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蒙氏日常生活操作

合集下载

蒙氏教具示范表之日常生活

蒙氏教具示范表之日常生活
照顾自自己己: 洗手手 按扣衣衣饰框 大大纽扣衣衣饰框 小小纽扣衣衣饰框 拉链衣衣饰框 粘扣衣衣饰框 扣扣衣衣饰框 皮皮带衣衣饰框 蝴蝶结衣衣饰框 鞋带衣衣饰框 靴带衣衣饰框 鞋扣确认
1
安全别针衣衣饰框
照顾环境: 擦亮铜器器 擦亮木木器器 擦亮镜子子 擦亮鞋子子 洗桌子子 洗布 洗盘子子 熨烫 扫地 掸灰尘 ⻝食食物制备 插花 照顾植物 给植物浇水水
优雅与礼仪: 语言言: 打招呼 说再⻅见 借东⻄西 邀请别人人 接待客人人 询问 谢谢 寻求帮助 分享东⻄西 动作: 借过 传剪刀刀 开关们 打喷嚏 擤鼻鼻子子 排队 上下楼梯
2
动作的控制 走走线: 第一一阶段:自自然走走线 第二二阶段:脚尖脚跟连着走走 第三阶段:持物走走 第四阶段:随音音乐的变化有节奏的舞动 静默游戏前的预备游戏: 猜猜我在做什什么 照我这样做 听一一个声音音来自自的方方向 听室内和室外的声音音 对自自己己身体的觉知 静默游戏
3
日日常生生活:(2.5到3.5) 前置预备: 卷工工作毯 折布 搬椅子子 绕工工作毯走走路路 搬水水壶走走路路 提水水桶走走路路 开关各种瓶子子、盒子子 铺叠防水水垫 如何穿围裙、折围裙 如何使用用剪刀刀 倒谷谷物1 倒谷谷物2 倒谷谷物3 倒水水1 倒水水2 倒水水3 用用夹子子夹 用用勺子子舀 使用用筷子子

蒙特梭利教育——日常生活篇

蒙特梭利教育——日常生活篇

蒙特梭利教育——日常生活篇蒙特梭利教育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孩子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教育方法。

蒙特梭利教育强调的是让孩子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成长,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来发现和理解世界。

孩子从小就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蒙特梭利教育的方法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实现。

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但有助于孩子发展各项技能,而且有益于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感认知的建立,请看下文介绍的几种蒙特梭利教育的日常生活实践方法。

1. 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蒙特梭利教育强调的是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这意味着让孩子直接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环境进行互动。

比如说,教孩子如何穿衣服,孩子可以在自己喜欢的衣服上面稍微卡一下,自己找到合适的衣服,或者学会如何系鞋带。

这些简单的事情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非常有帮助。

2. 维持整洁卫生的环境蒙特梭利教育系统注重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力,因此教育者需要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和安全的环境。

干净的环境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卫生习惯,也能够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让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蒙特梭利教育是以孩子的学习兴趣为核心理念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在蒙特梭利环境下自由地发掘和学习。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游戏和材料让孩子自由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防止孩子的过度保护过度保护是孩子成长中一个常见的障碍,因为这样孩子会变得不自信和胆怯,而不敢主动探索新事物,怕出错、怕失败。

因此,蒙特梭利教育主张让孩子自由探索和尝试新事物,而不是一味地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理解。

5. 教育孩子如何处理情感和情绪蒙特梭利教育强调情感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者要教孩子如何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比如教给孩子如何说“不”,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同时,也应该鼓励孩子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并且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包容心。

总之,蒙特梭利教育是一种非常注重孩子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教育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蒙氏 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 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蒙氏日常生活教育——标准的详案倒谷类器材准备:1个托盘、2个同款大小的小水罐(右边水罐装3/4的谷类)示范步骤:1、邀请一名幼儿一起工作:“请你和我一起工作,好吗,”。

2、介绍工作名称:“这是倒谷类的工作。

”3、取下托盘。

4、将小椅子拉出。

5、老师幼儿一同坐下。

示范一:1、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握水罐把。

2、左手托底。

3、将谷类缓慢倒入另一水罐中。

示范二:1、双手拿水罐把。

2、右手高、左手低。

3、将右边高水罐的谷类倒向左边低水罐中。

4、检查一下是否倒完。

5、将两个水罐放回托盘里面。

6、将小椅子收到桌子下面。

7、将托盘放回原处。

8、请小朋友操作一遍。

目的:1、预备为日后倒水工作的基础。

2、强化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3、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关键点:1、避免两个水罐和托盘之间有碰撞的声音。

2、避免托盘中有谷类溢撒出来。

练习:练习一:如示范一练习二:如示范二年龄:做过舀、开关瓶子。

备注:有溢撒的谷类要一一拣回去。

挤海绵器材准备:托盘 2个相同款式的小碗一块吸水性海绵防水围裙示范步骤:1、邀请一名幼儿参加工作2、将围裙系上。

3、将托盘(内放有所需物品)轻轻的放在工作桌上。

4、将小椅子轻轻的搬出,做好。

5、将海绵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从小碗中拿出。

6、将海绵放入水中,轻轻按压,让海绵充分湿润。

7、将湿润后的海绵托入右手掌心,控水。

8、当水不再从指缝中流出,将海绵移到另一个小碗上方。

9、右手握住海绵,手心朝下。

10、右手慢慢使劲加压,把水从海绵中挤出。

11、重复几次,把水完全从海绵中挤出。

12、用海绵擦干手指。

13、重复5—12的动作。

14、将小碗口朝下,举起。

15、两手固定小碗两边,将小碗轻轻放在托盘前。

16、将盛满水的小碗轻轻放在托盘前。

17、用海绵轻轻擦干托盘上的水珠。

18、用海绵轻轻擦干桌子上的水珠。

19、两手固定小碗两边,将小碗轻轻放在托盘上。

20、将盛满水的小碗轻轻放在托盘上。

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教案标题: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3.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适合小班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道具,如洗手盆、牙刷、毛巾等。

2. 图片、图片卡片或实物,用于示范和说明。

3. 适合小班学生的简单指导手册。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学生一起观察和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洗手、刷牙、穿衣等。

2. 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这些活动的步骤和顺序。

活动一:洗手1. 准备洗手盆、肥皂和毛巾。

2. 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同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3. 让学生一起进行洗手活动,老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洗手动作。

活动二:刷牙1. 准备牙刷、牙膏和水杯。

2. 示范正确的刷牙步骤,强调刷牙时间和刷牙区域。

3. 让学生一起进行刷牙活动,老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刷牙动作。

活动三:穿衣1. 准备适合小班学生的衣物,如衬衫、裤子、鞋子等。

2. 示范正确的穿衣步骤,包括穿衣顺序和正确的穿戴方法。

3. 让学生一起进行穿衣活动,老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正确穿衣的步骤。

活动四:整理书包1. 准备学生的书包和一些常用的学习用品。

2. 示范正确的整理书包步骤,强调整齐、分类和归位。

3. 让学生一起进行整理书包活动,老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正确整理书包的步骤。

总结:1. 回顾并总结今天的活动,强调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和实践所学的技能。

3. 提醒学生在家中和学校中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实践,并与家长分享所学的技能。

2. 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示范和指导日常生活活动。

3. 利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

幼儿园蒙氏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蒙氏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蒙氏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 日常生活技能:穿衣、系鞋带、洗手等。

2. 感官教育:通过特制的感官教具,培养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耐心和细心,提高幼儿的感官敏锐度。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官教育的抽象概念理解,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2. 教学重点: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感官教具的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蒙台梭利特制的感官教具、日常生活教具等。

2. 学具:幼儿用衣、鞋、毛巾、碗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场景为例,引导幼儿观察、体验。

a. 请一名幼儿演示穿衣、系鞋带、洗手的过程。

b. 邀请其他幼儿关注演示过程,并分享自己的观察。

2. 例题讲解:以感官教育为例,讲解大小、颜色、形状等概念。

a. 展示特制的感官教具,引导幼儿观察、触摸。

b. 讲解大小、颜色、形状等概念,并进行分类练习。

3. 随堂练习:a. 幼儿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练习,如穿衣、系鞋带、洗手等。

b. 幼儿分组进行感官教具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b.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日常生活技能:穿衣、系鞋带、洗手等。

2. 感官教育:大小、颜色、形状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演示所学的生活技能。

2. 答案:a. 生活技能演示:正确、熟练地完成穿衣、系鞋带、洗手等。

b. 感官教具分类:正确完成大小、颜色、形状的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丰富日常生活技能教学内容,如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

b. 挖掘感官教育的其他方面,如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感官教育的抽象概念理解。

2. 教学重点: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感官教具的正确使用。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练习内容以及顺序

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练习内容以及顺序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练习的内容以及顺序一、入园之初的活动(走---教室内、站立、坐(坐椅子、坐地毯、坐地面线圈)二、一般用品的摆放与用法1、持物---端托盘2、搬运、铺、卷地毯3、物归原位三、走线运动与安静游戏(1)走线运动(2)点蜡烛(3)倾听(钟的声音、自然界的细微声音)四、生活礼节1、门的开关2、打招呼3、应答的方法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5、感谢与道歉6、咳嗽、打哈欠、打喷嚏的方法7、递交物品的方法8、用餐、喝水的礼节五、肢体的控制:1、五指抓(1)抓球(2)挤(移)水3、绞毛巾2、三指抓3、二指抓(二指抓、捏牙签、小珠子、母鸡下蛋)4、一指摁(摁图钉、打电话)5、倒(倒固体、倒液体)6、舀(舀豆子、分糖果、喂小动物吃饭、从水中舀小鱼模型)7、夹(1)(食品夹(镊子类):夹乒乓球、夹玻璃球、夹小珠子(2)衣夹(小猫的胡子(小狗、螃蟹、马队)、晾衣服(3)筷子(夹海绵食物模型、夹花生米、水中夹小鱼模型8、折叠1、折纸(1)(对折—折长方形(2)十字折(折正方形)(3)对角折(折三角形)(4)X折(折三角形)(5)米字折(一)(折小三角形)(6)井字折(折小正方形)2、折布(同折纸)9、旋转(1)拧螺丝(2)拧瓶盖(3)开锁10、剪(1)剪直线(一刀剪)(2)剪直线(连续剪)(3)剪折线(4)剪曲线(波浪线(5)剪曲线(螺旋线)(6)剪指甲11、粘贴(1)粘贴碎纸屑(2)构图练习12、穿(孔)(1)穿木珠(2)穿针线13、刺绣(刺、简单的十字绣)14、缝(1)缝纸(上下针、来回针、钉纽扣)(2)缝布(同缝纸)15、捻纸条16、编织(1)编织向日葵(2)编织绒线花)17、挤、滴(针筒挤水、滴管滴水)18、撕纸19、敲击(一锤敲(锤盒)、连续敲(彩色打桩台)、钉钉子(敲钉台、皮筋绷图案)六、照顾环境1、扫地(扫地的练习、扫地)2、擦(擦镜子、擦桌子、擦叶子)七、照顾自己(1)携带物品的整理(2)穿、脱衣服(3)穿、脱鞋(4)洗手(5)衣饰框练习(尼龙搭扣、大纽扣、小纽扣、普通摁扣、牛仔摁扣、中国盘扣、拉链、系鞋带(X形)、系皮靴带、系皮带扣、安全别针、系蝴蝶结八、烹饪活动(1)剥花生(2)夹瓜子(3)压坚果(4)打鸡蛋(5)涂果酱(6)刨黄瓜皮(7)切黄瓜(8)榨果汁(9)磨(10)制作水果、蔬菜沙拉(11)自制鸡蛋饼(12)自制美味卡通小蛋糕。

【育儿宝典】家庭蒙台梭利教育-日常

【育儿宝典】家庭蒙台梭利教育-日常
3. 脱衣服 目的:
学习脱衣服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道具:
合身的衣服。 要点:
1 解开纽扣,打开前襟。 2 先用右手将在肩上的衣服脱下,然后两手转到背后。 3 右手抓左边的袖口,让左手抽出来。 4 双手伸到前面,左手抓右边的袖口,让右手抽出来。 5 衣服的前襟向上平放在桌上,抚平上面的皱褶并整理好。 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练习脱外套、夹克、裤子等。 蒙氏心语: 孩子不受大人的介入、干扰完成一件事以后那种骄傲高兴的表情就是在向我们宣告这是他 丰富内在潜能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发展潜能,而不应该阻碍他的活动
12. 拿水壶 目的:
1 学习端拿较重餐具的方法。 2 全身运动的调整。 道具: 1 装有水的晾水瓶,晾水瓶要适合端拿。 2 瓶内的水量可以依据孩子自身能力而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瓶内的水量由少渐渐增 多。 要点: 1 一只手握住水瓶的把手,端起水瓶。 2 另一只手托住水瓶的底部,把水瓶在胸前端平稳。 3 看轻周围的人或物,端着水瓶慢慢地走向目的地。 4 到达后,把水瓶轻轻放在桌子上。 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有关拿、搬、放的动作相当多,有很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 由于搬运的东西不同,我们所用力的大小、搬运的方法也不同。如果从小开始由一些必要的 动作来培养孩子的经验,就会对您的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蒙氏心语: 动作是完整思考过程的最后一部分,精神的提升必须借助于活动与工作。
桌子、防水围裙、盆、水壶、抹布。 要点:
1 带上围裙,把水壶里的水倒入盆里。 2 将抹布放入盆中,然后用拧毛巾的方法把布拧干。 3 从左向右擦拭桌子,然后把抹布放进盆里洗一洗,再拧干。 4 在成人的协助下,把用过的水倒掉。 提示: 洗涤剂对幼儿的皮肤有刺激作用,所以清洁过程中,最好不使用。 蒙氏心语: 妈妈必须同时喂养孩子的身体与精神,且精神上的需要更重于身体上的需要。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律性和
自信心。

在蒙氏教育中,日常生活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通过日常生活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以下是一份蒙氏日常生活教案,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日常生活。

1. 早晨的自我整理。

每天早晨,孩子应该学会自己整理床铺、洗漱、穿衣服等。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
过示范和引导,让孩子逐步掌握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

2. 饮食的自主选择。

在饮食方面,孩子应该学会自主选择食物,并且学会自己动手准备简单的食物。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健康的食物选择,让孩子学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3. 日常清洁。

孩子应该学会保持自己的生活环境整洁。

家长和老师可以教导孩子如何打扫房间、洗衣服、整理书包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礼仪和社交技能。

孩子应该学会一些基本的礼仪和社交技能,比如问候、感谢、分享等。

家长和
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教育,让孩子学会这些重要的社会技能。

通过以上的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我们可以看到蒙氏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礼仪技能。

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素养,通过日常生活的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重视孩子的日常生活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蒙氏活动:日常生活——洗毛巾

蒙氏活动:日常生活——洗毛巾
教育活动:蒙氏活动
活动内容:日常生活——洗毛巾
教具构成:
1、同色小盆、小桶、大水杯(有控制线)
2、儿童香皂、首饰盒、毛巾、小毛刷。
教育目的:
1、直接目的:发展小肌肉的协调能力,学会“洗毛巾”的动作,体会清洁感。
2、间接目的:培养幼儿专注力与独立性。
操作过程:
1、穿好围裙,取来工作一一放在小桌上。(或)引导幼儿至水池前。
2、取下手饰,放入首饰盒。
3、把毛巾放入盆中浸水,让毛巾在水中浸一下。
3、右手取毛巾放在左手上,右手再取香皂抹在毛巾上,把香皂放回。
4、两手手心抓住毛巾相互搓洗。
5、在盆中用水洗净毛巾。
6、用力把毛巾挤干,把毛巾叠好挂回。
结束:
A)把盆中的水倒入小桶,用水杯打来干净的水倒入盆中
B)用浅色海绵清洁桌面、用具。
C)把盆里的水倒入小桶,用浅色海绵清洁盆的内外。
D)把桶里的水倒入水池,用深色的海绵清洁桶、水杯。
E)戴上首饰。
F)取下围裙,将物品送回原处。
错误订正:
1、毛巾没有洗干净。
2、水洒太多在桌上。
延伸变化:可帮助妈妈洗简

蒙台梭利生活练习及教具操作手册

蒙台梭利生活练习及教具操作手册

蒙台梭利生活练习及教具操作手册目录日常生活练习的内容介绍…………………………………………日常生活练习的目标………………………………………………选择教具的标准和教具的操作……………………………………日常生活教育………………………………………………………日常生活部分常见练习……………………………………………如何演示一项工作…………………………………………………建立一项工作应考虑的因素………………………………………行为控制——一把抓………………………………………………用整只手拿碗倒豆…………………………………………………玻璃杯倒豆…………………………………………………………用海绵移水…………………………………………………………滴管倒水……………………………………………………………滴管…………………………………………………………………剪刀剪纸的练习……………………………………………………用刀子切菜…………………………………………………………行为控制——三指抓………………………………………………用勺子舀豆…………………………………………………………用眼药瓶子的空瓶子运水…………………………………………用镊子夹取运送小球………………………………………………衣服夹的使用………………………………………………………行为控制——手腕的活动…………………………………………螺母和螺钉…………………………………………………………瓶子和瓶盖…………………………………………………………打蛋器的使用………………………………………………………颜色的分类…………………………………………………………照顾自己衣服框的种类………………………………………………………衣饰框——按扣……………………………………………………拉链……………………………………………………纽扣……………………………………………………皮带扣…………………………………………………蝴蝶结…………………………………………………拿布料………………………………………………………………清洁——洗手………………………………………………………清洗头发和梳理头发……………………………………洗衣服……………………………………………………打鞋油……………………………………………………穿毛衣/夹克…………………………………………………………收拾行李和背包……………………………………………………照顾环境——预备练习……………………………………………擦桌子………………………………………………………………优雅和礼仪——社交技巧…………………………………………打招呼和告别………………………………………………………欢迎客人……………………………………………………………怎样打断别人讲话…………………………………………………走线…………………………………………………………………人际关系和社会性发展……………………………………………动作能力评估………………………………………………………结语…………………………………………………………………日常生活练习的内容介绍日常生活练习是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设计的。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指导手册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指导手册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一、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1.基本动作教育所谓基本动作教育,即让孩子练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它是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社交礼仪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走线、走(步行)、坐姿、站姿、拿、搬、放、拧、倒、折、剪、切、贴、缝、编、捏、夹、转、擦、撕、打、敲、卷、削、拉、揉,其他。

2.照顾自己是指为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而设置,主要包括:携带物品的整理、东西洒落时的处理、照镜子、梳头发、擤鼻涕、穿衣、脱衣、叠衣服、穿鞋、脱鞋、洗脸、洗手、衣饰框、洗手帕、喝水、吃饭、刷牙、剪指甲、擦汗、洗脚、洗澡、整理书包、入厕、叠被子、擦鞋子、擦嘴巴,其他。

3.照顾环境是指以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无生命的物体为对象,让孩子学习美化、打扫、整理环境的方法,并掌握照顾、饲养、管理动植物的相关技巧。

(1)清理、整理工作:工作用的地毯的准备及清理、摆放鞋子、衣服、书包、教具、图书、玩具、扫地、桌子、椅子、床铺等。

(2)擦洗:桌子、椅子、窗户、托盘、教具、杯子,以及洒水时用抹布擦等。

(3)庭院工作:捡拾落叶、垃圾、拔草、松土、剪枝等。

(4)照顾动植物:浇花、晒太阳、施肥、喂金鱼、给金鱼换水等。

(5)用餐:清洗餐具、水果削皮等。

4.社交礼仪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

社交礼仪主要分为:(1)谈话礼仪:打招呼、道别、邀请、感谢、道歉、欢迎、应答、慰问病人、打电话、问路等(2)动作礼仪:开门、关门、敲门、与他人接触、递交物品、咳嗽、打喷嚏、打哈欠、倒茶、入席等。

二、日常生活教具的操作1.教具操作原则:a)每次只演示一种教具,目的性明确。

b)精确动作,按照孩子的节奏进行,要缓慢。

c)简化动作,使孩子能够看明白。

d)拆分动作,做到步骤化和有序化。

e)操作时尽量少讲话,语言要简练、准确。

f)按照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进行。

g)避免镜面教学,教师要坐在惯用手的右边。

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教案目标1.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材和资源准备1.蒙氏教具:刷牙杯、毛巾、餐具等。

2.游戏道具:洗衣板、清洗水盆等。

3.学生个人物品:洗脸盆、牙刷、牙膏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洗脸清洗1.学生拿起洗脸盆,向盆中注入适量温水。

2.学生用双手轻轻将水抹到脸上,进行脸部清洗。

3.学生用毛巾轻轻擦干脸部。

第二步:刷牙漱口1.学生拿起牙刷,挤出适量牙膏。

2.学生轻轻刷牙,注意刷到牙齿各个角落。

3.学生用水杯取适量水,进行漱口。

4.学生吐掉漱口水,用毛巾轻轻擦干嘴巴。

第三步:更换衣服1.学生打开衣柜,挑选一件干净的衣服。

2.学生将衣服穿在身上,并整理好领口、袖口等部位。

第四步:洗手准备1.学生准备洗手所需的清洁用具,包括肥皂和水。

2.学生将双手浸湿后,用肥皂揉搓双手,确保双手充分泡沫。

3.学生用清水冲洗双手,并用毛巾擦干手部。

第五步:餐具准备1.学生打开餐具柜,取出一套干净的餐具。

2.学生用清水冲洗餐具,确保没有残留物。

3.学生用毛巾将餐具擦干,并放置在餐具篮中。

第六步:整理教室1.学生将自己的座位整理整齐,包括桌面、椅子。

2.学生将教室里的垃圾捡起来,放入垃圾桶中。

3.学生集中大家的教具,放回指定的位置。

第七步:收拾玩具1.学生整理自己玩具的摆放位置。

2.学生将不属于自己的玩具归还给其他同学。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的日常生活教学,学生们能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掌握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

同时,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使用教具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对教具的使用指导。

另外,教学中我还将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分享。

蒙特梭利教育——日常生活篇【精选文档】

蒙特梭利教育——日常生活篇【精选文档】

蒙特梭利教育—-日常生活篇今天下午带悦儿到上水图书馆借书。

(我们一家四口一人一张图书证呢。

连愉儿刚出生时都给他办了一个,一个证每次能借6本书,我每次必是借满二十四本书。

每次都是家里留一些,再将看完的拿去还,再借.)今天借完书快出来时,到新书柜去看了看,哇!看到了一本《蒙特梭利教育——日常生活篇》(作者:赵(王非))。

真是太好了!我原来虽来过蒙氏的书,但都是理论上的,这是一本根据蒙氏的教育理论,而设计的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具体方法。

这本书真是及时。

我毫不犹豫地将一本事先借后的书还掉,改借这一本。

悦儿现在的情况是,自理能力有点差。

不是自己不会做,而是非常娇气,依赖思想很重。

比如:上厕所、穿衣服、吃饭等等.我都正准备要好好训练她的。

还有拿的东西不知道放好,给她说话好象没听见,都很让我生气。

我正好通过这本书的方法训练她.一、日常生活教育理论:经由各种日常练习经验,培养孩子从照顾自己、待人接物和维护环境中,理解自律、助人、关怀事物的社会行为.(一)日常生活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起点和重心“成人常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评断儿童,因此无法了解儿童他们所在乎的其实是外在目的的之达成,而成人也常误以为幼小的儿童所追求的乃是智性的知识。

而知识的获得乃是儿童重新出发的起点,而知识就是必须先存在的要件,所谓知识获得就是要重复同一活动(例如穿衣吃饭等)已累积经验后所得的必要条件。

”籍由日常生活教育透过孩子的手,不断地操作,能引导孩子学习独立、专注、协调、和秩序,充分朝向完整人格迈进。

“成长由于反复的练习,而不是一开始就领悟新知识。

当儿童开始反复练习某一活动时,内在就开始成长,外在则表现出纪律,这些活动并非在每个年龄层重复地出现。

事实上,反复练习的活动是配合儿童的要求,教育的实验方法就是要提供一些活动,以满足成长中的个体的各项要求。

”我们的教育方法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自愿练习的活动,当儿童做出具有某种目的的动作时,达到了既定目标,并在耐心的反复练习中,加强他的意志力。

托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托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托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标题:托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1. 晨间活动:幼儿到校后,进行简单的晨间活动,如整理自己的物品、换鞋、打招呼等。

2. 餐前准备:教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并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洗手。

3. 餐桌礼仪:教导幼儿正确坐姿、用餐姿势、使用餐具的方法,并培养幼儿有序用餐的习惯。

4. 睡前准备:教导幼儿正确刷牙、洗脸、更衣的方法,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

教学步骤:1. 晨间活动:a. 教师示范整理物品的正确方法,引导幼儿按照示范进行整理。

b. 引导幼儿互相打招呼,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c. 引导幼儿换鞋,教导正确的换鞋方法。

2. 餐前准备:a. 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引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洗手。

b. 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洗手,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 引导幼儿整理餐具、准备餐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餐桌礼仪:a. 教师示范正确的坐姿、用餐姿势和使用餐具的方法。

b. 引导幼儿按照示范正确坐姿、用餐姿势和使用餐具。

c. 引导幼儿有序用餐,教导他们注意礼貌和分享食物的重要性。

4. 睡前准备:a. 教师演示正确的刷牙、洗脸、更衣方法。

b. 引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刷牙、洗脸、更衣。

c.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如听故事、放松身心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正确完成所学的自理技能。

2. 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3. 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进展。

教学延伸:1. 在幼儿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蒙氏教育的日常生活教育理念和方法。

2. 提供家庭作业,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练习日常生活技能,如洗手、刷牙等。

3. 组织家长参观蒙氏教室,让他们了解教室中的日常生活教育环境和活动。

蒙氏日常生活操作

蒙氏日常生活操作

蒙氏日常生活操作第一篇:蒙氏日常生活操作日常生活一般物品的放置(预备练习):一、搬椅子二、搬桌子三、铺卷工作毯(两种方法)四、端托盘五、开关门练习(慢,看里外有没有人,最后一个确定后边没人后关门)六、静默练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七、室内静走八、绕工作毯走(拐角处要停下,提脚跟减小惯性,思考下一步怎样走)九、走线(3-5cm圆形、椭圆形)1、双手叉腰,穿鞋后跟先着地,不穿脚尖先着地;2、把脚抬起,腿抬平,脚要竖起与另一腿平行,3、灵活的走(提铃铛,小旗,色水杯,不等大小勺子与小球,蜡烛等);走线音乐:瑞典班德瑞的轻音乐,肯尼金的萨克司,理查德的钢琴曲等可自由设计音乐;马友友的大提琴;十、物归原处(“物”就是东西,“归”是回去,“原”是原来,“处”是地方,把东西送回原来的地方;先取一样,再取两样,可依次增多,让小朋友送回去)一般物品用法的原则:一,抓珠子(五指抓)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珠子若干适合年龄:2岁至2岁半目的:五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过程:延伸:抓豆子,花生等注意幼儿将珠子放入口中二、三指抓教具构成:三指抓,托盘,小碟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三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儿童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为写字、握笔作准备操作方法:三、掷(至)牙签(二指捏)教具构成:托盘1个,牙签筒2个,牙签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二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捡豆,把不同颜色的豆子选出来,捡散放在托盘中的牙签等)四、一指按教具构成:托盘1个,操作板,塑料按钉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用拇指按的动作练习操作方法:延伸:插成其他图案(红星,叶子,水果,熟练后加颜色漂亮的小花)五、倒米教具构成:托盘,带嘴的玻璃杯子2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操作过程:延伸:倒豆,沙子,水,色米六、漏斗倒米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嘴玻璃杯1只,漏斗1只,小颈瓶子1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漏斗倒水,漏斗倒沙子等七、舀珠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内放彩色珠子若干)小铜勺1个目的:培养幼儿舀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延伸:舀豆子舀沙子八、夹绒球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盖盒子1个(内置绒球12个,可以是彩色的),夹子1支,盘子1个目的:培养幼儿夹的动作练习,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认识颜色操作方法:延伸:认识绒球的颜色,认识绒球的数量,夹水果,夹花生九、夹虾片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玻璃碗5个(1大,4小)筷子1双目的:让幼儿学会筷子的使用,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纸片等十、转螺丝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螺丝若干,垫布一块,托盘1个目的: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控制力,转的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转瓶盖等生活中的物品十一、挤海绵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大碗两个,海绵两块(大目的: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调整;培养秩序小各一),围裙,套袖、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挤牙膏等十二、捣花生,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蒙氏教育的老师制定日常生活活动的教案,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活动名称:洗手目标:培养学生自己洗手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准备材料:洗手盆、肥皂、毛巾。

步骤:1. 老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把手捧在水下,涂上适量肥皂,揉搓双手,包括指尖、指缝、手背和手腕等部位,洗干净后使用毛巾擦干,并确保洗手盆留下的水已经排干。

2. 学生观看示范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洗手活动。

3. 学生分成小组,自己进行洗手活动,互相观察和帮助。

4. 洗手完成后,学生整理洗手盆和其他材料,并将毛巾悬挂在指定的位置。

同时,导入下一个活动。

教学反思:此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并且养成了良好的洗手习惯。

同时,小组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环节,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实际技能,同时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与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名称:午餐时间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吃饭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准备材料:饭菜、餐具、餐桌,适量的分餐师。

步骤:1. 老师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就餐,学生分别分担饭菜和餐具的准备工作。

2. 老师对分餐师进行培训,要求他们给自己和伙伴适量的食物,并注意用餐规则,如不说话时要保持安静。

3.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有条不紊地就餐。

4. 餐后,学生自己清理餐具并整理桌面。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学到了自己独立就餐的方法,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交技巧。

分餐师的角色更是锻炼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互相帮助的意识。

日常生活中的这个简单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实际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结:蒙氏日常生活教案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展开。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仿,学生逐渐学会了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还锻炼了他们的自理和社交能力。

蒙氏日常生活领域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领域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领域教案五指抓珠子活动目的1.直接目的练习五指抓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间接目的培养专注力和独立性。

活动准备托盘、方盘2个、珠子若干5—7次抓完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工作的是五指抓珠子现在我将它取出来。

动作1.三指抓托盘中间位置放置工作毯从左至右取出方盘托盘放于身体右侧调整位置用三指。

2.示范抓的动作说抓手上动作抓三下。

3.左手扶方盘右手抓珠子→起→平移→落直至左侧方盘空。

4.展示空碗摇头示意没有。

教师现在我们换另一只小手把它抓回来。

动作1.换左手示范五指抓说抓手上动作抓三下。

2.右手扶方盘左手抓珠子→起→平移→落直至右侧方盘空。

3.展示空碗摇头示意没有。

意外情况有一颗珠子掉到外面要展示二指捏说捏三下用二指捏回原处。

教师收教具动作取托盘→将方盘从左至右置入托盘将托盘端起。

教师教具用完物归原处。

动作将其送回教具柜上。

备注1.示范动作高度5—7公分。

2.五指抓珠子适合8—9月幼儿。

延伸5—6岁儿童可以抓沙子大孩子抓小细的东西小孩子抓大的东西。

二指捏木杻语速一定要慢动作一定要规范活动目的1.练习拇指与食指协调的小肌肉运动。

2.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促进对应概念的形成。

活动准备托盘、二指抓坐体。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工作的事二指捏木杻现在我将它取出来。

动作1.三指抓托盘中间位置放置工作毯取出二指抓坐体托盘放于身体右侧调整位置用三指。

2.示范捏的动作说捏手上动作捏三下。

3.左手扶坐体右手捏→起→平移→放放到操作毯右侧位置按坐体木杻排列顺序排好直至坐体木杻空。

4双手抚摸坐体三下摇头示意没有。

教师现在我将它捏回来。

可以换一只手也可不换动作1.示范捏的动作说捏手上动作捏三下。

2.拿小木杻捏→起→平移→抚摸洞穴→放直至操作毯空双手抚摸操作毯三下摇头示意没有。

移→抚摸洞穴→放放的时候二指一定要张开再捏让孩子更能分清捏的动作。

收教具调整教具位置取托盘将其放到托盘。

教师教具用完物归原处。

延伸:也可以用三指抓。

捏→起→平舀豆子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颜色的碗、其中一个为空碗、另外一个是豆子豆子尽量选黄豆豆子的量要5—7次舀完、小勺一个、工作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一般物品的放置(预备练习):一、搬椅子二、搬桌子三、铺卷工作毯(两种方法)四、端托盘五、开关门练习(慢,看里外有没有人,最后一个确定后边没人后关门)六、静默练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七、室内静走八、绕工作毯走(拐角处要停下,提脚跟减小惯性,思考下一步怎样走)九、走线(3-5cm圆形、椭圆形)1、双手叉腰,穿鞋后跟先着地,不穿脚尖先着地;2、把脚抬起,腿抬平,脚要竖起与另一腿平行,3、灵活的走(提铃铛,小旗,色水杯,不等大小勺子与小球,蜡烛等);走线音乐:瑞典班德瑞的轻音乐,肯尼金的萨克司,理查德的钢琴曲等可自由设计音乐;马友友的大提琴;十、物归原处(“物”就是东西,“归”是回去,“原”是原来,“处”是地方,把东西送回原来的地方;先取一样,再取两样,可依次增多,让小朋友送回去)一般物品用法的原则:一,抓珠子(五指抓)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珠子若干适合年龄:2岁至2岁半目的:五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过程:延伸:抓豆子,花生等注意幼儿将珠子放入口中二、三指抓教具构成:三指抓,托盘,小碟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三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儿童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为写字、握笔作准备操作方法:三、掷(至)牙签(二指捏)教具构成:托盘1个,牙签筒2个,牙签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二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捡豆,把不同颜色的豆子选出来,捡散放在托盘中的牙签等)四、一指按教具构成:托盘1个,操作板,塑料按钉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用拇指按的动作练习操作方法:延伸:插成其他图案(红星,叶子,水果,熟练后加颜色漂亮的小花)五、倒米教具构成:托盘,带嘴的玻璃杯子2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操作过程:延伸:倒豆,沙子,水,色米六、漏斗倒米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嘴玻璃杯1只,漏斗1只,小颈瓶子1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漏斗倒水,漏斗倒沙子等七、舀珠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内放彩色珠子若干)小铜勺1个目的:培养幼儿舀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延伸:舀豆子舀沙子八、夹绒球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盖盒子1个(内置绒球12个,可以是彩色的),夹子1支,盘子1个目的:培养幼儿夹的动作练习,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认识颜色操作方法:延伸:认识绒球的颜色,认识绒球的数量,夹水果,夹花生九、夹虾片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玻璃碗5个(1大,4小)筷子1双目的:让幼儿学会筷子的使用,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纸片等十、转螺丝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螺丝若干,垫布一块,托盘1个目的: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控制力,转的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转瓶盖等生活中的物品十一、挤海绵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大碗两个,海绵两块(大目的: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调整;培养秩序小各一),围裙,套袖、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挤牙膏等十二、捣花生,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教具托盘1个,捣容器捣容棒各1个,1杯水,空杯子1个,小碗1个,教学目的;培训幼儿捣的动作练习,增强幼儿的生活能力。

十三、折方巾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竹筐两个,方巾六块,托盘1个目的:掌握折叠的方法,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性和观察力。

十四、扫豆适合年龄:2岁半至4 岁。

教具构成:笤扫,撮子,碗和豆。

拖盘。

目的:练习幼儿对扫动作的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

十五、削黄瓜皮: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教具构成:托盘,量杯,海绵,桶,盘子,黄瓜,削皮刀,案板,面巾纸。

目的;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性,独立性,培养幼儿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十六、切水果: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教具构成:水果{若干}案板,盘子,刀,湿巾,水果签,目的;培养幼儿对切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锻炼手部肌肉。

十七、剥花生适合年龄:二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面巾纸,盘子,花生目的:锻炼幼儿手部肌肉,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和独立性。

十八、搅鸡蛋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1个,鸡蛋搅拌器1个。

教学目的;;培养幼儿搅的动作练习,增强幼儿对生活的乐趣。

十九、钉钉子适合年龄:三岁以上教具构成:托盘,软木垫,钉子(若干),积木(纸片图形有颜色)目的:训练幼儿手部肌肉运动,培养手眼协调,专心性,秩序性,独立性。

二十、剪功适合年龄:二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剪刀,纸条(若干),小盘子目的:练习剪子的使用,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幼儿的专注性,手眼协调性。

二十一、穿珠子适合年龄:二岁半以上教具构成:粗线1条,珠子若干,碗,托盘目的:培养幼儿的耐心,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专心性,秩序感和独立性。

二十二、缝的工作适合年龄:二岁半以上教具构成:形状图(有孔的圆形板),粗线1条,托盘目的:培养缝的动作练习,为缝做准备,为生活做准备,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

二十三、缝扣子适合年龄:4岁至6岁教具构成:剪刀,布带,扣子,针,线目的:培养幼儿缝的手部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二十四、绣花适合年龄:4岁以上教具构成:花绷子,布(白色),彩线,针,剪刀,针线包目的: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二十五、编织适合年龄:二岁半以上教具构成:无纺布(中间划开的),无纺布条(编织条),托盘目的:培养幼儿的手部肌肉运动,培养幼儿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秩序感二十六、开锁适合年龄,3岁以上。

教具构成,托盘1个,不同样式的锁3把或相同样式不同大小的锁3把,垫布。

教学目的:让幼儿认识各种锁,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社交礼仪一、打招呼(见面打招呼,早(晚)上见面问好(说再见),不仅向老师也向小朋友问好(说再见)二、感谢和道歉三、参与和帮助别人的工作(要先请求“请问,我可以和你一起做吗?”“不可以”;“我可以看着你做吗?”“不可以!”(不要放弃),“等你做完我再做好吗?”“好的”)四、递拿物品(笔,书或报纸,剪子,刀)五、咳嗽六、餐桌礼仪(吃饭不要发声,饭咽下后再说话,吃饭结束后应说请慢用)七、应答的方法:有人叫时一定要应答八、和他人接触(發生矛盾)的方法(教室内设有和平区)九、打电话(您好,我是,我找)十、问路(您好,请问,谢谢!)十一、借路(侧身站,如向别人借路要说谢谢)十二、慰问(有小朋友生病回来,过年,过节时要送礼物等)十三、介绍(小朋友新入园,由老师介绍)十四、敲门(轻敲,先敲两遍,无应答再敲三遍“请问有人吗?”“我可以进来吗”)插话(“可以打扰一下吗?”)十五、款待客人(陌生人不允许进入,引路,倒水)十六、分享、分担十七、轮流等待十八、团体游戏规则(1.准时 2.说话时先举手,被叫到后方可说话 3.有事离开时,看一眼老师或找另一个老师告知 4.如不参加团体活动请跟主辦人打招呼再离开,不要打扰别人)十九、在教室内呼唤老师或小朋友(走到面前再说)我是一个服务员、我是一个清洁工、我是一个列车员、我是一个保安员、请让我来帮助你、座位让给列车员、等公车时排队、超市结账要排队、图书馆借书要排队。

肢体控制蹲、爬、跑、跳、抬、推、抱、投、抛、钻、提、扛、拉、挤、拍、踩照顾自己一、衣饰框(1、扣子(子母扣)2、大扣子3、小扣子4、魔鬼粘五、拉拉链6、安全别针7、盘扣8、蝴蝶结9、鞋带扣10、马靴带11、马靴扣12、皮带扣)二、穿脱袜子和鞋子三、穿脱衣服四、鞋子的整理五、照镜子六、梳头发七、擤鼻涕八、携带物品的整理九、东西撒出来或掉出来的处理十、洗手十一、剪指甲十二、抹油十二、脱裤子、提裤子十三、擦屁股十四、整理书包。

照顾环境及动物一、洗毛巾,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教具构成,量杯,水盆,水桶,防水布,海绵,肥皂,毛巾,围裙,套袖。

目的;培养幼儿养成独力的习惯,爱整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洗桌子,适合年龄:两岁半至五岁。

教具构成:水盆,水桶,量杯,刷子,海绵,肥皂,防水布,围裙,套袖。

目的;练习幼儿洗的动作,培养幼儿整理,整洁的习惯。

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

三、洗碗盘适合年龄两岁半至四岁。

教具构成:盆,碗,盘子,量杯,海绵,{大小各一}。

水桶。

围裙,套袖,清洁剂。

目的:培养幼儿爱清洁的好习惯,增强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独立性。

四、擦镜子:适合年龄3岁以上。

教具构成:镜子,清洁剂,海绵,毛巾,托盘。

小盘子。

目的:培养幼儿爱护周围环境的好习惯。

五、我的教具柜六、今天我值日七、我来养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