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导学案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落的演替
1.群落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依靠种间关系使各种群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体。生物间的种间关系包括四种: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和寄生。
2.区别不同群落的最主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其衡量指标是丰富度。
3.不同群落其优势种不同。森林群落中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是木本植物,草原群落中则是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
4.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5.从纬度上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大;从海拔上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推理,从时间推移上看,不同的时间内,同一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
6.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解决吃的问题就是一个首要任务。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毁林开荒,加上很多地区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村经济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国家明确提出了相关政策,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该政策一定能达到目的吗?
答案退耕还林。退耕不一定就能还林,必须提供适宜的条件。
课堂导入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北麓漠河境内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大火从5月6日起燃烧,到6月4日全部扑灭,历时整整一个月,着火面积101万公顷。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1/19从地球上永远消失。火灾后,林业职工积极植树造林,经过20多年的努力,火灾区又变成了茂密的森林。
从上述实例看出,群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群落的演替。
探究点一演替的类型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发展变化的。阅读教材,结合提供的材料,试探讨群落的变化规律。
1.演替的概念
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炽热的岩浆滚滚而出,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直到1934年,植物才逐渐的繁茂起来形成小树林。数据统计如下:
(1)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长达50年的时间内,该地区生物由灭亡到形成小树林。
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完成了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初生演替
光裸的岩地经过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最终会演替出森林。阅读教材P79图4-14,分析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据上图分析裸岩地上的演替过程
A裸岩阶段→B地衣阶段→C苔藓阶段→D草本植物阶段→E灌木阶段→F森林阶段。
(2)像这样,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
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就是初生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3)请思考:
①地衣是六亿年前地球陆地的首批客人,它能首先定居在光裸的岩地上,因为它可以分
泌有机酸从而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这说明生物可以改变环境。
②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答案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③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答案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结果逐渐取代了地衣。
④经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逐渐演替为森林。在森林
阶段内,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
答案能。群落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外的一些种群,指的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⑤从裸岩阶段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不
断在增加。
3.次生演替
下图是在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过程,据图思考:
(1)由图看出其演替的过程为:弃耕的农田→一年生杂草→灌木丛→森林。
(2)像这种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
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后农田上的演替
(3)结合初生演替思考:所有的演替都能演化为森林吗?
答案①并非所有的演替都能形成森林,一般来说,在气候适宜的环境中,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可形成森林,但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由于受到水分的限制,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森林,只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灌木阶段。②一般群落的演替都是越来越复杂,但有些演替可能会变得简单,例如荒漠化。
归纳提炼
1.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具有可
预见性或可测性。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逆的变化。
(3)大多数群落演替的结果是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物种多样性增加。
(4)大多数群落演替的结果是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降低,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活学活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有一定的规律性()
(2)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方向和速度与物理环境无关()
(3)初生演替进行缓慢,次生演替出现和发展得较快()
(4)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5)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6)大多数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