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精品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的条件精品课件
实验用品
【仪器】
烧杯
镊子
酒精灯
三脚架
坩埚钳
实验用品
【试剂】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1.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片刻,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 件之一是: 需要可燃物 。
实验步骤
2.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
人教版课堂九年小级结化学 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实验导入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利 用燃烧反应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燃烧与人 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 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 我们从实验去探索燃烧的 条件。
实验目的
2. 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1. 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 的原理。
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ー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ຫໍສະໝຸດ 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
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
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 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实验步骤
3.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 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 (或空气)。请设计实验方案。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对比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 法。 (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实验感受实验探究 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发展善于合作、勤于 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 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优课件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以下。
【小组比赛】
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正在燃烧 的蜡烛。(利用桌面上的物品完成)
【讨论结果】
灭火方法:嘴吹、水浇、扣烧杯、沙 扑、盖灭、掐灯芯等。
实践探究:
烧杯内两支蜡烛哪支先灭?为什么?
这个实验给你什么提示? 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绩 ,
joy!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天
下
所
有
父
母
我们,还在路上……
燃烧的条件 1.需要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至着火点下
(其中之一)
c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氧气
着火点
问题与交流:
1、探究一中实验2,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 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 这一问题?
2、如果把实验室4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 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 发生?(提示: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的 着火点低 )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
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隔绝空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以下。
【小组比赛】
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正在燃烧 的蜡烛。(利用桌面上的物品完成)
【讨论结果】
灭火方法:嘴吹、水浇、扣烧杯、沙 扑、盖灭、掐灯芯等。
实践探究:
烧杯内两支蜡烛哪支先灭?为什么?
这个实验给你什么提示? 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绩 ,
joy!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天
下
所
有
父
母
我们,还在路上……
燃烧的条件 1.需要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至着火点下
(其中之一)
c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氧气
着火点
问题与交流:
1、探究一中实验2,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 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 这一问题?
2、如果把实验室4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 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 发生?(提示: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的 着火点低 )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
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 共23张PPT)
炭棒
玻璃
可燃物
鹅卵石
红磷
白磷
木条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物质燃烧应具备什么条件?
具有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达到着火点、
物品:木条、炭棒、蜡烛 仪器:酒精灯、烧杯
【活动1】 探究可燃物 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物品:蜡烛、火柴 仪器:烧杯
【活动2】 探究可燃物 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热水 80℃
课后讨论
• 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 • 而用扇子扇柴堆火焰,为什么越扇越旺?
蜡烛燃烧放热较少,用扇子扇蜡烛火焰时,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可燃 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柴堆燃烧放出大量热,用扇子扇柴堆火焰,增加空气流通,增大氧气 的浓度,加大反应速率,燃烧更旺。
第一支蜡烛
第二支蜡烛
现象 结论
第一支蜡烛正常燃烧,第二支蜡烛逐渐熄灭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活动3】 探究可燃物 燃烧是否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提供物品:木条、炭棒 仪 器:酒精灯
物质
白磷 纸
燃烧所需要的 40 180 最低温度/℃
红磷 240
木材 250--330
炭棒
750以 上
温馨提示: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燃烧的条件
探究燃烧的条件
啥!纸火锅?
蜡烛燃烧
回顾几种物质的燃烧变化
红磷燃烧
硫燃烧
铁丝燃烧
以上燃烧变化 的共同特征:
与氧气反应、剧烈的、发光、放热
通常情况下,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蜡烛燃烧
回顾几种物质的燃烧变化
红磷燃烧
硫燃烧
铁丝燃烧
以上燃烧变化 的共同特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PPT
【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酒精灯、坩埚钳、三脚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蜡烛、火柴、乒乓球、滤纸。
【实验步骤】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
热片刻,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 件之一是:物___质__具__有__可__燃___性____。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烛火一扇就灭;而炉火越扇越旺”,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燃烧着的可燃物当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就会熄灭。用 扇子扇火会使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所以,不论是炉火还是烛火, 用扇子扇时温度都会降低。不过,扇子扇烛火时,空气流动带走 的热量会使其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炉火的着火面积大,热 量多,用扇子扇时不能使它们温度迅速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 由于空气流通,使氧气供给更充分,所以,炉火用扇子扇,越扇 越旺;烛火却一扇就灭。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特征是什么? 燃烧的共同特征:发光、发热,且为氧化反应。
3、什么是缓慢氧化? 缓慢氧化:进行速度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
4、什么自燃? 自 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燃烧
缓慢氧化
自燃
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
缓慢进行的氧化 反应
3.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 的目的在于( C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4.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 燃烧,其原因是( A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共23张PPT)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
对燃烧需要可燃物的实验控制;乒乓球碎片的 燃烧控制
课前思考
1.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 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成电 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 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D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均在自然界大量存在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4、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有:①少用煤做燃料;②把工 厂的烟囱升高;③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④燃煤
脱硫;⑤开发新能源。期中有效的措施是( C)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
5、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 染的是(AD)多选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 C、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D、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
①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使其充分燃烧,
③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④为了美观 ⑤偷工减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2.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 大的“可燃冰”分布带。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 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 水合甲烷晶体(CH4·H2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
室气体,泄露进入大气会造成温室效应。并且甲烷和空气 的混合气体点燃会发生大爆炸,泄露仍有很大危险。
测评反馈
5.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实验 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 )
氧气
氧气
冷水 白磷
冷水 白磷
热水 白磷
热水 白磷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白磷不燃烧
人教版_ 九年级上册_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26张PPT)(共26张PPT)
想一想
隔岸观火、真金不怕火炼、火上浇油、 釜底抽薪、钻木取火、借东风 ……
• 你认为上面这些成语说明物质燃烧 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我猜想:
• 物质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实验方案
• 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和小石子 • 将直立于桌面上的两根燃着的蜡烛, 其中一根罩在玻璃杯下 • 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纸片,小木条, 小煤块
• 由实验1得出结论: 物质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
• 由实验2得出结论: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 由实验3得出结论: 可燃物要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燃烧的条件: 1 .物质具有可燃性 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
观察与思考: 1、 你能运用物质燃烧的条 件解释钻木取火的原理吗? 2、 你观察到手绢发生了什么 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探究火的奥秘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 些点燃方式? •为什么不同的物质 点燃方式不一样?
可燃物的点 燃方式探讨
使用火的技巧
1、可燃物自身的性质;
影响可燃物 燃烧剧烈程 度的因素
2、氧气的浓度(一般越高越 剧烈) 3、氧气与可燃物的接触面积; (一般越大越剧烈)
1、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热水, 在热水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 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A端放 干燥的红磷,B端放一小块已用 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 火点为200℃以上。讨论: (1) B端的白磷燃烧, A端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 是( ) ①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②水中的白磷没有接触空气,不能燃烧 ③B端的白磷与空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 ④红磷不是可燃物 (2)若要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可采取什么方法? (3) 该实验说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4)从以上实验可得到的启示是:实验室如何保存白磷。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授课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花燃烧
实验操作
分别取一小块乒乓球碎 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 铜片的两侧,用酒精灯 加热铜片的中部
取两支蜡烛,点燃,用 一只烧杯罩住其中一支 蜡烛
实验现象
乒乓球碎片先燃 烧,滤纸碎片后 燃烧
烧杯内蜡烛很快 熄灭,烧杯外蜡 烛仍燃烧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温度
达到着火点
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拓展: 如果在酒精灯火焰上长时间加热,蘸水的棉花也会
燃烧,因为棉花上的水吸收热量完全蒸发后,酒精燃烧 放出的热量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使棉花燃烧起来。
考向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例1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 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并进行实验】
图1
【分析实验】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解析】 根据N=nNA可以知道,气体中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分别根据n= = 计算出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结合 分子组成计算。 用沙子. 答案 D 3.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选D。
解题秘方:本实验是采用对照法,通过不同的现象 得出结论。
【得出的结论】 C.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4)若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则该溶液能导电。上述物质中,稀硫酸、氨水、稀NaOH溶液和硝酸亚铁溶液均为电解质溶液, 满足要求,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序号为①③⑥⑦。
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_____有__可__燃__物_____、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实验 燃烧的条件
1.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
初三上化学课件(人教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情景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火”的,我们每位同学也点过火,也玩 过火,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我想,同学们一定 想亲自来探究一下物质燃烧的条件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自主预习
有可燃物 隔绝空气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得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水
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得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由此得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蘸取酒精的棉花燃烧,蘸பைடு நூலகம்水的棉花不能燃烧 燃烧需有可燃物
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燃烧
滤纸后燃烧,乒乓球先燃烧 温度要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
燃烧要有氧气 点燃两支蜡烛,用烧杯罩住其中 一支,观察现象
实验: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燃烧
灭火的方法: (1)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 C
A B
②
④
③
④
清除可燃物和 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课后完成 “课后练案”部分内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火”的,我们每位同学也点过火,也玩 过火,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我想,同学们一定 想亲自来探究一下物质燃烧的条件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自主预习
有可燃物 隔绝空气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得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水
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得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由此得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蘸取酒精的棉花燃烧,蘸பைடு நூலகம்水的棉花不能燃烧 燃烧需有可燃物
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燃烧
滤纸后燃烧,乒乓球先燃烧 温度要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
燃烧要有氧气 点燃两支蜡烛,用烧杯罩住其中 一支,观察现象
实验: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燃烧
灭火的方法: (1)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 C
A B
②
④
③
④
清除可燃物和 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课后完成 “课后练案”部分内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
通过改变燃烧反应的基本要素,既可以利用可 燃物充分燃烧,(促进燃烧)造福人类,也可 以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
【反思评价】
1.通过本次试验,你对燃烧条件有了哪些认识?
2.当我们对某一个燃烧条件进行探究,要注意什 么问题才能保证实验的可靠性,结论的科学性?
变量控制
3.日常生活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哪些?你能想出多 少种熄灭蜡烛的方法? 这些方法分别破坏了燃烧的什么条件?
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化学反应最重 要的是控制条件。
化学是认识化学变化和应用化学变化的科学。 通过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化 学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类和社会的方向发展。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人 类最早利 用的化学 反应之一
古埃及人燃烧冶炼铜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燃烧加工食物
燃烧推动火箭升空
同学们用过火吗?参加过野炊吗? 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枯柴为什么会燃烧,而下面泥 土为什么不会燃烧?
因为枯柴可以燃烧,泥土不能燃烧 2.为什么直接用火柴不容易点燃 枯柴? 火柴放出的热量太小不容易点燃枯柴 3.你是怎么使火堆燃烧的更旺?
【温馨提示】
1、每小组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和一个装有 水的水槽,备用。 2、燃烧物不要过大 3、小组试验完以后要确认火焰熄灭后 再做下一实验,观察实验要从侧面观察, 防止火焰烧到身体。
根据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方案
木条、A4纸、秒表、酒精灯、火柴、试纸、烧杯、 坩埚钳、铁丝绵、酒精、一瓶氧气、
一 燃烧需要可燃物
【盘点收获】
发光、放热、剧
共同特征 烈、氧化反应
燃 烧
1、可燃物
燃烧的 2、氧气(或空气)
条件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
【反思评价】
1.通过本次试验,你对燃烧条件有了哪些认识?
2.当我们对某一个燃烧条件进行探究,要注意什 么问题才能保证实验的可靠性,结论的科学性?
变量控制
3.日常生活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哪些?你能想出多 少种熄灭蜡烛的方法? 这些方法分别破坏了燃烧的什么条件?
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化学反应最重 要的是控制条件。
化学是认识化学变化和应用化学变化的科学。 通过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化 学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类和社会的方向发展。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人 类最早利 用的化学 反应之一
古埃及人燃烧冶炼铜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燃烧加工食物
燃烧推动火箭升空
同学们用过火吗?参加过野炊吗? 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枯柴为什么会燃烧,而下面泥 土为什么不会燃烧?
因为枯柴可以燃烧,泥土不能燃烧 2.为什么直接用火柴不容易点燃 枯柴? 火柴放出的热量太小不容易点燃枯柴 3.你是怎么使火堆燃烧的更旺?
【温馨提示】
1、每小组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和一个装有 水的水槽,备用。 2、燃烧物不要过大 3、小组试验完以后要确认火焰熄灭后 再做下一实验,观察实验要从侧面观察, 防止火焰烧到身体。
根据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方案
木条、A4纸、秒表、酒精灯、火柴、试纸、烧杯、 坩埚钳、铁丝绵、酒精、一瓶氧气、
一 燃烧需要可燃物
【盘点收获】
发光、放热、剧
共同特征 烈、氧化反应
燃 烧
1、可燃物
燃烧的 2、氧气(或空气)
条件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
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共19张PPT)
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色火焰;蘸有水的棉花不燃烧
2.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燃烧起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
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来
物
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3.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 乒乓球碎片很快燃烧起来,而滤纸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
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一块薄铜 碎片不燃烧
答案 A A中罩上烧杯的蜡烛燃烧一会儿后熄灭,而烧杯外的蜡烛能 够正常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B中滤纸片和乒乓球片 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燃烧,滤纸片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 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中小石头不能燃烧,小木块能够燃烧,可得出 燃烧需要可燃物的结论;D中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水中的白磷和铜片 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要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题应选A。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5.(2018安徽中考)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 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7-3-2所示,通过 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
图7-3-2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答案 B 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应减小,A错 误;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图示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一氧 化碳,所以是发生了不完全燃烧,B正确;根据图示信息无法确定蜡烛的 组成中是否含有氢元素,C错误;由图像可知,蜡烛熄灭时,氧气并没有耗 尽,D错误。
二、实验探究题 6.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精品教学课件
实验用品
【仪器】
烧杯Biblioteka 镊子酒精灯三脚架
坩埚钳
实验用品
【试剂】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1.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片刻,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 件之一是: 需要可燃物 。
实验步骤
2.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
请与同伴交流!
小 结 与 思 考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 么? 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本课时练习。
实验目的
总结点评 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 在以后的学习中,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巨 大的潜力的,发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 精彩吧。
人教版课堂九年小级结化学 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实验导入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利 用燃烧反应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燃烧与人 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 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 我们从实验去探索燃烧的 条件。
实验目的
2. 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1. 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 的原理。
问题与交流
2. 如果将实验步骤2(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 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 么。
现象: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 说明着火点低的可燃物易燃烧,着火点高的 可燃物不易燃烧。
课堂小结
燃烧的条件: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 火点、与氧气(空气)接触。
实验目的
你还有什么疑惑?
7.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精品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3张)
•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书者, 如也。”书的任 务是如 ,写出 来的字 要“如”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返回
返回
7.实验活 动3 燃 烧的条 件 精品 课件人 教版九 年级上 册化学 (13张)
2.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
A.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以上时就会燃烧 B.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C.红磷不能燃烧说明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实验中薄铜片的作用是利用铜片的导热性给物质加热
•
6.任 何 理 解 都 只能 是个体 的理解 ,但个 体毕竟 是与群 体相通 的,所 以个体 的理解 中也有 普遍性 。理解 作为现 实的行 为具有 通向实 践的品 格,艺 术品正 是通过 理解走 向现实 ,并在 生活中 发挥作 用的。 不是别 的,正 是理解 擦亮了 艺术品 的生命 之光。
•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字有着 鸟飞形 象的暗 示,成 为一个 表现生 命的单 位。
D.证明密度:CO2>空气
返回
7.实验活 动3 燃 烧的条 件 精品 课件人 教版九 年级上 册化学 (13张)
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的温度远 高于白磷的着火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①中水为热水 B.②中白磷燃烧 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ppt课件
实验探究2
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片大小相同, 放在薄铜片两侧,加热薄铜片中部,观 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碎片先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思考:利要用 达桌到上可的燃物物品的来着验火证点燃?烧需
实验探究3
3.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用 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条件需 要有氧气。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2021/3/312021/3/312021/3/31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3月 2021/3/312021/3/312021/3/313/31/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312021/3/31March 31, 2021
练一练
4. “水火相容”魔术中,白磷为什么能在热水
中燃烧?
大试管
80℃
80℃
着火点 约40℃
在水中能燃烧吗?
为什么在伸入大 试管后燃烧了?
因大试管中装有氧气。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3/312021/3/31Wednes day, March 31,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3/312021/3/312021/3/313/31/2021 9:25:09 PM
实验探究1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 灯、三角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 乓球、滤纸、蜡烛。 实验: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
现象:棉花蘸酒精的可以燃烧,
沾水的不能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利用桌上的物品设计实验来
思考: 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也只是一个习惯,只 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 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总结】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 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是否生成新物质”。
讲授新课
例2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总结】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 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随堂训练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课后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 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物质燃烧,有的物质不燃烧?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时燃烧,有时不燃烧?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随堂训练
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 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 H、 I
无
(3)蓝色的硫酸铜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
溶液
铜沉淀
有
(4)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澄 二氧化碳气体
有
(或大理石) 清石灰水变浑浊 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发光、吸热、放热、颜 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 色改变、生成气体、产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3、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2.如果将探究二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 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现象: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 说明着火点低的可燃物易燃烧,着火点高的可燃物不易燃烧。
课堂小结
1.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探究燃烧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课堂小结
物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理 物变 质 化 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 的
变 化
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学
变 常伴随有颜色的改变、 化 放出其他、生产沉淀等
现象,还有能量的变化
随堂训练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 的是( D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是( A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实验结论 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才能燃烧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探究三 点燃蜡烛,片刻后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由远及近向 火焰慢慢移动,反复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烧杯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火焰逐渐变小,当 烧杯迅速离开后,火焰恢复,如烧杯不离开,火焰 熄灭。
实验分析 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如纯氧气的浓度大,燃烧不剧 烈;一段时间后,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毕,燃 烧停止。
实验与探究
实验现象 (1)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燃烧了。 (2)刚开始滤纸片与乒乓球片都没有燃烧,加热一段时间后, 滤纸片燃烧起来,而此时乒乓球碎片没有燃烧。
实验分析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达到了自身的着火点, 所以都发生了燃烧,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高于滤 纸碎片的着火点,所以薄铜片上的滤纸先发生燃 烧
讲授新课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观察与思考
节日焰火
燃烧
讲授新课
钢铁生锈
牛奶变质
讲授新课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烟花可以发光发热,木材可 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 方会生锈,牛奶会变酸等等。
思考: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 区别呢?
让我们先来做几个实验。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1.上述探究一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 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 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时,两个棉花球都会燃烧起来。原 因是蘸有酒精的棉花球上的酒精燃烧放出热量传给了棉花球, 使其温度上升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起棉花燃烧;当蘸有水 的棉花球上的水分蒸发完之后,棉花球暴露在酒精灯的火焰 中而使温度上升,且棉花球与空气接触,也达到了燃烧所需 要的三个条件,引起棉花燃烧。
实验1.水的沸腾
讲授新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讲授新课
实验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讲授新课
实验记录
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序号
(1) 液态的水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玻璃片上出现小
无
水珠
(2) 块状的胆矾 块状变成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有可燃性。它阻止了棉花团的燃烧 实验结论 物质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探究二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 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 所示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讲授新课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 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 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 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 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 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生沉淀等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 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 食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 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
讲授新课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
× 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讲授新课
燃烧的条件
观察与思考
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探究一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 现象。
实验现象 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实验分析 酒精具有可燃性,促进了棉花团的燃烧;水不具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 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 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档都花费了我大量 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 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随堂训练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随堂训练
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
于( C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随堂训练
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
导入新课
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都发生了变化
纸张变成纸条仍 然是纸;而纸张 燃烧后就不再是 纸了。
思考:怎样判断和区别这些变化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联系
及运用。(重点) 2.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难点)
讲授新课
知识与拓展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 (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如液态水、固态冰
和水蒸气; (2)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等; (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总结】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 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是否生成新物质”。
讲授新课
例2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总结】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 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随堂训练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课后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 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物质燃烧,有的物质不燃烧?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时燃烧,有时不燃烧?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随堂训练
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 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 H、 I
无
(3)蓝色的硫酸铜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
溶液
铜沉淀
有
(4)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澄 二氧化碳气体
有
(或大理石) 清石灰水变浑浊 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发光、吸热、放热、颜 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 色改变、生成气体、产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3、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2.如果将探究二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 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现象: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 说明着火点低的可燃物易燃烧,着火点高的可燃物不易燃烧。
课堂小结
1.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探究燃烧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课堂小结
物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理 物变 质 化 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 的
变 化
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学
变 常伴随有颜色的改变、 化 放出其他、生产沉淀等
现象,还有能量的变化
随堂训练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 的是( D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是( A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实验结论 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才能燃烧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探究三 点燃蜡烛,片刻后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由远及近向 火焰慢慢移动,反复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烧杯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火焰逐渐变小,当 烧杯迅速离开后,火焰恢复,如烧杯不离开,火焰 熄灭。
实验分析 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如纯氧气的浓度大,燃烧不剧 烈;一段时间后,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毕,燃 烧停止。
实验与探究
实验现象 (1)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燃烧了。 (2)刚开始滤纸片与乒乓球片都没有燃烧,加热一段时间后, 滤纸片燃烧起来,而此时乒乓球碎片没有燃烧。
实验分析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达到了自身的着火点, 所以都发生了燃烧,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高于滤 纸碎片的着火点,所以薄铜片上的滤纸先发生燃 烧
讲授新课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观察与思考
节日焰火
燃烧
讲授新课
钢铁生锈
牛奶变质
讲授新课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烟花可以发光发热,木材可 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 方会生锈,牛奶会变酸等等。
思考: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 区别呢?
让我们先来做几个实验。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1.上述探究一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 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 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时,两个棉花球都会燃烧起来。原 因是蘸有酒精的棉花球上的酒精燃烧放出热量传给了棉花球, 使其温度上升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起棉花燃烧;当蘸有水 的棉花球上的水分蒸发完之后,棉花球暴露在酒精灯的火焰 中而使温度上升,且棉花球与空气接触,也达到了燃烧所需 要的三个条件,引起棉花燃烧。
实验1.水的沸腾
讲授新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讲授新课
实验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讲授新课
实验记录
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序号
(1) 液态的水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玻璃片上出现小
无
水珠
(2) 块状的胆矾 块状变成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有可燃性。它阻止了棉花团的燃烧 实验结论 物质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探究二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 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 所示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讲授新课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 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 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 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 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 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生沉淀等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 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 食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 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
讲授新课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
× 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讲授新课
燃烧的条件
观察与思考
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探究一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 现象。
实验现象 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实验分析 酒精具有可燃性,促进了棉花团的燃烧;水不具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 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 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档都花费了我大量 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 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随堂训练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随堂训练
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
于( C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随堂训练
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
导入新课
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都发生了变化
纸张变成纸条仍 然是纸;而纸张 燃烧后就不再是 纸了。
思考:怎样判断和区别这些变化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联系
及运用。(重点) 2.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难点)
讲授新课
知识与拓展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 (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如液态水、固态冰
和水蒸气; (2)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等; (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