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完整篇.doc
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方案
![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3c8e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3.png)
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方案近年来,学校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学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必须确保学生在使用网络和获取信息时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的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第一,建立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体系。
学校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
网络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提供相关的网络安全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第二,加强网络监控和过滤措施。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学生在校内使用网络的行为,及时发现并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此外,学校还应该通过设置网络过滤措施,屏蔽和过滤一些不良信息,保护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
第三,提供安全的网络平台和软件。
学校应该选择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和软件,确保学生在使用网络时不会受到恶意软件的侵袭。
同时,学校还应该定期对网络平台和软件进行更新和维护,及时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第四,建立信息处理和保护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处理和保护机制,确保学生的个人信息不会被泄露和不当使用。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的信息处理程序,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管理和保护。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信息使用的监督,确保教师和工作人员不会滥用学生的个人信息。
第五,加强网络攻击的防范和处置。
学校应该加强对网络攻击的防范,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检查。
一旦发生网络攻击,学校应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阻止攻击并修复受损系统。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网络攻击事件的报告和处置机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保护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安全。
第六,加强对手机和移动设备的管理。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上网,因此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防止学生沉迷于手机和移动设备,影响学习和生活。
2024年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样本(五篇)
![2024年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样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ef969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4.png)
2024年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样本坚持____,充分发挥学校网络的技术指导的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巩固我校教育信息化成果,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科学、规范、高效抓管理,求真、务实、优质育人才,努力争创教学示范学校,办优质教育,特制订以下计划:一、网络管理与建设1、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继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学校网络安全畅通。
学校要继续完善相关的网络制度,杜绝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网络畅通,更好的服务与教育教学工作。
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在保证网络畅通的情况下,杜绝教师上网聊天、打扑克、玩游戏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管理员及全体教师都要深入研究网络应用问题,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网络防毒。
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使教师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查杀,确保学校网络畅通。
基本上解决网络病毒在我校计算机上的传播,保证网络不因病毒而导致堵塞、停网等现象的发生。
二、网站建设加强学校校园网网站建设和应用力度,使其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德育、服务于管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社会。
管理员要不断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树立服务于教学的思想,管好用好学校网络。
三、信息技术使用与培训工作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与应用。
学校将组织专人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加强培训指导,教师要将学习走在前头,自觉地学。
2024年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样本(二)一、指导思想以____和____为指导,____,信息工作计划。
按照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拓创新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工作新局面,以人为本进行课题地指导与管理,勤奋务实地深化课题研究,全面高效地开展信息服务,从而全面提升我区教育科研队伍的整体研究水平,更快地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工作目标1.强化管理指强化科研中期管理和强化信息过程管理。
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计划
![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5424f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a.png)
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计划引言: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计划应当提供全面的课程体系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意识,增强他们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一、教学主题: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的主题应当包括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规等三个方面。
1.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应当涵盖网络攻击与防御、密码学基础、网络流量分析、入侵检测与防御、安全协议等内容。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技术的深入了解,掌握各种网络安全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能够分析和应对各类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
2. 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课程应当涵盖信息资产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安全策略与计划、安全意识与培训等内容。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的了解,使其具备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防护的能力,以及在组织内部普及信息安全意识的能力。
3.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课程应当涵盖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学生对网络环境下合法合规操作的意识,提高其法律素养和专业道德。
二、活动安排:除了课程教学之外,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计划应当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以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课程应当包括信息系统渗透测试、实验室网络安全建设、实际案例分析等。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网络安全实践,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2. 项目实训:项目实训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外出考察: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公司、政府部门等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实际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的现状和需求,增强他们对行业和社会的认知,激发学生对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工作计划 (2)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工作计划 (2)](https://img.taocdn.com/s3/m/3e2ed24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d.png)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工作计划网络与信息安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而有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本计划将围绕风险评估与管理、安全防护措施、应急响应计划、人员培训与教育、合规性与政策以及持续监控与改进等六个方面展开。
一、风险评估与管理风险评估是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
我们将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安全威胁情报,评估组织内部和外部面临的安全风险。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接受、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规避等。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新出现的安全风险。
二、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我们将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
首先,我们将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加密技术等。
其次,我们将实施数据保护策略,确保敏感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此外,我们还将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
三、应急响应计划在发生安全事件时,我们需要迅速响应以降低损失。
因此,我们将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包括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流程、事后恢复和总结经验教训等。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应急响应团队,负责协调和组织各方资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四、人员培训与教育人员是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我们将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密码安全、恶意软件防护、钓鱼邮件识别等。
通过培训和教育,我们将建立起一支具备高度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团队,为组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五、合规性与政策我们将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我们将定期更新和修订组织的安全政策和流程,确保其与行业最佳实践和监管要求保持一致。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合规性审核和监督,确保各部门和员工都严格遵守组织的安全政策和流程。
信息安全专业学习计划(3篇)
![信息安全专业学习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aac36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9.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提高自身在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素养,特制定本学习计划。
本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信息安全相关课程,掌握信息安全知识体系,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2. 掌握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包括加密、安全通信、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3. 具备网络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的能力;4. 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安全工具和平台,解决实际问题;5. 具备一定的信息安全研究和创新能力。
三、学习内容1. 信息安全基础(1)信息安全概述(2)信息安全体系结构(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2. 加密与安全通信(1)密码学基础(2)对称加密算法(3)非对称加密算法(4)数字签名(5)安全通信协议3. 网络安全(1)网络安全基础(2)网络攻击与防御(3)入侵检测与防御(4)漏洞扫描与修复(5)防火墙技术4. 操作系统安全(1)操作系统安全基础(2)文件系统安全(3)进程与线程安全(4)内存安全(5)网络通信安全5. 数据库安全(1)数据库安全基础(2)数据库加密技术(3)数据库访问控制(4)数据库安全审计6. 信息安全防护技术(1)安全漏洞挖掘与利用(2)安全编程技术(3)安全软件开发流程(4)安全运维与管理7. 信息安全项目管理(1)信息安全项目规划(2)信息安全风险评估(3)信息安全应急响应(4)信息安全培训与宣传四、学习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学习信息安全基础,包括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2. 第二阶段(4-6个月):学习加密与安全通信,包括密码学基础、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安全通信协议。
3. 第三阶段(7-9个月):学习网络安全,包括网络安全基础、网络攻击与防御、入侵检测与防御、漏洞扫描与修复和防火墙技术。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设计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06b0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2.png)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如病毒、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
(3)学会基本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新软件、谨慎使用公共网络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练,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
(2)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习惯。
2、教学难点(1)理解复杂的网络攻击原理和技术。
(2)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性,让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有初步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发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加深对网络信息安全威胁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一些简单的网络信息安全设置和操作,如设置密码、更新软件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视频,如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企业网络被攻击造成重大损失等,引起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简单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即保护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数据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2)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阐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例如,对于个人来说,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名誉受损;对于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经济损失和商业机密泄露;对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计划范文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计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eab27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b.png)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我校师生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按照XX市教育局下发的《XX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__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日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根据我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我校共开展了以下活动。
本次主题日活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统一使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标识,普及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使教师,学生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具备识别和应对网络危险的能力。
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准备采用以下形式进行:
(1)悬挂网络安全宣传标语横幅
在我校led滚动屏循环滚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等网络安全宣传标语,在学校教学楼贴宣传标语。
(2)在我校网络平台宣传网络安全相关知识
在我校网站和公众号及qq群上宣传展示此次活动的方案、计划等相关资料以及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3)组织学生观看网络安全宣传视频短片
组织各班学生在班会课观看网络安全方面的宣传短片,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防护能力。
(4)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利用学校教师大会等场所组织全校教师、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
和国网络安全法》。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使全校师生对网络安全有了较深的认识,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得到加强。
中职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
![中职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836fc1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9.png)
中职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课程设置1.1 专业基础课程。
1.1.1 计算机基础。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计划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dab62c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c.png)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 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 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 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评估
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方 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进步 。
02
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
常见网络攻击手段
拒绝服务攻击(DoS/DDoS)
采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AES
、DES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
采用公钥和私钥两个密钥进行加 密和解密,其中公钥用于加密, 私钥用于解密,常见的非对称加
密算法包括RSA、ECC等。
混合加密算法
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 点,既保证了加密速度又提高了 安全性,常见的混合加密算法包
WPA2协议
Wi-Fi保护访问2协议,用于保 护无线网络通信的安全,提供 更强的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功
能。
网络安全标准与规范
ISO 27001标准
NIST SP 800-53标准
PCI DSS标准
GDPR法规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提供 了一套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方 法和最佳实践。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 布的信息安全控制标准,为政 府机构和企业提供了详细的安 全控制要求。
教学方法评估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完成了一系列课程作业和项目实践,展示了他们在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素养和 实践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普遍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深入的理解,对相关的技术和实践也有了 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cc11b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3.png)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信息泄露、网络攻击和网络诈骗等风险面前,保障个人和组织的网络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广大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我们制定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
一、背景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开展业务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环境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威胁和挑战。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不仅涉及个人,也关乎企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
因此,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二、目标设定1. 提高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人们了解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识别网络攻击和诈骗的手段,以及日常生活中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
2. 培养优秀网络安全人才。
通过培训和竞赛等方式,培养具备网络安全技能的专业人才,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建立网络安全合作机制。
促进各方合作,共同打造网络安全生态,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和应急响应体系,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水平。
三、具体措施和活动1. 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网络安全知识讲座、专题研讨和宣传推广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醒人们注意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倡导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
2. 设立网络安全学习平台。
建立网络安全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培训班和线上交流分享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3. 组织网络安全技能竞赛。
举办网络安全技能比赛,鼓励广大人们参与,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素养和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发现并吸纳网络安全人才。
4. 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
组织定期的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升相关从业人员和组织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置和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
5. 加强网络安全合作与交流。
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机制,共同研究网络安全技术和策略,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防护能力。
四、预期效果通过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的实施,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水平,有效减少个人和组织在网络领域的安全风险。
教育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
![教育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b94fd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0.png)
教育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也逐渐数字化和网络化,网络教育、在线学习等新模式的兴起使得教育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
然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发突出,涉及到学校师生隐私的泄露、网络攻击和侵入、恶意软件传播等问题频频发生。
为了保障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制定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防范,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1. 确保学校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2. 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
4. 及时响应网络安全事件,妥善处理网络安全事故。
5. 提高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三、工作内容1.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1)明确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宣传教育,确保其得到全员共识和执行。
(2)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政策、规范、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对师生进行网络账户管理和访问权限管理,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2. 网络安全设备和系统的建设与优化(1)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病毒防护系统等设备的建设和优化。
(2)定期检查和更新网络安全设备和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防护。
(3)建立网络攻击和入侵事件的监测和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
3. 网络安全培训与教育(1)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2)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定期的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培训班等形式的教育,提高师生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
(3)组织网络安全演练和模拟攻击,评估和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4. 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处置(1)建立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责任人员和应急处置流程。
(2)建立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和记录制度,及时记录和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处置情况。
教育信息网络安全工作计划
![教育信息网络安全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60cfe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8.png)
教育信息网络安全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资源和交流渠道,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网络攻击、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问题时有发生,给学校和学生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学生的网络安全,我们制定本教育信息网络安全工作计划。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建立和完善学校的教育信息网络安全体系,保障学生的网络安全。
2. 任务:- 加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 配备专业网络安全设备和技术人员。
- 建设防火墙、加密隧道等关键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 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与研究。
三、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1. 发放网络安全教育手册,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
2. 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3. 开展网络安全主题讲座,邀请网络安全专家进行讲解和培训。
4. 定期开展防范网络钓鱼、电信诈骗等网络安全活动,提高师生的应对能力。
四、建立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1. 制定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类网络行为规范。
2. 建立网络安全状况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 建立网络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和演练计划。
五、配备专业网络安全设备和技术人员1. 购置先进的网络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2. 招聘专业的网络安全人员,建设网络安全团队,开展安全运维工作。
3. 建立网络安全技术交流平台,与其他学校、企业共享网络安全经验和措施。
六、建设防火墙、加密隧道等关键网络安全防护系统1. 配备高性能的防火墙,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2. 建立加密隧道网络,保护敏感数据的传输安全。
3. 加强对学校服务器、数据库等关键资产的保护,采取备份和灾难恢复措施。
七、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与研究1. 参加国内外网络安全相关会议和培训,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和研究成果。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4e4fc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3.png)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在学校这个信息高度集中的环境中更为突出。
为了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制定一项全面的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变得尤为重要。
二、制定目的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培养他们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和技能。
同时,希望通过这个计划,培育出一批网络安全专业人才,为国家网络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三、目标群体锁定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计划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学生,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各个年级。
通过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网络健康成长意识和能力。
四、重点内容(一)网络安全知识普及通过网络安全知识课程的开设,向学生普及有关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包括常见的网络威胁、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例如:不在网络上泄露个人隐私、不参与网络暴力等,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密码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引导学生正确设置和保护个人密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教育学生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以防止个人信息被恶意利用。
(四)网络骚扰和网络暴力防范教育学生如何防止和应对网络骚扰和网络暴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能够充满自信。
(五)信息真伪辨别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教导他们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以防止被虚假信息误导。
(六)网络游戏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游戏,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七)网络攻击预防和应对技巧教育学生预防和应对网络攻击的基本技巧,如:防火墙设置、杜绝点击恶意链接等,以减少个人设备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八)网络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和版权意识,教育他们遵守网络版权法规,不要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设计
![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ecb9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9.png)
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设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领域。
无论是个人的隐私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还是国家的安全稳定,都离不开有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因此,设计一门全面、实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对于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具备分析和解决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使学生了解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威胁和风险,包括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网络诈骗等。
2、掌握常见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能够制定和实施基本的安全策略。
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熟练运用所学的安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1、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述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2、网络攻击技术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端口扫描、漏洞利用、恶意软件等网络攻击的原理和过程网络攻击的防范方法3、网络防御技术防火墙技术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类型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功能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和应用加密技术加密算法的原理和分类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的应用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的模型和方法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4、操作系统安全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系统漏洞的检测和修复操作系统的备份和恢复5、数据库安全数据库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数据库的加密和访问控制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6、网络安全管理安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7、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防火墙的配置实验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实验加密算法的实现实验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设置实验三、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优秀教案范本
![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优秀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00d2e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b.png)
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优秀教案范本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设计的一份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教案。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组成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网络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学会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的使用方法;3.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网络设备的使用方法;2.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
四、教学内容和安排1.网络基础知识讲解(2学时)a.网络的定义和分类;b.网络的拓扑结构;c.网络的通信原理;d.网络协议和标准。
2.常用网络设备介绍和使用方法(4学时)a.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配置;b.路由器的基本原理和配置;c.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和配置;d.Wi-Fi设备的基本原理和配置。
3.网络安全知识学习(4学时)a.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b.常见网络攻击方式和防范措施;c.密码学基础知识;d.网络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
4.实验环节(6学时)a.在实验室设置一个小型局域网;b.使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网络配置;c.配置防火墙和安全策略;d.演示网络攻击和防范措施。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1.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2.实验报告和实验演示;3.期末考试。
七、教材和参考资料1.主教材:《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2.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安全导论》。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设计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8f77aa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3.png)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学校网络的技术指导和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巩固学校教育信息化成果,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确保学校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二、工作目标1. 完善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2. 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降低网络风险;3. 确保学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具体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2.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二)完善管理制度1. 制定《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2. 定期对网络信息安全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与时俱进。
(三)加强网络安全防护1. 对校园网络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2. 定期更新网络设备,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3.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安全设备,防止恶意攻击和病毒入侵;4. 对校园网络进行安全隔离,防止非法访问和恶意传播。
(四)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1. 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2. 定期举办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师生网络安全防护技能;3.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五)加强网络安全监控1. 对校园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安全事件;2. 建立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制度,确保网络安全事件得到及时处理;3. 定期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六)加强网络安全应急处理1. 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3. 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队伍,确保网络安全事件得到及时处理。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经费投入,确保网络安全防护设备、技术更新等经费需求;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3. 加强与上级部门、专业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2024年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2024年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c0068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8.png)
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____和____,牢固树立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创建“无锡市“平安校园”的要求,全面____安全工作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食品卫生、溺水预防、师生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坚决杜绝重特大伤亡事故和恶性刑事案件,切实规避安全责任事故,全力控制学生在校外的非正常死亡事故,实现“零死亡”、“零事故”、“零犯罪”、“零投诉”目标。
三、主要工作(一)切实增强安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安全教育列入学校课程计划,每班每学期配备一本《安全教育备课本》,有计划组织督促班主任每月至少上一次安全教育专题课,安全教育重点突出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课间意外伤害等内容,教育情况应在备课本上得到具体体现,并要求各班安全委员认真监督班级安全教育与学生安全行为,做好《班级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记载》。
每周行政会议上认真做好上周安全工作汇报和本周安全工作计划,利用校园网络,以《校园安全简报》的形式公告安全工作信息。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课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安全观念,自觉遵守安全法规,保护公共安全设施,熟悉并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常用的安全求生器材使用方法,具备一定的危险判断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熟悉并自觉遵守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的安全规定,掌握开展各类活动的组织程序和安全措施,全面履行安全职责,确保在各类突发性事故中有效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
充分利用劳技课、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突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和防暴、抗暴等综合演练。
假前集中开展安全常识教育,通过往年发生在身边或周围学校的溺水死亡教训,警示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护能力。
2024年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范文(5篇)
![2024年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3e236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7.png)
2024年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目标:坚持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校管理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不断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完善班班通、校园网络、学校网站等系列工作;加强信息技术工作的领导力度,提高常规管理工作水平。
二、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常规管理1.根据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定期对学校的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设备、校内资源库、网站信息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以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做好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进一步提高各种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
2.配合学校做好各种信息设备的资产登记及管理工作。
各室设备出现故障须及时上报信息中心维修,并作好记载,保证各设备能正常运行。
3.做好学校内外网的设置、代码维护、日志管理、用户帐号管理和权限管理,确保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
(二)加强网络、班班通教室、机房及多媒体教室的安全管理1.确立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获取有益信息的网络。
严格禁止传送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不健康资料,发现不能处理的问题应立即报学校领导。
2.做好班班通教室、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防火、防盗、防触(漏)电保护措施,确保计算机操作人员及室内设备的安全。
(三)组织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指导七年级、八年级上好信息技术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____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级组织的各级各类的相关活动。
(四)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1.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网作为学校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加强学校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校园网站,及时更新信息,充实栏目内容。
2.通过技术、制度等多种手段建立校内信息资源平台,实现校内信息资源共享(如教师教案、课件制作系统等),为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和各级各类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3.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各尽其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共同承担校园电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课时计划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课时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ed1780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6.png)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课时计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及防范方法,如网络诈骗、病毒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2)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道德的内涵,并在网络活动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网络信息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危害及防范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共同探讨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方法。
4、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网络安全操作,如设置强密码、安装杀毒软件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网络信息安全概述(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如“同学们,你们在上网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奇怪的事情或者担心过自己的信息安全?”(2)讲解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网络信息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强调网络信息安全对于个人隐私保护、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3)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简单回顾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的计算机安全到如今的网络空间安全,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不断演变和发展。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去收集身边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案例。
2、第二课时: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1)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1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网络与信息安全
一、特色、要求和培养目标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成为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政府把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列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且“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信息安全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其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研究开发、操作管理和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基础学习、系统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的方向涵盖通信系统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和计算机系统安全。
所培养的学生可以到政府、金融行业、公安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维护以及信息安全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具有从事通信、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研究开发的能力。
(一) 素质结构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体意识强。
2.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较强,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综合分析素养和创新精神。
4.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能适应较为艰苦的工作环境。
5.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 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具有外语阅读、听说及撰写论文的能力;自学能力较强,具有获取新知识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信息系统安全的设计、仿真、实验及软/硬件开发等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应用所学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安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3.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三) 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具有进行通信系统和网络设计的能力;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信息安全系统研究、分析、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外语、文献检索的应用能力;具有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与趋势的能力。
二、学制与学分要求
1、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2、学分要求
学生至少应修满174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课堂教学150学分,实践教学24学分。
学校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54学分,其中:必修44学分,选修10学分;课堂教学46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素质拓展6学分。
学院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42学分,其中:必修42学分,选修0学分;课堂教学42学分,实践教学0学分。
专业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78学分,其中:必修64学分,选修14学分;课堂教学62学分(必修48学分,选修14学分),实践教学16学分。
具体课程与学分详见本计划的课程设置部分。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
四、主要课程
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操作系统、C/C++/.NET语言程序设计、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安全概论、通信网络基础、现代密码学、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信息安全综合实验、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无线通信安全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网络管理、信息安全新技术。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六、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每学年设置2个学期,共40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每学期18周),考试时间4周(每学期2周),并适当安排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等时间。
七、课程结构比例
课堂教学共150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86.2%;实践教学共24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13.8%。
1、课堂教学
2、实践教学
专业实习2学分,课程设计6学分,学年论文2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素质拓展6学分,共24学分。
八、周学时分配表
九、课程设置
(一)学校平台课程(普通教育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16学分必修课程)
2、大学科综合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4学分限选课程)
本课程模块旨在增强学生文理兼容的综合素质,扩大学生多学科知识面,拓展学生多学科综合视野,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方式。
课程设置:在哲学、经济、法学、管理、教育、文史、数理、地理、化学、生命等大类学科中开设部分适当的学科基础课程,作为限选课开设。
理科学生限定在哲学、经济、管理、法学、教育、文史等大类学科的课程中选修;文科学生限定在哲学、经济、管理、教育、数理、地理、化学、生命等大类学科的课程中选修。
原则上在前两学年内修读。
具体课程于每学期选课前公布。
3、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4学分必
修课程并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学生自主锻炼为主,四年不断线,学校每年集中组织一次测试,测试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具体要求见《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试行)》(西师发[2004]135号)。
4、大学外语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任选一个语种修读,完成16学分必修课程)
5、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2学分必修课程及军事训练)
6、综合教育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6学分限选课程)
本课程模块旨在拓展学生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素养等方面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课程设置:分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体育类三类,作为限选课开设。
要求学生在该模块课程中选修6学分,原则上每类选修2学分,也可在两类中修满6学分。
学生应在第2-4学期安排选修。
具体课程于每学期选课前公布。
“大学语文”为理科类学生必选课。
7、素质拓展创新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必修6学分实践活动)
本模块旨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从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
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六个方面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各种活动项目。
本模块共必修6学分,其中学术科技活动2学分,校园文化活动2学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2学分,学生应在前3学年内修满。
具体要求见《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试行)》(西师发[2004]159号)。
以上所列学校平台课程的学分修读要求如下:
必修44学分,限选课10学分,共计54学分。
其中课堂教学46学分(含必修36学分,选修10学分),实践活动8学分(含形势与政策2学分,素质拓展6学分)。
(二)学院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必修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42学分必修课程)
以上所列学院平台课程的学分修读要求如下:
必修42学分,任选课0学分,共计42学分。
其中课堂教学42学分,实验教学0学分,实践教学0学分。
(三)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教育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43学分的课
程)
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1第2页
2、专业限修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该方向6学分限选课程)
3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8学分)
4、课程设计与专业实习(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8学分)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上机实习和实验两种类型,采用课间实验与集中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安排。
其中课间实验与相应课程同步进行。
集中实验一般在相应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以综合性、设计型为主,旨在锻炼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个学生必须从二年级开始参加一个兴趣小组,承担相应的课外研究、开发工作。
5、学年论文(2学分必修)
学年论文要求学生结合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探讨与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运用,以及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与规范。
通过学年论文,为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条件,并为毕业论文(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年论文从第5学期开始进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寒假、暑假进行调研、撰写,第7学期开学后完成。
学年论文计2学分。
6、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必修)
毕业论文(设计)在第7学期开学初安排学生进行选题,以使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及利用专业实习时间收集资料、开展调研。
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环节应在第7学期完成,研究、设计、撰写环节在第7、8学期进行,答辩于每年5月上旬结束。
以上所列专业平台课程的学分修读要求如下:
必修课64学分,限选课6学分,任选课8学分,共计78学分。
其中课堂教学62学分(含必修48学分,限选6学分,任选8学分),实践教学16学分(含专业实习2学分,课程设计6学分,学年论文2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