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小课题研究计划表
幼儿园音乐领域专题计划表
![幼儿园音乐领域专题计划表](https://img.taocdn.com/s3/m/f6dd8bc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d.png)
幼儿园音乐领域专题计划表篇一:一、指导思想:“音乐是人能够获得全面发展机会的重要社会实践领域之一。
”孩子在感受、表达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还能与外界搭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美妙的声音在现实生活中是到处存在的:风儿吹过树枝的呼呼声,雨点落在窗台的滴答声,还有小朋友们踩在落叶之上的沙沙声,一切美妙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所以让孩子接触、感受音乐美,“大自然、生活”是最直观、丰富的场所。
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本学期我们音乐学科组将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沿着相城区音乐学科组的前进步伐,围绕“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确立以“感受自然、体验生活”为主的基本观念开展节奏乐活动。
力求在尊重幼儿,崇尚自然的状态下,帮助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并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同时提高教师对音乐的敏感度,丰富音乐内涵,提高教师组织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1.加强学科组成员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节奏乐活动的把握能力。
2.丰富幼儿对各种好听声音的认知和积累。
3.收集、整理出各种常见的自然物品,并根据音色特点进行归纳、分类。
4.对这些自然物的声音加以联想、利用,尝试设计演奏方案。
三、具体措施: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徐卓娅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利用网络、书籍增强教师对节奏乐基本理论的了解,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
2.另一方面,利用专题研讨会,学科组成员对实践研究中的困惑、触动,进行分享活动,抛砖引玉地丰富自我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实践能力。
3.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重视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如散步活动、户外体锻活动等,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活中好听的声音。
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1e125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4.png)
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计划1. 研究背景随着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分层作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分层作业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音乐的分层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下:- 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探讨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 设计一套有效的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方案;- 对比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评估分层作业设计的效果;- 提出针对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的改进建议。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 调查问卷: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教师和学生对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的看法和需求。
- 实地观察:对不同小学音乐教学班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研究水平。
-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和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分层作业设计的效果。
4.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成果:- 获得关于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 设计出一套符合实际教学需求的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方案;- 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评估分层作业设计的效果;- 提出改进小学音乐分层作业设计的建议,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
5. 计划安排本研究计划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调查问卷设计,预计耗时1个月;- 第二阶段: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预计耗时2个月;-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和成果总结,预计耗时1个月;- 第四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和准备展示材料,预计耗时1个月。
6. 预算本研究计划的预算如下:- 调查问卷设计和打印费用:500元;- 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的交通和住宿费用:2000元;- 数据分析软件使用费用:1000元;- 研究报告和展示材料的印刷费用:500元。
音乐活动课题计划书模板
![音乐活动课题计划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7af68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9.png)
音乐活动课题计划书模板一、课题背景和意义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传达思想,增强社会凝聚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活动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开展音乐活动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课题旨在探讨音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提升参与者的音乐素养,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音乐活动的组织方式、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参与者的反馈及效果评估等。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音乐活动的发展现状、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实地考察:前往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现场,观察和记录活动的组织方式、参与者的反应等。
3.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收集参与者对音乐活动的评价和建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 实践操作: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和实施一系列针对不同人群的音乐活动,收集反馈意见。
5. 数据分析:整理和分析实际操作中获得的数据,总结音乐活动对参与者的影响。
6. 结果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音乐活动的效果和成效,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影响1. 提供一套音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为从事音乐教育和相关领域的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提升参与者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3. 增进社区和学校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五、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
2. 第二阶段(两个月):实践操作,设计和实施音乐活动。
3. 第三阶段(一个月):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
4. 第四阶段(半个月):撰写研究报告和总结。
六、预期的资源和支持1. 图书馆和数据库提供的文献资料。
2. 学校和社区提供的场地和设施支持。
3. 参与者的配合和反馈。
七、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时间和资源有限,可能影响研究的深入。
2. 参与者的参与度和反馈意见的收集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八、研究团队和分工本课题的研究团队由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分工明确,密切合作。
小学音乐教研课题计划(3篇)
![小学音乐教研课题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5ba67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4.png)
第1篇一、课题背景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音乐素养参差不齐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本课题旨在通过教研活动,探索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三、课题研究目标1. 提高教师对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音乐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探索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音乐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研究2.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4.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反思5. 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五、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音乐教育的文献资料,了解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学生音乐素养情况。
3. 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并对策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4. 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六、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2023年1月-2月)(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
(2)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
(3)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
2. 实施阶段(2023年3月-12月)(1)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学生音乐素养情况。
(2)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音乐_小课题研究计划表
![音乐_小课题研究计划表](https://img.taocdn.com/s3/m/5bf60c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9.png)
课题名称
研究人员
研究时间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
课 题
背 景
分 析
研究方法
采取实践法、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的等方法。
研究步骤
研究过程
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3月实验申报、准备阶段。主要是展开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资料,配备打击乐器,确定参加研究的班级,设计具体研究方案。
预期成果
学生能认识打击乐器,能为简单的歌曲伴奏。辨别伴奏音的和谐性
保障措施
1、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保障实施经费。
2、课题实施的场地和打击器乐、多媒体等器材的保证。
学校意见
第二阶段课题实验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为全面开展研究阶段,展开小学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开发和创新应用教学设计的实验,跟踪记录实验情况。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4年12月至2015年2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课题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课题计划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课题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0a62626f90f76c660371a4d.png)
“以导促学,同伴合作,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音乐课题研究计划冯琳琳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肖伯纳说:“假如你我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仍然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假如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
音乐学科教学是培养人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音乐教师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
要让音乐教学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成员之间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音乐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而使每个成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及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活动设计,促使学生合作互动,围绕教学落实认知目标,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内与课外形式多样的合作互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把学音乐与学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朝着达致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三.主要操作措施:研究分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组,宣传发动,印发学习有关资料,领会自主合作学习理论,确立方案,组织落实研究活动。
2.试验阶段:合理组建小组,在课堂中推进小组自主讨论式、小组表演教学模式进行实验。
通过交流、听课观摩,进行反馈总结,及时调整方案。
3.总结阶段:各位音乐教师完成自己的实验总结,形成论文。
具体实施途径1.互助小组的培养。
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大力鼓励既要独立竞争又要共同进步。
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课题计划
![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课题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1ef2a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1.png)
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课题计划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自身的审美情感,促进感知发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音乐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课题计划,旨在深入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课题背景1. 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 幼儿园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三、课题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可行的改进建议,促进幼儿园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
四、研究内容1.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2. 幼儿园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和作用3. 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 国内外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模式5.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幼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以获取全面、真实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信息。
六、研究进度安排1. 文献研究阶段:搜集国内外相关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文献资料,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
2. 调研准备阶段: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大纲,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
3. 调研实施阶段:对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4. 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对搜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得出研究结果。
5. 论文撰写阶段:根据研究结果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七、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深入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可行的改进建议,促进幼儿园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
八、结语通过设计这份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课题计划,希望可以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幼儿能够在音乐的陪伴下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音乐二年级教研课题(3篇)
![小学音乐二年级教研课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8e0a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1.png)
第1篇一、课题背景音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作为一种集体的音乐表现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音乐启蒙阶段,他们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二年级学生合唱训练的效果,成为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目的1. 了解小学音乐二年级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合唱能力现状。
2. 探究适合小学音乐二年级学生的合唱训练方法。
3. 提高小学音乐二年级学生的合唱水平,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4. 为音乐教师提供合唱训练的参考和借鉴。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音乐二年级学生合唱能力现状分析(1)学生音乐基础分析:包括音准、节奏、音乐感知等方面。
(2)学生合唱能力分析:包括声音的协调性、音色的统一性、合唱的配合度等方面。
2. 适合小学音乐二年级学生的合唱训练方法(1)基础训练:音准、节奏、音乐感知等方面的训练。
(2)合唱技巧训练:声音的协调性、音色的统一性、合唱的配合度等方面的训练。
(3)团队协作训练: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
3. 提高小学音乐二年级学生合唱水平的措施(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开展丰富多彩的合唱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音乐教育、合唱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音乐二年级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合唱能力现状。
3. 实验研究法: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合唱训练效果。
4. 经验总结法:总结教师在合唱训练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2. 实施阶段:开展问卷调查、访谈,进行实验研究,收集相关数据。
3. 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音乐学科教研计划表
![音乐学科教研计划表](https://img.taocdn.com/s3/m/f3a42c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c.png)
音乐学科教研计划表English: The music 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plan is a comprehensive document that outlines the objectives, goal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study and instruction of music. It includes a detailed curriculum that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music, including music theory, history, composition, performance, and appreciation. The plan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well-rounded education in music, equipping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skills, and understanding of music theory and practice. It also aims to foster 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and cultural appreciation through musical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The plan includes a variety of instructional methods, such as lectures, workshops, group discussion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engage students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music. Furthermore, the plan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 music education, incorporating digital tools, software, and online resources to enhance learning experiences. It also promotes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encouraging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art forms such as dance and drama to create a holistic learning environment. Assessment methods outlined in the plan include regular evaluations,performances, presentations, and projects that asses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music concepts and skills. The plan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music teachers,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enhance their teaching methods, stay updated with current trends and practices in music education, and engage in research and scholarly activities. Overall, the music 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plan aims to cultivate well-rounded musicians, critical thinkers, and lifelong learners who appreciate and contribute to the world of music.中文翻译: 音乐学科教研计划是一份全面的文件,概述了音乐学习和教学的目标、目标和策略。
音乐课题研究计划
![音乐课题研究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f008afe51e79b89680226d8.png)
音乐课题研究计划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音乐课题研究计划研究课题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节奏创编方法的探究研究人员:研究时间: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课题研究目标:(1)探索节奏创编教学模式和方法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了解节奏与生活的关系,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
(4)通过节奏创编唤起儿童的音乐本能并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节奏与生活的关系,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生活形象创编并表现。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低年级节奏创编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也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 我们音乐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都比较重视训练学生的节奏创编。
我认为, 首先要让学生感受节奏、理解节奏。
不仅要了解节奏的时值, 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节奏语言的意义, 也就是说要理解怎样的节奏代表怎样的速度、情绪、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节奏训练,是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节奏即兴创编教学实践的研究中,我们运用“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里“动起来”,“活起来”,不仅身体动,还有心动、脑动--不仅能创作属于自己的节奏作品,还能将创编内容运用到演唱或欣赏中,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反应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终达到自由表现音乐的目的。
(2)针对低年级音乐教学构建低年级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源组件库。
①通过多媒体及音乐包看文献等收集整理有关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料,并将其整理为资源包,以便今后教学使用。
②利用多媒体资源收集相关课堂实录音像资料,以便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行参考分析和借鉴。
小学音乐学科课题研究材料,,,《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研究》课题计划-
![小学音乐学科课题研究材料,,,《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研究》课题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35c72041a37f111f1855be8.png)
小学音乐学科课题研究材料,,,《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研究》课题计划:《关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计划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从而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但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现在的小学生对音乐课不是特别感兴趣,就连音乐教师自己都承认音乐课不好上,老师们绞尽脑汁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环节想带动学生的情绪,可是到头来却没人理睬你,课程不能按照老师的设计进行,让人不知所措。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要摸索出一套符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音乐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研究,特提出了《小学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
就音乐教学而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
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
如果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连个音乐兴趣都没有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那就不能不说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了。
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使学生喜爱,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任何所谓音乐学习对孩子们来说都没有意义。
音乐教师个人研修计划安排表
![音乐教师个人研修计划安排表](https://img.taocdn.com/s3/m/0453c77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3.png)
音乐教师个人研修计划安排表
一、研修目标设定
在制定个人研修计划之初,音乐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研修目标。
这些目标可能包括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了解最新的音乐教育理论等。
目标应当具体、可衡量,并且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紧密相关。
二、时间规划
有效的时间管理是成功实施研修计划的关键。
音乐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合理分配研修时间。
例如,每周安排三个晚上进行钢琴练习,或者每周末花半天时间阅读教育相关的书籍。
三、内容安排
研修内容应该涵盖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学技能提升两个方面。
音乐教师可以选择参加在线课程、研讨会、工作坊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
同时,通过校内外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也是提升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
四、实践应用
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应用。
音乐教师可以将新学的技能和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以此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五、成果评估
定期对研修成果进行评估,可以帮助音乐教师了解自己的成长进度。
评估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同行评议或者学生反馈来进行。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及时调整研修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
六、资源获取
为了支持研修计划的实施,音乐教师需要获取必要的资源,如专业书籍、音乐作品、教学工具等。
利用学校图书馆、互联网资源以及专业社群,也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七、健康与休息
在追求专业成长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同样重要。
音乐教师应该在研修计划中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维持高效的工作和学习状态。
小学音乐小课题研究
![小学音乐小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d84e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0.png)
小学音乐小课题研究简介本文档旨在研究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小课题,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对学生的影响和教学效果。
课题背景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众多且差异较大,教师往往难以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小学音乐教育的小课题成为必要且值得研究的话题。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索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小课题,了解这个课题对学生的音乐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研究内容我们将选择一个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具体课题进行研究,比如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或者如何提高学生的合唱表现。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与资料,我们将探讨该课题对学生研究成绩和兴趣的影响。
研究方法我们将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表现,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我们将得出一些有关该课题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预期成果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期望能够获得以下成果:- 对小学音乐教育中一个具体课题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发现并总结该课题对学生音乐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提出对该课题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建议;- 为小学音乐教育的改进和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时间安排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完成该研究。
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周:确定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周至第六周:进行文献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第七周至第八周:分析数据,进行初步结论的总结;- 第九周至第十周:整理研究报告,并提出建议;-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进行研究结果的审查和修订;- 第十三周:完成最终研究报告。
参考资料。
音乐组教研小课题(3篇)
![音乐组教研小课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2032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2.png)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高音乐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我们音乐组特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小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 为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三、课题研究内容1. 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1)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音乐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审美、音乐技能、音乐情感、音乐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2)音乐核心素养的特点: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实践性。
2. 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1)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2)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比赛、表演、创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加强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音乐教学应注重实践,通过合唱、演奏、舞蹈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技能。
(4)挖掘音乐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研究现状。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对音乐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小学音乐教研课题及计划(3篇)
![小学音乐教研课题及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b5afa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2.png)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小学音乐课堂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优化音乐课堂结构,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4. 为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分析小学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
2. 确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3. 探讨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方法。
4. 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音乐教育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音乐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3. 经验总结法:总结优秀小学音乐教师的成功经验,提炼有效教学策略。
4. 行动研究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五、课题研究计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个月)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2.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小学音乐教育研究现状。
3.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6个月)1. 进行小学音乐课堂现状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
2. 针对问题,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3. 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教学策略,观察教学效果。
4. 收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个月)1. 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 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3. 组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分享研究成果。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课题计划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课题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94f294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4.png)
特色:关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推动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
特色:重视音乐教育的实践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
研究计划和安 排
研究的时间表和进度安排
研究内容和方 法
研究的主要问题
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问题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音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情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文献综述法: 查阅相关文献 资料,了解研 究现状和进展
调查法:通过 问卷调查、访 谈等方式收集 数据,分析问
题
实验法:进行 实验验证,对 比分析不同方
持。
资源管理计划: 制定资源采购、 使用、维护等 方面的管理计 划,以确保研 究工作的顺利
进行。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可行性分析:研究目标明确,符合究方法科学合理,技术路线清晰,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风险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如数据采集的难度、实验操作的复杂度等,以及相应的 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的撰写和提交是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作为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承 的重要载体
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宣传渠道:利用 网络、媒体、社 交平台等多渠道 进行宣传推广
推广方式:组织音 乐会、演出、讲座 等活动,向社会各 界展示研究成果
合作推广:与相 关机构、企业合 作,共同推广研 究成果
2023年11月:实施研究, 收集数据
2023年12月:整理数据, 撰写研究报告
2023年10月:制定研究计 划,分配任务
2024年1月:完成研究报告, 进行内部评审
初中音乐小课题研究题目
![初中音乐小课题研究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ce7c496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f.png)
初中音乐小课题研究题目研究背景初中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初中音乐课程往往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开展小课题研究,探索如何改进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初中音乐小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音乐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音乐素养。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初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从而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研究内容本小课题研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 音乐教学方法:探索不同的音乐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化教学等,通过比较实验证明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研究兴趣和音乐素养的影响。
2. 音乐教学内容:分析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内容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探索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符合他们兴趣和音乐素养培养的音乐教学内容。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相关的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了解目前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
2. 实证研究: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不同的音乐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学生的研究效果、研究兴趣和音乐素养的评估,得出科学的结论。
3. 调查问卷: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当前音乐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研究结果的参考依据。
预期成果通过对初中音乐小课题的研究和实证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对于音乐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实证研究,找到适合初中学生的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音乐素养。
2. 对于音乐教学内容的改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符合他们兴趣和音乐素养培养的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和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3.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初中音乐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方案,为学校教育部门和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计划本小课题研究计划如下:1. 阶段一: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时间:1个月)2. 阶段二:实证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时间:2个月)3. 阶段三:数据分析与结果整理(时间:1个月)4. 阶段四:撰写研究报告与成果汇报(时间:1个月)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初中音乐小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音乐课题研究方案(最新)
![音乐课题研究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1733ce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0.png)
音乐课题研究方案一、指导思想:教学科研是提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科研只有与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改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促进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教科研这条途径发展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准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新课程改革的效果也在于此。
二、实施研究的目标:1.通过教研活动,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结合课程教材改革要求,研究“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2.通过公开课或研究课,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3.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并形成趣味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和一般操作程序。
三、研究进度及时间安排: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1、学习有关课堂导入的基础理论,了解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杂志,设计调查问卷。
3、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1、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
对集体的兴趣进行四次调查,第一次对三年级进行调查,第二次对一年级进行调查,第三次对五年级进行调查,最后对四年级的个案进行调查。
2、我们分别从各个环节设计,努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对音乐课中的各项内容感兴趣。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总结阶段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撰写论文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我们的思路,并为下阶段的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四、研究方法:1、实践法:本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设计每一节实验课,然后上好实验课,课后再对本课进行分析小结,抓住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在绿动、游戏创编等,继而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
2、调查法:采用不同规模、方法的调查法。
课题研究前提,针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
研究中期,主要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反应,调查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课。
小学音乐教研_课题(3篇)
![小学音乐教研_课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bdfce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1.png)
第1篇一、课题背景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的音乐素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因此,研究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原因。
2. 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现状分析(1)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2)教学内容枯燥,与学生生活脱节(3)学生参与度低,缺乏兴趣(4)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2. 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1)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丰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3)提高学生参与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4)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3. 案例分析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需求。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分析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
4. 行动研究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2. 实施阶段: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制定教学策略。
3. 反馈阶段:对教学策略进行实施,收集反馈意见,优化教学策略。
4. 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计划书
课题名称小学歌唱教学中打击乐器的有效使用研究
研究人员穆洁何燕研究时间2014.2-----2015.2
研究目标
1、认识简单的打击乐器并能使用。
2、通过实验,感受打击乐器的丰富音色。
3、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教学,使课堂丰富多彩。
4、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使用乐器的乐趣。
研究内容
打击乐器在音乐课应用的设计。
课堂的延伸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华彩段,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化,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前人已有的经验把教材内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演绎,使学生既学到了课本的内容,又学到了课外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而是用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能编创简单的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
课题背景分析
本校学生在音乐方面基础薄弱,对音乐课堂的认识仅仅理解为教师的教唱和学生的学唱,而对于乐器方面可以说是从未接触,更谈不上演奏。
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喜爱,拓展学生的学习面,特制订此研究课题。
在课题的研究下让学生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首先,我们从让学生认识打击乐器谈起。
在小学一年级,教材中几乎是所有小型打击乐器都会出现。
作为打击乐器的启蒙教育,让学生认识打击乐器并能正确掌握其正确的演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阶段出现的打击乐器主要是金属类和木质类打击乐器,可以让学生从音色特点上进行区分,(皮革类:各种鼓类乐器。
一般有共鸣声,声音低沉,音量较大。
木质类:双响筒、木鱼等,声音清脆、明亮,无延绵音。
金属类:三角铁、碰铃等,最大特点是有延绵音,清脆。
散响类:沙锤、串铃、声音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
)要让学生知道通常金属类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长的,而木质类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短的。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探究的学习,我们通常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自由自主的探究手中乐器能用怎样的方法,发出动听的声音。
这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在最后老师一定要给予正确的演奏方法给学生,并做到一一过关掌握,并学会创新。
研究方法采取实践法、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的等方法。
研究步骤研究过程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3月实验申报、准备阶段。
主要是展开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资料,配备打击乐器,确定参加研究的班级,设计具体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验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为全面开展研究阶段,展开小学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开发和创新应用教学设计的实验,跟踪记录实验情况。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为课题完成,成果鉴定阶段。
充实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课题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预期成果
学生能认识打击乐器,能为简单的歌曲伴奏。
辨别伴奏音的和谐性
保障措施1、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保障实施经费。
2、课题实施的场地和打击器乐、多媒体等器材的保证。
学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