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科学实验教学登记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及科学实验报告单(2021年春修订)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及科学实验报告单(2021年春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4d4c0d08a58da0116d174930.png)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3)1.运动和位置 (13)2.各种各样的运动 (16)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8)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20)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22)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24)7.我们的“过山车” (26)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 (29)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29)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31)3.蚕长大了 (33)4.蚕变了模样 (36)5.茧中钻出了蚕蛾 (38)6.蚕的一生 (41)7.动物的繁殖 (43)8.动物的一生 (45)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47)1.仰望天空 (47)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49)3.影子的秘密 (51)4.月相变化的规律 (53)5.月球—地球的卫星 (56)6.地球的形状 (58)7.地球—水的星球 (61)8.太阳、月球和地球 (63)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66)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通过两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
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1.整体情况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物体的运动”“动物的一生”和“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单元组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https://img.taocdn.com/s3/m/5082c02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7.png)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提问1:你们怎么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提问2:比较这6种动物百米赛跑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我发现: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运动得快的所需时间短,运动得慢的所需时间长很快,第二场比赛也即将开始了。
这一场比赛有两位非常有趣的运动员——兔子和乌龟。
2、新龟兔赛跑在上一回动物王国的运动会上,兔子因为骄傲自满在比赛中睡着了,结果,乌龟赢得了比赛。
兔子非常不服气。
兔子对乌龟说:“我今天一定要夺回我的第一名!你敢不敢跟我赛跑?”乌龟说:“好啊”二、探究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假如将龟兔赛跑搬到实验室进行模拟。
教师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跑道上,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1、模拟龟兔赛跑假如用两个相似的乒乓球分别用红球代表兔子,用黄球代表乌龟。
我们如何来模拟它们的运动?(提示:上节课学习斜面上的运动时,我们如何让小球动起来)学生:通过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学生:因为它们都跑了100米,用的时间不同。
跑得快,用时短,跑得慢,用时长。
(学生齐读结论)学生:我们可以用不同高度的支架,模拟运动,用高的支架模拟跑得快的兔子的运动,用低支架模拟跑得慢的乌龟的运动。
学生:1、相同长度的跑道二、12分钟通过阅读,展现重点,也吸引学生的注意。
故事引入,联系上下文,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丰富课堂。
联系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思考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公平性,从而形成科学实验的思维——科学实验设计应当遵循控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记录单一、比一比: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名次给动物按照从快到慢排名次:。
我的发现:六种动物都奔跑米(距离),运动得快的所需时间,运动得慢的所需时间。
二、探究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记录表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不同物体运动快慢兔子(红球)乌龟(黄球)我的发现:在两条相同长度的跑道上,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运动得;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运动得。
(完整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目录(教科版)(1)
![(完整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目录(教科版)(1)](https://img.taocdn.com/s3/m/14feadf00b1c59eef9c7b463.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5个,演示实验3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
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4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8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7个,演示实验3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试行稿)
呼图壁县小学科学研究会
2013年8月20日。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及数量统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及数量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09e20daf1ffc4ffe47ac9d.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六年级实验类型及数量统计表注:以下为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含课题、实验名称、实验器材、药品、实验要求等等,来源于网络。
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三年级上册)说明: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
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
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科研中心。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开出登记表(本原始表格每个教师一份,要及时登记填写,于期末统一交教导处存档)___学年执教教师____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三年级下册)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
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
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科研中心。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开出登记表(本原始表格每个教师一份,要及时登记填写,于期末统一交教导处存档)___学年执教教师____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四年级上册)说明: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
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科学实验教学登记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科学实验教学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f846177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d.png)
时间班别三(2)班科任老师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栽种我们的植物透明玻璃杯、纸巾、尺子、笔录夹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我们发现种子萌生先抽芽,再长根;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实验教课登记表时间班别三( 2)科任老师班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试管、马克笔、笔录夹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发现植物的茎能从下向大将根汲取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时间班别三(2)班科任老师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察看蚕的生长变化纸盒、笔录夹、尺子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我们发现蚕是生长到必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一世要蛻好几次皮。
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实验教课登记表时间班别三( 2)科任老师班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察看蚕蛹纸盒、笔录夹、尺子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发现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的包裹起来。
蚕茧是白色的。
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时间班别三(2)班科任老师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察看温度计温度计、玻璃杯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我们发现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及玻璃泡上连着的细的玻璃管。
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实验教课登记表时间班别三( 2)科任老师班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丈量水的温度温度计、玻璃杯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发现温度降落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涨,说明物体的热量增添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时间班别三(2)班科任老师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察看水和水蒸气勺子、蜡烛、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我们发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跑入空气中。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ca4d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1.png)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质活动一: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现象。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现象。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变化的特点,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活动二: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的性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性质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表现。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性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性质的规律,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纸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力活动一:力的作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作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现象,引起学生对力作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效果。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力作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气球、小车、绳子等。
- 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活动二:力的转换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转换。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转换现象,引起学生对力转换的兴趣。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实验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实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0a8b4c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8.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实验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
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
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第1页共79页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56077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9.png)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植物的一生》:详细学习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芽过程、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2. 第六章《动物的适应》:探讨动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包括动物的运动、食物、防御等方面。
3. 第七章《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现象、天气预报、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4. 第八章《电与磁》:了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简单电路、磁铁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植物生长过程、动物适应特点、天气与气候知识以及电与磁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合作等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适应性的具体表现、天气与气候的区分、电与磁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实验、动物适应性的观察、天气预报的制作、简单电路的搭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天气符号卡片、磁铁、导线、电池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画图工具、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现象,引出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动物适应性、天气与气候、电与磁现象等。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动物适应性行为、制作天气预报、搭建简单电路等。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一生:种子结构、发芽过程、生长与发育。
2. 动物的适应:运动、食物、防御。
3.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天气预报、气候类型。
4. 电与磁:电的基本概念、简单电路、磁铁性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
(3)制作一份天气预报,并解释其原理。
(4)利用导线、电池、磁铁制作一个简单电路。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物。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实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18844ebc804d2b160a4ec095.png)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堂实录一、设计理念“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和手脚,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教具和学具,并通过课前的实物导入、课中的录像介绍、课后的游戏探究等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品味科学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实验探究过程。
2.使学生了解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主要方法。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主要方法。
四、教具准备:小玻璃瓶、浮标、水槽、夹子、小石头、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笔帽、小木片、吸管、钉子、滚珠、沙粒、铁丝、矿泉水瓶、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实录)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模型,你们看它是什么?(出示潜水艇模型)生:潜水艇。
师:关于潜水艇的内容,你们知道哪些?生:我知道潜水艇上面有一个很厚的玻璃镜。
生:我知道潜水艇既能浮在水面,又能潜入水底,还能停留在水中。
生:我知道潜水艇是用来打仗的。
生:我还知道潜水艇中有一个能进水和排水的开关。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那么潜水艇为什么既能沉又能浮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学习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板书课题)师:为了研究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出示小玻璃瓶)生:小药瓶。
师:如果把它放入水中,它是沉还是浮?生:浮在水上。
生:沉入水底。
生:浮在水中。
师:放入水中试一试,(教师演示)师:怎么样?生:哇,浮在水面上。
师:你能使浮在水面上的小玻璃瓶沉下去吗?生:能。
师:现在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各小组讨论一下,看一看哪一组想出的办法最多,并把它记在报告单上。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d96da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2.png)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材简析】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将聚焦到滑动、滚动、静止等运动情况。
为了研究滑动、滚动等运动状态必须得让物体运动起来,因此借助斜面使物体运动。
利用学生观察到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和运动快慢的改变,成功引出后续对运动快慢的观察,也为最后一节课“过山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设计基础。
本课先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同斜面,引发学生对斜面共同点的思考,再引导学生进入“我们周围有许多斜面,物体在斜面上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的思考,继而带领学生进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探究活动。
通过进行“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探究活动,发现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且与它的形状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更多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展开探究,激发学生浓烈的探究欲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将斜面坡度增大,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变化,发现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或许面临改变。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能够简单判断出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意识到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他们知晓了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到了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方式的乐趣。
同时他们也可以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将物体的运动简单地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感受过滑滑梯、滑草、滑沙的快乐,体会过盘山公路的便捷,看到过卡车卸货的方式,因此对物体在斜面的运动是有一定感受的。
本课就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模糊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研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通过对物体形状的观察,知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它的形状存在一定的关系。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出物体的各种不同形状和摆放方式,并对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预测。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61ec43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2.png)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2020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运动和位置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2.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1.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准备】方位图,皮尺,教学课件、校园地图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人或物运动的场景,提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2.学生汇报:图(视频)中的人或物在运动。
3.教师站在黑板前,提问学生老师的位置。
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提问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位置呢?(板书课题)6.学生相互讨论,并根据经验做出回答。
二、学单导学,自立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的要求。
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
教师出示课件,展现实验过程。
2.实验一:观察物体运动的图片。
1)教师继续提供关于运动的图片(仿照课本P2关于运动的插图),并提问:左侧的图与右侧的图相比哪些物体(或人)运动?哪些是静止的?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3.实验二:用方位和距离描述位置。
精品文档(1)教师请两位同学,仿照课本P3探索2、3展开实验:先让两人静止不动,让其中一人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让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外围同学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2)教师在实验中提问学生,台下同学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
4.实验三:教师出示校园地图,指导学生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
1)教师点名学生观察校园地图,找出自己当前的位置并作出描述。
(2)学生观察地图,作出汇报。
3)教师指定校园中某一地点,指名学生对该地点的位置作出描绘。
(4)学生相互讨论并作出汇报。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判断物体是举动的还是静止的?2)学生进一步观察物体举动的图片。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babb26f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9.png)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小组成员实验器材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实验目的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实验原理不同植物的种子特点不同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实验过程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实验现象或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实验结果指导教师时间1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种植我们的植物小组成员1、饱满没受伤的种子2、玻璃杯实验器材3、纸巾4、土壤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实验目的萌发过程。
实验原理种植凤仙花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实验过程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录等工作。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指导教师时间2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小组成员实验器材带根的植物、试管、水、植物油实验目的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实验原理种植凤仙花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1、(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2、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实验过程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指导教师时间3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实验名称观察温度计小组成员体温计一支、气温计一支、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 实验器材两支实验目的认识温度计,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的刻度实验原理液柱的热胀冷缩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评定等级(时指导教师间)4 年级三年级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小组成员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实验器材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实验目的温度计实验原理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评定等级(时指导教师间)科学实验报告单5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实验名称水结冰了小组成员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实验器材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22)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22)](https://img.taocdn.com/s3/m/a23f2e8d2af90242a895e5d7.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6fc851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d.png)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实验名称:利用饮料瓶制作水力车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水力车,了解水压力的作用及原理。
实验材料:1. 一个空的饮料瓶2. 一根塑料吸管3. 一根细长的针4. 一把剪刀5. 一些颜料和毛笔6. 一小块河边的泥土7. 一套塑料车轮实验步骤:1. 用剪刀将饮料瓶的底部剪掉,使其成为一个平底的圆筒状容器;2. 在饮料瓶的一侧上,用针在中间位置扎一个小孔,孔的大小要适中,太大了会流失水,太小了压力会不够;3. 将塑料吸管插入孔中,用胶水密封,确保吸管不会漏水;4. 在泥土中挖一个小坑,使制作好的饮料瓶吸水的一端可以直接放到小坑中;5. 用毛笔将水力车的外部装饰一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颜料涂饰;6. 最后将塑料车轮装在饮料瓶的底部。
实验过程:1. 将制作好的水力车放到水中,确保吸管的一端浸入水中;2. 当吸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按住饮料瓶上的吸管,然后放开,观察水力车的运动;3. 可以观察到水力车会因为水的压力而向前运动;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吸管浸入水中封闭,然后放开吸管,水的压力会推动饮料瓶向前运动。
这就是水的压力作用的实例。
实验思考:在制作水力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水的压力是如何推动着水力车向前运动的。
这让我们对水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我们对水力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体验。
也让我们对科学实验有了更大的兴趣,希望以后能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来探究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教师评价:这个实验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步骤,让学生们对水的压力和水力原理有了直观的体验和了解。
通过动手制作水力车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希望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未知。
3.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利用饮料瓶制作水力车的实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水的压力对物体的推动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步骤,制作出了一个可以利用水力推动的小车,让我们对科学的原理有了直观的体验。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4课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4课](https://img.taocdn.com/s3/m/12b2f8451eb91a37f0115c1f.png)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小烧杯4支,为每组准备体温计1支,热水等。
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一下,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老师请两位同学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
(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6、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7、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二、观察温度计1、出示温度计并用多媒体展示问题:(1)这支温度计的单位什么;(2)每一大格是多少,每一小格是多少;(3)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多少;(4)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分发温度计,提示: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3-6年级)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3-6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84cfc729a8114431b90dd8f2.png)
目 录
1.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 1
2.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2
3.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 ┄┄┄┄┄┄┄┄┄┄3
4.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4
5.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 ┄┄┄┄┄┄┄┄┄┄5
6.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6
7.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 ┄┄┄┄┄┄┄┄┄┄7
8.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8
9.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一览表 ┄┄┄┄┄┄┄┄┄┄┄┄┄┄┄┄9
1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一览表 ┄┄┄┄┄┄┄┄┄┄┄┄┄┄┄ 11
1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12
1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14
1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一览表 ┄┄┄┄┄┄┄┄┄┄┄┄┄┄┄16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三年级上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三年级下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四年级上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四年级下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五年级上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五年级下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六年级上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一览表。
新教科版(2020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
![新教科版(2020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c575ad716fc700aba68fc47.png)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原创、全册)
必做实验目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2024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集锦
![(2024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7a84b4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4.png)
(2024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集锦实验一:探究磁铁的性质实验目的1.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如吸引铁、镍、钴等磁性物质。
2. 探究磁铁的极性和磁力线的分布。
实验材料1. 磁铁2. 铁钉3. 镍硬币4. 钴磁性材料5. 磁力线演示仪实验步骤1. 将磁铁的一端标记为N极,另一端标记为S极。
2. 将磁铁靠近铁钉,观察铁钉是否被磁化。
3. 将磁铁的不同部位靠近镍硬币和钴磁性材料,观察它们的吸引情况。
4. 使用磁力线演示仪展示磁铁的磁力线分布。
实验总结1. 磁铁具有吸引磁性物质的性质。
2. 磁铁有N极和S极,它们之间的磁力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实验二:光的传播与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如直线传播、反射等。
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材料1. 激光笔2. 平面镜3. 玻璃板4. 白色纸张5. 量角器实验步骤1. 打开激光笔,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2. 将激光笔的光线射向平面镜,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3. 将玻璃板斜放在平面镜上,观察光在玻璃板上的传播和反射。
4.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验证反射定律。
实验总结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在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上的夹角相等。
实验三:水的溶解与溶解度实验目的1. 了解水的溶解能力,如溶解度、溶解速率等。
2. 探究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材料1. 水2. 食盐3. 糖4. 碘酒5. 温度计6. 玻璃棒实验步骤1. 在两个不同的容器中加入相同量的水。
2. 向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向另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糖。
3. 记录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观察溶解速率。
4. 向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碘酒,观察溶解度。
实验总结1. 水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
2. 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以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部分科学实验集锦,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
实验员
签名
学生代表
签名
备注
》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班别
三(2)班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6~4人
实验名称
观察指南针
实验器材
;
指南针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指南针由天池、内盘、外盘组成。我们还学会了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签名
~
学生代表
签名
无
实验员
签名
学生代表
¥
签名
备注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
班别
三(2)班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6~4人
、
实验名称
磁极的相互作用
实验器材
磁铁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发现磁铁的北极指北,南极指南。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同的磁极叫异极。
器材检查
良好
&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签名
学生代表
签名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跑入空气中。河流和大海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签名
学生代表
签名
备注
,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班别
三(2)班
科任老师
】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6~4人
实验名称
观察磁铁
!
实验器材
磁铁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科任老师
<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6~4人
实验名称
观察蚕蛹
。
实验器材
纸盒、笔记夹、尺子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发现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的包裹起来。蚕茧是白色的。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
签名
学生代表
签名
备注
#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班别
三(2)班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
实验器材
温度计、玻璃杯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发现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器材检查
】
良好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签名
学生代表
签名
"
备注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班别
,
三(2)班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6~4人
实验名称
—
观察水和水蒸气
实验器材
勺子、蜡烛、
实验情况
-
备注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班别
三(2)班
[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6~Leabharlann 人实验名称测量磁力大小
¥
实验器材
磁铁、玻璃杯、木条、别针(若干)、笔记夹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磁铁与其他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变大,把两个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变小。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班别
三(2)班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6~4人
实验名称
种植我们的植物
实验器材
透明玻璃杯、纸巾、尺子、笔记夹
|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发芽,再长根;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签名
]
学生代表
签名
备注
实验教学登记表
备注
实验教学登记表
#
时间
班别
三(2)班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
每组人数
6~4人
实验名称
做一个指南针
实验器材
钢针、铁钉、磁铁、玻璃皿、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铁钉、钢针被磁铁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还发现同样用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强一些。
)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时间
?
班别
三(2)班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
6~4人
实验名称
研究根的作用
实验器材
试管、马克笔、笔记夹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发现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器材检查
[
良好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签名
学生代表
签名
、
备注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班别
)
三(2)班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6~4人
实验名称
观察温度计
实验器材
温度计、玻璃杯
'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及玻璃泡上连着的细的玻璃管。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签名
¥
学生代表
签名
备注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
班别
三(2)班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
6~4人
实验名称
测量水的温度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签名
学生代表
签名
备注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班别
三(2)班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6~4人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实验情况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签名
学生代表
签名
备注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6
每组人数
6~4人
实验名称
!
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实验器材
纸盒、笔记夹、尺子
实验情况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蚕是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一生要蛻好几次皮。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签名
学生代表
签名
备注
!
实验教学登记表
时间
班别
三(2)班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
无
实验员
^
签名
学生代表
签名
备注
实验教学登记表
:
时间
班别
三(2)班
科任老师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分组数
《
6
每组人数
6~4人
实验名称
磁铁的两极
实验器材
磁铁、小钢珠、别针(若干)
实验情况
,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器材检查
良好
器材损失
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