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孟子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尽 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 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 杵也?”
n 韩非之参验事实。《韩非子·显学》:“孔子、墨子俱道 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 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而 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 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 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
伪造事实。 (2)用后代之法制。
(二)从抄袭旧文处辨别: (子)由古书聚敛而成: (1)全篇抄自他书; (2)一部分抄自他书。 (丑)剽窃前文。 (寅)抄袭晚出之书。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梁启超的辨伪方法论
(三)从佚文上辨别: (子)前已为佚文,现反有全书,可知是伪。 (丑)在甲书未佚之前,乙书有引用,而甲书今本却无 乙书所引之文,可知今文为伪。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伪学之发展
n 司马迁之考辨史料。《史记·五帝本纪》:“学者 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 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 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 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 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 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 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 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 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 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 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作伪的原因或动机
n 甲、有意作伪
1、托古 3、争胜 5、诬善 7、宣传 n 乙、非有意作伪
1、盲目信从 2、以讹传讹
2、邀赏 4、炫名 6、掠美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胡应麟辨伪八法
n 凡覈伪书之道:覈之《七略》以观其源, 覈之群《志》以观其绪,覈之并世之言以 观其称,覈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覈之文 以观其体,覈之事以观其时,覈之撰者以 观其托,覈之传者以观其人。覈兹八者, 而古今赝籍亡隐情矣。——《四部正讹》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 伪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偽學
n 辨伪学的内容是研究考辨古书真伪的方法 和问题。辨伪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辨 伪仅指关于书籍本身包括名称、作者以及 成书年代等方面真伪的考辨;广义辨伪除 此之外,也包括对书籍内容真伪的考辨。 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辨伪是一项鉴别 史料的基础工作,对于整理古籍和研究古 代学术文化来说,也是一个首要的环节。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梁启超论辨伪之必要性
n 甲、史迹方面Baidu Nhomakorabea 一、进化系统紊乱。 二、社会背景混淆。 三、事实是非倒置。 四、由事实影响于道德政治。
n 乙、思想方面: 一、时代思想紊乱。 二、学术源流混淆。 三、个人主张矛盾。 四、学者枉费精神。
n 丙、文学方面: 一、时代思想紊乱、进化源流混淆。 二、个人价值矛盾,学者枉费精神。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伪学之发展
n 刘知几之辨伪。所著《史通》有《疑古》、《惑 经》篇。《新唐书》本传载:“开元初迁左散骑 常侍。尝议《孝经》郑氏学非康成注,举十二条 左证证其谬,当以古文为正。《易》无子夏传。 《老子》书无河上公注,请存王弼学。”
n 柳宗元之辨诸子书。《柳河东集》卷四有《辩列 子》、《辩文子》、《论语辩》、《辩鬼谷子》、 《辩晏子春秋》、《辩亢仓子》、《辩鶡冠子》。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梁启超的辨伪方法论
n (乙)从文义内容上辨别: (一)从字句罅漏处辨别: (子)人之称谓: (1)书中引述某人语,则必非某人作;若书是某人作,必无某某曰之词。 (2)书中称谥者,出于作者之后,可知是书非作者自著。 (3)甲朝人之书却避乙朝之帝讳,可知是乙朝人作。 (丑)用后代之人名地名朝代名。 (寅)用后代之事实或法制。 (1)用后代之事实:一、事实显然在后;二、预言将来之事显露伪迹;三、
(四)从文章上辨别:(子)名词;(丑)文体; (寅)文法;(卯)音韵。
(五)从思想上辨别: (子)从思想系统及传授家法辨别; (丑)从思想系统与时代的关系辨别; (寅)从专门术语与思想的关系辨别; (卯)从袭用后代学说辨别。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伪学之发展
n 孔子之“无徵不信”。《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 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 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伪学之发展
n 刘向之考辨群书。《晏子叙录》:“又有 颇不合经术,似非晏子言,疑后世辩士所 为者,故亦不敢失,复以为一篇。”《列 子叙录》:“至于《力命》篇一推分命, 《杨子》之篇唯贵放逸,二义乖背,不似 一家之书。”
n 王充之疑经辨伪。《论衡·对作篇》:“今 《论衡》就世俗之书,订其真伪,辨其虚 实。”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梁启超的辨伪方法论
n (甲)就传授统绪上辨别: (一)从旧《志》不著录而定其伪或可疑。 (二)从前《志》著录,后《志》已佚,而定其伪或可疑。 (三)从今本与旧《志》所说之卷数篇数不同,而定其伪或可疑。 (四)从旧《志》无著者姓名,而定后人所题姓名为伪。 (五)从旧《志》或注家已明言为伪书而信其说。 (六)后人谓某书出现于某时,而彼时人未见此书,可断其为伪。 (七)书初出现时已生问题,或有人证明为伪造,则不能信其真。 (八)从书之来历暧昧不明而定其伪。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伪学之发展
n 宋代疑辨风大兴。王应麟《困学纪闻》卷 八中说:“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 训故而不凿。《七经小传》出而稍尚新奇 矣,至《三经义》行,视汉儒之学若土 梗。……陆务观曰:‘唐及国初学者,不 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 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 《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 《书》之《胤征》、《顾命》,黜《诗》 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
n 韩非之参验事实。《韩非子·显学》:“孔子、墨子俱道 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 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而 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 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 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
伪造事实。 (2)用后代之法制。
(二)从抄袭旧文处辨别: (子)由古书聚敛而成: (1)全篇抄自他书; (2)一部分抄自他书。 (丑)剽窃前文。 (寅)抄袭晚出之书。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梁启超的辨伪方法论
(三)从佚文上辨别: (子)前已为佚文,现反有全书,可知是伪。 (丑)在甲书未佚之前,乙书有引用,而甲书今本却无 乙书所引之文,可知今文为伪。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伪学之发展
n 司马迁之考辨史料。《史记·五帝本纪》:“学者 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 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 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 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 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 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 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 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 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 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 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作伪的原因或动机
n 甲、有意作伪
1、托古 3、争胜 5、诬善 7、宣传 n 乙、非有意作伪
1、盲目信从 2、以讹传讹
2、邀赏 4、炫名 6、掠美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胡应麟辨伪八法
n 凡覈伪书之道:覈之《七略》以观其源, 覈之群《志》以观其绪,覈之并世之言以 观其称,覈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覈之文 以观其体,覈之事以观其时,覈之撰者以 观其托,覈之传者以观其人。覈兹八者, 而古今赝籍亡隐情矣。——《四部正讹》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 伪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偽學
n 辨伪学的内容是研究考辨古书真伪的方法 和问题。辨伪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辨 伪仅指关于书籍本身包括名称、作者以及 成书年代等方面真伪的考辨;广义辨伪除 此之外,也包括对书籍内容真伪的考辨。 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辨伪是一项鉴别 史料的基础工作,对于整理古籍和研究古 代学术文化来说,也是一个首要的环节。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梁启超论辨伪之必要性
n 甲、史迹方面Baidu Nhomakorabea 一、进化系统紊乱。 二、社会背景混淆。 三、事实是非倒置。 四、由事实影响于道德政治。
n 乙、思想方面: 一、时代思想紊乱。 二、学术源流混淆。 三、个人主张矛盾。 四、学者枉费精神。
n 丙、文学方面: 一、时代思想紊乱、进化源流混淆。 二、个人价值矛盾,学者枉费精神。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伪学之发展
n 刘知几之辨伪。所著《史通》有《疑古》、《惑 经》篇。《新唐书》本传载:“开元初迁左散骑 常侍。尝议《孝经》郑氏学非康成注,举十二条 左证证其谬,当以古文为正。《易》无子夏传。 《老子》书无河上公注,请存王弼学。”
n 柳宗元之辨诸子书。《柳河东集》卷四有《辩列 子》、《辩文子》、《论语辩》、《辩鬼谷子》、 《辩晏子春秋》、《辩亢仓子》、《辩鶡冠子》。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梁启超的辨伪方法论
n (乙)从文义内容上辨别: (一)从字句罅漏处辨别: (子)人之称谓: (1)书中引述某人语,则必非某人作;若书是某人作,必无某某曰之词。 (2)书中称谥者,出于作者之后,可知是书非作者自著。 (3)甲朝人之书却避乙朝之帝讳,可知是乙朝人作。 (丑)用后代之人名地名朝代名。 (寅)用后代之事实或法制。 (1)用后代之事实:一、事实显然在后;二、预言将来之事显露伪迹;三、
(四)从文章上辨别:(子)名词;(丑)文体; (寅)文法;(卯)音韵。
(五)从思想上辨别: (子)从思想系统及传授家法辨别; (丑)从思想系统与时代的关系辨别; (寅)从专门术语与思想的关系辨别; (卯)从袭用后代学说辨别。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伪学之发展
n 孔子之“无徵不信”。《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 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 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伪学之发展
n 刘向之考辨群书。《晏子叙录》:“又有 颇不合经术,似非晏子言,疑后世辩士所 为者,故亦不敢失,复以为一篇。”《列 子叙录》:“至于《力命》篇一推分命, 《杨子》之篇唯贵放逸,二义乖背,不似 一家之书。”
n 王充之疑经辨伪。《论衡·对作篇》:“今 《论衡》就世俗之书,订其真伪,辨其虚 实。”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梁启超的辨伪方法论
n (甲)就传授统绪上辨别: (一)从旧《志》不著录而定其伪或可疑。 (二)从前《志》著录,后《志》已佚,而定其伪或可疑。 (三)从今本与旧《志》所说之卷数篇数不同,而定其伪或可疑。 (四)从旧《志》无著者姓名,而定后人所题姓名为伪。 (五)从旧《志》或注家已明言为伪书而信其说。 (六)后人谓某书出现于某时,而彼时人未见此书,可断其为伪。 (七)书初出现时已生问题,或有人证明为伪造,则不能信其真。 (八)从书之来历暧昧不明而定其伪。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讲国学方法之辨伪
辨伪学之发展
n 宋代疑辨风大兴。王应麟《困学纪闻》卷 八中说:“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 训故而不凿。《七经小传》出而稍尚新奇 矣,至《三经义》行,视汉儒之学若土 梗。……陆务观曰:‘唐及国初学者,不 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 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 《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 《书》之《胤征》、《顾命》,黜《诗》 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