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
“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单元导语】“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这是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通过诗化的方式对哲学所下的定义。
我们这一生,除了要去寻找精神上的家园,难以割舍的还有我们可爱的家乡。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家乡可能不是那么完美,但无论走到哪儿,都会让我们梦萦魂牵:巍巍安山、悠悠史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穷乡旮旯、寻常巷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经历生命中最鲜活本初的体验,留下生命中最纯真美好的印痕,有许多伴随一生影响一世的记忆。
这里所说的家乡,就是指我们居住的固始城乡各个村庄社区。
我们的家乡文化既是中原文化、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每个人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
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增强我们同学身上的社会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第一单元,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人文主题。
在课标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有详细说明: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据此,结合固始县县域特点和当代文化生活实际,制定以下4个目标。
1.了解调查、访谈的基本概念,掌握有关访谈、调查报告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和技巧等;2.了解固始名人、小吃(或特产、店铺招牌等)、风景名胜、方言特点和独特的风俗民情;3.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形成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意识;4.培养家国情怀,走出纤弱小我,寻找文化之根,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传文化助建设我为家乡唱赞歌——必修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
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人文主题是“我们的家园"。
具体的目标是:1.了解家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增进家乡文化认同。
2. 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3.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4.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单元学习目标】1.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
通过收集家乡历史人物的资料和实地采访调查,增进对这些人物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
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认识社会发展家乡产生的巨大变化。
【单元学习任务】1.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掌握融洽流利的访谈技巧;收集家乡历史人物,辩证看待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思辨能力。
2.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提升当代文化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1.单元导语“家乡”是一个亲切、温馨的字眼。
家乡的文化传统可以反映家乡的历史风貌、文化背景;家乡的风景名胜体现了家乡的自然美;家乡的特色产品或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且也体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它们的历史渊源、经济价值、文化底蕴,值得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和探索。
这种了解和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这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必由之路。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
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以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就从寻访我们家乡的文化传统开始。
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4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件
参考例文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前言:俗话说的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爱我的家乡, 并且爱的深沉,这片生我,育我的土地便是我的家乡——建瓯。 说起建瓯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它是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地区, 位于武夷山,鹫峰两山脉之间的丘陵地区,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最让 我自豪的地方在于建瓯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福建之 建即取之建州(今建瓯)。建瓯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 相当深厚,曾经出过众多的请史留名的人才,比如有中国十大史学家 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宋代理学家朱熹等。
5.怎样撰写调查报告?
⑶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5种,即关于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典 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关于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历史 事实的调查报告。关于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是反映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 化的、教育的等方面基本情况,其目的在于通过客观叙述这些方面的情况,为制 定某项方针政策、做出某项决策提供依据。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导入
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行为方式、精神 产品的总和。传统节日便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包含人们一定信仰、情感、观 念、仪式、习俗等因素在内的复杂的文化现象。家乡不仅 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
家乡的文化设施、娱乐场所是否齐全,使用情况如何 人们平常都开展哪些活动?有没有图书室?是否经常开展 读书活动?
4.怎样做好调查准备工作?
⑴选择调研课题。选题,即选择调查、分析的内容、对象和角度。选 题是调查分析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参考题目如下: ①家乡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 ②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开展调查 ③家乡图书室藏书与借阅情况调查 ④家乡商家招牌体现的商业文化调查 ⑤家乡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查。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4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语文
一、访谈的相关知识与技巧 访谈法是指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 它可以在调查中作为主要的调查方法去收集所需资料,也可以作为一种辅 助方法去补充调查内容或者去验证某些资料。访谈法是认识社会、了解 社会的一种最常见的方法。 访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了解人们过去和现在的经历或动机与看 法的科学方法。要注意访谈与人们日常交谈的不同之处。访谈一般都具 有很强的计划性,它要有调查研究的主题,还要有准备好的调查提纲。而日 常交谈大多无明确目的,计划性不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 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 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预测未来。 3.落款 署名既可写在标题或副标题的正下方,也可写在正文后面的右下方。日 期应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例文观摩】 关于博山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陈家祠的十一条石湾陶塑脊饰,分别装设在三进三路九座厅堂屋脊上。 陶塑脊饰使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蓝、褐、白五色。其中最令人瞩 目的是脊饰兽吻,塑造的是飞翔在云天的鳌鱼形象,鳌鱼的两根长须伸向晴 空,显得气势非凡,使屋顶轮廓线更为优美。
灰塑的总长度1 800余米,规模之大,塑艺之精,题材之丰富,居全省民间建 筑的首位。这些《三国演义》故事、清代羊城八景以及各种花鸟、瑞兽、 图案灰塑,主要装饰在屋脊基座、山墙垂脊、廊门屋顶、厢房和庭院连廊 及东西斋的屋脊上,似两条花带将庭院装饰得情趣盎然。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整体教学设计.doc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家乡文化生活”单元设计说明本单元是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第一单元。
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人文主题。
本单元将文化现象的探讨聚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将围绕三个学习活动展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分三个步骤。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面向日常生活,梳理值得记录的“人和物”素材,以此来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从“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化古迹保护”“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选取一个角度,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现状,感受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变化。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在对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思考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建议。
PART01单元目标设计依据确定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关注四个大方面: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每单元的单元导语以及这一单元最后给的单元研习任务,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1.课程标准任务群说明:本单元属于“家乡文化生活”,在课标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有详细说明: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有:(1)确定文化现象调查选题;(2)开展社区文化调查,搜集整理材料;(3)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尝试写作建议书。
我们在对这四篇文章设定单元学习目标时就要紧扣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以此作为这个单元的学习指导方向。
2.关注单元导语:单元导语共两段,分别明确了本单元的研讨主题及核心学习任务。
第一段:触发乡情,引出人文主题,升华家乡文化生活的意义;第二段:明确核心任务,指明步骤方向。
3.关注单元研习任务:本单元研习任务分成了三个部分,清晰明确。
任务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家乡文化生活: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件43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5.问题的内容要单一,不要把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问题整合在一起提问。
家乡文化生活问卷调查表设置示例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协助我们完成这一份调查问卷。这次调查
家乡文化生活问卷调查表设置示例
(4)现今主要的出行工具( )
A.步行
B.自行车
C.摩托车或电动车
D.公交车
E.私家车
F.其他
(5)您认为我们家乡的建筑有无变化( )
A.新增不少楼房,变化很大
B.没有新增但有许多旧房改造
C.与之前没有什么变化
(6)家乡现今主要的道路设施为( )
A.泥土路
B.水泥路
C.柏油路
例如:关于二程文化的主题选择有:
1、二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 2、二程文化活动调查 3、二程图书室藏书与借阅情况调查 4、二程书院有关二程文化展览情况调查 5、二程文化对家乡生活方式的影响调查..
完成下面的“‘我的家乡文化’素材卡”,确定调查方 向及对象,为展开深入的实地调查做好充分的准备。
某一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把调查研究成果写成 的书面材料。
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的类型
撰写调查报告的技法: ① 要有一个鲜明的专题; ② 要有具体详细的材料; ③ 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④ 要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主题; ⑤ 要善于运用统计数字来说明主题;
要了解读者需求。
知识链接 参照课本75页《调查的技术》
问题不带倾向性,不能诱导受访者回答;同类问题排
✓ 列一起,问题排列的先后以先易后难为原则,开放性 写出具体问题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习目标
1.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之 间的关系,形成关注和参与当代文 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2.了解访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 握有关访谈的基本知识、方法、程 序、技巧等;提高在具体情境下的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能力风暴
学习目标
3.阅读有关调查研究、乡土风俗 等方面的文章,帮助完成本单元 要求的学习活动,提升理性思维 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学会灵活 运用常见工具书和网络,根据一 定的目的,查阅所需信息资料, 快速定位信息。
目录
编写意图
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活动
语文能力风暴
PART.01
编写意图
编写意图 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课程标
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 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语文能力风暴
PART.02
学习目标
语文能力风暴
“建议书”的撰写:格式;建议的对象部门;表达方式(委婉建议 式);所提建议应从家乡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建议陈述时理 由、实施步骤、可行性陈述全面;切忌根据个人好恶乱提建议;建 议内容前可汇聚各方的想法,深入探讨。
谢谢欣赏
“志”的撰写:确定方向(人:历史名人,普通人;风物:家乡 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传统习俗等);突出家乡特色;语言力 求准确、平实、简明。
访谈记录表
语文能力风暴
历史建筑登记表
语文能力风暴
调查报告结建设
第三个活动设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在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前 提下,对家乡的某一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此处活动涉及“建议 书”相关内容,格式或内容如何撰写等)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3.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或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大面积拆迁,建起整齐划 一的住宅楼区,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农民搬上楼后, 离自己的土地远了,农具没处放了;乡村特色没有了……对于这些现象,你有什么 意见和建议? 明确(1)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留住乡村物质文化记忆的场合、民居 工作。 (2)对原有的村落祠堂、乡村入口等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让游子记 得住乡愁。
(3)立足现实改善。尊重乡村个性、发展条件与潜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动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居环境改善。 (4)传承乡土文化。学习借鉴传统乡村营建智慧,保护乡村传统空间肌理和传统 建筑,传承乡土文化传统,保存乡村景观格局。借助现代科技发展乡村文化,构建 乡村文化传播体系,能够更加快捷方便的把乡村文化传送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文本研析·疑难突破
【深度研读】 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1.围绕“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一主题,对家乡长辈做一个访谈,请拟写出访谈提 纲。根据访谈内容,写一篇家乡“志”。 明确要有采访目的、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等要素。重点 是预设采访问题,采访问题要围绕“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个主题展开。 写一篇家乡“志”,可参考如下内容:家乡的历史名人和古迹,家乡的地名及其由 来,家乡的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家乡的民间艺人和传统工艺。
参考例文:我的家乡是北京,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位于中国华北大平原的 北端,矿产、植物、水资源非常丰富。皇家宫庭、朝坛、宗教建筑遍布,圆明园、 故宫、十三陵让我们感叹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住宅不仅讲究建筑格局,而 且也讲究雕饰与花纹,四合院是北京人传统的住宅,由正房、倒座、东厢房和西 厢房四面房屋合围而成,这里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又契合着人们的精 神气质和理想追求。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名人,有大文学 家关汉卿、纳兰性德、老舍、史铁生等,大科学家袁隆平、徐冠华、李银河等, 艺术家宋明远、梅兰芳、侯宝林等。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 自己的踪迹,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志”的写作
【志】是“记”的意思,也是古代文体的一种,类似于现代的散文。“志” 是记 述、记载的意思。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 感情或见解。内容包括历史掌故、遗闻遗事、人物短论、读书杂记等。
所谓风物志,就是记载这些的地方志。包括风光、民俗、方言、物产、古迹、 轶闻等,如刘安遇、胡传淮著《大英风物志》。
访谈过程是一个耗费时间的过程,需要巧妙周全的构建,需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材料准备、思想准备等 。
2. 访谈的类型 (1)根据调查员同调查对象的接触方式,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则是借助某种通信工具进行的访谈。在我国的实际调 查中,当面访谈是访谈的主要方式,也有一些调查公司使用电话进行访谈。
五里桥两边多年淤积的旷地,有些被开发作盐埕晒盐,有些被开垦出来种番薯。 我们读中学时,不时要到旷地上去挑沙。旷地地质偏盐碱,要用沙土去中和,一众男 女同学每人一担畚箕,将从沙滩上运来的沙挑到盐碱地里,沙与泥混合后再经雨水漂 洗,勉强可以种番薯。至于后来究竟有没有收成,收成后的番薯又是谁拿去果腹,那 就不是我们可以闻问的了。
5.补充相关素材。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加工,会得到初步的研
究印象和结论,为了支撑、印证这些初步印象和 结论,还要搜集一些必要的补充素材。
附录:调查问卷表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提醒:如果调查对象为陌生人,先自我 介绍,再说一下这次调查的目的;如果是熟 人,就直接说一下这次调查的目的,然后对 下列问题一一征询)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三、调查报告的类型
【关键能力】 一、调查报告技法——六要 1.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2.要详细地占有材料 3.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4.要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主题 5.要善于运用统计数字来说明主题 6.要了解读者需求
高一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高一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高一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主要介绍了家乡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文化。
首先,本单元介绍了家乡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家乡文化是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地理、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特点,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本单元强调了家乡文化的价值。
家乡文化不仅是当地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本单元提出了保护和传承家乡文化的措施。
包括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活动、培养文化人才、推进文化创新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高一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不仅介绍了家乡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还提出了保护和传承家乡文化的措施。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传承和发展家乡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上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课后篇一起巩固一、品评与感悟阅读有关乡土、乡音、乡情、乡愁的作品,品评作家浓浓的情感,感悟家乡文化的内涵。
(一)乡土住在村东头的人,被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醒。
这是一天的头茬子阳光,鲜嫩、洁净,充满生机。
做早饭的女人,收拾农具的男人,沐浴在一片曙光中,这顿鲜美的“阳光早餐”不是哪个地方的人都能随意享受的。
阳光对于人的喂养就像草对于牲畜。
光线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人的内心及前途的光亮程度。
而当阳光漫过一个房顶又一个房顶到达村西头,光线中已沾染了太多的烟尘、人声和鸡鸣狗叫,成为世俗的东西。
早晨村东头的屋影、树影、烟影、人畜影,层层叠叠压向村西头。
早晨的影子是残梦,是梦幻与现实的暧昧与交替。
在这种影子里长大的人,忧郁、怀疑、好妄想。
午后村西头的影子正好反过来压向村东头。
午后的影子是疲惫,是一整天勤劳带来的收获与遗憾,是先到的夜晚。
坐在这种阴影里吃饭的人们,咀嚼生活的自足与艰辛。
……水往东边流,一渠水村西人洗过衣服村东人洗,虽说水过百米自然清,百米外的清水肯定已不是以前的水;风向西边刮,村东头的尘土刮到村西头,村西的尘土又刮到更西边另一个村庄的东头。
(选自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一方人就以他们独特的眉眼身板和话语方式,成为一方水土的代言人。
乡土养育了我们,但我们对乡土有没有最深情的凝望、最细微的发现、最动人的叙述,则因人而异,千差万别。
因为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在这方面,刘亮程几乎做到了极致。
这个出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一个叫黄沙梁的地方的汉子,成了那片土地最佳的代言者。
(二)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拖着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
秦腔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
《家乡文化生活》ppt课件
• 豪侠坪村的历史地名称曹家坪,豪侠 坪村始祖伯高公建立的一个聚族定居 点,经多次续建而成,至清代中期时 ,发展至鼎盛。现存古建筑群始建于 清代乾隆庚寅年,至今保持着明清传 统建筑的风貌。
体风貌保存完好。村落格局可以概括为以自然山水为基底,
以民居建筑为载体,以人文景观为内涵的“五山一河育良田
,七门古巷构苗寨”的整体格局。村落布局合理,独具特色
,村中现存许多古民居建筑,多为砖瓦结构,烽火鳌头。大
小巷通道网状交叉于村内,村道路以当地青石板铺就,一般
墙高三丈,一律封火青砖砌成,一律成几何等边以斜角开墙
这里曾经出过许多文人雅士,文官武将,透露出一种特有的
福寿文化,有的建筑虽遭不同程度的破坏但绝大部分保存较
完整,原有的戏楼、贞节牌坊、麻阳民国小学现存一些痕迹
。
•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 调查
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你家乡的文化生活状况如何?那里的文化 设施是否齐全?使用情况如何?人们日常都开展哪些活动?有没有图书阅览室?是否经常开展 读书活动?参考下面的活动提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 现状。可以撰写调查报告,也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
、历史变化
、周边环境
)
)
价值描述 (风格特色 信息来源
、历史价值
) 风物登记表
照片
建议
储备知识,未雨绸缪 拟订访谈提纲
储备知识,未雨绸缪 拟订访谈提纲
储备知识,未雨绸缪 拟订访谈提纲
储备知识,未雨绸缪 撰 写 人 物 (风 物) “志”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4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家乡文化生活
崔莹:说到这一点,你的戏剧的一大特点,就是静场的频繁出现。在你 看来,沉默在戏剧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你如何判断哪里该沉默?
福瑟:沉默和孤独有关。这种孤独并非一种坏事,而是一种平和。沉默 也和虚无有关,而沉默和虚无都是我作品的血肉。我认为这些停顿或者沉 默,比那些说出来的话要有分量得多。这种沉默也会令观众感受到氛围的 紧张、故事的戏剧化。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很容易意识到哪些地方需要短 暂的停顿,哪些地方需要长久的沉默。
崔莹:在你的早期作品中,有的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的,比如《有人将 至》就分开始、中场和结束。但在你的后期作品中,过去和现在混合、渗 透在一起。这在《秋之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你在后期为何这样处理?
福瑟:我将过去和现在的混合与渗透称为“片刻”。比如我的戏剧《睡 觉》,就是发生在某一片刻的故事。片刻和永恒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描述的 是一种状态。它看似不存在,但实际上又存在。在作品中,假如将某个片刻 独立出来并加以扩展,我想,这部戏就不再像是一曲音乐,而像是一幅画了。
可以说,我的写作就是从与音乐有关的创作开始的——音乐需要聆听, 写作也需要。有时我感觉自己只是在听我的人物说话,然后把它们记录下 来。我的作品“语句重复”的特点,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写剧本时,我就像在 编曲,戏剧就仿佛是我的乐谱。
崔莹:写作之初,哪位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福瑟:最初开始写作时,挪威作家罗尔夫·雅各布森对我的影响很大。 当时我的作品仿佛都不是用自己的语言写成的,而是用他的语言写成的。 直到二十多岁时,我才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我正儿八经在报纸上发表的 第一篇作品叫《他》。我后来的作品风格,和那篇故事差不多,写的是生活 的本质,与人物的名字无关。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单元任务
素养达成
1.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 1.学会列访谈提纲、做调研表
。2.了解家乡的人、物、文化 、撰写调查报告。
、习俗等。
2.掌握访谈的技巧和调查的技
3.学习做访谈、调查,并撰写 巧。
调查报告。
3.对家乡文化的保护重建提出
4.记录家乡的变化,参与家乡 合理的建议。
的文化建设,学会分析、评价 4.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
调查报告结构表
标题 标题应明确调查的主旨,放在第一页中间
摘要 简要概括报告内容,语言应简明清晰
目录 列出报告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调查背景 与目标
调查的背景和设定的目标
调查步骤 与方法
怎样实施调查,经历了什么样的步骤,运用了哪些方法
调查内容 调查的主要问题,获得的各种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分析。
与分析 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可以分成若干段落
不得马上进去开发,里面的人却想出来,因为生活条件太差。 请结合本次访谈中你的所思所感,谈一下你的看法。
2.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或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大 面积拆迁,建起整齐划一的住宅楼区,这固然改善了农民的居 住条件,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农民搬进楼房后,距离自己的 土地远了,农具也没处放了;如乡村特色没有了等。对于这些 现象,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如何在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的情 况下,保护、弘扬家乡文化?
(1)居民对“社区文化”概念的理解程度。
从上图可以看到,只有一半多一点的居民对“社区文化” 有所了解,有44.45%的居民完全不知道社区文化为何物。很 多人不理解社区文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工作太忙, 基本不能参加社区的活动;有的人仅限于在家料理家务,还没 意识到精神生活的需求。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俊彦风流,风物永昌家乡文化生活展评课说课稿一、教学准备:说文本:单元设计:第一阶段——活动起始,激发兴趣。
第1 课时:美在宣城,文化之魅。
第二阶段——知识储备,能力培养。
第2 课时:了解访谈,学会访谈。
第3 课时:了解志文,学会写志。
第4 课时:了解调查,学会调查。
第三阶段——实践活动,展示评价。
第5 课时:俊彦千古,风物永昌。
第6 课时:守护遗产,增美宣城。
这节课在本单元的综合性活动中,属于“展示与评价”阶段,通过展示撰写的人物志、风物志,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也为后面撰写调查报告,增强学生建设家乡文化的意识做铺垫。
说学情:我校高一学生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整体较好,对家乡文化比较感兴趣,通过前期家乡文化探究活动,他们对家乡的文化名人、文化风物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虽然前面学习了志的写法,但由于初次接触这类文体,对志的格式与语言要求还不一定完全掌握,加上本单元实践活动和写作时间有限,写出的志能否清晰传达出所写对象的特点还是未知数。
说目标:1.通过课堂展示,进一步了解家乡名贤精神和风物价值。
2.通过评价环节,提高志的写作与评价水平。
3.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传承与建设家乡文化的意识。
重难点:1.提高志的写作与评价水平。
2.通过对家乡名贤精神品格和风物价值特点的了解,增强传承与建设家乡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1.演示2.讨论3.讲述设计思路:1.活动前让学生以班级名义给父母写一封信,告知他们活动内容和意义,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
2.课堂展示,让学生有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宣城的风物和人物;3.通过讨论与评价,让学生明白怎么写志,如何评价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文房四宝节的主题曲《墨韵宣城》,结合视频内容,学生诵诗。
简介节目。
意图:关注家乡文化,激发兴趣。
二、展示环节活动一:小组活动成果展《百年御纸千年寿》《水东古镇久,秋来蜜枣香》《余霞映敬亭,澄江照仙人》《传奇商人胡雪岩》《“梅”不逊雪》《千年礼教,锁不住少年心》《水阳三宝,你戒不掉的宣城味道》《塔泉尽源水,高峰云雾茶》选择胡雪岩、敬亭山、宣纸的志来作为主要课堂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二十年前住房情况是什么样子( )
A.土坯草房
B.瓦房或平房
C.自建楼房
D.商品楼房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您的居住条件是否有所改变( ) A.变化较大,居住面积、居住条件及环境大幅改善。 B.有变化,居住面积变小,居住质量及环境适当改善。 C.变化不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适当改善。 D.没有任何变化。
对这两种声音,你怎么看?
4.通过这次访谈,你对家乡的变化肯定有很多感慨 ,对家乡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会产生一些想法,请以调查 报告为基础,写一个“为家乡留一段记忆”的访谈报告 或规划书,800字左右,在班级内交流。
任务二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必备知识】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文体。新闻记者使用 调查报告的形式,通过树立正面典型,扶持先进,指导工 作;或通过揭露反面典型,批评落后,引以为戒。由于调 查报告与现实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作用越来越为 人们所重视。
访谈问题示例:(仅供参考) (1)二十年前的咱们的村庄给您留下的最深刻记忆 的是什么? (2)您觉得咱们的村庄哪些建筑值得保护?哪些人 物事迹值得纪念?哪些事件值得铭记?
(3)您觉得咱们的村庄哪些风俗值得弘扬?哪些需 要摒弃?
(4)为了我们的村庄文化更好的发展,最紧要的工 作是什么?
四、制作访谈记录表
多年改革开放,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舒适与满足 ,也感受到一些东西的远去与消逝。社会的变迁,给你 带来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说一下你的看法。
【参考示例】改革开放40多年已经过去了,在这40 多个岁月轮回里,一些光阴像水一样,静悄悄地流着,流 向远方,而有一些时光还在影响着我们。
我想念那段似水的年华。不过说实话,我从来没经 历过。不过我听过,看过,读过。我听过马三立老先生 的相声《吃饺子》《逗你玩》,我听过刘兰芳的评书, 这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娱乐。我看过贾樟柯的《站 台》,看着那里面人的穿着虽然破破烂烂,却抱着录音 机,为一首《成吉思汗舞曲》摇头晃脑跳上好久。我读 过王小波,在那个时代里,他想变成天空中半明半暗的 云,在那个自由浪漫的时代。
县政府为扶植本县剧种,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其初衷无可非议,因为拯救的毕竟是传统文化,只要它 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百姓生活,我们就应当做力所 能及的努力。不过,像该县的“梆子戏”这样,投入了 巨资,依然不见成效,那么,不救也罢。
司空曙诗云:“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两 句之所以成为名句,是因为它写了叶的飘落,写了人的 衰老,而且以叶喻人,生动地写出了年老体衰的凄凉。 其实何止叶与人?任何事物都逃不脱生老病死的规律, 除非它不断地自我更新,总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世界 。“梆子戏”无法自我更新,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自然 无法聚拢观众。它被社会淘汰,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就 不必过分惋惜。
有利于广大学生充分了解戏曲文化,感受戏曲魅力,认 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也有人认为既然旧的事物 已经过时,就没有必要大费精力和钱财予以拯救,优胜 劣汰乃是历史的规律。也有人说,新时代新文化,随着 社会发展,一定会有让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产生, 不必苦守着戏曲不放……
对于戏曲进校园,你有怎样的认识呢?请写一篇文 章,阐述你的看法。
任务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活动目的】
举办具有地方特色、饱蘸民族风情、富有浓郁民 俗特色的活动(中秋晚会),深刻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内 涵,激发人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具体实施】 一、寻找赞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大小赛事、娱乐活动层
出不穷,吸引商家、厂家驻足,商家、厂家通过为活动 主办方提供赞助,换取品牌或产品的集中展现。这种双 赢模式既帮助主办方、承办方减轻了部分费用成本,也 利于商家直接优化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和印象,当前这种 模式已广为人们所接受。
二、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 守的行为模式。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中形 成的。包括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 居、民间工艺、人情世故等。
特别提示:
阅读学习资源《调查的技术》,学习调查的技术; 阅读学习资源《访谈法》,加深对访谈的认识; 阅读《节日与文化》,对民风民俗形成感性认识。
3.2019年两会上,古村之友创始人、理事长汤敏提 案,建议建立“村庄历史文化保护活化区”制度。在乡 村振兴和乡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第一紧要的事情就应该 是梳理村庄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遗迹,以避免在发展 进程中被破坏。
可有网友说: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流向城市了,乡 村只剩下越来越少的老弱病残。如何保护?保护又有何 益?
二、人物(风物)志的拟写要素
【活动规划】(仅供参考) 一、活化记忆 阅读学习资源《节日与文化》,思考你的村庄的典
型的独特民居、节日习俗、地方服饰、民间工艺、特 色饮食、人情世故有哪些,哪些是需要保护、发展或弘 扬的,哪些是需要摒弃的。
你在访谈时,重点要询问哪个方面的问题?
二、列访谈提纲 1.访谈主题 为家乡留一段记忆。 2.访谈目的 了解家乡的昨天和今天,记录家乡的发展历程。
(1)家乡文物保护情况调查。 (2)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开展调查。 (3)家乡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调查。 (4)家乡商业招牌体现的文化倾向调查。
2.确定调查方法。 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确定灵活有效的调查方法。 比如:问卷调查、街头采访、个别访问、开会调查、现 场观察、蹲点调查等等。
3.收集调查资料。 运用专题访谈、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 获取资料。 4.加工整理。 对资料进行整理,使之明确化、条理化,并对资料 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形成对家乡文化现状的深入理解 。
(3)二十年前主要的出行工具( )
A.步行
B.自行车
C.摩托车或电动车 D.公交车
E.私家车
F.其他____
(4)现今主要的出行工具( )
A.步行
B.自行车
C.摩托___
(5)您认为我们家乡的建筑有无变化( ) A.新增不少楼房,变化很大 B.没有新增但有许多旧房改造 C.与之前没有什么变化
(17)二十年前的家乡给您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18)您认为家乡现在最应该注重哪方面的发展? (19)您觉得家乡人民的素质有无提高?若有,请举一二 方面,加以说明。 6.撰写调查报告
【反馈评估】 1.现在,丰衣足食,生活无忧;昔日,粗茶淡饭,其乐 融融。现在,电动玩具,精致有趣;昔日,自制沙包,练手 练脑。现在,医疗器械,准确诊断,科学治疗;昔日,乡村 医生,望闻问切,治病疗心。现在,微信问候,电话关怀, 快捷便利;昔日,书信往来,焦急等待,情深意切。40
(9)家乡有哪些新建设的文化设施(多选)( )
A.健身广场
B.乡村大舞台
C.公园
D.旅游景点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您认为家乡的文化设施是否满足群众需要( ) A.种类丰富且数量足够 B.数量足够但种类单一 C.种类足够但数量不足 D.不能满足
(11)开展文化活动的频率有什么变化( )
(14)您觉得家乡的河流有什么变化( )
A.干净了不少
B.略有干净
C.没什么变化
D.脏了很多
(15)您觉得现在家乡的生活幸福吗( )
A.非常幸福
B.比较幸福
C.不幸福
(16)您认为家乡与以前相比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多 选)( ) A.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 境改善。 B.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企业发展。 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社会法制化增强。 D.思想观念改变,逐渐易于接受社会新鲜事物。 E.其他。
【参考示例】戏曲之美,有目共睹。京剧的唱念做 打,精妙入神;昆曲的典雅华美,独领风骚;豫剧的刚柔 相济,豁达宽厚;黄梅戏的质朴细腻,委婉抒情……它们 气韵生动,确实迷人。然而,就像并非所有的山峰都高 峻巍峨一样,并非所有的剧种都是珍宝。如果某个剧种 真的没人看了,说明它已经丧失了生命力,就痛痛快快 地让它消亡吧,不必为此长吁短叹。
【关键能力】 一、访谈技法 “三要六不要” 三要: 1.主导场面,要善于引导。 2.语速要控制好。 3.谁来执笔要说清楚。
六不要:
1.不要过于主动。 2.不要啰唆。 3.自己不要急于下结论。 4.不要一开始过度抬高被访谈者的地位,比如“您的 信息很重要”之类的。 5.介绍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不要用“可能”等字眼。 6.“随时可以问我”这种多余的话不要说。
【反馈评估】 1.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谈道:“现在
人们看待乡村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恨不得马上进去开发 ,里面的人却想出来,因为生活条件太差。”请结合本 单元的学习,谈谈你的看法。
2.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或棚户区改造过 程中大面积拆迁,建起整齐划一的住宅楼区,在改善居 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农民搬上楼 后,离自己的土地远了,家具没处放了;乡村特色没有了 。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如何在改善人们 的居住条件的情况下,保护、弘扬家乡文化?
似水的流年过去了,今天的阳光依然闪耀。我不会 忘记这些美好的、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我发誓,要拿 出一个青年人的抱负,铭记岁月不曾磨灭的烙印,负起 我们的责任,拥抱远大前程。
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娱乐形式的多元化,中国戏曲 一步步陷入了困境,许多地方戏种消亡了。为了扶植本 县的剧种“梆子戏”,某县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但观 众依然很少,而且大部分是老年人,“梆子戏”发展困 难重重。日前,县政府又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 力图为拯救“梆子戏”助力。对此,有人点赞,认为它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任务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必备知识】
一、什么是访谈 “访谈”是“访”与“谈”的结合,“访”有调 查、探询之意。访谈强调了交流中探询的意味。访谈 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有 关问题,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 访谈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 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