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80)把握时空分布,分析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知识讲解)-精选教育文档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考纲解读考点提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复习建议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差异,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其分布。
根据气温曲线图、降水量的柱状图或世界区域地图判断气候类型。
知识清单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3.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及其判读。
参考答案: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海陆分布地势高低洋流2.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季风考点聚焦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和成因下图为临太平洋某地气温与降水量逐月分配情况。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所处自然带是,所面临的洋流名称是。
(2)简述该地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解析:第(1)题:据图中气温曲线可知,该地1月气温最高(25℃),7月气温最低(约为7℃),故该地应为南半球的亚热带气候类型;该地最热月1月降水稀少(约为20毫米),最冷月7月降水量丰富(约为84毫米),雨热不同期,故该地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条件下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该地位于太平洋沿岸,联系南半球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可知,应大体位于南美洲西海岸智利一带,其西侧海域洋流为秘鲁寒冷。
第(2)题:联系关于地中海气候成因和分布规律的论述即可解答。
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秘鲁寒流(2)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世界气候分布规律总结(1)地带性分布: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带性规律。
如下图所示:(2)非地带性分布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特征
有无水汽来源 气流上升还是下沉
夏季风, 大陆西岸的西风, 大陆东岸的信风
高压(带)控制则气流下沉,少雨; 低压(带)控制,则气流上升,多雨。
①热带雨林气候。 地处热带,则气温特征为全年高温。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则终年多雨。 故其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
②地中海气候。 地处亚热带,则气温特征为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夏季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冬季受西 风影响,且位于大陆西岸,则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降水多。 故合起来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三、气候特征的描述
气候特征
气温特征 降水特征
1.气温特征的描述
热带:全年高温(或终年炎热) 亚热带: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或温和) 温带: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受海洋影响大:夏季凉爽,冬季温暖
2.降水特征的描述
降水特征主要从全年降水情况(多或少) 及降水的季节分配(夏季及冬季降水情 况)来描述。
降水 条件
③温带季风气候。 地处温带,则气温特征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夏季受从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影响,多雨;冬季 受从内陆吹来的冬季风影响,少雨。 故合起来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成因和特征)
一、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季风气候分布于大陆东岸,纬度10°到25°之间等等。
二、气候类型的成因
夏季
冬季
东岸
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注意: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成因还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及分布分析
南北纬20 ° ~30 ° 大陆内部和西岸 南北纬10 ° ~ 20 °之间
南北纬10°之 间
北纬35 ° ~ 55 °大陆东岸
南北纬25 ° ~ 35 °大陆东岸
北纬10 ° ~25 ° 的大陆东岸
六、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
1依据 最冷 月气 温值 推断 温度 带(以 温定 带〕
少雨型—— 热沙、温带大陆和极地气候 海陆 大陆性:年、日温差大、降水少
气温
—最—简—单 地状面况
→
降水
分布 地形 洋流
海洋性:年、日温差小、降水多 地势凹凸及向阳、背阳→气温
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五、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
南北纬40 ° ~ 60 °大陆西岸
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
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
合影响的结果。
四、气候形成因素
—最—根—本太阳辐射→ 气温
纬度 分布
——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季节变化
年雨型—— 热雨和温海
—最—重—要大气环流→降水 夏雨型—— 热草、热季、亚热季和温季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一、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二、各种气候类型的典型地区气温降水图示
三、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一)
热带雨 林气候
热带草 原气候
热带沙 漠气候 热带季 风气候
赤道两 侧
受赤道低压 终年高温
带掌握
多雨
热带雨林 气候两侧
南北回归线四 周的大陆中部 和西部
亚洲的南部 和东南部
受赤道低压带 和信风带的交 替掌握
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掌握
大连地区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大连地区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大连地区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
这里的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
在气温方面,大连地区具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在-5℃至1℃之间。
夏季(6月至8月)气温较高,平均气温在20℃至24℃之间。
春季(3月至5月)和秋季(9月至11月)气温适宜,平均气温分别在7℃至13℃和10℃至18℃之间。
尽管大连的夏季气温较高,但受到海洋的影响,大连地区的气温变化相对缓和,较为宜人。
在降水方面,大连地区年降水量较为充沛,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变化。
夏季是降水最多的季节,平均降水量在80毫米至140毫米之间。
冬季降水较少,平均降水量在10毫米至20毫米之间。
春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在40毫米至80毫米之间。
大连地区的季节降水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
在大连市区附近的沿海地带降水量较高,主要受到海洋水汽的影响,年平均降水量约为700毫米至900毫米。
而在大连市区以西的山区,由于山地阻挡了水汽的传输,降水量较低,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至600毫米之间。
大连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也存在年际和年代际的变化特征。
对于气温而言,近年来的观测数据显示,大连地区的气温有上升的趋势。
而在降水方面,大连地区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降水量逐渐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在夏季。
大连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变化特征。
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春秋季气温适宜。
夏季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
地域上,沿海地带降水量高于山区。
近年来,大连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
这些变化对大连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使得青藏高原的气候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对青藏高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1. 气温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的气温呈现明显的分带特征,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
一般来说,高原地区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海拔高度较大,导致大气压力和密度较低,空气稀薄,所以相同的能量辐射,温度相对较低。
除了受海拔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气温还受到地形、风向等因素的影响。
在时空分布上,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气温较高,而西部和北部地区气温较低。
这是因为东部和南部地区靠近低纬度地区,阳光辐射比较强烈,加上湿润的气候环境,使得气温相对较高。
而西部和北部地区靠近高纬度地区,阳光辐射弱,加上干燥的气候,导致气温相对较低。
此外,青藏高原的气温还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这是由于夏季高原地区受到了副高的控制,大气层中的湿气较多,降水较多,而冬季受到了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2. 降水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的降水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带特征。
一般来说,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地区降水较少,东部和南部地区降水较多。
这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处于地球的反气旋带上,平均流向为由西向东,在降水时常常受到西风带或东风带的影响,西部和北部地区常常处于干旱带和亚洲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下,降水较少。
而靠近海洋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则更容易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多。
此外,青藏高原的降水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一般来说,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这是由于夏季副热带高压北抬,导致季风气流的北抬和增强,所以夏季降水较多;而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南下,阻挡了季风气流的北抬,所以冬季降水较少。
总结起来,青藏高原的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气温受海拔、地形、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的趋势;降水受季风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降水逐渐减少的趋势。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
5.气候类型判断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三步走:A.依据气温的季节分布特点判断南北半球B.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C.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气候类型特例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国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时空特征的角度对中国气温变化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时空特征是研究气象要素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气温变化的时间特征。
根据气象数据的分析,中国的气温在过去几十年中普遍呈现上升趋势。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气温的升高速度更为迅猛。
不同地区对气温变化的感知可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中国的气温升高是不可忽视的现象。
这一变化对中国的农业、能源消耗以及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其次,我们来看气温变化的空间特征。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因此气温变化的空间特征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以北方地区为例,由于地势高原性,气温变化较为明显,尤其是冬季气温的下降更为显著。
而南方地区则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气温变化较为温和,夏季的升温相对较为明显。
此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相对平缓,受到海洋调节的影响较大。
相比之下,西部内陆地区则更容易受到气温变化的冲击。
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它还涉及到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
首先,气温变化对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农作物生长周期和收获时间都与气温密切相关。
气温升高会导致春季来临的时间提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情况。
同时,气候变暖还会引发更多的天气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气温变化对能源消耗也产生了影响。
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们对空调、冷藏等用电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电力消耗急剧上升。
这对中国政府在能源供应和环保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最后,气温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气温变化可能导致生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等方面的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最新高三地理-我国气象气候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精品
我国气象气候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我国常见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暴雨、干旱、台风、冰雹、寒潮和冷害等,其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
1.季节性差异3~5月份,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等地,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春旱,严重的年份(如2000年),不仅农作物生长受到损害,人畜饮用水等都极为困难。
3~5月份,也是我国部分地区雷暴和冰雹灾害集中出现的时段。
雷暴和冰雹这类强对流性天气,大都是因冷暖气流交汇,大气运动十分激烈,促使大气中的能量急剧释放造成的,所以大多出现在春夏过渡的季节。
雷暴和冰雹另外一个集中出现的时段是夏季6~8月份。
7~8月份,梅雨期结束,整个长江流域普遍出现高温伏旱天气,在热带风暴影响较少的年份,高温干旱天气可以持续40~60天。
7~9月份,则是我国受台风频繁影响的季节。
夏半年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集中发生的时段。
东部各地随副热带高气压的向北移动,先后出现汛期:华南地区4~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北方各地7~8月。
汛期常常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
冬半年是我国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最频繁的时段。
寒潮发生时,受其影响的地区出现强烈降温,有时出现冰冻,并伴有大风、大雨或大雪天气。
因为我国大气环流、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显著,不同年份的气象气候灾害差异十分巨大,增加了我国对气象气候灾害短期预测、预报的难度。
2.地域性差异我国常见气象气候灾害的空间分布见以下示意图。
【思考】造成我国气象气候灾害地域性差异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特别紧张?我国华南地区的低温冷害与东北地区的低温冷害有什么不同?5.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气象气候灾害尤以干旱最为严重。
华北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尤其是冬春季节雨水稀少,“春雨贵如油”。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和灾情最重的干旱地区,其平均受旱面积占到全国受旱总面积的46.5%,受灾面积占50.5%,因干旱造成的粮食损失占全国干旱粮食损失的32.1%左右。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大气环流、地形地貌和海洋影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特征为全年高温、高湿、降水充沛。
常见的热带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 温带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征为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常见的温带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寒带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特征为寒冷、干燥,气温极低。
常见的寒带气候有苔原气候和冰川气候。
4. 高原气候:位于高海拔地区,特征为气温低、气压低、氧气稀薄。
常见的高原气候有高山气候和高原草原气候。
5. 沿海气候:位于沿海地区,特征为潮湿、温和,受海洋影响较大。
常见的沿海气候有海洋性气候和季风性气候。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也出现,如热带沙漠气候和人工气候等。
总体来说,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由地球自转和大气环流形成的,而各个气候类型的特征则是由地形地貌、海洋和气候要素(如温度、降水、湿度等)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
和特征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和相似性。
世界地理气候类型判断,特点,分布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三步: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二、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三、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全年多雨型:年降水量>2000mm,则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1500—2000mm,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少雨型:全年高温年降水量<125mm,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且季节变化很大,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如果降水少,全年低温,则可推断为极地气候.全年均匀型:全年各月降水均匀时,为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多雨型:降水集中于夏季,有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750mm—1000mm)、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全年炎热干燥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纬25°大陆东岸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多俄罗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极地大陆(海洋)冬冷长,夏暖短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全年酷寒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区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
精心整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1、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向南、北延伸5°~10°左右。
(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
)在我国没有分布。
2、热带草原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季和湿季。
分布: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在我国没有分布。
3、热带沙漠气候: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特点是:全年高温干燥。
分布: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在我国没有分布。
4、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季和雨季。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
在我国分布在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点是: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即少雨)。
分布: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在我国分布在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6、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
在我国没有分布。
7、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
分布: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在我国没有分布。
8、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分布在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规律是什么
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规律是什么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规律是什么气候类型即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因为纬度位置(阳光直射与斜射)、海陆位置(季风)和地形地势造成。
它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5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季干旱炎热。
冬季温和湿润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
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9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因:纬度高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大连地区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大连地区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大连地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东临黄海,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域。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要素,它们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大连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大连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1. 季节变化大连地区的气温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春秋温和。
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分析显示,大连地区的平均气温在不同季节有着显著的差异。
冬季气温一般在0℃以下,有时会出现较大的寒潮天气,夏季气温一般在25℃以上,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0℃以上,春秋季节气温适中,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2. 年际变化大连地区的年际气温变化较为稳定,近年来虽然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但变化幅度并不是很大。
根据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大连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过去几十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增温趋势。
3. 空间变化大连地区的气温在空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气温较为温和,而内陆地区气温较为寒冷。
这与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有关,海洋具有很大的热容量,变化较为缓慢,因此沿海地区的气温受海洋影响较大,呈现出比较稳定的气温特征。
大连地区的降水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夏季降水主要受到台风和季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大,而冬季降水则主要是由于冷暖气团的影响,降水量较少。
大连地区的年际降水变化较为不稳定,受到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近年来降水量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大连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均匀的,在一些年份降水量明显偏多,而在另一些年份降水量则偏少。
我国的气候分布情况、气候特征以及产生的原因
我国的气候特点、分布,气候特征及气候带、气候类型一、我国的气候分布情况由于气候包括气温、降水等因素,以下我们按热量气候带、干湿气候带以及气候的垂直分布分别说明。
(二)、中国的干湿气候带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为东南多、西北少,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大巴山和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北方仅长白山局部地区可达到1000毫米左右),其中华南沿海、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东南丘陵许多地区还可超过1500-2000毫米。
我国最多雨的地方是台湾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其年平均降水量高达6558毫米。
东起大兴安岭西至中尼边境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把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西北部年降水量均小于400毫米,其中内蒙古、宁夏及其以西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均在200毫以下,柴达木、吐鲁番和塔果木等盆地年降水量均在25-50毫米以下,吐鲁番分地中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我国年降二、我国的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
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
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
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雨热同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
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
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
我国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综合评价
我国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综合评价气候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气候条件,主要是由光、热、水等气候要素组成。
一、光能资源的时空分布我国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其基本规律是:西部多于东部;干燥地区多于湿润地区;高原多于平原。
年太阳辐射量586152J/cm2等值线,大约从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延伸至云南和西藏的交界处。
此线东南由于阴雨天多,日照少,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586152J/cm2线西北部地区,晴天多,云量少。
故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一般大于586152J/cm2。
在东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华北平原及东北地区,年总辐射量均低于586152J/cm2,并由北向南逐渐递增。
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太阳辐射量仅为460548~502416J/cm2。
南岭以南的华南沿海地区,因纬度较低,年太阳辐射量又略有增加,一般在502416J/cm2以上。
川贵地区常年阴雨多雾,是太阳辐射量最少地区。
在西部地区,太阳辐射量南北也有不同。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年总辐射量在669.888J/cm2以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和冈底斯山脉一带达921096J/cm2,为我国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地区。
自塔里木盆地经河西走廊至内蒙古高原西部,是另一个高值辐射区,年总辐射量在628020J/cm2以上。
太阳辐射总量年内变化的规律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多于秋季。
这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度的变化和降水时空分配状况。
冬季西藏东南部为全国太阳辐射高值区,川黔、湘西一带形成低值中心。
春季在西藏东部和内蒙古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在长江和珠江之间,由于阴雨天多形成低值区。
秋季低值中心位于川黔之间,夏季则出现在西南季风影响强烈的云贵高原西部。
我国日照分布的基本特点是:纬度愈高,日照时数愈多,故北方多于南方;气候愈干旱的地方,日照时数愈多,故西部多于东部。
全国各地全年日照时数在1200~3400h之间。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如何分析气候分布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如何分析气候分布2021年高考天文重要知识点:如何剖析气候散布【】高考温习的重点一是要掌握一切的知识点,二就是要少量的做题,查字典天文网的编辑就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21年高考天文重要知识点:如何剖析气候散布气候散布及成因不时是学习的难点、考试的热点。
如今考试中考察惯例的散布规律已很少见,而一些十分规的散布在各类资料、各类试题中已末尾凸现,笔者总结如下。
1.赤道左近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所以遭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西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陆地,降水少。
受离岸暖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暖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西南部、巴西西北部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高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西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严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反。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非洲的西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一般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习尚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陆地,为西北季风。
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陆地,为西北季风。
由于非洲南部陆空中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习尚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习尚候。
6.小亚细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
由于地势高,离陆地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陆地较近)。
【地理知识点】我国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分布
【地理知识点】我国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分布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
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力特性的差异,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一个冷性高气压,东部和南部的海洋上相对成为一个热性低气压,高气压区的空气要流向低气压区,就形成我国冬季多偏北和西北风。
相反夏季大陆热于海洋,高温的大陆成为低气压区,凉爽的海洋成为高气压区,因此,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向大陆的东南风或西南风。
由于大陆来的风带来干燥气流,海洋来的风带来湿润空气,所以我国的降水多发生在偏南风盛行的夏半年5-9月。
可见,我国的季风特色不仅反映在风向的转换,也反映在干湿的变化上。
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冬干夏雨。
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
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
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
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
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
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等。
我国气候区划(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在自南岭到秦岭淮河一线、以横断山为界的东部地区(湖南、江西、浙江、四川、安徽与江苏南部、广东北部及福建部分地区等等),而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以南为界的东部地区(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天津、北京、山西、陕西与河南部分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区则分布范围小,主要是南岭以南,如海南、广东南部和云南南部等。
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分布规律、数值特征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1、模式法又叫分布规律法。
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
(如下图)极地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典例剖析: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
那么,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A ;B ;C ;D 。
分析:A地纬度为46°N,可知该地为温带,148°E为东亚季风区,故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B地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地为地中海地区,应为地中海气候;C地纬度为6°S,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纬度范围,134°E为东南亚,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地51°S为温带,75°W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一般可分为全年几个月或各月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称为数据法。
A、从气温上看,可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五种:(见下表)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气温指标最冷月>15℃最冷月0-15℃最冷月<0℃最热月10℃最热月<5 ℃气温变化终年高温冬暖夏热冬冷夏热冬寒夏凉终年严冬气候类型四种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B、从降水上看,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四种:(见下表)降水类型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1500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600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300-600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2503、八字方针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与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不同地区气温、降水的状况不同,气候特点也就不同;同一气候区内,气温和降水也有区别。
纵观整个大气专题,最有思辩性、最有难度、常考不衰的内容就是它们。
而且,在这类题目中,往往还包括等值线的判读、气候类型判读、分布规律描述及对工业、农业活动的影响等内容。
在这里,将进一步总结气温和降水量水平分布规律及原因分析,理清思路,除掉这类问题的复杂外衣。
一、气温分析
气温分布特点多用等温线表示。
等温线的走向、数值大小及变化、疏密、弯曲方向都是我们判读气温特点的重要依据,掌握判读技巧,做题就成功了一半。
分析气温分布特点,难点在于如何找准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思路上可遵循:找准比较对象──结合对象的区域特征找准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1.空间对象
(1)大尺度空间:不同纬度且南北差别大;“大尺度”对象表现为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且下垫面越单一,等温线表现得越平直。
影响因素为纬度或太阳辐射。
(2)较大尺度:纬度差别不大或同纬度附近,但海陆位置不同;如海洋与陆地、沿海到内陆的比较等。
影响因素主要为海陆位置,其次为地形。
离海的远近决定了受海洋影响的强弱:离海近,则受海洋影响大,海洋性显著;离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气候的大陆性强。
地形的屏障作用会使海洋的影响范围减小,使海洋性向大陆性的变化加快,差距加大。
例如,欧洲西部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
冬季,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沿海等温线表现出与海岸线平行的特点。
阿尔卑斯山为东西走向,对盛行风的阻挡作用小,海洋的影响能深入内陆,气候由大陆性向海洋性缓慢过渡。
同纬度的北美西部地区,大气环流形势、洋流与欧洲西部类似,但分布着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对盛行风阻挡作用大,沿海深受海洋的影响,从沿海向内陆迅速向大陆性过渡。
最显著的表现是气温年较差由沿海向内陆迅速增加。
(3)较小尺度:纬度与海陆位置差别均不大的陆地或海洋内部、海陆过渡带等。
纬度与海陆位置差别不大的陆地内部可以是两个相邻的地形区,或同一个地形区内的不同部位,或不同地形区交界处。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地形、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等。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表现在地形差异与地势高低的差异。
如由于地形差异,使山东泰山与附近平原上的济南相比,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均要小。
大气环流对气温的影响表现在冷、暖气流对所经过地区的影响强弱上。
如中国气温分布在冬季表现为南北温差大的特点,除了纬度因素的影响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北方离冬季风的源头近,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大。
再如台湾岛东西两侧冬季温差大,主要是因为东侧为冬季风迎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大,而西部为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
找准比较对象的空间尺度大小,能帮助我们对气温影响因素的分析更有针对性。
但要注意,有些问题中也可以包含多个尺度对象,如“北半球的寒极在西伯利亚”,这就包括几个尺度对象的比较:首先是大尺度南北纬度的差别,因为西伯利亚纬度较高;再是较大尺度海陆位置的差别,因为其深居内陆,深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最后还包括较小尺度陆地内部不同地形区的区别,因为其位于高原、山地地形区等;
2.时间对象
气温的比较可以是不同地区间的对比,也可以是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对比。
对于此类问题,需要分清时间尺度的长短,从而找准其影响因素。
(1)年际差异:气温年际变化一般不大,但由于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
(2)季节差异:气温的季节变化即为年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的年变化,此外,季风环流等因素也会对它产生影响。
(3)日期(短时)差异:气温的短时变化即为天气,主要为天气系统的移动或变化引起。
如冷、暖锋面过境前后的气温变化等。
(4)时刻差异(气温的日变化):指一天中不同时刻气温的高低变化。
是由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天气系统等因素造成的。
如一天中气温最高在午后两时左右,而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最后,在判断出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原因之后,还可利用“等温线走向与影响其主要因素一致”来验证。
如美国东部广大地区等温线较平直,大致与纬线平行;经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没有明显南弯,东部沿海向北弯曲程度也不大,说明山地与东部沿海洋流对其气温分布影响较小。
二、降水分析法
与气温分析方法一样,降水分析也可以同理展开。
1.空间对象
(1)大尺度空间:纬度跨度大或同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影响它们降水的主要因素为大气环流。
如从非洲中部到北部,跨越赤道与北回归线,在南北纬10°之间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多雨的气候特点;在南北纬10°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旱、雨两季且年降水总量较多的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回归线与南北纬30°之间,常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终年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2)较大尺度空间: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为海陆位置、地形等。
如受海陆位置与地形因素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较小尺度空间:同纬度附近且海陆位置相当的地区,由于下垫面状况复杂,导致其降水分布的变化。
而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洋流等。
如中国南方沿海地区,降水总量丰富,但在局部地区表现出沿海小于内陆、平原小于山地、迎风坡小于背风坡的特点。
2.时间对象
时间差异是降水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降水分析必须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对象展开。
(1)年际差异:与气温特点不同,降水的年际变化具有普遍性。
影响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是外部原因,如全球变暖、厄尔尼诺、人类活动等;二是内部原因,主要为大气环流。
如我国的季风气候,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夏季风的强弱导致的。
(2)季节差异:影响因素为大气环流。
包括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季风环流影响。
如地中海式气候区,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多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干燥。
再如我国的季风气候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时,多雨;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时,少雨。
(3)日期差异:降水差异的时间跨度不长,影响因素主要为天气系统。
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的“梅雨”,七、八月的“伏旱”,就是分别受江淮准静止锋和副高控制出现的天气状况。
(4)时刻差异:降水差异的时间跨度更短,其产生原因多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即不同时刻气温分布的差异,导致了空气对流运动强弱的变化,从而影响到降水的形成。
如我国夏季午后易出现暴雨,是因为此时为一天中近地面气温最高,空气对流运动最强烈,由于空气的强烈对流导致了强度较大的对流雨的产生;“巴山夜雨”也体现了四川盆地降水的时刻差异;
以上分析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解决大气专题的方法,但任何方法都需要我们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钻研和必要的训练,方能熟悉和强化,难题也就能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