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全册电子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第3节“认识天气”和第4节“生活中的水”。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特点、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作用以及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的定义、特点及变化,能正确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
2.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应用,认识到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重点:天气的特点、水的作用及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气象图表、水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天气现象。
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教师讲解天气的定义、特点及变化。
(2)学生通过观察气象图表,了解近期的天气变化。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应用。
(2)学生进行水的三态变化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完成教材第3节课后练习题。
(2)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定义、特点、变化。
2. 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作用。
3. 节约用水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天气,并说明原因。
(2)举例说明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请列举至少三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2. 答案:(1)例:我最喜欢的天气是晴天。
因为晴天阳光明媚,可以出去户外活动,心情也变得愉悦。
(3)例:节约用水的方法有:洗手时关闭水龙头;洗澡时控制用水量;收集雨水浇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天气和水的基础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024年全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2024年全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全册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物体的运动与力》。
内容包括:物体的平移与旋转、力的作用、摩擦力的认识、简单机械的认识及使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物体平移与旋转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认识摩擦力,学会使用简单机械。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力的作用,摩擦力的认识,简单机械的使用。
难点:摩擦力的产生原因,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滑轮、斜面、小车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物体平移与旋转的概念,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加深理解。
4. 知识讲解:讲解力的概念,演示力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力的三要素。
5. 摩擦力实验:分组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6. 简单机械认识:介绍简单机械的原理,让学生学会使用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物体的运动:平移、旋转2. 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 摩擦力:产生原因、影响摩擦力的因素4. 简单机械:滑轮、斜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生活实例,画出物体平移与旋转的示意图;计算摩擦力的大小;设计一个使用简单机械的装置。
2. 答案:示意图需正确反映物体的运动状态;摩擦力计算公式:摩擦力=摩擦系数×正压力;装置设计要求合理、实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1.2节:用科学的方法观察2. 第2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2.1节: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2.2节:植物的变化3. 第3章:动物的生活与适应3.1节:动物的生活3.2节:动物的适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无处不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科学方法的运用2.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及适应环境的特点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植物样本、动物模型、投影仪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引入,如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 内容结构:按照教材章节,列出每个章节的核心要点,以直观的图示和关键词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了解一种动物,描述它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答案: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表。
动物的描述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观察自然、参观动物园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详细内容:动物的特征、动物的行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详细内容:天气的变化、气候的特点、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4. 第四章:水的世界详细内容:水的存在形式、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和保护。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植物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 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2.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水的重要性、环境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模型、天气和气候图片、水循环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活动手册、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教具和学具进行演示和操作。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辅助板书:展示植物、动物、天气和气候的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
(2)描述你熟悉的动物的行为。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分析原因。
2. 答案:(1)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2)动物的行为:捕食、繁殖、迁徙等。
(3)天气变化记录: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参观植物园、动物园,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2)开展天气和气候的观察活动,了解身边的气候变化。
(3)进行水资源调查,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我们的身体》: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第二章《动物和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4. 第四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特性,学习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章《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6. 第六章《声音和光》:探究声音和光的传播规律,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提高科学素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力、声音、光等。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醒目地展示教学内容。
2. 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3. 结构:合理布局,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和三种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举例说明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3)画出力的示意图,并解释力的作用。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进行科学探究。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知识面。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结构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2. 《动物的生活》常见动物的特点动物的运动动物的适应性3. 《身边的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材料的分类和特点材料的再利用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 了解常见动物的特点、运动方式及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3.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运动方式、材料的分类。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特点、材料的再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模型、各种材料样品。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以动物园为例,让学生观察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适应性。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多样性。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以具体的动物为例,讲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适应性。
通过分类游戏,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植物的生长过程图。
观察周围动物的运动方式,并进行记录。
收集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分类和特点描述。
4. 小组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运动方式和材料的分类。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光合作用:吸收阳光、水分、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有机物2. 动物的特点与运动方式特点:形态、生活习性、适应性运动方式:爬行、行走、跳跃、游泳等3. 材料的分类与特点分类:金属、塑料、纸质、玻璃等特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可塑性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并标注光合作用。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标准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教学内容涉及第一章《我们身体》,详细内容为第一、二节,主题为“认识我们身体”与“骨骼与肌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自己身体结构,知道人体基本部位及其功能。
2. 使学生掌握骨骼与肌肉基本知识,解它们在身体运动中作用。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骨骼与肌肉协调运动原理。
教学重点:认识身体各部位及其功能,解骨骼与肌肉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骨骼模型、肌肉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同学们观察人体模型,引导他们说出身体各部位名称。
(2)通过提问方式,解学生对身体各部位功能解。
2. 例题讲解(1)讲解骨骼与肌肉基本知识,让学生解它们在身体运动中作用。
(2)通过骨骼模型和肌肉模型,直观展示骨骼与肌肉协调运动原理。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我们骨骼和肌肉。
(2)进行身体部位连线游戏,巩固学生对身体部位认识。
六、板书设计1. 身体部位及功能2. 骨骼与肌肉关系3. 骨骼与肌肉协调运动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身体部位,并标注出各部位功能。
答案:学生作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
2. 作业题目:思考生活中如何保护我们骨骼与肌肉,写一篇小短文。
答案:学生短文,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对身体部位、骨骼与肌肉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通过课外阅读、网络查询等方式,解更多关于身体保健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是确保教学效果关键。
在本教案中,骨骼与肌肉协调运动原理是教学难点,而认识身体各部位及其功能,解骨骼与肌肉基本知识则是教学重点。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第二章《我们生活的环境》的第3节,内容主要围绕“认识天气”开展。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常见的天气现象、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天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的定义,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 掌握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明白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 学会观察天气,培养热爱科学、关注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现象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认识天气,学会观察天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了解今天和明天的天气情况,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天气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天气是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变化。
(2)通过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让学生深入理解两者的不同。
(3)展示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让学生认识并了解这些天气现象。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拿出画纸和彩笔,根据所学的天气现象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
4.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定义2.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3. 常见的天气现象4. 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用自己的话描述天气现象。
2. 答案:根据学生的观察和描述,正确记录天气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天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课堂中,对天气现象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讲解不够详细,需要在下节课中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天气现象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3. 天气现象对我们生活的影响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天气预报视频,确保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一节:植物的特征与分类第二节:种子的结构与传播第三节:植物的生长过程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与适应第一节:动物的特征与分类第二节:动物的运动方式第三节:动物的生活习性3. 第三章:空气与呼吸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与作用第二节: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三节:空气质量与保护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
掌握空气的成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学会使用简单的观察、实验方法研究生物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关爱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分类及特征。
空气的成分及呼吸系统的组成。
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生活习性。
空气质量对生物的影响。
呼吸系统的功能及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空气成分实验器材、呼吸系统挂图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利用实物、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
2.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植物、动物、空气与呼吸的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实验、调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激励学生持续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植物部分:植物特征、分类、生长过程。
2. 动物部分:动物特征、分类、生活习性。
3. 空气与呼吸部分:空气成分、呼吸系统、空气质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植物观察记录表、动物分类图、空气质量调查表。
2. 答案:根据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完成相应作业。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第二章《我们的身体》的第4节《骨骼和肌肉》,内容包括:骨骼的组成与功能,肌肉的组成与功能,以及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骨骼和肌肉的组成及其功能,理解它们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2. 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骨骼和肌肉的组成、功能及协调配合。
难点:理解骨骼和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协调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人体骨骼模型、肌肉模型、教学课件、实验材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运动员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学习骨骼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通过观察骨骼模型,了解人体骨骼的分布和作用。
(2)学习肌肉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通过观察肌肉模型,了解人体肌肉的分类和作用。
(3)探究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在不同情况下骨骼和肌肉的变化,理解它们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画图、填空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骨骼的组成与功能2. 肌肉的组成与功能3. 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自己身体中的三块骨骼和三块肌肉,并描述它们的作用。
(2)通过观察家人或朋友运动,分析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 答案:(1)略(2)在运动中,骨骼起到支撑作用,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使骨骼产生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模型、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骨骼和肌肉的组成、功能及协调配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不同运动项目中的骨骼和肌肉运用,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小学科学全册(共24课)(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共24课)(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小学科学全册(共24课)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小学科学全册(共24课)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问题解决和科学思维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生活经验,深入理解科学知识;2.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教学用具,包括教材、教具和实验器材等。
确保实验器材的安全和操作的简易性。
2. 教学步骤(1)引入新课程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课程的内容。
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图片或实物展示等方式。
(2)导入前置知识让学生回顾或从生活中找出与新课程相关的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3)知识讲解与示范根据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讲解相关知识,如图解、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4)实践探究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观察、探索和发现问题。
(5)讨论与总结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观点和实验结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6)练习巩固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实践探究法: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来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五、教具和教材教具:课本、实验器材、图片、实物模型等。
教材:小学科学全册(共24课)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学习兴趣、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等,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方法;2. 认识植物;3. 水的性质;4. 空气的力量;5. 声音的奥秘;6. 光的传播;7. 交通安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了解植物、水、空气、声音、光等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水的性质、空气的力量、声音的传播、光的反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显微镜、烧杯、滴管、气球、音叉、激光笔等;2. 学具:学生实验盒、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植物生长、演示水的性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2. 新课内容:结合教材,讲解相关知识点,如科学探究方法、植物的生长等;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关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4. 随堂练习:设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如探究水的性质、声音的传播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新课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2. 板书布局:左侧展示教学内容,右侧展示相关图片、公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特点;(2)实验:比较软水和硬水的性质;(3)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 答案:(1)植物的生长特点: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生长发育等;(2)软水和硬水的性质:软水泡沫多,硬水泡沫少;(3)声音传播:声波通过介质(如空气、水等)传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的传播现象、交通安全问题等。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命周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学会观察和预测天气。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重点:观察和描述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认识天气现象,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天气预报资料、环保宣传册。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彩泥、剪刀、尺子、天气符号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 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命周期。
3.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 例题讲解:以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为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描述其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6. 天气环节:播放天气预报视频,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预测天气。
7. 环保教育:通过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 动物的生存技巧与适应环境捕食、防御、繁殖、迁徙3. 天气变化观察方法、预测技巧4. 人与自然环保意识、相互依存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并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
2. 观察身边的动物,描述其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3. 每天关注天气预报,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学会分析天气现象。
4. 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植物、动物、天气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开展天气观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身体》: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了解它们的功能。
2. 第2章《动物与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区分不同类型的动植物。
3. 第3章《天气与气候》:了解天气变化,认识基本气象现象。
4. 第4章《电与磁》:探索电和磁的基本性质,学习简单电路和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与磁章节的电路连接和磁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人体的器官功能、动植物分类、天气变化及电与磁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章节名称。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列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
3. 图表:绘制相关结构图、示意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分别描述它们的特点。
(2)画出简单电路图,并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
(3)描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图表;7. 作业设计的题目与答案;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我们的身体》: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 第二章《动物与植物》: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探究生物的多样性。
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现象,认识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4. 第四章《水与生命》:探讨水的重要性,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 第五章《力与运动》:学习力的概念,探索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6. 第六章《光与影子》:研究光的传播,了解影子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力的概念、光的传播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等活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如“我们的身体”、“力与运动”等。
2. 提纲: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3. 图表:用图表、示意图等形式展示抽象的科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简述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分析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现象。
2. 答案:(1)人体主要器官及其功能:心脏负责输送血液,肺部负责呼吸,肝脏负责解毒等。
(2)力的概念及其应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效果,如推、拉、提等。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涉及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环境》的第1节“我们的校园”和第2节“自然界的规律”。
详细内容包括:校园环境观察、植物和动物的习性、天气的变化、自然界的规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2. 使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习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让学生掌握天气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校园环境观察、植物和动物的习性、天气的变化。
难点:自然界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校园环境图片、植物和动物图片、天气预报视频。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校园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讲解校园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2)介绍植物和动物的习性,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
(3)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讲解天气的变化。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观察记录表,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校园环境观察植物和动物气候变化2. 自然界的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校园环保志愿者、自然科学小组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内容讲解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小组讨论与分享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校园环境图片,涵盖植物、动物、天气等多方面内容,确保图片清晰,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我们的生活与科学1.2 观察与发现2. 第2章:生物与环境2.1 生物与非生物2.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3. 第3章:植物的生长3.1 植物的结构3.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3.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关爱植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及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植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与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
植物的种子、幼苗、成熟植株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
2. 新课导入:讲解第1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生活与科学的关系。
进行观察与发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通过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及生长过程。
2. 板书布局: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生物与非生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种植一种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 答案:生物特点: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内容编写。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第一节植物的基本结构,第二节植物的生长过程;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第一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节动物的行为;3. 第三章《空气与水》:第一节空气,第二节水;4. 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一节简单机械,第二节力的作用;5. 第五章《地球和宇宙》:第一节地球,第二节宇宙。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认识到植物对生活环境的重要性;2. 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3. 知道空气和水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4. 掌握简单机械和力的作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5. 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空气和水的保护,简单机械和力的作用,地球和宇宙知识;2.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常见的动物,环境保护,力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实验器材,地球仪,宇宙图片等;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动手操作,观察现象;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解答学生疑问;5.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呈现;2. 板书布局:左侧为主题,右侧为具体内容,中间为示例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植物的基本结构有哪些部分组成?(2)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特点。
(3)简述空气和水的保护措施。
(4)解释简单机械和力的作用。
(5)描述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朋友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朋友的长处和不足。
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
2. 植物的世界认识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动物的家园认识常见的动物及其特点。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4. 大自然的力量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力量。
了解力量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2.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学会保护动植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及生长过程。
自然界中的各种力量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重点: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
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关注环境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图片。
模型、标本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
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和朋友的优点和不足。
出示植物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讲解植物的特点及生长条件。
以动物的生活习性为例,讲解动物的特点及生活环境。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并标注特点。
小组合作,调查了解自然界中的力量,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与他人相处,关爱动植物。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朋友:优点:善良、友善、乐于助人不足:自私、任性、斤斤计较2. 植物的世界:特点:光合作用、生长周期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结果3. 动物的家园:特点: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生活环境:水域、陆地、空中4. 大自然的力量:风力、水力、太阳能影响:生活、环境、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和我的朋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和朋友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并标注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短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描述与朋友的相处之道。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方法2. 认识天气与气候3.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4. 动物的特征与分类5.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6. 地球上的水资源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认识天气与气候,学会观察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3. 掌握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及其特点。
4. 了解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5. 掌握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6. 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动物的特征与分类。
2. 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地球上的水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地球仪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观察天气变化、植物生长过程等。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教学主题:醒目地展示教学内容,如“认识天气与气候”、“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等。
2. 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列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3. 图表:利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记录表: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植物观察报告: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和特点。
(3)动物分类图:根据动物的特征,制作动物分类图。
2. 答案:(1)天气观察记录表:根据观察,分析天气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生活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科学电子备课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科学主备人执教人教学内容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教学目标1、对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特征,生长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
2、通过饲养和观察小动物,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
并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
3、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
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等常见材料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等方面的不同。
它们的不同用途。
4、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病人是水和空气的重要性。
并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教学重点对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教学的探究活动,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
教学难点在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教学的探究活动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用于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教学准备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具和学具。
教研组意见教导处意见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科学课型新课总第()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始业教育课教学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主备人教学目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想让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程度超过别的学科,教师应该在第一堂课上做足文章。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科学课,科学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学习科学课的方法是什么?教学难点科学课与别的学科有什么区别以及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纸杯 A4纸教学过程第二次备课1、自由谈话,了解观察方法: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科学啦,我将和你们一起学习。
我姓叶,是你们的科学老师,在这一年,我将带领你们一起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现象,探索科学奥秘。
师:老师很想认识大家,你们告诉老师,老师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你们呢?师:真没想到,大家想出了很多让老师认识你们的好方法。
师:那你能否观察一下老师,我有哪些明显特征?你用什么方法与别人区别开来?(观察的方法:看、听、闻、摸、尝等)师:你们对科学有兴趣吗?那么,什么是科学呢?2、倾听讲述,了解科学内涵:师:老师讲述什么是科学?师:你们说说跟科学相关的事。
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记下来,这就是写科学日记,如果把这些事写下来,就是很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家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比赛。
3、了解教材,明确学期任务: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
那么,三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孩子正在观察蜗牛,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求真、记录的重要性。
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让学生自由看目录和里面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4、做小实验,激发兴趣:师:刚才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这让老师非常高兴,为此我想跟大家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名称是:“纸托水”出示实验器材(集气瓶、水、纸片、烧杯、水槽),教师讲解方法,问学生能不能做到,并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
(其实很多学生都知道如何做,教师可让学生尝试,从而得出有可能失败,也有可能成功,从而让学生明白,科学观察不会永远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时候。
)小结:在我们这册科学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活动和实验,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下课后,学生还是依依不舍的。
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感觉出了,他们已被我吊起了胃口。
板书设计观察方法:看、听、闻、摸、尝、问、量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表达、讨论、记录作业布置观察3-5棵大树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科学课型新课总第()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主备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第二次备课一、引言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周围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四、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
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
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
(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科学课型新课总第()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主备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第二次备课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看看我捡到的树叶。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铅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设计树的不同之处:叶片不一样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作业布置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科学课型新课总第()课时教学内容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教学时间年月日第三周星期主备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狗尾草;一根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第二次备课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