根 据 亨 利希 的 阐述 , 其 前 的主 要
基 金 项 目: 国家社 会科 学基金 后 期资 助项 目( 1 3 F Z X0 1 0 ) 作 者 简介 : 董 滨 宇( 1 9 8 0 一 ) , 男, 北京行政 学院哲 学教研 部 讲师 , 哲 学博 士 。
① K a n t , K r i t i k d e r r e i n e n Ve r n u n f t , Ve r l a g v o n F e l i x Me i n e r i n Ha mb u r g , 1 9 5 6 , A 8 5/B1 1 8 。本论 文 的全部 译 文 参照 了
握“ 先 验 演绎 ” 中的深层 脉络 。 与 此 同时 , “ 概念” 与“ 直观 ” 本 身也 经历 了不 同阶段 的 演 变。基 于这一 发现 , 本 文
对于“ 先验 演绎 ” 的结 构提 出 了崭新 的“ 一 个证 明 、 三 个步 骤 ” 主张, 并 试 图以此 来调 和 亨利 希 与阿 利森 二 者之
间的 某些分歧
关 键词 : 康德; 范畴; 直观 ; 先 验统 觉 ; 先 验 想 象 力
在康德 的 《 纯粹理性批判》 ( 第 2版)一书 中, “ 先验演绎 ” , 居于 “ 先 验逻辑论 ” 中第 一 编
“ 先验 分 析论 ” 的第 一 卷 “ 概念 分 析论 ” 部 分 。在 康 德 归纳 出先 验逻 辑 的 1 2 项 范畴 之后 , 阐 明这
L 口董滨宇 — - 一 . = j 皇 = , 7 - J
( 北京行 政学 院 哲学 教研 部 , 北京 1 0 0 0 4 4 )

康德先验要素论与先验逻辑部分解读

康德先验要素论与先验逻辑部分解读
先验感性论 与先验逻辑部分
2015年4月3日晚7:00
康德先验要素论与先验逻辑部分解读
先验感性论
康德先验要素论与先验逻辑部分解读
• 一种知识不论以何种方式和通过什么手段 与对象发生关系,它借以和对象发生直接 关系、并且一切思维作为手段以之为目的 的,还是直观(P25)
• 解读: 不论我们采用什么思维方式、方法,让知 识与对象发生直接关系,就是直观
• 解读: • 感性 — 知性所想到的东西 = 经验性直观 • 经验性直观 — 属于感觉的东西 = 纯直观和现象的
单纯形式,即:空间和时间
康德先验要素论与先验逻辑部分解读
空间的形而上学阐明
• 所谓阐明,我理解为将一个概念里所属的东 西作出清晰的(哪怕并不是详尽的)介绍; 当这种阐明包含那把概念作为先天给予的来 描述的东西时,它就是形而上学的。(P28)
康德先验要素论与先验逻辑部分解读
• (2)空间是一个作为一切外部直观之基础的必然的 先天表象。对于(如果)空间不存在,我们永远不能 形成一个表象,···因此,空间被看作是(外部的)现 象的可能性条件,而不是一个附属于现象的规定,而 且它是一个先天的表象,必然成为外部现象的基础
• 解读: • 康德认为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任何表象存在的空间,
概念的恐怕是柏拉图,他将知识分为想象、常识、科 学和数学知识、哲学等四种;相应这四种知识,人也 具有想象、信念、知性和理性四种心理状态或认识能 力 • 康德认为知年4月1日 9:15)
康德先验要素论与先验逻辑部分解读
• 来源:,最后访问时间2015年4月1日9:30
康德先验要素论与先验逻辑部分解读
• 在现象中,我把那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质料,而把那种使得 现象的杂多能在某种关系重得到整理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形式(P25)

康德三条道德先验原则道德律功利主义义务论

康德三条道德先验原则道德律功利主义义务论

一、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1、“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

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

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

2、“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

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

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

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

3、“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

”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

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

故而,人是自由的。

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

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

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The Law of Morality in Kant's Ethics第一条公式: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条“绝对命令”,常常被后人引述,事实上也正是康德的核心思想所在。

第二条公式则是尊重人的原则。

康德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而在第三条公式里,康德强调: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对自然王国那样。

神存在的意义,已不再仅仅是涉及功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人的信仰,而且这与现代民主宪政制度密切相关。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理性为价值趋向的,道德的最高理想是至善,为了让至善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想,仅仅靠绝对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道德公设”;康德将“道德公设”的内容分为三条:“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先验逻辑与逻辑实证主义

先验逻辑与逻辑实证主义

从上面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逻辑实证主义者一方面坚持了康德批判理性形而上学的立场,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逻辑分析方面丰富了康德的批判。当然同时也应该看到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与康德批判形而上学的不同之处: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方法含有辩证的因素,康德指出形而上学是对理性的误用,因此对形而上学不能采取简单的态度。理性形而上学不是科学知识的对象,但还是可以成为人的思考对象与信仰对象,这里康德给信仰留下了地盘。而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却采取简单的、机械的甚至完全的排斥态度,认为它对科学完全没有意义。卡尔纳普说,这个领域里的全部断言陈述全都是无意义的〔10〕。
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分析命题是指谓词含意包括在主词的含意中的命题,它的真以其句法形式或符号组合即能判定,没有必要考虑它的特殊内容,原因在于它的有效性与那种特殊内容无关。综合命题是指为词含意超出主词含意的命题,其真与否,不能由分析它们的主谓词来判定,必须依赖经验观察。分析命题具有普遍必然性,逻辑和数学命题属于分析命题;综合命题不具有普遍必然性,经验科学的命题,如物理学和化学的命题属于综合命题。逻辑经验主义的这种思想正是与康德关于判断的分类是联系着的,同时也就是继承康德关于两种判断划分的思想。
2、它们都拒斥形而上学 康德先验逻辑与逻辑实证主义者都拒斥形而上学。康德的方法论即关于科学知识的逻辑条件的学说,明确提出科学知识的对象和范围,也就是用以建构科学知识的时空形式、范畴形式只能适用于经验。康德以自己的批判哲学为根据,对以前盲目追求绝对真理的形而上学体系作了系统的批判。他认为过去的形而上学陷入了三种假象:把心灵当作精神实体,断言心灵不朽;把世界当作给定的整体,作出种种不同的臆断;把上帝当作绝对的实在,肯定它必然存在。康德认为理性神学、理性形而上学和理性的心理学是先验幻相,而不是科学的对象,它们提出的理性体系不属于科学知识体系的范围。认识的对象只能是现象,物自体属于人永远不能认识的范围,当人的理性应用超越经验范围的感性、知性的形式去认识物自体,就必定产生谬误,康德将灵魂不死、上帝存在和意志自由等形而上学的命题都归属物自体的领域。

《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先验分析论研究

《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先验分析论研究

文化长廊《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先验分析论研究任毅 河南科技大学摘 要:《纯粹理性批判》为康德形而上学体系提供了坚定可靠的基础,康德指出仅把涉及知识的先天的并排除掉经验对象的要素称为先验知识。

先验分析论即真理的逻辑,详细阐述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及其原理为自然科学知识的成立提供的可能、根据和条件。

知性通过对判断的逻辑机能证明发现纯粹概念的范畴并进行演绎,顺利综合了内在感性提供的经验,随后指导建立出判断力用于范畴加于现象的法规。

关键词:纯粹理性;纯粹知性;先验逻辑;范畴;判断作者简介:任毅(1995.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184-02著名学者安倍能成曾说:康德“在近代哲学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池地位的人。

可以这样说,康德以前的哲学概皆流于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去的”。

[1]《纯粹理性批判》作为康德最初著作,成功为其整个哲学体系构建出了逻辑脉络,本文将主要研究康德的先验分析论。

(一)知性能力的先天分解哲学长期以来面临一个重要的困境即形而上学,康德通过对理性的彻底批判,力求达到最科学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自身的根本矛盾在于人类理性的自身与其能力之间的不匹配,康德注意到了两者的契合点就是经验,人类最初的理性原理由经验发掘,也应再次由经验来证明。

康德指明“所谓的批判,并不是批判各种书籍和学说,而是着眼于理性有可能不依赖任何经验去追求的一切和知识,来批判一般理性能力,因而是判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否可能,并确定其源泉、范围和界限——所有这些都是从原理出发的”。

[2]很明显,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理性的自我批判,也就是自我认识,这是一种除去经验、逻辑在上的模式,为后期的理性提供了充足的先天要素,他为先天知识提供了一个判断自己、校正自己的尺度,保证自己永不会超出界限。

1、纯粹知性概念的追溯康德认为哲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探求两个不同方面的普遍的必然的绝对知识和原理,一个是面临对象,比如上帝、自由、灵魂等,一个是自然科学,比如因果律。

【康德---永不过时的思想巨人】

【康德---永不过时的思想巨人】

【康德---永不过时的思想巨人】康德没有出过远门,思考的范围却横跨宇宙。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埃尔-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

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放在那里就像一个木乃伊。

而且他的遗体也确实像一个木乃伊那样被展览: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

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一个影子,临死前的若干年里,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极为衰弱,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也只剩下了一个影子,那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早,他们作为德国唯心主义的领军人物誉满天下。

1799年,康德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学之关系。

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的科学哲学给予的评价是:一钱不值。

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奥古斯汀(354-430)并列称为3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康德是一个没有传奇故事的传奇人物。

传说康德生活得十分有规律,以至于当地的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点半散步经过时来对表,据说他在一成不变的散步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思想火花。

德国大诗人海涅说过:康德的生平履历很难描写,因为他既没有生活过,也没有经历什么。

探寻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康德哲学思想中的以下3个维度仍然是照亮当代人思维道路的灯塔。

1、正是康德的先验哲学所蕴涵的哥白尼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you浅谈康德的空间和时间10教育学田文群101201016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体系总的可以分为两部分: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而先验要素论又可以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

这里我主要就先验感性论中的空间和时间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所谓“先验的”,康德认为是“一般地关注于我们有关对象的、就其应当为先天可能的而言的认识方式的知识”,它不是关注对象本身的,而是关注与对象有关的属性方法,而感性是指“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接受能力”,只有感性才能给我们提供出直观,知性使我们思维。

先验感性论即为“一门有关感性的一切先天原则的科学”。

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主要探讨了感性认识能力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空间和时间是两种作为先天知识原则的感性直观的纯形式。

那么空间和时间各自的内容和理论是什么呢?有何异同呢?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对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说明。

一、空间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和先验阐明为了将空间和时间相区别,康德首先给出了内感官和外感官的区别:内感官是内心借以直观自身或它的内部状态,而外感官“把对象表象为在我们之外,并全都在空间之中”○1内感官和外感官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属性,是用来标明纯粹直观形式的,空间和外感官对应,时间和内感官对应。

在空间的形而上学阐明中,康德阐述了空间的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康德从反面论述了“空间不是什么从外部经验中抽引出来的经验性的概念”,空间表象是在我们获得外在表象之前就具有的。

在第二部分中,康德指出“空间是一个作为一切外部直观的基础的必然的先天表象”,即空间是一切外部直观的基础。

如果空间不存在,那么我们永远也不能形成一个表象。

第三部分,康德强调“空间决不是关于一般事物的关系的推论的概念,或如人们所说,普遍的概念,而是一个纯直观”,因为我们只能表象一个唯一的空间,空间是独一无二的、唯一的、整体的,一切有关空间的概念都是以一个先天直观为基础的。

最后,康德表明“空间被表象为一个无限给予的量,虽然没有任何概念本身能够被设想为仿佛把无限数量的表象都包含于其中”。

先验逻辑下的“美在形式”——浅析康德美学中的艺术形式论

先验逻辑下的“美在形式”——浅析康德美学中的艺术形式论

先验逻辑下的“美在形式”——浅析康德美学中的艺术形式论游溪;刘义博【摘要】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关于美的论述及针对艺术形式的重视与强调,对后世西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巨大影响.先验主义哲学作为康德的“美在形式”说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对他的形式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先验逻辑下的美的判断、美的欣赏以及关于他的形式观是否属于形式主义这三个方面,对康德美学中的艺术形式论进行分析和论述,就能够深刻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的本质与核心.【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康德;形式;先验;美【作者】游溪;刘义博【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形式”这个词的词源“forma”是指形状的、美的,它作为艺术理论的一个概念,很早就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当中。

艺术中的形式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他们都强调形式的重要性。

后来,尽管形式的地位在18世纪浪漫艺术的兴起和发展中受到了削弱,但是,形式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却随着一批古典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出现,又被凸现出来了,尤其是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把西方传统中关于艺术形式的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

我们知道,康德哲学的重要特点和基本内容就是先验主义。

康德认为所有超出主体经验范围的东西都是先验的,因而,他把“时间”“空间”“因果性”“必然性”等概念范畴都称为先天的、先于经验的认识形式。

在他的先验主义哲学影响下,他将艺术区别于自然,把艺术理解为是一种自由的合目的性的创造活动。

这种目的就是在艺术里面,就是“某种合乎规矩的东西来构成艺术的本质条件的。

因为在这里某物必须被设想为目的,否则我们就根本不能把艺术的产品归之于任何艺术的名下;它将只会是一个偶然的产品。

”可以看出,康德在其先验主义的逻辑语境之下,认为艺术家在创造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想法或目的性,然后又自觉地将它变成感性的具体的形象,“产生这产品的原因料想到了一个目的,产品的形式是应归功于这个目的的。

康德哲学—先验分析论

康德哲学—先验分析论

(2)一般逻辑的划分
一般 逻辑
普遍逻辑 (先天的)
纯粹的(抽掉经验内容) 应用的(有经验成分)
特种逻辑(经验科学的工具论) (后天的)
说明一。一般逻辑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知性的普遍使用的,称之为“普 遍的逻辑”;一种是为了知性的特殊对象而使用的,只能作为某一特定学 科或对象之研究工具,不具有先天的普遍性。只有普遍的逻辑才可以称为 “基本的逻辑”(或“要素的逻辑”)。
第三,康德的先验逻辑是一条摆脱传统逻辑的工具主义和本质主义 二难困境的出路,而将人的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以先验的方式)加 入了对逻辑的理解之中,从而使得逻辑成为主体先天具有的联结、 综合、统摄感性经验材料的一套形式规则。
二、纯粹知性概念—范畴的发现
1、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之途径 2、逻辑判断表 3、范畴表 4、对范畴表的进一步说明 5、对康德范畴表的短评
(1)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联系)
先验逻辑和形式逻辑都是纯粹理性的科学,它 们研究的都是纯粹理性的先天思维规律或原理, 因此,在这方面,它们都属于先天的逻辑科学。
联 系
先验逻辑和形式逻辑作为先天思维规律或原 理,它们的内在运作机制是相同的,即都具 有抽象作用。
(1)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区别一)
形式逻辑(普遍的逻辑)成为先天的普遍逻辑,是因为 它抽掉了知识的一切内容,抽掉了知识与对象的一切关 系,而只留下思维的纯形式,所以它只能是真理的消极 条件,而不能成为真理的逻辑。


先验逻辑是研究有关对象的纯思维规律的学问。因为真理 是知识与对象的一致,所以真理的知识不能没有对象,也
就是即说,一切真实的思维都是关于对象的思维,是有内


由于先验逻辑立足于认识论,是与认识内容有关的逻辑,

在逻辑学中,康德论证演化事实发生的论证

在逻辑学中,康德论证演化事实发生的论证

在逻辑学中,康德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哲学家,他对演化事实发生的论证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本文将从康德的论证方法、演化事实的概念、以及康德对演化事实发生的论证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康德的论证方法康德是著名的德国启蒙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主要围绕于“纯粹理性批判”展开,提出了“先验认识”的概念,从而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

在逻辑学中,康德的论证方法主要包括:1. 分析概念:康德倡导通过分析概念来揭示其内在的先验结构,探讨概念之间的关系和逻辑结构。

2. 合成思维:康德认为,认识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感性经验,更需要通过合成思维对感性经验进行整合和归纳,形成概念和判断。

3. 批判性思维:康德强调批判性思维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要对已有的观念和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价,以求得更深刻的认识和真理。

二、演化事实的概念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演化事实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事实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和现象。

演化事实包括物质世界中的各种变化和运动,人的思维和意识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和历史事件。

演化事实是一个广泛的范畴,涉及到宇宙万物的发展和变化。

三、康德对演化事实发生的论证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对演化事实的发生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和阐述。

他认为,演化事实的发生是受到一定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而不是简单的偶然或随意的。

康德的论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先验概念的认识: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基于先验概念和范畴的,这些概念和范畴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在认识和解释演化事实时,人们需要运用这些先验概念和范畴,以便理解和分析演化事实的发生过程。

2. 演化事实的规律性:康德强调演化事实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它受到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的制约和约束。

人类对演化事实的认识和解释需要考虑这些规律和必然性,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偶然和随意的现象。

3. 自我意识和目的性:在康德看来,人类具有自我意识和目的性,能够通过自己的意志和行动影响演化事实的发生和发展。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首先提出了“先验感性”,即一切知识的形式都必然直接或间接与感性(或习性)相关,称为“直观”。

感性代表的是感觉(接受表象)的能力,“习性”是我加上去的,非指“习惯”(habit),而是指“操习”(practice),代表行为(支配对象)能力,行为指令的形式与感觉的感官刺激形式相反,是刺激器官的形式,而这同样是构成知识的直观形式。

之所以做这样的补充,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在讨论一种只有来源而没有结果的知识,那样的“知识”没有价值,也使我们避免“纯粹理性”的问题。

知识的来源与结果终止于“直观”的感觉和行为,感觉与行为的直观的直接关联构成一些“直观效应”。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饿了要吃东西,“饿”是一种感性的直观体验,这种感觉体验使我们需求相应的“动作直观”去解决它,概括起来就是要“吃”,这构成了一个由直观体验建立的直观效应。

但是这种直观效应在人的生存行为中并不直接反映出来,也就是说我们不会一有“饿”的感觉就马上吃,因为还有许多形式上的要求是人们要讲究的,比如食物要弄熟了,而且还要美味;所以现实中我们往往要通过许多行动步骤才实现这一效应,这需要在一个思考上整体的安排去执行一个复杂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个由原始直观形式构成的并不是直接的效应,而是一种“理念形式”,一种叫“纯粹”的东西。

“纯粹即表象中无感觉/行为成分的存在者”,也就是说纯粹的东西并不是被感觉到的。

比如说我看到前方的一样东西,然后反应道:哪里有匹马。

事实上我所看到的只是我的感官——眼睛对前方光现象的一个视觉投影,整个视觉投影画面时间性的大量不同影像信息,这些信息没有完全一样的,是一组复杂的不断变幻的画面,怎么会发生了一个叫“马”的存在呢?因此说明“马”是被一种纯粹捕捉到而不是被直观到的,也就是说“马”在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存在者。

当然在康德的定义中,并没有指出“饿”是非直观的体验,而之所以我们这样认为,是我们提到或想到这个概念时跟我们是否真有这种直观体验没有必然联系,这种非必然性在直观与纯粹之间划上一条界线,一个是被感觉直观到的,一个是思考分析到的。

康德先验逻辑

康德先验逻辑

康德先验逻辑康德先验逻辑是康德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康德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先验概念,强调先验概念是对于经验先于经验而存在的,并且是人类思维结构的一部分。

康德通过先验逻辑的概念,试图解决哲学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关于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问题。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并非完全基于经验的,我们具有自身的思维结构和认识方式,在经验之前存在着一些先验概念。

例如,空间和时间是人类判断的先验条件,在经验之前存在。

康德将这种先验条件称为先验范畴。

先验逻辑则是应用于这些先验范畴的逻辑规则和原则。

康德认为,先验逻辑是对于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则和原则的总和。

它帮助我们理解和组织经验,并将经验转化为可理解的知识。

这些先验概念和逻辑规则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先决条件,它们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起着关键作用。

先验逻辑在认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是我们思考和判断的基础,帮助我们正确地推理和辨别真伪。

在康德看来,先验逻辑不仅仅是一种思维形式,它还是人类思维结构的一部分。

我们之所以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判断,是因为我们具有先验逻辑的结构。

康德的先验逻辑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它适用于所有的认识活动,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我们的认识对象是什么,无论是感性的经验还是概念的思维,都离不开先验逻辑的指导。

先验逻辑是我们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手段和方法。

先验逻辑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形式逻辑和内容逻辑。

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过程中的逻辑规则和原则的。

它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推理和判断。

内容逻辑是研究由先验概念构成的认识内容的逻辑规则和原则的。

它研究我们如何理解和组织这些认识内容。

先验逻辑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认识活动有其限制性和局限性,并且指导我们如何正确地运用逻辑规则和原则进行推理和判断。

通过研究先验逻辑,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逻辑思维,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康德的先验知性论

康德的先验知性论

?与天赋观念论的区别
“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感性论 (感性) 概念分析
先验要素论
先验分析论 (知性)
先验逻辑论
原理分析
先验方法论
先验辨证论 (理性)
三大先验论解决什么问题?
先验感性论 先验知性论 先验理性论
数学怎么可能?
自然科学知识是怎么可能的?
形而上学是怎么可能的?

【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 (主体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 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并且联接成为有规律 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知能力)
Subtitle
逻辑切入点 “纯粹理性批判”架构 ——之先验知性论 小结 意义及影响
逻辑切入点
• (笛卡尔)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能够有什么样的认识?
经验论 感官认知
综 合
唯理论 理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悟
康德的批判哲学
【先验】即先于经验,是经验的先决条件。一切知识都 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它并不局限于经验。我们一部分知 识是认识能力本身产生的,这部分知识具有先天性质。
否定
实体与属性
原因与结果
可能或不可能
存在或非存在
整体
限制
作用于反作用 必然或偶然
(2.1)范畴的演绎原因
范畴是得主观先天的结构,而经验需要有后天的 东西提供材料。 因此,要用范畴构成一个经验的对象,就必须要 有依据,证明为什么能够把它运用于客观经验材 料。
(2.1.1)范畴的演绎过程 A版演绎
出发点
自然界的最高法则必然在我们心中,即在我们的理智 中。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1、事物间的普遍必然联系不是事物固有的,而是范 畴所具有的。 2、范畴不能运用于物自体,只能被应用于现象。我 们所能经验到的一切现象都服从于范畴的综合作用, 它们被范畴总和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现象界的整体, 即自然界;范畴加诸其上的法则就是自然规律。

康德的逻辑判断学说

康德的逻辑判断学说

那么, 范畴是如何发现的呢? 康德主张不能仅凭机遇和偶 辑把无限判断归入肯定判断只在形式上、在不考虑内容时是正
然性去发现和拼凑范畴 , 而 必 须 有 方 法 、有 途 径 地 按 照“ 先 验 的 当,一旦考虑到其内容或认识的价值,必须把它们区别开来,这是
线索”来系统地揭示这些概念的关联, 并根据一条统一的规则将 先验逻辑的要求。“因为在这里所执行的知性机能或许在知性的
假言的:“如果甲, 则乙”。例如: 如果苏格拉底是有理性的动
关对象的知识,就会暴露出它后面实际上有一个范畴在支撑,先 物,那么他是人。
验逻辑的范畴是要管对象的,它要建立有关对象的知识,那就是
选言的:“甲是 乙,或 是 丙,或 是 丁 …… ”例 如 : 苏 格 拉 底 或 是
自然科学知识。“知性在概念中通过某些活动......产生判断的逻 人,或是非人,或是神……
各个概念各按其位, 从而能先天地确定这个概念系统的完备性。 纯粹先天知识领域里可能是重要的。”为发现相应的知性纯粹概
怎么去发现范畴呢 ? 康 德 认 为 , 只 要 按 照 以 往 形 式 逻 辑 已 经 提 念即先验逻辑中的“限制性”范畴作了准备。
供 出 来 的 判 断 分 类 ,就 能 找 到 与 之 相 应 的 纯 粹 知 性 概 念 。他 认 为
的思想遗产, 以期寻找康德哲学的本 真。
有死。 这 里 康 德 增 加 了 一 项“ 单 称 判 断 ”,他 认 为 在 通 常 形 式 逻 辑

黄 小
在哲学史上, 亚里士多德最早对 范畴作了系统地研究, 把它看作是对
推理时,不用区别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因为单称判断没有外延, 它本身就是全部, 因而可以当全称判断看待而不会出错。但是如

康德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其与理论理性的关系浅析

康德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其与理论理性的关系浅析

康德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其与理论理性的关系浅析移动直播康德对理性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休谟问题而带来的近代形而上学的危机,通过对实践理性的批判,康德基本完成了他的思想体系,但也划分了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界限,使他的思想出现了一条鸿沟。

康德对理性的重视和批判主要是为了解决休谟问题的提出而带来的近代形而上学的危机和一直以来存在的西方传统道德和认识二元论之间的问题。

康德认为,只有对理性自身进行批判,划定人类认识的范围和界限,建立新的形而上学,才能显示出理性的价值。

康德给实践原理下的定义是“实践的诸原理是包含有意志的一个普遍规定的那些命题,这个普遍规定统率着多个实践的规则,如果这个条件只被主体看作对他的意志有效的,这些原理就是主观的,或者是一些准则;但如果那个条件是被认识到是客观的、即作为对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这些原理就是客观的,或者是一些实践的法则。

”[5]在康德看来。

这些原理不是准则就是规律:在他们是主观的,或者他们只在这个或那个个人特有的特别的条件下才能有效的时候,他们就是准则,在他们是客观的,或者适用于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时,它们才能是法则。

[1]因此,法则是客观的和普遍的。

而准则这种理性只是偶然的和一次性的。

不能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法则。

康德的实践理性追求的是一种普遍性的形式法则,很显然准则必须被我们所抛弃。

因此康德提出了了四条定理来区分法则和准则。

前两条是从消极的方面指导人们不能做什么,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功利主义和幸福主义。

康德在否定了这样的准则之后开始从积极的方面指出确定法则的方法,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在进行行为选择的时候都要坚持“我一定要使我的行为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

”这一法则。

比如,你被一个强盗劫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对强盗说谎,你就能够获救。

这时你就应该考虑我应不应该说谎呢,从当下看来,说谎是为了获得安全,是可以说谎的,但从长远来看,如果现在你因说谎而得救,那么其他人在相同的情况下也选择了说谎,强盗或许在前几次会相信,但是长此以往强盗就不会相信你的谎言,反而可能被激怒而使你受到更大的伤害。

先验、反思判断及康德哲学、美学体系批判

先验、反思判断及康德哲学、美学体系批判
康 德还 建立 了一个关 于意识 水平 的理论 。他把 意识 分为感 性 、知性 和理 性 三种 ,实际上 是理
性 的不 同水 平 。感 性和 知性属 于现象 领域 ,而理性 属 于本体 领域 ,理 性对 象越界 进人 现象界 ,就 会产 生先验 幻象 。但思 辨理性 趋 向于越过 现象界 ,从 而形成 关于理 念 、物 自体 的假设 ,而且 这个 假设 在本 体领域 与实践 理性 同一 ,成为信仰 的对 象 ,从而具 有 了合 法性 。理性 的最 高形式是 实践 理性 ,这 是价值 论和本 体论 的领域 。感性 、知 性和 理性 都 有经 验 与先 验 之分 ,先 验 的 即纯粹 的 , 先验 的决 定经验 的 。纯 粹直 观 ( 感性 )形 式是 时间和 空间 ;纯粹知 性概 念是 :“ 赋予 一个 判 断 中 的各 种不 同表象 以统 一性 的那 同一 个 机 能 ,也 赋 予 一个 直 观 中各种 不 同表象 的单 纯综 合 以统 一 性 ,这种 统一性 用普遍 的方 式来表 达 ,就 叫纯粹 知性 概念 。 ” 在现 象 领域 ,先 验理性 构 成思 辨 理 性 ,它遵 从 自然 规则 。在本 体领域 ,先验 理性越 界变 为超 验理 念 ,构造 实 践 理性— —道 德 。 “ 只 要 我们借 助于 我们 的理性概 念仅仅 把感官 世界 中诸条 件 的总体性 以及在 这总体 性方 面可 以为理性 所 用 的东 西 当作 对象 ,那么 我们 的这些 理念就 虽然是 先验 的 ,但却 还 是宇宙论 的。但 一旦 我们把 无 条件者 ( 事情 真正 说来毕 竟要 涉及 到它 们 ) 置 于完 全外 在 于感 官 世界 ,因而 在 一切 可 能 经验 之 外 的东 西之 中,那 么这些 理念 就成 为超 验 的 了 。 ” “ 它们 ……是 基 于纯 粹先 天 概念 …… 因此 就 是 一个单 纯 的思想 物 。 ” 康德 认 为 ,超验 理念就 是 意志 自由 ,它构 成 了绝对 的道德命 令 。 最 后 ,康 德还 划定 了知 、情 、意 三种意 识形式 ,它们 对应 了认识 论 、美 学 和价值论 一本体 论

关于康德知识点总结

关于康德知识点总结

关于康德知识点总结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为后世哲学家所借鉴和批判。

康德的哲学思想以“康德哲学体系”为核心,从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一、康德的认识论1、经验与先验康德认为人们的认识分为经验和先验。

经验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感观所获得的知识,而先验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自带的一些概念和原则。

经验是以感觉为基础的,而先验则是我们的认识能力内在的、固有的结构,是纯粹理性的产品。

康德将先验分成两种,一种是经验前的先验,如时间和空间等;另一种是经验后的先验,即形成经验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先验形式康德认为,我们无法脱离先验形式来认识事物,人们所认识的世界是通过先验形式构建出来的。

而且先验形式不是来源于经验,而是来源于普遍适用于一切认识对象的纯粹形式。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是我们对事物认识的先验形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础的方式。

时间和空间不是存在于事物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自然地构成的认识条件。

3、现象和本质康德在哲学中提出了“现象”和“本质”的概念。

现象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事物的外在表现,是我们通过感官所能直接观察到的。

而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是背后真实的存在。

康德认为,我们所认识的只是现象,而本质则是我们无法直接认识的。

因此,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现象的世界,并不是本质的世界。

4、认识的局限性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无法突破这些局限性,因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有限的。

人的认识因素是主观的,是建立在认识者自身的认识结构上的,因此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对世界的一种表现,不是对世界的本质的认识。

所以,康德提出了认识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越过这些限制去认识世界的真实本质。

二、康德的形而上学1、形而上学的限制康德对形而上学提出了批评和局限性的见解。

康德的先验逻辑:逻辑的还是认知的?

康德的先验逻辑:逻辑的还是认知的?

康德的先验逻辑:逻辑的还是认知的?
廖德明
【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康德在对传统逻辑进行清理时提出只有普通纯粹逻辑(形式逻辑)才是逻辑,但问题在于他又建构了一种声称为逻辑的先验逻辑。

其实,康德建构的先验逻辑并不是逻辑的,而是认知的,他的先验逻辑实质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把握逻辑,并运用于经验的认知图景,这种认知图景表明人先天就具有一种认知能力(知性、判
断力和理性)。

这种认知能力本身就内嵌着逻辑的所有要素与东西,一旦被激发,
就能把握逻辑,并将逻辑运用于经验。

【总页数】5页(P19-23)
【作者】廖德明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16.31
【相关文献】
1.从康德到弗雷格——论先验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内在一致性 [J], 王策;金廷
2.先验:知性通向逻辑之路?——康德先验逻辑的逻辑命运与认知出路 [J], 廖德明
3.论黑格尔辩证逻辑对康德先验逻辑的扬弃 [J], 周玄;陈艳波
4.康德自由哲学中先验逻辑对历史逻辑的禁锢及其解除路径 [J], 宋朝龙
5.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论康德的逻辑思想 [J], 杨振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康德的先验逻辑
一、先验逻辑
在《总论》的学习中,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是有关先验的词语,例如“先验的”、“先天的”。

要了解什么是先验逻辑,对于这几个词语的理解是相当重要的。

“先天的”可以理解为所有一切先于经验的,它包含了超验的与经验的。

“先验的”不仅是先于经验的,并且还要求考虑与经验知识有关的,运用于经验的。

而在康德看来,一切知识都是经验知识,但是却并非来源于经验。

所有的经验知识都包括了两个部分,即先天知识和后天的经验知识,因而就有了对后天经验知识能够进行“先天综合”的能力。

而在先天知识的成分中,除了有先天的直观形式外,还有先天的知性范畴。

而我们所说的先验逻辑,就是研究这种范畴的科学。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康德认为所有的人类科学知识都包含“人为自然立法”的成分,也就是人类通过先验逻辑的诸范畴为后天经验知识“立法”,充分的体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康德的这种方式,使得人类的科学知识有了可依赖的客观性及普遍性,让人类追求知识的欲望不再是空中楼阁。

二、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康德则称之为“普遍逻辑”,意思是“其逻辑原理对于所有的命题都是普遍适用的,无论这
个命题的内容是真是假,是否指向某个具体的经验对象。

只要在形式上不矛盾,都能被这种逻辑认可”。

而康德所说的“先验逻辑”,就是“有关真理的认识内容的逻辑”。

当然,分清“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先验逻辑必须以形式逻辑为“线索”,也为此,康德建立了“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机能表”,即“量、质、关系、模态。

形式逻辑处理的是先天分析命题,而先验逻辑处理的才是先天综合命题。

三、先验逻辑的地位
康德将形式逻辑奠基在先验逻辑的认识论基础之上,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的贡献。

但是,这一贡献又仅仅只是向古希腊逻辑思想发源的一个回复。

古希腊逻辑思想在亚里士多德以前,都没有作为纯粹的形式逻辑思想从认识论和本体论中分化出来,而到了康德,他用“先天综合判断”的主体能动性活动上解释逻辑词系“是”,首次通过“能动连接”恢复“是”这个词作为联系词和作为最原本的的认识活动者两种语感的统一。

这位后世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胡塞尔则从另一个方向发展了康德的先验逻辑,即在现象学的“先验还原”的基础上,先讲范畴扩展到包括一切表象,构成一门“纯粹逻辑学”之后再用这种意义上的先验逻辑来为形式逻辑奠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